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938938快11月通车了吗?

怀柔旅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导语:怀柔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怀柔有哪些旅游景点呢。怀柔旅游好玩吗。怀柔旅游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大家就一起去看看怀柔旅游的七大注意事项吧。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千米。2012年底常住人口37.7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0.3万。怀柔区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机场27公里,2004年京承高速公路将通经怀柔,怀柔正式融入首都半小时经济圈。怀柔境内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京郊明珠”的美誉。怀柔是一座美丽的卫星城,青山绿水绕半城。这里有俊美的长城,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

一、怀柔旅游注意事项一:天气

怀柔地处北京东北方向距离北京市约为50公里,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全区多为山谷、河流。早晚气温比较低,中午太阳比较毒辣,紫外线照射较强。所以要去怀柔游玩,必须多带一点衣服,预备早中晚气温差异以防感冒。如果要是去怀柔玩水,那就更要多带一身换洗的衣服女士要带上一些防晒霜。

1、去怀柔旅游,请随身带好有效身分证,小孩带户口薄备用。现在宾馆旅店住宿景区门票实名制购买都需要这些。

2、贵重物品必须随身携带,如果物品大又贵重可寄存在酒店保险箱,自己保管好钥匙。

2、自由活动时间,贵重物品必须自己保管好,以防抢劫、偷盗事件的发生。

3、离开所在的酒店必须在当晚将所有的行李收齐并回想一下,特别是手机及金的饰品。

二、怀柔旅游注意事项二:餐饮

1、怀柔最有名气的就算是虹鳟鱼了,到了这里一定要品尝一下,生鱼片的味道,大家都知道在外面吃的一定没有家里的舒服,我们出来玩在吃的方面:有可能大家口味不一样,环境不同、等等。我们出门在外,很多东西就不可能象在家里那样舒适。

2、旅游团餐只求大家吃饱,吃好的话我就不敢讲了。

3、由于地方差异,口味不同,饮食上要小心。由于旅游特殊情况,用餐时间可能不准时,请适当备点干粮充饥。

三、怀柔旅游注意事项三:住宿

经过多年的发展,怀柔已经成为了北京的旅游大区县,城区内准三星级宾馆约有5家,四星级宾馆2家,不过来怀柔玩住在宾馆里有点大煞风景,出来玩就是为了远离都市的喧嚣,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去一些北京市市级民俗接待村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怀柔人民非常的好客,住在老乡家里卫生条件肯定是没问题的,同时还能品尝老乡家里的农家饭,

四、怀柔旅游注意事项四:交通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步难啊,如果你要是低碳出行,乘交通工具去怀柔旅游,北京到怀柔的直通车为916路全程高速很方便的,到了怀柔县城之后,需要换乘其他一些线路有的一些景区还没有开通班车或者公交车很少,为了节省时间只好打车去,这里大家就要注意了,有的时候你一下公交车就会有很多黑出租车司机上来搭讪你,不管你去那个景区他都能到,还会告诉你和那个景区很熟能帮你买低价票或者什么其他的优惠,希望来怀柔旅游的朋友千万不要上当,上了黑车就等于上了贼船,这时候你可以联系你要去的景区的工作人员,问一下到他们那里还有多远的路程,大概打车需要多少钱,或者让他们景区内的车来接你,要是乘坐出租车最好要乘坐正规的出租车,这样会有点保证。

五、怀柔旅游注意事项五:景区游览

来到美丽的卫星城怀柔,不管你去那个景区游玩,个人还是跟团都希望你能爱惜景区内的一草一木,如果你和团队来,千万不要走掉队,因为怀柔很多景区都在山里,如果走失后在山里手机有的时候经常没有信号,很难和团队联系上,这样会给你的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 由于旅行行程较紧,因此,在旅行活动中,请大家遵守在行程中导游规定的`游览时间。、每到一个景点,请大家跟紧导游,听导游讲解,导游讲解完后,会给大家照相作为留念和购纪念品的时间

六、怀柔旅游注意事项六:购物

美丽的怀柔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怀柔有很多特产,比如九渡河的板栗,怀北的红绡梨。大水裕的家乡肠以、百年品牌的汤河口二锅头。白河湾的下河鸭蛋。西洋参等等,不管你去哪里怀柔哪里游玩,一般在景区边上,都有一些淳朴善良的农民卖一些这类的土特产,一般价格都不贵,在景区里面也有但是价格稍高一些。

