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士asics跑鞋选择指导,怎样选择亚瑟士跑步鞋适合体重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asics跑鞋有哪些种类?亚瑟士跑鞋的种类与选购
asics跑鞋有哪些种类?亚瑟士跑鞋的种类与选购
查看: 9828|
摘要 :   最近看到一些吧友在询问关于asics跑鞋的问题,虽然我也是个初哥,但还是想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错误或者不足之处,还请指正和补充。
asics跑鞋有哪些种类?亚瑟士跑鞋的种类与选购   首先,请不要 ...
  最近看到一些吧友在询问关于asics跑鞋的问题,虽然我也是个初哥,但还是想把我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错误或者不足之处,还请指正和补充。  Asics官网:& & &&asics跑鞋有哪些种类?亚瑟士跑鞋的种类与选购
  首先,请不要问复古鞋能不能跑步,你穿任何鞋都能跑步;也不要问跑鞋的外观有多难看,跑鞋的鞋面是为跑步而设计的,和复古鞋无法比较。况且漂亮的跑鞋多的去了,只不过每个人审美不同。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的是:足内旋(Pronation)——请记住这个英文单词。
  足内旋
(pronation):这可以说是人类应该的行走姿势(动作),也就是脚后跟(偏向外侧)首先着地,继而沿着脚部外侧向前,然后向内有个轻微的翻转后,用脚掌蹬地获得力量抬脚,这样就完成了“人类的一小步”。
  足内旋是每个人(医学上罕见病态的脚型在此忽略)都有的。但也正是Pronation这个概念,被翻译成“足内旋”,与“足内翻”有着文字和想象上的相似性,很多人对此产生疑惑,继而有人将足内旋与足内翻的概念混为一谈。
  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走路都会“内旋”了。但每个人内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在着地后,脚板向内侧翻转时,还没翻到位,仅在脚板外侧着地后不久就抬脚了。这样,他的鞋子就会形成“
脚后跟磨损较多,前掌外侧磨损较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叫做“Under-Pronation”,也就是内旋不足。相反的,也有些人翻转的过多,当前掌平均压到地面的时候,他还没提起脚,继续“内旋”,用脚掌内侧蹬地获得力量后方才提脚,这样他的鞋子就会形成“脚后跟磨损较多,前掌内侧磨损较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叫做“Over-pronation”,也就是过度内旋。
  我们也看到无论内旋不足,还是过度内旋,通常脚后跟外侧一样都会磨损的较多。所以,通过脚后跟磨损情况,是无法鉴定脚型的。而真正的差别在于前掌的磨损情况。
  关于内外翻,一种情况是,既然人人都有“足内旋”,那么内旋的更多一点(Over-Pronation,过度内旋)就自然叫做“内翻”嘛。因为“内旋”和“内翻”在字面上的相似性,思维惯性带来的一种定义方法。
相反,Under-Pronation,内旋不足自然就叫做“外翻”了。
  另一种情况,以Asics官网关于内翻外翻释义文章为代表,定义是恰恰相反的。他们把Over-Pronation,过度内旋
叫做“外翻”;而Under-Pronation,内旋不足叫做“内翻”。而其他品牌的定义并没有找到可信的“官方文章”。英文的under(不足)和Over(过度)不至于对其概念有混淆作用。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足内旋(Pronation)其实表达的是一种脚步运动形态,只是有过度(over)和不足(under)两种略不正常的表现(正常的就是正常内旋)。对应地,也就是足内旋有内翻和外翻两种表现形式。只是,“内翻外翻”在中文字面上是相反方向的意思,而我们偏偏用相反的概念来定义足内旋的程度不同,可想而知,这会给人们在理解脚型的时候,特别是对新手带来很大的误解。
