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上农家乐价位多少?

在巾口乡的村民小组卡口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巾口乡青年们迅速参与到
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

村有经济根据地缺劳动力

青年干部一起来帮忙,绑枝挖地我能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也是春耕备耕黄金期。一场由巾口乡团委青年干部发起的志愿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巾口乡上畈村七组猕猴桃基地因疫情防控封路,农用机械进不了村,请工也成了难题。该基地占地127亩,主产红心猕猴桃、西瓜等,是上畈村发展村有经济的“根据地”,眼下急需人手,却因疫情陷入了“事多人少”的困境。

队员们来到基地,得到负责人陈南京一番简单的指导之后,立刻分头行动起来,帮忙给猕猴桃绑枝、除草。经过了一上午劳动,大家感受到了共同克服疫情,共抓农业生产的意义。

队员戴云同志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在农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农业创业者的艰辛和不易。”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作为青年,乡团委将继续传承好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突显团的生力军作用,服务好家乡百姓,彰显自己的价值。

青年队员们在红心猕猴桃基地劳作

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创业

油茶山上老叶跑山鸡,你值得拥有!

▲叶元斌在割黑麦草喂跑山鸡

▲自家收获的玉米磨成颗粒供跑山鸡啄食

跑山鸡在享用绿色午餐

▲叶元斌在抚育初产期油茶

▲跑山鸡警觉性很高,只能远远观望,一旦有异响,就会立即发出惊叫并飞快钻进草丛,野性日渐提高,也练就了一身运动员式的优质腱子肉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杉树半遮面

西下村八组瑶上自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叶元斌是远近闻名的庄稼人,有着浙江移民一贯的勤快。由于患有长期慢性病,干不了重活,这些年留在家里搞小规模种养。

早些年,“一人一亩油茶”的扶贫政策落地时,他开垦了一片荒山,种植了近20亩油茶,由于地势较平坦开阔,他萌生了放养跑山鸡的想法。

在荒芜的山林里,老叶与妻子起早摸黑砍掉芭茅、杂树和荆棘,重新翻土、施肥,但总感觉见效太慢。于是他开始在油茶林里放养跑山鸡。从雏鸡到三月龄鸡,再到成年母鸡,短期见效,加上庐山西海巾口景区发展向好的酒店宾馆农家乐越来越多,老叶的跑山鸡卖得不错。

“油茶林下放养跑山鸡,除草、除虫、施肥都由这些鸡完成,长势比施复合肥的油茶还要好。”种养一体,老叶显得很有心得。他还养了几只鹅,用于驱散时常在天上盘旋而觊觎跑山鸡的老鹰。

原本进入年关,把跑山鸡卖给各大宾馆酒店,不愁销路,2019年下半年遭受动物疫情袭击,生猪接连死亡,单项损失达10多万元。春节前后又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村里封了路,客人想买也没办法。

家里的子鸡、土鸡蛋和母鸡遇到了销售难题。

不服输的老叶通过微信,和武宁县城的亲戚朋友联系上了,原先和他打过交道的扶贫干部也帮忙介绍,每周都选两天时间进城送货上门。

“大家帮我的大忙,跑点腿算不上什么。”他爽朗地笑道。

乡村干部听说老叶家的禽蛋产品滞销,第一时间赶到了他的农场,为他推销起农副产品来——

乡村干部群众自发为重度贫困户捐款!

3月5日上午,在西下村八组徐姓村民家中,一场由村组干部发起的募捐活动正在开展,现场筹得善款4800元,接过善款的家属感动不已,连连向前来捐款的乡村干部及左邻右舍表示感谢。

原来,巾口乡西下村重度贫困户徐某某因病去世,生前罹患多种重病,四处求医问药,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给原本拮据的家庭带来了更重的负担。家中老弱病残幼等贫困人口6人,全靠逝者之子在巾口集镇经营一家烧烤摊维持生计。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烧烤摊暂停营业两个月,家中再无经济收入,连最起码的丧葬费用都成问题。

