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乒乓群595297499,qq群主怎么拉人,您好,拉我进群,谢谢!

空砍群群主砍39+9+6+6成历史第一人 无奈鹈鹕又输球
时间11月2日NBA常规赛继续开战,鹈鹕对阵森林狼,最终他们以98比104不敌森林狼。德马库斯-考辛斯投进5记三分,砍下35分9篮板6助攻6抢断3盖帽的全面数据,成为历史第一个砍下这种数据的球员,但是无奈没能帮助球队取得胜利,继续坐稳空砍群群主的位置。今天考辛斯21投10中其中命中了5记三分球,拿到35分9篮板6助攻6抢断3盖帽的数据,这是NBA历史上第一次有球员砍下35分、9篮板、6助攻、6抢断、3次盖帽并命中5记3分球的数据。另一个“神塔”-今天也拿到24分10篮板6助攻3抢断的高效数据。但是这两人的发挥没能帮助球队取得一场胜利。上赛季因为磨合问题内线双塔的威力并没有体现出来,本赛季因为考辛斯彻底的融合让这对组合威力大大增强,考辛斯如今高位持球的能力更强,加强了自己的传球组织策应能力,而在防守端考辛斯也一改之前自己懒散、不愿意防守的风格,场均可以得到2个抢断和2个盖帽。不过赢弱的后卫线和替补席让鹈鹕的整体水平仍然处在一个不太稳定的阶段,而且首发控卫的霍勒迪的发挥也并不高效考辛斯他想要赢球,他想要进入季后赛,但是很无奈球队除了戴维斯,其他人很难难堪大任,任凭自己如何努力,鹈鹕依旧改变不了输球的局面。考辛斯本赛季开始到现在场均得到30分13篮板6助攻、2抢断和2盖帽的全面数据,而鹈鹕的战绩却是惨淡的3胜5负。(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游戏至尊王者
今日体育热点
6秒后自动进入首页长清富群家电
长清富群家电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零距离亲子交流群招募啦
育儿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备孕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新生儿哭闹了,怎么办?
宝宝突然不吃奶了,怎么办?
宝宝突然发烧了,怎么缓解呢?
宝宝不爱喝水,咋办呀?
宝宝的辅食不会做,咋整呀
好不容易熬到宝宝上学
哪里的幼儿园老师靠谱?
哪里的学校教育质量好?
针对这些问题,零距离特意建了“宜兴零距离亲子交流群”,方便大家交流育儿知识,分享育儿过程中的快乐与辛酸。
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把你育儿过程中的疑问都提出来,大家互帮互助,也可以把生活中无处发泄的琐事在这里吐槽出来,释放压力,在群里获得正能量,快来加入我们吧!
零距离亲子交流群加入步骤:
2、给群主留言说明,想要加入零距离亲子交流群
3、群主拉你到群内
注意:各位网友,为了方便微信群管理,本群已启用“群聊邀请确认”功能,只有群主才能拉人进群(防止广告进群),所以需要进群的网友请先添加群主微信哦。
另外,本群仅限宜兴地区亲子育儿交流群,想要学习分享育儿经验知识的宝妈赶快加入,也欢迎各位宝妈们进群吐槽生活中的琐事。本群禁发广告!禁止群内私加好友!第一次善意提醒,第二次踢出群。(解释权归群主所有)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宜兴零距离其它文章
别私存!给你的朋友看看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这是我这男朋友第一次给我过生日!他如果本来一开始就说给我送一个小的礼物,那我收到会非常开心得。但是上个月说我生日要送一个7000多的苹果手机给我,这个月的时候又说手机淘汰的快,就买个3000多的项链吧。结果后来说没货了,520给我送了一个200多得项链……说生日送
来源:FM93交通之声、都市快报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很多小孩热衷于在大型充气游乐玩具游玩,蹦蹦跳跳好开心!然而最近福建泉州刚刚发生一起悲剧:29日晚8点多,泉州某广场上的充气城堡被吹翻,造成一名男童死亡多人受伤。据了解,事发地点为当地村民的休闲中心之一,平常夜晚,许多大人会带着孩子到这里游玩。但由于靠近海
距离2018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仅剩半个月时间作为资深世界杯伪球迷的零妹妹也是十分期待这一年,C罗33岁,梅西31岁可能是最后一次目睹C罗梅西争霸世界杯2018年C罗与梅西到底谁能圆梦莫斯科?想想就热血澎湃?????如果你问我在宜兴去哪里看世界杯过瘾那零妹妹接下来推荐
央视财经频道《乡村振兴中国行》该系列节目走进全国上百个县市,发现乡村振兴新思路,寻找乡村振兴好榜样,记录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中的有益探索,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宜兴被“点名”!“乡村振兴”是一个热词全国上下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那宜兴凭啥登上央视宜兴的乡村
心里有点乱,虽然之前谈过两次恋爱,可是从没想过姐弟恋。新来的一个实习生里面有个男孩子挺清秀的,我是和他们对接工作的,接触也比别人多一点,一来二去就比较熟悉了,刚开始聊得都是工作上的问题,后面发现我们都喜欢动漫,就聊得多了。然后他明确表示喜欢我,问我要
来源:综合央广网、财经要参、最爱大北京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相遇从来都是一件美好的事,燕妮邂逅马克思,奥黛丽邂逅罗马假日,波尔多酒邂逅恰好的湿温,零距离邂逅2018的夏天。人杰际会的时空,名流拥挤的宜兴,零距离以行业标杆的姿态起草一场与精英商圈的相遇。我们是谁?宜兴零距离网,简称宜兴零距离,是宜兴本地专业的关注宜
宜兴超任性的小龙虾店,不排队不可能的!细节决定实力!有专门的养殖基地直运魔都每天进货N次,品质实力看得见!没有小龙虾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和三五好友撸虾十三香、蒜香、手抓香辣、再配上冰啤酒爽爽爽!TATA!美味到想打call,百吃不厌,根本停不下来!TA!从食材,到烧
零距离亲子交流群招募啦育儿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生娃前备孕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生娃后新生儿哭闹了,怎么办?宝宝突然不吃奶了,怎么办?宝宝突然发烧了,怎么缓解呢?宝宝不爱喝水,咋办呀?宝宝的辅食不会做,咋整呀好不容易熬到宝宝上学哪里的幼儿园老师靠
来源:湖北经视、都市现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店员的一个失误反倒多中一百多万这真是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和老公是先结婚证领了。但是老公父母一直不去订酒店。导致接下来的事情什么都办不了。婚期也定不下来。还有就是老公父母不舍得花钱。什么都要跟着别人学。嫌这个贵那个贵。该怎么办呢?我这是不是婚前忧虑症啊!!!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意外突如其来…福清一家三个小孩瞬间被夺走性命!悲剧发生在福建省福清市金辉华府小区三名儿童在水池旁玩耍时,疑似触电不幸身亡。网友提供的视频中,三个孩子倒在水池旁,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抢救,不断按压着儿童的胸部,进行心肺复苏。事情发生在26日傍晚5时许,3名儿童
来源:珠海交警、FM93交通之声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还有一些MPV是电动侧滑门,一拉把手就会自动关门,没必要像坐小面包那样拉门。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事”!...
