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21世纪围棋在围棋上是个罕见的天才,他的围棋到底有多厉害

吴清源到底有多厉害,会围棋的朋友说说_百度知道
吴清源到底有多厉害,会围棋的朋友说说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吴大师在当时肯定是碾压其他日本的高手,最重要的是他的围棋观念为现代围棋打下了基础!
采纳率:4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吴清源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367被浏览304,508分享邀请回答6597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日媒:吴清源入选围棋殿堂 曾奠定现代围棋基础
  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
外媒称,日本棋院22日宣布,被誉为“昭和棋圣”在二战前后独步围棋界的已故大师吴清源入选围棋殿堂。吴清源是第18位入选围棋殿堂的大师。
  据日本共同社7月22日,吴清源九段生于中国福建省,14岁来日并成为棋手。他与已故木谷实九段共同提出“新布局”理论,奠定了现代围棋的基础。
  他从战前开始在十番棋大战中逐个击败了当时的围棋界顶尖高手,其实力被尊为日本第一。吴清源于2014年11月去世,享年100岁。
吴清源资料图。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视频:围棋泰斗吴清源逝世 享年100岁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4月5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被誉为“昭和棋圣”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去年11月在日本神奈川县去世,享年100岁。本月5日,职业棋手、相关人士以及棋迷等约300人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棋院会馆出席了追悼会。
  据报道,祭坛上放有吴清源手持扇子微笑的遗像,白色与粉色的花朵纵横摆放着,如同棋盘。出席者向3张棋盘献上棋子,通过这一“献石”仪式告别。
  吴清源的弟子名誉天元林海峰是此次追悼会的发起人代表。他表示:“纪念老师八十八岁‘米寿’时曾一起到台湾旅游了一个礼拜左右,拥有快乐的回忆。现在您也在天堂享受着围棋研究的乐趣吗?请您永远佑护着我们。”
  据此前报道,吴清源出生于中国福建省,年幼时跟随父亲入门,13岁与顶级棋手对弈已不相上下,在中国被称为天才少年。1928年,年仅14岁的吴清源来到日本,投入已故名誉九段濑越宪作的门下,翌年跳级升至职业三段。
  从二战前开始的“十番升降棋”中,吴清源先后与当时的顶尖棋手过招,一一击败了已故木谷实九段、已故二十三世本因坊坂田荣男等,成为日本围棋界的第一人。此外,由其开创的“新布局”奠定了现代围棋的基础。
  ( 18:12:37)
  国际先驱网12月17日报道
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11月30日凌晨溘然辞世,在中日两国引发一片哀悼、追思之声。在繁华之后隐迹多年的老人,也因此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吴老师的围棋持续了一生,一直到100岁还在下棋。我是今年11月16号最后一次去吴老师家,最后一次见他,那次我们还摆棋。”12月的一个下午,日本JR千叶站旁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厅,吴清源的助理牛力力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回忆说。当年,牛力力曾与马晓春一起成为聂卫平的首批弟子。上世纪八十年代赴日本留学,之后长期担任吴清源的助手,主要为他编辑、整理书稿,并撰写专栏。
  乐而为之:围棋最高境界
  《国际先驱导报》:吴清源先生职业生涯鼎盛时期曾保持近20年不败,您认为他为何能创造这种战绩?
  牛力力:首先是吴老师的棋力。和他下十番棋的人,都是当年的冠军。注意,是第一,不是“一流”,一流是一批的意思。当年的“第一”和他下,他能把当年的第一下到降一格,甚至两格,非常不容易,这在现代的围棋界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他是几百年才有一个的天才,他是靠一个人打谱打出来的,就是看过去的人下的棋学习。现在的孩子也打谱,但没有说光靠打谱的,大家互相实践,对局,两人下,让老师复盘,但吴老师就是靠一个人打谱就能在中国天下无敌,他那时还是小孩呢,这就证明他的天赋。
  还有他下棋不会患得患失,肯定不会想赢多少奖金。他没有这些杂念,特别纯。他就是喜欢。吴老师下棋就很投入,我觉得这种投入和注意力是天生的。后天可能就是靠中国的四书五经、古典文化,比方书中说人应怎样为人处世,他可能就照着这些去做,去武装自己。而且,他又比任何人都用功。
  Q:能具体谈谈吗?