七、怀柔旅游注意事项六:安全

希望大家开心出去,平安回来“安全第一”,在旅行过程中,大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做到开开心心的去,平平安安的回。请大家照顾好自己,晚上最好不要自由活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出行前最好结伴,忌单独出行,并记酒店电话,有地址,有事请及时与导游或领队联系。在行程中,特别是在山地,请大家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请大家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在大排挡用餐时更要注意食品及餐具的卫生,食物要煮熟餐具要消毒,蔬菜要过水。注意财物安全,旅行中携带物要少而精,必要的物品要带齐,违禁品不要带,以免在乘坐交通工具过关卡时遇到麻烦。现金与贵重物品须贴身携放(特别是手机与钱包)。

为保证财物安全,行李保管提醒三句话:A、集小成大件数清。B、随时清点不乱放。C、离开不忘回头看。

北京天气预报中第一个城市是哪个?

北京的天气预报不分区,只分地区:首先是城八区的,然后是远郊区县的,按照: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的逆时针顺序播报,东北部地区包括:密云、怀柔、平谷、顺义;西北部地区包括:延庆、昌平;西南部地区包括:门头沟、房山;东南部地区包括:通州、大兴

北京11月天气怎么样穿什么下雪吗

进入11月,天气逐渐冷了起来。11月,北京最美的季节,大片大片的红叶似火,银杏夺目将北京装扮得犹如人间仙境!如此美好的季节不出去走走岂不辜负?看看北京迷人的金秋美景吧!那么北京11月天气怎么样?北京11月份穿什么?北京11月有雪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北京11月天气怎么样?

北京11月天气预报:11月,北京已经进入初冬,城区内白天平均10℃,夜间平均2℃, 北京11月平均温度是0℃到10℃,白天平均10℃建议穿套装夹克风衣,休闲装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夜间平均0℃建议穿棉衣冬大衣皮夹克,外罩大衣厚毛衣,北京11月为旱季降水非常少,建议多补充水分,在北京居住的时间长了都知道北京比较缺水,所以外出游玩一定要多补充水分。延庆、怀柔等周边郊区,温度比市内平均低3℃。此时,北京基本不会下雨,风力4-5级,天气干燥,出门需要注意保湿。

白天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夜间建议穿棉衣、冬大衣、皮夹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绒服、皮袄等厚重保暖衣服。

11月初,北京还是秋冬交替,而11月末,就已经过渡到冬天。所以月初月末温度变化很大,白天从十几度到几度,极端天气会低于冰点,迎来北京初雪。

北京近15年来初雪日期

2010年 次年2月9日偏晚2个半月

2013年 次年2月7日偏晚2个半月

从往年北京天气来看,北京第一次降雪,大多在11月底12月初,但受冷暖空气影响,11月初也是有可能降雪的。不过北京初雪多集中在郊区及山里,市内降雪略晚些。

小编觉得虽然天气比较寒冷,但是我们也可以为北京的古老文化而感染而使你热血沸腾,当你申领故宫博物馆或者八达岭长城的时候你会真正的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和智慧,这两个地方也是去去北京的必去之处!

如果我去北京的话肯定会去故宫,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是必去的地方,故宫有4个大门,正门午门,后门叫神武门还有东华门和西华门,这些门都是有讲究的、有历史的。我每次来到这里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你是不是也一样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北京11月天气预报,因为北京11月15日集体供暖,15日前来北京旅游的朋友,因为夜间温度很低,建议选择带有空调的酒店休息。

怀柔雁栖湖年平均气温比市内低多少度?

