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突出的成语包括什么

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在长召开 - 领导机构 - 科协概况
-吉林科技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 >
科协概况 > 领导机构
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在长召开
加入时间:&&&&来源: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10月26日,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主旨报告会在省宾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作题为《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报告。会议由省委副书记竺延风主持。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淑莹等领导出席报告会,省委副秘书长贺东平,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华,中科院院士、吉林省科协主席冯守华,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景涛,中科院院士、吉林省科协副主席王家骐,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省科协副主席王利祥,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党组书记甘建国,在吉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省直机关干部,以及来自科研、生产、教学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近千人参加了报告会。    白春礼的报告包括世界科技发展态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新要求、我国“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和中国科学院的改革发展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世界科技革命发展历史,展望当前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当今世界科技正处在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现代化进程强大的需求驱动和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的矛盾驱动,将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很可能发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交叉领域。同时,随着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结合,有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新型工业模式。    第二部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解读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三部分围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即: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推进民生科技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中科院改革发展的新情况。表示在实施“创新2020”中,中科院将肩负起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重点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区域创新集群,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最后,白春礼指出,中科院与吉林省有着长期合作历史,多年来双方通过共建创新单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高科技产业园区等多种方式,推进院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吉林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是中科院院地合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院省合作中,要优化布局,凝炼工作,为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竺延风在主持报告会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驱动力,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吉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并坚持把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一起作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三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孙政才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重视科技就是重视吉林的明天,投资科技就是投资吉林的未来”,强调必须把自主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跃升,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和发展优势。白春礼院长的报告主题鲜明、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思考,对于吉林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学习白春礼院长的报告精神,并融入到具体科技创新实践中去,推动吉林科技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以“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主旨报告会、2个论坛和11个分会场。年会活动于9月中旬展开,共有70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报告人均为在本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参会人员累计近3000人。本届年会围绕主题,在省内广泛征集了学术论文,公开出版了论文集,共收录学术论文346篇。    吉林省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自200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在繁荣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发展、加速科技人才成长、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目前,年会已成为我省高层次、综合性、多学科、大规模的学术盛会,为调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促进吉林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白春礼在长期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政才,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与白春礼院长进行了工作会谈。白春礼和王儒林分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吉林省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协议》。白春礼院长表示,创新产业基地将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建立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提高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科技与区域发展的紧密结合。    此次陪同白春礼来参加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的还有中科院副秘书长吴建国及中科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吉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方艳红、左梁)
(责任编辑:李昕静)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
吉林省科普服务中心
吉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吉林省科技馆
吉林科技报刊社
吉林省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中心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吉林省科学技术交流服务中心
