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训练就跑马拉松间歇跑训练法是种什么体验,这个妹子哭着通过终点

跑马拉松必看的100篇文章不骗你,跑马拉松真的是一件很爽的事。赛道上,有些老马已经跑了近百场马拉松,有些小白刚完成首个半马,还有些谦虚的sub330选手常常自称跑渣......今天这一百篇文章,从马拉松初体验,到科学备战马拉松,到科学化训练,到成功PB的技巧,再到各种跑神的故事,满足你对马拉松的一切幻想和好奇心需求! 跑马拉松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href=""& 2
那些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都经历了什么?href=""& 3
如果跑马拉松需要理由,8个够不够?href=""& 4
刚开始跑,这些干货准备好 · 赛前 ·href=""& 8
想跑人生第一场马拉松?你需要这份指南 9
· 备赛 · 12
ref=""& 13
第一次跑马拉松,怎样装作常去的样子? 14
ref=""& 15
跑马的朋友们,这可能是一份最全的赛前准备攻略 16
· 赛后 ·ref=""& 19
最全马拉松赛后恢复指南(建议收藏)ref=""& 20
马拉松进阶,科学训练是关键 · 训练方法 · 23
ref=""& 25
进行科学化训练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素是…… 26
· 成绩提升 ·ref=""& 29
什么决定你跑马拉松的成绩? 30
· 安全无伤 ·ref=""& 36
选赛事,看赛记 ref=""& 44
国内32场马拉松测评报告丨来自2年跑了55场马拉松的老司机 45
ref=""& 66
4个月马拉松无伤PB方案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 71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 73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他们用小跑量跑出大PB: 76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Sub300,100%PB: 81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不受伤提升成绩,甚至伤痛痊愈: 87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 89
跑步学院马拉松PB训练营·2017上海4个月实况跟踪,还原训练现场: 96
3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你是否记得自己跑过的第一场马拉松,你是否记得在跑道上的内心变化,你又是否记得为什么决定不顾一切地奔跑?
她是一位来自新疆的90后女孩,她积极乐观,爱生活,爱奔跑,不过,在她的兰马首马跑道上,这个爱笑的女孩哭了,哭得梨花带雨。
也是在她的首马中,她真正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对跑步如此上瘾,为什么会坚持一切。
展开剩余93%
参赛上海马拉松半马。
日,上海马拉松,在26岁生日到来之前一天,我谋划着该送自己什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感受一下刷爆朋友圈的马拉松?
时间既然这么合适就它吧,跑个半马试试吧。
在此之前,跑步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解压的工具。最长的一次奔跑也不过10公里。在上海顺利完赛让自己沾沾自喜,当时脑子里跳出了一个想法——马拉松没有什么难的啊,全马也只不过比半马多了21公里而已。
我开始YY,并且在没有任何训练计划的情况下,报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兰州马拉松。
2017年6月,我抵达兰州,领完赛包,约了六年未见的学长。
两个人六年没见,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却还是无话不谈。离别时,学长不断叮嘱我,“跑全马一定注意安全,别逞强,明天早餐买了吗?东西收拾好了吗?几点走?怎么去?车叫好了吗?”
一遍遍像妈妈教导孩子一样问我,我忍不住笑着说:“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大一那个小姑娘了。”
最终,在学长不断要求下,他帮我叫了一辆明早接我去起点的车。分别是,他多瞥了我两眼,“你笑起来一点都没变。”
早上5点半的兰州,天气很好。
我不知道大家在首马前一夜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说不清是兴奋还是害怕,就是睡不久。
早早来到起点,冻得半死,看到大家都有准备的样子,我开始心虚,这是高原(虽然从小生活在大西北,我不怕),这场马拉松温度又高达30度,据说15公里后全程无树荫……
“我猝死了怎么办?我找个人带我吧”……可能是看了太多相关的新闻,我自己都后怕起来。
看到朋友圈里只见过一次面的跑友,厚着脸皮说自己第一次来跑马,非常害怕猝死,他便拍了拍胸脯说:“那我带你到21公里,没事,你可以的。”
没想到,起跑3公里后,我就想退赛了。
自从去年上马后只有正式跑过一个5公里和一个被10公里退赛的越野跑,可我看着跑道两旁比自己亲妈还用力呐喊加油的大妈们,我知道自己必须得跑,毕竟我是登顶过四姑娘山大峰的人,不能才开始就放弃。
跑到了半马,时间比去年快点,看到马路对面400的兔子,我想我离对面的27公里也很近了。可是,从半马开始后的每一步都像是给自己下的魔咒,30度的高温下,我竟然浑身发冷,见到医疗点就喷云南白药缓解自己的膝盖痛腿痛。
到达25公里的时候,看见在收计时毯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被关门了。
同伴问我,“退赛吗?”
