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放松功视频讲的放松含义你真的懂吗 也许你一直都练错了

太极拳练习(转载)
我的图书馆
太极拳练习(转载)
如何练习太极拳
太极功夫,修的是智慧之道、觉悟之道。按照道家老子的学说,是要做减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通过自我内在的省求而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炼内功」。外有明师之点授,内有自我之内修,则太极功夫有望上身了。
&&&&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可以说太极是生而有之,但并不是生而知之。每个人天生就有太极功夫,但能够认识这一点的人很少。修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认识的过程,是回归天性的过程。太极,它本来就在那里,从未曾失去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拿开那些遮蔽的东西,用减法,直到它彻底呈现。
&&&& 修炼太极,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几年、几个月的事。因为,全面认识自我是很难的,生命中有意无意受到的污染,主观或客观设置的障碍,都不容易清除。譬如傲慢、自卑、狂妄、怯懦、恐慌、疑惧、愤怒,这些负面的性格与情绪,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转化的,而是需要终生不断反省的工夫。
&&&& 人的心性是无限的,是一个广阔无边的内在世界。意、气、神,是三个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找到通往内心的道路。常人总是习惯往外找,往外求,而忘记了根本所在。一个「内」字,尽括太极之根本。修炼太极,必须要抓住根本来修,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说:「但得本,不愁末。
&&&&&太极的「内」,主要是内劲,是思想,悟到了太极的「内」,外在形式、表象,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内在的东西有了,一举一动皆是太极,无可无不可。姓什么,多少式,都是个方便摆设而已。乃至在生活中运用太极之道,练功与做人做事互为发明,而获得真实有益的受用。( 微风山谷)
太极拳练习
太极拳是文化、武术、养生融为一体的一门学问,她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舞蹈和竞技项目。一招一式,每个动作,都深涵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武学兵法、传统道家养生术。
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贯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到中指肚。打拳时拇指、小指是否相合到位?穿掌时劲运到中指了吗?这些都要注意。
打一套拳15分钟左右,83个式子,几百个动作,编排严密,连贯性强,绝对不能走神。打太极拳强调专心用意,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一走神拳式就会走错,拳就打不好了。
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其实人在走路散步时脑子仍可以想事情,根本难于入静。而练太极拳却是入静的最好方式,因为她是动中求静。
太极拳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对方来力攻击我我尽量化开,能容能化,化打结合,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主,不制敌于死地。特别是陈氏太极拳打低架子,这是因为低架子容量更大。陈发科公强调“顺随”,陈照旭先生讲:四大块都要放松(即两肩两胯一定要放松),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打拳先培根”,这是陈家沟打拳的一句名言。方位不对,五趾不抓地,下边没站稳,上边对也不对;现代体育原理讲究人体稳定角,即两脚平行微微外撇,打拳纵向时双脚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开脚时脚尽量不离开地。
弓马步一定要分清,陈氏太极拳的弓蹬步最多,什么是弓蹬步?即弓着的腿小腿要垂直,膝不能跪,前腿为支撑点,后腿为施力点。例如右弓步,力从左脚跟里側,通过腰脊背节节贯穿到右手;最要紧的是后腿,既不能跪膝,膝还要向里卷,大小腿向上撑,胯要松,脚向里扣,不扣就蹬不上劲。
只强调松柔不强调刚柔相济不是太极拳。进要柔,退要促,如倒卷肱,退时脚不能离地,离地就不好发力了;而且退步要短促,进步要柔,即所谓“迈步如猫行”。陈照奎老师讲,打拳不是走路,脚一动即有用。
要尊重拳谱,使自己的拳打出来大小动作外形都能到位,手眼身法步一点都不马虎。如掌形,小指与拇指一定要说上话,虎口要圆;穿掌时力在指尖,撩掌时力在掌背,不同掌形不同用法,这些在打拳时都要注意。
太极拳首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练拳要“周身一家”,劲要整。大小动作都是如此,都要体现在大脑的指挥下以丹田内转带动全身,以脚蹬地吸收大地的反弹力,从而使人体的内力与外力合二为一。双手合,手脚合,腰、腿、背均要说上话,全身配合好,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由内及外完整一气,防止单摆浮搁。
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关键是丹田的枢纽作用,拳式周身一家,大小动作都要以丹田为枢纽。丹田运动也叫骨盆运动,所谓“练精化气”的鼎炉,就是强调丹田即肚脐以下的小腹的运动。丹田运动对于人体生命的健康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运动快慢均如此。我们知道人体骨盆里脏器最多,内分泌、消化、排泄、生殖系统大部分在丹田区域,丹田的转动不仅有利于内分泌消化吸收系统的良性改善,性功能、生殖功能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上身中正。一起势便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里收,眼平视,头项端正。陈氏太极拳宗师陈长兴公拳架规矩中正,人称为“牌位先生”。陈照奎老师将胸腰部分比做棋盘上的老帅,不能轻易移动。要求胸腰躯干部位必须保持端正,。
不允许左歪右斜,前俯后昂,左右摇晃。百会、会阴两穴位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都要有上下对拉拔长的感觉。这样你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都会少得病。同时,通过立体螺旋劲,又要灵活,屈伸自由,旋转自如。
打拳要强调三维平衡,上下、前后、左右均要对称平衡。手往前推,腰部命门就要向后撑,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这叫八面支撑。
陈氏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缠丝,四肢动作非逆即顺。重要的是胸腰的立体螺旋,金刚捣碓,握拳时先要沉右胯、翻左臀、胸略左转。提拳时再沉左臀、翻右臀、胸腰右转。砸拳震脚时,又变沉右翻左,胸腰向前转。金刚捣碓为立体螺旋,腰胯走立体横∞字。平时要注意练翻臀转胯。总之,打拳时胸腰不能平板运作,手脚不能直来直去。
陈照奎老师讲,打拳就是锻炼随时保持自身的平衡,推手就是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好运动中的两种虚实:
一是人体重心倒换之虚实;
二是发劲主副之虚实。
陈氏太极拳的重心不偏左即偏右,一起势即分虚实,重心倒换必须要裆走下弧。左手下沉发采劲时左脚为虚、右脚为实;右手向下发采劲时则右脚必须虚。震脚发劲,蹬脚发劲,从身体重心来说发劲的脚都为虚;但论发劲之虚实,则又可称为实。分清两种虚实,才能达到轻沉兼备,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欲开先合,欲合先开。还要注意三节开合,掌合肘开,肘合掌开;梢节开时,中节要掤,根节要松。打拳时还要注意胸腰的开合,胸开时背要合,背开时胸要合;开时要开圆开好,合时要合住,并且是在螺旋中开合。太极拳式中处处有开合,一个掩手肱锤最后发拳时就含了胸部的开合开三个劲。
胸腰折叠是陈氏太极拳锻炼的要领之一,强调以丹田为枢纽灵活而有力的“正反相生”的运化功能,简单讲就是胸腰的开合以及四肢的屈伸开合。《易经》中说,“无往不复”。陈家沟有句名言,叫做“不懂折叠枉徒劳”。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开先合,欲合先开;欲要先结等等所表现的一开一合、一屈一伸、一左一右、一卷一放,均需要胸腰和四梢的折叠来转换运化。
掤劲很重要,打拳时周身要掤圆,而且要加大周身的掤劲,使周身表层各个部位都要有往外膨胀的感觉。常言“打拳三个圈”:一是大小动作自身处处都要旋转;二是大小动作所走的路线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三是定式全身处处掤圆。
连贯性就是打拳时要连绵不断,一套拳打下来15分钟左右不要停,不要断劲。我们说太极拳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就是不要停顿,劲一断氧的运行也就断了。慢也好快也好,总之不能断劲。
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拳打起来要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节节贯穿,如行云流水。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式,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例如走一个圈,下半圈蓄势引化要慢,上半圈发劲就要快,这样打出来的拳就会跌宕起伏,有板有眼,富有节奏感,不至于呆板。但要注意做到慢而不间断,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快而不失沉着,不忘轻沉兼备。
打太极拳要腹式呼吸与胸腔呼吸相结合。所谓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小腹膨胀。腹式呼吸的好处是可以加大氧气的吸收和肺部浊气的排放,有效加大肺活量。这对于人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此外,打拳时呼吸要与运劲发力相结合。
太极拳的术语是“内气鼓荡、外形饱满”,即处处有一个掤劲。太极拳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实际上其他七种劲都是“掤”劲的延伸。还要结合“拆拳讲劲”把每个式子的力点、劲力结构、劲力变化都搞清楚。
太极拳的劲力应具备阴阳互济、整体作业、顺逆缠丝、松活弹抖四大特征,其中特别是螺旋劲、弹抖劲和意念力、丹田力,又是她的特殊功力的象征。
若想增长功力,首先,在弄清大小动作劲道的前提下,拳要多打,以练整体功力;
