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国防教育育四字的不同写法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
厦门实验小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一面旗帜
新闻动态|厦门网
  【小引】
  日,星期天,侨师附小的师生正准备在这一天举行营火晚会。早晨,国民党海军军官学校的官兵全副武装,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强占了位于外清巷的侨师附小校舍。200多位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毅然走上街头,愤怒地高喊:“我们要读书!我们要学校!”一场牵动厦门各界的轰轰烈烈的护校斗争由此拉开序幕——
  侨师附小就是今日的厦门实验小学。这所富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正迎来了她的建校70华诞。
  岁月如山,巍峨、厚重。
  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迁到福建长汀。1944年,该校开办了自己的附属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侨师和附小迁回厦门。1949年10月,厦门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侨师附小并改名为厦门实验小学。走进该校位于厦门老城的校园,你不仅可以强烈感受到以“诚勤毅创”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涌动,更可以清晰地领略到春色满园现代教育的异彩。70年过去,成千上万的孩子从这里走出。他们中人才辈出,不少人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乃至国家的栋梁。如今,用荣誉等身闻名遐迩来形容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校,并不为过。
  70年岁月如海。洪波涌起,星汉灿烂。她恰似高挂云帆破浪前进的船,“一叶高悬浪拍天”,写尽风流!
  这是始终高举试验、示范的旗帜,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激流奋进的70年。
  这是始终履行周总理倡导的教师要“爱生教好”、学生要“尊师学好”这一办学规范,求真务实,从平凡中创造非凡的70年。
  这是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在培养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道路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在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的70年。
  这是始终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勇于担当,追求卓越、谱写辉煌的70年。
  在被誉为教育之城的厦门,厦门实验小学是一扇靓丽的窗口,透过她,人们可以发现、感受、领悟到什么呢?
  ●本版撰文/沈世豪
  厦门实小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校长篇】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校长是关键。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帅和灵魂,因此,人们常说,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厦门实验小学是幸运的,回首70年的办学历程,所有担任过该校校长的人,都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迹,都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厦门实验小学70年的办学历史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首任校长柯咏仙。这位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的高材生,曾任厦门实小校长25年。根据她的条件和时代背景,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职位,但她却兢兢业业,把她的全部才华和心血献给实验小学。据熟悉她的老教师们回忆,这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心、治学特别严谨并对工作极端负责的人,她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所积极推行的教育思想,正是现在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内容。她要求教师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乐学”、“会学”。她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高度重视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多次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著名运动员郭跃华,还在厦门实验小学念一年级的时候,就引起她特别的注意,她曾经嘱咐老师对他加以引导和培养。她言传身教,带出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教师,使厦门实验小学成为厦门乃至福建教坛的一面旗帜。“文革”前的厦门实验小学,曾经两度获得省教育厅的公开表彰。可敬的柯校长远去多年,她为实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她和厦门实验小学前辈创造的优良校风和传统,更是让实小受益无穷。
  解放以后,第一个走进这所学校的是解放军联络员崔碧,当时,她才20岁,豆蔻年华。据老教师回忆:惊喜的人们,面对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兵,曾经赞叹说:“共产党不仅伟大,而且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党员!”她曾两次出任厦门实验小学的校长。任职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模范执行党的政策,并认真遵照周恩来总理倡导的“尊师学好、爱生教好”的办学规范,把这所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苏晚霞,在上世纪的八十到九十年代担任过厦门实验小学校长,她不仅在教学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办学思想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创见。她特别注重以教学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与此同时,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她在培养学生“五育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接替苏晚霞任校长的是尤颖超,1988年他担任厦师二附小校长,只经过短短的六年,就把这所新办校打造成全市的名校。1998年1月他调到厦门实验小学任校长,2012年1月退休。他任厦门实验小学校长14年,更是带领全校师生,把该校打造成一张烫金的名片。在厦门、福建乃至全国教育界,他都为人所熟知。获厦门市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厦门特区建设三十周年杰出建设者”、省特级教师、省中小学优秀校长等殊荣。
  他任校长期间,对厦门实验小学发展战略曾经做过一次重要的调整: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的研究,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学习、梳理,经过深思熟虑,他发现,学校教育同样应当以人为本,学校的工作为了人才是真正的目标,而学校的“人”绝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教师。如果教师得不到发展,孩子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新的更科学完整的办学理念产生了:“创造一切条件,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他的主张得到全校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而由于他重新确定的办学理念,催动厦门实验小学在高平台上的新跨越中书写更为壮美的篇章。
  善于发现是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源于对全局的清醒认识和对内在规律的睿智把握,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殚精竭虑的敬业襟怀,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勇于探索精神。其基础是文化上的深厚修养,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勤勉敬业的人格魅力和具有深邃思想的文化品格,或许是厦门实验小学的校长和其他学校校长不同的地方。
  担任过厦门实验小学校长的还有温哲,优秀的党务工作者戴培张、林金山、苏荔红等皆在该校担任过领导工作。
  厦门实验小学现任校长是何宝群,是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省学科带头人,他注重学校的“绿色发展”,正带领全校师生,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行。
  【教师篇(一)】
  厦门实小教师歌咏活动。
  厦门实小的教师有哪些独具的特色?
