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国术小说师傅

关于武术拜师
“拜师”是学习传统技艺的头等大事,中国很多传统的项目都讲究拜师学艺,如:戏曲、书法、国画、中医、针灸等传统文化。武术也不例外,没有师傅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格的说没有师承、没有师父不算入门。行里的人认为不是门里出身,通俗地讲“不正规”。
&&& 武术界向来讲究拜师仪式,师徒的师承关系、名份极严而著称于世。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须经过师父几年的反复全面考察,考察的目的一是决定是否收他;二是入门后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确认品行端正,符合条件得到认可后,经人介绍,本人写拜师申请,师父和师兄们认可后必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仪式上要当众宣读《拜师帖》,要表明拜师者愿意拜某人为师;要表明自己入门后学习弘扬本门功夫的决心。同门师叔或师兄要当众宣读《门规师训》,并对其提出入门后在遵纪守法、尊师重道、做人做事、武德武风、文明礼貌、刻苦练功、博采众长、争优创新等方面的要求。
拜师仪式上徒弟向鼻祖、师爷、师父、师娘行过三拜大礼,这是接受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呈上《拜师贴》,内有压贴礼(也可拜师前向师父交拜师礼金),接着拜同门、见证人(来宾)。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及两名以上见证人在《拜师帖》上签字等一系列手续后,方能进入师门,成为师父的入门弟子。入门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大师兄,亦称开山弟子;最后进入师门的入门弟子,称为小师弟,亦称关门弟子;同时入门的年长者为师兄,年青者为师弟。未经过上述程序,向师父学过拳技且功夫较好,得到师父承认的,也是师门弟子,但只能称作记名弟子,不能称为入门弟子。不是入门弟子,也不是记名弟子,只是同师父学过拳技,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另外,有的同时进两个师门的问题,原则上,老师在世就不再拜其它老师。一个徒弟进两个门学同一种拳术是犯忌的。但不是同一个门派的也可以拜。拜其它老师之前必须取得目前老师的同意。有不少老师高风亮节,不但支持自己的弟子再拜高人,有时还为自己的弟子推荐武技高超的老师。
老师对于学徒,可以教也可以不教,没有这种拜师的紧密关系。拜师的弟子像家里人一样。老师有什么事你要当作自己的事对待。你的事老师也要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入门后“三节”(八月十五、阳历年、春节)“两寿”(师父、师娘的生日),有条件时都应该到老师家中看望。学拳也不是像学生一样上大课,几十甚至几百人讲完就走了。进了师门老师要对你负责,要因材施教,要尽心传授。对学生保密的,对弟子就不保密。弟子对老师也得负责,出去以后你的行为表现、你的功夫展示,社会对你的口碑等各个方面都代表着师门,关系着师门的荣辱。在做人和功夫上要做到能够为本门争光添彩。
&&&&&&&&收徒,续的是前世缘分!&
授徒,继的是传承血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A6版:真相
武术九段三位大师 一生向武璀璨三晋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瑰宝——武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地传承发扬。早在四百年前,山西晋中太谷、祁县一带盛行形意拳;晋南洪洞、霍州一带盛行通臂拳;晋北地区盛行鞭杆……可谓百花齐放,丰富多彩。三晋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之孕育而生如忠义武圣关公、满门忠烈杨家将、骑奴将军卫青、西汉大将霍去病、忠勇悍将尉迟恭等千古名将,他们向世人展示了山西人的尚武精神。    近些年来,山西武术人仍然在为传承发扬中华武术文化、弘扬和发展山西武术做着不懈的努力。全省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培养出了王冬莲、原文庆、袁新东、袁晓超等一大批武术精英,他们在世界武术锦标赛、亚运会、亚洲武术锦标赛、全运会、全国武术锦标赛等大赛中获得136枚金牌。特别是在万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武术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袁晓超,以精湛的技艺、完美的发挥,勇夺奥运金牌,为国家、为山西省赢得了荣誉。近年来,我省散打项目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散打选手陈红兴不畏强敌,敢打敢拼,最终在男子散打65公斤级比赛中夺得一枚铜牌,这是我省散打项目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历史性的突破。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等诸多成绩的取得,包含着相关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老一辈武术家的授艺不藏私。据了解,我省庞林太、张希贵、杨振铎三位武术名家获得了我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他们分别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杨氏太极拳在山西,甚至于全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月20日,记者走近三位大师,倾听他们讲述自己一生向武的传奇故事……  庞林太:查拳大师担当“总教头”    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在回族中流传更为广泛。    