其次,拳走低架子锻炼腿的实力,增强肩、髋、膝、踝等骨关节的柔韧性和耐力;把拳式拆开,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单式;
结合推手练灵敏度,练听劲、懂劲,练沾连粘随、顺势借力、造势借力、化打结合等功力;结合辅助功力训练,如拧太极尺、抖太极大杆、揉太极球、旋太极轮、练缠丝杠,以及打沙袋等等,以增强功力;行拳要快慢相间,有蓄有发,有节奏感,以练缓冲力;意念力也是一种物质力,打拳时要注意用意念导引周身的气力,全神贯注地从中锻炼意念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书法、绘画、戏剧歌舞还是武术,都讲究独特的韵味,太极拳也讲究拳韵、拳味、拳品。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一个人通过练拳能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度、气质、情操和修养,这就是说你找到了太极拳的“太极味”和神韵。
若想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懂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互济、阴阳和谐的道理。
其次,要有“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以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善引化”的大将风度和英雄气概。
第三,拳要打得有气势,要内气鼓荡,外形饱满,潇洒而凝重,舒展而紧凑,表现出一种能伸能屈、能开能合、能刚能柔、落落大方、光明磊落的崇高境界。
第四,要打出拳架的节奏韵律,拳打出来要轻沉兼备、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螺旋缠绕、忽隐忽现、有快有慢、节节贯穿,行云流水,犹龙似蛇,使人感受到一种美的旋律的体现。
第五,要注意眼神——精气神的窗口。
总之,要想打好太极拳,一定要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细抠拳谱,守规矩;
二是要精通拳理,找规律;
三是要钻研拳法,懂劲道。
关于练拳的基本态度,我有三句话送给大家:第一句:练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健康;第二句:喜欢她,就作为一门可终身相伴的学问去研究她;第三句:有人要学,你就热心地传一传,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梁伟杰)
站桩和步法
拳谚云:“未练拳,先练脚”。脚上的功夫,动作简单,在没有手上动作干扰的情况下练,用心专一,更能练得细致,练得其法。到练手上功夫时,有坚实的脚上功夫作基础,就能事半功倍。先练脚是一条练拳的捷径,学太极拳也应如此。& & & 太极拳锻炼脚上的功夫,主要是通过站桩和走步两种形式进行。站桩是走步的基础,走步是站桩的继续。而通过走步,桩功,步功同时得到煅炼,因此,站桩煅炼可以从略。在此介绍一下笔者对走步煅炼的一些体会。& & & 走步就是选取拳式中的进步(上步)动作连续进行,一步一步往前走,可以随意转弯。但它与平常走路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平常走路,身体重心垂直点是不停的向前移动的,走步则不然,其重心垂直点在单脚立地时是不能移动的,只有两脚站立并转换虚实时才移动。& & & 太极拳对走步的要领,概括起来是:轻灵、稳实、富有弹性。每走一步,两脚着地的时间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一只脚(虚脚)在空中缓缓的匀速运行,另一只脚(实脚)则在虚脚提起经身边往前提膝的过程中,身体要同时匀速地上升作配合,在迈出落地的过程中,又要沉身作配合。步幅要由小而大,量力渐进。& & & 腿力是练好走步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笔者曾教过很多学生练走步,其中不少原来腿力强的反不如有些腿力弱的进步快,成功大。为什么?因为走步的用力是功力(在贯彻行功要领的前提下用力),不是自然力(拙力),自然力要通过锻炼才能逐渐转变成功力。原来腿力(自然力)强者,往往持力蛮干,只顾形式,不顾要领,这样,自然力向功力转化的进程便延长了。可见腿力强只是有利条件,因此,练腿力重要的还在于贯彻要领,练得其法。& & & 在拳术运动中,身法,手法是建立在桩步这个基础上的,桩步不得法或者功力不足,身,手的动作必然受其影响。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由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心于腰腿求之。”可人们练拳出了毛病,却往往向着身、手上去找。笔者曾帮助过不少拳友纠正练拳动作,初时也是一味注意其身、手上的毛病,哪式不对便纠哪式,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收效甚微,即使今天改正了,明天又变样,反复改,反复变,不能巩固。后来才逐渐发现们身、手上的毛病,总是出在独脚支持平衡这个时候,显然是脚腿功力不足所致。& & & 太极拳的步法分进步、退步、左顾、右盼及中定5种。本节提出来专练的走步,是其中的“进步”一种,因为进步一法是基础,配合进步的拳式也最多,掌握了进步一法,其余4步便容易了。进步的形象犹如猫走路一般,故有“迈步如猫行”之说。兹将其具体作法及要求图说如后:(一)设从预备式(无极桩)开始,如欲进右步,先把左脚尖外撇30度至45度,随即将身体移于左脚承担,屈膝坐实,使全身稳立在左脚上。(二)承上动不停,提起右脚移于左脚内侧。(三)承上动不停,右脚继续以膝领劲将膝提高至与胯平。膝部以下的小腿及脚部要放松,听其自然地垂吊着。随着提膝动作,身体自然略微上升。(四)提膝到位后,随即伸腿出步。在出步的过程中,脚尖逐渐由垂吊朝下状态翘起朝上,同时,由脚跟领劲向前蹬出。(如走步图4)(五)出步到达目的后,脚跟先落地。随着出步、落地的动作,身体自然略微下蹲。这个下蹲幅度应与前面提膝时身体略升的幅度相等,两相抵消,从而保持在整个走步运动中的立身高度不变。前脚落地,不要与后脚摆在一条直线上,而要左右分开约两拳宽的横距,以利于站稳。(六)承上动不停,即由前腿弓、后腿伸,并以后脚跟蹬地发力(力发于跟)把身体推进。同时,前脚逐渐由脚跟着地变成全脚着地。进身到位后,即成弓步式。这一动应注意,前腿弓和后腿伸,要求同时同速动作,使身体沿着水平推进。很多人易犯下面毛病:先将后腿伸起,身体随之一升;后将前腿弓落,身体随之一降。因而削弱了步法的锻炼。& & & 以上是进第一步,跟着如法提后脚进第二步、第三步……,一步一步地不断前进。随着动作的熟练,自然可以随意转弯,这时,左顾、右盼的步法也就在其中了。在练走步的初期,两手不必附加动作,听其自然垂吊于身旁即可,以免分散精力。不过,两手虽无动作,也不要僵着不动(紧张),仍应放松,使之随着动步而自然地(不是故作)摆动。或者两手叉腰亦可。走步运动是很有规律的,正好与有规律的呼吸配合一致,一步一呼吸,提步时吸,出步时呼。不过,如果初时配合有困难,也可以暂时不管它。由于走步的本身,对健身、走架都有积极的意义,有些拳家尝到了它的甜头,每天宁可少练一趟拳,也要坚持练走步。&( 简易太极)
练拳不能起伏
“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个高度上做纵向和横向的进退,除了‘下势’、‘金鸡独立’、‘蹬脚’等少数拳式之外。这种平送腰胯的练法,不能有较明显的起伏,要靠腰胯带领四肢,凭着两腿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行拳。这样的练法长功较快。”对于这种说法,又有了新的理解,一句话:胯在该合的时候一定要合住,上下贯通。
太极拳学练的过程中,有的拳友会感到越来越难,有的拳友练到一定时间后感到进步不快,这是正常反应。如何能够继续练下去,特别是在经过老师的指点后已经练了有三、五年的时间的拳友,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又有了一定的理解,又想在众多的拳理中体现和体悟出来,成了不少练拳朋友的一件难事。比如《拳论》里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等等许多许多拳理。根据我的体会,在这个阶段,只要牢牢依据《拳论》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来练,就会事半功倍,纲举目张。这句话就是:“气若车轮,腰如车轴”!《拳论》里还有关于腰的理论也是我们在练拳时必须做到的:“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腰不动,四肢不动,周身一家”。这是身法的关键。等到练熟了,完全在身上体现出来了,再来关注其他拳理,就水到渠成了。练拳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会“拳打万遍,其理自现”。( 伴瑶)
放松状态下走路
自从跟高老师练太极散推手后,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到太极的东西,最常用的就是走路,有时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要是以前肯定会感到累,不是小腿紧就是大腿疼、腰疼,但是放松走路就不一样了。
&&& 前一段时间走路,走完感觉脚底有些累,回到家用热水泡脚,再睡一觉,第二天就恢复了。给小李一说,她认为是我没有松透,让我再松,脚腕放松,脚底也放松,脚腕放松意念一到就放松了,可是脚底不会放松,在和小李的推手中反复练习,感受,终于学会了脚底放松,开始时必须要双脚明显挪动,靠着动时的惯性才会放松,后来双脚还是在动,但动的幅度很小,基本上是内动,外人是看不出来了。和高老师试时,他说完全松到脚底时,他感觉我的力度明显比以前大了,可是我自己一点感觉不到,甚至感觉自己比以前用的力还小了,太极的奥妙就在于此,又一次体会到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下的大为,虽然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在练拳中也常常有所体会,但再一次体会到时,还是感觉到太不可思义了,太奇妙了。怪不得老子会说,道体的存在方式“有”和“无”是“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这种松到脚腕脚底走路,走得时间长了,感觉双胯有些累,这又是为什么呢?回去还得请教高老师,再和小李推手中调整一下,应该是哪个地方做的不够。
&& 今天走路,我就是完全松透走,大太阳底下,我带着墨镜、口罩,打着阳伞,闭着眼睛走路,把走路当成了放松休息。连队正修路,满地的石子,有些不平,遇到坑洼的地方,啪一下,人就被弹了起来,随着惯性,就往前跨出了一大步,落地时身体在瞬间就恢复了平衡。如果不是松到脚腕、脚底,这样闭着眼睛走路,脚下一绊,脚腕就会扭伤的。
&&& 回到家,感觉有些累,往床上一躺,先松肩,再松腰,就听到松肩松腰时骨骼发出啪啪的响声,然后整个人完全黏到床上,疲劳的感觉一下就没有了。(依林)
太极拳的呼吸
1、武禹襄著《十三势行动心解》曰:“先在心,后在身。”心者,精、气、神、意、功,皆在其内。身、手、腿、足、脊、头、腰、胯、胸、背、耳、目,或动或静,都是外,都是身。“先在心,后在身”,并不是一先一后两截子的次序,也不是先者重,后者轻,而是内外融后、协调、均衡、交替、转化;先后之谓,重在内外之融合、交替、转化之际,以心领身,以意行气、以内御外、以静制动也。