  所以不用去想内翻和外翻,只要有内旋不足和内旋过度的概念就可以了。
  脚的类型:
  一、正常/中等足弓
  按字面意思,属于正常范畴。但是,正常足的人不是绝对不会内旋过度,一般有四种情况:
  1、底太软的鞋导致内旋过度,哪怕你是正常足;
  2、运动量大的人,对于脚踝的消耗也大,特别是短跑,靠的就是爆发力,时间长了,正常足也 容易出现支持不足的情况;
  3、如果走或跑了很长时间的路,腿脚累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这种“塌陷”的现象,当然正常足也不例外;
  4、体重较大的人,和地面的作用力就较大,容易“塌陷”,除非你脚踝足够强大。
  二、内旋不足(内八字)/高足弓
  足弓过高,脚中部外侧的作用点不稳所形成的向外“塌陷”,对脚踝形成侧向的压迫。
  三、内旋过度(外八字)/轻度平足
  简单的说就是脚在与地面作用时发生了向内的“塌陷”,脚踝处受到了侧向很大的压迫,常人所说的足弓支撑不足对脚踝的危害也就是这个道理。时间长了,看起来有点所谓的外八字脚。鞋底越软越容易“塌陷”,鞋底硬点稍微抑制内旋过度,但由于行走内旋过度的人多数属于足弓偏低的人,过硬的鞋底对脚底压迫太大,也不推荐。
  扁平足或者足弓偏低的人走路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因为着地方式不是如正常足人一样的稳定三角结构,所以不稳,容易“塌陷”。
  四、严重内旋过度/扁平足
  按字面意思,比第三种情况更为严重。
  按照上述四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类型的跑鞋。目前来说Asics、Brooks、Saucony等五大跑鞋分类有很多很多种了,但这里只相应地提到缓震型、稳定型和控制型。
  一、正常/中等足弓
  对于正常足,长时间的运动同样推荐稳定型的鞋子。平时走走路,不是爬山什么的可以选择缓震型的鞋子。稳定型的鞋子在舒适度上肯定要差于缓震型的,毕竟足弓那里硬硬的。但从长时间运动后的舒适度以及保护性来说,要优于缓震型的。
  二、内旋不足(内八字)/高足弓
  对于内旋不足,偏软的缓震型鞋子是比较好的选择。对足弓支持完全促进内旋不足,所以说稳定型或控制型完全不适合。
  三、内旋过度(外八字)/轻度平足
  对于内旋过度,应选择稳定型的鞋子,对足弓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而平足的人,不管是否内旋过度,都推荐稳定型的鞋子。
  四、严重内旋过度/扁平足
  毫无疑问选择控制型的鞋子。
  附图:
  下面我简要说下A记关于上述三种类型鞋子几个主要的型号,入门级别的不在此列。
  缓震型:
  顶级 Nimbus
  Nimbus 15
  次顶级 Cumulus
  Cumulus 15
  控制型:
  顶级 Evolution
  Evolution 6
  次顶级 Foundation
  Foundation 11
  稳定型:
  顶级 Kayano
  Kayano 20
  次顶级 GT-2000
  GT-2000 2
  Kinsei
  Kinsei 5
  这玩意儿价格高,但定位却很尴尬,既不算缓震型也不算稳定型,有点试验品的感觉,在跑步圣经也不是很推荐。
  顶级和次顶级的鞋子很明显价格有高低,使用技术有增减,定位也不同。一般说来顶级鞋款推荐体重较大的人使用,当然这不是说体重轻的人不能穿,只不过从理论上而言有点浪费,次顶级的鞋子对于一般人来说足够了。
“就要来”是一个中立的,致力于帮助广大网友买到更有性价比网购产品的导购平台,每天为网友们提供严谨的、准确的、新鲜的、丰富的网购产品特价资讯。我们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网友爆料,如果您发现了优质的产品或好的价格,不妨给我们爆料(谢绝商家)吧,。优惠信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还请各位网友购买时注意核实。
已有0用户参与
上一篇:下一篇:
【美国6pm】ASICS Gel-Galaxy 8,31折
【美国6pm】ASICS GEL-Contend(TM)3 原价 $65.00 ,58折仅 $37.99
【6pm】ASICSEndurant运动鞋,67折仅$ 39.99,满50$免美国境内邮费
亚瑟士 Asics 复古随心酷跑系列 天空蓝 猪巴革 男女慢跑鞋 36-44
深圳市去哪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经验 | 教你揭穿ASICS 亚瑟士跑鞋迷阵——轻量训练&竞速篇
陷入亚瑟士竞速跑鞋的另一个迷阵。
以下跑鞋轻于上文的支撑系和缓震系慢跑鞋(),有一些明显的轻量化设计,但相比下文“超轻竞速”系列的跑鞋还是更重,减重、竞速设计没有那么多那么极端,因此寿命往往也比硬核竞速鞋更长。在台湾,往往把这类鞋称之为“路跑鞋”(我不太愿意把公路跑鞋简称为路跑鞋就是怕和这个混淆),而最轻的那些竞速鞋则被称为“马拉松鞋”。在英文跑步圈,竞速鞋一般被称为racer(直译竞速鞋/速跑鞋)和racing flat(直译应该是用于速跑/竞赛的平底鞋),而介于它们和慢跑鞋间的鞋缺乏标准名词,往往简单地被称为lightweight trainer/ lightweight training shoe(也就是一些系列的TS后缀的全称),直译过来就是轻量训练鞋。Ryan Hall与Asics然而,以上名词的界定和分类本身都没有客观而国际公认的标准,部分跑鞋型号的分类相当让人头疼。世界最大的跑步媒体跑者世界,在跑鞋评测中都曾把鞋重超过260g(仅次于该品牌的支撑系慢跑鞋)、有10mm落差的DS Trainer称为racing flat,这几乎意味着你能把所有轻量跑鞋都称之为racing flat了,相当程度地说明了这些名词用法之混乱。部分原因在于厂商的跑鞋设计理念与每个跑者的具体使用情况不尽吻合,因为科研证据一再显示跑鞋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我们还没有很靠谱的选鞋手段。对某些跑者,沉重的控制系跑鞋同样是比赛中的竞速战靴,而领一些跑者把极致轻薄的跑鞋也用于日常训练(比如五指鞋跑者),这和厂商造鞋的初衷并不吻合,而这种不吻合才应该是常态。分类学的目的是在于让使用者对被分类的对象有更清楚的认知,而不是因此而头脑混乱。在难以分类的情况下,更应关注这个难以分类的对象本身的独特个性,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认识这一个个被分类对象。本文将轻于ASICS主流慢跑鞋、重于那些典型的赛用鞋(如tarther虎走系列)的跑鞋都划分到轻量训练这一类,而其中每双鞋的具体特征将一一讲解。鞋重与落差数据来自跑者世界英文站和running warehouse网站。轻量训练(Training)纯Flytefoam中底系列以下跑鞋以一片式Flytefoam作为中底,不使用GEL。ASICS Dynaflyte
鞋重(男US 9码):269g落差:8mm这是Metarun上首秀的Flytefoam中底技术第一次独当一面的尝试。在重整33系列的时候,亚瑟士就已经开始了无GEL跑鞋的尝试,而乘着新材料东风的Dynaflyte显然比日渐式微的33系列更为高调(高价),没有GEL,用一整块单密度材料做中底的亚瑟士跑鞋究竟表现如何呢?首先,ASICS宣传Flytefoam时的卖点之一是轻量,然而我们能发现更换了Flytefoam的Kayano、Nimbus都没有减肥成功,不由让人非常怀疑Flytefoam相对solyte而言其实并没有多轻。不过Dynaflyte全鞋的重量控制比较优秀,从数据来讲,鞋重、鞋底厚度与美津浓wave Rider 17/18、圣康尼Ride 9、Nike Lunarglide 7/ Zoom Span等一批重量最轻的慢跑鞋,以及美津浓sayonara 3/4、Brooks Launch 4等重量较大的轻量训练鞋相当,但缓冲量别说Launch等轻量跑鞋,很多慢跑鞋都赶不上。所以,中底材料本身并非轻如鸿毛的Dynaflyte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缓冲鞋重比的呢?答案在于对鞋面的简化。