----科技网站导航----
长春科技网
天津科技网
上海科技网
山西科技信息网
广西科技信息网
湖北科技信息网
湖南科技信息网
四川科技信息网
陕西科技信息网
江西科技信息网
辽宁科技信息网
西安科技信息网
芜湖科技信息网
福建科技信息网
宁夏科技信息网
江门科技信息网
贺州科技信息网
廊坊科技信息网
柳州科技信息网
大连科技信息网
溧阳科技信息网
甘肃科技信息网
沈阳科技信息网
绍兴科技信息网
台州科技信息网
汕头科技信息网
南通科技信息网
江阴科技信息网
梅州市科技信息网
张家港科技信息网
无锡市科学技术局
兰溪市科技信息网
浙江省科技信息网
云南省科技信息网
哈尔滨科技信息网
东海县科技信息网
长兴科技经济信息网
象山科技经济信息网
连云港市科技信息网
----科普网站导航----
中国科普网
中国科普博览
野生动物保护司
北京市体育局
通信信息技术园地
中国水利科技园
野生动物之家
----全国学会网站----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化学会
中国天文学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兵工学会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中国核学会
中国照明学会
中华医学会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各省科协网站----
重庆市科协
河北省科协
山西省科协
辽宁省科协
黑龙江省科协
陕西省科协
江苏省科协
浙江省科协
安徽省科协
福建省科协
江西省科协
山东省科协
海南省科协
广西省科协
四川省科协
贵州省科协
云南省科协
内蒙古科协
甘肃省科协
----省级学会网站----
吉林省物理学会
吉林省遗传学会
吉林省心理学会
吉林省通信学会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
吉林省电工技术学会
吉林省照明学会
吉林省林学会
吉林省气象学会
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
吉林省蚕学会
吉林省药学会
吉林省营养学会
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省抗癌协会
----高校院所网站----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建工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通话师范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
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长春税务学院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院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Copyright (C) 2000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校内人才工程
当前位置: &&&&
1&紫金学者&特聘(讲座)教授项目
1.1 &紫金学者&特聘教授
&紫金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岗位面向学术造诣高深、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重要成就的学术领军人才设立;第二层次岗位面向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成果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设立。
1.1.1&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第一层次申请条件:
⑴截止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⑵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⑶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具有创新性、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海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863&领域专家,或&973&首席科学家。
②&千人计划&入选者,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③江苏&333&工程一层次入选者,或&江苏特聘教授&。
④国家级科技三大奖:特等奖个人排名前3名,或一等奖个人排名前2名,或二等奖个人排名第1名;或中国专利金奖个人排名第1名。
⑤在《Science》、《Nature》等著名权威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者;或在《中国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者;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且单篇SCI/SSCI他引次数超过100次者,或国外他引总计超过500次者。
⑥其他具有相当学术水平者。
⑷聘期内全职在校工作。
1.1.2&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第二层次申请条件:
⑴截止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⑵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恪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拼搏奉献精神。
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居国内外前列。具有一定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江苏省&双创计划&入选者,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或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②国家级科技奖:特等奖个人排名前5名,或一等奖获得者个人排名前3名,或二等奖个人排名前2名。
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SCIE/SSCI收录30篇或EI收录60篇以上(其中刊物论文不少于2/3);或在《中国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篇及以上,或发表文章被《新华文摘》索引3000字以上论文2篇及以上。
④其他具有相当学术水平者。
⑷聘期内全职在校工作。
1.1.3支持措施
⑴结合学科建设规划,积极搭建平台,支持&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组建学术团队,符合创新学术团队培育条件的,可申请享受&人才特区&政策,并按照《南京理工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培育和巩固项目细则》给予重点支持。
⑵据&紫金学者&特聘教授所从事的学科领域及本人意愿,支持建立以&紫金学者&特聘教授命名并作为负责人的研究机构。
⑶聘期内对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给予资助,具体标准如下:
资助标准(万元/年)
引进的&紫金学者&特聘教授的其他待遇按照《南京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执行。
⑷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高层人才工程项目,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1.2 &紫金学者&讲座教授
&紫金学者&讲座教授岗位一般面向海外高水平大学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人员设立;&紫金学者&客座教授岗位一般面向海外高水平大学副教授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人员设立。
1.2.1&紫金学者&讲座教授聘任基本条件
⑴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海外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⑵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国际公认的成就。
⑶每年在学校工作2个月以上。
1.2.2&紫金学者&客座教授聘任基本条件
⑴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海外高水平大学副教授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⑵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
⑶每年在学校工作2个月以上。
1.2.3&紫金学者&讲座(客座)教授支持措施
⑴按实际工作时间为&紫金学者&讲座教授提供1.5万元/月、客座教授1万元/月的工资及保险待遇。来校工作期间学校安排住宿、每年报销一次来回国际旅费。
⑵学院为讲座(客座)教授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并指定校内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副教授配合讲座(客座)教授开展工作。
⑶积极推荐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高层人才工程项目。
⑷对于聘请讲座(客座)教授从事项目合作研究的费用,原则上从相关项目的研究经费中支出。