汉族、武术九段、国家级教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今年77岁的庞林太是查拳的主要传承人之一。    庞林太十多岁时便开始习武,曾拜过许多武术名家为师。最早的一位老师是何振江,当时何振江有“中外大力士”“查拳名家”“气力侠”之诸多美称,主要擅长查拳和摔跤。同时,他还是近代查拳大师杨鸿修的爱徒兼女婿,“杨氏查拳”代表人物之一。    庞林太拜何振江为师,实际上很偶然。庞林太上初中时活泼好动,尤其爱好体育,他的一位同学是何振江的徒弟,一次这位同学跟庞林太说:“给你介绍个师傅怎么样?”早就想拜名师的庞林太一听这话正中下怀:“我正想拜个好师傅呢!你的师傅是谁呀?”那位同学把何振江介绍了一番,庞林太听后便决定拜何振江为师。    说起自己的启蒙恩师何振江,庞林太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当时我师傅已经60来岁了,体重达80多公斤,他一生多次与中外武术名家较量过,未有败绩。玩起同他体重差不多的石弹来,简直是上下飞舞,让人眼花缭乱。”    拜何振江为师后,庞林太的一生从此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何振江所住的太原市精营二道街84号小院从此也多了一个常常挥汗如雨的身影。此后的数年间,庞林太的课余时间都是在这个小院度过的。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庞林太最开始练的是马步桩、弓步桩,一站就是好长时间,常常是汗流浃背。有时师傅何振江看不下去了,便让庞林太休息一下,但是个性倔强的庞林太只是稍微休息一下便又接着练。有一次因训练时间过长出汗过多,庞林太都晕倒了。这种勤奋,让何振江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对这个徒弟喜爱有加。何振江曾问庞林太“练武苦不苦”,庞林太坚定地说道:“师傅,我不怕苦,只要让我能练成就行。”至于什么是“成”,年纪轻轻的庞林太当时并不清楚,但他却相信“学武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这句话,只有坚持才会获得成功。    随后的日子,庞林太开始学习摔跤,需要每天练习撞胯、撞臀,一撞就是一二百次。当时何振江院里有一棵水桶粗的枣树,庞林太撞胯、撞臀都是对着这棵枣树练习,一段时间后枣树死了。这件事成为了师傅何振江口中的笑谈,他常常笑着对人说:“他把树给撞死了。”    三年的苦功得到了回报,上了高中的庞林太在山西省武术摔跤运动会上获得武术、摔跤的第一名。    庞林太没有因此骄傲,而是想着如何能更上一层楼。经过师傅何振江的同意,他来到山东周村拜在了“张氏查拳”代表人物张锡太的门下学习,二十多天的时间学习了二十多种套路。在临走时的欢送会上,庞林太打了一套四路查拳:起手式弓步推掌架式舒展大方,几个动作之后并步托掌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紧接着他又来了一个燕子抄水,最后以腾空箭弹腿结束。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又不乏威武有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同时也给武术大师张锡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山东周村之行虽然时间不长,但庞林太却获益匪浅。之后,他又把张锡太师傅请到了太原。两人每天中午都在杏花岭体育场练习查拳两个小时,庞林太的好学深得张锡太的喜爱,便倾囊相授。至此,庞林太集“杨氏查拳”“张氏查拳”于一身,成为了两路查拳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庞林太又将两路查拳求同存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担任教练之后,将其应用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对竞技武术技术动作内容、演练技法发展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庞林太担任教练员数十年间,先后培养了张玲妹、王冬莲、原文庆等20多名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庞林太担任了中国国家武术队主教练,取得了囊括全部金牌的好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庞林太再次老将出马担任中国国家武术队主教练,取得了获得6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武术还需要大力发展,竞技武术水平还需要提高,规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大力协助国际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争取让武术早日进奥运会殿堂。”庞林太觉得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张希贵:搭起擂台“形意”闯江湖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六合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    张希贵,现年77岁,山西太原人、武术九段、原山西武术队总教练,同时他还是当代中华武林百杰、国家级武术裁判、山西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傅山拳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主要擅长形意拳、长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拳法。    