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公路车心率训练还不够,你得知道你的公路车心率训练代表什么训练强度

减脂心率是什么?如何通过心率提高减脂速率?减脂心率是什么?如何通过心率提高减脂速率?全球健身号百家号减脂心率是什么?其实最有效的减脂,心率才是最直接的体现。跑得越快(心率越高),跑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热量就越多。判断你消耗多少热量唯一的两个变量就是心率和时间。速度太快,持久力大幅降低,速度太慢,心率达不到燃脂的高度,所以保持适当的心率才是燃脂的王道。减脂心率怎么算?想要知道减脂心率,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MAF)是指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你的心率极限。人的最大心率会受多种情况影响,它的计算(或者可以说估算)公式有多种,介绍一个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公式:220-(你的年龄)=最大心率。比如今年20岁的人马妞,最大心率可以达到200次/分。这一公式存在误差,所以在实际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调整范围。跑步中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率?可以买一个心率手环跑步中测试自己十秒的心率,乘以6,大概估计一下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数如何通过把控心率来提高减脂速率?在耐力训练和日常有氧锻炼中,运动初学者需保持最大心率的50%-65%,中级运动者需保持75%-85%,有经验的有氧练习者可保持85%-95%的最大心率。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没有心脏问题的45岁运动初学者,你的最大心率是大概为175次/每秒。在开始做有氧运动阶段,合适的心率,即最大心率的50%-65%,你把心率保持在87-113之间。对于要减肥的人群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用间歇性训练来起到最大燃脂的效果。在相同时间内,高低强度交替的间歇性运动会比维持同一个强度的运动燃烧更多的卡路里: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85%-95%),接着是低强度的恢复运动(最大心率的60%-75%),如此循环。不过,ACSM认证官Richard Cotton提醒到“超过最高心率85%的有氧和速度训练,都不适合于初学者。”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脂,那么一般情况下运动时的目标心率应为最大心率的60%~70%,如果是为提高运动表现、锻炼心肺耐力,这个区间则为70%~80%。对了,关于心率区间效果,不同说法有轻微误差,但减脂新手将有氧运动心率保持在65%~75%左右,是比较不会出错的。很多不了解心率知识的胖友减脂效果不佳,就是因为心率太低,强度不够,无法达到减脂要求,或是误闯了高心率的强度区间,导致体能跟不上,心率波动大,后继无力,所以看起来做了很久的运动,其实都没有达到减脂效果喔。在日常的有氧运动时,比较简单的心率估算方法,就是上图的“谈话测试”,当你感觉自己轻微气喘,说长句略显费力,说明这时候的心率就基本处在最大心率的60%~80%啦,简单易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全球健身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健身资讯,让你科学增肌、减脂!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运动心率过高,是个人体质问题还是运动方式错误? - 知乎10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分享邀请回答2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Sina Visitor System用心率训练的方法,你知道几种?
越来越多的跑者开始意识到运动心率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心率监测让运动更安全,或者通过心率区间的把控,来提升自己的锻炼效果。
目前运动心率更多地运用在保障运动安全和提升运动水平两个方面:
保障运动安全
这方面的作用,可能是少部分跑者的关注点。不然为何心率设备没有得到普及?
大家都知道跑步过程中心率过高可能猝死,但如何保障运动安全,这需要相关的设备支持,同时,也需要认知心率的安全区间是什么样的。
先为大家科普3个名词解释:
安全心率区间:一般指,心率储备。即一个人的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之间的空间。
静息心率:在睡眠充足的早上,起床后一分钟的心率即是你的静息心率。
目前大家较为常用的心率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最大心率:220─现在年龄(仅供参考)
由于每个人的个体情况、训练经历或方法等不同,每个人的心率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建议采用如下实测法测算最大心率:
戴上心率监测设备,选一个上坡路段,热身后全力跑400-600米,再慢慢跑下来,如此重复三次,最后一次达到的最高心率再加上2或3就可以得到你的最大心率值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当然,我会推荐大家使用E1-hr能实时监测动态心率的腕式光学心率表来测量。
提升运动水平
心率能体现出运动的强度,所以不少跑者会根据心率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科学运动方法。最出名的就是MAF180训练法。
MAF180训练法简单而言:用180减去跑步者的年龄,得出的数字就是最大有氧心率上限,这个数字再减10就是最大有氧心率的下限,跑步时候把心率控制在这个区间,尽量接近上限。如果身体有慢性病、陈旧伤,或者是初学者新手整个区间下移5~10个点。
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30岁的正常跑者,用MAF180法,那就是180-30=150,那150就是他使用MAF训练时的最大心率。
得出最大心率了之后,要点就是,在训练的任何时候,都要让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与-10区间,按照前面30岁的例子,就是保持心率在140-150区间,并且,尽量接近150为妙。
MAF180训练法最大的特点是只看心率,不问速度。通过提升心脏泵血能力、单位血液的携氧能力以及运动中代谢脂肪供能的效率,来显著提升长跑成绩的训练方法。
除MAF180训练法外,运用心率训练中还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叫间歇训练法。
即在一次训练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受训者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训练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高强性间歇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A、B型)、发展性间歇训练。
前提:假设某人的最高心率为190
①高强性间歇训练时间小于40秒,心率190恢复为120—140,强度大,间歇很不充分。
②强化性间歇训练A型训练:间歇时间少于40—90秒,心率180恢复为120—140,强度大,间歇不充分;B型训练:间歇时间少于90—180秒,心率170恢复为120—140,强度较大,间歇不充分。
③发展性间歇训练:间歇时间长于5分钟,心率160恢复为120,强度中等,间歇不充分。
以上间歇方式均为走和轻跑。
在机体还没恢复时进入二次运动,这个时候心脏脉博输出量达到最大值,耗氧量也达到最大值,接着给予第二次负荷,对心血管系统施加新的强烈刺激,因此能较快的提高心脏的功能,增加心脏容积,对提高心脏功能起着较大的作用。
利用心率提升运动的训练法还有持续训练法、波比运动法等,这里暂不扩展讲述。
除上述的专业训练外,在老年人群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率来调节自己的锻炼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保障安全,通过有效的心率锻炼可以预防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有益健康。
— 综上 —
心率是运动中重要的参数
无论是为了保障安全还是提升身体素质
你都需要一个智能心率监测设备
E1-hr腕式光学心率表
采用全球领先的飞利浦光心率传感器
给你提供实时、精准的心率数据
还可以设置安全心率区间
心率超出范围就会发出警报
保障你的运动安全
运动期间可监测实时的心率数据
运动后同步数据到手机查看分析
更有配速、步频、心率曲线图
查看运动数据一目了然
用精准数据分析提升运动水平
通过佩戴E1-hr,可以方便地把锻炼强度维持在特定心率区间,既提高了训练质量又避免运动过度。还可以把平时记录的心率信息做对比分析,提升锻炼成果和评估健康状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使用心率表的三个误区 快看你有没有中枪?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使用心率表的三个误区 快看你有没有中枪?
