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本文系《心若向阳》系列课程的第一集和第二集

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最终极的目标。

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会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质,如果到内在的精神上去寻找幸福,就等同于是在没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是把发展的焦点转移到外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等方面。

但是,随着300年前近代文明的诞生,200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今天为止,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危机——哪怕物质越来越丰富,知识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伦理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地步。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庞大的财富,但很多人还是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60年代的时候,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幸福指数这一课题。自从有了这个比较可靠的科学数据以后,人类的幸福指数却一直都在下滑。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到2000年之间的40多年中,他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三倍,犯罪率增长了四倍,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增长了五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十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也从29岁下降到14岁;不仅成人会患抑郁症,连儿童都开始罹患抑郁症。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至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60年代的时候,西方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能够信任大部分的人吗?”有58%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年,在回答同样问题的时候,能给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办法知道谁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竞争、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沟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导致了无穷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高发率

200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为20万,也即是说,每年都有差不多两个汶川大地震的死亡数字源于自杀,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将像感冒一样普遍。

针对于此,专家推荐了一个快乐的处方:每天要保持开心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当然不会去自杀,不会去跳楼,但怎么样能够每天都开心呢?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怎么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呢?

所以,以后的课程里,我们会一起探讨、研究一下: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心灵危机?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什么是痛苦和幸福?痛苦和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生科学与哲学上的重大课题。虽然有些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这个问题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有稳定的收入是幸福;有些人说: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幸福;有人认为:周游全世界是幸福……其实这些都不是幸福的本质。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就有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有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但收入本身却不是幸福,而只是产生安全感的一种客观因素而已同样,和睦的家庭、旅游等等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工作压力,使人忘却感情的挫折,让我们得到比较舒适的感觉,但其本质却不是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根本就不属于物质的范畴,而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这种内在的感受,有些时候和物质有关,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痛苦也是一样,比如说,有些穷人就活得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很自由,很轻松。

现代医学通过脑部扫描发现,很多压力过高的人,比如企业老板、高级官员等等,他们脑部的很多部位,出现了断层。可见,在高度的压力下,人是没有办法幸福的,因为幸福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小空间当中,很多时候与外界没有关系。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无法与别人分享,也无法让别人替代

所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曾提出一个问题:金钱和幸福,哪个最重要?

我想,对全世界70亿人口中的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按照过去的理念,有钱就是幸福,没有钱就是痛苦。但无数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与科学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选择金钱最重要,终将很难用金钱获取幸福。所以,我们曾有的经验与观念都错了,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的现代知识,却无法超越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本来每个人都是为了幸福而活着,怎样过一个比较有价值、有意思的生活,对当今时代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倘若忽略了精神上的营养,而仅仅注重物质单方面的发展,就会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如果温饱问题解决不了,肯定很难有幸福感,这是肯定而不用质疑的。但二战以来,欧美和其它许多国家开展了154次问卷大调查。所有调查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金钱能够带来满足,但效果是最小的”。

尤其是到了一定的时候,物质财富与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本文根据明辉老师《心若向阳》课程整理编辑,全部课程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刚刚传来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业。

然而经济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到达8000美元之后,人们“幸福感”就不会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正比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幸福感却没有提升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咱们再怎么赚钱,哪怕你暴富一场,你的幸福感都不会明显增加。

2021年,是中国的一大分水岭,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暴富手段都已消失,唯有兢兢业业的工作。

以前咱们向往的幸福在那些暴富的传说里,今后的幸福只会在平常的日子中。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不放下手里挣钱的工作,来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

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蜕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衰弱;放眼世界,如今很多人正在异化成一种奇怪的生物,没有理想,没有自我,没有情感,如同一只只行尸走肉,成为只会赚钱的机器。

而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机器却会越来越发达,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逐渐取代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

因此,人类如果还在物质的道路上狂奔,不知道回头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就会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毁灭。

在之前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我们的幸福感和我们占有的物质成正比,所以我们不断给自己增添各种看的见的物质,为家里添置冰箱,购买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开回来一辆车……

而现在是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于是单纯增加物质很难再增加我们的幸福感。相反,我们越来越觉的那些物质都是累赘,即带不走又总是过时和贬值。

在接下来的时代里,人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活动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于是我们不再追求眼前占有多少物质,而是追求我随时可以享用多少资源,我们的追求从“应有尽有”切换到了“随时取用”。

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于是我们开始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开始寻找那些有趣的东西。

生活和生命本质,都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当我们懂得放手的时候,我们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透彻,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人在两性生活中为什么会感觉特别“爽”?体验为什么会那么美妙?

