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防守型边后卫防守有什么区别

92被浏览13,547分享邀请回答5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好像意大利出产的边后卫和防守型中场都是中后卫出身的?
看近代几十年,意大利出产的中后卫从数量和质量来看,是世界第一。
我感觉意大利的优秀的中后卫太多了,所以最顶级的中后卫占据了中后卫这个位置,而其他优秀中后卫就要改踢别的位置了,有些奔跑能力较强的中后卫就拉边了,去踢边后卫了,有些技术较细腻的中后卫就前移了,去踢防守型中场(后腰)了。然后前面再有几个顶级前锋,有九号半,还有中锋。那么意大利就可以打防守反击战术了。是这样吧?
然而意大利最优秀的中卫,往往是边后卫或者边前卫出身。
通常有防守选位的天赋,但跑动能力相对较弱的球员才会作为中卫培养。
防守选位相对较弱,但跑动能力不错的球员会作为边卫和防守型中场培养,防守型中场球员客串边卫通常没什么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我记得加图索在青年队时踢的就是右前卫。
引用2楼 @ 发表的:
通常有防守选位的天赋,但跑动能力相对较弱的球员才会作为中卫培养。
防守选位相对较弱,但跑动能力不错的球员会作为边卫和防守型中场培养,防守型中场球员客串边卫通常没什么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我记得加图索在青年队时踢的就是右前卫。
也就是说,意大利从儿童球员选材的时候,具备很高防守天赋的小球员非常多,这是意大利得天独厚的传统,那么在这么多防守天赋很高的小球员中,身体强壮、奔跑能力一般、选位意识强的小球员就会往中后卫方向培养,今后会成为顶级中后卫,而身体不算很强壮、选位意识一般、但奔跑能力强的小球员就会往边后卫、防守型中场方向培养。于是意大利能打造一套非常稳固的防守体系。可以这样理解吧?
天赋这东西不好说,一阵阵的,有的防守突出,有的进攻突出,需要因材施教。比方说皮尔洛,显然在防守上不算突出,身体素质也不突出,但是在大局观、传球、控球方面很突出,肯定直接作为进攻型中场球员培养。他和加图索在青年队就是队友,那时正是攻击型中场(前腰)。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素质的短板导致皮尔洛在10号位并不出彩,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和艾马尔一样闪光过后伤病缠身。直到踢组织型中场,搭配一两个防守型中场,才完全发挥了他的天赋。随着经验积累,加上本就很高的球商,在防守选位方面也表现不错。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拉边的很有可能是因为长得不够高,呆梨的矮个子中卫快绝迹了。什么情况都有啊,还有小时候踢中场后来长很高改踢中卫的啊。
06拿下世界杯时候的边后卫 格罗索 赞布罗塔 都是边锋出身
意大利这个浪漫的国度对于足球的理解还是很深的
战术素养很深
多少年传承下来的,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学的来的
需要有很深厚的足球底蕴才能玩的来
皮尔洛身边必须得有加图索才行
11个人的球队,玩的是整体
1.75的卡纳瓦罗,必须得有1.95的布冯压阵才行
呵呵,足球场上,哪是那么简简单单一个位置的问题
那至少是一个局部,局部扩大到整体
到底说的是那些人啊,中后卫出身的边后卫和后腰?