2 &紫金之星&培养项目
通过国内外引进和校内遴选,选拔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跟踪支持,使其尽快成长为我校重要的学术骨干力量。
2.1申请条件
根据选拔条件,&紫金之星&分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两类。
&紫金之星&第一层次人选申请条件
⑴截止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团结协作和拼搏奉献精神。
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发展潜力较大。申报的项目具有原创性构想,属于学科前沿。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②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③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SCIE收录的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SCIE/SSCI收录且单篇被SCI/SCIE/SSCI他引次数超过20次。
其他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青年拔尖人才。
&紫金之星&第二层次人选申请条件
⑴截止申报当年1月1日,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⑵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团结协作和拼搏奉献精神。
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发展潜力较大。申报的项目具有原创性构想,属于学科前沿。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主持过省部级以上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②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SCIE收录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③获得海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博士毕业生。
④其他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青年优秀人才。
2.2支持措施
⑴通过项目资助、国际交流等方式,使其潜心研究,开阔视野。鼓励其从事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研究,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研究项目,较快进入学科前沿研究领域。
⑵学院为&紫金之星&配备专门指导教师,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积极为&紫金之星&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⑶&紫金之星&一层次人员按理工类15~20万元/项目、人文经管类5~10万元/项目提供项目资助;二层次人员按理工类10~15万元/项目、人文经管类3~5万元/项目提供项目资助。
⑷培养期内,年度考核合格后发放生活补贴,一层次3万元/人&年,二层次2万元/人&年。
⑸支持开展海外合作研究,培养期间须开展一次一年以上的海外合作研究。为拓展视野,每年组织&紫金之星&进行暑期短期海外研修。
⑹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3青年拔尖人才选聘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科研实力雄厚,优势突出,各类基础设施健全,后勤服务体系完善。校园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
为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促进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决定实施&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现将选拔细则公布如下:
一、招聘对象
已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并具有较强学术潜质的青年拔尖人才。
二、招聘学科
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新能源、力学、数学、物理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法学、知识产权、公共管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领域的相关学科。
三、招聘条件
(一)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身心健康,能在我校全职工作。
(三)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人文社科类可放宽至38周岁及以下)。
(四)具有海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或国内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博士学位。
(五)在所从事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的学术成绩,并获得学术界同行的认可。
(六)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潜质。
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人才计划(项目)的或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可直接入选。
四、支持措施
(一)聘为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授&。
(二)年薪人民币30万元。
(三)结合学科建设规划,积极搭建平台,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组建学术团队。
(四)学校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在队伍配备、条件保障、学术交流等方面为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五)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人才计划,优先推荐其领衔申报各类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等。
五、应聘方法
申请人从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网站下载填写《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申报书》,同时提供3份同行专家推荐信、个人详细简历及3-5份代表作。并将申请材料发至简历投递邮箱(具体见下),或直接投递至相关学院,邮件主题请注明&申请者姓名-申请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除节假日外,3个工作日内学校收到材料会发送确认邮件,并尽快进行遴选,对符合条件人选发送面试通知。
附:各学院负责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具体联系方式
电话、邮箱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火炮、自动武器、弹药工程、飞行器设计、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yhe1964@mail.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含能材料、安全技术及工程
gongjm@mail.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光学、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tingz@mail.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cs_njust@mail.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会计学、国际贸易、金融学
huigp@e165com
zhaolan@mail.
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学控制、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新能源
wanghao@mail.
yvette_27@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baomingli@mail.
weng@mail.
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
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土木工程、力学
Lujian@mail.
xybgs@mail.
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
ytzhu@acsu.edu
jtwang@mail.
chenjiao@mail.
艺术设计、新闻传播
社会学、公共管理、民商法
hwzhang@mail.
zhuyx@mail.
知识产权学院
qianjpin@mail.
