户外保温饭盆1.2l和1.5l的油耗一1.5l

&主题Kristian生前文集第五部分(lvye.org)/part 14
主题 好拉好拉,你天天在这里夸“双枪”,可有一个人附和你?
作者 Kristian
12:20:19我们有个哥们说,“要是别人的意见和你都不一样,恐怕你就要自己好好想想了”。你看到info上双枪对老爱的粗野无理了吗?不论现在情况如何,毕竟老爱和海光也认识多年了,老兄弟伙说话,就算是翻脸的话,什么时候轮到这种人插嘴?!主题 预设立场看问题是一种思维定式
作者 履星家
05:04:18应当原谅他们,呵呵,给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info的模式现在还看不出来,很多人就先入为主地认为info要在网友身上、在活动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些人中大多数出于思维能力的局限,但也有少数人视info为可怕的商业竞争对手而一意诋毁。info目前的模式至少还是在最求驴友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以其他商业形式(目前主要是广告)来养活网站,这是一个勇敢的尝试。当然也很有可能走向失败,导致“经营者”在入不敷出时“出卖”网友利益,片面追求收入,但目前人家还没走到这一步吧?因此真正不存芥蒂的人仍会在户外活动这个主题上帮助info,也许也会有人愿意帮助info建立可以追求驴友利益最大化的成功商业模式,通过无伤大雅的广告(只会让大家不舒服而不会给大家带来损失,因此我甚至建议过info别做户外店的广告,文化活动中下工夫)、提供增值商业服务(与活动无关)、发掘文化内涵等手段来获得利润,甚至补贴到自助活动中。因此在现阶段大家仍有理由“一相情愿”地相信info可以走出一条符合自助户外(旅行)活动爱好者的商业化的路子,就象大家“一相情愿”地相信org的管理难题一定会被解决、org一定会越办越好一样。当然,大家也可以认为“开庭”只是种炒作,但这只是假设,而不应该成为立场。许多人仍然只是喜欢排斥商业的、完全“干净”、“纯洁”的org模式,这无可厚非。我只想提醒大家:非商业化的网站面临合法化的难题,因此风险承受能力不高,存在生存风险;以追求网友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商业化的网站同样面临难以维继的生存压力。其实两家都不容易,都以网友的利益为价值取向(至少目前如此),只是风格不同,为什么就不能互相帮助呢?本是同根生!当然,追求“纯粹”的org人会习惯性地不齿于追求利润的info人,这种思维局限是无法消除的,如果再夹杂进动机不明者,主导org的话,那么org的前进也同样不容期待。摆在info面前的就是两个不好的结局:悲壮地消亡和令部分人齿地苟活;而摆在org面前的难道就只能有悲哀吗?无论info还是org,现在抛开预设的立场做好自己的事都还来得及。 主题 商人的立场和业余爱好者的立场自然不同。
作者 Kristian
00:20:21从人性的角度说说,要是有人说,“我是商人,我从第三方拉赞助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花我钱包里的钞票,”你相信吗? 主题 有立场是很正常的。
作者 履星家
05:48:53在无法预知未来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把某种假设作为自己的立场,否则行为就失去了动力,这很正常。我只是提醒大家要不停地审视指挥自己行为的立场的真实性。比方说,即使是商人,也可以观察info是王老板那样赔本赚开心的、还是n年前L某人那样给钱什么都干做的、还是***那样压根就没想做事只想收钱的。至少info把自己吹的挺好,目前也没见到他们坑害网友,最近还在给大家发自助卡,没要钱吧,宣传安全意识不是件好事么?!所以在预设“海光穷怕了,终于忍不住要圈钱了”这个立场之后,还要不停地审视,看看这小子到底在没在网友身上坑钱,如果在别地儿圈到钱后到底有多少花到网友身上了......目前能得到证实的立场仅仅是“info商业化了......咱不喜欢那氛围”而已,没必要夹杂其他情绪吧,没见谁跳脚骂旗云啊。类似的现象还有刘建登顶事件,到底登没登顶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我至少不敢骂他假登顶,这是一次典型的因不喜欢刘建的为人而预设“他登顶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炒作”的立场,而不审视这种立场就以此影响自己的行为(嘲笑、漫骂等,甚至还怀疑其在珠峰上乱穿大刘的鞋,呵呵),就是典型的习惯之错。因为大家实在不喜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所以错怪他的人也心安理得地不用道歉了,呵呵。如果山友们能少一点这种习惯,这个圈子就不会这么多搞笑的事吧,这个圈子原本应该是干净的,问题真的全出在那些“不干净”的人身上吗?跟那些“干净”的人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其实“避免以假设的立场影响自己的行为”只能是个人修炼而已,相信这一现象的人才会同意修炼。因此俺也只是有感而发吆喝一下而已,一起练吧,呵呵.主题 扯两句教育和文化话题
06:15:28英语中assume (n. assumption)这个概念我一直不知道在中文中怎么简短、确切地翻译。假定?想当然?武断?好象有很多有关的词但没有一个词反映了原词的意思和重要。思维定式是个既能帮忙也能束缚的思维工具。如何在头脑中既有效使用,又有意识地减低其危害?这不是人们都能作到的,尤其对在一个强调服从高于强调独立思考教育体制中长大的人。中国文化(当然不只是中国)中远不象在英语文化中那么在思维中强调区分什么是事实的“真”,什么是你的判断的“是”,什么只是你的“假定(assume)如此”。英语国家人们从小就受到来自各方的教导:不要轻易假定(其程度就象中国教育不要轻易挑战权威一样),需要假定的话,一要自己完全明确自己在假定,二要给别人讲是明说自己在assume。把“假定”(assumption)、“判断”(judgement)、“事实”(fact)弄混了,那是大问题。英语派生出的“unassuming”这个品质的地位是美德,而assumptive是个很糟糕的德行。也许使用法语或别的语言的文化有类似之处,但我不肯定。主题 呵呵。。。没打没有把握的仗。。。狐狸跑不了。。。
03:20:58呵呵。。。没打没有把握的仗。。。狐狸跑不了。。。不知道这事情要是发生在ORG。。谁会管。。会管到什么程度。。单是就事论事。。真想听听马后炮是这么放的。。INFO所采取的措施是得力的。。结果也是圆满的。。事实胜于雄辩。。。欢迎ORG的各位关心此事的朋友到时候去旁听。。详情请见: 主题 各家自扫门前雪吧,作广告拉人气的事情过了就招人烦。
作者 Kristian