&&& 人皆呼吸。此为自然生存本能,却也是后天修炼内功的通道。一般人熟知的气功、道家的内丹功、佛家的坐禅、老庄的虚无、印度的瑜珈、欧洲的冥想,源流皆同,均出于、并归于取静、守静及呼吸。太极拳是动态功夫,尤重呼吸,这就是动中取静。古训曰:“静中之动是真动,动中之静是真静。”动与静在太极拳习练与应用中的连结,在心意,亦在呼吸,练之既久而得其真,既得真动,也得真静。习练者呼吸不得其法,心意不得虚无,意乱神迷,练出来的太极拳式,只可能徒具其表,划圈子、练体操罢了。
&&& 人之外呼吸,即肺呼吸,于胎儿落草之始,即无时不有,至死方休。诸家称之为内呼吸者,系连结外呼吸而以意领之呼吸也。此呼吸发于丹田,行乎经络,布于脏腑身躯,复归于丹田。从形体基础来说,是自有意识而达无意识的横膈膜反复起伏,上助外呼吸及心肺二脏,下则逐步激活丹田脐带之能量转换的枢纽功能,进而通经络、实脏腑、积能量、存内劲。这种修炼,如以站桩、打坐、横卧之身静、心清出之,以绵延不绝、轻细匀长的外呼吸引领小腹起伏,丹田复甦,谓之静功。习练者自己身体有或慢或快的动作,包括不同流派之拳式,谓之动功,或称内功拳、内功武术。
&&& 有志于养生、练功者,无论年龄、体质、条件,可以先静功、再动功,后武功;也可以先动功、再武功,后静功,还可以同步学练内、外、静、动功夫,合四为一,而以呼吸连结之,助内外功之交替、转化,即得顿悟。此功发自本来,大可不拘一格也。
&&&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是没有一丝一毫外呼吸的。从单细胞——受精卵子始,历经十月,而成为骨骼、肌体、五官、脏腑、经络、情感、知觉齐备的婴儿巨系统,其唯一输入、接收母亲的营养、物质、感觉、情感、信息的通道,是脐带。中医所谓的营卫气血,西方科学所谓的物质与能量场,自混沌而系统,逐步形成并结构为活生生的婴儿,其根皆在脐带,即丹田。其呼吸、准确地说是内呼吸的唯一器官就是丹田。古人称为“胎息”者,即丹田呼吸,或曰:通过丹田之通道交换与发展其人之整体生命。
&&& 婴儿出生后,其脐带即被剪断。其断头回缩至肚脐内,位置或深或浅,脐口或闭或开。脐带所有的功能,特别是系统调节脏腑经络平衡通达的功能,约在二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步退化、终于消失,其体内脏腑与外在世界交换能量,则转而主要由外呼吸承担。
&&& 激活丹田即断头脐带的功能,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在传统中医药学,传统中国功夫领域中,无论理论或实践,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深不可测的。因为意、气、功、法都是无质无形,属于非物质的能量场性质的人体内在之种种。然而只要有心习练内呼吸者,几乎都可以学会、并做到激活丹田,或快或慢,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难在坚持,重在坚持,亦贵在坚持耳。
求太极拳之真,必须练会内呼吸。大分之,有三个阶段:缓、细、长、匀之外呼吸;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此外,还有穴位呼吸。
&&& 太极拳的基础功夫,是盘架子,是缓慢,松软、柔韧、伸展、均匀,从而化去习以为常的全身拙力,而代之以通体松柔。习练太极拳,不容易做到拳桩合一,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所以太极拳家单独练桩功、静功,并无不可,但亦不排除于连绵不断之太极拳动式中,加练各种静功。
&&& 习练太极拳,于缓慢、均匀、柔松动作阶段,动作伸展如粘地拥天,宜吸气;收敛如尺蠖屈曲,宜呼气。由瞬间无极势,变为左虚右实或右虚左实,须呼气;由左虚右实或右虚左实之极处、之转折,而趋向于无极势,须吸气。内外呼吸皆然。
&&& 练全套拳架时,习练者呼吸均匀,呼吸之转折处亦为轻柔弧形转折,无须间断,是其要点。故伸展与收敛、虚变实转折为实变虚的时间,须均衡,须相等。在一呼一吸单过程中,外在拳势动作,可以变更方向、速度,或加速、或变速,但呼吸细、长、柔、轻、匀、均不可变。肺呼吸与腹式呼吸应该同时进行,并以八分意守丹田。
腹式呼吸有顺式,有逆式。行外呼吸,于吸气时小腹凸出,为顺式,反之,为逆式。顺式较自然,逆式较困难。如果意在丹田吸气与肺部吸气相同步,则用腹式逆呼吸;异步,则用顺式,也可以先顺式后逆式,不拘一格。
腹式呼吸日久,即能激活丹田。如练呼吸功时,自己的肚脐周边发红,发痒,甚或流出黄水,都是好现象。
外呼吸有纯以鼻呼吸者,有以鼻吸、以口呼气者,亦有以口吸气(传言称之为:食气或吃气)鼻呼或口呼气者。习练太极拳,以取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为宜。口呼气,可出声,无论自然呼声或大声呼喊,当在发力时候。经常不拘一格,日久便成自然。
&&& 习练太极拳用腹式呼吸,自能达到外呼吸细、绵、柔、长、匀的习惯,并不知不觉间转为本能。据章乃器之子章立凡记载,他为乃父以其脉搏次数量度呼吸,一呼一吸约七百余次脉跳,即每五分钟一呼、另五分钟一吸。章立凡说,有另外一位老和尚,其一呼一吸,合其脉跳一千多次,即每一呼约八分钟;心及气亦随之而然。此即俗谓之气功、内养功也。吾人对此勿须强求,亦不可强求。不过,他们两位前人。都是用腹式呼吸或丹田呼吸,当是无疑的。
&&& 常人呼吸,每分钟约十几次,相当于医家所谓的“一息五、六至”。习练太极拳之开合呼吸后,一般约每分钟七、八次呼吸,大约放慢一倍时间。由平常人的呼吸每分钟十四次降到七次,便是太极功夫呼吸所致,得自于内外合一,得之于自然天成。章乃器的气功呼吸,是单独练习静功而得之,不能以太极拳阴阳虚实之变换相合、相求者也。
&&& 太极拳呼吸的较高层次与水平,已经不再是每一拳式伸展一吸,每一收缩一呼,亦不可能于每一发力时,呼气或大声呼喊。此时之太极拳习练,外动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内外呼吸则守中抱一,轻呼微吸,以似有似无之呼吸之动,孕含深不可测之内静。此即谓“动中之静”。
&&& 外呼吸是人(及其它生物)机体与外界空气之气体以及微量的水湿、灰尘、细菌等的交换过程。内呼吸则主要是人体内经络的能量、细胞液、体液以及气体的交换过程,特别是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微波等的综合流转、交换、代谢、积蓄的过程,是在唯物哲学基础上的西方生理科学所未曾研究过、未曾论述到的生物、生命理论领域中的重要存在,是人体生命能量场的理论与现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的“内功”、“气化”、“经络”等内容的传承。经络以通达为补益;能量的积蓄与存储,既有非意识控制的自然运作过程,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激活与强化、深化、系统化的主动作用进程,可以大幅度地激发人体中随意机体、半随意机体和不随意机体的能量场之生、化、和、蓄、深、藏、动、发。中国几千年承传至今的意守丹田之腹式呼吸,即是丹田呼吸的准备与基础。丹田呼吸,则是腹式呼吸的优化和深化。
&&& 内外呼吸合一,互相融合、转化,是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最优、最深的关系构成。修练自身的内外呼吸合一的关系构成,人体的肢体、心神,可静、可动,流转自如,天、地、人、内、外、虚、实可以完全合一,是人生的另一层次、另一境界。
&&& 为人有意求此,则必须以全身内外松柔、呼吸绵长为基础。其人如果长年累月绷紧肌肉,或心情紧张,以物理规律作用,则必然是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能量消耗大于储存,难能持久,而必然需求自然性地加快、加强外呼吸,以增吸氧气来满足能量消耗的需求以及达到人体生命动态能量场交换过程的相对平衡。其内呼吸将相对削弱并受控于外呼吸,甚至于弱化、消退而致常年阻滞、经络堵塞,而损害自身的健康与生命。
&&& 习太极拳求内外呼吸合一,必须经过学练和积累。儿童时期以后的人,已经不可能再有健康胎儿的纯天然的内呼吸,以及通过内呼吸构建人体的极其复杂的生物系统、感觉系统、信息系统、情感系统、思维系统和能量系统之全过程。但是,得其法,能坚持,却是可以学会内外呼吸均衡合一的。其要点之一是:后天呼吸之习练,由短暂而细长,由外呼吸而内呼吸,由粗略而柔润,由鼻口呼吸为主而以丹田呼吸为主,而达内外合一。
&&& 腹式呼吸,是内外呼吸之过渡、联结、合一的阶段。没有长期的、自然的腹式呼吸练习和习惯,任何人都是学不会丹田呼吸的。
&&& 习练太极拳初始,大抵以虚实动作配合呼吸;但时日既久,肢体动作、招式拳架,则须逐步与内外呼吸有所分离。拳式快速、变速,加速时,呼吸仍须调匀;加速、发力时,当然仍可呼气、出声,但在快速盘架子的全过程中,练拳者则须调匀呼吸,丹田始终存意,在以意领气、发力时,尤宜注意留一、二分心意在丹田。
&&& 调匀呼吸除维持内外呼吸合一之外,须求呼吸的时间相同。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外呼吸为吸多呼少,老年人则吸少呼多。调匀呼吸,老少即可除此习。
&&& 丹田呼吸或其极致“胎息”,是中国功夫习练过程中的最高呼吸境界。得丹田呼吸功效时,人的外呼吸就似有似无、细柔绵长,一呼一吸,通达内外经络、头顶足尖,在静坐或站桩过程中,经常发生自身肢体的非意识的动作,而且大都会左右相同,即左右经络同等、同变通畅之外在表现。一段时间以后,如以意略加引导,这类无意识、无主动性的外形体动作,就可以形成不同拳式,就可以有不同联结,更有不同速度。到这个阶段以意动而出的拳式,已非太极拳架子的一百多式或八十多式或三、四十式所能限,有时发出其它拳种的拳式亦有可能。这可能是内家功夫的另一种层次。
&&& 穴位呼吸者,人可以借身体表面的穴位群,从大气、日月、天地、山水、林木等吸收能量之谓也。区区在下有这样一个见解:人的穴位,是能量转换接发网点。其最者,在上为百会,在中为丹田,在下为涌泉;习练静功者,可三取;习练太极拳或其它内家功夫,则只取丹田足矣。
&&& 人体的生物能量,包括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微波等,一般都是相当微弱的,但其存在、运动却无疑义。现代医学仪器能够测出心电图、脑电图,即是实例。任何人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呼吸、功夫的修练,一日如能有五、六小时从容为之,其生物能量当可大幅提升。在质、量、动、静等各方面,都能深化、增加。太极拳十三势的最后一势,名之为“定”。其主要内容,即在以其呼吸为导引的自身的内外合一,以内为主;动静合一,以静为主。此时之动,就能达到“静中之动为真动”的高境界。
&&& 练习太极拳,置呼吸而不顾、不用、不练、大抵只能得其形体架子的动作;只以缓慢的太极拳招式之虚实吞吐,配合肺部的一呼一吸,恐未能尽得太极功夫之真也。
&&& 学海无涯,事在人为耳。
&&& 注:已发表于《武林》杂志
2、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内外相合”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呼吸方法: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领为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本阶段,以拳势呼吸为主,自然呼吸为辅。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养时,绝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静心)
学拳为的什么?