北京怀柔雁栖湖常年平均气温是11.7度,北京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3度,比市区低2度,市区年平均最高气温是17度。

北京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截止2020年01月09日,北京天气是阴天,温度是4度。

北京的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秋季短促,冬季夏季漫长,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北京天气

以北京市为例,今天是2022年6月30日,北京市的天气为阴转小雨。

北京全年平均温度是9℃~19℃。

白天平均19℃,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夜间平均9℃,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北京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海淀(19℃)、朝阳(19℃)、顺义(19℃)、怀柔(19℃)。

北京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延庆(5℃)、密云(6℃)、怀柔(7℃)、平谷(7℃)。

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

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

“释放强烈信号!11月底前,中新两国之间航班恢复至每周30班次!”10月19日,有国际旅行社业务从业者在朋友圈兴奋地写道。

原来,当天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国航将从本月月底起恢复往返新加坡和北京的航线,并从下个月5日起增加往返新加坡和成都的周六航班。预计11月底前,中新两国之间的航班将恢复到每星期30班。此消息一出便引起旅游业界热议,认为国际航班的逐渐恢复是中国国际旅游即将恢复的有力信号。

事实上,近期令以旅行社从业者为代表的旅游人兴奋的消息不止于此。据统计,7大A股上市航司中,除华夏航空外,其他航司均已宣布恢复并增班多条国际航线,复航航线涵盖亚洲欧美等多个地区,其中亚洲地区占比已超7成。

跨境游方面,内地启动时机商未有时间表,但港澳台地区已于近期陆续先行探索——香港已于9月26日起实行海外及台湾抵港“0+3”、“来港易”扩至内地所有地区等措施,“0+0”及与内地通关则仍待观察;澳门已在筹备恢复内地电子签注、内地旅行团赴澳旅游,最快11月可实施;中国台湾“边境”在封关938天后,也宣布10月13日起日正式解封……

种种迹象表明,国人距离回到“周游世界”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

香港:“0+0”需审慎决定 循序渐进推动与内地往来

“0+3”入境检疫政策(即入境后不需酒店隔离,只需居家检疫3日)实施三周多后,香港并未像舆论炒作的那样,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施政报告当天宣布实施“0+0”。

相反,李家超在施政报告发布前夕(18日)表示,推行“0+3”后发现新变种新冠,传播率高,显示确诊个案亦会再上升,是否进一步放宽应审慎决定。

此前在9月26日,香港实行海外及台湾抵港“0+3”“来港易”扩至内地所有地区等四项来港便利措施,正式取消已实施两年多的抵港强制检疫要求,并称已取得多项“正面效果”。

首先在国际旅客回流上,香港机管局近日公布的9月份航空交通量显示,当月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量达到了52.5万人,比2021年同期上升132.7%。据悉,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香港国际机场录得的最高单月客运量数据。香港机管局方面称,由于香港放宽对入境旅客的检疫要求,香港居民及访港旅客人数因而上升,带动客运量增长,当中往来东南亚的旅客量升幅最为显著。

不过,在“0+3”放开后的首个国庆期间,香港旅游业仍未出现明显转机。根据香港入境处数据,目前明显上升的是出境人数而非入境人数。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每日的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平均多731人次。由机场出入境的旅客,以香港居民为主,占比约为七成。

随后10月6日起,香港还取消邮轮“公海游”的熔断机制。这是自2020年2月停航以来,公海游重新放开。同日,香港的部分防疫措施进行放宽。新安排下,餐饮场所每桌人数上限由8人增至12人,宴会人数上限由120人倍增至240人。酒吧或酒馆、夜店及夜总会的每桌人数上限由4人放宽至6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取消邮轮熔断机制,但7、8月暑假黄金档期已经过去,香港邮轮业错失良机。此外,以香港为母港之一的皇家加勒比游轮已转往新加坡,也未正面回应是否打算重返香港。

环美邮轮码头董事总经理班智荣此前亦表示,除了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日本以外,全球大部分地方已取消对邮轮的限制,并恢复至疫情前的做法。他预计,在港府取消邮轮公海游熔断机制后,可能只会有一至两艘邮轮恢复香港的行程,但若要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此外,邮轮公司一般会规划未来三年的行程,若香港在今年年底前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邮轮就不会停在香港,并可能让香港失去2025年及2026年的生意。