00:09:40-------------------------------------------------------------------------主题 建设版有几个人是应该臊着的,仙峰忝列其中。
作者 Kristian
12:23:33让他自己自说自话吧。 主题 无量河(杨X)是个什么样的人,圈子里早有传闻,你要是不知道就到处打听一下吧。
作者 Kristian
12:25:25-------------------------------------------------------------------------主题 攀岩新手入门圣经[转帖]
作者 福尔马林
22:32:30爱上攀岩,为了臭美和吹牛的攀岩不是攀岩。剪指甲,小心头发卷进器械里,摘掉饰物,尤其是落地时可能捅死你的那种。享受攀爬的每一个瞬间。不要惧怕脱落,相信装备,无论是绳子还是岩鞋。找到好的老师或者好的圈子,要有能演示的人、要正确的态度、要好的气氛。认真的学习,记住别人教了你什么,体会出问题再问再体会。有问题就快问,小的错误会危害生命安全,或者令你养成错误习惯。自己找资料,关于提高的,力量、技术、心理等等都很重要。看不明白就问,看得明白就去体会。不要专门练习力量!初学者的练习包括三个方面:攀爬、攀爬、攀爬。从入门到5.9将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只要有经常练习。初学者最好先在平面或者俯角地形练习平衡技巧和柔韧。如果在大仰角和屋檐死啃线路,你会在学到东西前力竭,而且大大伤害自信。完成一条5.10的线路并不意味着什么,关键是你在攀爬中学到了什么。别觉得自己只是手不够长或者身高不够,可能你错过了关键的某些动作。善用你的脚,如果遇到难点,请把注意力还给脚,它可以帮助僵硬的手。发挥你的想象力,为一条线路想更多的完成方法,发现其中最费力和最省力的。千万做好热身和放松操,在身体热后才拉筋,那会容易些。爬完了冰敷,防止手指充血,注意按摩和拉筋。用嘴怒吼,让脚轻柔的动作,少用crimp指型,不停的移动重心。在你遇到难处时深呼吸放松,忘掉观众和脱落,全心全意做动作。有用的动作不一定美丽,做有用的。接触尽可能多的岩石类型、攀岩风格,让自己的资料库丰富起来。学好确保,任何高手都需要一个确保者。没人需要不会确保的初学者。安全第一,不要铤而走险,反复的检查,互相的检查。别使用状况不明的装备,包括捡的、二手的.....不要坐在岩壁下,远离一点,注意着上面。搞掉落石要叫喊,哪怕是惨叫。可能脱落时要叫。攀爬者和确保者要经常互相叫喊,通报情况。如果有落石不喊叫,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要solo下攀。学好安全守则,保证认真的态度。确定自己知道什么是安全的。收拾垃圾,带离岩场。为了自己不要抽烟、酗酒。有人说你喝多了就不要去攀爬。攀爬者的命在确保者的手里和脑中。好装备不是最重要的,方法和态度都要正确。 主题 非常好的文章。适合从入门到5.12(7a)的所有爱好者。
作者 Kristian
02:19:38归纳一下,属于知识(常识)性的,属于经验性的,属于运动技巧方面的。知识性的东西是上岩壁之前必须掌握的,对于5.4的初学者和8a的高手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攀岩教材也都提及这些知识:经验性的东西很难赋诸字面,跟老手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办法;运动技巧方面的东西就是个人体会了,这东西很难教,看自己的造化。-------------------------------------------------------------------------主题 我想买一个1500克以上的羽绒睡袋
11:19:38我想买一个1500克以上的羽绒睡袋,最好是90的绒,面料要薄,最重不要超过1800克,还有蓬松度最好在800以上,有此类消息的和我联系主题 作这种东西的难度估计和作宇航服差不多。
作者 Kristian
01:50:30假设有充绒1500的睡袋,重量恐怕也得在2.5-3kg了。还有800+的羽绒,价钱怎么也得奔一万了。-------------------------------------------------------------------------主题 MHW的单层高山帐,价格接近BIBLER
12:05:153根EASTON E9帐杆,重量轻至1.9公斤当然价格也惊人: $625.00主题 尺寸
12:06:05 主题 哈哈,我也看到了
作者 黄金狮子
17:29:41不过帐皮外挂的方式实在是有些奇怪,内部支撑的单层帐结构强度才高啊. 主题 没错,这种clip的帐篷,应力点太集中了,强度会受影响
作者 Kristian
01:53:12------------------------------------------------------------------------- 主题 各位DX帮忙看看这款msr帐篷,要出手了。
08:10:24一直找不到好一点的,主要是购买渠道。决定买一个好一点的帐篷,一次性投资,以后也不想换了。这款估计3000以内可以搞定,大家帮忙评评,谢谢。 主题 Marmot UpHigh。
作者 Kristian
02:16:34原来的蓝天绿野首体店,现在搬到人大对面去了。标价¥2800,估计能砍到¥。质量很好,重量非常轻。,Camping,Hiking/Tents/Marmot,Up,High/PRD_crx.aspx------------------------------------------------------------------------- 主题 请问kong的头盔怎么样?谢谢
作者 福尔马林
22:58:51这款调节系统是怎样的?主题 去建筑工地拣一个凑活用就得了
作者 猫行者
06:38:38 主题 如果你不能对自己的建议负安全上的责任,就不要随意“建议”
作者 Kristian
10:09:20------------------------------------------------------------------------- 主题 不同意。论坛类似社会,又区别于社会。
作者 Kristian
12:01:29“谁主张谁举证”那一套在论坛实行起来是有很多困难的。为了杜绝堕落的苗头,根除一切不可靠因素的源头,下手就是要狠。为了维护优良传统,不得罪点人是不可能的。-------------------------------------------------------------------------主题 公道自在人心。如果心里有了判断,就算没有证据,愤慨一下从道德上也。。。。
作者 福尔马林
04:46:17说的过去。但是类似蓝***这样没有任何调查判断,仅为满足个人骂人欲和卫道欲而乱咬一器的,实在令人无法接受。这次也许碰巧咬对了,但依然令人厌恶。 主题 没错,“公道自在人心”。随便评判他人,也要小心欧
作者 Kristian
07:16:57------------------------------------------------------------------------- 主题 行家帮忙看看,这款炉子900元值吗?