呵呵,吴式很多说法都很悬(故意不用“玄”字)的。吴图南的成就是寿命,其对技击有见识,但实际跟他搭过手的很多人都颇有微词。这也是事实。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考古,反而是个对于考据有专长的文人背景,这是需要认识清楚的。孙剑云与他也是有些矛盾的。据说武协的活动,两位见面就斗嘴。但吴鉴泉传下来的吴式是非常正统的太极拳。这没有疑问。杨家的太极,也非常正统。很可能是最正统的。然后武式太极,看似类赵堡多一点,其实跟杨家关系更近,只是把关键的式子改了,架子收窄而已。不要被外形所蒙骗。陈式是非常好的拳,但其太极的味道存疑。陈式拳我比较推崇山东的洪均生先生,洪老有录像流传,这一点也很不容易了。洪老的弟子李储功先生,还健在,那个拳非常漂亮。吴式上海有足够的传承,北方的王培生先生,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录像,讲解了很多太极拳的奥秘,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对于吴图南先生留下来的资料,也是要结合别家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才能真正还原出历史上传承的真相。这一点就真的要花大工夫了。不是我们这些玩票性质的人能够做决断的。
原文地址:你学拳为的什么?作者:寿关顺武术教学
时间过得嗖嗖的,又到了星期天。俺老王最近缺席得有点多,今天又去喝喜酒,没记录了。
怎么也得说点啥,说说学拳的目的这件事吧。
学拳这件事,有好几种动机。我罗列了一下,大概有四种:
(1)想拥有打架的本领,或者说想练就一身武功;
(2)出于探究的心理。内家拳一直穿着一件神秘的外衣,越神秘呢就越有吸引力。他们都是有内功的哦,内功是什么啊?很好奇,就来一探究竟;
(3)想拥有一门“中国特色”的技艺。武术,尤其是太极,已经是一种中华文化符号了,就像书法、围棋一样,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那你一个中国人,多少得会那么两下子吧;
(4)把练拳作为修道的法门,以拳入道。
那或者你会问,你怎么没把“健身”算进去呢?练拳当然也健身,但我这几年看下来,来学拳的都不是冲着健身来的。练拳本身也不是健身的最佳手段,效果估计不及快走,甚至比不过广场舞。
如果女的来学拳,主要是3。把拳架作为中国特色的造型艺术,发挥她们柔韧性好的优势,穿上太极服,摆摆pose,秀秀身姿。也就这样了。
男的呢,多半是几种动机混合在一起的,自己也不一定能搞清楚。假设你搞清楚了,那么我建议你这么干:
对于(1),想练一身武功的,又有两种:
& &1A,以真实打架为目标。三体式劈拳练个三五年,然后去练拳击散打啥的;
& &1B,以公园推手为目标。三体式劈拳一直练下去,同时练推手。
对于(2),好奇的。来几次,学会一堆术语。然后评估一下自己能否坚持练,不行就走人;
对于(3),想学会一套拳架,打好一套拳架的。先三体式熬熬筋骨,然后买套好点的衣服(我看到那种仿真丝的太极服就倒胃口),盘架子去;
对于(4),修道的。三体式劈拳,一直练到中脉打通。(一心馆上海剑道)
如何学习太极拳
许多朋友在与我们的交流时提到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确实是困扰国内大部习练太极拳的人们。实际上不止如此,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习练武术其它门派的人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在国内习武者芸芸,得真传者寥寥。
实际上,武术的真传就是掌握了“神、意、气、力”这四个字,掌握了这四个字协调。但这确实是太难了。近来,我们开始尝试用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来解释这四个字。
对于普通人,不需要对上述三门现代体育的科学掌握很深,只要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了。
掌握真传,首要的条件是极大的兴趣和爱好,以及顽强的性格。这个因素,可以用运动心理学解释。事实上,学会太极拳,首要的不是其它,就是两个力。一是动力,就是极大的爱好。二是压力。被某种压力所迫,一定要掌握这门技艺,性格中有坚强的一面,有坚忍不拔的因素。
这是从我学拳得来的结论,也是我们研究武术大师们成功的秘诀。我自己小时候学拳,首先来自不得已。我们小的时候物质条件很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体育运动,学校每周都有体育课,讲一下篮球、再讲一下排球、再讲一下乒乓球,下课之后没有条件,也就没有什么体育爱好。下课后有人玩篮球,当时我个头小,跟着玩几下,投球扔不远,近距离扔不进去,反而是细嫩的手指头几次被冲过来的篮球直直地顶了几次,疼痛难忍。
当时正值文革,社会秩序比较乱。我们小学生下学回家,经常会受到无赖的围堵欺凌。有次我被三个低于半头的小孩子围住,这三个小孩人虽然小,心却是很坏,三个人一齐上来把我欺负得没办法。从那以后,决心学武,防身。我对武术的兴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起来的。武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对时间的要求也不严,对费用的需求也最小。再往后,长成年轻人,遇到事情挨过打,也奋起反抗把欺负我的坏家伙们狠狠地教训过,由此越发感觉到武术的重要性。
最初学的是长拳。后来读大学,读研究生,工作,武术用不上了。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遇到坏人欺负的时候奋起反抗,所以很多年把武术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还在按着一般武术教程,一招一式地练。但是很长时间并没有明显地增长功力。
后来有机会学太极拳。跟的老师是有点功夫,和他试手我们当年是挨打的份。一是他年轻,年轻我们二、三十岁,二是人家得了真传,这可是了不得。但我们跟着学了很长时间,功夫总是长不到自己的身上。我们曾一次一次地问自己:到底是自己笨,还是老师不教。
我在学拳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甚至为了尊重老师还付出了自己的尊严,到头来却是浑身上下什么也没有。我本来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在几个领域都是专家级的专业人员,唯独在太极拳领域却是一无所获,心里实在是不甘心。我也一次又一次地问老师,原因在哪里。老师的回答是很确切的,跟着老师拜师以后的学生最终能学成的最多只是百分之一、二,学不成的不是老师的责任,而是学生的问题。
得到这样的回答,心里仍是不甘心。我无法承认自己在太极拳领域却学不出来东西的事实,特别是在受到一些侮辱的时候更是下定决心抛弃过去所学,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探索。
先从拳论入手。按照拳论所讲,尝试着去练,慢慢地有了一些不同的感觉。再看拳论,再去练拳,再有进步。越练越有兴趣,越练越有进步,越练越增长信心,就这样,日积月累,功夫逐渐到了身上。实际上,也就是逐渐掌握了运动规律,更主动更自觉地按照运动规律练拳。
以后,我学会了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太极拳。写毛笔字、开车、排队、逛商场、读书、睡觉,我都发现了可以练拳的机会。当我把这个体会写出来后,许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是覆他们心中的常识。他们曾经以为在拳场上或者操场上才能练拳,哪知道还能这样练拳。实际在我拳场上练拳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是这样练拳,边看拳论边练,才有了后来长足的进步,才有了对太极拳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想掌握太极拳真功夫,你只有一定要把真功夫学到手的强烈的信念,才会花心思去钻研里面的规律,才会不停地换着方法实践如何才能使功夫到自己身上,才会行走坐卧皆太极,才会天天想着它,练着它,坚持不懈地由量变产生质变掌握并熟练这一们技术!
