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学者跑步计划 你一晚上跑了4.1公里第二晚上跑了5.1公里 今晚没跑多久肚子脚都疼 什么原因

跑完步腿酸痛 应该继续跑还是休息一天? - 知乎7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145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每晚跑步五公里 可以减肥么 多久才有明显效果_百度知道
每晚跑步五公里 可以减肥么 多久才有明显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5公里的路程初练者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跑完,慢跑一般要30分钟以上才有比较好的减肥效果的。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体重越大消耗越多),而一公斤(1000克)的脂肪是4500千卡。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0天可减一公斤。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的研究,有氧运动前15分钟,由肝糖元作为主要能源供应,脂肪供能在运动后15~20分钟才开始启动,所以一般都要求有氧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
健身爱好者
你好,说实话,这个减肥的作用不大,虽然我(女生)跑的不多,学校每天都有晨跑,跑1000米。但是1个学期下来,我们班女生没瘦多少,反而腿上都有肌肉了
你知道的,跑步跑多会有肌肉
而且肥肉好减肌肉难减
我浑身虚胖
没多少肌肉
你是男生女生
身高一米八 体重一百六
最近好像轻了不少,
你和我们班有个同学情况差不多,我也不是什么医生也不能提供什么好秘方给你。但是你注意一下
那样你肠胃没吃饱,久而久之,会痛的,你想想,假如你每天都吃两碗饭,今天为了节食只吃一碗或者半碗,你肯定不饱,但是你为了减肥又不吃,这样长久下来会得胃病的
不要吃减肥药
我小姨比你还胖,以前为了减肥去买碧生源减肥茶,其实就是一个泻药,没用的
还有,新闻上说如果你晚上睡觉时间短,会变胖的,注意一下就好了
好纠结 啊 我才17
别的女的说我也挺帅
要是瘦点就完美了
于是我就疯减,
你是男生不早说。。。。嗯,我是女生,我觉得女生第一看男生外貌,然后看身材
男生有点腹肌就更好了,但是不要太多
可以去健身房什么的,但是不要过度运动,不然会吃不消的,游泳也不错
我初一就不上学了
不爱去健身房什么的
以前也很瘦来
结果一直在家蹲着闲着没事出去打牌什么的 也不运动
家里买肉还多
一般男生都想要保持身材的,我初二,我们班男生都去打篮球球啊,练拳击啊什么的,都有六块腹肌
把肥肉转换成肌肉吧
我回去看看
原来胖子变瘦子
老子这男神变胖子了
嗯,相信你有一天会变回来的,好好练习。
哦对了。。。。
我们体育老师跟我们说,女生每天晚上做80个仰卧起坐就会练出腹肌
不知道男生会不会
你们老师好有意思
到时候睡觉岂不是女练男的了
我体育老师还给我们举哑铃说要练出熊二头肌,就是臂肌
你们班女的以后谁还敢娶啊,
还好那个老师调走了。。。
不然一批魔鬼女性就要诞生了,
你说话还挺有意思的
╮(╯_╰)╭我们那里体育百分之60不达标,还有一个女生因为体育不合格就跳楼了
留个QQ白,
QQ被冻号了(╥﹏╥)我总是发空格
。。。。。。。。
你玩贴吧吗
我一般不上网 没意思
顶多挂个QQ
那好叭╮(╯_╰)╭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我知道一个科学减肥方法,人不用受苦
看恐怖片,极度恐惧,脂肪燃烧快,减肥。当然跑步也坚持,就能达到效果。
如果是一开始运动,建议减少运动量。慢慢增加为好。
减肥建议骑单车,跑步会变成肌肉
大概一个月并且少吃