小的时候,张希贵喜欢看小人书、听评书,尤其喜爱武侠故事,大侠们嫉恶如仇、抱打不平、行侠仗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并让他产生了学武的想法。有同学得知张希贵的想法后,便介绍他到郝学儒老师处学艺。起初,张希贵并不知道他所拜的这名老师大有来历。郝学儒解放前曾任山西省国术促进会的教练,在山西武术界很有名气。    郝学儒性格耿直、教武严格,谁蹲马步时姿势不对,便会用棍子敲一下。艰苦的学武过程以及老师的严格让许多孩子吃不了苦退出了,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三四人,张希贵便是其中一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持,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张希贵跟郝学儒学艺的事情,他开始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甚至家里人也不知道。“当时我的家境并不好,因为练武鞋子穿不到十天半个月就破了,肘、腿等关节处的衣服也老破,父母常因此责骂。直到上初中后,父母和同学才知道我学武的事情。”    1956年至1958年,张希贵到太原师范上学,因为需要跑校,练武时间少了。快毕业准备实习的时候,张希贵到师傅郝学儒家看望,郝学儒告诉他太原市杏花岭区有一个武术表演,希望他能够参加。张希贵因为好长时间没有练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心里很为难。谁知师傅看到得意弟子不吭声发怒了:“宁养一条狼,不养一群羊。”被骂的张希贵只得报名参加。没抱多大希望的他下场练了一趟拳便回家了,谁知没过几天,太原市体委通知他参加武术集训。集训二三十天后,张希贵在山西省武术比赛中竟获得一等奖。1959年,又经过一年集训的张希贵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又拿到了一等奖。之后,张希贵正式留在武术集训队成为正式队员,并于1962年成为教练。此后十多年间,他历经风雨,所培养的队员获得许多殊荣。    1979年,张希贵因故调到山西省体委,之后又调到山西省体委群体处工作,并于1981年至1985年参加了全国传统武术的挖掘。在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省挖掘出65个拳种,走访100多人,录制了25个小时的影像资料,最后出版了一本60万字的《山西武术拳械录》。    在此次传统武术挖掘过程中,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拳种,如“弓力拳”、“鞭杆”等。在灵石县还发现了山西省特有的拳种——傅拳。傅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学者、画家和爱国志士傅山先生所创。张希贵说,当时灵石县一位体委主任深入到乡村进行挖掘工作,有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从箱子下面拿出一本书,这本书封面上写着“傅拳”二字,里面有许多图形。据老太太讲,这本书是她父亲在其出嫁时给她的,一直珍藏至今。1985年,全国传统武术挖掘成果在北京故宫展出时,一位名叫李思元的老人看到这本拳谱非常激动,他说:“这是我们的拳。”随后,他当众打了一趟拳,与书本上所记载的丝毫不差。另一位前来观看展览的老人激动地说:“这个拳我会练。这个拳也叫子午太极拳,又叫绵山太极拳,因傅山先生曾在绵山住过而得名。”之后,张希贵向李思元系统地学习了傅山拳法,并与其他人一同整理出《傅山拳法》一书。通过张希贵的发扬推广,傅山拳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希贵也成为传承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傅山拳法,从2013年开始举办的傅山拳剑培训班,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近百人参加。    除了参与全国传统武术挖掘工作之外,集专业武术、传统武术于一身的张希贵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武术推广上,对山西传统武术的发展推广做出巨大贡献。1981年,张希贵创办了山西省形意拳协会,举办了28届山西省传统武术锦标赛、20届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两次国际武术邀请赛、20届散打擂台赛和武术推手擂台赛等重要赛事,填补了山西没有民间散打擂台赛和武术推手擂台赛的空白。因此张希贵成为了“形意拳代表人物”。    “我搞了22年的专业训练,搞了40多年社会活动。”张希贵用这句话概括了他崇尚武术的一生,其推广的形意拳、鞭杆等传统武术在全国甚至国外都很有影响力。张希贵说:“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需要继承、发展、发扬光大,应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杨振铎:晚年不闲“太极”走世界    杨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武术九段、杨氏太极拳传承人、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终身荣誉会长杨振铎,其曾祖父是杨露禅,其父是杨澄甫。    如今已89岁高龄的杨振铎老人身体硬朗、口齿清晰,他对杨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如数家珍。