  它有全新的身份定位:师德高尚,师能高强。
  它有明确新颖的目标,即“四个特别”:教师应当“特别守纪律、特别爱学生、特别能奉献、特别会教书育人。”请注意“特别”这个词,它的文化内涵就是超出常规,不负创新的使命。
  它有优良鲜明的形象特征,即“四个方面的要求”:爱生、严谨、敬业的师德形象,朴素、端庄、得体的外表形象,扎实、活泼、精博的教学形象,文明、有礼、大方的社会活动形象。形象是一定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同时蕴涵着呼唤、昭示的意味。
  它有完整、科学的思想保障体系。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此他们提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也有“四个任何要求”:在任何工作、活动中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在任何时候发现学生行为的闪光点都要褒扬,在任何时候发现任何学生不良行为的萌芽都要进行教育、劝导。
  这“三个四”和“四字校训”:诚、勤、毅、创,以及“四字教风”:严、实、精、活,不仅涵盖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突出了“爱生教好”的显著特色和主题,而且处处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文化的创造精神。
  今年的5月至7月,厦门实验小学党总支交给退休党支部一项任务:在家长中进行了一次该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的深入调研。这次调研采用网上问卷和书面问卷的形式,有近千名该校学生家长接受问卷调查,占全校学生家长的半数以上。问卷设计了人们极为关注的教育热点、焦点等问题。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长都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在这次调研情况的反馈会上,负责反馈的尤颖超对厦门实验小学教师的总体评价是:“表现不俗,尚须努力。”
  这次调研,不仅肯定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了问题。对此,这位富有丰富经验的校长深沉地说道:“厦门实验小学与其他小学有什么不一样:一是始终坚持不懈地行进在‘试验与示范’的教育改革道路上,二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认真地纠正它。”此话发人深省。
  提起爱生,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林元芬老师的故事:那时,林老师的孩子还小,她一心记挂着学生,但又怕小孩不懂事,会到处乱跑,发生意外,只好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如今,这个孩子早已长大成人,林老师已经满头白发如雪,而这个动人故事也成为激励实小教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孩子的经典。
  爱学生就是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催化每一个学生。切莫以为进入厦门实小的学生全是乖孩子,他们同样是按照分片招生进校的。进入实小的学生中,也会淘气、捣蛋,甚至有染上“偷”东西等不良习惯的孩子。但进入厦门实小以后,让人感到无比惊讶的是,他们仿佛都登上春风激荡的列车,在放飞梦想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有太多爱学生的故事遗落在这片书声琅琅的校园里。它们汇成涓涓的暖流,流过孩子们的心田,长年累月,成为实小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是很难估量的。
  年轻的汪晓丽老师班上有个孩子很调皮,乱动班级里最近刚装的多媒体设备,家长得知情况后,批评了孩子,因为担心孩子会弄坏了多媒体设备而影响教学。但是,没过几天,这个孩子就兴奋地告诉家长,他当了班级设备的管理员,负责开关多媒体设备。应当佩服汪老师处理此事的高超艺术,她没有对这位学生乱动多媒体设备的行为进行简单的批评或指责,而是悉心保护了孩子小小的心灵和探索心、好奇心,也温暖了家长的心。
  从此事中人们可以发现,爱学生不是纵容、迁就,更不是溺爱,而是在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并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弱点或不足,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切不要小看了“因势利导”这四个字,它不仅揭示厦门实小老师的爱心之花特别绚丽多彩的奥秘,而且洋溢着迷人的思想和教育艺术创新的光辉!