10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跑步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手跑全马要注意的12个坑!广马开跑在即,不论你是大神,还是菜鸟;小悦都要提醒你注意这12个大坑。毕竟马拉松距离很长,任何小的“不靠谱”累积起来都可能是灾难。“什么?都能跑全马了还是新手?”对的,就算是如此厉害的我的哥,还是会有很多容易犯的错,特别是首次上全马赛场,总会有些这样那样的意外出现。以下错误是我跑了很多比赛总结出来的,每一个都刻骨铭心,即便是老司机,也可以对号入座,看看有没有你曾经的记忆在里面,痛若相思、甜如初恋。▼▼1.穿新鞋跑比赛把穿新装备跑比赛列在错误之首,相信没人会反对。是的,跑全马一定不要穿新买的鞋子,一定要磨合过后再去跑,马,拉,松……因为,即使再好的鞋子,也不能保证与你的脚完全配合,哪怕是微小的不舒服,重复42公里之后将会是灾难。除非有一种情况,就是某双鞋特别合你的脚型,而且还是同款。比如我穿亚瑟士虎走特别合脚(我有15双虎走),这种情况下即使不磨合也问题不大,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新鞋的鞋楦不一定完全贴合你的脚,穿几次再跑,是重要保障。一个反例就是如果你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别人穿,再回到你的脚下的时候,整个感觉都变了。要知道,每双鞋都会因为你的技术特点和跑动特征而稍有变化。也就是磨合。新袜子也是类似的情况,有些袜子与鞋垫之间摩擦系数比较小,会造成脚在鞋子里滑动,刚开始还没啥感觉,但是42公里、四五个小时的奔波,双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相信很多人都会为一场重要的比赛购买添置新装备,但是最好不要拿到你的比赛场上去开光。2.赛前休息不够很多人赛前兴奋,也有些人赛前紧张,没有情绪变化的相对较少。任何焦虑、压力都可能造成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到第二天正常发挥。赛前休息不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适度的紧张对进入比赛状态大有裨益,但是过度紧张影响休息就得不偿失。特别是很多比赛时间都很早,如果赛事规模较大,进入起跑区都要1小时以上的时间,于是就会起得很早。赛前早睡极为重要。见过有些高手会很早睡觉,晚上9点就开始休息。睡不着怎么办?要知道,我们的祖先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晚上九点已经算很晚,放心,你的身体早睡不是问题。如果你实在是个夜猫子,不妨提前几天,做做早睡的练习。还有不少跑友把参加马拉松当做一次聚会,强烈建议大家把聚会放在赛后,可以肆意放松和疯狂(如果你还有力气),赛前还是要谨小慎微。毕竟已经为比赛做了长时间的训练,因为头天没有休息好而造成发挥失常是挺可惜的事儿。大学高考怎么休息,赛前就怎么休息就对了。3.赛前不吃不熟悉的食物很多跑友参加外地比赛都会品尝当地美食,但是这里有一个风险,赛前不要吃不熟悉的食物,万一不适合拉肚子呢?比如有人不能吃辣,参加重庆马拉松一顿火锅下肚,第二天连着上厕所,就根本无法进入比赛状态。英勇善战的跑友最后被肠胃打败,该有多么无辜。如果你自带能量胶等补给,也要赛前几天试吃,看看肠胃反应,确实有的人不适合能量胶。好东西也有其受众的限制。国外比赛,有时当地食品就是没啥可以适应的,于是麦当劳或者方便面很可能就成了你的最佳选择,至少熟悉啊。4.临近比赛才去起点把这条放在跑步大坑里,源于我的多次比赛经验。有些赛事的集合地,看上去简单,真要到了现场可能真会抓狂。比如北京马拉松,要知道,到了前门地铁站和进入天安门广场存好包并到达起跑区,可能隔着至少半个小时的距离,这还不包括你上厕所,约朋友需要留出的富余量。一个靠谱的时间,至少提前一个小时抵达马拉松集合地点,并且赛前仔细阅读赛事手册,找好路线(如何到达的路径)。也有的比赛会封路,路面交通根本无法到达,你也要做好徒步一公里到现场的准备。一个反例就是踩着点到达赛场,不但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也会过多的消耗力气,乱了方阵。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没有来得及存包,然后背着存衣包跑上一个全程。每次看到这样的人我都会默默地在心里说一句:好可怜。