旅发局总干事程鼎一则估计,估计即使入境检疫放宽至“0+0”,也需要数月才开始有休闲旅客来港,难出现“V形反弹”,旅游业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他分析,两年多的疫情以致香港客运航班运力不足,航空公司亦需时招聘及培训人才,难在一时三刻恢复所有航班;加上全球经济放缓加剧,部分国家明年将陷入衰退,欧美经济尤其欠佳,相信短期内难以吸引欧美旅客。另外,邻近地区如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亦已放宽入境检疫,并已加大力度推广旅游业,竞争越见激烈,香港在疫后旅游市场要分一杯羮,就要加把劲。

程鼎一表示,旅发局已准备就绪,将动用至少1亿元,部署好三大策略包括启动全球宣传、展示全新体验及推广大型盛事、提供全方位旅客优惠,并先针对短途市场为主的亚洲地区;至于内地旅客,因考虑到尚未放宽检疫措施,暂不会进行大规模宣传。

对此,李家超在发表《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时指出,联通内地和外地同样重要,必须同时努力推进。香港正全力与内地商讨,争取在不增加内地疫情风险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恢复跨境往来。第一个目标是在香港做“逆向隔离”,即“前置检疫”,做到符合内地“7+3”的防疫标准,在港检疫后闭环送到内地,确保疫情不会倒灌内地。“前置检疫”可减轻内地检疫酒店和人手压力,增加香港到内地的确定性。同时,香港正与内地商讨,在风险可控下,增加深圳人文通道限额,配合两地市民的联通需要。

澳门:国庆旅客升19倍 内地旅行团最快11月赴澳

相比香港,目前疫情形势相对乐观的澳门无论是通关进展还是旅游市场的恢复上都更为理想。

在今年夏季经历了历来最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后,澳门在国庆前夕起开始迎来旅游“旺季”。

据澳门特区旅游局提供的数据,今年国庆假期,访澳旅客数量喜人。10月1日至7日期间,澳门入境总旅客量18.2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16.3万人次,日均2.6万人次,较2021年“十一”黄金周日均1289人次上升19倍,较9月份日均旅客上升32.8%。10月1日入境旅客超过3.7万人次,是今年以来单日入境旅客量第二高位。酒店业场所的平均入住率为66.7%,较9月份上升28.1%。10月2日入住率最高,达81%。

事实上,疫情之前,内地及香港就是澳门游客最重要的两大来源地,2018年和2019年,来自内地的旅客占总访澳人次的70.6%和70.9%,香港旅客占比为17.7%和18.7%。

受疫情影响,入境澳门的游客数量骤降。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澳门入境旅客总数约590万人,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85%。2021年澳门入境旅客虽然较2020年增多,但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仍然减少超八成。

内地居民赴澳门旅行签注包括团队游和个人游。因疫情关系,内地旅客目前仍必须去现场办理赴澳签注,办理成功需要花费约一周时间,而不能像疫情之前那样通过机器快速自助办理,办证繁琐也成为内地旅客访澳意欲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恢复往昔的繁荣,澳门当局必须想方设法尽快重启内地个人游及团队游。

为此,9月24日,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政府总部召开的惠澳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内地电子签注、内地旅行团赴澳旅游将会恢复。他表示,内地出境游已停近3年,目前评估恢复旅行团需时至少1个月筹备,需要与内地旅行社及有关方面商讨,将最快11月有旅行团赴澳;至于电子签注预计于10月尾至11月初落实,期望每日旅客量可达到4万人次。最新消息显示,以上两项措施已获批准。

贺一诚解释,内地确定先会对4省1市,即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及福建开放赴澳旅行团,并且以广东省为先,因广东省最接近澳门,且地缘清晰,两地防疫沟通和机制比较好。同时,相关工作将设有熔断机制,若内地某一省市发生严重疫情,澳门就会停止;若澳门发生疫情,亦会有熔断机制,但同时设有恢复机制,在一定日数后可恢复正常旅行团,毋须再申请。

业界认为,若此措施顺利成行,澳门将成内地自疫情发生近3年来,首次恢复境外旅行团的目的地,这对近年人才和组织流失较为严重的旅行社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恢复总需要时间,但希望就在眼前了。

眼下,澳门旅游局正在以各种渠道宣传澳门旅游以扩大客源,包括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大篷车巡回路展”,继续走访更多城市,发掘湾区潜在消费客群,在不同平台推广酒店五折券,及加推机票“买一送一Plus”优惠等。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接下来当局的旅游活动推广工作会继续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