11:12:125.4&x2.6&x3.4& (stove folded)15.1 oz. (stove and pump)19.3 oz. (includes bottle)Fuel: white gas, kerosene, diesel #1, auto fuel, jet fuel and othersRating: approximately 2850 watts/9700 btuBurning time: up to 2.5 hours at high output (one filling: 0.45L/15.5 fl. oz.)Boiling time (1L of water): down to 3.5 minutes (varies with fuel, climate, altitude, tank pressure, etc.)Precision simmering controlIncludes .6L fuel bottle & padded stuff bag 主题 感觉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用的上用不上的问题
作者 赤色要塞
19:46:09 主题 就是
作者 汗血宝驴
21:55:23是油炉,好是好,就是太奢侈了!而且用于一般活动有些浪费。主题 长远来说,气炉的整体花费更高
作者 Kristian
10:28:39 主题 去外地的时候,气罐不能带上飞机,当地也没有卖,普通炉头就没有用处了,而加油站全国哪儿都有。
23:02:25 主题 这种炉子最好烧高标号的汽油
作者 qqyeoman
03:19:38 主题 标号和油炉无关。炊具的知识(杂志投稿,请勿转载)
作者 Kristian
10:26:311作者、著作权所有人:王茁,网名Kristian2非经作者许可,任何传统出版物、盈利性质的网络媒体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或引用本文的全部或部分。3任何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将可能导致道义上的谴责或法律制裁。户外炊事装备当我们背上背包、暂别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投身于户外活动的时候,我们秉承自助的原则,所有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过程都依赖我们自己的双手和有限的物质条件来解决。“人是铁,饭是钢 ”,一日三餐填饱肚子是保证户外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而户外炊事装备是解决这个大事的最必要条件。最早时期的户外炊事完全依赖于天然燃料,主要是树木、柴草,以及动物脂肪。要生火必须搜集足够的燃料,费尽力气挖掘(搭建)灶坑、以挡风拢火。不但不能马上做饭充饥,反而更加疲惫饥饿,更别提在恶劣天气下露天活动的痛苦和烟灰飞舞、双目红肿的窘况了。那个时候,无论是严肃意义上的户外活动,如长途旅行、行军、科学探险,还是一般的户外消遣,人们受炊物质条件的影响限制都是非常大的。大约在一百多年前,随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带来了取暖和炊事方式的变革。使用石油制品的炉具重量轻、热效率高,人们可以携带较少的燃料,走更远的路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炊事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突破了环境、距离的限制,使人们可以涉足以往不那么容易获得燃料和食物的地方,比如沙漠、高山、极地等;不但使严酷环境下的探险活动有了保障,即使对于一般的户外活动,带来的便捷舒适也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一般参加户外活动的人们,只有出于纯粹的娱乐,才会象以前一样使用篝火。然而,篝火破坏景观、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在大风干燥条件下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实在不值得提倡。现代的工业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方便的炊事设备,使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享受美食和健康,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人为影响。完成炊事工作,需要的基本条件是:燃料、炉具、炊具。当然你完全可以在篝火上烧烤食物,但这里我们只介绍最常规的炊事设备,而不是野外生存培训。现在最广泛使用的燃料为油料和燃气气罐,搭配它们使用的炉具则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设计带来不同的性能和适用环境。炊具则相对简单,不论你是“简约至上”的阿尔卑斯高山独行侠,还是三五成群的徒步背包客,炊具除了在份量上有差距,其它都是大同小异的。燃料挑选燃料的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各种燃料的效能,更重要的是根据要去的地方选择燃料和炉子。标志燃料效能的是热值: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热值越高,意味着需要携带的燃料越少。单位一般用千卡/千克或千焦耳/千克。从下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丙烷气的热值是最高的,丁烷次之,汽油、煤油都差不多,酒精的效能要差不少。下面重点介绍这四种燃料。汽油:汽油是最方便、最廉价的燃料之一,无论在哪里旅行或者登山,路边的加油站都能随时为您提供足够的燃料。但是,汽油也是最不安全的燃料之一,燃点很低,几乎任何环境下遇明火都会燃烧;沸点也比较低,挥发性极强,和空气充分混合后会形成危险的“爆燃气”;一般的车船用的汽油,现在虽然都是无铅的,但仍然含有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燃烧时会发出刺激性气味,并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外还有一种溶剂汽油,也称为“白汽油”,是精炼提纯的汽油,组份比较单一,不含添加剂,挥发性也不象普通汽油那样强烈,是汽油类燃料里面性能比较好的。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车船用汽油的标号是指其中的辛烷值,高辛烷值的汽油不易爆燃,但汽油标号与油炉无关,100号的高级汽油并不比93号的普通汽油更适合油炉使用。煤油:煤油可以说是计较安全的燃料,煤油的挥发性不象汽油那样强,因此油气爆炸的危险比较小;煤油的燃点比较高,达到30- 60℃,在常温下不易自发燃烧,储存灌装相对安全,气味也小。过去的商店里经常有简易煤油炉,它们是利用棉芯的毛细作用吸收并挥发油气,体积重量大,输出热量小,还特别怕倾覆,现在在一般的户外活动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新型的户外炉具往往都是汽油、煤油兼容的,使用方便而安全。煤油不如汽油那样随处可得,一般只能在化工商店买到。普通气罐:罐装的是丙烷(Propane)和丁烷(Butane)。我们知道相同质量的物质,液态通常比气态的体积小 700多倍,这些可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的,通过加压使它们变成液体,存储在耐压的金属气罐里,就可以获得大量便于携带的燃料;使用时打开阀门,液化燃料失去压力就会变成气态释出。丙烷沸点低,要在常温下液化需要更大的压力,所以不能多灌,否则气罐的金属壁要非常厚、非常结实才行;一般丙烷的含量在 10-20%。丁烷的沸点比较高,常压下在-0.5℃,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以下,丁烷就一直保持液态,无法气化,自然也无法燃烧利用。为此,在低温环境下,气罐可以放到衣物、睡袋里保温,或者用热水和化学加热袋加热,也有用火烘烤的办法,快速有效但比较危险,不推荐这样做。在高海拔环境里,由于外界气压降低,丁烷的沸点也随之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降低3℃,所以对于3000米高度,其气化临界点大约在零下 9℃。这一特性使气罐燃料可以适用于高山山区。