如果学会这样练拳,不拜师同样可以掌握真传。所以这里最主要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因素。我曾经想把几门武术学到手,想去学一种著名的棍法,想去学几种著名的拳法……待我从视频、资料上了解了他们的内容,待我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规律之后,我才真正地发现,这些不同的武术原来是一回事,正所谓“天下武术是一家”。当你从一门武术掌握了武术运动规律,你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其它门类的武术。当你掌握了一种兵器的规律,也就可以掌握其它兵器的规律,可以掌握其它门类武术的兵器的规律。所以,原来想去学的几种武术现在可以不用专门去学了,看看它们的视频就大致了解了其主要的内容。
想得到真传的朋友必须具备第一要素,这就是必须有想学、爱学、不得不学的心理状态,必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其二,如果有些武术基础,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拳论、视频、图书以及与人有交流等自学成才。如果没有这么强的自学能力,则可以找一个明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拳理弄明白,这样才可以较快地进步,不要重演“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悲剧。& (龙城飞将)
太极拳的步法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我们曾有一篇博文讲《太极拳的步法》,现在接着太极拳的步法。
讲太极拳的步法,实际上是讲武术的步法。就是说,哪种进退左右的步法最灵活,最符合运动规律,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曾经以为某种有独特的步法,现在看来,固守某个师傅教的某种步法,如果在学拳时固守师傅教的某个运动一样,一定会出现“打架忘了拳”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步法没有固守之法,若说有,只有进退左右这四个方向,以及在原地不动,这五种情况。有人把这归结为太极拳的五种步法,这也是一种理解吧。又有人说八卦掌的步法不是,是走外圈的,其实八卦也脱离不开这五种情况。
事实上,讲太极拳的步法,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往哪个方向去。上面这五种情况就是解释这个问题。其二是在运动中如何保持平衡,不摔倒。我们的企鹅步解决这个问题。练企鹅步就是要在运动中仍然保持平衡,不容易摔倒。所以,我们的企鹅步也讲立身中正,但我们所讲的是摇摇晃晃的立身中正,是动态中的立身中正,并不要要求身板直挺挺地像个牌坊。
企鹅步在行进时是拖泥步,拖拉步,也是趟泥步,也是摇摇晃晃的步,总之,就不是规矩得像木板一样的步。
所以,太极拳可以分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行进中的方向,可以分为进退左右不动这五种情况。其二是在运动中保持平衡,这时的企鹅步就是拖泥带水的,趟在泥水里的。除此而外,别无其它内容。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其他武术的一些步法。凡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其运动员就可以在比赛场上有好的成绩。不符合这个规律的,往往很快就败下阵来。
(龙城飞将 )
练拳容易得劲难
一位心意拳前辈曾赋诗一首:练拳容易得劲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诗中所说的“灵劲”指的是内劲,就是内功修养而成,随心所欲发出的劲力。如形意拳所追求的三层功夫——明劲;暗劲;化劲。
&&&&&孙禄堂先生在著作中指出:习拳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以外无元妙也。一语道破形意拳之道在于“中和”,即是内劲的修为。内功才是拳术的精华所在,招法乃是服务于内功练习的一种手段。
&&&&&现代形意拳练习者大多以为形意拳自古为杀人之技,认为其外在的招法凌厉无比。如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大师,仅凭半步崩拳便所向披靡,威震武林。熟不知郭老之所以战无不胜,非依靠半步崩拳的外在形式,实赖内功深厚,功力强健。若非如此,为何现代形意拳练习者通晓半步崩拳的人多如牛毛,而真正可以克敌制胜运用自如的人缺少若麟角?正说明招不赢人,关键在功力。
&&&&&形意拳外在形式简单,而内涵却博大精深。正如禄堂先生所言:“易学难精非形意拳莫属”。现代人身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少有人能够耐住寂寞,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按部就班的积蓄精气神,以内功为依托练习形意拳。这便导致形意拳重形失意,成为空有其表的外家之术。
&&&&&当代有很多仁人志士注重实践,妄图重现形意拳术克敌制胜的风采。经过与其它形式的现代技术交流,认识到了所谓的形意拳中的众多弊端,如缺乏对头部的防护;缺乏灵活多变的步法;缺乏冲击力大的高位腿法;缺乏行之有效的摔法·····。
&&&&&以上种种质疑恰恰反映了形意拳重形失意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意拳已徒有其表,内涵却空虚了。三体式为形意拳的总机关,应终生练习,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形意拳的主要能量“内气”源自三体式这一技术,内气不能中和毫无能量可言,正如孙振岱前辈所言:力无气支撑就是死力,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般。
&&&&&孙存周前辈曾把形意拳技术浓缩为:“三体式;劈;崩拳。三体式为中和之道,内功由此而成;劈拳练习全身精气,为中和打下气的基础;崩拳练习整体之力,在身体运动之中达到全身相合,外形不散,力不出尖,周身皆圆。可见劈崩拳并非直观的练习外在的招法形式,而是服务于内功练习的一种间接手段。
&&&&&孙存周前辈曾说:”练习形意拳,能够做到不加助跑,前跳一丈后跳八尺,就可以实用了“,这句话看似锻炼的是外在的筋骨之力,实则是内功修养深厚之后,自然形成的功力,不加力力无穷,不运气气自充,拳贵自然而已。
&&&&可见,练不出深厚的内功,形不成强劲的功力,无论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都不可能成为可敌制胜的法宝。故此现代人多以拳击散打来充实形意拳实战技术,也是无奈之举。
&&&&&试想现代人果真达到前辈们之前的功力,能够做到前跳一丈后跳八尺,做到起如风落如箭的身法速度,做到筋骨硬如钢铁的易骨易筋程度,实战又何须预备式;高位腿法;巧妙的摔法,以及连击动作,区区一个崩拳就足以克敌制胜了。(王志军)
无论哪个练太极的人都知道要松着练。但许多人就是放松不了,这一方面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放松,但大部分是因为选择的修习方式决定了无论如何努力也是进不了松的境界。&& 太极拳论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对照这个要求,我们在练习套路时好好检查一下,每一动,你放松了吗,做到轻灵了吗?我看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太极套路都以比赛的要求(即姿势优美的体操舞蹈标准)来衡量,因此不顾自身条件,努力追求架子越大、姿势越低,认为这样就是太极功夫高的体现。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无论你自己觉得上半身已如何的松,但双脚为了保持低造型,维持平衡,是无论如何放松不了的。&&& 而要实现全身的放松和轻灵,关键的关键在于两脚放松(特别是小腿到足这一段)。脚不松,全身其实都不会松。因此,前人和当代拳家对此是高度重视的,并形象地作出了双脚放松的要求和描述:如拳论讲的“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杨澄甫的“如踩在水上葫芦”、汪永泉的“脚不要踩死”、“脚心吻地”、陈耀庭的“两脚犹如踩浮舟”,祝大彤的“踩草地、厚地毯的感觉”,石明的“飘”(即全身关节肌肉节节松开,僵力拙力完全除掉,脚下没有一点死力之处,且有一种升腾感)等等。&&& 在初中时曾花一段时间练过孙式太极拳,到现在除了仍旧牢记孙式别具一格的开合手、活步、卍字手外,得益最深的是通过孙式太极知道郝为真先生(孙禄堂大师的太极拳师傅)的一段话:“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不过以当时的认识,我只将它当是个传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幸运的是,还是坚持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随着时间的积累,越觉得郝为真先生实实在在说出了太极的真谛。这正是双脚放松后,逐渐全身轻灵,出现一种升腾感,进而达到气通全身、神气内敛的效果啊!&&& 总之,会松脚,会轻灵,从此太极就成功了一半。不会松脚,就达不到文章前面讲到的体用效果,推手中也很容易让人摸到根(脚不松,你的根就断在与地面接触的点上,脚一松,你的根就是整个大地)。更要命的是,练太极如不注意松脚,达不到太极应有效用不说,好多老年人还练坏了脚,特别是膝盖,那些追求架子越大越低而且越下苦功夫练的人,越容易对膝盖造成损害。站桩也一样,也要注意双脚放松。现在好多人开始站桩时还做到放松,时间一长就僵了,但还在那里死站,有的是因为自己还没发觉僵,有的是知道僵了还苦苦坚持一动不动,认为坚持才有效果。其实发觉僵了,就要轻轻挪动一下重新找放松感觉,让气血畅通,站死桩很不好。宋氏太极里有一首桩功诗,写道:&&&&& 弓步倒三七,活桩不费力,&&& 谁把死桩站,老来必瘫痪。&& 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好多武术名人年轻时功夫厉害,但在晚年不是瘫痪就是双脚不能走路(这从网上也可了解)。在这方面,我很赞同陈全林先生对一些网友的答复:“从网上从留言中可知,一些博友站桩,一些博友打坐。根据经验,提出一点建议。站桩结束,一定要按摩两个膝盖,不然,会在老年时落下膝盖毛病。很多练太极拳的人、练武术的人,晚年多行动不便,膝盖出了问题,一位前辈说,是站桩与练拳姿势不对。其实,是站桩和练武中膝盖受力过多,而在站桩结束后没有把膝盖放松而使紧张的肌肉缓解、压力化空。所以,一定要按摩膝盖。晚上打坐的人,打坐完不要立即睡眠,至少要按摩腿脚,如果时间允许,轻微运动几分钟,不外摇肩活胯,按揉足三里这些小动作。看起来是小动作,且有大效果,能减少你晚年气血衰退时的腿脚毛病。千万记住。一些修行的老前辈,晚年大多腿脚出问题,就在于忽视了这些细微的地方,积劳成损,膝盖、腿脚就会生疾病,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尽管你有功夫,那你的功夫有能如何?形意拳大师郭云琛晚年瘫痪在床,尽管他的拳的威力照样在身,可有什么意义?已故太极拳大师李经悟晚年坐轮椅,功夫了得,与弟子在轮椅上推手,弟子照样近不了身,功夫没退,只是,腿脚不行了。这些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没得真传的盲修瞎练者。要警惕。”
& 至于如何让双脚放松、轻灵,总的原则要记住:
& 1、架子不要太大,太低,一般人弓步的两脚前后、左右相距一脚就足够,开始时前后距离还可再小一点,以迈步时不要牵动自己的重心为准。可参考吴式太极的川字步。吴式被称为太极拳中的长寿拳(练吴式的人长寿老人很多,吴式太极操另当别论),我认为很大原因是架子适中,利于双脚放松,达到全身放松轻灵之功效。真的不要过于追求美观,练太极是为了自己健康,不是为了表演给人家看为目的,人家的一句评价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 2、前脚不要用力踩地,后脚不要用力蹬地。要像落叶一样平松而落在地上,除了自身体重外,不要给地面加额外的力。像猫一样轻轻走,不能让老鼠听到声音,像小心翼翼走在薄冰上,一重就要破冰落水。&&& 说穿了其实就是平时放松的走路,平时走路时你会故意用力地走吗? 你现在悟了吗?啊,苦苦追求的功态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放松走路啊! 但常人一练拳时就落到外家拳的路子上,一定会用力作做,这个习惯思维一下子是改不了的。这在佛学上道理也一样,释迦牟尼当年开悟时讲的第一句感叹话是:“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现在大家基本知道只要去掉妄想执著就能明心见性,但妄想执著的习惯思维就是去不掉啊!等你哪一天悟了,又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某个平常状态就是没有妄想执著的时候,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刻,只要将这个状态保任住就可,并不需苦苦去追求一个状态。但没体悟之前,只有通过观息、观心、念佛、念咒等种种法门作为工具去逐渐切入去发现。那练习双脚放松也是如此,只好先通过一定方法去专门练习。有心人可以按以下方法去训练双脚放松:
&&& 双手放松下垂,两脚在地面上(草地或厚地毯上更好)连续走弓步前进。具体方法我推荐杨禹廷老先生传授的“双脚减加法”,可在网上搜索其弟子祝大彤先生介绍的如何练习太极脚的内容和视频(祝先生写了好多书,现在对他争议也多,但他讲的太极脚修练方法确是太极拳中的真货)。按这个方法练习后,会在地上逐渐体会到踩在草地或厚地毯上的感觉,即有一种升腾感,还会练出双脚之间灵活的虚实转换。接下去可换意境,就是想像在薄冰上走弓步,会逐渐体会到更轻灵的感觉,还能练就敛气的功夫。另外,以上专门方法训练有基础后,进行套路练习时就不必专门去注意双脚了,结合其他要点的修习,全身会越来越轻灵,最后你会离郝为真先生所讲的境界越来越近。
肩胯相合、以脊椎为轴
在太极拳练习中,经常会听到“腰如车轴身如车轮”或“手如车轮”的说法。内家拳中也经常会听到“以腰带手”的说法。反正我是弄不明白怎么“以腰当车轴”,又怎样能以身体当车轮围绕着腰这个车轴转动。另一说是“手如车轮”,这里手我们理解得可以宽一些,是连胳膊带手。但胳膊是长在肩上,又怎么能围绕着腰转动呢?我并不是故意咬文嚼字:身可以理解为躯干,手可以理解为手臂,这是很难由腰来控制转动的。
&&& 什么是腰呢?每个人系皮带,对腰的概念是明确的,没有必要按医学概念搞得那样精确。一般说就是肋骨下沿到胯骨轴这一段称为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慢点儿,小心,可别扭了腰”。“扭”比“转”的活动范围小多了,扭都能伤害腰,我觉得更不能转。腰在人体中绝对是比较脆弱的部分,非常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经常可以听到诸如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劳损等病的名称。所以如前所讲,突出腰为关键的说法,我即理解不了,也就不去考虑它。因为孙存周老师教我的练习方法中,基本上没有腰的事。
&&& “肩胯相合”这一说法是被广泛接受的。什么是“相合”呢?“相合”可以理解为关联着、呼应着。对于肩与胯来讲,是应当左肩与左胯在一条垂线上,右肩与右胯也在一条垂线上。这样一来,我们的躯干像一块长方形木板一样被固定下来了。两肩如同木板的两个上角,两胯为木板的两个下角,为什么要这样固定呢?这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个脆弱的腰。
&&& 事情往往是相通的。你看那些举重运动员,他们提起杠铃时腰挺得直直的,是用腿的力量将杠铃提起,整个躯干也是像一块木板一样被固定住了,其实这也是“肩胯相合”,只是人家不那么说。如果举重提杠铃时不是挺直腰,而是弯着腰,使肩胯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故意使肩胯不相合,其结果肯定是腰部受伤。你应该记住,今后搬抬重物时首先要挺直腰,做到肩胯相合,然后用腿的力量往起搬抬,这样你的腰没有动作,不容易受到伤害。
&&& 我们再回到练拳上来。练拳中身体肯定要经常转动。现在肩胯相合了,躯干像一块不可弯扭的厚木板。身体在转动时,好像在脊椎中间插上一根钢棍,这根钢棍似乎是垂直固定在地上的,整个躯干的转动只能是以脊椎为轴的转动。比如身体向左转动,则由腿的动作使左胯向后收(或称向里收),右胯向前放(或称向外放),使身体以脊椎为轴向左(逆时针)转动;若身体向右转动,则是右胯向后收,左胯向前放,使身体仍以脊椎为轴向右(顺时针)转动。
&&& 试验肩胯相合以脊椎为轴的身体转动时,两脚可与肩同宽,两腿微曲即可。基础好的朋友也可以以马步做此试验。此试验的关键是身体的转动是以假设脊椎内有个与地面垂直固定的轴,身体是在这个轴上左右转动的。这个假设的轴绝不可以歪斜、晃动。否则你做的一定是臀部来回甩动。作个比喻,此试验要做成你的身体的转动,就好像是自行车的脚蹬子一样,只是转动,没有摆动。方形的脚蹬的四个角,就相对应看成两肩两胯。此试验看似简单,若真的想做得正确需下功夫仔细体会。
&&& 现在知道身体应怎样转了,但是转的角度也是非常关键的。你试验时最好是面对墙壁,你的前胸与墙是平行的,头很正,目视正前方一个固定的点。两胯一收一放使身体转动,当转成前胸与墙成四五度夹角时则应停止转动。这要成为习惯。转多了,转少了都不对,就应该是四五度。而且身体转动时两眼始终盯住正前方固定的目标,所以头纹丝没动。( 久坐必有一禅)
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
&------- 对杨澄甫式太极拳腰拉、腰转、腰脚手的体会
&《太极拳论》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
& & & &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术十要》中也强调“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 & & & &杨振基先师则将“主宰于腰”具体化为“腰拉、腰转、腰脚手”。更加强调了腰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具体的练习方法,要求手要随腰运转,步要随腰变换,起身要用腰送,落身要用腰沉,每个动作都要靠腰,或腰拉,或腰带,或腰转,从而使杨式太极拳用腰的方法更加清晰,明确。
& & & & 同时,他老人家也指出,“在用腰的同时,先要下盘有根,下盘稳固了,腰有依凭,才能更好地带动手脚”。
& & & &但笔者行拳走架时,按照弓蹬步与肩宽的要求,上步有时会出现往前够的情况,有时腰转得多或不够,造成上步不稳定,腰脚脱离。
& & & &如何使下盘更为稳固,腰转多少才能够恰到好处地带动手脚运转,这是笔者在习练杨澄甫式太极拳中一个一直困惑,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 & & &2011 年 5 月 22 日至 6 月 8 日,杨式第五代传人常关成老师再次来到我们石家庄市水上公园杨澄甫式太极拳辅导站举办了第五期培训班。在这次培训班上,常老师提出了“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的要求,使笔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度的问题。
& & & &现结合本人的体会,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太极拳是一项平衡运动,求的是动态中的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静点,乃动中求静也,找到了静点,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才能做到气沉丹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无过不及。
& & & &而“下走三角步,上找十字形”正是寻找平衡点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方法,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任意的角和边施加压力都不易使三角形被破坏和变形,从而很好地保持了下盘的稳固和平衡。
& & & &十字形保证了立身中正,前弓后拉要保持住这个十字形不破坏,就能够做到向前弓不压前膝,向后拉不压后膝,也就是臀部坐空不压后腿,从而保证了腰在立体垂直的状态下转动,避免前俯后仰,左倾右斜,也是解决膝盖疼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 & & 以上是自己在体悟当中的一家之言,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表述不周或缺欠之处,非老师教授之因,是自己理解不到位。希望各位前辈方家批评指正。(姜宏)
“双重”之我见
《太极拳论》曰“观耄素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则双重之病未晤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形意拳“三体式”有单重和双重之说,双腿着力前一分劲后九分劲,或前三后七,或前四后六,为单重。双腿着力各五五劲为双重,此为练形意拳之形式,不为病。而拳论中的双重和形意拳三体式的双重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谈。  双重之病的概念是敌人用猛力攻我,我用刚力去抵抗,双方顶抗较力,活劲变为死劲不能运化,为双重之病。  双重不在于重心是否双腿着力和单腿着力,就是单腿着力也会出现双重之病。单腿着力身体呆板就是双重。双腿着力各五五劲,而神气领起就不是双重。所谓不犯双重之病,也就是使全身任何部分在任何时间不发生呆滞现象,也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使身体任何一部分都能很迅速地、连续不断地、有虚实地变化。假使敌击我之接触点为实,在某一瞬间我的重心要发生动摇的时候,要用意立刻使它变虚,这种虚实的变化是随敌而变的,感觉灵敏,变化精微。《拳论》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即指虚实变换不息的意思。至于不要犯双重之病,可由大到小去练,当练到精微之时,即每寸的地方都能够实现虚实变化,甚至于一指之微,或一根头发丝之细也可实现虚实变化。  双重不存形式,而在心意,在于心中是否有随,是否有圆,气是否随意而流动,意动是否走在敌变化前。在初级以力击力,以身变手阶段,每动就随,每一动就是圆,有圆心圆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比如踩在天平秤卜市而不稳,稍一用力即翻板,故不管彼怎样用劲都不会出现双重之病。在中级以气击气,以气变手阶段,气不滞,气场随意而旋转就不会出现双重之病。在高级以神击神,以意变手阶段,意动始终走在敌变化前,就不会出现双重之病。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指的是开合,虚实,柔刚。