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曲堤刘凤芹的查企业资料的网站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身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kkme医学网是一家以医学搜索,医学智能为主...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身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E-mail:  Tel: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明胜景杯“感动济阳人物”候选人公示
09:20:41  
     (各类别分别按照姓氏笔划排序)
  大明胜景杯&感动济阳人物&评选工作启动以来,各单位广泛发动,积极推荐,共推荐候选人372名,经组委会办公室审查,确定正式候选人40人(组)。现将40人(组)候选人公示如下,接受群众监督。若对候选人有意见,可于日前向组委会办公室(县文明办)反映。
  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大明胜景杯&感动济阳人物&评选活动
  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爱岗敬业类(11人)
  孔维涛---献身乡村教育的研究生。孔维涛,济宁人,曾经是聊城大学的研究生会主席,2012年,通过招考成为垛石镇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远离家乡的漂泊感,以及求学到就业的落差感,并没有削弱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虽然妻儿都在济宁,每月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回家看望一次,但他从未耽误学生一天,新婚蜜月亦是如此。在学校,孔维涛承担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发挥专业特长,他探索总结出了&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荣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这种教学模式也在多所学校推广。
  艾民---永远都&在路上&的垃圾清运工。作为县环卫管护中心的一名环卫清运工人,艾民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每天清晨4点起床,5点出车,365天从不停歇,天天与垃圾为伍,与臭、脏零距离接触,闻着垃圾异臭,载着垃圾往返于县站与市焚烧厂之间,就是他平日里的真实写照。夏季,由于垃圾闷热发酵,气味十分难闻,他不嫌脏不嫌累,始终及时将垃圾清运到垃圾场。有时垃圾桶周围垃圾太多,无法实施吊桶,他就用铁锹一锹一锹地铲,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每天清运垃圾100多方。艾民用辛勤劳动换来了城市的整洁靓丽,给广大市民营造了清洁舒适的环境。
  刘方玉---建设美丽乡村的好支书。自2004年担任垛石镇安子坡村村支部书记以来,刘方玉一直奔波在为民谋福利的路上。看到村内道路崎岖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以来,他抓住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好机遇,白天跑县里、镇上,争取扶持资金,聘请专家设计规划,协调施工单位开工建设;晚上,走门串户,做拆迁户工作,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体重掉了十多斤。功夫不负有心人,村内主要大街宽20米,胡同宽8米的规划改造全面完成,新修高标准中心大街350米、主干道5.1公里,建起30米长的文化墙,如今的安子坡村已是旧貌换新颜,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刘振亭---&命案必破、济南第一&的传奇警员。他嫉恶如仇,执着于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仅在2014年就处理交通事故4000起,破获逃逸交通事故案件76起;他铁肩担道义,为130余名交通事故受害者讨回公道;他忠于职守,无论春秋冬夏,一次次把小学生护送过川流不息的路口;他爱岗敬业,总结出&过往车辆规律&战法,创造了连续两年27起重大死亡肇事逃逸案件全部破获的济阳传奇。他就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刘振亭。他出色的破案能力得到了交通事故受害者、同事的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交通警察中队长&、&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十佳中队长&称号。
  刘婷婷---视病人如亲人的白衣天使。在中医院从事护理工作9年,她是同事们心中的&任劳姐&,病人心中的&美丽天使&。2011年的一天,一名农药中毒患者住进内科,由于病人当时神志不清,一记重拳打在已身怀有孕的刘婷婷身上,顿时她觉得疼痛难忍,但仍然认真细致的完成了护理工作。怀孕7个月的时候,一名年近7旬的老奶奶因为严重便秘成了内科的病人,看到病人痛苦难受,她极力忍住孕期反应,亲自用手帮助她将硬结的大便挖出来,帮助病人解除了痛苦。作为众多优秀护士的一个缩影,刘婷婷每时每刻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视病人如亲人&的护理宗旨。