  爱心如海深,博大深沉,化为浪花朵朵,晶莹剔透。教师的爱心源于何处?责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厦门实小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制度落实、环境育人”。正是因为如此,才建立起一支别具风采的教师队伍,全校才形成和谐、奋进的动人氛围和局面。
  【教师篇(二)】
  开学式上载歌载舞。
  教师不仅要爱生,还要教好。厦门实验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
  2010年,福建省举行首届小学技能大赛,厦门市代表队中有厦门实验小学的李静、钟振裕、刘胜峰三位选手,他们不负众望,为厦门市捧回了一个特等奖,二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特等奖是在全省小学组各学科的第一名再进行第二轮比赛,是全省小学组唯一的一个。此次大赛所取得的辉煌战绩,不仅凸显了厦门实小教师勇于攻坚的雄厚实力,而且拉开了全校教师奋勇争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大潮的序幕。据统计,近10年来,厦门实小教师在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种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10名,二等奖的2名;省一等奖的18名,二等奖的5名;全市的一等奖24名。厦门最权威的市教师技能比赛已经举办三届,厦门实验小学派出29名教师参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9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6名。其突出的战绩,轰动教坛。
  自从1988年我省开评特级教师和“省学科带头人”以来,厦门实验小学培养了 10 名省特级教师。还有13 名省学科带头人, 10名市专家级教师(含在培),14名市学科带头人(含在培)。一大批年轻教师学有榜样,努力向上,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
  这支“敬业、奉献、向上”且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是怎样带出来的?
  除了老教师手把手地传帮带和优良校风的熏陶以外,关键是制度。
  “二级导师制”是厦门实小可贵的创造。众所周知,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有差异的,怎样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让所有的教师组成梯队共同奋进呢?他们借用“名师工作室”的经验,建立“二级导师制师徒工作小组”:以学科为界,每个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一级导师领衔,一级导师原则上是小学高级教师或省级特级教师或省市学科带头人、市杰出教师,负责带两三位二级导师;二级导师原则上由优秀的小学高级教师担任,每位二级导师带一名青年教师。“二级导师制师徒工作小组”职责分明,任务明确。通过实践,“一导”、“二导”不但自身努力提高,发挥指导、示范作用,而且甘为人梯,为帮助青年教师的迅速提高和走向成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种全新的总体推进的激励机制,许多拔尖的教学人才就是在这样的机制下涌现出来的。
  李静,性格文静,待人亲和,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学生亲切地称她是“妈妈老师”,她不仅爱学生,而且在教学上是一位极为难得的探索者、创造者。她是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所获得的荣誉无数,现在已经成为厦门实小的名师,福建教坛首届“十佳之星”。她是1998年来到厦门实小任教的,谈起成长的历程,她深有感触地说:“我是在林华清老师和尤校长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我感觉到,要想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必须依靠团队,跟着大家一起走。”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完善科学的创新制度,犹如神奇的春风,在厦门实验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除了始终坚持发挥团队的优势和自身的刻苦钻研以外,就是大胆走出去,走向全国著名的名校甚至境外、国外的名校,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集大千世界之长,这一博大宽广的视野,需要的是襟怀、气魄、境界!
