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乒乓球全日花滑锦标赛赛领奖人的花是一样吗?

“快打开电视,世乒赛开始了!”

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简称“世乒赛”)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激战正酣,在蓉城掀起了新一轮的乒乓球热潮。本次世乒赛,国乒男女队均几乎为全主力出战,力争卫冕双冠。除了央视突出报道之外,央视网和央视影音也将全程视频直播各场比赛。国庆大假期间,“打开电视看世乒赛”不出意外地成为众多乒乓球运动爱好者的主要度假方式之一,而成都的名字也因为赛事而传遍全世界。

一年一度的世乒赛,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和乒乓球世界杯并称为“乒乓球三大赛事”。此次成都世乒赛,是世乒赛阔别之后的盛大回归——从瑞典哈尔姆斯塔德的第54届世乒赛到这次的第56届世乒赛(因疫情缘故,韩国釜山的第55届世乒赛取消),已经走过了4年的悠悠时光。时隔4年后的“重启”,乒乒乓乓最激烈的碰撞,国球与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满城桂蕊飘香的秋日里美丽邂逅,也许正是对乒乓球在蓉城百年发展最美好的致意。

春熙路 摆下成都第一张乒乓球桌

乒乓球在成都的早期发展历史,其实是比较模糊的——相比于1913年英国人苏道璞(Clifford M. Stubbs)给成都带来第一辆自行车,或者1914年陶维义(Alfred Davidson)在成都开启第一个足球场这样有清晰的时间节点和人物指向的事件,乒乓球在成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尚无明确的记载。2021年,四川体育博物馆曾试图追溯这段历史以补全成都体育发展史在这方面的空白,最终也因为难以找到亲历者而只能不了了之。

不过,近期我们通过寻访多位成都乒乓球老人,从他们记忆中寻微探隐,逐渐让乒乓球在成都近百年的发展史从尘封中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成都乒乓球运动前辈邓宗仁老先生回忆,他曾经从上一辈的乒乓球爱好者那里听到“成都最早的乒乓球桌,最初就在位于春熙路的基督教青年会里”;这一点,也得到了李启蔚老先生的印证,“对,就在科甲巷的锦华馆那个地方,当时应该是传教士带到成都的。”李启蔚是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首任校长。

作为成都市老年体育协会乒乓球俱乐部开创者,陈永宁老人是成都市最早一批练习打乒乓球的人之一:从1939年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到2020年10月逝世,乒乓球这项运动陪伴了他80多年。在2016年和2018年,陈永宁曾两度登顶世界元老杯乒乓球锦标赛90+组别冠军领奖台,被誉为全球最年长的球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是第一个接触乒乓球运动的成都人,“在他之前肯定还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都就已经有了乒乓球练习者,只是范围很小而已。”李启蔚老先生回忆说。据了解,早在1914年,全国的各大城市就开始推广乒乓球运动,其中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是第一批次,其后乒乓球运动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作为中国西南的中心城市,成都在这方面自然引领风骚。

瞧,乒乓球台就在棋院的外边

新中国成立之后,乒乓球运动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开始兴旺发展。在成都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推动下,成都新建了乒乓球场地,也有了正式的乒乓球比赛。李启蔚说:“比起从前,成都的乒乓球台数量明显增加。我记得,在兴隆街成都棋院的茶社大门旁边就装了4张乒乓球台,茶社里的人聚精会神地下棋,茶社外的娃娃在球桌上打得热火朝天。”

说起成都乒乓球的发展历史,张应彬老人的名字绝对不可忽略,他不仅是成都市最早一批乒乓球赛冠军,也是成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推动者。李启蔚说:“我记得,是1954年还是1955年,他夺得了成都市乒乓球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此后一直致力于培养成都的乒乓球运动员。成都最早一批专业运动员,大多接受过他的指点。”张应彬带出了很多弟子,包括乒乓球世锦赛冠军杨莹。

