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肌肉注射十字法定位导致神经受损,到现在三年了还能做鉴定吗?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1小儿肌肉注射部位的深度
:小儿注射部位的具体深度怎样来掌握?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①,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②,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已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肌注深度在肌肉内就可以.不要统一的标准
方伟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小儿的肌肉注射的部位深度是需要根据小儿的胖瘦来决定的,一般可以在两分之1到3分之二的针深度,如果孩子过瘦的话,需要捏起注射。
刘业生主治医师: 这个情况必须掌握注射的技巧.可以在臀部的外上四分之一处 . 针头注射 三分之二就可以了.
2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范围?偏上一点可以吗?
张鹏勇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臀部肌肉注射的范围是股骨大转子到坐骨结节连线以上的臀部外上区,其下中1/3和前1/3区的上部最适宜肌肉注射,上中1/3区下部两横指处可作被选部位,其余区域不宜肌肉注射。 指导意见:建议按照要求肌肉注射,这样避开血管和神经。
晁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根据描述,可以采取臀大肌注射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王军副主任医师: 小儿臀部肌肉的注射部位,应该是臀上,左上或右上1/4的部位。进针的速度要快,可以减少破皮的疼痛感。注射过程中,可以抓挠局部,减少疼痛感,分散注意力。
3小儿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法
:病情描述:小儿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法
刘金华护师: 病情分析:小儿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法是比较专业的一种注射方法,因为小孩子的肌肉比较薄,而且坐骨神经等比较表浅,不加以注意会导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 指导意见:而具体的方法在医学书上是有描述的,但是因为小孩子在注射的时候因为哭闹等,加上屁股等活动,不利于护士来定位的,这个就与书上的注射部位有一些差异的。
4小儿常用肌肉注射的药物有哪些?
董志伟主治医师: 退热药,如赖氨匹林,安痛定。抗病毒的药物如,利巴韦林,喜炎平。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唑啉。缓解胃肠道痉挛的药物,如山莨菪碱注射液。
何运元主治医师: 儿童肌注类药物很多种,包含各个系统,比如常用的退热药物,地塞米松针,安痛定针,营养神经药物比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急救药物阿托品,镇静类药物鲁米那等
爱心医生: 指导意见:在临床上儿科常用的退烧药主要(或其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种,1、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因此,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剂量,不能过量。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代表药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2、柴胡注射液:为从中药柴胡中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但需注意,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应慎用。 3、布洛芬: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患儿使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小儿美林糖浆。 4、安痛定,又名复方氨基比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退热药,但若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射本品易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有致命危险,对于某些患儿来说,本药有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复方氨基比林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5、安乃近: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有很多国家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本品,但国内还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6、阿司匹林: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退烧药,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目前在国内儿科趋于淘汰,使用时,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7.中成药的退热药物, 医生询问: 提问人的追问 13:31:10是常用的肌注药物不是退烧的,,,急急急
5小儿肌肉注射安痛定引起副作用
:个半月问题描述:我儿子五个半月了,前两天感冒发烧38.5度,在老家当地医生给用安痛定,利巴韦林,清开灵三种针剂混合给儿子灌肠三次,但孩子烧没退,第二天中午又用安痛定,利巴韦林,柴胡三种针剂灌肠一次,在傍晚用安痛定,利巴韦林,柴胡三种针剂肌肉注射一次,第三天中午又用安痛定,利巴韦林,柴胡灌肠一次.听说安痛定副作用很大,我儿子现在脖子上有类似皮疹的红点,跟我所查安痛定的副作用有些相同,并且体温不足36度.请问我们该如何处理?他的表现是否是安痛定副作用导致?请各位速速回答!!!多谢!!!
柴鑫医师: 不要紧,多喝水,注意保温即可.
:多天小儿打针打到坐骨神经怎么鉴定?想要得到的帮助:马上!谢谢!
王辉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意见建议:建议最好是去医院请专河医生确认实际位置 可吃点营养神经的药和治痛药,如录唑沙宗,芬必得等.
病情分析:关于小儿打针打到坐骨神经的鉴定意见建议:只能换家医院鉴定了.在医院外的鉴定是没有认可的.(或者到大学里作法医鉴定)鉴定具体步骤如下:1经肌电图检查确定瘫痪的具体肌肉.2核实肌肉是不是有坐骨神经支配.3找到在这期间没有其他外因导致坐骨神经病变或者损伤的外因.4得出鉴定结果.附:坐骨神经的支配: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病情分析:只能换家医院鉴定了.在医院外的鉴定是没有认可的.(或者到大学里作法医鉴定)鉴定具体步骤如下:1经肌电图检查确定瘫痪的具体肌肉.2核实肌肉是不是有坐骨神经支配.3找到在这期间没有其他外因导致坐骨神经病变或者损伤的外因.4得出鉴定结果.意见建议: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横过闭孔内肌,上下籽肌及股方肌的后方,支配这些肌肉,并沿大收肌后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之间下降,途中发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经在到?窝以前,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隐神经支配区以外的小腿与足的皮肤感觉.
7小儿注射肌肉针有什么后果
:因感冒咳嗽,注射肌肉针3天,病情好转。一周后,小孩走路不稳,是否与注射肌肉针有关?想要得到的帮助:与注射肌肉针有关吗?
张赵钱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孩子在臀部肌肉注射后很多会出现走路的变形,出现走路不稳也是较正常的。意见建议:但是应该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且注射部位正确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土豆片贴敷患处,祝孩子早日康复。
何光进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打针肯定对身体有影响,大人都吃不消,何况小孩?其实治病还是中医比较好"病来如山倒,病去似抽丝"这是中医的基本理念意见建议:西医讲究以现代科学手段检查出人体内部发生的病变情况,而后使用手术方法去除病患或注射的方法使药物直达肌肉或血液,以达到速战速决,但副作用比中医大得多,我想小孩走路不稳也许就是因为副作用的原因,但也不能太肯定