了解到该问题后,巾口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脱贫攻坚及民政工作的负责人主动为其申请资金,并带头捐款,以实际行动与村组一道,发起一次爱心募捐。在场的村民群众也纷纷参与进来,为这户困难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

 五老峰海拔1358米,是庐山上最为险峻的山峰,实际上它不是一座山峰,而是由并列的五座山峰组成,看起来像五位席地而坐的老翁,因此得名。

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是可以看到日出的地方。有些游客早上五点就上山了,为了看日出。因为庐山常年多雾,而且从正街到五老峰还有一段距离,环保车是七点钟才开,所以我们压根儿没想到在这里看日出。从容地起床后,在正街上的小店里吃点面条油饼,喝点米粥,再走去会议中心站坐车。这时候东线的坐车点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在这里算是调度中心,一辆辆的空车接二连三地被召唤过来,虽然队伍比较长,我们也只等待了半个小时就坐上车了。但是这车只到含鄱口,在那里下车后再去排队等待,换乘从山上过来的车,这趟车才到五老峰或者三叠泉。

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深圳时常爬山,慢慢走着拍着,并没有觉得很辛苦。尤其是看到灰白色的云雾从山谷里升腾,渐渐隐没高耸的山崖,一股诗意油然而生,“坐看云起时”,不在他处,就是此时。

三峰是最险峻的,四峰是最高的。我们到达四峰时,见到好几个原路返回的人。他们气喘吁吁地劝我们,不要去五峰了,看的风景跟四峰差不多,但是要走很远的路,一会儿还要原路返回,划不来。我们问,不能直接从那边下山吗?有人说,似乎有一条小路可以下到三叠泉去。我们一听,这不正合适吗?我们本来就打算去三叠泉的。那些人一听,更要劝我们三思而后行了,说那样太累,最好把三叠泉和五老峰分开来玩,他们是昨天去的三叠泉,今天只安排了五老峰,体力不支啊。

其实客店的老板娘也是给我们这样安排的,她让我们今天早上只爬五老峰,下午可以在客店周围转转,第二天早上再去三叠泉,然后从那里直接下山。这样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再从三叠泉那一千多级台阶上来。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我们得背着沉重的背包下山。我和老妈向来都是尽量把从容的时间留给最后一天,主张去了五老峰之后接着游玩三叠泉。老公无所谓,悉听尊便。子健嫌我们啰嗦,直喊,走吧走吧。既然老妈都能坚持,其他人就没有理由拒绝了,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从四峰去了五峰。实际上根本没那么可怕,路虽然稍远一点,但是很平缓,子健跟着一个哥哥先跑了,据他说不到十五分钟就跑到了,我跟老公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走也就用了二十分钟。

真正困难的是从五老峰下山的那段路,恐怕也有一两千级台阶,一路下行,让姥姥的膝盖有点受不了。子健跟我边说边走,一点没觉得累。下山后,找个农家乐吃午饭。


一路有云海相伴,飘飘欲仙。


我一开始还是用手机拍着,老公笑我,说以后禁止我带相机出门。看到这云海,不用他说,我自动举起相机。


老太太为了拍照也是够拼的。



子健有一次说,他最害怕毛毛虫。我说,可是它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啊。

庐山市(原名星子县),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市江州区、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九江市濂溪区接壤,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总面积940平方公里,辖9镇、1乡、1个国营林场、1个湿地管理处,总人口30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

市区南康镇三面环水,负山襟湖。境内有北京至珠海的105国道,紧靠昌九高速公路,至九江机场、庐山火车站30分钟,至九江火车站、九江码头、九江市区40分钟。水上运输四通八达,自古有"南国咽喉、西江锁钥"之称,水上逆赣江可直航景德镇、南昌、赣州,入长江黄金水道抵国外口岸。赣、抚、饶、信、修五大水系在县域东南水面束流而东,形成"江湖之会"。

庐山市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

原星子县地域在夏、商、周时,隶属扬州。[1]