  张丽华---执法战线的女卫士。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垛石工商所从事外勤监管执法工作20余年。2009年被查出肾肿瘤,做了肾脏切除手术,仅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回到了工作岗位。2010年又查出卵巢肿瘤,做了切除卵巢手术,接踵而至的病魔并没有削弱她对工作的执着,面对辖区范围广、工商业户多,工作量大的压力,从不叫苦叫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次次的专项检查,成功办结了一起起经济违法案件,先后荣获全市工商系统泉城红盾先锋共产党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个人、济阳工商系统先进个人。
  张晓亮---为所包村致富遭遇车祸致残的&第一书记&。张晓亮,市外事办涉外礼宾处科长,自任职孙耿镇官庄村第一书记那天起,就全身心地扑在包村事业上,一干就是3年,为所包村争取扶持资金300万元。2014年,为帮助村里去济南推销芦花鸡蛋,遭遇车祸,造成髋臼骨折10级伤残。即使躺在病床上,他还到处打电话联系鸡蛋销路。通过努力,如今的的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村庄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0到50万元的飞跃,官庄村的扶贫工作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周春亮---献身乡镇卫生事业的男护士。仁风镇卫生院的周春亮是一位无限&温柔&的男护士。一次,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突发脑溢血,入院时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喷射状呕吐,浑身都是污物。作为接诊护士的周春亮二话没说冲上去,不顾被污物喷得满身,硬把两根手指塞进老人的嘴里,强行将呕吐物掏出,接着给老人吸痰、吸氧、输液、擦洗&&待收拾妥当之后,周春亮才发现自己的两根手指被咬出一排深深的牙印,正向外渗着血。他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一名护士的天职。
  胡清顺---以校为家,竭忠尽智的好老师。作为济北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胡清顺老师从教15年来,送过9年毕业班,是济北中学送毕业班最多的语文老师之一。他执教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优异,在高考中出现过语文137分、138分的好成绩,班内语文平均分达到了117.75分。在他的培养下,先后有佟安歧、闫志存、刘乐阳、马平烁等4名优秀学子进入清华大学。他积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济阳县优秀教师&。他所带领的语文组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教研组&,2014年获济南市优质课展评一等奖。
  赵群---被精神病患者咬折手指的护士长。在回河镇卫生院,精神病患者是赵群每天打交道的对象。面对这些特殊的病号,她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精心呵护每一位患者,经常拿家人的衣物给患者穿,拿孩子的零食引导患者饮食起居,配合康复治疗。有一次在给患者喂饭时被咬断了手指,但短暂休息后她不顾伤口未愈又继续工作。她不怕脏不嫌累,定期给流浪的精神病患者洗澡、理发,患者便秘时,赵群就用手指给患者抠出干结的大便。面对家人对她从事职业高风险的担忧和抱怨,她坦然的笑答:&这就是我的职业啊&。
  高磊---支撑起脑血管患者生命希望的守护者。高磊,县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1996年毕业后,他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外科临床一线的工作中,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工作中,他像一块努力吸取水分的海绵一样,不断用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充实着自己。2006年,他率先在县医院开展了经外侧裂脑出血清除术。2011,他开展了神经介入治疗,三年时间,进行脑血管病造影手术150余例,颅内动脉瘤栓堵术及颈动脉狭窄支架手术近30例,成功率达100%,填补了我县在神经介入领域的技术空白,将脑血管疾病中的颅内烟雾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孝老爱亲类(13人)
  王英:精心呵护瘫痪公爹4年不言苦。在太平镇前冯村,了解王英的人无不称赞说:王英是贤妻、是良母,更是一位孝媳妇。2010年底,公爹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一家人的日子被搅乱了。婆婆年迈多病,两个妯娌在外地工作,王英就默默地独自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为了让公爹早日康复,无论农活多忙多累,她都要为公爹喂水、喂饭,洗洗涮涮,还常常用轮椅推公爹出去转转,晒晒太阳。她定期为公爹洗脚、洗头、理发、翻身、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由于照顾得好,公爹虽然瘫痪四年了,但脸庞红润,体重没减一斤。