5.过早进入比赛状态跑马老手一出发就能分辨出来,沉稳,不夸张,有自己的节奏。新手也很容易看出来,起跑特别兴奋,10公里后趋于平静,20公里咬牙坚持,30公里跑崩,勉强熬到终点,热血沸腾,痛哭流涕,大书特书。以上。新手跑马拉松往往都是以特别兴奋的起跑未开始,经历一个痛苦(配速不合理)的过程,然后输出一个比较自嗨的文章为结尾。也不能说不好,不过是新手必经的过程罢了。跑马一定经历一个“以情感为导向”到“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由任性跑到科学配速跑的过程,各有所获,各有千秋。如果你想有个好成绩,请按照科学来进行,如果你想让自己痛苦并产出一些收获,大可保持初学者的状态。6.猛喝水被呛到说这个可能很多人不信,我自己就被喝水呛到过。因为跑动时候人的呼吸是变快的,喝水时候吞咽动作也需要时间,与呼吸产生冲突,就可能呛到。马拉松喝水是个技术活,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把水杯捏扁,这样减少水的流量,避免喝得太快。另外如果不是追求成绩,不妨停下来喝,边跑边喝其实是很需要技巧和训练的。另外如果用海绵擦水降温,也要注意避免弄湿鞋子。鞋子湿了、袜子湿了,脚磨出水泡都是应该避免的意外。7.挤在第一个补水站补水还是喝水的问题,有些人就是愿意挤在第一个补水站,即使后面有很多水站。挤在第一个水站的多半是跑累了,早就想休息,遇到水站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早早停下来,喝水是小,休息是真。如果你已经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节奏,大可不必非要在第一个补给站喝水。其实组委会也可以做得更加精细。比如写上第几个水站,共几个。用(1/10、2/10……10/10等来表示),这样跑友心理有数,也不会错过最后一个水站。8.以为跟兔子就能成功跟兔子领跑员是个很好的方式,不过很多人还是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要跟兔子,以及跟哪个兔子?如果一个初学者有4小时完赛的能力,但是缺乏4小时配速的过程感觉,跟兔子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个前提是拥有能力而缺乏过程控制。但是如果一个选手本身能力只有5小时,强跟4小时兔子并不能使他完赛。兔子,也就是领跑员,可以看做是“以最优化的体能分配来完成既定速度目标的全马跑者”。兔子在跑的全过程一定是最优化的,同样的完赛时间,比他快或者比他慢都是不经济的。如何判断自己的全马能力,一个简单判断标准,如果你最近一个月有过30公里以上的训练,可以用最近的10公里成绩来推测全马。“将10K的配速增加30秒~60秒,则可能是你完成全马的配速。”至于增加30秒还是60秒,看你的耐力水平。耐力好的可能加个30秒就够了,耐力差的可能要放宽到一分钟。另外也和你的最终速度有关,实在太慢,比如奔着走完全马的也没啥好推测的(有些赛事是不关门的)。9.赛后拉伸不放松赛后不放松算是个坑吗?算,而且是个有延时的大坑。多数初跑者可能都会在赛后兴奋不已,直接跟朋友喝酒撸串去了。哪有时间去拉伸放松,春宵一刻值千金啊。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第二天,第三天,甚至第四天可能都还会让肌肉处在酸痛的状态。难受不说,还可能耽误工作学习。跑步的时候,肌肉会紧张收缩,跑完了,肌肉因为一直在做主动收缩、被动放松的持续循环,跑完了依然会有继续收缩的趋势,如果每次跑完都不去放松,长此以往,肌肉会变短,从而引发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与拉伸密切相关的问题。10.原地蹲下系鞋带这个不能算是坑,确切地说是一种礼节。每个初跑者都应该知道,原地停下来系鞋带,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跑动过程,一个急刹车,对谁都是难受的事情,甚至有人为了躲避系携带的人而意外受伤。11.快到终点了猛冲如果你是个新人,跑到筋疲力竭,最后阶段猛冲很可能造成风险。