  厦门实验小学和北京、上海、青岛、西安、成都、云南、河南、新疆、温州以及福州等地的名校都有密切的联系,他们采取“门当户对”的方式,强强联手,或派教师到这些名校听课、短期学习,或进行互访、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不仅随时掌握了全国最新的教学改革信息,学习到最新的经验,而且鞭策教师对照本校情况进行教学试验和改革。学习他人不是简单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启迪心智,走独立自主的创新之路。
  小学老师出境、出国学习,在其他小学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在厦门实验小学却很正常。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走出去不容易,多年来,他们分别组织教师到台湾、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进行访问、学习,并和这些地方的名校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境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成为滋养厦门实验小学教师的重要途径。
  网络研讨,是厦门实验小学教师近几年新的研讨形式。他们以“相约星期三”为平台,每次一个研讨主题,对教学中出现的热点、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其中。网络无限,而他们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收获更是难以估量。
  路是人走出来的。提高教学水平之路在何方?古诗云:“南北东西去,苍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不得不赞叹厦门实验小学教师们锐意攻坚、精益求精的精神!
  教学是一门奇趣无穷的艺术,它最富魅力之处是创意。创意是什么?震撼!在踏踏实实耕耘的大地上,为了把学生教好,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孩子们奉献出最美的成果,这就是厦门实验小学教师的风采!
  【学生篇】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到厦门实小拍摄《宝贝向前冲》节目。
  到新加坡宏文学校交流。
  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组到校拍摄。
  校本课程——走进科技馆。
  在人们的印象中,厦门实验小学的学生特别阳光、自信,显得博学多才,而且能力强。更让不少人惊讶的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往往富有很强的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层次的提高,他们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乃至奇才。
  日,首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物理奖唯一金奖的获得者是曾经在厦门实验小学读书的陈锴杰。他将直接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拔尖计划”的候选资格。陈锴杰是个全面发展的英俊少年,他还获得全国英语风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的第一名,并最后荣获综合赛全国五强和最具知识奖。他在钢琴、小提琴、武术、游泳等方面皆有突出的造诣。谈起他的成功,他披露了其中的原因,他告诉人们,首先是从小就有个大显身手的舞台,他就读的厦门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历来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为他提供了五彩缤纷的锻炼机会。当然,他的成功还有家庭教育以及他的天赋、个人努力等因素。但厦门实验小学涌现陈锴杰这样的奇才,并不是偶然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对如此普通的常识问题,在片面追求高考上线率思潮的裹胁下,如今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处在迷茫之中。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育人,是让孩子能够健康地全面发展,成为真正有用之才,而不是片面追求分数。
  尊师学好,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如果论及学生学习的课程,厦门实验小学的孩子和其他学校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何学好,却是大有文章。
  给学生减负,教育界不知强烈地呼吁了多少年,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是越减越重。原因何在?思路和理念。厦门实验小学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他们始终坚持“减负、增效、提质”的原则,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考试制度的改革,废除了期中考,废除了每个单元的考试,实行一个学期阶段性考试,实行了免试生制度,提倡网上布置作业,而且大部分作业在课内和校内完成,不仅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为创造和优化校园的育人环境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
  他们把教育延伸到社会,将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科学地结合起来。提倡学生不仅在学校做个好孩子,而且在大楼、大院里同样做个好孩子。为此,厦门实验小学把少先队入队仪式从学校搬到大院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成长的自豪和责任。这就是“做大楼、大院里的好孩子活动”。
  厦门实小的“假日小分队”,从1999年开始就活跃在许多地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赞许。其做法是:各个班级以学生的居住为点,组织5人至10人的小分队,借助家长的资源和力量,利用每周末的休息时间,开展各种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它延伸了学校的课堂,让孩子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也进一步增进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情谊。
  小学生可以参加军训吗?走进厦门实验小学,你会惊讶地发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走进了军营。这些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的娃娃们,到军营“训”什么呢?原来,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是到军营体验部队的军事生活的,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看”,看解放军怎样生活、训练,从中体味、感受军营的风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新举措,让人耳目一新。
  兴趣是入门的捷径,而爱好和特长则是极为可贵的成才基础。高度重视孩子的特长发展,为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选择创造优越的条件,这一富有远见的教育思想,成为厦门实验小学的传统。因此,厦门实验小学除了和其他小学一样,根据孩子的特点,成立和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而且为那些在特长方面已经初步展现才华的孩子,组织各种异彩纷呈的专场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为精彩的平台。其中,每年的“六一专场”,经常举办的书法专场、美术专场、钢琴演奏专场等,无不受到孩子和家长的热捧,成为培养孩子十分有效的途径。
  有幸在厦门实验小学读书的孩子是幸运和幸福的,他们不仅能够接受优质的课堂教育,而且可以在课外时间和课堂以外的空间里,沐浴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领悟、接受文化的熏陶。
  一位著名学者在论及百年清华的办学经验时,讲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清华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此话不愧是洞察入微的经典之谈。
  “熏”是什么?就是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人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背景下生存、发展和完善的,而文化的形成却不是一日之功。厦门实验小学的孩子为什么和其他学校的孩子不大一样,原因在于创造别具一格的、浓郁的、最适合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文化环境。俗世纷纷,乱象丛生,要达到厦门实验小学如此志存高远的办学境界,并不容易!