  王春兰:把婆家大婶当亲娘。济北街道汇鑫苑社区王春兰,今年46岁。24年前结婚来到婆家,见大婶无儿无女,无人照顾,就把她接到家中,像亲娘一样照顾。随着年岁增长,大婶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老年病都找上门来,尤其是2014年6月伤及腰部瘫在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王春兰放弃了工资较高的工作,而选择了时间灵活但工资较低的岗位,为的就是能按时按点回家为大婶洗衣做饭,照顾老人。每当天气晴好,王春兰就搀扶着大婶到小区广场走走,晒晒太阳,人们见了她们的那股亲热劲,无不赞叹比亲生母女还亲。
  田桂新:村里好当家,家里好丈夫。济北街道田家居村主任田桂新,始终把责任担当和爱心奉献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1987年为方便村民生产及出行,自己出资从承包的池塘中心整修了一条生产路。承包企业农地膜生产经营后,致富不忘众乡邻,村民有困难总是热情资助。他不辞辛苦,耐心做好村里的调解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上百起。田桂新的妻子身患间歇精神分裂症,2012年4月又突发脑血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经常精神暴躁。田桂新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悉心照料,耐心开导,一有空,便骑着三轮车拉着妻子赶集逛超市,使妻子逐渐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冯桂珍:悉心照料半身不遂公爹的好儿媳。今年81岁的回河镇吴寨村退休工人赵善荣半身不遂已经6年了。6年间,一张小圆桌始终不离他的左右,上面常年摆放着水壶、毛巾、山楂片、水果等物品,这都是儿媳冯桂珍为他准备的。2008年春节期间,公爹赵善荣突发脑干出血,昏迷7天,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丈夫要外出打工,冯桂珍便挑起照顾公爹、抚养儿子的重担,她为老人洗衣喂饭,扶老人上厕所,擦洗按摩身体,端屎接尿,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冯桂珍的照料下,老人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老人逢人就夸:&桂珍可真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媳!&
  刘凤芹:久病床前有孝女。刘凤芹是垛石镇中心小学一名普通教师。2006年,母亲突患多发性脑梗塞,从此,刘凤芹就担负起照料母亲的重任,每天为母亲洗头洗脚、洗衣做饭,陪母亲拉家常,哄老人开心。2010年冬天,母亲的病再次加重,全身瘫痪,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她把床铺打在一旁,一日三餐端到母亲床边,用小勺一点一点地送到母亲嘴里。每天睡前,她都要为母亲按摩、擦洗,更换一身干净衣服。夜里每半小时查看一次老人的被褥,及时更换褥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亲卧床四年,身上没生过一次褥疮。她把母亲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
  刘永吉:27年如一日照顾脑瘫儿的好父亲。27前,一场灾难降临到崔寨镇东辛庄村刘永吉身上,刚出生的儿子患有脑瘫和癫痫。刘永吉带儿子跑遍了100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全是没法治,儿子智商几乎为零。27年来,儿子的生活完全依赖刘永吉照顾。不会走路,就抱着他;不会喝水,没有牙吃饭,就一口一口喂给他吃。儿子有时还打人咬人,他就紧紧地抱着他,任他打、任他咬。5年前,刘永吉不幸发生车祸,一条腿彻底坏掉了,家庭收入仅靠妻子打工每天挣的60块钱,很多人劝他放弃儿子,刘永吉却坚定地说:&不!我要用自己的生命承担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刘吉霞:捐肾救女,母爱感天。刘吉霞,女,42岁,是济阳县垛石镇田屯村村民。2011年女儿孟娜检查出肾小球硬化症,2013年寒假查出患上尿毒症。透析还是肾移植?两种选择摆在刘吉霞一家人面前,考虑到透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家人选择了肾移植。由于肾源紧缺,刘吉霞毅然作出决定,将自己一个肾捐给女儿。为减轻女儿的心理负担,刘吉霞将女儿送到学校上学,偷偷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最后肾源配型成功。日,历时4个多小时手术,母亲的左肾被成功植入女儿体内,刘吉霞用感天大爱让女儿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孙风珍: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独居老人的好邻居。孙风珍是垛石镇胡贤村村民,邻居是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独居一院。2007年冬天,孙风珍像往常一样来到两个老人门口,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煤气味,立即找来工具把门别开,把两位不省人事的老人背到通风处,紧接着拨打120,把两位老人送到医院。经抢救,老人转危为安。随后得到消息的老人的子女赶来,握住孙风珍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十几年来,孙风珍每天都帮老人提水、清扫,经常为老人送去时令果蔬,帮老人缝补衣物,用自己行动阐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谛。