  A:其实,他谈不上“刻苦”,因为刻苦本身就不好。他不苦,干吗要刻苦呢。他在做这个事,本身就幸福、高兴。当然,要说他用功也行,那比任何一个人都要用功。吴老师的厉害之处在于,达到了围棋的最高境界——乐而为之,比好而为之更上一层。
  他到晚年注意力也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比我们年轻人都厉害。大概在九几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棋手都愿意去他的研究会。然后大家下过的棋,都会请吴老师复盘。经常是这样,比如你是张三,吴老师给你讲完,下个星期大家又去了。吴老师会说,张三,你那个棋我又想了,可能这样更好。有的时候张三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可吴老师还记得那么清呢。他同时给那么多人摆棋,他都能记住。摆棋时,吴老师经常刚拿起咖啡要喝,就又放下去,不喝,注意力一直在棋盘,这种动作重复好多次都不带喝一口的。一直在想棋,好几个小时一口水都不喝。
  每次摆完棋后吴老师都会很累,我们大家好几个人摆,他就得好几倍的注意力。因为他要给所有人讲棋,从两点到五六点、六七点。要知道,他那时已经80多岁了。
  Q:这真是乐而为之。
  A:是的。他没有任何功利性,他的用功真的是顺其自然。吴老师从不规定自己每天睡几个小时,困了就睡,醒了就摆棋。有可能半夜想起什么了,就赶快起来摆。记得有一次他跟我说,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时候,在梦里突然想出一个好招,赶快起来摆棋。还有一次,他和我已经摆完一局棋了,可一周后又想出新招,就赶快把我叫来看看。那个时候觉得他有点像个小孩,就摆出来给你看,看你的反应,觉得他特别单纯。
  骨子里都是中国的
  Q:您刚才还说吴老师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A:吴老师是中国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他的一举一动,思维方式,全是中国式的。我跟他在一起这么多年,我太了解他了。从骨子里边、从小受的教育完全都是中国的,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前一段他百岁生日,国际易学联合会还授予他一个荣誉。当时有一个人去采访吴老师,他们两人对话中说起四书五经里面的一段,吴老师会说这句话是哪本哪本书里的,原文很自然从嘴里说出来了,想都不想,这一点是真功夫,让在座的人都感到震惊。
  他从70多岁开始,就说我要活到一百岁,这也是一绝。人生死不由自己,一般人不敢说,他挺敢说,有的时候我也觉得挺好笑。就在十年前左右,有一次他又说要活到一百岁。我就用日语开玩笑说,先活到一百岁吧。我的意思是越长越好,为什么非要活到一百岁。他就和我说,孔子说,“老而不死,为贼也”,他走了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记得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有每人的使命,你有你的使命,我有我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到一百岁。
  Q:吴老师晚年经常回中国吗?
  A:他战后第一次回国是1985年,之后回国好多次,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北至哈尔滨、沈阳,大连,然后北京、天津、上海,再往南,大理、贵阳、成都、重庆这些都去过。每次叫他去交流,他都争取去,而且他从来都不讲报酬。
  过去有个富士通杯,在日本举办。每次咱们的棋手来日本,先去拜访他,然后听听他的高见,他就帮他们摆棋。他常说,“他们怎么来,咱们就这样”。他实际上不说自己对中日有立场性,但他一说话,你能听出来,他是有立场性的。他跟中国棋手会说,咱们这样下,教中国棋手怎么下。他的身份不好评价,但是从小处能看出来他的立场。
  我和他去中国的时候,我有一次问他:你是天下无敌的时候幸福,还是现在幸福?他说当然现在幸福。我说为什么,现在您也不能下棋了。他说现在多好啊,和平。他认为和平最好,他说中国一天比一天强大,看着也高兴。
  这话你能把他和“汉奸”联系在一起吗?某些无聊的人就不体谅这样一个老人在国外有多难,而且还要天下无敌,打败对方。
  Q:吴老师一直以实际言行呼吁通过围棋实现世界和平。
  A:对。他经历过战争,经历过美军空袭东京。他知道和平的重要,也知道战争的残酷,那种痛。他是棋手,他能做到的,就是通过围棋为和平作贡献。围棋是一种很好的人与人交流的工具,语言不通没关系,下一盘棋就是好朋友了。
  从来不怕日本人的恐吓
  Q:吴老师最后的岁月是在养老院度过的,您能介绍一下他的生活状态吗?