异丁烷气罐:也就是爱好者们通常所说的“高山罐”。这种罐装气体丙烷含量较高,另外还有一部分异丁烷(Iso-butane)。异丁烷和丁烷的热值相同,但因为异丁烷比丁烷具有更低的沸点,介于丙烷和丁烷之间,所以它在低温下比较容易汽化,并且它可以作为混合丙烷和丁烷的“媒介”,使燃气在寒冷的冬季和高山上使用。这种气罐内部压力比较高,使用运输要格外注意安全。气罐的封装形式有两种,即一般我们所说的“扁罐”和“长罐”。长罐的连接是卡口方式,配用普通气炉需要卡口-螺口转换头。长罐的价格一般比较便宜,但这种罐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通过转换头连接在炉具上之后,罐体是横置的,这样罐内的液体液面可能超出出气口,导致的现象是气体流量不均匀,火焰不稳定,火力调整困难,而扁罐在正常的使用位置时都是口朝上的,输出的是气态的燃料,而不会是液体;二是长罐的单向阀设计有安全隐患,它的出气导管是突出的,比如放在背包里,被其他东西压到,可燃气体就会释出;就算卡在转换头上,也不如用螺口的扁罐那样牢靠安全。扁罐的阀体隐藏在罐体里,一般不会发生意外泄漏。运输、使用长罐应该特别予以注意。炉具炉具是燃烧的装置,而燃烧是一种激烈的氧化作用。任何可燃物都是在气体的状态下最为活跃,无论是木柴、煤炭,还是汽油、煤油、液化气,其实最终参与燃烧的都是可燃气体。炉具的作用其实就是将燃料充分气化、和氧气混合,它的性能高下的差异就在于汽化燃料、混合氧气的效率和利用热量的效率。燃气气罐是将丙烷、丁烷加压以液态形式存储,常温常压下它们则是以气态形式存在;而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炉具必须将其汽化,才能正常燃烧,而这种汽化又必须是安全可控的,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火力,以及不致引发火灾危险。气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安全,免维护,体积小、重量轻,购买价格相对便宜,在低温、大风、高海拔条件下效率低;油炉结构复杂、使用操作需特别注意,使用不当有安全隐患,需要经常维护,体积重量略大。优点是燃料获取容易,特别是长途旅行时,几乎所有的公用交通工具都禁止携带任何形式的燃料(包括气罐),这样只能选择当地可以买到的油料;整体重量小,使用成本很低,在特殊条件下效率高。炉具的结构:分为整体和分体式。整体式设计:可以获得最小的体积和重量,一般气炉多数使用整体设计,部分使用分体设计,油炉很少使用整体设计。整体设计的气炉使用非常方便,只要将炉体和气罐的螺口旋紧就可以了,但是注意不要太紧,连接处使用的是橡胶密封圈,旋得太紧使密封圈压缩过度无法复原、甚至破裂,失去安全密封效果。分体式设计:油炉绝大多数都是分体设计。炉体和燃料瓶通过输油管连接。大多数输油管都是软管,这样燃料瓶摆放比较随意方便。有少部分气炉也采用分体设计。这样的整体体积重量略有增加,但它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即可以有限度的、谨慎的加热气罐,在寒冷条件下促使重组份的丁烷气化,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但加热气罐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在使用环境低于0度的情况下才可以这样做。使用分体设计的炉具,一般的火力调节阀位于输油管靠近燃料瓶或气罐一端,这样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火力调节出现滞后现象,因为在阀门改变流量之后,输油管中仍残存一部分燃料,要待这部分燃料烧完之后,才能得到期望的火力,使用这种炉具调节火力必须慢而且有耐心。关闭阀门的时候也是这样,特别是油炉,必须让输油管中的剩余燃料用完,以免出现意外。相比之下,阀门在炉头上的,就没有这个问题。使用和维护:气炉的使用比较简单,基本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如下:1. 确定阀门关闭。2. 让炉头底部与气罐顶部的螺纹相对,用手握住炉头轻轻的将气罐旋入,直到炉头下方的平板橡皮垫圈与气罐密合为止。注意不要旋得过紧,以免损坏气罐的单向阀和炉头的密封垫圈。旋入时气罐应保持竖立。3. 如果怀疑气罐漏气,则不可进行点火。此时可以用肥皂水或唾液涂于气罐-炉头接缝处,检查是否有可疑气泡出现。必要时可试着将炉头与气罐再旋紧一点,若仍有漏气则应停止使用并送商店维修。4. 将支撑臂(炉架)定位,并将炉具置于稳固的平面上,即可点火使用;简单的调节阀门,即可控制火力大小。5. 使用完毕将阀门关好。6. 气罐快要烧完时,由于燃料吸收气化热减少,这时挡风板反射或者炉具传导的热量会迅速导致气罐、炉具升温,要特别小心。7. 拆卸下来的气罐,在储存之前可以用肥皂水或唾液涂抹罐口的单向阀,确保阀门完全关闭,不会有缓慢的泄漏。气炉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基本不需要维护。有时食物的汤汁溢出会滴落在分火盘上,或者长时间使用,产生积炭堵塞出气孔,这时可以用刷子和通针清理,保持出气顺畅。油炉的使用相对就复杂的多了。油炉为了将液体燃料转化为气态,有2个独特的部件,即气泵和汽化器。除了上面描述的一般注意事项,针对这些部件还有专门的操作。1. 灌装油料。油料的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油往往有比较多的杂质,这些杂质一旦进入炉头,特别是经过汽化器时,遇高温分解会堵塞管道或喷油嘴。为此很多油炉在输油管口设有过滤网;另外我们在灌装油料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滤纸过滤,尽量减少油料的杂质。装填油料时不能灌的太满,以八分满为宜,以留出空间泵入空气。灌完油料旋紧气泵,注意将瓶嘴周围的残油擦拭干净。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液体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密封技术是不同的,比如装汽油和煤油的密封垫,可能不能良好的密封酒精,反之亦然。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规定的燃料。2. 泵油。气泵为燃料瓶中泵入空气,压缩的空气将燃油持续不断的压入炉头,进行燃烧。一般打气十几次就可以了,泵气次数太多使空气压力太大,不易控制燃料流量和火力。长时间连续使用使油料逐渐消耗,燃料瓶中空气压力减小,使燃料流量减小、火力不稳定,这时需要再充气以维持压力。气泵是气炉中操作最频繁的部件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炉子的性能和寿命。挑选时应注意气泵密闭良好,活塞运动顺畅、阻尼均匀,一般来说,全金属结构的气泵重量略微大一点,但寿命和可靠性要高很多。3. 引火。汽化器一般是穿过火焰的一段金属弯管,油料进入炉子后,通过汽化器,被火焰加热汽化膨胀,从喷嘴中喷出和空气混合燃烧。每次刚开始使用时,引火是必须的步骤。每一款炉子的设计都不相同,具体操作应依据说明书执行。基本上都是先用少量燃料在汽化器下面直接点燃加热金属管,小心打开燃料阀门,油料刚开始喷出时由于汽化不充分,燃烧也不充分,会产生不稳定的黄色火焰,并可能伴有黑烟和怪味;随着汽化器温度上升,火焰逐渐转化成稳定的蓝色,这时就可以调节火焰的大小了。由于引火过程要点燃开放环境的燃油,对于任何人都不可疏忽大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帐篷或室外引火,待火焰稳定后再移入帐篷内。刚开始阀门不要开的太大,以免产生倏起的大火,避免烧到帐篷、衣物,引火时操作者也不要离的很近,避免燎到头发眉毛。气化之后的燃料以很高的速度喷出,引起空气啸叫,所以所有的油炉都有大小不同程度的噪声,初次使用的人可能会吃惊不小,不过没有关系,这种声音是正常的。4. 清理和储存。每次使用完毕,应将气泵拆卸下来,将燃料瓶的专用瓶塞旋紧。反复推拉气泵活塞几次,将气泵和输油管里的残油清理干净,妥善保存。油炉的维护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所有的油炉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维护。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油路堵塞。堵塞的部分可能发生在气泵、汽化器或者喷嘴处。很多油炉购买时都附送专用的维修工具,可以在野外迅速方面的拆解维修。油炉维护的难易度是选择购买的重要考量之一。