“这些,都是来自于妈妈们真切的爱意啊!”你想要的床 VS 妈妈喜欢的床床作为卧室里的绝对主角,它不仅仅是睡觉的工具,也是家庭的装饰品之一。深受宝宝们喜爱的性冷淡北欧风,不需要斑斓的色彩。简约明亮的自然色调就足够有逼格,即便是黑白灰,也能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
微信网友爆料川埠街上早上摆摊的,乱停乱放堵的,人都很难走过去,别说汽车啊,电瓶车了!微信网友爆料三得利后面那条路晒满了小麦,转弯处占用了来向车道,行驶特别危险,还有大车路边停靠!这种行为非常的危险,出了事情倒是好玩了!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宜兴“城
微信网友爆料古有六月飞雪窦娥冤,今有宜兴“飞雪”为哪般 今早打开门,被这一目惊呆了!树叶上,车身上,蔬菜叶上,衣物上……到处落了一层“白雪”。远远望去一台大型挖掘机,恣意在施工路面抛洒一种白灰,随风飘扬……原来是宁杭高速宜兴东互通工程(位于丁蜀镇洛涧村
最近有件事让我夜不能寐,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来说一说,让大家分析下吧。我和男友在一起两年多了,我家里条件一般,他家也是。可是最近突然他家乡下的房子拆迁分了好几套房子,应该还有些钱,本来我们关系挺好的,也没闹过,但是自从这事发生以后他对我
先给孩子们来一波...六一儿童节特惠周 每一个童年都该被甜蜜对待每一段成长都该有梦想护航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颗童心原价58元/个带上小伙伴全套预定可享6.1折赶紧团起来吧活动时间:5月28日~6月1日过完麻麻节,该给宝宝送礼物啦【泰迪熊蛋糕】-------------------------
宜兴零距离九月中旬即将发放下半年度QQ群主福利
由上海玉鹿体育主导的QQ群主福利群,组建正好一周年了,第二年上年度的福利即将在本月中旬陆续发放。请群主相关注意事项:
一、申请的群是否还在订阅“玉鹿体育”兴趣部落?不会操作的可以邀请玉鹿公司相关人员作为管理人员代为操作。
二、本次福利为赠送每个群主:50个二星ABS T40+训练球和两盒三星ABS T40+乒乓球。
三、快递方式: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次福利的发放必须在“玉鹿体育“TB店铺下单(店铺号:4931672),下单一盒ABS T40+三星乒乓球即可,在淘宝上打印快递单发货比较方便。下单的费用全额微信返还。可用tb直接扫码下单。
四、特别说明:QQ群不讨论过多关于TB的事情,直接与TB客户沟通即可。
五、欢迎更多乒乓球QQ群群主积极参与到群福利活动中来,要求QQ群人数不能低于300人,即可。我们将进行一年两次的群福利,其它赛事方面的福利也有优先权。
玉鹿体育市场部
欢迎关注玉鹿体育战略合作伙伴:袁义兴乒乓。乒乓球教学、培训、技术问题咨询等。
袁义兴乒乓公众号:yyxpp666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玉鹿体育旗舰店,采购合金底板送捷德套胶活动火热进行中。。。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虚晃一枪虚晃一枪最接近把一个人的生活重新过一遍的事情,是回忆那种…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把时间和机会,都留给有活力的人&,&author&:&yeka&,&content&:&\u003Cp\u003E年前,在微信公众号上贴出了同名文章:\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9a2f5c2fa01bc&chksm=eaba544addcddd5c6c27c713f207ec57ca641deb7dff5ac36b8c7eb1e64a0ba6088#rd\&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把时间和机会,都留给有活力的人\&\u003E把时间和机会,都留给有活力的人\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鸡年伊始,看到吴军老师在『得到』专栏上列的2017年的工作和生活计划,满满当当。问他:安排得这么满,忙得过来吗? 吴老师说:也许只能完成六七成,但是做计划却要按百分百来做。听了吴老师的话,立马给自己也列了一份百分百的新年计划,自己留着,分阶段回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列全年计划,就发现时间好紧张。于是,马上开始检查哪些环节会耽搁自己的精力。老经验:\u003Cb\u003E做减法\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做减法,就把微信通信录精简为不到120人,放眼看去,留在微信通信录里的,除了至亲之外,一大半都是有合作关系、本身很忙又很有能力的朋友,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没事跑上来找自己闲聊,而且他们的微信,无论转发还是自己写的,大都有干货,定期去看总会受益。极少数没有直接合作关系的朋友,但我知道他们爱读书,肯思考,不是只点赞不动脑的人,而是成长路上的同道。他们给我点赞和留言,我心安,不会滋生虚荣浮躁.\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然后,从不再产生交流价值的微信群里一一退出,还退出了一个曾用于帮助合作伙伴过渡到微信群的QQ工作群(如今,\u003Cb\u003E只保留了孩子的家长QQ群\u003C\u002Fb\u003E),并开始清理长期运营的读者微信群,淘汰了一些从不发言但又没有发给潜水证的群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花一番功夫打理自家阳台上的花花草草一样,剪枝修叶施肥除草,做减法让人心情舒畅,脚步变得轻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里,还要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u003Cb\u003E这是你需要的吗?这些人是你想长期交往的吗?他们会带给你成长,还是带来消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才有可能节省出精力,聚精会神,完成今年目标的六七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大家共勉,加油!\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留言互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zhang-mao-mao-nw\&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張公子\&\u003E張公子\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哈哈最近半年按照周老师的办法,我也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唯一尴尬的是在不同场合碰到被我删除的人或者他们申请重加好友,第一句话都是问:你为什么把我删了。。好尴尬,请教周老师如何应答:)\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答:这次去台湾,有旅伴加我微信,我直接和她讲,我平时微信通信录是控制在多少人以内的,都是为了工作以及与家人交流,朋友们交流都上微博。所以,如果想和我保持联系,加我微博好了。『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话糙理不糙。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成长,那么,那些重视你的价值和友谊的朋友,是不会因为你不肯加他们的微信而远离你的。如果你的朋友也很独立并重视他自己的成长,他会理解你的做法并对此毫不在意。只有那些不肯成长的玻璃心,才会计较你不理睬他们了,balabalabala,然而,你想摆脱的,不正是这些人吗?\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更新的公众号文章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a844c4cdb3e2c6fc3a2159ebc7c7b43c&chksm=eaba547bddcddd6d7ff1c9e036e23cefc7e3f5bbf5f00#r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妈妈们,有自己的地盘儿吗\&\u003E妈妈们,有自己的地盘儿吗\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bcbaeca6a1be8d86f51d8&chksm=eaba547fddcddd7e95188f47ada6dbd5f6feb4ee4fdba1c9e356b71f#r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敢做敢为,落入陷阱--【弯路&绝路的思考】(续一)\& class=\&\&\u003E敢做敢为,落入陷阱--【弯路&绝路的思考】(续一)\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cd2bae4ef705aaf539648&chksm=eaba5464ddcddd729f28f38b3f7d1d2a52ecd259d49fa621b9009556#r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桌布,有那么重要吗--我就是个偷懒的妈妈\&\u003E桌布,有那么重要吗--我就是个偷懒的妈妈\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通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link.zhihu.com\u002F?target=http%3A\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3F__biz%3DMzI2MzQ4ODcwMg%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9a2f5c2fa01bc%26chksm%3Deaba544addcddd5c6c27c713f207ec57ca641deb7dff5ac36b8c7eb1e64a0ba6088%23rd\&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公号\&\u003E公号\u003C\u002Fa\u003E的形式开通了「向我提问」,你可以在\u003Cb\u003E公号菜单\u003C\u002Fb\u003E上看到这个选项。\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06: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06: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21695e05abf8ebebea7cb2b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64},&&:{&title&:&我们最害怕的,是前途无量&,&author&:&yeka&,&content&:&知乎上的这个问题我存了一段日子了:\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变好? - 心理 - 知乎\&\u003E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变好? \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今天,教学微信群里的一次讨论,让我再次想到这个提问。每次在群里讨论到高校的教改,总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出来陈述体制的种种弊病,陈述教师的种种苦恼,但是只字不提自己的努力是否到位。指责体制多容易啊,反思自己多没面子,虽然自己就是体制的一部分。有位Q 老师,认识我快一年了,却是连抬抬腿到博客园上开个教学博客都有如要搬去千钧重的脚镣,但凡群里有人吐槽体制,Ta就有一大串话要讲,每次看到Ta在群里发言我都有点不耐烦,心想,有这功夫,都可以开100个教学博客了。后来Ta终于开了博客,也让博客一直空着,啥都不放。别的老师在博客上布置寒假作业了,Ta点赞;别的老师在博客上发布长篇教学总结了,Ta点赞。Ta一个劲地给别人点赞,但我很怀疑,Ta点开了那些博客链接好好学习过吗?如果真的学习了,为啥不动手赶紧建设自己的教学博客,为自己也为学生提供方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而那些不信邪的老师,则因为有耐心坚持一点点改进教学工作并不断记录、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成果,而逐渐积累起坚实的力量,不仅让学校的各级领导看到教学改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也让工业界看到这样的老师培养的学生有着好的就业潜力,从而愿意和这样的老师展开诸多横向合作。这样的老师因为专心投入而摸到了教学的规律,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尊敬、工业界的青睐,还可能会因为教学经验丰富而被在线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聘为名师,发展的道路何止一条两条。