  【改革篇】
  国际友人参观厦门实小。
  你听说过体育课有课外作业吗?厦门实验小学不仅有,而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第一位,对这一朴素的人生真理,人们或许没有异议,但要从小就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颇为可贵了。
  厦门实验小学办学的神圣使命,和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就是要起试验和示范作用,努力探索教育的内在规律,先行先试,为其他学校提供经验。因此,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即勇于挑战旧观念和世俗中的陋习,创新一流的教育,是他们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并非世外桃源,生活在俗世中的教师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在现代商品经济浪潮汹涌的冲击面前,他们依然可以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吗?
  多年来,省教育厅的有关领导不止一次地就社会反映特别强烈的“有偿家教”、“廉洁教风”等问题进行“微服私访”,但每一次,厦门实验小学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奥秘在哪里?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
  学校的发展,关键是人。十年前,厦门实验小学紧紧抓住教育局推行全员聘任的契机,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实行了“教职工聘任”和“小学高级教师评聘分开”等新制度,彻底改革了教师终身制和小学高级教师评上了就得聘、而且一聘到底的做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出人人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
  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苗头,敢于动真格。正因为如此,改革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一位老师体罚了学生,时任校长的尤颖超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带着这位老师去上门道歉。此时,有些老师甚至个别领导觉得这样做,老师的尊严怎么办?尤颖超向他们解释,老师的尊严不是树立在自己的心中,而是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如果对违反纪律的教师不教育,学校就对不起学生和家长,就对不起认真工作的广大教师。下午放学后,尤校长亲自带着这位教师,到学生家里赔礼道歉。那一天,大雨瓢泼,到了学生家里,他们两个人全身都被淋湿了,学生一家都十分感动。通过道歉,家长的意见消除了,而这位老师也受到深刻的教育,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并通过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思路决定前途,细节决定成败。教育改革同样如此。
  学校的育人工程,德育为先。在多元思潮的冲击下,德育教育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是教育的一个焦点、难点、制高点,厦门实验小学能够做出示范吗?
  实践证明,简单的说教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情况了,必须建立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厦门实小锐意改革以前仅是依靠灌输的德育教育方式,采用时时关注,课课留心,教师全员参与,用“小、近、实”的德育教育活动,去感召、唤醒、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学校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以高度责任感,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且具创新色彩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去造就学生。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大力开展适合孩子们丰富多彩且妙趣横生的活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安全压倒一切的新形势下,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到遥远的西北边陲,甚至飞越台湾海峡,走进台湾,乃至走到新加坡等国家。世界有多大,教育孩子的天地就有多大。
  对于具有风险性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厦门实验小学始终坚持“安全、健康、有意义”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严密组织,创造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块硬骨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知贻误了多少孩子。在这一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厦门实验小学倾注了所有的力量。他们始终坚持开足、开好课程,用好、用足每一堂课。他们最为着力和成功的改革,就是把课堂教学从普通的传统的传授知识的层面,提升到精神乃至灵魂的文化塑造的高度,它包含了人格、精神、气质、品格,尤其是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养成,让学生受益一辈子。这是深层次、高水平的跨越,同样是牵涉全局的深度改革。
  走进厦门实验小学的每一堂课,你随时可以领略和感受到丰富、生动、活泼、创新的异彩。洋溢着强烈现代教育韵味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姿多彩的场景,让人大开眼界、备受鼓舞和启迪。调动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乃至创造精神,让孩子们的思想腾飞起来,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和最为精彩之处。在这里,被人们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见踪影了,以和谐、创新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正在浩荡的改革春风中书写灿烂的华章。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厦门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较为完整的体系。一、二年级的“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活动进课堂,三、四年级每周一次的“闽南语”课程,高年级的“集邮”、“走进科技馆”课程等,皆是有声有色,异彩纷呈!