炉具的选择购买:基本了解了燃料、炉具的知识,就可以着手选择购买了。一般户外活动和常规登山,气炉和油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极高海拔条件下,人们的活动能力受限,不愿意、也很难操作复杂的油炉,而倾向于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清洁的气炉。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软”性能,如结构、使用维护的方便性,炉子本身的一些“硬”指标也是必须考虑的,如炉具的最大输出热量,燃料消耗速度,自重等。炉具的输出功率:指炉具的单位时间内最大输出的热量。单位一般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瓦或千瓦。由于炉具的设计不同,主要是燃料的最大流量、空气的最大流量(风门大小)、分火盘的大小都不同,所以输出的最大热量是有限制的。将阀门逐渐旋开,观察火焰大小,当火焰不再明显增大时,就达到了炉子的最大输出;再开大阀门也不会有明显的作用,而且会浪费燃料。炉具的煮沸时间:对于一般的使用者,用一大堆物理名词挑选炉具似乎过于复杂了。因此,很多品牌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输出比较方法:煮沸时间,通常是指1升水煮沸所需要的时间。但是要小心这里可能出现的一个广告陷阱:水的初始温度不同,煮沸需要的热量自然不同,1 升水从20℃开始(需要加热80℃),比从60℃开始(只需要加热40℃),需要的热量多一倍。所以只有相同的初始温度才具有可比较性。使用的火力不同,燃料的消耗速度自然也不同,一般炉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相关数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炉子的燃料消耗状况。下面的几个例子说明了不同的炉具其燃料消耗速度不同,更重要的是,炉具热效率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尽量选择热效率高的炉具。厂商给出的数字是统计数字,每个炉具有个体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试验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出门就不会担心燃料不够用,或者背负的燃料过多、白白消耗体力了。除了炉具自身的设计因素,影响热效率的另外重要因素是外界环境因素。大风、缺氧都会影响炉子的热效率。在高海拔登山中,由于空气稀薄,无法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另外外界气压降低,炉具喷嘴内外的压力差更大,使燃气喷出的速度更快,这种现象对气炉影响较大,经常出现打开阀门气体“嗤嗤”喷出、可就是无法点燃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必须小心关小阀门、减少燃料流量和流速,才能够将火点燃。大风是户外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天气,空气对流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炉具的效率严重降低。气炉受风的影响也比油炉要严重的多,可能导致加热时间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延长(正常情况下几分钟烧开的水,在3-4级风情况下要烧半个多小时)。对付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挡风板。挡风板一般由可折叠的铝合金板或柔性的金属箔制成,将它围在燃烧的炉具周围,可以有效的挡风和反射热量。对于气罐,反射的热量还可以加热罐体,促使罐内的液体汽化,增强火力,提高燃料有效利用率。但是挡风板的热反射能力非常好,可能大大超过经验不足者的意料,使用的时候要小心注意观察罐体温度,不要过高,否则火力太大不好调节,甚至带来危险;也要注意炉头上的一些塑料部件。油炉的燃料瓶一定不能放在挡风板范围之内,以免温度过高使瓶口密封垫圈失效,或者瓶内空气受热压力过大。挡风板的重量一般在几十至上百克,多增加这点重量而带来的节省燃料、保证正常使用的好处是绝对值得的。选择购买炉具的另外2个重要考量是重量和价格,这不光单指炉子,还包括燃料的整个炊事系统的总值。初看起来,似乎气炉要轻小很多,然而对于长时间使用来说,考虑到燃料和容器的体积重量,结论就颠倒过来了。一个最常见的容量250克(8液盎司)的扁气罐的空罐自重就达到130g,这意味着要多带60%的重量;而一个550ml的空燃油瓶自重135g。燃油瓶是重复使用的,而空气罐则成为垃圾(除非你自己想办法灌装,那是比较危险的做法,并不推荐)。再联系上面讨论过的燃料消耗速度,比如一个3人4天的户外活动,一般油炉使用约550毫升汽油,而气炉需至少2-3个气罐,总重量为385克(油)vs750克(其中包括400克废弃物)。从经济性上考虑也是如此,气炉由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一般的气炉价格在100-400元之间;而油炉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800-1000元以上,但考虑到燃料的价格,1升汽油约3元,而大约相同热值的4个气罐约100元。长途的背包旅行应考虑油炉,因为可减轻整体重量和使用成本。分火盘:炉具的分火盘越大,一般其输出功率越高,而且火焰热量分布均匀,对炊具均匀加热,不容易烧糊锅底;而分火盘小的炉具,热量过于集中,如果是一般烧水问题不大,倘若用煎、炸食物的做法,很容易将锅底烧糊。对于一般的背包徒步旅行,人员较多、菜谱丰富的炊事活动,倾向于选择大分火盘的炉具,而重量限制严格、一切从简的快速高山攀登,能将水烧开的炉具就足够了。炉具自身和炊具的支撑:整体式气炉是依靠气罐的底部支撑的,它的支撑面积很小,加上炊具以后重心又高,因此最不稳定;分体式油炉和气炉的稳定性一般都好的多,它们的支撑脚一般都可以折叠,以减小打包的体积。很多炉子的炊具支撑臂和自身撑脚是金属一体的,长时间使用热量会逐渐传导到下面的撑脚上,如果直接在帐篷内使用,可能会将帐篷的底布或睡垫烫坏,所以炉子下面应该用耐热的物品垫起来,并保持炉子和炊具水平。登山过程中,在冰雪面上使用炉具时,火焰辐射的热量很快会将炉子下面的冰雪融化,炉子会慢慢的“沉”下去,应该在炉子和雪面之间垫上反射热量的金属板,或者石块。其它炉具:上面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油炉和气炉,另外还有两种不太常见的炉具,简要介绍一下。酒精炉:在某些小商品市场可以看到简易酒精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燃料为工业酒精。酒精填充到炉子下面的燃料罐里,直接用明火点燃,刚开始是类似油炉的“引火”过程:酒精燃烧的热量加热炉体,酒精挥发为蒸汽,火力就越来越大了,通过控制风门的通气量调节火力大小。这种炉子有很多问题:首先是安全性问题。一般的油炉,油料是密封在燃料瓶里的,而这种炉子的燃料罐是开放的,一旦发生倾覆,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是火力控制困难,炉体的温度非常高,酒精大量挥发,虽然控制空气量可以部分调整火焰,但酒精蒸汽仍然大量溢出,造成浪费。第三是酒精燃烧的火焰颜色很浅,在白天几乎看不出炉子是否点燃,这样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加上炉体温度高,碰到衣物或身体都会发生物毁人伤。这种炉子几十元钱的价格虽然不贵,但性价比很低,现在在户外活动领域已经基本被淘汰了,只是部分用于餐馆和日常民用。吊炉:是高度专业化的炉具,主要应用于大角度的技术登山活动。在极端陡峭的山峰或者大岩壁上,甚至找不出一块平坦的地方来扎帐篷,攀登者用特制的吊帐悬挂在岩壁上宿营,这种吊炉也是“吊”着用的。现在一般的户外店并不容易见到,但随着登山运动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攀登者使用这种炉子。吊炉其实并不神秘,爱好者甚至可以 DIY。它的主体部分就是个整体结构的气炉,炉头位于一个圆筒状吊具底部,吊具上缘有3-4根钢丝连接到吊挂点上,锅子“坐”在吊具里的炉头上面。即使一般使用,吊炉也有一些特殊的优点。首先它的吊挂点高于整个炉具系统的重心,这样非常稳固,任何时候都不会翻倒;其次在狭小的帐篷里使用的时候,由于炉具悬挂在空中,节省了宝贵的地面空间,里面的人可以坐的更舒服,不必担心一伸腿把炉子碰翻;再者,吊炉的吊具是天然的挡风板,有助于提高热效率,而它的气罐部分位于吊具下面,不必担心气罐被过分加热。