  A:我们最后一次出国是2009年,去的新加坡和台湾。回国后,有一天晚上,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一年他95岁。可能是命运的安排,本来这不是好事,但对于他而言却是好事。大家把他送到医院做全身检查,发现他脑子有淤血,不摔的话发现不了,可能就活不到100岁了。可以说这一摔救了他一命。从那以后,他本来在家还可以靠着把手自己走两下,到住院后就不能走了,后来就坐轮椅。
  另外,吴老师从来不打电话,也不接电话。师母是贤内助,围棋外的事情他就不用做,他自己可能也搞不明白吧(笑)。他的生活,一个是棋,一个看古书。报纸也看,时事也看,偶尔也会说美国现在如何。
  Q:吴老师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A:吴老师女儿讲过一个事情。有一次,她拿期末成绩表给吴老师看,那些考得好的吴老师给予了表扬,不好的吴老师也没有说什么。在吴老师看来,比起结果,过程更重要,你只要努力就行,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他就这样教育他的孩子。其实每个人的才能都不一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最好的,顺其自然。像吴老师,他的孩子没有一个成为职业棋手。
  Q:吴老师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A:除了教会我过程比结果重要外,还有他的心态。吴老师从不患得患失,也不怨天尤人。他就觉得是命运,心安理得,心态一直特别好。如果想不通,肯定活不到一百岁。
  当时在日本下十番棋时,讲各种条件,每次都是吴老师向日本棋手妥协,但最后都是吴老师获胜。日本人还曾经寄恐吓信恐吓他,因为“精神上受不了一个中国人能把我们杀败”。我问过吴老师,你不怕吗。他说我怕什么,我没有做过任何坏事。
  Q:您能用几句话评价一下吴老师的一生吗?
  A:作为晚辈不好妄自评价。小时候背过毛主席语录,有一段是讲白求恩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觉得这些词用在吴老师身上都合适。
  ( 08:21:09)
12月5日,吴清源的重侄孙女吴莹在福州乌山脚下的吴清源围棋会馆向记者展示自己珍藏的《吴氏族谱》上刊登的有关吴清源的资料图片。 刘可耕 摄
福州乌山脚下的吴清源围棋会馆内挂着吴清源的巨幅相片。 刘可耕 摄
日吴清源(前排图中)在日本度过百岁生日庆祝会 。 吴清源的重侄孙女吴莹提供 摄
  中新网福州12月5日电
(闫旭)福州吴清源围棋会馆内,红色的木墙上有一张吴清源正在下棋的照片,照片下方的案桌上整齐地摆放了10朵菊花。据会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前来缅怀的一位福州市民放在这里的,因为吴清源逝世时享年100岁,所以放了10朵,纪念这位从福州走出的伟大棋圣。
  该会馆位于福州乌山脚下,是2008年取得吴清源签名同意并于2010年建成的,充满浓郁的福州古典园林韵味和围棋元素,展示了他传奇的围棋人生和对世界围棋的贡献。
  吴清源于1914年出生在福建闽侯县(今福州),虽然很小就举家搬到北京,14岁又远赴日本,但是这里留下了他童年生活的足迹,也留下了他放不下的乡愁。
  5日,是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先生仙逝的第6天,记者在吴清源围棋会馆见到了吴清源的重侄孙女吴莹,了解到了一些吴清源亲人的记忆中关于他的往事。
  “7岁的时候,我爸爸就想让我学围棋,他说如果我学的很好的话,会见到我们家族一个非常伟大的人。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学围棋,虽然后来因为学业上的一些事情放弃了,但是他在我心目中那个时候就已经树立形象了,一直以来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8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温泉大酒店,几乎全福州所有的家人都去了。他听说家里有这么多小孩还愿意学棋,虽然没有特别要求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棋手,但是还是对我们这些小孩子都进行鼓励了。他还是蛮欣慰后代能有人学棋,不管我们将来能做到什么,这是8岁时候的印象。”
  采访一开始,吴莹就向记者回忆起了童年时代对太叔公吴清源的印象。
  吴莹说,吴清源在他的心里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她最崇拜这位太叔公的地方,就是他的世界特别单纯,除了围棋什么也没有,除了围棋之外的东西都不在乎,能够始终如一的做一件事情,并且做到巅峰。
  1988年、1995年,吴清源两次回福州,都去了吴家的祖坟祭祖。据吴莹回忆,第二次去位于高盖山上的祖坟时,吴清源走路已经不方便了,是雇了轿子被抬到山上的。