我亲眼见到过猛冲倒下的人超过两位数,那些冲的状态和眼神我深深印在脑海里:眼睛瞪大,呼吸急促,仰着头,看上去很着急,似乎抵达终点就会有某些事情发生,甚至在憋气。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如果某个人瞪大眼睛仰着头跑,一定是呼吸跟不上了。在这种情况下猛冲容易发生危险。仰头是为了让呼吸更加顺畅,这个非正常的动作一定要提醒,太拼命,高风险。12.跑完马上停下来与快到终点猛冲相反的一件事儿是到了终点马上停下来,这个动作风险也很高,急停之后,肌肉收缩减少,血液回流马上降了下来,一些血压偏低的人很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大脑缺血。甚至昏倒。也提醒赛事组委会,一定要在冲线之后留出足够长的缓冲空间,让大家有时间再跑一段距离再停下来。特别是挂奖牌的人,不要堵在终点线,这很危险。摄影师也可以设置在更远的位置。让拍照的人可以继续前行,慢慢放松下来。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跑马拉松的坑,每一个都有大量的案例来证明,马拉松是很长的项目,看上去简单,也需要我们在更多的实践中加以体会。因为,距离太长,任何环节的小概率事件,都可能在千万次重复过后变成了大概率事件。王乐 15年跑步老司机跑步摄影师、互联网老兵、跑圈大牛跑过83场马拉松、参赛里程绘成线能从哈尔滨连到海口 「悦跑圈」一款面向跑步爱好者,专注于跑步的运动社交类APP。436 条评论分享收藏跑步几天,大腿一直很疼,正常吗? - 知乎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跑马第一步 掌握训练与比赛配速
&#65279;&#65279;  训练的过程中你必须能够回答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份课表的训练目的为何?」如果你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最好先停止训练。在这一章里,我将针对跑者可以采用的各种不同训练类型与其效益,进行仔细的说明。  E、M、T、I、R指的是不同的训练强度,也代表不同的训练类型(如图4.1所示)。这五种强度组成了大部分的训练计划。E(Easy)是指轻松跑。M(Marathon)是指马拉松配速跑。T(Threshold)是指乳酸阈值的强度。I(Interval)是指最大摄氧量的间歇训练。R(Repitition)是指强调速度的无氧反复训练。(图片来源:《丹尼尔博士跑步方程式》,远流出版)  图4.1呈现这五种强度的训练持续时间(单位为分钟)。在图4.1当中,有的强度是用固定的配速连续跑一段固定时间,有的则是不断重复「训练后休息」(训u休)这个过程。图中也显示了每一种训练的目的与效用。至于训练量,则跟每一份训练课表的类型有关。每一种训练类别直线图的下方也都分别以最大摄氧量与最大心跳率的百分比来表示强度与间歇训练的「训u休比」(训练与休息时间的比例)。&E强度:轻松跑打下体能基础  「E」这个代码,在本书所有训练计划中所代表的意义是「轻松跑」。具体来说,就是介于最大摄氧量的59%到74%之间,或最大心跳率的65%到79%之间的训练强度。那轻松跑的目的何在呢?它具有多重效益。首先,大量的轻松跑能防止运动伤害。特别是在训练初期或休息数月再重新练跑时,E课表能帮你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训练计划中的E课表所带来的效益,就像在轻松状态下进行其他任何运动所带来的效益一样: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先让身心适应。&#8205;&#8205;  E课表的强度能有效强化心脏的肌肉,因为当心跳率在最大值的60%时(也就是进行E强度的训练时),心脏跳动一次的力道最大。当你跑得比E更快时,虽然心跳变快、心输出量也变大,但心脏每跳一次送出的血流量(心搏血量,strokevolume)却只增加一点点。1所以最能有效强化心脏肌肉的强度,就是轻松跑的E配速,虽然你感觉起来不辛苦,但在这种强度下你的心脏可是跳得最用力的时候。  E强度课表的另一种功效是它能促进微血管增生,使跑步所需肌肉内部的微血管长得更浓密,跑步过程中所用到的肌肉也会因此发展得更好。