\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我眼中,这样的老师\u003Cb\u003E前途无量\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rocedu\u002Fp\u002F6143494.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学生的头脑是容器还是火把? - 娄老师 - 博客园\& class=\&\&\u003E学生的头脑是容器还是火把? - 娄老师 - 博客园\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easteast\u002Fp\u002F6287489.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见字如面--我的软工2016总结 - 福大软工和面向对象 - 博客园\& class=\&\&\u003E见字如面--我的软工2016总结 - 福大软工和面向对象 - 博客园\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我眼中,这些来自工业界的助教\u003Cb\u003E前途无量\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math\u002Fp\u002Fsemodules.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构建之法》课程进度之Github、Travis等工具融入篇 - ffl - 博客园\& class=\&\&\u003E《构建之法》课程进度之Github、Travis等工具融入篇 - ffl - 博客园\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qbview.url.cn\u002FgetResourceInfo?appid=31&url=http%3A%2F%2Fwww.cnblogs.com%2FdeerCode%2Fp%2F6395375.html%3Fnsukey%3DUybEJdOSQE4WHdv2NeOAXoWgHsC2cGMGbxTo2P33HR%252BWU7tkfzoh8HQkG3zWpb06ziXCsBRUAeOWvdQaejkkKzgQugCKMmFtys9RjysVGl0N3OnTARwwfdfMbUBQzK92akYrv%252FrZjMTIoHwZ%252FCi52PclvVpDYTvWUy8jgzaOaVJ25dkEDC9wCQc8ySf8SfTd&version=10000&doview=1&ua=Mozilla%2F5.0+(Windows+NT+10.0%3B+Win64%3B+x64)+AppleWebKit%2F537.36+(KHTML%2C+like+Gecko)+Chrome%2F56.0.2924.87+Safari%2F537.36&keeplink=0&reformat=0\&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2016福州大学软件工程实践调查问卷报告\&\u003E2016福州大学软件工程实践调查问卷报告\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toughever\u002Fp\u002F6263803.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耿丹16-1上半学期助教总结 - toughever - 博客园\&\u003E耿丹16-1上半学期助教总结 - toughever - 博客园\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正所谓:\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refer=yeka5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构建者永远是年轻\&\u003E构建者永远是年轻\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想起连续看了两遍的电影\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movie.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卡特教练 (豆瓣)\&\u003E卡特教练\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cf4ac83be35f93c09eef.jpg\& data-rawwidth=\&405\& data-rawheight=\&600\&\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电影中有一段话非常值得人回味,这段话仿佛不仅仅是说给那个桀骜不驯的高中生球员听的,它也准确的击中了每一颗旁观者的心灵.\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你心底深处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是你自己的不足吗?”\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u003Cbr\u003E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u003Cbr\u003E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u003Cbr\u003EYour playing small does not serve the world. There is nothing enlightened about shrinking so that other people won't insecure around you.\u003Cbr\u003EWe were all meant to shine, as children do. It'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s in everyone.\u003Cbr\u003E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们最害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起我们,\u003Cb\u003E我们最害怕的,是我们前途无量。\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我们真正怕的是我们光明的一面,不是我们阴暗的一面。\u003Cbr\u003E我们平庸,畏手畏脚,好让周围人不感到不安,这是毫无意义的!\u003Cbr\u003E我们注定影响世界,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一样。\u003Cbr\u003E让我们发挥潜能,才能让人们受到鼓舞。\u003Cbr\u003E让我们摆脱恐惧,才能让人们得到解脱。\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段话摘自美国作家Marianne Williamson的《发现真爱》(\u003Ci\u003EA Return to Love\u003C\u002Fi\u003E),被Nelson Mandela 1994年引用于他的演讲\u003Ci\u003EInaugural Speech\u003C\u002Fi\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8a9daa8ad0.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9\&\u003E\u003Cimg src=\&v2-df76fe05a227f.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img src=\&v2-f5bcde25ffc6dbeb6a11a2ef1f61ece6.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img src=\&v2-c3d069e6d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u003E&,&updated&:new Date(&T15:09: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16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09:2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6b60fb751c635fd0e5563ddb642b721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168},&&:{&title&:&从学校走向社会,你的知识转化成价值了吗&,&author&:&yeka&,&content&:&\u003Cp\u003E征得Joyce同意,把与她往来的交流邮件贴出来与大家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年前,Joyce的第一封来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老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好!关注了您和您的博文视点、JUSTPUB已经有近四年了,阅读了《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合上正在读的《大学之路》,我鼓起勇气向您写下这封求职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Joyce,女,29岁,已婚,现居D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4年,我跟八十年代的您一样,远赴成都读大学,不过我读的是S大,信息安全专业。大四上学期,也就是2007年秋,我去香港C大做了一个学期的本科交换生,在香港的数月让我见识到了港人的「Professional」,极为专业的精神。2008年我保送了本校密码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我从密码学硕士转为无线通信博士研究生;2012年10月,我被国家公派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博士联合培养;2015年4月,我在S大通过博士答辩,获得博士学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十一年的时间,乍一看,好像我走上了自己理想中的「to be\nprofessional」的道路,但是午夜梦回我内心愈发明白,其实我越走越远。去年夏天,经过华为成研所的博士特招,我拿到了年薪30w的口头offer。掂量再三,还是婉拒了。中学时我常拿「人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和「真正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不再努力」来激励自己,认为只要不断向前,什么路都可以走通。但是到了这快三十的年纪,感觉我的韧性用错了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相只有一个:我不喜欢做学术,更不觉得我在无线通信的研究上能取得真正的成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以及避开学术道路,同样是去年夏天,我做了一个被人吐槽的决定:签下了D城某厅。近几个月我在D城某厅工作,为厅里的一个二级单位承担一个信息化方面的项目。讽刺的是,单位急切地需要我进入企业的博后工作站做两年博后,也就是说,挂着博士头衔的我,貌似只有做研究这一条路可走,可我实在不想要这样的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静下心来回忆,发现自己曾经真正开心的事情,好像都是在与文字打交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科的时候我是S 大校广播台的中文播音员,一周五档节目(下午5点30到6点20),我主播其中两档:周一的「湖畔音乐」、周三的「文学天空」。有时候同事的课程有突发状况,我代班主播周二的校园时事访谈节目「猫眼看S大」。大三的时候,广播台的学长学姐争取到了周六增开一档节目的权限,从中拨给了我一刻钟,于是我自己采编播一体,把这一刻钟变成了一个阅读栏目。为S大同学,当然更多是自娱自乐,读过泰戈尔、叶芝的诗集,也读过简祯、张晓风的散文,还读过米兰昆德拉的哲学。那时候喜欢《九州》系列,还将今何在所著的《羽传说》的开篇故事改编成了剧本,找同事录了一期广播剧。又想要将绘本作家畿米介绍给大家,做了一个《向左走向右走》的音乐朗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写剧本」,当我还是大一新生的时候,在信息学院的学生会文艺部参加过迎新晚会的筹备工作,把郭敬明(抄袭庄羽《圈里圈外》)的那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改编成了一出舞台剧。