ASICS的慢跑鞋往往有着包裹支撑相当强的鞋面、明显的后跟稳定器,但Dynaflyte并不在此列,它的鞋面稳定度相对传统ASICS跑鞋有明显差距(不过透气性差的毛病倒是一脉相承)。这种依靠简化鞋面减轻重量的行为也出现在另一双主打全新中底材料的跑鞋上,Saucony Freedom ISO,它用的Everun作为E-TPU材料密度本身就比EVA大,不过硬是通过简化鞋面把重量拉到了Dynaflyte的水平,也一样有鞋面支撑不足的问题。即将上市的Dynaflyte 2代只会改动鞋面,与此同时鞋重会进一步降低,看来ASICS要在鞋面减重路上走到黑了。就鞋底而言,从跑者世界实验室的数据和各方评测来看,Dynaflyte拥有不俗的缓震性。总结:将慢跑鞋的鞋面进行简化得到的轻量训练鞋,缓冲量、柔软度与慢跑鞋相当。ASICS Noosa FF
鞋重(男US 9码):252g落差:10mmFF指的是它的中底材料Flytefoam。Noosa是铁人三项系列,最著名应该是Noosa tri铁三轻量训练鞋(类似于DS Trainer),还有双不太出名的Noosa Fast比较接近传统的racing flat,鞋底又薄又平,重量极轻,典型的赛用鞋。把纯Flytefoam中底推向铁三市场也许体现了ASICS的自信和野心。Noosa FF使用了单密度的Flytefoam中底,中底厚度不小,但明显较硬,不是Dynaflyte那种慢跑鞋附体的感觉,而是速度向的产品。作为铁三鞋还有另外一些特征:鞋面较薄、透气性较好,且有快速穿脱和适合光脚穿着的设计;WET GRIP外底能驾驭湿滑路面。不过它的重量只能说仅次于最轻的慢跑鞋,外底也没有颗粒底等增强抓地的设计,所以与Noosa tri类似,算不上真正的速跑鞋。ASICS Roadhawk FF
鞋重(男US 9码):230g落差:8mmFF指的是它的中底材料Flytefoam,它应该是目前使用纯Flytefoam中底的最轻的鞋了。它的鞋底厚度与Dynaflyte相当,但重量明显更轻,定价也明显更低(100美元VS 140美元),低价格和极简设计的目的在于吸引年轻跑者,亚瑟士的FuzeX产品线全线都是低价+极简设计。作为定价仅100美元的鞋,它有着厚实的纯Flytefoam中底和工程网布鞋面,可谓性价比爆棚。逼近翔走系列的重量和全覆盖外底意味着留给中底的重量十分有限,如果不出意外,这会是一双比Noosa FF还要硬的鞋。FuzeX系列这一系列使用EVA与GEL混合的FuzeGEL中底。系列整体设计极简、色彩丰富、定价低廉,是较为时尚的面向年轻跑者的系列,专业性相对不强。系列内的三款鞋其实相当接近,不像FF系列那样有明显的重量分立,而都位于最重的轻量训练鞋(如Brooks Launch)和最轻的慢跑鞋(wave Rider 17)之间的模糊地带。既可以把它们视为缓冲较好的轻量跑鞋,也可以说视为较轻较弹的慢跑鞋。ASICS FuzeX
鞋重(男US 9码):272g落差:8mmFuzeX系列的主打款,重量接近于最轻的慢跑鞋,有人评价比较像Brooks的Launch,在缓震和回弹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ASICS FuzeX Lyte 2
鞋重(男US 9码):258g落差:8mmFuzeX的减配款(定价$85 VS $110),重量有略微下降。ASICS FuzeX Rush
鞋重(男US 9码):261g落差:8mm定价介于FuzeX和FuzeX Lyte之间($100),有更多的轻量设计——中足无耐磨橡胶,鞋面简洁无缝,但最终的成品重量和另两个FuzeX并没有拉开多少差距。传统产品线以下产品都使用SpEVA、Solyte、Flytefoam等EVA材料和GEL组合的中底,也就是ASICS最传统的技术体系的造物。ASICS DS Trainer 22