  常见误区与解决办法
  无论是光电心率的表也好,使用心率带的表也好,对普通跑者来说,这块小小的心率手表绝对是训练的利器。凭借实时检测到的心率数据,你可以知道自己训练的强度,因此你可以练得很到位而且不至于练过头。
  但不管手表再怎么强大,它并不能自动提升你的训练效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每一种工具都有它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你能用好你的心率表,你的日常训练一定会更加科学,也更加有效。
  在我看来,跑友们用心率表一般会有一下三个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始终使用最大心率法划定的区间进行训练
  问题描述:
  在具有一定的水平之后,如果还是根据一开始的最大心率百分比划定的区间进行训练,你的训练强度可能会偏低。
  这对于新手来说可能还不是问题,因为新手的训练任务主要是积累跑量,增强有氧能力,在根据最大心率法划定的有氧区间(Easy-Aerobic)跑步基本不会太困难。
  而在积累了一定的跑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如果再执着于这个方法,你往往会觉得训练太轻松,即使是在跑Tempo(乳酸门槛跑)。
  为什么会觉得在Threshold区间进行门槛跑也还是比较轻松呢?
  答案是:你可能跑了假的门槛跑。究其原因是因为你用了基于“220-年龄”的最大心率的训练。
  解决方法:
  使用乳酸阈值(lactic threshold,也叫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重新划定区间。
  乳酸阈值我们可以在热身完之后,通过记录全力跑上30分钟或者全力跑一次10公里的平均心率来测定。
  最大心率法与储备心率法的比较
  最大心率法的划定区间都要比其他两种方法(乳酸阈值法、储备心率法)在数值上要低一些,这也会间接让你的训练变得不够给力。
  在正确测定乳酸阈值心率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真”训练了。一般来说,我们大多数的训练都会在乳酸阈值之下,LSD可以采用有氧区间的心率,Tempo就照着乳酸阈值区间来执行;其余的时间,我们可以每周来一次超过乳酸阈值心率的高强度间歇。
  从这一点来看,对于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来说,耐力运动比赛其实就是一场距离超长的Tempo,控制心率不爆掉可以说是比赛的关键之一。
  间歇跑还要看心率
  问题描述:
  在每次加速跑的时间小于1分钟的短间歇训练(变速跑,Fartlek法特莱克训练法)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习惯性的看自己的心率,但在高强度短间歇训练中,心率其实并不管用。
  在一下子高速奔跑起来,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时,我们的心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并维持在高心率的状态,我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率滞后(cardic lag)。所以在跑短间歇的时候,你的心率可能就是会一直在爬升。
  解决方法:
  在高强度短间歇训练中,我们更应当注重配速以及竭尽全力的感觉。
  沉迷心率数据,不能自拔
  问题描述:
  相信很多运动经常喜欢拿自己的数据说事。“为什么我在骑车的时候心率上不来,而跑步的时候就可以呢?”“为什么我的心率总是比我那个朋友要高呢?每次在同一场比赛里都是这样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假问题。
  解决方法:
  心率并不是运动强度的唯一指标,很多时候你太把一个数据当回事其实就会上当了。除开心率,还有很生理指标会指向运动强度。曾经有一项比较户外跑步和室内跑步机跑步的心率的研究:在相同的配速下,相比户外跑步,大多数跑者的心率在跑步机上都要低一些。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跑步机上跑步更容易,而且能跑得更快吗?事实正好相反,研究者发现,在户外,跑着的感觉更好而且可以跑得更快,即使他们的心率会变得更高一些。
  言而总之,心率并不能决定一切。关于训练,只有两个问题才是真问题:训练表现不佳,身体感觉很差。如果你觉得练得不错,而且感觉也不错,那么你的心率数据并不会给你带来坏消息。 (爱燃烧 狮子鱼)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f180心率训练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