  张建国:敬老院老人们的&亲儿子&。张建国担任新市镇敬老院院长6年来,把院内老人当亲人,不分白天黑夜,精心照料,就连大年三十、初一都守护在老人身边。遇有老人病痛,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身边,嘘寒问暖,请医送药,对工作极其负责。2014年4月,张建国最疼爱的孙女患罕见的川崎病,住进北京儿童医科研究所。看着病床上的小孙女,他心里真是有一万个舍不得,但一想起敬老院的事,便把住院陪护的事交给妻子,自己匆忙赶了回来。他常说,不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好,总是放心不下。新市敬老院的老人们都夸张建国真比亲儿子还亲。
  张端友:身患绝症,仍尽孝七旬老母的&快乐哥&。张端友,垛石镇东瓦村一位普通农民,7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张端友陪在母亲身边细心照顾,从未叫苦喊累,脸上始终挂着笑容。2013年,张端友查出患有胃癌,并且已有两年。面对连连厄运,张端友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勇敢面对。一如既往地给母亲送水喂饭,端茶端药,接屎接尿,非常周到细致。在村里,张端友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和&快乐哥&。无论谁家有事他都尽心尽力去帮。婚丧嫁娶,大事小情,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对他笑对厄运、尽孝助人的人生态度赞不绝口。
  赵子珍:靠四颗牙为老伴嚼食8年的好妻子。赵子珍今年74岁,8年前,丈夫石怀谦因患小脑萎缩成了半个植物人。赵子珍每天六点起床,给老伴擦洗身体,换尿不湿,每隔三四个小时就给老伴翻一次身,晚上也守在床边,8年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老伴因病无法进食,医生建议插食管打流食,但赵子珍坚决不同意:&打流食就尝不到饭菜的滋味了,我还有四颗牙,我来喂他。&从此,一日三餐,赵子珍都用她仅有的四颗牙把饭嚼好了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伴。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起初被专家会诊断定只能活几个月的石怀谦已经坚持了8年多。赵子珍在用真爱延续着丈夫的生命。
  高丕英:为4名重病亲人撑起一片天。曲堤镇王海亭村的高丕英老人,今年已有83岁高龄。上世纪70年代,婆婆先是患有肝病,后来脸上长瘤子,由于心情不好,经常无故发脾气,高培英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伺候婆婆直到去世。80年代初,公爹不幸患了肝癌,她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爹饮食起居的责任。公爹去世不久,噩运再次降临到她的身上,丈夫得了偏瘫。这一照顾就是六年,喂饭、端屎、擦澡、按摩、守夜,耐心细致。2012年,大儿媳突然得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喂饭、喂药、伺候大小便、端屎、端尿,她又变成了儿媳的&特护&,她用60余年的时间诠释&孝&和&爱&。
  窦建花:悉心照顾老婆婆16年的好孙媳。窦建花是新市镇吕家村一位普通村民,她不但孝敬公婆,而且十六年如一日细心照顾年老体衰的老婆婆。窦建花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就完全落在窦建花身上。老婆婆行走不便,她就搀扶着老人到院子里散步;她把便盆放在老人卧室,随时端倒清涮,坚持每天拖地,开窗通风,保持清洁;老婆婆牙掉光了,她就想方设法把菜、肉剁碎,多炒煮一会,方便老人消化。老人一顿吃的少,她就买营养品给老人加餐。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婆婆尽管年过九旬,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诚实守信类:(2人)
  付延安---&小个子&的大境界。付延安身高仅1米多,20年来他仅靠在仁风镇王圈街的家电维修部维持生活。有一次,他上门维修家电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装有各种证件和600多元现金,他从包里找到一张收据,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正在为丢包而着急的失主。为表达谢意,失主上门取钱包时特意带了一箱牛奶和两瓶酒,但付延安坚决不收,他笑笑说:&我要是图财早就把钱包留下了,也不会给你打电话。&钱虽不多,却映射出他金子般的内心。这个小个子男人物质生活虽然贫穷,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依然心中充满阳光,凭着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自强不息。