剧本当然被采纳了,但是,选角上发生了不少狗血事件,哈哈,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跟您详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阅读的写作基本是无病呻吟,没有写作的阅读变成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个体会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我看到了系统性的总结。后来我看到您的知乎回答、知乎专栏、新浪微博中,也不断地提到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然而阅读与写作对我而言一直只是「悦己」,也并没有任何发表文章获奖的记录可以证明自己的「江湖」地位,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除外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天可以跟文字、书本、作者打交道,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梦想。而周老师您做的正是这样一份工作呀!当然,我可能只看到了好的那一面,而您从当编辑到做独立出版,所要处理的繁琐事务,所要做出的艰难决定,所要面对的沟通谜题,一定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如果可能的话,我期待能够为您工作,不在意形式,不在意薪酬,我愿意从校对做起,跟着您学习出版这个行业的一切,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从「为您工作」到「与您一起工作」。退一步来说,即使现在您无法为我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仍然希望可以得到您的指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有看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授课老师在讲积极心理学的时候说,一个\nrole model 对个人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我心中,您就是这样一个\nrole model,愿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不会让您失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附上我的博客和微博地址,谨供您参考。期待您的回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Joyc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的回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ear Joyc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两天我抽空读了你的博客上的文章,我想还是先书面谈谈我对你的求职的考虑,先不忙见面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一直都在象牙塔里生活,不过从你的文字里能感觉得到,你未必是书呆子。只是,有可能在面对不如意的现实时,还得试着先忍耐。你现在的求职选择不是一个从容的选择,这会给你带来更大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目前,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动荡比较大的社会,给自己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经济环境,周围的人素质不至于较低,还是非常重要的\u003C\u002Fb\u003E。你所处的环境,客观来看是不错的,就看自己如何看待环境了。拿我来讲,当初在高校出版社,由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高校环境里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所以对资源的利用是相当不足的,只是自己还算比一般同事更积极主动一些,所以能够在机会到来时把握得住,也才有今天这样的一点点「地盘儿」,能够分出时间给孩子,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学习和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你刚走出校门,可能还是需要在一个人数较多的组织里去体会一个组织的运作规律\u003C\u002Fb\u003E。另外,如果工作上表现得主动一些,可能就会有较多机会在比较优秀的平台上接触到优秀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爸爸的主张是,\u003Cb\u003E学过的东西就不要浪费,要尽可能去转换\u003C\u002Fb\u003E。你学了多年通信,白白丢下,蛮浪费的。我在大三时想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我爸爸劝住了我,他的话很理性,也很务实,他说:\u003Cb\u003E你那么做挺不划算的,何必把起点降到那么低,\u003C\u002Fb\u003E而且即便你考上了北大,你也会有一些新的不如意,这种代价未必值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作后我的体会是,\u003Cb\u003E人不要活在书本里,要去做事\u003C\u002Fb\u003E,做事后,人的好些不现实的想法就会被否定,但这并非等同于没有理想。在某厅的环境里,有可能做事的节奏比不上竞争激烈的环境,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爱好排上日程,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爱好,也要抓紧时间高效率做好本职工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既然喜欢文字工作,还写过剧本,那就不如认真规划好目标,要求自己不能只是写着玩玩,而是要能够发表,要能够慢慢发现自己擅长写什么样的主题,从而在这个方面积累优势。比如,你看过不少电视剧,那么有没有认真写过剧评,而且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点评。平时有没有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群体来交流,等等。比如你读我们的书有4年了,但并没有主动和我们交流过,也没有交流过书评,\u003Cb\u003E只是现在遇到了选择的压力才来给我写信\u003C\u002Fb\u003E——因此,我认为这依然不是真正的主动选择,还是被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从你点评L 的文章中看到了你受过不错的专业训练,逻辑和表达都是很好的,只是一定要多去写一些东西,哪怕是科普你所从事的领域里的知识,也是很好的练习。我从2004年开始意识到需要坚持写作,到现在能够在知乎上写一点有自己想法的回答或专栏,都经过了漫长的自我训练,我对自己是有写作要求的,虽然知道可能达不到某些我心仪的作者的高度,但只要我不断在进步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自己的小公司,目前对外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在合作,我们已经有密切合作的项目团队,暂时不缺人手,而且我这几年的打算是一边做项目,一边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因为我感到自己的欠缺还很多,所以这几年我把自己定位为跟着几位优秀的作者学习如何做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同时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国内创业的大环境依然很不好,所以,能够在某厅那样的地方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利用安定的环境来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爱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对你是蛮不错的选择,可能不仅不能轻易放弃,还要注意珍惜。拿我合作的这家出版社来说,出版毕竟目前还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待遇也比较好,所以这里面的编辑虽然在我看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和外面一些民营图书公司的人比起来,普遍素质更高,我和他们的一个团队长期合作吴军老师的书,也得益于这样的平台:印制、发行都有长期积累,资金比较雄厚,出版社结款及时,从不拖欠。但如果我当初思考不谨慎,与一些实力不强的出版社或甚至信誉欠佳的民营图书公司合作,弄不好自己的钱拿不到,出现了盗版也没什么办法。因此,\u003Cb\u003E一个人在年轻缺少做事的阅历时,需要傍大树。\u003C\u002Fb\u003E现在对你而言,资金雄厚、人才多的某厅算是大树,而我这里不是。我的小公司经营了接近5年,得到了几位作者的大力支持,又因为我在出版圈做了这么多年,有一些人脉积累和口碑,所以能够以较优的合作条件来与有实力的出版社合作,作者们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因此与我合作,条件也相当宽松,这都是一般的编辑不易遇到的,我只能说自己运气够好。但要把这样的好运气变为必然性,我还需要大量的学习。好在这两年公司的现金流不错,我能够以较为从容的心态抓紧充实自己,以便\u003Cb\u003E为下一阶段的人生做好准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学校走向社会,很需要磨练的一个能力,便是\u003Cb\u003E价值转换能力\u003C\u002Fb\u003E,即能够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变成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帮助的工作成果,因为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优势,刻意视而不见,也是很不必要的浪费。将来即便你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得\u003Cb\u003E学会转化\u003C\u002Fb\u003E,比如怎样把自己的文字能力转化成可以卖出去的剧本或文章——而这样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是可以先行训练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之所以在出版行当里做得还不错,是因为\u003Cb\u003E我比其他人更早地看到了转化的价值,我基本上没有浪费我的所有积累\u003C\u002Fb\u003E。吴军老师也是如此,他把自己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阅历都通过写作,转化成了一本本书,这些书不仅销量大,而且口碑好,极好地支持了他现在从事的投资工作,而且惠及众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人显得缺乏力量,都是因为缺乏转化的能力。你的求职信让我看到了你多少有点\u003Cb\u003E逃避现实\u003C\u002Fb\u003E的心态,所以你可能更需要做的是\u003Cb\u003E面对现实\u003C\u002Fb\u003E,认真思考如何把坚持多年专业学习的积累转化为价值,当你开始转化出价值的时候,也是你开始利用所学做出成果的时候,那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也就会更有信心培养自己的爱好,并始终\u003Cb\u003E随时学会思考如何转化自己的所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Joyce的回复】\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周老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好!自从周五晚最后一次刷新收件箱看到您的邮件以来,我这整个周末基本都用来反复阅读您的信件内容了。现在才开始回信,迟复为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次求职的结果,基本在我的意料之中。倒不是说我有多么不自信,或者说我有多么会预测,纯粹是由于我相信您,我相信您洞悉人心与世情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咱们并未谋面,在微信和微博上也还不熟,但是您迅速精准地看出了我的问题与痛点。在这一点上面,我妈妈真的要自叹弗如了。(我跟我妈是好朋友,今天我拿您邮件中的“以便为下一阶段的人生做好准备”这句话激励了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拷问了自己\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如果逃避现实的心态无法扭转,如果价值转化的能力无法获得,那么其实不管是在出版业还是在某厅,我都无法真正地成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读到您的来信,我如获至宝。