caojiayin@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扬州大学2012年度招聘方案 - 招聘信息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扬州大学2012年度招聘方案
扬州大学2012年度招聘方案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地处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称号的江苏省扬州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瘦西湖毗邻。
经过百余年的历史传承和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办学规模较大、学科基础坚实、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的办学格局。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4755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77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现有27个学院,104个本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9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1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14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被列入国家级实验区,1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工378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00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17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5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1430多人。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点53个、硕士点225个,博、硕士专业学位14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科学研究机构84个。
为实现学校由“规模大校”向“内涵强校”、“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转变,现面向海内外招聘江苏特聘教授、扬州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诚挚欢迎各领域优秀人才来我校施展才华,共谋发展。
江苏特聘教授岗位:
一、招聘学科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2. 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
3.水利工程
4.土木工程
5.机械工程(含车辆工程)
6.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生物资源
7.火力发电;新能源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8.食品科学与工程
9.分子生物学
10.作物遗传育种
11.数学;统计学
12.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13.电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
14.中国语言文学
15.外国语言文学
16.经济学;管理学
17.体育运动生理学
18.美术学;音乐学
二、招聘条件
(一)海外应聘者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4.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二)国内应聘者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3.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排名前3);
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奖励;
④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奖励。
海外和国内应聘人员中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和年龄要求。
三、岗位职责
1.正确把握本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学科建设层次、学位点申报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在其前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而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2.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显著成绩,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3.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4.建立或协助建立高水平的学科团队,领导或参与领导团队建设,培养青年教师和优秀年轻学者。
5.能以英语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6.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本学科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聘期三年。具有中国国籍的,原则上人事关系须正式进入我校;具有外国国籍的,须在我校全职全时工作。
五、招聘程序
1.发布公告。我校拟定特聘教授招聘方案并报江苏省教育厅,由江苏省教育厅统一向海外发布。
2.接受报名。应聘者于日前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面谈等形式向我校报名,并提交规定的应聘材料。
3.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学校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规定条件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向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人选。
4.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对评审通过人选进行考察和公示,并将拟聘人选报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批。
5.正式聘任。学校与江苏特聘教授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
六、支持方式
1.三年聘期内,江苏省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我校提供10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
2.江苏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由江苏省提供的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及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同时享受特聘教授岗位津贴每年10万元人民币。
3.聘期内,学校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130m2左右、配套设施齐全的暂住房一套,江苏特聘教授按规定缴纳房租、水电等费用。服务期限满8年可享受学校提供的购房补贴60万元人民币,满聘期不满服务期的可按年享受购房补贴。
4.学校积极帮助解决江苏特聘教授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5.学校根据需要,为江苏特聘教授配备若干学术骨干和助手,为江苏特聘教授组建学科团队提供支持。
扬州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
一、招聘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讯;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含车辆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生物资源;火力发电;新能源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数学;统计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运动生理学;美术学;音乐学
二、招聘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优良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年龄:自然科学类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原则上在5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或紧缺的人才以及讲座教授,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具有博士学位。
4、国内(不含本校)应聘者应具有教授或相应职务;从国(境)外引进的人才一般应担任过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副教授及以上相应职务。
5、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学术素养,胜任科学研究任务。
6、学术造诣精深,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重要成就。