我坚定地摇了摇头,于是他决定带着我继续跑。其实我知道作为一个全马400的选手,跟着我“晃到”25公里的配速肯定让他的身体很难受。
所以到30公里时,我一再坚持让他先跑,拗不过我,他同意了我的建议。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力气跑了。
在同伴离开后,我开始算配速,每公里必须跑到多少时间内才可以在终点不被“关门”,然后强迫自己必须在每公里数着自己跑100步。
直到33公里处,我发现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来不及了。那个瞬间,我开始不顾旁人的哭起来,边哭边跑,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要坚持吗?
我到终点也不可能到达拿到奖牌啊,我到底为了什么来完成这场马拉松?它既不是送自己的生日礼物,也不是非要证明自己装X,我为什么还要坚持?
跑步对我来说,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孤独奔跑时,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会像黑白电影片段一样从我脑海里闪过——为了工作经常掉满地的头发,和我没做好准备却不得不说再见的人,不停地逼自己努力再努力一点,不停地聚会……
在我哭着奔跑的那一刻,我重新审视自己——我从没有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要连轴转,我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却都没有问过自己。
突然间,我明白了,马拉松原来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虽然同伴可以在耳边不断地给我鼓励,而我只有自己才能完成这场比赛。
引用《孤独六讲》中的一段话: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处于孤独的状态,你跑得越快,孤独追着你越紧。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六年不见的学长会说,我的笑容依旧和大学时候一样,因为我想要什么就会豪不遮掩去争取,哪怕不能得到,还是执拗要坚持。
这是能力有限,也是不自量力,但是我想走完我的首马,谁规定马拉松必须得跑完呢?
最后,我走到了终点,不出所料被“关门”没有奖牌,同伴在最后12公里用5-6的配速拿到了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这是属于你的第一个全马奖牌。”
特别感激这位曾经只见过一面的同伴,一场马拉松之后,我们变成了过命的兄弟。
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坚持不到30公里,更无法痛彻心扉地审视自己。
赛后,我知道他在高温下为了给我拿奖牌有多危险,他写了封长长的信给我说:兰马之旅是他给自己的一个落幕之旅,工作中的力不从心让他决定放弃,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想通过一场马拉松来找回从前的自己,而他在我执拗的性格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原来,马拉松不仅仅是自己与自己孤独的对话,也是可以影响身边人心态和找回自己的运动,我想努力训练,认真准备我的下一场马拉松,它让我上瘾,并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奔跑。
这是我的故事,但或许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的你,还记得最初的自己为什么奔跑吗?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你是否记得自己跑过的第一场马拉松,你是否记得在跑道上的内心变化,你又是否记得为什么决定不顾一切地奔跑?
她是一位来自新疆的90后女孩,她积极乐观,爱生活,爱奔跑,不过,在她的兰马首马跑道上,这个爱笑的女孩哭了,哭得梨花带雨。
也是在她的首马中,她真正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对跑步如此上瘾,为什么会坚持一切。
展开剩余93%
参赛上海马拉松半马。
日,上海马拉松,在26岁生日到来之前一天,我谋划着该送自己什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感受一下刷爆朋友圈的马拉松?