这周我刚过29岁生日,迈进了在这世间行走的第30年。在注定必须要扛起生活的责任,逐渐失去“30岁保护咒”的这一年的开端,能够得到您字字珠玑的忠告,是上天给我的最大恩赐。我很感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把您的忠告摘抄记录到我的随身小本上了,并把它们归纳为职场人生的三个原则,或者说三个互相重叠的阶段:Transferring, Training, Toning.\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Toning\u003C\u002Fb\u003E针对的是现阶段,至少未来三到五年要做的本职工作。这份工作给了我相对稳定宽松的经济环境和一些待挖掘的资源,我应当珍惜这份工作。\u003Cb\u003E在这棵大树下,我要学会做事,学会忍耐,成为一个职业化的人,体会组织的运作规律,积极主动,把握时机。有了这个安定的环境作为基础,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才能与之并行不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Training\u003C\u002Fb\u003E就是与本职工作并行的爱好培养。\u003Cb\u003E有了本职工作提供的经济基础和精神稳定感,我才能把个人爱好提上日程,为之认真规划目标,发现自己擅长的写作主题,要求自己锤炼出能够发表的文字。有意识地多写多练多交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Transferring\u003C\u002Fb\u003E是贯穿始终的目标,也是您的这封邮件向我揭开的最大的秘密,夸张一些可以称之为“人生之制胜秘诀”,哈哈。“\u003Cb\u003E把自己多年的积累变成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帮助的工作成果\u003C\u002Fb\u003E”,这将成为我的人生箴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T原则”是我当前人生以及直到我自己阅历和智慧积累到能够给其他人以忠告之前,所能够收到的最好的建议。您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忙,却花时间给我写了这么长篇幅且含金量如此之高的邮件,您不会知道我对您有多么感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允许我继续将您当作我的role model。我会在您的影响下努力成长,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准备好了,可以实现“work for you, and then work with you”的梦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次感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此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敬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Joyc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年后,我随手写了一封邮件,询问Joyce的近况。很快收到她的来信。】\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老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好!谢谢您的问候,也祝福您和家人新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的一年里,我继续在体制内做博士后研究,\u003Cb\u003E接触了以前研究通信时没有涉足的控制理论,进一步地,还开始了机器学习\u002F数据挖掘的学习\u003C\u002Fb\u003E。一方面出于博后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出于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细分的考虑,我目前在努力完成优达学城的\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cn.udacity.com\u002Fcourse\u002Fdata-analyst-nanodegree--nd00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数据分析师的纳米学位\& class=\&\&\u003E数据分析师的纳米学位\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跟您提到过的我的\u003Cb\u003E翻译专栏\u003C\u002Fb\u003E,从15年7月到16年9月,一直在尽量以每周一篇的速度更新,并且从今年6月开始对译文录制播客,小范围内反响还不错。不过由于我逐渐开始怀疑人工翻译的发展前景,以及10月份发现自己怀孕了,所以翻译和播客的爱好目前暂时搁置,希望新的一年里有机会继续捡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一年读了40本书左右,年初跟爱人一起列下的读书清单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个人觉得年度读到最好看的书当属《人类简史》了,一开始觉得是科普书籍,后来感觉是哲学书籍....小说类印象比较深的是方方的中篇作品集,以及她新出版的《软埋》。在您很久以前的一篇知乎回答的推荐下,我看了林海音的作品集,真是太喜欢这种细腻文雅的复古风。不过不慎掉进了法国作家的坑里,先是塞利纳的《长夜行》和《死缓》,诡异如同呓语的文风太致郁了,然后读加缪的《局外人》,感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傻傻分不清楚。他的《鼠疫》一直读到现在还没读完,读起来嫌闷坏人,坚持读下去又需要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您之前给我的“多写”的建议下,我尝试了以前没仔细写过的类型,写了一篇书评《\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review\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让人流泪的是未应许的祈祷\& class=\&\&\u003E让人流泪的是未应许的祈祷\u003C\u002Fa\u003E》,另外,以梳理历史的方式写了英国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的一生,分为四篇发在爱人和我的一个小订阅号上,纯属自娱,就不贴链接了。去年一年,个人的常规练笔少了,今年在私人博客里开了一个“2017练笔集”,\u003Cb\u003E希望能多练笔,不要像王菲失却对音乐的热爱那样,失却自己对写作的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是我的大概近况,而爱人仍然在做一名勤奋的创业者,随着新产品的上线,公司的规模也越做越大,创业维艰,祝他好运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在微博上观赏了玥玥的画作,专业级水平,我已成为她的粉丝。特别喜欢您在微博上贴出的您和玥玥的生活日常或是对话记录,有哲理有趣味,有种清新隽永的温馨感。我的预产期是今年六月底,加入育儿大军在即,而您的育儿理念是我的灯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Joyc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0:04: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6,&likeCount&:17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04:4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aad9a3851ffb152bd74a6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6,&likesCount&:179},&&:{&title&:&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author&:&yeka&,&content&:&\u003Cp\u003E今天,出版社发来邮件告知,\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暗时间》\&\u003E《暗时间》\u003C\u002Fa\u003E,第22刷了,距离21刷才一个月多一点儿。一位读者在微博上发给我下面的图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我熟悉的诗句呀,林泠的诗《不系之舟》。全诗如下: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除了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是不系之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也许有一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太空的遨游使我疲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一个五月燃着火焰的黄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海也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人们与我重新有了关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我将悄悄地自无涯返回有涯,然后再悄悄离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啊,也许有一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纵然没有智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没有绳索和帆桅\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我和这位读者以这首诗为接头暗号,在微博上关注了他。他发给我自己手写的阅读笔记图片,上面摘录着《暗时间》里的精华观点:\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文明之光群里的一位群友很是有心,注意到了我在群里讲过的一个小例子,即我爱人公司招聘员工的事情(见:\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c6dfbfa67ecd7&chksm=eaba5433ddcddd255d85da564c8ebdab06c30a749e29c4b0aa56eb6#r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你和谁是近距离∣自己的价值,且细细掂量\& class=\&\&\u003E你和谁是近距离∣自己的价值,且细细掂量\u003C\u002Fa\u003E)。这件事还有后续,具体是这样的: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位年轻人,觉得他喜欢阅读,从阅读面来看,人文历史都在读,从他在读的书来看,品位不俗。同时,他的技术背景也符合爱人公司的需要。爱人的公司正在招聘有类似技术背景的软件工程师,且很希望能招聘到有人文素养、喜爱阅读的技术人才。我和他聊了聊之后,小伙子便说愿意投简历给我,还主动约定了什么时间发邮件给我。第二天,果然如约收到邮件,这种严格守时的做法给我的感觉很好。简历看起来也写得不坏,我便把简历推荐给了爱人,爱人转给了研发负责人。又过了一天,研发负责人告诉我,他们面试了小伙子,感觉不合适,并给出了一些评语,这些评语和我与之交流得到的感觉有点不一样。但我相信面试者下了这样的结论,总是有其道理。便回复研发负责人:好的,眼见为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我并没有放下这件事,而是感到有些愧疚,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因为爱人公司的研发负责人告诉我:凡是推荐过来的,他们都会安排面试,且由于是我的推荐,他亲自参与了面试。可我从他的评语中,感到我的推荐浪费了他们的时间,我得把问题找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件事发生在上周,过了一个周末,我的想法变得清晰了一些。我和爱人讲,其实当时我把简历发给他时,\u003Cstrong\u003E心里有一丝不踏实\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个不踏实,就来自小伙子和我聊了之后,太快就决定给爱人的公司投简历了。这显然不像是一个理性的表现。爱人埋怨说:那你当时怎么不和我说你的这个感觉?