7、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备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
8、特聘教授能保证聘期内全职在扬州大学工作。讲座教授能保证聘期内每年在扬州大学工作不少于2个月。
三、聘期及聘期内待遇
1、特聘教授
聘期为4年,其中聘期第一阶段为2年。
(1)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同时享受特聘教授岗位津贴每年10万元(含校内岗位业绩津贴)。
(2)受聘特聘教授岗位并正式引进的人员,享受购房补贴60万元。学校提供130 m2左右的周转住房一套用于聘期内居住。
(3)根据实际需要,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类应用学科的受聘人员,学校给予10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对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人员,学校给予30万元的科研经费,用于资助设备、资料和其他研究费用。科研经费原则上根据聘期的两个阶段分两次拨付。
(4)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解决特聘教授配偶工作。其配偶如符合学校岗位聘用条件的优先聘用;符合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除适当增加购房补贴外,可按配偶本人条件给予同层次的科研启动经费;如需要学校安置但不符合岗位聘用条件的,学校每月为其发放配偶安置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时间与特聘教授聘期同步)。
(5)学校根据岗位和条件,积极推荐学校特聘教授申报江苏省特聘教授。被聘为江苏省特聘教授后,享受省特聘教授相应待遇,不再享受学校特聘教授待遇。
(6)学校特聘教授聘任期满,不再享受特聘教授待遇,按学校实际聘任的岗位享受相应待遇。其特聘教授聘期合并计入服务年限。
2、讲座教授
聘期原则上为1年,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按在扬州大学工作时间,享受每月1.5万元工作津贴,按实际工作月支付。
(2)工作期间学校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居住条件。
四、应聘须知
扬州大学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长年招聘,应聘不受时间限制。应聘人员与我校人事处或相关岗位所在学院联系,提交应聘报名表,随附本人学习、工作经历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提出工作设想和计划等。
2012年扬州大学各类专业人才引进计划
或部门 进人需求 人数 岗位
描述 备注 联系方式
学科或专业 层次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唐宋 教授 1 科研成果突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博士 1 补充后备力量  
汉语言文字 博士 1 急需补充师资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教授 1 急需补充师资  
文艺学 博士、教授 1 科研成果突出  
教学法 博士 1 急需补充师资  
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近代史博士点
(秘密社会史研究) 教授(博士) 1 学术骨干  
&&居再宏 3
世界史 教授或副教授(博士) 1 学术骨干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学教授或副教授 1 学术骨干 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或工作经历、背景
哲学专业 西方哲学博士或副教授 1 学术骨干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教授 1 学术带头人  
&&孙春祥 0
国外马克思主义 博士、教授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思政课师资补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思政课师资补充  
中国近代史纲要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思政课师资补充  
法学院 民商法学 教授 1 学科学术骨干  
宪法与行政法 教授 1 学科学术骨干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或心理学 教授、博士 2 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有海外背景 曹玉兰 6
学前教育专业 博士 1 教学骨干  
新闻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 博士 1 教学骨干  
&&张成军 5
计算机(网络) 博士 1 教学骨干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专业 硕士及其以上或副教授及其以上 3 新办专业,师资补充,学术骨干 男性优先 杨玉泉 0
朝鲜语专业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法语专业 硕士及其以上或副教授及其以上 1 师资补充,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男性优先,海外硕士优先
英语专业 博士或教授 3 师资补充,学术骨干 学科、学位点或方向带头人优先,海外博士优先,男性优先
商务英语专业 博士或教授 2 新办专业,师资补充,学术骨干  
日语专业 博士或教授 1 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 文学方向优先
数学科学学院 基础数学 博士 1 学术、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张春华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博士 2 学术、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信息与计算科学 博士 2 学术、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计算数学 博士 1 学术、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信息与计算数学 教授 1 学科带头人  
物理学院 光、电子学 教授或博士 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有企业工作背景优先 李伟 8
微电子学 教授或博士 2 教授作为方向带头人引进 IC设计优先
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 博士或教授 1 学术带头人 化学、化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长期招聘省及校特聘教授 周峰 4
化工 博士或教授 2 学术带头人
体育学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 教授或博士 1 教学科研骨干  
&&娄金海 5
运动人体科学 教授或博士 1 教学科研骨干  
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 教授或博士或一级运动员 1 教学科研骨干、师资补充  
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 教授或博士 1 教学科研骨干  
公共体育 博士 1 教学科研骨干、师资补充  
机械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 学术骨干 35岁以下,
有海外留学经历 王晖 7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 学术骨干 35岁以下,有海外留学经历
(含力学工程图学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4 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35岁以下
车辆工程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 教学骨干,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35岁以下
工业设计学科 博士以上 1 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35岁以下
农业机械工程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1 学术骨干 35岁以下,有海外留学经历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授或博士 1-2 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范桂荣 5
软件工程 教授或博士 1-2 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教授或博士 1-2 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控制科学与工程 教授或博士 1 方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授或博士 1 方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教授 2 学科带头人 各1人 闵海强 8
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建筑技术、管理学(项目管理) 博士 11 教学科研骨干 各1人
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建筑技术、管理学(项目管理) 教授 8 学科带头人 各1人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博士、教授 1 学科带头人  
&&陈炳猛 5
博士 1 师资补充  
水文与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 博士、教授 3 方向带头人 各1人