时间既然这么合适就它吧,跑个半马试试吧。
在此之前,跑步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解压的工具。最长的一次奔跑也不过10公里。在上海顺利完赛让自己沾沾自喜,当时脑子里跳出了一个想法——马拉松没有什么难的啊,全马也只不过比半马多了21公里而已。
我开始YY,并且在没有任何训练计划的情况下,报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兰州马拉松。
2017年6月,我抵达兰州,领完赛包,约了六年未见的学长。
两个人六年没见,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却还是无话不谈。离别时,学长不断叮嘱我,“跑全马一定注意安全,别逞强,明天早餐买了吗?东西收拾好了吗?几点走?怎么去?车叫好了吗?”
一遍遍像妈妈教导孩子一样问我,我忍不住笑着说:“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大一那个小姑娘了。”
最终,在学长不断要求下,他帮我叫了一辆明早接我去起点的车。分别是,他多瞥了我两眼,“你笑起来一点都没变。”
早上5点半的兰州,天气很好。
我不知道大家在首马前一夜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说不清是兴奋还是害怕,就是睡不久。
早早来到起点,冻得半死,看到大家都有准备的样子,我开始心虚,这是高原(虽然从小生活在大西北,我不怕),这场马拉松温度又高达30度,据说15公里后全程无树荫……
“我猝死了怎么办?我找个人带我吧”……可能是看了太多相关的新闻,我自己都后怕起来。
看到朋友圈里只见过一次面的跑友,厚着脸皮说自己第一次来跑马,非常害怕猝死,他便拍了拍胸脯说:“那我带你到21公里,没事,你可以的。”
没想到,起跑3公里后,我就想退赛了。
自从去年上马后只有正式跑过一个5公里和一个被10公里退赛的越野跑,可我看着跑道两旁比自己亲妈还用力呐喊加油的大妈们,我知道自己必须得跑,毕竟我是登顶过四姑娘山大峰的人,不能才开始就放弃。
跑到了半马,时间比去年快点,看到马路对面400的兔子,我想我离对面的27公里也很近了。可是,从半马开始后的每一步都像是给自己下的魔咒,30度的高温下,我竟然浑身发冷,见到医疗点就喷云南白药缓解自己的膝盖痛腿痛。
到达25公里的时候,看见在收计时毯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被关门了。
同伴问我,“退赛吗?”
我坚定地摇了摇头,于是他决定带着我继续跑。其实我知道作为一个全马400的选手,跟着我“晃到”25公里的配速肯定让他的身体很难受。
所以到30公里时,我一再坚持让他先跑,拗不过我,他同意了我的建议。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力气跑了。
在同伴离开后,我开始算配速,每公里必须跑到多少时间内才可以在终点不被“关门”,然后强迫自己必须在每公里数着自己跑100步。
直到33公里处,我发现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来不及了。那个瞬间,我开始不顾旁人的哭起来,边哭边跑,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要坚持吗?
我到终点也不可能到达拿到奖牌啊,我到底为了什么来完成这场马拉松?它既不是送自己的生日礼物,也不是非要证明自己装X,我为什么还要坚持?
跑步对我来说,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孤独奔跑时,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会像黑白电影片段一样从我脑海里闪过——为了工作经常掉满地的头发,和我没做好准备却不得不说再见的人,不停地逼自己努力再努力一点,不停地聚会……
在我哭着奔跑的那一刻,我重新审视自己——我从没有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要连轴转,我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却都没有问过自己。
突然间,我明白了,马拉松原来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虽然同伴可以在耳边不断地给我鼓励,而我只有自己才能完成这场比赛。
引用《孤独六讲》中的一段话: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处于孤独的状态,你跑得越快,孤独追着你越紧。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六年不见的学长会说,我的笑容依旧和大学时候一样,因为我想要什么就会豪不遮掩去争取,哪怕不能得到,还是执拗要坚持。
这是能力有限,也是不自量力,但是我想走完我的首马,谁规定马拉松必须得跑完呢?