  律玉英---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姐&。律玉英是济阳通达出租车公司一名司机。日下午,当她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准备接另外一名乘客时,发现座位上遗落了一个钱包,里面有6000余元现金和数张银行卡累计金额达20余万元。她意识到一定是前一位乘客落下的,然而失主早已走远不见踪影。为了避免乘客着急,她第一时间联系公司总台说明情况,想方设法联系到了失主,并亲手把钱包交还给失主张先生。张先生激动地当场拿出一沓现金要表示感谢,被她婉言谢绝。律玉英被誉为&济阳最美的姐&。
  见义勇为类:(2人)
  李 ---舍身斗歹徒的&中国好人&。李蚴撬锕⒄蛑醒Ы淌Α日晚,曲堤镇姚某因私人矛盾对同村陈某产生了报复歹念,遂怀揣菜刀到陈某家门口意图行凶,见到陈某母亲,失去理智的姚某挥舞菜刀朝着老人恶狠狠地追砍。这骇人的一幕恰好被经过的李蜃布&绝不能让歹徒伤到老人!&没有片刻犹豫,手无寸铁的李蚍懿还松沓逑虼跬剑槐弑;だ先耍槐哂氪跬讲贰K醚庵沧〖复慰诚蚶先说牟说叮笫治廾讣靶∧粗副豢扯稀@先说镁攘耍吹乖谘粗小@虮恢醒胛拿魑谟&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张立东---无私援救病倒路边的陌生老人。张立东是实验中学一名教师。2014年3月,一位老人忽然晕倒在小区门口,周围人都不敢上前救助。张立东见状毫不犹豫地冲到老人身前,伸手试了试老人的脉搏,发现跳得很急促。他赶忙拨打了120。救护车来到后,他主动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并陪送去医院。在车上,为减轻老人的颠簸之苦,他始终扶着老人的头枕在自己腿上。直到将老人推进急救室。老人的家属赶到时,他才悄悄地离开。当人们感叹道德滑坡、纠结于&扶与不扶&的选项时,张立东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助人为乐类:(8人〈组〉)
  王传成---&做好事成瘾&的乡村活雷锋。王传成是回河镇尚庙村人。他尊老爱幼,悉心照顾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是村里出了名的&活雷锋&。村里76岁的孙守花老人是一名烈军属,生活困难,他就主动去照顾。十几年来,老人地里的农活、家里打水扫院等家务,他全给包了下来。尚庙村每天都有人去城市里打工。村里许多孩子上学接送、照料便成了他们的&挂心病&。王传成主动帮助他们照顾留守的孩子,接送上下学,10年间,由他照顾过的孩子超过十几人。村民们都说,&王传成做好事上瘾了。&
  杜逢义---自觉清扫公共厕所的老年志愿者。杜逢义是河务局一名退休干部。他热心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群众,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有一次,年近八旬的杜逢义看到家属院公共厕所由于管理不善,到处都是烂纸、尿液、粪便、酒后污物,居民上厕所极不方便。他主动拿来扫把、拖把、铁锨,忍着恶臭,将污物清理干净,用水清扫了一遍,再从家里拿来灯泡换上。从此,他每天天不亮就清扫厕所,自愿当起了清扫公共场所的义务工,这一干就是三年多。他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了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居民自觉维护起小区的环境卫生。
  杨文燕---偷偷资助贫困生的好老师。杨文燕是济阳一中教师。2012年11月,她任课的班级中学生小乐的父亲在工地摔成重伤,巨额的医疗费和外债让孩子面临辍学的窘境。杨文燕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从工资中拿出1050元帮小乐交了学费和住宿费。那时刚参加工作的杨老师每月工资也只有2000多一点。此后,她又多次偷偷地把钱充到小乐饭卡里,有时100元,有时200元;课间活动,她总不忘主动找小乐谈心,耐心开导小乐;节假日,她多次陪同小乐去济南看望住院的父亲。再杨文燕的无私帮助下,小乐渐渐从心里阴影中走了出来。
  杨进菊、张家友---7年日载330斤水供师生饮用的好教师。因地势高无自来水,仁风镇中心小学许家片区的近310名师生面临饮水困难,该校杨进菊老师自2008年开始,坚持用三轮车每天载330斤自来水运到学校供师生饮用,7年如一日,光水桶就用坏了几十个。因体力有限,每次将一百多斤重的自来水桶搬上三轮车时,都需要丈夫的帮忙。有时遇上刮风下雨、扎带等情况,她就推着车子一步一步挪到学校。在她的带动下,学校教师张家友也加入到了运水行列,负责起师生上午的用水。在两位老师心中,从家带水,让全体师生喝上自来水已经成为他们的光荣使命。
  李士山---义务办学24载的民间艺人。李士山是崔寨镇郑家村一名退休干部。他酷爱书画雕刻。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艺术,1991年,他自费办起了书画艺术学校,义务传授书画和雕刻技术。教学过程中,他以德为先,因人施教,诲人不倦。所教过的学生中,有154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省、市级书画协会会员、42人考入了名牌大学艺术院校,学员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比赛中获奖。他的学员遍布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可谓桃李满天下。
  李长河---为房客垫付8万手术费的&最美房东&。李长河是崔寨镇一名退休教师。日,房客甘肃人李金盘外出遭遇车祸,无力支付巨额手术费。李长河知道后二话没说,立即联系儿女和亲朋好友筹集资金,先后三次将8万元现金交到李金盘家人手中。之后,又忙着查阅资料,联系律师,跑前跑后,为房客联系索赔事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肇事车主终于签订了协议,小伙后续的医疗费有了着落。他无私援助车祸住院房客,为其垫付8万医药费的感人事迹迅速传播开来,被誉为&最美房东&。齐鲁晚报曾做连续报道,他的事迹传遍了齐鲁大地,感动了很多人。