一个国家足球行不行
主要是最顶层的管理者得懂球才行
管理者根本不懂球,怎么整怎么弄也没戏
管理者不懂球不要紧,能听得懂贤臣的谏言也行
中国的足球领导者是要啥没啥
整天就是想着搂钱呢
你先举几个人名嘛
布冯内斯塔卡纳瓦罗赞布罗塔马尔蒂尼,现在的意大利后卫是谁?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6楼 @ 发表的:
06拿下世界杯时候的边后卫 格罗索 赞布罗塔 都是边锋出身
意大利没什么边锋,都是边前卫
引用9楼 @ 发表的:
1.75的卡纳瓦罗,必须得有1.95的布冯压阵才行
呵呵,足球场上,哪是那么简简单单一个位置的问题
那至少是一个局部,局部扩大到整体
有点扯,门将不是190以上的有几个?门将的身高对于后卫抢不到第一落点有什么帮助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824人参加团购639.00元&1199.00元
145人参加团购99.00元&329.00元
394人参加团购88.00元&229.00元
52人参加团购19.00元&49.00元
1079人参加团购79.00元&499.00元
572人参加团购139.00元&599.00元
456人参加团购93.00元&199.00元
387人参加团购539.00元&999.00元
39人参加团购39.00元&99.00元
110人参加团购69.00元&149.00元
291人参加团购193.00元&569.00元
513人参加团购695.00元&1299.00元为什么足球场上很多边后卫球员去踢别的位置也很出色,但是反之则不成立?
,「首だ」というと、「苦逼だ」という。
、、 等人赞同
那是这二十年来的事情,如果要再往早了去看的话,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二十年来足球领域最为普遍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位置之间的区别在变得模糊,球员能够打的位置变得更多,且总体节奏变得更快。不要小看“能打的位置变得更多”这么一个说法,这要求球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要有极大的提升,换言之不能有太明显的技术短板;对全队的战术理解力也要有很大的提高,以往那些单靠一些身体素质上的天赋耍得风生水起的球员就没那么吃香了。
位置区别变得模糊这一点虽然是大趋势,但具体到每一个位置上,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足球场上有一些位置本身的性质就对打这个位置的人做出了一些特定的要求,比如说中卫就是不能太矮太单薄,这个无论足球这项运动怎么发展,这都是必然的要求。
而相对来说,对球员本身特点要求最具包容性的,就是边后卫;而对球员本身能力全面程度要求最高的,也是边后卫。
自90年代位置开始变得不那么固定之后,很多教练就发现,在边路冲击的过程当中,原本由边前卫或边锋面对对方边后卫的这么一个一对一的单挑模式并不能够保证足够的成功率,而如果边后卫此时能从后插上参与助攻的话,在边路的突破就变成了二对一,成功率自然就高了。而如果边后卫插上持球的话,边锋可以选择拉边下底策应,前腰也不必过于拉边导致对方防守空间压缩,如此一来进攻方可以利用的空间就更大。由如此多理论上的好处摆着,教练们便开始实践边后卫压上的打法。这一思路实践到了极致,就诞生了90年代中期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却已经没多少人爱用的352和343阵型。这两个阵型对边后卫的要求之高令人发指。基本上如果你没有卡福加卡洛斯那样超神的边后卫组合(注意是组合,边后卫要一对一对地算),是没有办法打得风骚的。
优秀的边后卫要有全面的技术(毕竟他们要拦截,要和对方边锋缠斗;要能和中场形成传接配合;要突破;有些边后卫喜欢下底的需要有传中能力,有些喜欢内切的要有射门能力),要有充沛的体能,速度和跑位能力至少要有一样(要么能用速度平趟对手,要么能通过无球走位折磨对手),要有位置感(不能上去了就回不来,也要知道自己助攻后留下的空档在有中卫或后腰补位的情况下自己怎样与之配合),这几点要求加起来,基本上就涵盖了足球场上对一个球员“传控跑射”这几项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因此一个能在边后卫位置上表现出色的人,转型成类似位置的难度并不大。
一般来说,偏进攻型的边卫比较容易转边前卫乃至边锋,因为都要求传控和速度。如果再有一些远射或传中的能力就更好办。偏防守型的相对容易转后腰,因为都要求位置感和防守能力。但其实一般来说边卫转后腰的难度远比转边锋大,因为后腰还需要护球的能力,需要横向掩护的能力,需要出球视野,这些并不是边卫的首要要求,有些人会有,有些则没有。
至于边卫改中卫,我想说只要你身高,力量和弹跳不太锉的话,一般都不太困难。
其他位置难以改成边卫,这个说实话,其他位置出身的人能在频繁的高速往返跑当中还能同时维持好位置感和技术动作不走样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后卫防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