欲避双重之病,必须做到,不丢不顶,舍己从人。  《拳经》言:“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从人就是顺随,就是不顶。不随则不能走化,不走化则不能粘,不粘则敌劲无由感觉,无由感觉则不能控制敌,不能控制敌则不能战胜人,所以必须从人。由己则会发生顶抗,出现双重之病而不能运化,就不能保持自己的中定,所以一定要从人。敌来力我不能顶,只能顺化,叫走或叫轻。敌用力我也用力,二人互相顶抗,力大者胜是“双重则滞”,乃太极功夫之最忌。不管敌怎样娈化,我只能顺随,不让敌摸到劲,即不让摸到找的中心点,做到随中不随,不随而随。  王培生老师言“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高手用意,在随中神吸(意连敌之腰脚)。体外气场同涌,“如触空衣彼落空”(彼失中),可随意放敌,此为呷两神意拨千斤。次高手用气,气即功也,随着敌来劲的方向再给他加点劲,由随到黏到“引进落空”,此为四两神气拨千斤(只有领起虚灵之神,丹气贯穿到手脚才能做到)。“黏依能跟的灵,方见落空之妙”,即是此意。次次高手用劲,敌来劲旋转化开彼劲,此为四两拨干斤。  《拳论》曰“人刚我柔谓之走”。变化敌力之方向小为所制为化劲,化敌劲为走。所以人刚束我柔接,随敌劲而伸缩,无抵抗性的力,即随着敌运动的方向而走化为柔劲:“以柔克刚”,“因敌坐化示神奇”即是此意。王培生老师说:“走为不顶”。“不顶”好像手上毫不用力,任凭对方摆布就成功了,这样的话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而不顶的真正意义则是以主动去适应任何动作。意在彼先,对方稍微一动我则知其意图,作出敏锐的反应。 “彼微动,我先动”,随着他运动的方向动,由不顶到不丢,再到牵引住他,使他失重。怎样牵引住他,这里感觉要灵敏,速度要比对方快,能量要大于对方,才能实现“引进落空”,这就要靠平时下功夫。  《拳论》曰:“我顺人背谓之黏”。敌刚来我柔接敌力失中为人背,背指不自由也;而我之势得中则顺,顺指自由便利也,我得中彼失中,彼虽有力而不得势矣,我得中则得势可发放敌人。王培生老师说:“黏为不丢,取制敌力为黏。”这里的不丢是用感觉去粘住对力的手臂,自己的手臂一面跟随,一面暗暗问劲,驱使对方陷入不力或不稳的形式。  《拳经》言“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依人仍是从人是顺遂,知己则是知自己的中定。自己保持了中定,才能随着敌运劲、来劲的方向旋转,接敌方的来手,“偏沉则随”即是此意。搭手,敌来劲即转身,先腰腹随转,再随机进步;腰腹随转时上盘放松,下盘气沉,松腰摘胯,而神意照到彼方腰脚,这时就粘住了彼,进而牵引住了彼,敌用劲我松劲,敌虽力大我松劲走化,在走化中牵引住他,总使敌不可捉摸处处落空乃为至善。“黏就是走,走就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即是此意。随机进步是“夺中抢点”,是 “脚踏中门夺地位”,是为了放彼,从而实现“脚打七分手打三”。  听其劲,观其动,得其机,攻其势。知彼之动机,在随中黏住彼,在走中牵住彼,就是阴阳相济,就是懂劲。(刘玉智)
塌腰、三体式
腰臀尾胯这个形态问题,原本懒得讲,因为容易招来一堆口水。但之前有两个新手在那里思考,我又作了个承诺,这里说一下,希望能够解惑。
塌腰,我们这儿明确是指向内,向下;臀,就是用力向后翘起;缩胯,就是腹股沟胯窝向后抽;提肛,是在此三个前提下的自然提肛,无需另外加力。这样就与流行的讲法不一致了,流行的那个是,命门向后用力,臀尾向前用力,屁股两瓣内夹,再加上提肛。
那么孰是孰非呢?我们先来看人体结构图。
看这个4个关节。我们有个目标,就是把它们脱开,行话讲松腰松胯松尾闾。松腰,讲
的是关节1;松胯,讲的是关节2和关节4,一般人就这么含糊地讲。精确的,4叫前胯,
2叫后胯;松尾闾,指关节3。
松开关节的原理,就是关节两侧的肌肉反方向用力,让包围在关节外边的韧带慢慢变
长,到后来这个关节就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松开的状态。怎么用力呢?找一个好的姿
势,用拉、坠、拧、扳这些手段来搞。关节4好办一些,两腿打开、半蹲,然后把重量
放下去。关节1、2不好弄,要扳,有时候还要拧。关节3更麻烦,要有关节2松开的基
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我们的办法,还是流行的办法,都是有效的。就是这么些个手
段,区别无非是向前扳还是向后扳的问题。所以寿老师说,“也对”。
但是寿老师还讲到,“我们要按照人体正常的生理弧度来,命门只是在打人前的一刹那
鼓一下,其他时候就是塌进去的。”这里边又是怎么个道理呢?
打人前的一刹那,就是将发而未发的状态。北京的孙伟老师有个形象的比喻,叫“起
跑”,蹲在起跑线上,就等发令枪响了。此时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全身精神贯注,气达
四梢,如猛虎出笼。好不好呢?好。相比之下,我们那个就显得安逸了,虽然全身撑足抽紧,但是外紧内松,气贯小腹,呼吸绵长。好不好呢?也好。
呵呵,你肯定说我在做老好人,在捣浆糊了。
还是得把孙祖请出来。孙禄堂讲,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个是箭在弦上,一个是箭中靶上。对照这句话,流行的那个是“中”的练法,我们这个是“和”的练法。原本练形意拳就是要练打架的本事的,打架的时候必须全身精神高度集中,随时随地要出手的。“起跑”的练法符合这个原义,是起钻落翻之欲发而未发。我们这个为什么这样呢?我猜测跟支燮堂的身体有关,支燮堂是老肺病,经不起这般神经高度紧张的练法。“起跑”的练法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心脏和膝盖。孙禄堂调啊调,最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架子,讲的是“和”,发而皆中节的那个“和”。发而皆中节啥意思呢?镗啷啷一掌打出去,咔嚓!一看脚踩到位了,掌推到位了,翻到位了等等,中节就是到位。这个“和三体式”在拳理上增加了一个“三根相照”,以前只讲“三尖”的。技术要领上呢讲究“坐满脚跟”、“平腕竖掌”。实际上孙禄堂自己的老年三体式架子也往这里靠了。
无论是“起跑”还是“到位”,都求一个动静之机,中和之道。孙禄堂讲,中和之外,无玄妙矣。这样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又要中,又要和啊。那么两种架子都练,一会中,一会和,岂不是圆满无缺?哈哈,貌似有理。不过孙禄堂又讲,中是未发之和,和是已发之中。看起来又不必了。具体怎么讲呢?不好说。照我看,你练“起跑”的,心还是要静,气不促,血不涌。一定要照看好身体,如发觉面色奇怪、形容枯槁的,即为不得法,或为练功过度。练完功要测量脉搏,及时调整,不可久站。练我们这个架子呢,可以往长里站的。(寿老师练功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但如果人在那儿站着,心不知跑哪里去了,那这个桩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喽。
东拉西扯,说到两种三体式的差别了,已然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新兵蛋子们不要瞎想,你学的是哪种呢,就按老师说的去做(当然要跟练出来的老师,或者自己虽然没练出来,但忠实传授师门规矩,不掺己意的)。你练“起跑”三体式的,就别管“坐满脚跟”,不可能坐满的;你练我们这样的,就别管“臀部肉交”、“尾骨对脚跟”这些。那是两套系统!至于那种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你就要小心了,敬而远之!明白吗?唉!你说你纠结为什么欧体的竖是内抠的,而颜体的竖是外鼓的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你学欧就学欧,学颜就学颜(决计不要学横是欧,竖是颜的那种哈)。一门深入,悟得其中三昧之后,再博采众长也不迟啊!不要多问啊!问只问本门的东西。以前有谁讲过,他老师刚见面时候对他讲,咱爷俩简单点,你也别多问,我咋教,你咋学,怎么样?那是被新兵蛋子们烦怕了,谁有那个精力啊!你心里纵有百千万个问题,且别问,只管练。一年之后少一半,两年后又少一半,三年之后就没啥啦!
(塌腰、三体式与多练少问)
太极拳周身俱能轻灵
笔者数十年对太极拳的习练探究,要做到“周身俱能轻灵”,必须掌握这样三点:即,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用“守窍”之法,拿住丹田练;以喉头发劲,进行呼吸。&&&&&首先,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动的状态&&&&&人的四肢,在习惯上是自动、直动的。太极拳用的是“意”,不在外面。&&&&&这里的“意”,非意念之谓.乃专指太极的一种特殊打法——“腰脊”(“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和“意、气、神”融为一体的一种劲道.体现为虚无劲、空灵劲。这种劲道.柔中带韧,所以.能够把四肢带动得大松大软.大舒大展,柔和缠绵,抽丝挂线,其感觉,很奇特很美妙,也很难以笔墨形容!&&&&&至于“意、气、神”,系人体的一种虚能.是实际上存在的东西,只不过存在的性质是空虚的、自在的。太极拳通过它的理法,把这种空虚的、自在的性质,变为物质的、自觉的性质,使之对人体的健康和技击产生作用。只要注意去练、去悟,不难掌握。这是“周身俱能轻灵”的首要条件。&&&&&当前流行的太极拳,其表现误区在于四肢的自动、直动,即手脚的比比划划.这同外家拳是一个样子。如果说有区别.也只是动作的快慢而已。从外观形状上看.猫腰弓背,虚实不清.毫无太极拳的味道,《太极拳论》三个“无使有”之一指出——“无使有凸凹处”,就是说的“胸不凹.背不凸”.亦即胸和背部要“开”。胸和背没有内在的“开”劲.怎么能够带动四肢运作呢?&&&&&其次,须用“守窍”之法,即盘拳架要“拿丹田炼”&&&&&拿住丹田练,是个什么概念呢?是指太极理法基本上都掌握之后,这时的行拳.就要把“心”收到丹田,把丹田当做行兵布阵的指挥部.一切动作和呼吸,由丹田主宰.由丹田牵动,由丹田供给,如此,则一应俱应,一得百得。这里.难以尽述,只可举例来谈。&&&&&譬如.拿住丹田练.上身就会顺应地、自然地放松(松.指掌握太极理法相应体现出来的那种松的境界,非主观刻意所为),劲落脚掌,内气通地,有如大树植地生根.脚底产生”实”虚实的实&和“稳”的感觉。反之,脚底没有“实”和“稳”的感觉,上身就必然没有松开。上身松不开,就轻灵不了。&&&&&再譬如.拿住丹田练.盘架就明显地有底气.劲势整,不零乱,不飘浮.“意、气、神”的劲道就足了;“意、气、神”的劲道足了,就是虚无劲、空灵劲足了。进入虚无、空灵的境界了,自然周身就能够轻灵了。&郑州陈氏太极拳馆&政六街馆&&www.tjczl.com&转
太极拳不用力之思考
练太极拳有人说不用拙力?这句话的背后还是没有离开用力,只是强调不用拙力,大力,蛮力等等,那就是以为可以用巧力,小力或者说什么合理用力等等。太极拳强调“显非力胜”,但是不用力却要能对付来力,如何办?这就是练太极拳人的最大疑惑,必须要换思路,否则是想不通的。不用力总要有东西代替“力量”,那是什么?是重量!自身重量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松空落地而产生了上升的能量(地球给予的反作用力)。重量是实体,能量是虚势,两者要分得清(开)又不能分离,互相圆通转换。如果有了这感觉,将此能量用于对方,对方会感到落空、起根、无法抗拒。这中间的东西也许仅可意会了。
太极拳不用力并非指无力,力大的身不亏吗。人没了力气,那只有躺着了,显然太极拳说的不用力是指在练拳架和动手的时候不用力与对方,哪怕是小力。我个人对这个“用力”体会就是:与对方接触时没有一点支撑,不用肌肉与骨头,如果能够做到没有支撑,还需要(或感觉到)“用力”吗?