在成都市体委的推动下,成都的乒乓球运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逐步走上专业化培养的道路,在文化宫、体育场、市体校开始有了乒乓球培训点,1969年成都市成立了专业乒乓球队,首期有8人入选。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乒乓球运动逐渐在全市中小学普及,以乒乓球运动为特色的学校,如14中、27中等,也开始初露峥嵘。普通成都人学习打乒乓球的地方也更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点位,位于青羊宫的成都市体校(现成都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和城北体育馆等地颇受大众青睐。

奥运乒乓球中国第一金 成都制造

直到现在,很多成都人一说起乒乓球就会想到陈龙灿。1988年,陈龙灿与韦晴光合作拿下了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乒乓球冠军。

成都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可以上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杨莹。她的父亲,是著名文献学家、四川大学终身教授杨明照先生,而出身书香门第的杨莹却在青少年时就喜欢上了乒乓球,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1977年,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杨莹与朝鲜选手朴英玉合作力夺女子双打冠军,成为四川省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乒乓球队历史上第一位与外国选手分享世锦赛冠军的选手。1978年,她又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参加曼谷亚运会,获得女团冠军。

这以后,成都乒乓球、四川乒乓球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陈龙灿、陈平西、成应华三人同时入选国家队,被称为中国乒乓球队的“四川三陈”。1987年,陈龙灿与成应华搭档获得第6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男双冠军,1988年,陈龙灿与韦晴光合作拿下中国乒乓球奥运第一金。“那段时间,除了国际大赛成绩斐然外,成都乒乓球队在全国的各项比赛,比如全运会、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表现也异常突出。”成都乒校的一位负责人说。

不出意料,成都入选全国首批“六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实施了“奥运争光”计划,在乒乓球名宿徐寅生的大力推动下,国家体委开始谋划布局全国的乒乓球运动重点城市,并在仔细地考察和筛选后最终确定了包括南京、沈阳、成都在内的6个城市进行授牌设点。“成都因乒乓球氛围好、竞技人才培养得力而入选其中。”

李启蔚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国家给成都市全国乒乓球运动学校授牌的时间是1989年6月。“当时我从国家体委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牌子,内心非常激动。”

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位于金牛区新科北路66号。经过多次提档整修,学校的训练设施和训练条件达到全国一流,3楼的场馆每年都要接待国家乒乓球队的集训或单独训练任务。

不过,很多人已经不清楚学校建校之初的校址了。成立之初,学校的地址选定在成都东郊一处与猛追湾游泳场隔河相望的地方,即现在成都的地标建筑339电视塔附近。李启蔚回忆说:“当时学校占地4.8亩,乒乓球馆的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2楼设有30多张乒乓球台,队员每4个人一间宿舍。为了进一步推动成都乒乓球的发展,市政府专门给学校新批了20个编制,成都乒乓球队的人数也增加到32人。”

成都,国家乒乓球运动的人才基地

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的建立,引领了成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热潮,青羊、温江、金堂等很多区(市)县争先恐后开展乒乓球训练,参加成都乒乓球队的选拔。

乒乓球世界冠军邱贻可,就是由城北体育馆培养输送进入市队的。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建校之初就树立了为国育才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每年的市队选拔都会有8家或以上的单位组队参加,选拔赛的争夺异常激烈……争取8-10年培养出成都新的世界冠军”。这个目标很快就得到实现:建校的4年后,成都的乒乓球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每年参加全国大赛,成都选手至少拿下五六个冠军。陈俊吉、邱贻可这对表兄弟开始崭露锋芒,前者15岁就战胜孔令辉赢得“天才少年”美名,后者在1996年的东亚乒乓球锦标赛(现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金牌。

自1999年在西安举行的第四届城市运动会(现全国青运会)开始,成都市每届都有金牌入账,仅仅给国家成年队就输送男女队员十多名,其中包括郑长弓、朱霖峰、朱雨玲等人。

除给国家队输送大量高水平选手外,在国家队的工作人员和教练组中也有大量成都人的身影,比如肖战和邱贻可。2022年8月,在乐山举行的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成都乒乓球队再创佳绩,一举拿下了18枚金牌中的13金,向俊霖入选国青,在业内人士看来,成都乒乓球新一次辉煌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