清朝末年,其曾祖父杨露禅将太极拳带到北京并扬名,从北京逐渐由北向南传播到全国。其父杨澄甫先后出版了《太极拳术》、《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使杨氏太极拳有所变化并有所发展。解放以后,国家体委发现太极拳老少皆宜,采用杨氏太极拳的24个式子编成《简化太极拳》,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杨振铎自幼受父亲影响,从五六岁便开始练习杨氏太极拳。后又随父从北京出发,到武汉、南京、上海进行交流,耳濡目染让他对杨氏太极拳有着深刻的体会。长大后,杨振铎在阳泉矿务局搞财务工作。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因身体不好常打太极拳锻炼,一次李雪峰到山西视察,其间他问山西省委的一些领导是否练习太极拳,领导们表示没有练过。李雪峰问道:“为什么不练呢?”这些领导表示没有好老师教。李雪峰说:“怎么没有好老师呀!杨家的后人就在你们山西。”正是李雪峰的介绍,杨振铎被调到山西省人事局,开始专门教授省领导练习杨氏太极拳。    “文革”开始后,杨振铎赋闲在家,没事只能在公园打打杨氏太极拳,后跟随他练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1982年,以杨振铎先生为首的“山西省杨氏太极拳研究会”在太原成立,后又更名为“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协会由最初时的274人发展到今天的35000余人。    1985年,杨振铎等三人到新加坡参加第二届太极拳比赛,其间他们的表演受到了新加坡太极拳爱好者的喜欢,被留下来举办太极拳培训班,自此杨式太极拳走向世界,发展到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22个国家。    现在,耄耋之年的杨振铎,还希望杨氏太极拳能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贡献。“过去主要是中老年人打杨氏太极拳,现在许多青少年也开始练习太极拳,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投入这项活动。”    庞林太、张希贵、杨振铎,三位武术大师的脚步见证着中华武术的不断发展传承,而健身强国之路,不仅需要这些大师呕心沥血地奔走呼号,更需要每一个国人践行发扬。  本报记者李志江文/图【咏春拳】王德生咏春国术总会官网 >> 首页
&&&&&&&&&&&&&&&&&&&&&&
5月2日10月16日10月16日3月16日11月9日11月9日3月29日6月21日6月21日6月21日
08-2511-1008-2511-1011-1011-0911-1003-1311-1011-11
&&&&&&&&&&&&
01-0601-0601-0501-0512-1312-1312-1212-1212-1212-12
12-0512-0412-0412-0412-0412-0211-2311-2311-2311-23
07-1602-0306-1512-1811-2001-0511-1511-1511-1111-11
03-1601-0806-2103-1306-1106-1106-1101-0601-0608-12
09-3009-3009-3004-2812-1112-1012-1012-0612-0512-04
【王德生咏春国术总会】
【会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太阳国际公馆B208】【电话:010-
客服QQ:】【电子邮箱】传统武术哪里有?我想拜个民间师傅。最好是传统武术的后人或者传人_百度知道
传统武术哪里有?我想拜个民间师傅。最好是传统武术的后人或者传人
提问者采纳
我也想,我的基本功一般般,但我很努力。
我基本功都不会
一,劈叉,我只能前劈,横劈还做不到;二,下腰,能撑起来,但是还不能顺利的站起来;三,鲤鱼打挺,这个很惭愧,我一同学会,我还不会,正在练习中;四,前手翻,会;但是连不起来;五,后手翻,不会;六,扫堂腿,会前不会后;七,前空翻,不会;八,后空翻,不会;九,连环腿,会,但不标准,原因,横劈没劈开;十,二连踢,会,动作一般;十一,三连踢,不会,练习中;十二,180度旋风踢,会;十三,360度旋风踢,会,动作一般;十四,二踢腿,会;十五,打旋子,会,动作一般;十六,铁头开路,不会,练习中;十七,披挂腿,会;十八,侧空翻,不会,练习中;十九,开砖,不会,练习中;二十,倒挂金钩,不会。。。。必须基本功练会,有一定的体力,才能谈武术,否则教了咱们也学不会啊。
你是哪里的人啊?
你是哪里的人啊?
临沂一匹郎,有兴趣来咱俩一起练,你多大了?年纪太大了就算了。
18可以吗?
临沂一匹郎?
嗯,可以,那是我的外号。话说你哪里的?
那不在一个省啊,其实我国每个省都有许多武术爱好者和武林高手,也有为数不多的世外高人。你可以加个武术协会之类的,俱乐部听说骗钱的多。另外,跆拳道,泰拳,柔术,柔道,拳击,瑜伽,等等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啊,不容忽视。
我活了18年一个没见过。
武林高手见过,像吴奇隆、吴京、李连杰、焦恩俊等明星是众所周知的。世外高人可遇而不可求!
他们真会武术?
武术我认为是为人的。明星学武术是为了耍帅多点。。。
这是肯定的,不聊了,我要去做运动了。周大大曾说过: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
噢。拜拜了!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传统武术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你去少林寺得了
叶问13代。行吗?
你知道哪儿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血江湖怎么拜师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