我惭愧道:当时见你着急招人,我也就\u003Cstrong\u003E抱着侥幸心理,放过了这个感觉\u003C\u002Fstrong\u003E。不过,我觉得你们的\u003Cstrong\u003E推荐流程也过于随意\u003C\u002Fstrong\u003E,哪能因为是我的推荐,就给予那么大的信任呢? 我建议你们要改进推荐制度,推荐人必须提交自己的书面推荐理由,而你们也要先考察推荐人的推荐理由是否匹配你们的招聘要求,再来看是否接受推荐。如果推荐成功,应该有所奖励,如果这个人在公司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可以考虑对推荐人给予进一步的奖励。总之,要从制度层面来保证推荐的有效性和推荐人的积极性,同时预防推荐的无效性,避免推荐人因失败的推荐而失去推荐的热情。爱人听了我这一番话,连连点头。我接着说,既然咱们讨论过不仅要重视在战略层面“做正确的事”,还要重视在战术层面“正确地做事”,那么,就从这样一件看似寻常的小事上抓起,来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吧。他支持我的建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件事上,我显然没有做聪明人,而是犯了普通人的错。只不过,我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考虑如何帮助自己和他人今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正如未鹏在《逃出你的肖申克(之一)》中所写的:\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深度常常是不够的,在浅层次的思考了之后,如果我们的情绪系统或者直觉已经给出了倾向,那么很少有人会继续深入地思考,而开始转向着手行动。这种匆忙的态度往往是失败的起源,在碰壁了之后,我们被动地“让事实告诉了我们”某方案是行不通的,让事实替代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推理,我们从失败当中获得了信息,知道了为什么之前的方法是不恰当的,这就是一些时候我们认为要亲身经历才能明白的原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我们都只能“做了之后才发现…”,人类最强大的能力就是社会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人类最强大的另一个能力则是归纳和推理——\u003Cstrong\u003EA few lines of reasoning can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via)\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可以仔细地,理性地思考、权衡各个选择的利弊,而不仅仅满足于情绪上的判断。 \u003C\u002Fstrong\u003E假设我们面临两个选择,A和B,我们可以\u003Cstrong\u003E结合别人的经历,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u003C\u002Fstrong\u003E去分别推断A或B选项带来的各种各样可能的利弊,对于其中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或者可以\u003Cstrong\u003E进一步从别人那里收集更多的信息\u003C\u002Fstrong\u003E来使得判断更靠谱,或者可以\u003Cstrong\u003E对风险的上下界进行一些估计,\u003C\u002Fstrong\u003E总之,我们尽量去\u003Cstrong\u003E让我们大脑中假想的角色去经历失败——我们通过推理发现某条路行不通,就避免了现实中去碰一鼻子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这位读者发来的《暗时间》笔记摘录再次提醒我,\u003Cb\u003E要更深入地思考问题\u003C\u002Fb\u003E。因此,关于爱人公司的员工招聘,我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如何总结招聘中失败的案例,这方面我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想到这里,一个曾经反复思考过的案例浮现在脑海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我带团队时,一位好心的朋友推荐了一个年轻人H给我。他说,H 是他的同事,他认为H有一点不简单,当时他们所在的公司经营状况越来越差,人心浮动,不断有人提出离职,而H却是团队里唯一一位雷打不动每天照样发工作日志的同事,他觉得H这个人够淡定,够坚韧,是个人才,所以推荐给我。我们当时招聘压力不小,特别缺少做事坚韧的员工,得到朋友的推荐,像是天上掉了馅饼,赶紧安排面试,H通过了面试,来到我们团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当H开始工作后,我发现他并不具备朋友所说的坚韧,而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状态中,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一开始我还不大明白,慢慢地我懂了。朋友在那个公司里是架构师,平时和H并无直接的合作,所以对H的好感也只是来自表面感觉。实际上,他们公司半年后就关门了。吴军老师在《浪潮之巅》里说过:危邦不居,乱邦不入。公司都成那副德行了,赶紧闪人才是正常表现,H在那样一个人心惶惶的局面下,依然每天发工作日志,不是淡定,非关坚韧,实则是迟钝,是对环境变化太不敏感所致。他来到我们团队,也每天发日志,可仔细看他写的日志,却发现不痛不痒的空泛之谈较多,每天解决的实际问题却很少。这样的日志,只是个漂亮的幌子。当初,只觉得他\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5b1ea9f3d1cdcbff73dea51&chksm=eaba5406ddcddd108e648636dcc239bb617b3c0dcd0bdacbf472708edff8dbbedf&scene=21#wechat_redirect\&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坚持写日志就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 class=\&\&\u003E坚持写日志就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u003C\u002Fa\u003E,就等同于面对困难时坚韧淡定,这种看法是多么肤浅,多么经不起质疑啊!一年后,H离开了我们团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起这个案例,让我对爱人公司的人才推荐制度乃至整体的招聘制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u003Cstrong\u003E如何能够不被自己的偏见左右——逃出自己的肖申克,能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本质\u003C\u002Fstrong\u003E。我虽然会犯普通人常犯的错误,但我认同下面的观点:\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真正的认同,是把这种认识变成行动。我会建议爱人公司负责招聘的朋友,和我一起,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努力学着做一个聪明人。比如,去读这样的书:\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吴军老师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u003E浪潮之巅\u003C\u002Fa\u003E》里高度评价韦尔奇,说他是”\u003Cb\u003E国士无双\u003C\u002Fb\u003E“。然而,这么个牛人,居然在招聘员工时,也会犯如下这些低级错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根据应聘者的外表来决定是否录用。 \u002F\u002F后来发现:有些人徒有其表,外强中干。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在亚洲招聘时,如果应聘者的英语说得不错,我就很有可能接受了他。 \u002F\u002F后来发现:语言能力不是全部能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3.我喜欢选择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的研究生。 \u002F\u002F后来发现:从哪个学校毕业并不能决定他们就有多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4.我对那些受过多门学科教育,有着多个学位头衔的简历十分偏爱。 \u002F\u002F后来发现:有些人不能集中精力在某一项业务上,容易散漫,不愿承诺,缺乏对任何一件事情的紧张与热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犯了这么多错误后,杰克同学意识到 - \u003Cstrong\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review\u002F2F\&\u003E真正要寻找的是那些充满了热情,希望做出点成绩来的人\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 我们所有参与员工招聘,培训工作的同事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摘自邹欣老师为《韦尔奇自传》写的书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来,大牛人杰克,也犯了那么多普通人才会犯的错误,哦,这可真让我等感到宽慰。但是,杰克最终成为职业经理人难以企及的典范,成为传奇人物,恐怕正是因为他不仅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也善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不信,翻开这本书,便会找到答案。\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9:55:3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12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55:3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v2-2566fef666f2f2e361c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126},&&:{&title&:&我们的长期记忆,仍然需要深度加工才能巩固——你为自己找到思维教练了吗&,&author&:&yeka&,&content&:&\u003Cp\u003E前两天,一个朋友发来邮件,说:\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技术学习我感觉想学什么都能顺藤摸瓜找到要学的,很快学会,思维训练上不得要领。刘未鹏的博客我也常看,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有时推荐的我看一下,发现看过好多遍了,\u003Cstrong\u003E但到用时想不起来\u003C\u002Fstrong\u003E。我感觉自己学习能力还不够强,进步不快,要多努力。\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最近,一位朋友在做一个项目,做着做着,他又开始习惯性地吐槽。