鞋重(男US 9码):221g落差:10mm把GT 2000鞋底削薄、前后掌GEL削减,同时把双层中底换成Solyte,你就大概得到了DS Trainer的雏形。DS Trainer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最早的支撑系轻量训练鞋之一。从定位来看,它是重量仅次于GT 2000等ASICS支撑系慢跑鞋的轻量跑鞋,重量甚至与其他品牌特别轻的缓震系慢跑鞋相当,因此在轻量跑鞋中只能算“入门”产品(轻量跑鞋越轻越专业越高手向),至少在22代以前是这样。截至21代为止,DS Trainer都是一双重量相对较大的产品,后跟较有厚度且有GEL,这意味着它的后跟缓震量在轻量跑鞋里并不算少。前掌则较薄较为凌厉,许多版本的DST前掌还有颗粒底,再配合中足的TPU片,在提速时毫不拖泥带水。综合不小的鞋重和优秀的速度感,DS-Trainer最适合用来进行平时的速度训练,比赛时有可能还是应该换其他更轻的跑鞋。DS Trainer虽然中足有DUOMAX支撑,但相对慢跑鞋而言它的高密度支撑块更短小,支撑性更弱,对不喜欢中足支撑的跑者影响也较小。然而,以上都是对DST的历史回顾。最新的22代进行了大改,导致此鞋可能出现了定位变化。最新一代的明显改动是中底更换成Flytefoam,同时鞋重大幅度下降了数十克。上文已经提过,Kayano和Nimbus并没有用Flytefoam减肥成功,Dynaflyte的轻量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压榨鞋面,那22的减重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鞋底的某些部分被削薄了,ASICS官网、跑者世界英文站和running warehouse网站的数据都指向了这一点,尽管具体数据不尽相同。无论如何,重量的显著下降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DST已经是重量可与adios一战的轻量跑鞋了。以后再提比较重的ASICS轻量跑鞋,大家的印象可能就会是Dynaflyte和Noosa FF了。DS Trainer 22 NC等后缀有“NC”的DS Trainer是对应的DST去掉了DUOMAX的缓震系版本,因为少了高密度块鞋重也略有降低。此款产品比较冷门难买。ASICS GEL-Noosa Tri 11可以说是铁三版的DS-Trainer,涂鸦风的鞋面是该系列的标志性元素。历代数据一致显示它的重量其实比DS-Trainer还要更大更逼近GT 2000,不过目前并没有看到此产品的直接继任者,Noosa FF使用的是纯Flytefoam中底而不是结合GEL的 传统技术体系,不算直系继任者。Noosa Tri重量很大,可能是最重的轻量训练鞋之一,说它是普遍水平较高的铁三人群的慢跑鞋并不为过。不像DS-Trainer某些版本有颗粒底,Noosa Tri一直用的是块状橡胶外底,不过针对铁三做了优化,有能驾驭湿滑路面的WET GRIP外底,但整体速度性显然不及DS-Trainer。鞋面不仅比DS-Trainer更花哨,同时也更适应铁三,有适合快速穿脱和光脚穿着的设计。它没有一些铁三鞋有的鞋底排水孔设计,不过这也让它更适合公路跑和轻度越野。以下跑鞋主要在亚洲尤其是日本地区销售。这些日系跑鞋风格较为传统,而且版本升级时的改动往往非常微小。它们的鞋面大多是网布+皮革缝线支撑条,有时候小范围使用热熔支撑条。ASICS Skysensor Glide 4三代数据
鞋重(男US 9码):224g落差:10mm亚洲地区著名的“翔走”系列,得名于它鞋面上标注的汉字“翔走”。在亚瑟士的日系轻量跑鞋中,它是最重、最有训练而非竞速风格的产品之一,不过相比国际销售的DS-Trainer在22代之前的版本还是要轻至少三四十克的,日本毕竟是轻量跑鞋圣地。对应于其他品牌的产品大概是美津浓Hitogami、wave aero,NB的Vazee Pace等。Skysensor Glide是双层式鞋底,上层使用反弹强的SpEVA,下层使用重量轻的Solyte ——其实就是ASICS专业慢跑鞋中常见的配置。GEL使用倒是与慢跑鞋完全不同,仅在后跟中央内置GEL。本人有幸见过Skysensor Glide 3的拆解,发现后跟内置的GEL不比一元硬币大多少,是轻量的不透明发泡材料,手感也并非有多神奇,所以主要缓震都来自中底材料。这不是个例,即使是旗舰Nimbus,内置的凝胶状GEL也没多大块头,直径也就与硬币相当,前掌后跟各有一枚,厚实的中底、中底板、鞋垫才是劳苦功高的能臣。既然翔走主要靠中底材料,那中底材料拆解后有何玄机呢?这里没有留下图像证据,只能说根据印象,上层更硬的SpEVA从后跟一直延伸到脚尖,厚度都没发生多大变化, 而轻量柔软的Solyte后跟厚前掌薄,两层材料叠在一起,翔走整体就有10mm的落差。