  虽然很小离开故乡,吴清源对故乡仍有着很深的牵挂,始终没有忘记福州话是怎么说的。吴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珍贵的照片,是吴清源第一次回乡时拍的,画面里,当时74岁吴清源和家人聚在围棋桌旁,笑得十分开心,“他正在用福州话跟家里人交谈,把家里人都逗乐了”,吴莹回忆说。
  吴莹还说,两次回到福州,吴清源每次都会到处走一走、逛一下,把旧的地方都看一看。
  在吴莹的心目中,太叔公吴清源是一个“传统观念很深的人”,他从小接受的是四书五经的教育,喜欢读《道德经》,他的书法造诣也很高,“这些底蕴体现的都是中国精神,我们中国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积累,在他身上有集中的体现”,吴莹说。
  作为围棋界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师,许多福州人直到最近他逝世以后,才知道家乡出过这样一位“棋圣”。
  也许因为吴清源很小就离开了故乡,家乡人对他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吴莹透露,今年5月曾想在福州给他筹备一个生日庆祝会,一直没有人响应,而直到现在他去世了才被人重视,“其实是蛮悲哀的一件事情”。
  吴清源在福州的故居半野轩隐身于鼓楼区北大路,占地四十余亩,曾是享誉榕城的私家园林,吴清源即出生于此。
  半野轩是“福州有迹可循和历史记载的较为著名的古私家园林”(《福州市园林绿化志》)。据记载,乾隆年间园主吴继篯(吴清源的伯父)将其修建为园林,轩中山石玲珑,花团锦簇,池塘边有月洞,洞联云“一碧不尽,万籁无声”。
  而经过多年的改建,这里已经难以重现当年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风貌,只剩下一座五角亭、一座钓鲈桥、一片满是浮萍的池塘依然安在。
  ( 18:33:16)
  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日媒称,在二战前后长期君临日本围棋界,之后凭借布局方法等持续保持巨大影响力的吴清源辞世,享年100岁。在棋盘之上的世界里,吴清源永远追求最佳下法的姿态配得上“围棋之神”的称号。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2日报道,熟悉围棋界的日本作家江崎诚致在《昭和之棋》中写道,“没有任何棋手能像吴清源那样,不受尘世俗事的羁绊,一心生活在围棋的世界里”。吴清源生于中国福建省,为了精研棋艺于14岁来到日本。自那以来,在80多年里一直引领着日本棋坛。
  1933年,吴清源与竞争对手木谷实五段(当时)联合发表的“新布局法”从根本上颠覆了当时的常识,被称为围棋界的革命。并且,吴清源通过将新布局法付诸实践,留下了压倒性的胜率。
  吴清源从50岁前后起事实上从第一线隐退,但倾注在围棋上的情热却并未减退。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在围棋这个脑力游戏的世界里,吴清源在超过80岁之后仍然创造出新的想法,并一直在实际指导年轻人。吴清源在《21世纪的围棋》一书中提唱的新布局法获得了不分国籍和年龄的众多专业棋手的支持。
  “围棋是求和,而非战斗”的说法仍让人记忆犹新。或许是由于在祖国和日本的战争夹缝中经历了痛苦,因此“通过围棋追求世界和平”想法更加强烈。
来源:&&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华商报 --
悟吴清源围棋内外的人生况味
他的专注,对凡人最具现实意义
金庸笔下的风清扬,现实版原型就是棋圣吴清源。吴清源天资过人,少年东渡扶桑,横扫日本高手,成就天下第一。然而,吴清源真正的传奇却是他的后半生,在方寸之地的黑白世界,20世纪就看到了21世纪围棋的“模样”,他的精神世界至纯至真,把毕生的精进之力用在深悟棋道之中,胜负名利皆为身外之物。“吴先生这样的人,恐怕100年也出不了一个,但他更具有现实意义。”西安体育学院副教授、围棋职业六段李星昨天对华商报记者说。  圣者的境界:追求完美“和谐”的棋道  
“很多人问我吴清源能成为棋圣,究竟是天赋的因素多一些,还是勤奋的因素多一些。我真的很难回答。”李星说,吴清源肯定是天才,但很多天才也很勤奋,却都没有达到吴清源的境界。他认为吴清源穷其一生追求围棋,不是如何战胜对手,而是追求一种棋道。吴清源追求的棋道其实就是他精神世界中完美主义的追求。在他看来,胜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弈的双方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是最平衡的,而在千变万化的围棋世界中,最难的就是无瑕疵的平衡。吴清源理想中的围棋就是这样的围棋。因而,“无论对手是谁,吴清源都会站在对手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希望对方弈出一手完美的下法,而他要做的是更完美。”李星说,吴清源早年就显露出这种崭新的围棋理念,这让他很早就超越了围棋的传统“定势”,不断创新。同时,超越胜负,希望对手与他一样追求完美的棋风更让他赢得尊重。  