春秋周景王九年(前536),星子逐渐为楚国所有。周敬王十年(前510),吴王阖闾攻打楚国,地归豫章郡,属吴国(今吴障岭,即吴国屏障之义)。

战国周元王四年(前472),越王勾践灭吴国,故又归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威王熊商征讨越国,杀越王无疆。次年,收回原被吴国占去的全部土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设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星子在其境。

三国魏黄初三年(222),东吴孙权设武昌郡,柴桑属之。

晋永兴元年(304),划武昌郡柴桑县、庐州郡寻阳县,设寻阳郡。

南朝仍循旧制属寻阳郡。

隋文帝平陈,废寻阳郡设江州,废汝南、柴桑二县,设寻阳县。

开皇十八年(598),更名彭蠡县。大业三年(607),废江州,改为九江郡,彭蠡更名湓城。唐武德四年(621),复设江州,立浔阳县;八年(625),湓城并入浔阳。

五代吴杨溥大和年间(929~935),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南康保大年间,浔阳改名德化,星子镇归属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属江州。(三年,司农寺丞孔宜任星子镇税官,上奏:"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集,请建为军。"同年,太宗下诏,升星子镇为县,令孔宜知星子县事。)太平兴国七年(982),设南康军,将洪州的建昌(明析安义县)、江州的都昌、星子,统一管辖,以星子县为军治,张南为第一任知军;隶属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分东、西两路,南康军属江南东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南康军改名南康路,设总管府,隶属江淮行省。不久改归江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西征,进入江西,将南康路改为西宁府。

明洪武九年(1376),改名南康府,隶属江西布政司。

清雍正九年(1731),南康府属广饶九南道。自宋至清,星子均属南康。南康军、路、府治均设在星子县。

民国元年(1912)冬,废除南康府,保留星子县,隶属江西省。民国3年(1914),全省划为四道,星子隶属浔阳道。民国15年(1926)废道,星子直接隶属江西省。民国21年(1932),江西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星子属第三行政区(区驻瑞昌)。民国24年(1935),划归第五行政区(区驻浮梁)。民国28年(1939),全省减至11个行政区,星子划归第九行政区(专署驻岷山);县府一度驻波阳、都昌等地。民国31年(1942),仍属第九行政区(专署驻武宁)。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9师进驻县城,星子县解放。

1950年10月,成立县人民政府,1955年3月改称县人民委员会,文革时期,实行党政合一领导,成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9月,撤消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府址从县委大院迁入今址(星子县南康镇紫阳南路45号)。[2]

1983年7月九江地、市合并,星子县属九江市。

2016年5月,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庐山市由省直辖,九江市代管。

星子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437毫米,年平均气温15-18℃,年平均日照数1932小时。

星子县区内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包括混合花岗岩)及第四系广泛分布,双桥山群面积225.7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混合花岗石21平方公里、变流纹斑岩43公里),第四系417.29平方公里,水面237.1平方公里,震旦系——第三系零星分布,面积13.9平方公里。

有43万亩鄱阳湖面和沿湖泽畔,山涧水系发达,庐山诸多峡谷,数十条港涧,总长200多公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5.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1.6万千瓦。有鄱阳湖220公里湖岸线。

瓦板岩(青石)、花岗岩、高岭土(瓷土)等开采历史悠久。解放后从五十年代开始至今,通过矿产资源普查,发现了铍、钽、铌、铁矿,独居石、混合花岗岩、高岭土(瓷土)、钾长石、云母、石英、熔炼石英、辉绿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砂及温泉等24种矿产资源。其中瓦板岩(青石)、花岗岩、砂、瓷土等早为星子劳动人民所发现,世代开采,驰名国内外,其产品远销日本、法国、韩国、美国及东南亚各国和江苏、浙江、上海、南昌、景德镇等地。星子县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砂、石、土等种类多,品质优,地质远景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九江市、江西省都占有一定地位。

庐山山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保存植物的古老类型和引种新的植物种类的有利的环境。因此,庐山有着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庐山有野生植物2155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种。

庐山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多稀珍品种和新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鄱阳湖鱼类有139种。