最后,我走到了终点,不出所料被“关门”没有奖牌,同伴在最后12公里用5-6的配速拿到了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这是属于你的第一个全马奖牌。”
特别感激这位曾经只见过一面的同伴,一场马拉松之后,我们变成了过命的兄弟。
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坚持不到30公里,更无法痛彻心扉地审视自己。
赛后,我知道他在高温下为了给我拿奖牌有多危险,他写了封长长的信给我说:兰马之旅是他给自己的一个落幕之旅,工作中的力不从心让他决定放弃,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想通过一场马拉松来找回从前的自己,而他在我执拗的性格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原来,马拉松不仅仅是自己与自己孤独的对话,也是可以影响身边人心态和找回自己的运动,我想努力训练,认真准备我的下一场马拉松,它让我上瘾,并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奔跑。
这是我的故事,但或许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的你,还记得最初的自己为什么奔跑吗?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厉害了!南非85岁奶奶跑了80余个半程马拉松厉害了!南非85岁奶奶跑了80余个半程马拉松篮球奇弹百家号医生对老年人保健的建议通常是应适度运动但不能过量。但南非一名85岁老妇却证明了即使是到了如此高龄,跑半程马拉松(约21公里)也没有问题。拉金是一位退休的钢琴演奏家。2017年5月,她参加瑞士的一项半程马拉松,结果以2小时5分钟跑完全程,创下了她这个年龄层的世界纪录。如果你以为拉金从年轻时就热衷跑步,那你就错了。她是直到七年前才开始爱上跑步运动的。“在我过78岁生日之前,我上一次跑步是在大学的时候,而且我跑得很差劲。”拉金说,她在2000年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但却无法通过吃药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病情。2010年,在儿子的鼓励下,她开始跑步。七年后的今天,拉金已蜕变成一名身经百战的跑者,至今已参加了80余个半程马拉松。单在去年,她就参加了65次比赛,当中几项是半程马拉松。图为拉金和她的奖牌。为了保持良好体型,她的饮食不含糖或盐,她也不喝咖啡;她每天上午5时就起来训练,一跑就是八公里。就连拉金也对自己的蜕变感到难以置信。“我不敢相信我竟然做到了……我的血液流动得更快,我不会觉得冷。我可感受到身体的所有肌肉。我从不知道自己拥有如此多肌肉。我感到更有活力。”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篮球奇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不训练就跑马拉松是种什么体验,这个妹子哭着通过终点
你是否记得自己跑过的第一场马拉松,你是否记得在跑道上的内心变化,你又是否记得为什么决定不顾一切地奔跑?
她是一位来自新疆的90后女孩,她积极乐观,爱生活,爱奔跑,不过,在她的兰马首马跑道上,这个爱笑的女孩哭了,哭得梨花带雨。
也是在她的首马中,她真正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对跑步如此上瘾,为什么会坚持一切。
参赛上海马拉松半马。
日,上海马拉松,在26岁生日到来之前一天,我谋划着该送自己什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感受一下刷爆朋友圈的马拉松?
时间既然这么合适就它吧,跑个半马试试吧。
在此之前,跑步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解压的工具。最长的一次奔跑也不过10公里。在上海顺利完赛让自己沾沾自喜,当时脑子里跳出了一个想法--马拉松没有什么难的啊,全马也只不过比半马多了21公里而已。
我开始YY,并且在没有任何训练计划的情况下,报了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兰州马拉松。
2017年6月,我抵达兰州,领完赛包,约了六年未见的学长。
两个人六年没见,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却还是无话不谈。离别时,学长不断叮嘱我,"跑全马一定注意安全,别逞强,明天早餐买了吗?东西收拾好了吗?几点走?怎么去?车叫好了吗?"