  宋歌---持续5年资助贫困女孩的好民警。宋歌是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2010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得知太平镇中冯井村一位女孩生活困难,面临辍学,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女孩送去600元生活费和书包、铅笔盒、记录本等学习用品,并承诺资助她到大学毕业。冬天,女孩家中清冷,宋歌又掏出600元钱交给女孩的母亲,嘱咐他们&买点好煤,炉子生暖和点,过个好年&。尽管自己的工资也并不高,但她5年来坚持每月寄100元生活费和学习用品资助女孩从小学升到了初中。宋歌说:&希望通过我的一颗爱心,让孩子色彩斑斓的童年中少一些灰白,多一些亮色。&
  鲁学兰---成就百余对姻缘的&公益月老&。鲁学兰是太平镇东冯村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公益月老&。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鲁学兰第一次当起了红娘。从此,凡有求于她的,她都有求必应,从不索取报酬。凡有人找上门来,她都备好茶水、点心、瓜子等,热情相待。她把求偶者的信息进行整理,建立起&信息库&,为般配的人牵线。20多年间,经她介绍缔结姻缘的青年男女已达100多对。尽管她生活并不富裕,但她始终坚持公益牵线当红娘,每月的电话费就要上百元。用她的话说:&能为别人帮忙,我心里高兴,看着他们成双成对,我心里也跟着幸福。&
  自立自强类:(4人)
  王月英---厄运压不垮的农村老太太。王月英是太平镇小城村人。她命运坎坷却始终自立自强,用坚强的双手支撑起家庭; 她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顽强地咬牙挺过一道道难关。老人生有两个儿子,不幸的是,大儿子43岁时坠河身亡;二儿子12年前骑自行车腰部摔伤,再也没有站起来;两年后,儿媳丢下一周岁的残疾女儿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从此,整个家庭的重担都落在这个70多岁的老太太肩上。她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儿子,抚养残疾的孙女,又要种着4亩多地。如今的王月英老人已经87岁高龄,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出去捡破烂卖钱,补贴家用。大家都说,&这是个厄运压不垮的老太太&。
  任长燕---用柔弱的肩膀撑起残破的家。任长燕是济阳十中的一名学生,从小家境贫困,自己先天性残疾、腿脚不便,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父亲在外打工养家。她从7岁起便挑起家庭的重担,白天上学,晚上洗衣做饭、整理家务、割草喂牛,凭借柔弱的小手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2010年,卧床多年的母亲因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祸不单行,外出打工的父亲又遭遇车祸重伤。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让任长燕丧失生活的信心。她喂饭、熬药,精心照料父亲两年多,终于使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7岁,本应是父母宠爱的年纪,而她却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残破的家。
  国旭---节衣缩食、自强不息的好学生。国旭是新市镇中学一名学生。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爷爷和父亲相继患病去世,让这个家变得一贫如洗,还欠下十七八万巨债。母亲身体也不好,一到冬天,腿便疼得厉害,有时一天都下不了床。每年3000元低保和几亩地的收成便是家里全部的经济来源。在学校,他常常一天只吃1顿饭或2顿饭,饿了就喝水充饥,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从食堂的刷卡记录中发现他4天只吃了6顿饭。经了解,他是想省下饭钱帮妈妈交电费、买煤气。尽管如此,他依然自强不息,学习成绩优秀,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
  赵守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残疾中学生。赵守杰是曲堤镇中学的一名学生,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从小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即使折断了翅膀,也要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乐观品格。为了上学不迟到,他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艰难地一件件穿好衣服、裤子;为了少去厕所,尽量不麻烦同学,他常常一整天不喝水;为了磨练自己,他谢绝同学的好意,每天坚持靠双手爬台阶到二楼教室。他从不抱怨上天的不公,始终用坚强的意志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查一个人的资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