与此同时,澳门在海外入境的管控措施也迎来了松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近日宣布,从10月15日起,调整由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入境人士的健康管理措施:上述人士入境本澳后,按现行要求须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自我健康管理及4天自我健康监测,即”7+3+4”。从10月15日起调整后,取消4天自我健康监测,即变成“7+3”。

台湾解封排除陆澳台 中国国际航线密集恢复

中国台湾“边境”封关938天后,10月13日起正式解封,旅客入境免隔离,只要无症状,可直接回住所自行快筛,若结果呈阴性,当天和隔天都可出门观光。但对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人士仍然只限于探亲、奔丧及从事商务活动,两岸“小三通”也没有同时恢复通航。

需要注意的是,台湾新冠疫情仍处于高发期,10月12日新增5万2405起确诊病例,另有37人死亡,包括一岁男童,确诊总数是699万7376人,升至全球第19位。

尽管如此,据台媒报道,第一批抵台旅游团仍有2团共计45人,皆来自泰国。根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统计,边境解封首日共有约20团旅行团共244人赴台旅游,除了泰国,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旅客。预估10月底前将有230团,共计3630人抵台。

不难看出,台湾当局重启国际旅游所瞄准的市场重心仍在“新南向”国家(东盟十国,南亚印度等六国,以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因为这些国家的国门在在今年早期已经率先打开。

首先往台湾当地发团的泰国,入境已不再需要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或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相当于泰国的入境政策恢复到了新冠疫情发生之前。10月1日起,泰国还针对来自可免签国家的游客逗留期延长至45天(原为30天),有资格获得落地签(VOA)国家的游客逗留时间延长至30天(原为15天),以期进一步吸引国际游客停留。

泰国政府统计,2022年从1月到8月17日已接待全球378万名游客,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创造了1760亿泰铢(约49.3亿美元)的收入。泰国预计今年到访的外国游客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次,有助于推动出口与经济增长。官方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泰国接待的境外旅客为4000万人次。

日韩方面,韩国从10月1日起,取消入境首日新冠核酸检测。至此,韩国所有入境防疫措施将从明日起均被解除;日本10月11日起正式放宽边境防疫措施,这是日本时隔两年半首次解除对海外游客的自由行禁令,并取消单日入境5万旅客人数上限,及恢复对英国、美国、韩国等68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入境免签措施,以期在日元贬值期间,通过扩大接收访日外国游客和支持日本国内旅游来激活在疫情下陷入困境的旅游业。

此外,今年已经早早开放边境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越南等国的旅游业在解封后均获得了强劲的复苏。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旅游局表示,今年上半年接待了150万游客,同比增长近12倍,预计全年游客人数将达到400万至600万。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新加坡游客人数从6月份的543733人上升到726601人,连续第六个月上升。7月份的平均酒店房价为每晚259新元(约合184美元),同比上涨近70%,达到201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因为随着疫情限制的放松,游客人数继续加速增长。随着该国举办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和体育赛事,这种增长势头可能会持续下去。

跨境游恢复,国际航班先行。随着亚太多国边境政策的松绑,国内与这些国家的国际航班也在陆续恢复。如泰国方面,恢复了杭州口岸直飞曼谷的航线。越南方面,目前仅开放的还是商务签证,杭州口岸直飞胡志明的航线已开通。

10月3日起,我国还重新恢复了杭州口岸直飞新加坡的航线。值得一提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中国国航最新消息,新加坡至北京的航线将从10月31日开始复航,经郑州入境隔离后直抵北京。预计11月底前,中新两国间的航班将恢复到每周30班,两国联系将更加频繁。

另据媒体报道,近一个月以来,7大A股上市航司中,除华夏航空外,其他航司均已宣布恢复并增班多条国际航线,复航航线涵盖亚洲欧美等多个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航司复航国际地区中,日韩地区占比达到了航线总数的37.25%;其次为东南亚地区,占比31.37%,如若算上中东地区,则亚洲占比已超七成。

如此看来,尽管我国全面开放跨境游的时间表尚未明确,但国际航班的大面积恢复以及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解封潮”告诉我们,重启国际旅游已指日可待。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摄图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公交93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