关于炉具的其他事项:1. 不论是什么样的炉具,使用中都应该谨防CO中毒;油料中含有少量的氮、磷、硫化合物,汽油还有添加剂,燃烧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封闭的帐篷中使用注意通风;2. 炉具每次使用完毕,都应该仔细检查,尤其是各个密封部位,排除安全隐患;3. 万一使用中出现火灾,不要慌乱,首先应关闭燃料阀门,再进行扑救。事先预备一条纯棉毛巾是个好习惯(不要用化纤材料的),可以擦拭溢出的汤水,取放锅子时垫着防止烫伤,或者着火时用以扑救。4. 仔细保管炉具的附件,避免遗失,尤其是油炉的专用维修工具;5. 用完的气罐重新灌装的问题很普遍,而这种空罐可能达不到安全标准,是不应该再次灌装的。因为市面上的普通民用液化石油气和专用丙烷/丁烷气体差价非常大(普通15Kg液化石油气售价仅几十元,可以灌装上百个气罐),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不惜以用户的安全为代价。另外,普通液化气成分比较杂驳,价格虽然便宜,但性能无法与原装气体相比,特别是沸点高的重组份较多,灌装的分量虽然够了,但实际能有效燃烧的部分却较少。有些气罐用到最后,摇晃起来好像还有不少液体在里面,可就是无法再使用。笔者甚至见过罐内含有较多水分,导致炉头的喷嘴被冻结堵塞的,由于气炉的喷嘴非常细小,只有针尖般大小,很难处理,最后通过用别的炉子烘烤的办法才解决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罐再次灌装比较简单,因此这样的假货更多。6. 防止不安全灌装的办法就是:在废弃的气罐上打洞!7. 气罐的储存。置于阴凉处,避免暴晒和高温,避免剧烈碰撞。罐内气体完全燃尽之后才能废弃。不要和普通垃圾放在一起,以免别人焚烧垃圾的时候引起爆炸。汽油是危险的油料,因为易于购买,所以平时不要储存,随用随买。炊具户外炊事活动由于受到燃料、食物携带量和炊具重量的限制,有自身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加热方式以水煮为主,较少采用以食用油为介质的煎炒方式。水作为传热介质,流动性好,热量传递快,分布均匀;而食用油加热温度高,要求锅子有一定的壁厚,储热能力强,否则很容易形成局部的高温过热点,使食物烧焦,甚至有可能损害锅子本身。这样的炊具重量比较大,不适合携带。用于煮食的锅子结构最简单,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可选择不同的容积和炊具数量。如果你是单人登山,一切为减轻重量考虑,一只1升左右容积、有握柄的不锈钢或铝饭盆就可以作为炊具和饭碗使用。对于2-3人的小队伍,一套2只的套锅是不错的选择,一只锅子在炉火上加热,每个人轮流用另一只小锅吃饭,可以获得重量和炊事效率之间的平衡。对于人数更多的活动,可以考虑携带适合煎、炸的厚底平锅,这样可以吃上种类更丰富、味道更好的食物。大型远征登山活动,经常在大本营使用高压锅,因为高海拔气压下降,水的沸点也下降,食物不容易煮熟,用高压锅可以提高水温。无论用什么炊具,应该和自己的炉具匹配,大炉烧小锅造成浪费,小炉烧大锅加热速度太满。最常见的圆型套锅组由大小不同的几个圆型锅、盘和碗组合而成,所有的锅子和餐具都有可折叠或拆卸的握柄。套锅依次可以收入更大号的锅中,以减小携带体积。户外炊具所使用的材质有铝合金、不锈钢及钛合金等三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铝合金,它不但重量轻、传热快而且价格便宜,非常适合登山用。但根据研究报告,长年使用铝制炊具,可能导致阿兹海默综合症,这时由于铝离子中毒引起的。不锈钢炊具更结实耐用,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缺点是重量略大,传热略微慢一些。钛合金制品重量和铝差不多,但性能非常好,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另外现在很多炊具在内表面采用了特氟龙涂层,也就是聚四氟乙烯(PTFE),这种材料有很低的表面能,抗粘性能非常好,做饭或炒菜不容易粘锅,清洗起来非常方便。关于特氟龙“不粘锅”,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1. 特氟龙的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耐受260℃的高温,但超过这个温度后,性质发生改变,“不沾”的特性没了,并且无法恢复。2.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水煮食物温度总是控制在100℃以下,而用食用油做传热介质可能达到200℃以上(食用油是混合物,没有准确的沸点),所以有损坏涂层的危险。3. 不要使用坚硬的金属勺、叉使劲刮擦锅底,也不要用钢丝球、沙土等清洁锅子,特氟龙强度虽然比较高,但毕竟涂层很薄,这样容易损伤涂层。关于户外炊具的清理,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 低温寒冷环境下,使用完的炊具应及时清洁,以免冻硬很难处理;2. 野外尽量少使用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剂,这类化学制品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可以使用纸巾、沙土等清理炊具和餐具。------------------------------------------------------------------------- 主题 随着7.1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登山许可证”将自动失效?
作者 蓬莱客
09:44:13《国内登山管理办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而依据《行政许可法》,总局无权设定行政许可。那么7.1后,我们可以自由地登山,不必再去申请了!? 主题 《国内登山管理办法》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自由地登山是不可取的。
11:06:39主题 臭狗屁!
作者 Kristian
09:02:08-------------------------------------------------------------------------主题 有人说,“论坛是面镜子,说过的话都会反弹到自己身上”。
作者 Kristian
12:25:22------------------------------------------------------------------------- 主题 我来提个建议:我们的旗帜
作者 开飞机的舒克
21:59:41我知道info的绿野队伍出行一般会打一面带有info网址的绿野旗帜, 我理解打这旗子的绿野人,但我觉得那面旗帜有些狭隘了.我认为绿野的旗帜应该由绿野人设计,发布,供大家投票选择一款最合适的,然后各网友可以凭自愿按照这个图片来制作,如果网站捐款有余,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做几面.在旗帜上我认为最好不留网址.否则太招摇,反而容易给网站带来麻烦.我希望有一天每个领队都有一面真正能表达他们情绪的绿野大旗! 主题 好恶心。
作者 Kristian
23:45:26爬山是个很自由的事情。要把一群人拢在一个“旗帜”下面,在我看起来完全违背的爬山的精神。info打旗子有宣传的考虑,org就没什么必要跟这个风了吧。-------------------------------------------------------------------------主题 买了根 Beal Top Gun 10.5mm x 50m 的岩绳。
11:25:28紫红色,主要指标如下:10.5 mm Single RopeLength: 50m Dry TreatedWeight: 69g/mImpact
7.2kNNo. of Factor 1.77 Falls: 11准备去试试看。主题 忘了说价钱:)
作者 金丝猴
22:06:10这是最关心的 主题 国内买肯定比他在英国买便宜
作者 Kristian
03:20:50我认识的很多老外攀登者都在北京买东西,然后捎回去。-------------------------------------------------------------------------主题 大家对WindStopper的薄外套评价如何?