博士 3 师资补充 各1人
水利工程测量 博士 2 师资补充  
能源与动力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博士(国际化背景)、教授 1-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张绍卓 5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博士、教授 1-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国际化背景)、教授 3-4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士(国际化背景)、教授 1-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风能开发与利用 博士、教授 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建筑电器与智能化 博士、教授 1-2 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  
环境学院 市政工程(给排水专业) 博士、教授 1 学位点方向带头人 所有引进人员一般应具有海外名校的留学背景 陈建华 8
博士、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环境工程专业 博士、教授 2 学位点带头人
博士、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环境科学(环科专业) 博士、教授 2 学位点方向带头人
博士、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农业资源利用(资环专业) 博士、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 博士、教授 1-2 学科带头人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 博士、副教授 2-3 学术骨干
农学院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教授或博士 1-2 教授: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博士:有优秀的科研业绩  
作物遗传育种 教授或博士 1-2 教授: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博士:有优秀的科研业绩  
区域农业发展 教授、博士 1 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农业信息技术 教授、博士 1 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农产品安全与环境 教授、博士 1 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生态学 教授、博士 1 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植物生态技术 教授或博士 1 教授: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
博士:有优秀的科研业绩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博士或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有海外背景的优先 刘长平 5
植物病理学科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3 方向带头人 病毒、线虫方向者优先
农药学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3 方向带头人 农药分析、农药制剂、农药毒理或农药合成方向优先
蔬菜学科 博士及以上人员 1-2 方向带头人 蔬菜遗传育种和蔬菜生长发育调控方向优先
茶学 博士及以上人员 2 学科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  
园林规划设计 博士或副教授 2-3 教学、学术骨干  
观赏园艺 博士或副教授 1-2 学术骨干  
果树学科 博士或教授 2-3 学科带头人、师资补充  
生态学 博士 2 师资补充  
气象学 博士 2 师资补充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水产养殖学 教授或博士 1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带头人、师资补充 教授,45岁以下,博导优先;博士,30岁以下本科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国外一年以上教育背景 孙寿永 9
畜产品加工 博士 1 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211高校毕业、畜产品加工专业背景,国外1年以上教育背景
草业科学 博士 1 教学骨干、师资补充 30岁以下,211高校毕业生,国外一年以上教育背景
兽医学院 基础兽医学 博士、博士后、教授 1 教学科研师资补充 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 李玉军 5
预防兽医学 博士、博士后、教授 1 教学科研师资补充
临床兽医学 博士、博士后、教授 1 教学科研师资补充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周建华 3
植物学 博士、教授以上 1 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生物制药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学术骨干  
生物物理 博士、副教授以上 1 学术骨干  
植物分子生物学 博士、副教授以上 2 学术骨干  
医学院 法医学 博士或博士后 1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
带头人、师资补充  
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博士或博士后 2 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各1人
人体解剖学 博士或博士后 1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带头人、师资补充  
生理学 博士或博士后 1 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心理学 博士或博士后 1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
带头人、师资补充  
药学、护理学 博士或博士后 2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带头人、师资补充 各1人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 博士或博士后 3 学术骨干、师资补充 各1人
儿科学、口腔科学、老年医学、脑瘤学、神经内科、预防医学 博士或博士后 6 学科或学位点或方向
带头人、师资补充 各1人
商学院 统计学 教授或博士 2 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袁春红 6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教授 1 方向带头人  
工商管理 博士 2 学术骨干  
公共管理 教授或博士 1 学术骨干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 教授或博士 1 方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应用经济学(金融) 博士或教授 1 学术骨干  
应用经济学(财政) 博士或教授 1 学术骨干  
国际商务 博士 1 教学骨干 从事双语教学的人才优先
旅游烹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工程(工程背景、分析背景、乳品背景)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2 教学科研骨干、师资补充  
烹饪工艺(食品标准) 博士 1 教学科研骨干、师资补充  
营养学(食品安全、中医营养) 博士或副教授以上 1 教学科研骨干、师资补充  
旅游管理 教授 1 学科、学位点或方向带头人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 副高以上 1 学术骨干 声乐,男高或女高 庞咏兰 6
舞蹈专业 副高以上 1 学术骨干 舞蹈表演或理论研究
艺术设计 副高以上 3 师资紧缺  
服装设计与工程 教授 1 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男性
美术学 教授 1 学术带头人 油画或西方美术史方向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扬州大学人事处
通讯地址: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荷花池校区行政楼524室& &&&
联系电话:6
联 系 人:王桂林、王晶
邮  箱:
邮  编:225009
学校网址:http://www.
:hand::victory::tiger28: : Originally posted by favor_999 at
祝福 看到高校招聘,我感到非常搞笑,到处都写着招聘学术带头人,中科院院士之类的,这些大牛都有固定的学术团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又不缺钱,现实点吧! 大牛不会来小木虫找工作吧:shuai: :arm::arm::arm::arm::arm:
:arm: :tiger28: :arm:
:arm::arm::arm::arm::arm:
顶一下! : Originally posted by chliuyy at
看到高校招聘,我感到非常搞笑,到处都写着招聘学术带头人,中科院院士之类的,这些大牛都有固定的学术团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又不缺钱,现实点吧! 别太当真:shuai::shuai::shuai: 现在大学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啊 早就出来了是不是啊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得成绩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