我听了一下,无非还是抱怨环境如何如何不给力,以至于他做项目时如何被掣肘。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个人可以做的努力其实很不少,然而他并没有专注于做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依然被动地接受着环境带给他的一切,\u003Cstrong\u003E注意力放在他无法改变的事情上\u003C\u002Fstrong\u003E。他还是不清楚,他本人到底想从项目中获得什么,说来说去,都在说领导让他做什么,而领导的要求又是如何的不合理,云云。和他认识好几年,太熟悉他的这种吐槽方式了。这种习惯性吐槽,每每消解了他的斗志,以至于他总是难以专心地集中注意力做好眼下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p.weixin.qq.com\u002Fs?__biz=MzI2MzQ4ODcwMg==&mid=&idx=1&sn=c6dfbfa67ecd7&chksm=eaba5433ddcddd255d85da564c8ebdab06c30a749e29c4b0aa56eb6&scene=21#wechat_redirect\&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文明之光群里一个年轻朋友聊及自己在群里的收获,说:\&\u003E文明之光群里一个年轻朋友聊及自己在群里的收获,说:\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strong\u003E收获思维,这个是重\u003C\u002Fstrong\u003E中之重——前辈们在讨论的时候,多有理有据,“按点作答”。不强调多、新,强调对、准确,可以说很严谨。以前我常逻辑混乱,说话不过脑子,曾被前辈们批评过。下来后默默潜水,观察前辈们的一字一句,同时结合一些逻辑学方面的书,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得益于此,专业课老师常夸我逻辑清晰,写论文的时候也常被老师在课堂引用。\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eibo.com\u002F\u002FDmVWPbDuZ\&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未鹏在微博上讲过一段话\& class=\&\&\u003E刘未鹏在微博上讲过一段话\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按理来说,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应该很大地缓解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因为教育资源不再是一个稀缺和昂贵品(例如可汗学院的课就比大多数课堂教育更好)。然而现实却是阶层固化仍在继续,好大学仍然无比重要,因为阻挡人的成长的力量来自心智内部——再多\u002F好的外部资源,\u003Cstrong\u003E心智不解锁\u003C\u002Fstrong\u003E,仍然是无法受用的。\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为什么好大学无比重要\u003C\u002Fb\u003E? 来看看邹欣老师在\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xinz\u002Farchive\u002F\u002F03\u002F2274445.html\&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对大学 IT 专业教育的反馈 - SoftwareTeacher - 博客园\& class=\&\&\u003E对大学 IT 专业教育的反馈 - SoftwareTeacher - 博客园\u003C\u002Fa\u003E里说的这段话:\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科学家(或者说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类职业,也有它本身的规律,也有原理,知识,技能。 它不是隔绝于其他职业之外,而是和其他职业有很多共性。成功的科学家和成功的其他职业人士一样,展现出良好的分析,表达,个人管理,时间管理的能力,情商,正确处理 “合作+竞争”的关系,还有项目管理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的获得,都需要练习,特别是 “专注的,有反馈的,持续改进的” 练习。为何这些技能不能在大学里训练呢?这样的训练不就是职业培训的一种方式么?\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基于这样的认识,邹欣老师认为,他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
Coach \u002F Trainee (健身教练 \u002F 健身学员) 的关系(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看到邹老师对师生关系进行的种种假设,比如狱警\u002F犯人的关系)。邹老师认为,健身教练\u002F健身学员的关系对教练也有要求, 最基本的就是及时给反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book.douban.com\u002Fsubject\u002F2F\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好的大学里\&\u003E好的大学里\u003C\u002Fa\u003E,有好老师(=好教练)可以及时给学生反馈,有好伙伴可以随时切磋,思维利器能被磨得锋利,学习能力超强。毕业后走上社会,遇到问题,会因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而遇事心中有数,沉着冷静。倘若在大学里思维没能得到应有的训练,则进入社会后还是满脑袋豆腐渣,随时入坑苦哈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一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曾写过文章记述自己在一年里学习乒乓球的经历,认识到:\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这一年训练,平均每天挥拍7000多次,一年200多万次;这一年训练,打烂了100多个乒乓球;这一年训练,穿烂了两双乒乓鞋......有了一定的量,量变会引起质变:什么腰带手发力、正手鞭打式发力、反手拧毛巾式发力,没有量的积累都是白谈。\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他还这样总结:\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练习时,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瞧,他写得多么好,但为什么这样的感悟没有充分体现在其他方面呢?比如,他并没有像练习乒乓球那样,对自己的写作予以足够大量的练习,从而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像球技一样得到长足稳定的进步。这一方面说明他还\u003Cb\u003E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u003C\u002Fb\u003E,一方面说明在磨练思维利器的道路上,缺乏与伙伴的充分及时沟通,缺乏教练的及时点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见,思维惯性的形成,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这种惯性,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同时还要有好的同伴,尤其要有好的教练能及时给予点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学期,女儿进入初二的第二个学期。这学期数学依然包括几何方面的内容,女儿连续两次单元测验,成绩不突出,心里着急。我看出来了,她又在担心自己的期中考试排名,同时担心妈妈会因为她的名次和分数不理想而不高兴。于是,和她及时交流。让她回想一下上学期学习几何的经历,上学期她也是学得磕磕绊绊不顺利,一开始胡乱刷题,期中考试吃大亏后,听从了外公的建议,按部就班坚持每日做几道几何题,不贪多,但也\u003Cstrong\u003E必须有一定的量\u003C\u002Fstrong\u003E,同时\u003Cstrong\u003E必须独立做题\u003C\u002Fstrong\u003E,然后\u003Cstrong\u003E反复订正,直到真正理解\u003C\u002Fstrong\u003E。这样一来,她的能力就是自己一点点攒起来的,不是靠培优班老师考前强化训练得到的那种短期记忆能力,考过就忘。到了上学期期末,经过一遍遍反复独立做题、订正,她期末的数学成绩比任何一个学期期末考的都要好,因为她的能力够了,水到渠成。和女儿这么一番聊后,她的思路清晰了,焦虑心态得到了较大缓解,再次意识到\u003Cstrong\u003E坚持这样的做题方式,虽然进步可能慢一点,但每一点进步都是扎实的\u003C\u002Fstrong\u003E。由此,她也再次认识到妈妈的确不重视分数和名次,但是考试分数和名次能反映出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学期,她不像上学期那样盲目赶作业进度,而是更从容地做作业,重视作业质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在应试教育的考试压力下,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的焦虑心态裹挟,\u003Cstrong\u003E很容易分不清是为别人而学还是为自己而学\u003C\u002Fstrong\u003E。这个时候,如果缺少家长在思维上的点拨和引导,孩子的认知就很容易被环境带着走偏。时间一长,渐渐形成了思维惯性,再去纠正,就费力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功课压力一重,孩子就顾不上坚持阅读科普书或文学书,这对她深入全面去理解各科知识就带来了障碍——课本知识非常有限。这个时候,作为教练的家长又要开始动脑筋了。好在我提前教育了自己——早在几年前跟着杨早老师参加人文班读书会时,杨早老师就告诉我,人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但讲故事的方式一直都在改变。人们曾经很喜欢读小说,但是小说在十九世纪已经发展到了高峰期,如今人们是通过电视剧来看故事,电视剧就相当于当年的小说。——杨早老师是\u003Cstrong\u003E高明的老师\u003C\u002Fstrong\u003E,他的这番话便是\u003Cstrong\u003E授人以渔\u003C\u002Fstrong\u003E。于是,我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亮出这把剑了。我带着孩子看电视剧,电视剧都是精心挑选过的经典剧目,编剧好——所以人物鲜活,台词生动,场景令人难忘。比如,最近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孩子看得津津有味,里面的歇后语一个接一个,这比拿着本《中考歇后语大全》是不是有意思多了呢?不用要求,孩子立马就记住了一大串歇后语。看电视剧学习成语也是好机会啊,谁在剧中#知恩图报#,谁在剧中#大义凛然#,谁在剧中#过河拆桥#,谁是#口蜜腹剑#,孩子全都有了具体的印象,比背诵《成语手册》不知有趣多少。她看到慈禧太后,看到王爷、福晋、格格、太医、知府等官称,和妈妈一边聊着,就对清代的官制有了印象,对晚清的败象也有所认知。于是,对她说,看电视剧,比你看干巴巴的历史课本有意思多了吧?