因为前掌以更硬的SpEVA为主且没有GEL,再加上所谓的PROPULSION PLATE弹性片,所以翔走的前掌较为硬弹。翔走有亚瑟士中少见的全接地外底,大多亚瑟士跑鞋中足都是以TPU片支撑悬空的。亚瑟士的说法是全接地外底能提升稳定性(安定性)。块状橡胶外底覆盖面积很大,耐磨性不成问题,也再次彰显它偏向于训练的定位。总结:有双层鞋底、后跟GEL、厚实橡胶外底的轻量训练鞋,速度感主要来自于较轻的鞋重(与adios相当)、相对较为硬弹的前掌。ASICS Gelfeather Glide 4与Skysensor Glide “翔走”类似的支撑系轻量跑鞋,足弓部分有ARCH SUSTAIN支撑结构。使用抗压性较好的SpEVA作为中底,全掌块状橡胶全接地外底。ASICS Skysensor Japan&这两双日产跑鞋是从2000年生产至今的“冻龄”产品。两者都是SpEVA中底,后跟中央有GEL(从鞋底能看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外底——相对更偏向训练的SKYSENSOR JAPAN日产翔走是全掌橡胶外底,更偏向速度的TARTHER JAPAN日产虎走是前掌全颗粒外底,中足以TPU支撑片架空。相比今天的虎走tartherzeal来说,日产虎走重量大得多,也相对更软,以今天的眼光看算偏向训练的产品。ASICS LyteRacer RS 4鞋重(男US 9码):207g落差:9mm介于Skysensor Glide “翔走”与tartherzeal“虎走”之间的产品,即将逼近200g以下跑鞋的领域,再往下的跑鞋大概得划分到超轻竞速鞋里了。LyteRacer比翔走轻薄,外底覆盖面积更小;比虎走厚重,且没有颗粒底。LyteRacer RS系列更偏向公路竞速,最新的RS 5前掌下方高回弹性的SpEVA就是明证;LyteRacer TS系列能用来进行更多种类的室外训练,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抓地力,前掌橡胶外底有十字形突起,中底后跟处有稳定设计。超轻竞速(Racing)以下跑鞋男US 9码(42.5码)均不足200g,有一些极其明显的轻量设计和竞速元素。它们的普遍特征是轻而硬,寿命相对慢跑鞋和轻量训练鞋更短。ASICS Gel-Hyper Speed 7鞋重(男US 9码):170g落差:6mm在ASICS的竞速鞋中,Hyper Speed也许算是最软的,当然这个最软只是相对其他ASCIS竞速鞋(如虎走)而言。极轻的鞋重和全掌橡胶外底意味着鞋底和鞋面并没有多少重量,因此鞋底缓冲和鞋面支撑都是非常少的。更别提这个定价仅85美元的超便宜型号使用的是标准EVA中底,因为密度低所以才这么轻这么软,这意味着它缓震不但少而且衰减速度还会比较快(后跟GEL衰减会相对慢一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Hyper Speed变成了ASICS中的多威——适合高水平选手(尤其是田径生和职业选手)使用的价格便宜的耗材。鞋垫和鞋底都有排水孔,增强了透气性,配合无缝鞋面也给了它用于铁人三项的可能(不过真正的铁三鞋是Hyper Tri)。此外,Hyper Speed有ASICS跑鞋中相当罕见的6mm小落差,相对更适合中前掌跑法。总结:也许是最软的ASICS竞速鞋,定价低、中底寿命不长,适合用来入门ASICS竞速鞋。 无颗粒底意味着它虽然够轻,但抓地远不如虎走等速跑鞋。ASICS Gel-Hyper Tri 3鞋重(男US 9码):184g落差:6mmHyper Speed的铁人三项版本,定价上升到100美元。鞋底还是标准EVA,升级主要在鞋面,多了弹力鞋带等适合快穿和光脚穿着的铁人三项设计。相比Noosa Tri、Noosa FF两双接近于慢跑鞋的铁三鞋,Hyper Tri的重量小得多,也硬得多,难怪一些地方推荐用这双鞋跑奥运铁三(跑步距离10k)而非大铁(跑步距离是全马),不过,跑者的选鞋偏好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ASICS Gel-DS Racer 11鞋重(男US 9码):193g落差:8mm欧美区的支撑系“虎走”, ASICS赞助的欧美高水平选手最普遍的比赛之选。