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当然这些回答多种多样,包括生理反射,神经反应,各种化学反应等等……

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我可以告诉你,真正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空。

因为你在两性生活中,尤其是高潮的那一刻,你的大脑是“”的。

大家现在思考一下我说的这句话,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

一个空字,美妙无比,让你体验到巅峰般的快感。这就是“色即是空”的真正内涵。

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真正能让大脑“放空”的时候,就能体验人间最美妙的快感。

放空,两个字看似容易,实际上很难很难。

不信,此刻你来尝试一下让大脑放空……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残忍的事实:当你想让自己大脑放空的时候,你已经无法放空了,因为你已经发出了指令,你在强迫你的大脑清空,但是此刻你的大脑一定是充满了各种杂念,包括你对自己大脑的强迫。

世界上只有极少人能让自己大脑放空,是那种有修为的人,比如道家和佛家的那些真正有修行的人士,都可以通过打坐和冥想来把自己放空。

比如《道德经》里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当我们身体抵达一种虚极的状态,就能洞察到万物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发展逻辑,以及各种真相,这就是让自己大脑只会放空的状态,此刻身体的愉悦只是一种副产品。

比如《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是:人们的欲望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空字,人们的感受、想法、行为、见识等等,也都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那些修行人士,比如出家人体验不了人间的很多”快感“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让自己放空,体验那种极致美妙的感觉,而且不是短暂的,可以延时很久。

可惜世间的绝大多数人,也就是我们这些俗人,只能通过三种方式才能让自己大脑放空,从而获得身体上短暂的快感。

是哪三种呢?我们刚才讲的性只是其中一种,另外两种分别是赌博和吸毒。

赌博为什么会上瘾?因为当一个人可以一下子赢很多钱财的时候,那种不劳而获的感觉,也可以瞬间让一个人的大脑放空,这就是一种愉悦的刺激,从而带来短暂的快乐。

吸毒为什么会上瘾?因为里面毒品释放的刺激,比性高潮还要刺激几倍乃至十几倍,也可以瞬间让一个人的大脑放空,这种刺激怎么能戒掉?

以上三种方式,也就是俗称的“黄、赌、毒”,都是犯法的!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乐,要冒着坐牢的危险,何苦呢?

各位,如今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在未来,如果一个人不懂的修心,一定会越来越迷茫,精神痛苦会越来越多,苦海无边。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而对人们内心的安乐则没有带来很大的利益。科学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对于那个时代的藏族人,当时的吃住也很方便,尤其是生活得恬静和安闲,内心也是很快乐。现在藏区的科学虽然没有像汉地那样发达,但科学进步造成的结果,还是在我们附近的地方建了一些像肉联厂一类的加工厂,这样在每一个小时之内就有数百只的牛羊等牲口遭受到残杀,看到这样的一个悲惨场境,那地狱确实就已经来到了人间。

  从科学的表面利益看来,好像也应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方便。但实际上人们却是整天都在奔波,好像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一秒钟能计算上千亿次的电脑并没有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反而生活压力更重了。仍有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看不到科学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利益。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先进防盗装置也并没有能挡住现代梁上君子们的脚步,人们的恐盗症似乎更为弥漫。精神的忧郁与科学的发达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更大的悲剧可能降临之前,人类已经品尝到了自己培育的苦果。

  另外,表面上看来科学家们的很多工作是很先进的,对人们很有利,但实际上真正仔细地去观察的时候,却显得是那样地无聊。比如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美国,他们在交通道路上安置了一些监测器,可以秘密地监测司机开车的速度,如果车速超过了规定的范围,监测器就可以马上报警,然后警察就可以对汽车司机进行罚款。后来就有一些科学家又发明了一种可以放在汽车里的仪器,用来发现那些监测器,这样就可以提醒司机路上有监测器,请司机注意以免遭罚款。现在针对这种情况,科学家们又要为警方设计一种新的报警仪器,用以发现汽车司机的那种报警仪器。所以科学家们的许多工作表面上看来好像很先进,越来越复杂精巧,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这都是因为物质发展了而人心却没有进步的缘故。

  现在科学越来越进步,物质水平越来越提高,但人们内心的文化素质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仅仅是外境的发展,这样实际上对人类自身不一定是有利。比如一个人的财富虽然越来越多,但如果他自己的心没有能够得以调伏,那他的贪心也就会越来越重,那怕是拥有了几百万乃至数亿计的美元,他始终都是满足不了,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也越来越多。而有些人虽然没有丰足的物质享受条件,但在他自己的心里非常地知足少欲,知道佛法里的这种智慧,这样即使他很贫穷,但在他的心里却是非常地快乐。

  人要是没有了解安乐的本质,寻到安乐真正的源泉,那物质对人们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助益。科学发展是人类心逐外缘,梦想在外境中找寻最大安乐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科学的物质文明之余,也就更加憧憬科学能够带给人类更加美好幸福安乐的生活。但是,这种与反观自心顺应因果缘起规律背道而驰的做法,必然会使人们的美好希望最后以幻灭而告终。沈家祯,纽约圣约翰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佛教会副会长,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长,他说:‘科学只能

  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如佛陀对人所说的,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故现代西方社会有不少人因已发现现代科技不足以解决他们的最终烦恼,而有禅学热、藏学热、及‘东方神秘主义’等热潮的兴起。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说:‘佛教是医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药。在我们这个痛苦疲惫的欧洲,我们亟需佛陀的教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度的物质生活会让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