在练E强度时,你的心脏正在运送大量的血液和氧气到运动中的肌肉里,一段时间后这些肌肉中的肌纤维将会发生转变(微血管变密,使得肌纤维外观变得更红),肌纤维也因此能摄取更多的氧气,同时能更快、更有效地把身体储存的燃料转换成肌肉所需的能量。这种转换,会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而效益的高低,就将看你花多少时间练E强度课表,也就是你花多少时间把E的刺激施加在肌纤维上。也唯有E这种强度的刺激才能带来上述的成效。因为E强度的配速很舒服,可以让你维持得比其他配速来得久。不要怀疑花这么多时间训练轻松跑会有什么效果,它会带你完成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关于E课表的意义与各种建议  用稳定的配速跑30分钟,一定能带来相当多的效益。因此我建议,训练计划中每次的E课表最少要30分钟,但最长不要超过150分钟(2.5小时),除非你准备参加的是超马赛;不然以马拉松来说,长跑训练(L)最多到两个半小时就够了。某些跑者在准备马拉松期间以跑u走搭配的方式进行训练,则另当别论,他们训练的自由度较高,可以超过150分钟。但不管是新手还是菁英跑者,所有的L课表都不能一下就拉得太长,一定要「逐渐」增加训练时数。  大多数跑者会把大部分的练跑时间放在E配速上,因为这种配速是每位跑者都能轻松掌控、可以互相聊天的速度。当我为不同实力的跑者设计训练计划与课表时,我都以「E」这个字母表示「轻松跑」。有时我说「E日」,是指那天的训练应该特别放轻松,如果身心还感觉很疲累的话甚至也可以放假停练一天。此外,「长跑(Lrun)」是指用E配速稳定跑一段长时间,而「E强度」也用来当作主课表前的热身与主课表最后的缓和训练。E强度也常被当作两趟间歇之间的恢复跑(因为间歇跑的速度较快,对身体的负荷也大)。  E日是累积每周目标里程数的好机会。举例来说,如果你某个星期想练跑到40英里(64公里),已排好三天的课表,其中一天是长跑10英里(16公里),另外两天课表的内容包括热身、速度较快的Q课表和缓和跑,总里程数都是8英里(12.8公里)。三天加起来是26英里。这表示剩下的14英里就用其他四天E日来补。这四天你可以每天以E配速练跑3到5英里,或是挑两天跑5到6英里,第三天跑3英里,凑足14英里后第四天完全休息。最好能在每周的训练计划中排定完全休息日(以便因应天候不佳或突然要开会)。千万不要觉得休息就是少练一天,反而应该把休息日当作训练的一部分。切记:一定要把E日排进每周的训练日程中,这样你才能从较高强度的Q课表中恢复过来,所以当周若再多加一次Q课表来取代E日绝非好主意。E配速虽然轻松,但太慢也不好  虽然E强度是介于最大摄氧量的59%到74%,或介于最大心跳率的65%到78%,但你偶尔可以依个人的感觉加快(或放慢)。不过,如果你的速度降到比E强度更慢的时候,就很难维持跑步力学上的经济性。就是说,若跑得比E配速还慢,就会更耗力,更耗力反而会导致运动伤害。切记此点:若你某天感觉很疲累或是跑起来怪怪的,也许就该把当日排为停练的休息日。休息绝对比强迫自己带着微伤硬撑着练完好多了。  在第五章的跑力表中你会看到,E配速比你1英里的比赛配速慢2到3分钟(每英里)。所以很明显,E强度的训练对身体的负担应该不大。LSD该跑多久?该跑多长?  课表中的「长跑训练课表」我都以「L」表示(一般俗称为LSD,Long&SlowDistance)。本节中所提到的E即是长跑训练的最佳配速。依我的经验,对当周总跑量为40英里(64公里)的跑者来说,单次长跑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周跑量的30%。但如果跑者的当周总跑量为40英里以上,单次长跑的距离则以周跑量的25%或150分钟(2.5小时)为限,看距离和时间哪一个先到就停练休息。  周跑量至少要维持四个星期,才增加里程数(译按:之后会提到如何增加的原则),这也代表长跑的距离在数周内不能变化太大。有以下情况时,你可以自由删减L的距离:如果某个星期你觉得状况不好、如果外在环境使得原本的L课表有点难以承受、比赛即将来临需要减量等。  我常跟其他教练热烈讨论:对速度较慢的马拉松跑者来说,L长跑该练多长才适合?  某些马拉松赛事非常受欢迎,例如公益募款马拉松,来参加的跑者很多是为了公益或其他目的才来参加,并非长年练跑的跑者,所以完赛时间大都在五小时以上。