我们说太极拳用重量,重量只有向下的可能,相对用力者来说,用重量不会有反作用力。用力者可以向上向前向左向右等等方向用力,而重量只有向下。当用力者作用对手的时候,两人都会感觉有反作用力。而当用力者作用于用重量的,用重量者不会有(感觉到)反作用力。这感觉可能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需要换思路来考虑如何打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议论的力,无论大力小力,拙力,灵巧的力?我想都是力,都是要依靠人体肌肉,骨骼,支撑而来,所以,去大力、拙力,用小力、巧力、穿透力等说法还都离不开“用力”二字。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受力点必有压迫感。此为用力,只是用多少,怎么用的问题。然太极拳强调不用力,关键是在“不用”,不用力,那就没有什么大小灵活笨拙之分了。我想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少会有两条路,其一,由于对不用力不十分相信,所以就寻找少用力或者灵巧的用力,以小力来对付大力等等的方式,如此这番练来练去只是一个“术”字的层面。其二,真的相信“不用力”,彻底改变用力的习惯,寻找不用力的道理取而代之。但是真正能理解能明白“不用力”的道理是非常难的,因为人的生活中都在用力。要明白“不用力”的道理,不仅要打下“术”层面的基础,还得要有“道”层面的悟性。要寻找能不用力的太极拳之道理不换思维方式是不行的。关于放松的问题,当一个人昏迷的时候,非常放松,也非常松沉。因为此时人的意志不再控制身体,而身体受着自然引力的作用,自然下沉,因此非常松沉。由此我想,沉重、放松是我们本来所具有,但由于我们的意识掌控“错”了,使其本来松沉的身体在运动中变得不松沉了。练太极拳的我们是否该换换“掌控的思维方式”,回归我们本来所具有的“道”。( ssf5312)
杨班侯先生太极十八诀
杨班侯先生的太极十八诀,也称十八在,虽是杨家的东西,但其实理是通的。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
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捩在两肱
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
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
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每天清晨,迎接太阳升起的时间,我都会找一静地,开始一天中最不可缺少的晨练,在缓慢轻柔中,细细体验大地阳气的升腾与体内阳气的运转,这种美妙的感受,应该是太极拳训练者所独有的体验,有的人感觉无论春夏秋冬、风雨冰雪都坚持不懈,肯定有一种什么东西能让人如此痴迷,不然这种坚守是不能让人理解的!其实,这外表看似的缓慢的运动中,体内早已翻江倒海、波涛汹涌,在这内动不已中,全身的骨节节节松开,真气在体内沿轨道周流不息。此时,全身筋筋相连,整个身体如缚缰之蚕,相互牵扯对拉,处处体现争力,处处展现矛盾,如果入静比较好,就会感觉到,全身犹如一个大皮囊,在地面滚动,找不到一点骨感,这就是先师所说的柔若无骨之境界!这样美妙的感受,你说能不上瘾!?还有很多人说,为什么必须是早上和上午练?人体是一小宇宙,太极拳修的是阳气,早上和上午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合道才会出功!
&&&&我反复几次说起,现在太极拳界的教授存在严重的问题,按先前我先师所讲的训练次序为:“理、功、法、术”四个大的阶段来看,现在基本上人们都是倒着学,老师也倒着教。有的人学了几年,甚至十几年,还是在不停的做太极操,有的人下功夫,也是每天多打几遍拳架。其实,传统的太极拳学教根本不是按此次序。拳是拳,功是功,拳是平台,功是基础,不是有老话,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吗?其实说就是内功,无论内家外家,练到一定程度,都需要内功来做辅助,只不过,内家拳更加直接,一上来就先从内功练起,而外家拳,有了一定功架基础后,老师才教。所以,练习传统的内家拳,如果不是一开始就进入内功的训练,而直接学习拳架,可能练的一开始就不对,所以,到了后期,越想有内功,就越下功夫,越下功夫就越错,有好多人,到了后期,把下功夫练了十几年的太极拳丢下了,感觉找不到里面的东西,越练越没有意思了,怀疑所学,可惜失去了一个好的文化传承人。有时候经常看看拳论,里面什么都告诉你了,如第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这不说,练习太极拳,要先从无极开始吗?如果你只是从拳架学起,老师就会告诉你,起式就是无极,然后一动念生成太极,一移重心产两仪生阴阳。可是,如果老师不告诉你,起式的无极桩就是筑基功,一动念为小周天,一移重心为内家发劲之机密,虽然你每天都练多少遍,也不可能知道这些只是功感而不是功法。就拿我们李派的桩功来说吧,这个叫性功与命功,也就是俗话说的静桩功与动桩功,在静桩时,基本上采取养生气功训练方法,以大小周天功运行来调动身体内手足三阳三阴经和奇经八脉,实现体内大通。在练习动桩功时,调动身内真气,运用大吞吐之法实现刚柔快慢化发等技击技法。有人说李派不讲桩法,千万别信,今天高兴,说说一开始站桩有什么机密。太极拳能不能用,关键是要掌握内家拳发力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基础就是要先产生太极拳八个劲别的母劲---掤,产生这个掤就需要在站静桩中求得,静桩的训练的核心是要松下来,当你身心松向下松到极限,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当一个事物达到极限时,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时,就会感觉到有一股神秘的东西把自己向上膨起,这个感觉就是产生了太极拳八个劲别的母劲---掤。这个向下下不去,向上上不来的状态也叫无极状态,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态,所有拳架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我记得先师曾说:“静桩是在静态下的放松,行拳是在运动中的放松,推手是在对抗中的放松,实战是在对抗与紧张中的放松。”在这样的状态下练拳,越练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有通透圆活的感觉,浑身各个关节如加了珠子,上了黄油一样圆活无滞。按这样的要求,应先练习老三推,在老三推中找到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发力的方法,再开始练习传统套路五星捶,再经过一定时间练习找出除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以外所有方向的发力方法后,就可以专门练习发力的八大硬架和十三刚架,这时的练习的发力,就源于内家拳独特发力方法基础上的训练。练到此等地步,可以谈论李派的“大架子、圆小架子、硬架子、轻架子、快架子、慢架子、松架子、紧架子、中定架子”九种练法。也可以谈论到的“快怎么练,慢怎么练,快变慢、慢变快,又怎么练,较劲时怎么练,养身时怎么练,招招都用大步猛窜怎么练,式式都用蹭步碎磨怎么练,重心是怎么蓄起和爆发的。”有了这样的练功体验,就不会对每势都大步猛窜的叫做太极八法奇门拳感觉奇怪了,现在很少有人会练,主要的原因是训练方法出了问题,练不出来了!拳论中讲:“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就是内气,就是内功,在李派里讲的是:“敛欲养精,以精生气,敛语养气,以气生神,敛视养神,以神生还虚,敛听养虚”。与道家所讲:“练体堆精、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同理。前面所讲为养气方法,后面所讲为养气的阶段。可见还是李派的东西更加宝贵一些!有了此等功法训练,返回来又会产生:“以敛神来培气,以蓄气来养精。最后敛气入骨,通达五脏,内生神力。”的训练方法。哈哈!有些人还想以自学的方式学会传统的内家,真是胆大妄为!不知深浅!练不练出功夫先暂且不说,千万别练出毛病来啊!拳论中所讲:“入门引路需口授”绝不是虚言(采天之气借地之力)
滇南王关窍经脉图
命意源头在腰隙
腰椎与命门
十三势歌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妄费功夫贻叹息。
&&&&&&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是全歌的关键。一般解释为意念要注意腰那个地方。吾师在讲解《心会论》时提及“十三势歌”,说:这么解释也不能算错,因为练太极拳关键在腰,但就不够深刻了。有的拳谱讲“命意源头在腰际”。从文字上来说只是一字之差。但具体到练习上就有区别了。“腰际”,腰那一片。范围已经很大了。究竟在哪儿啊?
我所得的师传真谛是“腰隙”,腰的缝隙,腰椎当中那个缝隙。它的精确位置就在(从解剖来说)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间。(从气功和中医来说)即“命门穴”,那个地方是人的元气生发的地方。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的论述。
我在随师学习的时候,恩师曾明确指出:人体里面先天气场在肚脐后面,两肾当中,后天气和先天气在那儿混合,变成人体生命的整体的气。
“命意源头在腰隙”关键是这个“在”字。简单点说,就是我们人的气和神意的发源地在“腰隙”——命门。练十三势要从那儿发出“意”和“气”。要特别特别注意:不是想到从命门那儿出来!!!得是真真正正从命门那儿出来才行!!!这才叫“命意源头在腰隙”!!!
可能有人要问,意识不是在脑子里吗?怎么能跑到那儿去呢?这就需要练。练太极要练气,太极之气得从丹田出来。《心会论》里讲有三主三宾。腰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神意为第三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手为第二宾辅,足为第三宾辅。
一般对《心会论》解释不够全面,就以为“主”是重要,解释为:第一重要是腰隙,第二重要是喉头,第三重要是神意。恩师在讲《心会论》时予以点破: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这种秩序是讲的练功的步骤!即:第一步要以腰为主宰,丹田来辅佐他。用丹田气来辅佐腰就是“气贴于脊”,把丹田气收到腰那儿去,宾和主结合到一起。
怎么结合?就先得注意腰隙,老注意他,注意得非常好了,一动,意念就在那儿。一动弹丹田就连着手。丹田连着手也就是腰连着手了。“一身备五弓”,五张弓就连上了。练太极拳不是丹田气直接过来,而是从脊柱“一身备五弓”这么过来的。命门相当于“一身备五弓”中脊弓的弓背。从那儿一动弹,全身整体的动。
所以“命意源头在腰隙”是气和意念真正要从腰部命门那儿出来。把丹田气收到腰,在通过腰形于四肢,认真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打太极拳的音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