它有着不到200g的重量和半颗粒底前掌,中足是经典的Trusstic支撑片,这一切都说明它最适合极速奔跑。无缝鞋面和鞋垫、鞋底排水孔有“打铁”(参加铁人三项)的潜质。中底使用Solyte、后跟GEL和DuoMax。不小的落差和后跟GEL意味着它其实并不那么适合前掌跑法,至少单纯从设计角度来说是这样。ASICS TartherZeal 5鞋重(男US 9码):170g落差:7mm著名的“虎走”,得名于鞋面上的汉字。上文提到的它的前辈Tarther Japan现在看来算是轻量训练鞋,而技术不断更新的TartherZeal则是铁杆的竞速鞋,标志着全马进三的神之领域。TartherZeal有着170g的极轻鞋重,前掌被抓地极其扎实的颗粒底完全覆盖,中足到前掌有Propulsion Trusstic弹性片,整体脚感非常凌厉。中底使用FlyteFoam(5代以前是Solyte)和后跟GEL,鞋面还是传统的网布+皮革缝线支撑条。ASICS Tarther Kainos 4Tarther Kainos是TartherZeal使用了较为现代的热贴膜支撑条鞋面的版本。Tarther Kainos 4对应于TartherZeal 4,因此没有FlyteFoam中底,还是用的Solyte。Sortie系列sortie系列让人回想起鬼冢虎时期的ASICS,那时候racing flat真的是它的字面意思——用来跑比赛的平底鞋。这个系列名目繁多,SORTIE MAGIC就有LT、SS、Rise、RP、Ekiden等七大姑八大姨式的衍生款,连高冷的日产系列在日本亚马逊一搜都有Sortie Japan、Sortie JapanTrainer和SORTIE JAPANSEIHA(日本制霸)三个版本。好在虽然这些幺蛾子很多,但Sortie还是Sortie。不论是什么版本的Sortie,哪怕是日产的Sortie,都离不开这几个字——轻,薄,平,硬。ASICS Sortie Japan轻:比Tarther虎走都轻一头,鞋底更薄且不使用GEL(GEL密度比EVA更大,去掉GEL有利于减重)。曾经还有双在欧美出售的超轻跑鞋Piranha SP 5,可能比一些sortie都轻,但已经停产,所以Sortie系列无疑就是目前ASICS最轻的跑鞋了。薄:达成轻量性的手段就是把鞋底做薄,sortie系列鞋底都薄得像鬼冢虎。平:sortie系列的底不但薄,而且平,前掌后跟的厚度差非常小。落差很小的sortie可以说是真正为中前掌跑者设计的跑鞋,某些sortie还专门在前掌外侧设计了着地区域。硬:薄而平的鞋底自然没多少缓震,脚感比虎走等跑鞋还要刚烈。类似于sortie这种轻、薄、平、硬的跑鞋还有另一家日本大厂美津浓的Cruise和Ekiden系列,也是充满了上世纪racing flat风格的骨灰级竞速鞋。NB最新的Hanzo(半藏) S竞速鞋深受日本影响,虽然重量比sortie大,在虎走的段位,但薄、平、硬、适合前掌跑的风格与sortie很近似。再有就是ASICS前设计师、日本鞋神三村仁司与阿迪达斯合作的产品Takumi“匠”系列的sen“战”,与半藏类似,是虎走重量的sortie。目前像TartherZeal 5一样维持着技术更新的Sortie应该是SORTIEMAGIC(R)RP,最新出到4代。鞋底使用SpEVA+Solyte,但和其他跑鞋对这两种材料的使用方式极其不同。高抗压性、回弹性的SpEVA置于前掌和后跟外侧的下方,柔软的Solyte填充了整个后跟内侧和后跟外侧上方——这与慢跑鞋中上层SpEVA、下层Solyte的做法正好相反,也许是因为Sortie是前掌跑鞋。SORTIEMAGIC(R)RP 4的鞋面相对三代的皮革网布鞋面进行了升级,虽然鞋头和鞋带孔部分还残留着皮革,但鞋面两侧的支撑条已经完全进化为热贴膜了。SORTIEMAGIC(R)RP 4使用颗粒前掌+耐磨橡胶后跟的外底组合,许多Sortie系列都是这种外底。不过,部分日产Sortie是一片式的橡胶外底,非常复古(也非常像多威/微笑)。ASICS&SORTIEMAGIC(R)RP总结:ASICS目前在产的最轻薄的竞速鞋系列,鞋底较平、后跟无GEL,适合前掌和中足跑法。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瑟士跑步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