原标题:小儿肌肉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

怎样又准确又快速地给小儿打针定位呢,这篇文章告诉你!

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虽然国际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小儿的注射部位,但医学家一致同意,注射的部位应尽量避免触及主要的血管和神经。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

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 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 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儿科肌肉注射护理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七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附:小儿臀部肌肉注射抱卧姿势

(1)新生儿期一婴儿期:抱孩子的人竖直搂抱患儿,左胳膊固定孩子的头部及腰部,右胳膊固定孩子的 屁股及腿部,使孩子的胸、腹部正面紧贴抱孩子的人的胸部。

(2)幼儿期一学龄前期:抱孩子的人 横向搂抱孩子,左胳膊固定孩子的肩部及腰部,右胳膊固定孩子的屁股及双膝,使孩子的胸、腹部紧贴抱孩子人的大腿上。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孩子打针的时候能够固定好,尽量减少孩子的痛苦。

来医院就诊的小儿,有相当部分此前在个人诊所或社区医疗点肌内注射过抗生素等药物。大部分家长认为肌内注射用药起效快,故一旦小儿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表现,便要求臀部肌内注射用药。在临床上常常看到因臀部注射药物而致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的情况,致使小儿哭闹不止,行走困难。

成年人及年龄较大儿童在用药时,能口服的便不用肌肉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不用静脉给药。但对婴幼儿不适用,尤其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这是因为:虽然臀部注射有一定的部位,但婴儿的臀部较小,肌肉相对少,一次注射至少约2毫升的药水,难以完全吸收。尚不能完全除外由于操作者的失误而扎偏了位置带来的不良后果,其发生率虽不高,但具体到每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了。据此,婴幼儿用药的顺序是:先口服,再静脉用药,最后是肌内注射。

近年来,由臀部多次注射药物引起的一种叫做“注射性臀肌孪缩症”的医源性疾病已被逐渐认识,这就是由于臀部多次注射药物后,使肌纤维变性而形成瘢痕造成的,以致髓关节出现特有的畸形,患儿走、跑、翘腿等出现功能障碍。因此,为预防这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对注射部位要经常热敷、理疗,并做功能性锻炼,一旦得了这种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

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投稿要求:word格式;原创;拒绝一稿多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肉注射十字法定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