  此外,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学校还请了有专业能力的课外教师进校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请牙科医生讲牙齿保健,请银行理财师讲如何辨认假币和初识理财知识,请“空姐”讲礼仪课,请军人讲军事常识。在实践中他们发现,不少家长是难得的宝贵的教学资源,于是,“家长进课堂”已经成为经常的事情。改革开拓了教学的广阔天地,造就出一个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体制。大处着眼,小处乃至从细节入手,实小的改革之路才越走越宽广。
  厦门实验小学,不愧是教育改革和试验的示范旗帜!
  【社会篇】
  厦门实小青年教师开展《春晖行动》。
  承担示范责任的学校应当发挥辐射作用。厦门实验小学的辐射范围有多大?
  这是颇有传奇色彩的“手拉手”故事。
  西北边陲,天山脚下,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有一所学校,叫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该校的前身是阜康市第二小学,始建于1982年,改建前只有600多位学生。2003年开始,厦门实验小学和该校建立帮扶关系,正式成为和厦门实验小学“手拉手”的联谊学校。从此,两校的领导、老师、学生通过开展互访、培训等各项活动,不仅增进了友谊,更为重要的是,厦门实验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源源不断地进入阜康市这所小学,仅仅经过短短的五年,到2008年,该校学生数就翻了一倍,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日趋完善,社会高度认同的完全小学,教育质量跃入阜康市小学教育的前列,并在全疆首次进入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实验学校的行列之中。有感于对厦门实验小学的鼎力相助之情,阜康市人民政府郑重决定,将阜康市第二小学改名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活动,成为厦门市和阜康市联系的纽带。厦门实验小学成为城市友好的使者,其影响和效应完全超出了教育示范的范畴。
  此事让人油然想起一句老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和厦门实验小学真正建立“手拉手“关系的学校,还有2006年建立帮扶关系的原来的厦门集美灌口小学,现在已经改名为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通过短短的几年努力,这所学校突飞猛进,挂牌时这所只有 20个班级890 名学生的一般农村小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6个班级2200多名学生的优质校,成为集美区中小学唯一一所进入省文明学校之列的窗口学校。
  厦门实验小学不仅成为省、市乃至全国小学教育界靓丽的名片,而且成为培养教育骨干的摇篮和基地。多年来,除了大量接待来自全国甚至海外、境外和国际上慕名而来的参观学习的来访者以外,还成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的基地校,承担着来自西藏、新疆、云南和贵州各地校长的“影子培训”活动。此外,还接受来自北京等地的校长挂职交流、教师挂教学习等任务,而来自上海、广东、海南、云南、浙江以及本省各地的校长培训教育考察团同样在这里汲取丰富的营养、满载而归。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大步进入国际化激烈竞争的广阔世界之后,终于发现,如今的较量,不仅是经济实力,更为关键的是人才。我国是教育大国,但并非是教育强国,因为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原因,我们目前的教育,虽然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尚无法完全适应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离达到人民满意的教育尚有一定的距离。培育人才,要从娃娃抓起。在这一背景下,厦门实验小学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更是弥足珍贵。
  她是价值无限的精神财富。
  她是催动厦门教育大阔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春风。
  她是实践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交响中,值得人们倾听和赞许的优美乐曲。
  厦门,大海的故乡,雄风猎猎,战鼓频催,我们为不断奋进的厦门实验小学而骄傲。
[责任编辑:陈瑛
来源:厦门日报 ]
相关阅读:
· 13:33:44
· 16:42:00
· 16:41:59
· 10:34:15
· 10:34:15
国防新闻动态
厦门征兵/双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案例的写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