一遍遍像妈妈教导孩子一样问我,我忍不住笑着说:"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是大一那个小姑娘了。"
最终,在学长不断要求下,他帮我叫了一辆明早接我去起点的车。分别时,他多瞥了我两眼,"你笑起来一点都没变。"
早上5点半的兰州,天气很好。
我不知道大家在首马前一夜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说不清是兴奋还是害怕,就是睡不着。
早早来到起点,冻得半死,看到大家都有准备的样子,我开始心虚,这是高原(虽然从小生活在大西北,我不怕),这场马拉松温度又高达30度,据说15公里后全程无树荫……
"我猝死了怎么办?我找个人带我吧"……可能是看了太多相关的新闻,我自己都后怕起来。
看到朋友圈里只见过一次面的跑友,厚着脸皮说自己第一次来跑马,非常害怕猝死,他便拍了拍胸脯说:"那我带你到21公里,没事,你可以的。"
没想到,起跑3公里后,我就想退赛了。
自从去年上马后只有正式跑过一个5公里和一个被10公里退赛的越野跑,可我看着跑道两旁比自己亲妈还用力呐喊加油的大妈们,我知道自己必须得跑,毕竟我是登顶过四姑娘山大峰的人,不能才开始就放弃。
跑到了半马,时间比去年快点,看到马路对面400的兔子,我想我离对面的27公里也很近了。可是,从半马开始后的每一步都像是给自己下的魔咒,30度的高温下,我竟然浑身发冷,见到医疗点就喷云南白药缓解自己的膝盖痛腿痛。
到达25公里的时候,看见在收计时毯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被关门了。
同伴问我,"退赛吗?"
我坚定地摇了摇头,于是他决定带着我继续跑。其实我知道作为一个全马400的选手,跟着我"晃到"25公里的配速肯定让他的身体很难受。
所以到30公里时,我一再坚持让他先跑,拗不过我,他同意了我的建议。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力气跑了。
在同伴离开后,我开始算配速,每公里必须跑到多少时间内才可以在终点不被"关门",然后强迫自己必须在每公里数着自己跑100步。
直到33公里处,我发现我无论怎么努力都来不及了。那个瞬间,我开始不顾旁人的哭起来,边哭边跑,我不停地问自己,我还要坚持吗?
我到终点也不可能到达拿到奖牌啊,我到底为了什么来完成这场马拉松?它既不是送自己的生日礼物,也不是非要证明自己装X,我为什么还要坚持?
跑步对我来说,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孤独奔跑时,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会像黑白电影片段一样从我脑海里闪过--为了工作经常掉满地的头发,和我没做好准备却不得不说再见的人,不停地逼自己努力再努力一点,不停地聚会……
在我哭着奔跑的那一刻,我重新审视自己--我从没有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要连轴转,我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却都没有问过自己。
突然间,我明白了,马拉松原来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虽然同伴可以在耳边不断地给我鼓励,而我只有自己才能完成这场比赛。
引用《孤独六讲》中的一段话: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处于孤独的状态,你跑得越快,孤独追着你越紧。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六年不见的学长会说,我的笑容依旧和大学时候一样,因为我想要什么就会毫不遮掩去争取,哪怕不能得到,还是执拗要坚持。
这是能力有限,也是不自量力,但是我想走完我的首马,谁规定马拉松必须得跑完呢?
最后,我走到了终点,不出所料被"关门"没有奖牌,同伴在最后12公里用5-6的配速拿到了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这是属于你的第一个全马奖牌。"
特别感激这位曾经只见过一面的同伴,一场马拉松之后,我们变成了过命的兄弟。
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坚持不到30公里,更无法痛彻心扉地审视自己。
赛后,我知道他在高温下为了给我拿奖牌有多危险,他写了封长长的信给我说:兰马之旅是他给自己的一个落幕之旅,工作中的力不从心让他决定放弃,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想通过一场马拉松来找回从前的自己,而他在我执拗的性格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原来,马拉松不仅仅是自己与自己孤独的对话,也是可以影响身边人心态和找回自己的运动,我想努力训练,认真准备我的下一场马拉松,它让我上瘾,并不断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奔跑。
这是我的故事,但或许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跑了那么多场马拉松的你,还记得最初的自己为什么奔跑吗?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拉松跑步训练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