某些跑者或教练会说:「为了能跑完42.195公里的马拉松,你必须练过几次32公里的长跑训练才行。」这种说法还蛮常听到的。E课表是舒服且能自在跟伙伴聊天的速度。某些跑者要花6到7小时才能跑完马拉松,这表示32公里的训练要长达5小时。对初学者来说练跑5小时太长了,如此大的训练量他们也吸收不了。我怀疑很多马拉松菁英跑者也无法一次用E配速练5小时跑到40到50英里(64到80公里)。既然连菁英跑者做不到要求刚入门的跑者去练那么长的时间当然不合理。顶尖跑者的确可以一次练跑32公里以上,但他们用E配速完成32公里的时间大约就落在2到2.5小时左右。基于这个理由,我认为L课表最长不应超过2.5小时。即使某些跑者用E配速跑2.5小时只能跑出24公里,那也就够了。练得太长(超过2.5小时)反而有害无益。综合来看:E课表主要的目的在预防运动伤害、强化心脏肌肉、增进血液运输量以及强化某些能有助于你跑得更好的肌纤维。此外,增加E的训练量能使跑者对于长跑更有信心,因为E配速很轻松,所以比较容易增加里程数和延长训练时数。但要小心,绝不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忽视心理层面的感受,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M强度:马拉松配速跑顾名思义,马拉松配速跑正是你跑马拉松时预计的比赛配速,我把它简称为M配速。如果你从未跑过马拉松,当然要先问:适合我的M配速为何?这当然就是第五章跑力表的功用所在了,该表列出不同比赛距离的相对成绩,以及对应的马拉松完赛时间。要找出最恰当的M配速,最好用你近期的比赛成绩,而且距离愈长愈好(例如半马的成绩比一英里成绩更适合拿来预测M配速)。另一种方法是用你近期的十公里比赛成绩来推算,直接用十公里的比赛成绩加3分钟再除以10即为每一公里的M配速,但必须是比赛时认真跑出来的成绩才准确。图4.1可以看到马拉松的强度是在最大摄氧量的75%到84%,也是在最大心率的80%到89%(参见第五章的表5.4)。用此强度完成全马的时间,会跟你预期的很接近。前面谈到L课表时我有建议上限跑量与训练时数。同理,我也建议M课表内的单次训练时间不要超过110分钟或29公里,看时数或距离先到就结束训练。我也喜欢在M课表中混入E和T配速跑,在这种混合式课表中,M的总训练时数,不能比单纯一次M配速跑的时数还长。我建议一份课表中单次M配速训练的量不能超过18英里(约30公里)或周跑量的20%,只要达到其中一个就停止当次训练。在此同样必须回到关键性问题:「M配速课表的训练目的何在?」它主要为正在准备马拉松的跑者而设计,可以让跑者学会适应全马的配速,也可以练习在同样的配速喝水。所以M课表可以说是心智上的训练,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与你打算跑出的配速,它可以帮助你增强信心。事实上,M配速在生理上所带来的效益跟E没什么不同,但有些不打算参加马拉松的跑者也喜欢用M代替E来训练,因为他们觉得能够用比E配速还快的M跑长距离可以建立自信心。表4.1列出一些M配速课表。练E时不补充能量,练M时才边跑边补充碳水化合物  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醣类)来当作跑步燃料,可以让身体学会如何节省使用肌肉中的糖原,也可以强化身体代谢脂肪的能力。在某些E配速的长跑训练中,建议不要喝能量饮品,以便训练身体使用脂肪的能力,以及学会节省醣类消耗。然而,在马拉松比赛时补充一些能量,对成绩是有帮助的,所以M课表就是训练补给的好时机,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练习都要记得随时补充水分。来源:《丹尼尔博士跑步方程式》,远流出版作者:by&杰克.丹尼尔(Jack&Daniels,&PhD)来源:运动笔记&#8205;
阅读(21678) 关注(6) 顶(11) 评论(50)
拼团价:¥673.50(7.50折)
拼团价:¥699.00(5.83折)
拼团价:¥90.30(7.00折)
开启您精彩的跑步人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初学者训练计划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