201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539元,折合2625美元(按6.3:1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998万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09552万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工业增加值185050万元,同比增长26.7%;第三产业增加值175188万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9:48:40.1.财政、金融实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0188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673万元,同比增长33%。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417486万元,同比增长26.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212万元,同比增长23.33%;各项贷款227893万元,同比增长36.68%,其中中长期贷款124254万元,同比增长35.44%。

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9991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4.7 %,其中农业产值37707万元,同比增长1.8%;林业产值3128万元,同比增长2.5% ;牧业产值22784万元,同比增长4.3%;渔业产值35294万元,同比增长8.6%。

201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5850 亩,比上年净增3232亩,同比增长1.6%,粮食总产量 70536吨,油菜籽产量8489吨,比上年减少548吨 ;棉花播种面积 29560亩,比上年净增1472亩, 产量3663吨,同比增长4.5%。2011年新启动31个村点,共筹集投入建设资金1562.5万元,"三改"率达到100%,发挥了资金最大效益。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3136万元,同比增长22.1%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19615 万元,同比增长 82.3 %,实现利税 80000万元,同比增长 107.6 %。

园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加突出。2011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155616万元,同比40.25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9471 万元,同比增长60.84 %,利税总额59404万元,同比增长69.49%。

2011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业4家,实现总产值60105 万元,同比增长6%,年末从业人员2541人。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480万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工业投资242491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65.6 %,

2011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加上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大型超市、星级饭店的繁荣,全市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品质得到大的提升,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18.2%。

2011年共接待旅游人数773.9万人次,同比增长45.4%,旅游综合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40.1%。星级酒店21家(含星级农家乐),客房1850间。

201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76万美元, 同比增长8.8%,出口总额12219万美元, 同比增长15.2%。

2011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学15所,小学84所,普通中学在校人数16608人,其中女生7580人;小学在校人数29437人,其中女生132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高中升学率70.3%。

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19所,实有病床数670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5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3人。

2011年社会福利单位13个,床位数1292张;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1295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2496人。参加失业保险830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234人。农村五保供养157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3619人。

2011年,全市固定电话38320户,移动电话158540户,互联网17029户,有线电视用户29502户,其中农村用户15514户。

江右文化是汉族江右民系的文化。星子县文化基本上被归类为江右文化。星子县地处庐山脚下,鄱阳湖岸,传统文化很丰富。流传悠久的民间小调、锣鼓曲每逢节日和办喜事还很流行。最有影响的还算“西河戏”了,西河戏又称“弹腔戏”,俗名“星子大戏”,形成于清朝咸丰年间,因其产生地星子县地属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故名“西河戏”。西河戏一直由各村的农民在春节自演自乐,进入21世纪开始重新流行。有左河水回乡时作《醉佳客?看星子西河戏》曰:“村社何来丝纽声?西河戏又故乡兴!京胡伴奏乡音韵,日是农民夜是君。观善恶,辩奸忠,肃贪驱寇掌雷鸣。征程万里七八步,战场三军五六兵。”2010年,江西省星子县的“西河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4][5]

唐李渤与兄隐居白鹿洞读书;颜翊率弟子30余人在此进修;南唐开元年间立为"庐山国学";北宋初建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南宋朱熹知南康军,修复书院,首立洞规,在此讲学。白鹿洞延续千年,曾一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交流中心。

星子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历史悠久。佛道两教自古以来数度兴废。晋朝王羲之将自己的住宅赠与西域僧人建归宗寺;唐智能高僧主持归宗,佛事大盛,僧徒千人;北宋,山南寺院遍布,五大丛林(开先、归宗、栖贤、万杉、海会)闻名遐迩,寺院达200余所。道教传播早于佛教,东晋葛洪在观音崖炼丹;南朝陆修静居简寂观,撰道教经典,创南天师道,为一代宗师。简寂观中的道藏阁,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教经库。

星子县通行赣语,即赣语昌都片,昌都片是赣语十一个方言片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西赣江下游及鄱阳湖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包括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安义、永修、修水、武宁、德安、星子、都昌、湖口、奉新、靖安以及湖南的平江,共14个县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庐山山里农庄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