作者 天山马贼
22:52:39就是那种非抓绒的WindStopper外套。我觉得这个季节穿还是比较合适的,就是太贵:P 主题 Soft Shell用途比较广泛。
作者 Kristian
11:30:31------------------------------------------------------------------------- 主题 “时位移人”,海光的做法确实偏离自己当初的理想了
作者 Kristian
23:06:12但是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严厉的语言攻击就算了吧,无非是道不同不相于谋罢了。想办法维护一下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被别人占用作为商业牟利的工具,这倒是比较积极的态度。俺还是在要求info删除所有的发言。-------------------------------------------------------------------------主题 看看我是怎么装包的,给不会装包的人
作者 海盗船
22:11:4460Lbp包,装下了以下东西:双人帐1,睡袋1,防潮垫1,备用运动鞋1,沙滩鞋1,T恤3,内裤4,袜子1,游泳衣1,沙滩裤1,洗漱用品1包,电池充电器等1包,药品一包,饭盒一个,1.5L水,雨披1,充气头枕1,防雨罩1帐篷拆开,内外帐折好放在睡袋仓最底层,睡袋压缩,放在睡袋仓上面。帐杆地钉放包左侧,然后放入防潮垫(这个东西实在是占地方),右侧的空间依次放衣服,水,饭盒,充电器等。包两侧的地方放药品,防雨罩等,便于拿取。没有任何外挂,不过,要是70L的包就更好了。。 主题 你的食品放哪里?一般2天活动至少1.5公斤。
作者 Kristian
12:55:48除非你全靠压缩饼干或者powerbar什么的,否则食品绝对是个占体积的东西。------------------------------------------------------------------------- 主题 请大家关注一下“阳朔岩壁承包”的纠纷。
作者 Kristian
23:33:31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事件和绿野org/info的纠纷有很大的相似性:即资本与爱好、动机与方式、合理与合法等问题。也许通过看另外一件事情,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主题 高海拔下气炉一定要用高山气罐吗?
作者 扫地老僧
02:16:464800米的海拔用普通的扁罐会有什么问题?对炉头有什么要求? 主题 气压和丁烷的沸点有正比关系,这决定了在高海拔,一定条件下普通气罐也是可以使用的
作者 Kristian
23:43:35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仔细调整出气量,避免气流太大,和空气混合不均匀,同时火焰容易被气流“吹”灭。长罐用转换头横置没法使。------------------------------------------------------------------------- 主题 雪宝顶西壁路线登顶成功
作者 mountainfish
01:37:13我与贵州黔之驴俱乐部的阿尔曼,以阿尔卑斯方式于5月2日沿西壁路线登顶雪宝顶。先写个流水,详细的以后再说。28 日成都于阿尔曼回合;29日到麻风村;30日,到达冰舌;1日沿西壁上升至台阶状岩石露营点;2日,天气极差,沿北山脊登顶,但当时不敢确定,又北山脊原路下撤在肩部扎营;3日,早上天气很好,仍然沿北山脊第二次登顶,中午后天气转坏,摸索下撤,在南山脊一处被迫露营,及其痛苦的一晚,如地狱一般;4日,风大,能见度较好,沿骆驼背传统路线下撤(借用了成都队的路线绳),7点左右到达传统本营。在此感谢旗云网站上陈和曹两位老大关于这条路线的资料,以及曹在游山玩水上给予的指教。主题 热烈祝贺中!!!!!!!!
作者 Kristian
07:00:27不但是一次比较纯粹的Alpine方式,而且是穿越,并且露营,NB!NB!NB!NB!NB!盼望看到报告和照片。-------------------------------------------------------------------------主题 请教电子打火在高海拨无法使用的原理是什么?
作者 骆驼刺
00:57:32 主题 估计是因为打火后形成的电离气体太少。
作者 Kristian
08:04:24电打火是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电离态的气体,这些电离态的气体再引燃燃气。高海拔气压低,空气更稀薄,更容易被高压击穿,但是形成的电离态气体太少,反而不容易引火。 主题 这个可能与气压值有关,海拔过高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气体的存活率.
08:21:13 主题 什么乱七八糟的。
作者 Kristian
09:59:58 主题 太深奥了,你是不会明白的,呵呵
08:06:09 主题 我明白了,张铁生的干活。
作者 Kristian
12:16:10-------------------------------------------------------------------------主题 请问铝帐杆弯了对帐篷抗风能力有影响么?能修理么?
作者 mohock
20:58:485/1出去玩时因风大,在收帐篷时,发现铝制帐杆!有一节已经轻微弯曲变形,请问能否修复?帐杆弯曲对以后使用有何影响?谢谢! 主题 轻微变形对强度影响不大,没必要修理。
作者 Kristian
08:10:56因为在使用中帐杆的变形远远大于这种“轻微”变形。不过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你的这种帐杆应该是白色(银色)的普通帐杆。市场上的很多低档铝合金帐杆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都有一些小毛病。我建议你密切注意帐杆端头的情况:被销子插入的那根帐杆很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别”的力量而裂开,这样就比较麻烦。 主题 谢谢,不过我的情况不大一样
作者 mohock
08:35:34用的是LUXE的OUTTER2帐篷,是紫色的铝杆(说是韩国进口的)。弯曲的程度是帐杆其中一节有大约2-3度的弯角(肉眼可明显地看出来),主要是使用不当造成的(内帐搭的时候帐杆的位置固定的不对)。只用了一次就这样了主题 如果是整个帐杆长度上的均匀弯曲,还是没有问题。
作者 Kristian
10:04:09最怕的是“死弯”,就是在某一点或很短的距离内有明显的“折弯”,严重的甚至有横向的折痕,这样的基本上就报废了。均匀弯曲没什么问题。 主题 请看照片
作者 mohock
11:52:49原本是直的,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出发吧! 主题 绝对没问题,继续用把。
作者 Kristian
22:57:58你的帐杆质量还不是非常好,弹性可能有些问题。但是这种程度的弯曲和原来情况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所以对使用没影响。-------------------------------------------------------------------------主题 camp arctic plus 1300和MAMONT等的高山睡袋效果比较区别大吗?
作者 farmer
08:25:50 主题 效果差别不如正确的使用方法差异更大
作者 Kristian
10:19:191、睡觉前喝一些热饮2.睡袋里放热水瓶,当然必须绝对不漏水3。把不用的衣物塞到睡袋里填充空间4。带保暖帽子5.冲锋衣或羽绒服裹在睡袋外面的脚部;6.使用更厚更暖和的睡垫;7.如果半夜冻醒了,就喝点热水吃块糖。其中6是最重要的。除非是露天露营,在大风雪中风压很大的情况下,否则一般情况下,睡袋上面蓬松的时候,保暖都还可以;关键是睡袋下面羽绒被压缩的地方,保暖会严重下降,所以睡垫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主题 玉珠之行 登顶未成 安全回京
作者 阿尼玛卿
10:44:59具体行程如下:5.1 飞兰州 火车格尔木5.2 西大滩5.3 晚 BC5.45.5 BC5.6 BC准备一日冲顶 6:45 出发 9:15 C1 10:10 冲顶11:45 5850 天气原因下撤返回格尔木5.7 西宁5.8 逛荡塔尔寺 晚飞回北京主题 你的适应时间比较合适,只是假期时间限制。
作者 Kristian
01:51:42我觉得象玉珠这样的BC高度在5000米左右的,应该把适应工作做充分。2天的适应是比较稳妥的,只是由于假期限制,减少了攀登时间,为天气原因留出的机动时间就没有了。虽然没有登顶,也希望能继续保持热情和心气。 主题 有人说你在BC呆的时间太长以致消耗体力,对此说法我不同意。
作者 Kristian
12:31:59根据高山医学研究,从3000米以上,每天安全的上升速度应不大于300米,实际上在登山活动中这时不可能的。玉珠的bC高度已经达到了喜玛拉雅登山的级别,远远超过了阿尔卑斯登山的水平,所以多适应一下是绝对正确的。-------------------------------------------------------------------------主题 我的羽绒睡袋实在太脏了,可是怎么洗呢?