吴清源认为这样的“完美”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与“和”,“中”为平衡,“和”乃和谐。能从棋道悟到中华文化的完美价值,吴清源的境界超越凡人,他的夫人中原和子曾说:“先生在人、神之间”。  凡人的迷思:无法圆满的家国情怀  
吴清源的百年人生,几乎纵贯整个20世纪。作为一个人,他不可避免要颠沛流离;作为一个人,面对世事无常,他一样也会陷入迷思。三次更改国籍,一度深陷在某种宗教中难以自拔,这让他在围棋之外的人生有了争议性。从家国情怀和个人信仰两个维度上看,只能这么说,吴清源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人无完人,面对围棋之外的世界,或因身不由己,或因彷徨迷途,他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完美,并失去了他本不想失去的东西。  
也恰恰是从这个背景看,更凸显了围棋之于吴清源一生的意义。吴清源所做的那些争议性的举动,终究还是为了下棋。也只有回到围棋之中,那个武功盖世的风清扬才会回来。围棋拯救了吴清源,吴清源心中的家国情怀、终极信仰也只能落在围棋上,落在了他孜孜以求的棋道上,他希望超越国家,超越民族的弘扬大爱,以求世界大同,就如他追求的不求胜负,只求围棋之完美境界一样。应该说,这样的愿景是美好的,但乾坤之大毕竟不是一个小小的棋盘所能承载的。当然,从一个棋士的角度看,我们谁也无法要求吴清源更多,更何况,他已驾鹤西去。  精神的力量:专注一生地追求极致  
在围棋的天地中,吴清源的天才、勤奋和一生求道之精神,成就了他超越时代的高度,成就了他无人能及的境界。面对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棋圣,吾等凡夫俗子除了像仰望星空一样仰视他,似乎再无他求。毕竟,在这个憧憬屌丝逆袭的当下,来自马云的每一个励志故事,更能名动江湖,并成为那些成功学培训师最愿意打造的生动案例。然而当我们褪去名人身上的光环,深入其内在,吴清源应该比马云更接“地气”,因为吴清源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追求和定力才是最适合凡人的人生规划。“我也是才听说,日本有许多小公司,历史长达百年,有的好几百年。他们祖祖辈辈专注做一件事,咱们西安回民坊上一些知名的小店也是常年只做一项生意,结果,他们都成功了。怎么说呢,如果人人都想到马云,肯定不是坏事,但人心更容易浮躁,但如果普通人一生中专注地把一项本事学好,学精,或许会更踏实一些。如果是我,我更愿意选择后者,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李星觉得,当下的社会,吴清源更有现实意义,他说,如果人人都学马云,可能一事无成,但如果像吴清源那样,专注地做事,更接近成功的意义,并乐在其中。  
华商报记者梁军  棋圣吴清源  
吴清源1914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他因小时候患病无法从事剧烈运动,遂于7岁时开始学习围棋,每天学棋十余小时,一边手捧棋谱,一边落子推演,以至于手指变形。由于其在当地难逢对手,被誉为“神童”。  
1923年,他随父北上,在北京和顾水如等当时全国顶尖棋手切磋棋艺。后在顾水如引荐下,他和段祺瑞对战,事后获其赞助学费。1928年,吴清源东渡日本,第二年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资格。1933年,吴清源和日本棋手木谷实创造出“新布局”打法,引发一场围棋革命。吴清源1936年取得日本国籍;二战结束后一度回归中国国籍,1976年复又加入日本国籍。  
1939年至1956年间,吴清源在十番棋对局中击败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等日本顶尖的七位超级棋手,被称为“昭和棋圣”。他以“95盘擂台赛式”的“十番棋”,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大师全部降级,创造“吴清源时代”。1961年,吴不幸遭遇车祸,渐渐淡出一线比赛。  
1984年退役后,吴清源还专注于栽培年轻后辈,得意门生包括日本名誉天元林海峰、世界围棋史上第一个女子九段棋手芮乃伟等棋坛名人。2012年,在日本《围棋周刊》评选的“受欢迎、受尊敬棋手排行榜”中,吴清源名列第一。  
吴清源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提出了新布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吴清源定式,他更以毕生之体悟,融汇古老的中华文化,提出21世纪的围棋——六合之棋。  
今年11月30日凌晨1时许,吴清源身体状况突然恶化,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不幸离世,享年100岁。 综合&
《华商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清源围棋棋谱及图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