现在的成都,体育场馆、天府绿道、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大大小小的体育场所,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见到乒乓球台的身影,乒乓球台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数量最多的。据统计,现在成都日常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市民超过300万人,这就意味着:每7个成都人中就有一个打乒乓球的。

国球独领风骚半个多世纪

乒乓球在中国有“国球”美誉,但就运动的起源而言,它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运动。

乒乓球的英语是table tennis(直译为“桌上网球”),脱胎于网球。19世纪末,网球运动在欧洲盛极一时,但因其受场地和天气影响非常大,英国的大学生于是突发奇想将网球移到了室内——他们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羊皮纸当球拍,一种新的室内游戏由此产生,这也被认为是乒乓球的雏形。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用橡胶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后来又改为空心塑料球,用木板代替羊皮纸拍,乒乓球由此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其后仅仅过了十余年,乒乓球运动便开始传入中国。大多数人认为,它是由上海某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引进的:1904年,王道平从日本买回来10套乒乓球器材,并在文具店中摆设而且亲自示范表演,乒乓球运动自此开始在中国萌芽。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乒乓球运动在学生中陆续开展起来,此后北京、天津、广州等地也有了乒乓球活动。

不过,乒乓球传入中国的时间也许更早。2007年,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恰克·霍伊在国际乒联官网撰文《1901年乒乓球出现在中国的证据》,指出乒乓球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更早一些:证据显示,在1901年在天津居住的英国人发回国的明信片中,就已经提到他们打乒乓球了。

乒乓球出现后迅速在欧美风靡一时,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成立,并举办了首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此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欧美人几乎垄断了各项世界大赛的冠军,这种趋势,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乒乓球异军突起才戛然而止。让人感觉诧异的是,前20届世乒赛团体赛夺得男团冠军最多的,居然不是乒乓球的发明者英国人,而是匈牙利人,在1926年-1952年期间,匈牙利队一共夺得过11次男团冠军。1953年在第20届世乒赛上英国队首夺冠军,而在1954年-1959年这段时间,新崛起的日本乒乓球队令人震惊地实现了世乒赛男团5连冠。

195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这一年,是乒乓球成为中国“国球”的发端。在当年的第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在男单决赛中战胜匈牙利的西多夺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从1959年到现在的63年时间,中国乒乓球队一直是世界乒坛当之无愧的“王者”。截至目前,中国乒乓球在世乒赛上一共拿下了147个冠军,其中男单冠军20次、女单冠军23次、男双冠军18次、女双冠军23次(其中1977年和朝鲜选手组队获得)、混双冠军21次(其中2015年和韩国选手组队获得)、男团冠军21次、女团冠军21次;从1988年乒乓球正式进入奥运会到现在的34年时间里,中国乒乓球一共诞生了28位奥运冠军。

从容国团、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到蔡振华、施之皓、童玲、葛爱新、曹燕华,再到邓亚萍、刘国梁、孔令辉、王楠、王皓、张怡宁、张继科、李晓霞、丁宁、马龙、孙颖莎……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在乒乓球运动灿烂的星河中,众多的中国运动员星光闪耀光彩夺目,经过一代代中国乒乓球人的不断接力,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乒坛独领风骚,令国人骄傲!

国乒基地,也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乒乓球运动经过百年发展,在成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成都优质的场馆设施和完美的后勤保障,引得中国乒乓球队来到这座城市参赛或集训。目前,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是中国乒乓球队到访最多的训练基地之一,经常到成都集训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他们早已将成都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以成都市乒乓球运动中心、成都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为依托,在成都设立中国乒乓球协会西部国际培训中心,面向世界开展乒乓球培训,自2007年中心投入使用以来,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各地的乒乓球运动员。为推广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普及、发展,从2009年3月中国乒乓球换届大会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实施“乒乓球全球培训计划”,其后的10多年,来过成都接受培训的世界乒坛名将数不胜数,其中包括波尔、奥恰洛夫、郑怡静,而张安、迪亚兹等在青少年时期也都在成都进行过训练。据了解,过去的十多年中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来蓉训练交流。2015年,中国乒乓球协会西部国际培训中心被国际乒联批准评级为“国际乒联高水平培训中心”。