02:18:32那可是俺的宝贝,万一洗坏了,可就亏大了。哪位给指点一下。快到夏天了,宝贝该歇歇了。另外,哪有卖睡袋套卖。俺的是奥索卡珠峰款。主题 最好别洗,保暖性会降低。再说了,爬山的东西要那么干净干嘛。
作者 狂野周末
09:12:23 主题 错了,为了保持羽绒的保暖性,必要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Kristian
12:12:58人体排出的汗液、体脂、灰尘等聚集在睡袋上,都会影响睡袋的性能。所以清洗绝对是必要的。基本方法:1.不要经常洗。看使用频率,一般2-3年洗一下就可以。2.用滚筒洗衣机。不能用上开盖的拨轮洗衣机,纠缠和磨损太厉害,还洗不干净。3.使用中性洗涤剂,最好是羽绒专用洗涤剂。去三夫看看,可能有Nikwax的专用洗剂。不便宜,可能¥100多,但让你的睡袋重新焕发青春,还是划算的。4.一定要漂洗干净,去处所有洗涤剂残留,才能恢复羽绒的活性。5.有条件的话用热风烘干机(高档滚筒洗衣机带这个功能),有助于羽绒蓬松;如果没有,就只能晾干了,但是羽绒湿了后会缩成很小的毛球,晾干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它们弄散;6.洗涤的时候,洗衣机里放2个旧网球(或其它类似的东西),滚动起来拍打羽绒,有助于减轻结球的情况;7.面料表面用拨水剂处理,防止吸水。经过这样的处理,你的羽绒睡袋可以很好的恢复性能。好的羽绒制品在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条件下,可以使用10-20年,还是比较划算的。 主题 送店干洗!!!!
13:32:54主题 羽绒不能干洗,即使送洗染店也是机器水洗。
作者 Kristian
21:38:12-------------------------------------------------------------------------主题 请问:暑假去四姑娘一二三峰之类的地方,不带雪镜只带眼药水可以吗?
作者 jalimy
01:49:53那种地方主要是岩石地形吧,雪又不多,可不可以不带雪镜只带眼药水啊?雪镜好贵啊,看了半天最便宜也要3百,夸张,带副普通太阳镜多少顶点事吧。 主题 绝对不可以。
作者 Kristian
03:08:15不一定非要专业登山眼镜。一般的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就可以了,但要求100%防紫外线的。高原上的紫外线强烈,不仅仅是因为冰雪面反射,根本原因是因为空气稀薄,空气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变弱,使得任何反射率比较高的东西都会刺激眼角膜,即使是岩石,也会导致雪盲。------------------------------------------------------------------------- 主题 我的五一太白个人装备:一点经验(供要去太白的MM参考)
01:59:041. 背包:BIGPACK TIBET 55+10L---------够用2. 背包防雨罩:---------------------------------需要,在旅途中保护背包3. 帐篷:ACME-----------------------------------经受住了8、9级大风的考验,而且我还没带防风绳4. 地席:-------------------------------------------必备5. 睡袋:CAMP400克羽绒睡袋抓绒睡袋------------------------------冷,冻得睡不着,建议MM们带更厚的。6. 防潮垫:铝膜----------------------------------冷,担心会得关节炎。建议用充气垫7. 气枕---------------------------------------------需要8. 保温壶:为减轻负重没带-------------------山上冷的全身打颤,就想喝点热水。建议带一小的,或全队带2个9. 冲锋衣裤:ANEMAQEN ------------------防水透气还可以10. 排汗内衣:心逸1套------------------------可以。要是能背,就多带一套11. 羽绒服:没带---------------------------------最好带上。走在山上一停下来就很冷12. 雨衣:ACME--------------------------基本没用上,但山下下雨会有用13. 高帮登山鞋:LASPORTIVA TIBET------穿了几天,完全干燥。防水透气性都很好。下山遇到有雪的台阶我则摔了7、8跤,V底确实滑,但过河时踩石头并不滑。14. 厚袜子:COOL MAX , 3双--------够用15. 速干衣裤:没有-----------------------有一套会更好,可以在山下穿16. 遮阳帽-----------------------------------必备17. 保暖帽:没带--------------------------必备。风大,能遮住脸颊最好18. 手套:抓绒-----------------------------较好19. 抓绒衣裤--------------------------------主要的保暖衣物,必备。衣服方便穿脱,可稍厚些。裤子可薄些。20. 登山杖:2根--------------------------好,省力多了21. 便鞋:运动凉鞋-----------------------在火车上、市区穿。22. 雪套--------------------------------------必备23. 头灯--------------------------------------必备24. 水壶:矿泉水瓶-----------------------好,方便,轻25. 太阳镜-----------------------------------必备,否则容易雪盲26. 防晒霜----------------------------------必备,避免暴皮27. 防晒唇膏-------------------------------应该带,避免嘴唇晒伤、肿起28. 护膝、护踝----------------------------最好带上,既防止受伤,晚上还可以给关节保暖29. 冰爪--------------------------------------不太需要 主题 ACME经受住了8、9级大风??
20:41:471、ACME的那款帐篷?那种两根铝杆的ACME是不可能受8、9级大风的,即使拉好防风绳6\7级风都吹弯杆。这样笼统的说会产生误导.2、CAMP400克羽绒睡袋夏天用还差不多,现在至少用700克的.主题 估计作者就没见过8-9级风的样子。
作者 Kristian
21:35:08经验不足的人经常容易夸大自己遇到的困难,比如大风、低温、陡坡什么的。不过等经历过更严酷的状况后,一般对原来的估计就会比较客观了。8级就是20米/秒的风速,合72km/小时。想像一下在70多公里时速的汽车上把身体全探出去受到的风压,呵呵。-------------------------------------------------------------------------主题 北京自由颠峰登山队登顶雪隆包。。
作者 森林~
01:13:10全队8名队员。。除一名营地工作者之外。。其他7人于5月9日下午1点05分全部登顶雪隆包。。其中有一名女队员。。全队于昨晚撤回成都。。主题 祝贺。盼望看到报告
作者 Kristian
03:00:44-------------------------------------------------------------------------主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却有免费的保险,真是天下奇闻!真出了事保险公司管赔么!?
05-01-12 09:37:33
05-01-12 09:38:37
05-01-12 09:39:41
05-01-12 09:40:51
05-01-12 09:41:46
05-01-12 09:42:37
05-01-12 09:43:38
05-01-12 09:44:27
05-01-12 09:45:23
05-01-12 09:46:10
05-01-12 09:46:58
05-01-12 09:47:47
05-01-12 09:48:42
05-01-12 09:49:40
05-01-12 09:50:25
05-01-12 09:51:05
05-01-12 09:51: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外保温壶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