她点头。进一步对她说,学别的功课,比如物理,也是一样啊,你读科普书、读科幻小说,看科学家的故事,知道物理、化学和数学,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起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知识,就不会觉得那么枯燥了。从她的表情中看得出她对这个建议挺认同。晚饭时,孩子果然拿起最近给她买的一本《阿加莎的毒药》开心地读起来,一口气就读了几十页,兴致勃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有朋友以羡慕的口气对我说:你家玥总培养得好,阅读习惯那么好。小学阶段,我们很注意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玩耍、运动,我们不怎么在意她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她安心地阅读了上千册课外书。然而,即便是这么好的阅读习惯,进入初中后,在现实的应试教育压力面前,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如果父母不能警觉到环境的变化,并像教练一样予以及时的引导,再好的阅读习惯,弄不好也被考试分数和名次而破坏掉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倘若我不重视训练自己的思维,没有牢牢记住杨早老师讲过的话,就不易找到合适的办法来引导孩子在功课繁忙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且兴趣盎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朋友,当初和我一起读杨早老师的人文班,但是我发现,有时候和他聊起来,他没有像我那样掌握杨老师反复讲过的一些思维方法,反而比较喜欢强调杨早老师的不足。究其原因,我觉得有可能是有几次在班级群内交流时,杨早老师的直言不讳让他有受挫感。他平时喜欢听人说好话,虽然口里讲逆耳忠言良药苦口,但却很难翻越心里这道坎——所谓\u003Cstrong\u003E除山中魔易,除心中魔难\u003C\u002Fstrong\u003E。再观察他平时处理问题,每每遇到硬碰硬的关口就容易回避,害怕冲突。这就是未鹏讲的“\u003Cstrong\u003E再多\u002F好的外部资源,心智不解锁,仍然是无法受用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有『向我提问』栏目,几乎每周都会收到消息或邮件发来的求助,求助信息五花八门。由于精力有限,我只能择其中感兴趣的回复一二。同时,我有一个感受,那就是\u003Cstrong\u003E求助者往往因为心智不成熟,大大低估了自己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生改变的难度,大大低估了自己需要有经验的教练陪伴的时间,进而大大低估了过来人经验的价值\u003C\u002Fstrong\u003E。心智不成熟的特点,是思维容易走偏,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上初二的女儿的思维时不时会因外界的影响而走偏一样,因为孩子还稚嫩,心智不成熟是必然的。但求助于我的大都是成年人,只是年龄与心智成熟度从来都不是一定匹配的。心智不成熟的人,思考问题容易走极端,体现出来的就是非理性。最容易发生的误区,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明明只是上坡和下坡的区别,却误以为已经发生了改变,殊不知依然在走极端,只不过换个方向在走而已。\u003Cstrong\u003E从非理性到理性,有一长段路要走\u003C\u002Fstrong\u003E,绝非一蹴而就。这中间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帮助心智不成熟的人在通往理性的道路上走得稳当、更稳当一些。其实拿治病来打比方,好理解得很。顽固的慢性病,大都需要综合性的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身体如此,思维也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都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知道\u003Cstrong\u003E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u003C\u002Fstrong\u003E。但来我这里求助的朋友,似乎都忘记了这个道理。都着急,都巴不得付出很小的代价(金钱和时间)就能药到病除。这岂非一厢情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知乎上的@\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xiaozhenliu\&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虓震\&\u003E刘虓震\u003C\u002Fa\u003E 针对罗胖最近的文章『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写了一篇专栏回应并质疑(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 知乎专栏\& class=\&\&\u003E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内中有这样一段话:\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得到”提供的内容,对一部分人来说,确实带来些新知识。然而,将其美化为“高效碎片化跨界学习”,是在为这个世界的肤浅推波助澜。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我们的中枢神经,依然只能一次处理一件事;我们的注意力切换,依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我们的工作记忆,并没有多出几个空位;我们的长期记忆,仍然需要深度加工才能巩固。我们需要对快速变化的外界有一定的觉察,然而变化带来的焦虑也使得我们更容易做出糟糕的决策。快速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记忆提取,来源于模式识别,来源于实践经验,而非“概念搜集”。\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注意这句话:\u003Cb\u003E我们的长期记忆,仍然需要深度加工才能巩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有\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u003E一位订阅了『得到』专栏的朋友谈及图书的价值\u003C\u002Fa\u003E,在于:\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看书,篇幅更长,很多时候不是作者啰嗦,他是为了系统性地阐述观点,\u003Cstrong\u003E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营造认知概念。相对于文章而言,你会记忆的更深刻\u003C\u002Fstrong\u003E!如果指望199元获得优质知识,那是真的想多了。知识,是\u003Cstrong\u003E要经过自己的理解,才能将信息转换\u003C\u002Fstrong\u003E,但很多人没有这个习惯!\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或许正因如此,才有本文开篇那位朋友的感叹:\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刘未鹏的博客我也常看,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有时推荐的我看一下,发现看过好多遍了,但到用时想不起来。\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福州大学的张栋老师在他\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easteast\u002Fp\u002F5058273.html\&\u003E2015年的软件工程课程总结\u003C\u002Fa\u003E中说:\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要感谢周筠老师。作为一个和编辑打过交道的人,我初始很难想象编辑会如此关注高校软工教学,而且锲而不舍坚持推动。推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都及时协调,穿针引线,立场坚定,思路明确,方法有效,默默出力。我以前一直觉得缺少一个这样的榜样。君子之交,未谋面而仰慕影响良多,这便是周老师。没有周老师,没有我的这次软工实践的开展。\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张栋老师严于律己,对他人的一点付出则多有溢美。我不揣冒昧把这段溢美之词摘录出来,主要是想表明,我之所以这么愿意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是因为我很珍惜和一流高手一起解决问题的机会。我在工作过的两个出版社中从来没有遇到过邹欣老师这样的好教练,我的亲朋好友中也没有这样的人。和高手一起合作,解决高校教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机会。\u003Cstrong\u003E想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穿过重重迷雾去看到事物的本质\u003C\u002Fstrong\u003E。正因为如此富有挑战,我们的工作才不断吸引到业界有眼光的年轻工程师前来合作,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助教,则是因为这样的年轻人和我一样,\u003Cstrong\u003E看到了跟着高手磨练解决问题的思维利器的好机会\u003C\u002Fstrong\u003E。他们知道,初入江湖,挣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帮助你持续磨练并增强挣钱的能力。(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部分工作:\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构建者永远是年轻 - 知乎专栏\&\u003E构建者永远是年轻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 尤其推荐这位\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ww.cnblogs.com\u002Fmath\u002F\&\u003E助教的助教\u003C\u002Fa\u003E的博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在向有眼光有经验的人求助时,是依然急于求成,还是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让自己\u003Cstrong\u003E从急于求成,变为有耐心\u003C\u002Fstrong\u003E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那位年轻群友所说的:“讨论的时候,多有理有据,“按点作答”。不强调多、新,强调对、准确。”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择的能力,也是做判断的能力,这都有赖于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人,都是富有洞察力的人。这样的人,断不会为了赚点小钱而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朋友,你为自己找到思维教练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你愿意追随高手的脚步,来当一名助教,走在成为牛人的路上吗?有意者,请留言。\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3:35: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4,&likeCount&:15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35:4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v2-fcde188a50849cbd562b77b99bc5ff0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4,&likesCount&:150},&&:{&title&:&读书与工作的关系——读书会抛砖问题&留言(持续更新......)&,&author&:&yeka&,&content&:&\u003Cp\u003E爱人公司想组织读书会来推进组织的学习,喊我来客串主持人。我抛出了这几块砖:\u003C\u002Fp\u003E大家愿意来参加读书会,我们便假设了一个前提,即大家认为读书有助于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我们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地做好工作,搞好生活。 \u003Cbr\u003E请大家来参会之前,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u003Cbr\u003E1.
读过的哪些书,当时觉得用处未必大,但是日后工作或生活中发现起了重要作用。具体讲讲。\u003Cbr\u003E2.
如今,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很希望有所突破的问题是什么?找到了合适的书来帮助自己吗?\u003Cbr\u003E3.
别人都说某本经典的管理书很值得读,我也读了,但我不知道如何与我的工作联系起来。是我的问题,还是书的问题?\u003Cbr\u003E\u003Cp\u003E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留言参与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留言汇集1】(非常感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gessdonm\&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马洋葱\&\u003E马洋葱\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心理学,今后的产品工作用到,以前只是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入门智能,找到《终极算法》,或者找个领域达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n3.书和人都有。如何创建学习环境去运用知识。书没有手把手教如何创建,人又走不出舒适区去创建。不断尝试,试错和迭代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才能够掌握知识。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sbism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帝\&\u003E张帝\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营销管理》。当时在学校没有经营管理公司的经验,全是看案例,无法直接感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和面对问题时的压力。现在终于身处其位,能真切感受到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影响,再看《营销管理》边学边用,对书中的知识就有更深的记忆和理解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所在的公司当前在策划开辟新营销渠道,将可能会产生渠道冲突,需要调节各渠道的冲突。\u003Cb\u003E解决渠道冲突的办法,《营销管理》中有前人经验,是非常好的参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书中的道理有适用的情景,先评估下书中情景是否适合自己。其次\u003Cb\u003E和工作的联系需要突破自己原有的工作方式与思考模式,在情景相仿的情况下,鼓起勇气尝试用书中道理去工作,自然就会产生联系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鄙人才疏学浅,见笑。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ellieellie\&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胡鸿\&\u003E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群主怎么拉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