除此之外,自2017年开始在国际乒联的支持下,中国乒乓球协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已连续举办三届“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锐凯

“哇,赢啦!”在“中国乒协国青国少集训队(第二期)湖北省选拔赛”的比赛现场,看到女孩馨馨(化名)赢下了最后一分,坐在看台上的一位女士忍不住欢呼起来。在这次的选拔赛中,馨馨最终获得了10岁组女子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位女士名叫高钰,与馨馨非亲非故。高钰家住武汉,而馨馨来自枝江市问安镇。两年前,她们还不曾相识。是怎样的缘分让她们拥有了如亲人般的紧密联系?

时间回到2020年,作为富德生命人寿的一名“小海豚计划”志愿者,高钰通过公司开展的“小海豚一对一帮扶”活动,了解到馨馨这个家境贫寒却拥有理想抱负的乒乓女孩。

馨馨活泼开朗、品学兼优,在学校一直担任班长,是老师的好帮手。馨馨还多才多艺,喜欢跳舞的她曾在公益节目《垄上行》“少年强少儿才艺大赛”上获得“垄上好少年”称号,在全国“荷花杯”少儿拉丁舞湖北赛区获得金奖。同时,她在乒乓球方面也很有天赋,也非常热爱这项运动,经常往返几十里步行去县城练习打球。

一直以来,馨馨都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坚持她热爱的乒乓球运动,能够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由于父母离异常年不在身边,爷爷体弱,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奶奶做几份家政工作艰难维持。但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爷爷奶奶拼命赚钱、四处借钱,来给她交纳不菲的训练费用。随着爷爷奶奶年岁增长,也许有一天他们根本无力承担,馨馨的梦想也会因此而终止。

正在此时,高钰关注到了馨馨,听说馨馨想到武汉参加一场很关键比赛,如果取得好名次,将获得到深造机会,可参赛费用又让爷爷奶奶犯了难,高钰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第一时间委托富德生命人寿宜昌中支的工作人员为馨馨带去了2000元助学金。正是在此次比赛中的出色表现,2020年馨馨被武汉体育职业学院录取,开启了职业运动员生涯。此后两年间,高钰持续关注着馨馨的成长。换季时,贴心地为馨馨购置了棉袄和纱裙,过年时为馨馨发放压岁红包,寄送图书,此外还经常通过和爷爷的交流,关心馨馨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在武汉集训期间,高钰又多次资助馨馨,鼓励她好好学习。去年春节前夕,高钰又给馨馨写了一封信,她告诉馨馨,当初第一眼看见她照片时,就被她眼中的纯真和坚毅所吸引,希望馨馨在紧张训练的同时也不忘抓紧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勇敢的品质、坦荡的胸怀、自信的品格从容去面对人生路上的荆棘坎坷、鲜花掌声和平淡庸碌,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在馨馨心里,高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她也亲切地称呼高钰为“高妈妈”。她会把高兴的事情分享给高妈妈,也会向高妈妈倾诉自己生活中的小烦恼。她说:“非常感谢高妈妈的帮助,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刻苦训练,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她。”馨馨没有食言,她在2020年11月荆门举行的“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冠军;2021年到2022年间,馨馨又先后荣获“宜昌市第六届运动会10岁组女子单打第一名”、“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11岁组女子单打第一名”等奖项。

今年8月,馨馨又传来喜讯,连续获得“湖北省锦标赛冠军”、“湖北省运动会团体比赛第三”和“个人单打第五”的好成绩。馨馨有个愿望,就是在20岁时站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馨馨在不断努力刷新成绩的同时,也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小海豚计划”作为富德生命人寿的一项长期公益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0年。为更加精准帮扶受助儿童,自2017年开始,富德生命人寿通过组织系统内的志愿者与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给予他们持续的物资帮助和心理关怀。截至目前,“小海豚计划”一对一帮扶活动已有1000余名像馨馨这样的困境儿童得到了超2000余名志愿者一对一精准帮扶,爱心捐助总额近60万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日花滑锦标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