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九药房青青私人好药师大药房官网减脂一般要多长时候见效?

> 简单健身 & 正文
每天运动多长时间可以减肥
核心提示:每天运动30分钟减肥效果是最好的,因为30分钟之后脂肪才开始燃烧。但是运动时间也不能太长,时间过长机体会调整各来适应高强度的运动,例如产生饥饿感,增加饮食,这样运动就白费了。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很多粉丝经常看后想再去学习已经找不到网页,强烈建议关注微信号“39减肥健身学院”(长按微信号可以复制),发送“成功故事”就可以查看和收藏39减肥达人的健康减肥经验,还可以获得免费的饮食运动方案哦!
  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  慢跑多久能减肥?首先非常放松地跑5分钟,把它当作是热身准备活动。然后加速跑30秒,接着再用30秒把速度放慢,最后再快跑60秒。最后这60秒的速度比30秒加速跑的速度要快些,但不是要达到短跑冲刺的速度,应该是逐渐加速,以自己尽可能快的速度跑步。中间的30秒也不是慢跑,只不过是放慢步伐,为下一阶段的快跑“缓存”一下。  找到一条没有机动车辆通过的环行路,以3~5分钟的时间不费力气地跑完全程。做完热身准备活动后,环形速度跑开始了,要记录时间了。在跑第二圈的时候,要用比第一圈少5~10秒的时间完成。然后散步或慢跑1分钟进行休息放松。然后开始跑第三圈,所用的速度要比第二圈再少5~10秒。慢跑多久能减肥?做3到5组这样的练习,每组用的时间都要比上一组少5~10秒。最后让身体平静下来,锻炼就完成了。  每天慢跑30分钟以上是最利于减肥的,但是一次强力锻炼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会产生饥饿感。  运动时间过长不利于减肥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最近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少量运动比大量运动的减肥效果更好。参与实验者被分为了三组,第一组每天不需要进行运动,第二组每天进行半小时的中等程度运动,例如慢跑、骑脚踏车等,第三组每天进行1个小时的高强度运动。第二组参与者每天的运动量相当于消耗300卡路里的热量,第三组的运动量相当于消耗600卡路里的热量。对于热量的摄入方面,研究人员让参与者顺其自然,不用刻意控制饮食。13周过后,第一组的参与者体重基本没有变化,这很正常。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参与者的体重变化却出乎研究者的意料。两组参与者的体重都有下降,但是每天只运动半小时的人体重平均减轻了约3.18千多,每天运动1小时的人体重平均才减轻了约2.27千克。  为什么运动得少,体重反而减轻得更多呢?这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知道体重减轻是因为热量的摄入小于热量的消耗,第三组参与者可能因为感到自己体力消耗过大,所以有意或者无意地摄入了更多热量的食物。第二组参与者因为运动量适中,没有觉得特别饥饿,所以摄入的热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多。如此一来,第三组参与者虽然消耗的热量多,可摄入的热量也多,这样每天“净”消耗的热量是少于第二组参与者的,体重当然减轻的就比较慢。  第二,除了跑步、骑车或者游泳等运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不断消耗热量。研究者发现,第三组参与者因为每天有1个小时的激烈运动,所以常常感觉自己十分疲劳,并且会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自己的活动量。结果,在一天当中,除了那1个小时的运动,他们几乎都坐着不动。而第二组参与者因为每天只进行适量的运动,反而觉得自己的能量有所提升,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大了自己的活动量。例如,以往他们会等电梯上办公室,而在每天运动半小时后却会主动选择爬楼梯。这样,如果算一整天的活动量,实际上,第二组参与者消耗的热量要高于第三组参与者。  最后,研究者还发现,除了体重减轻程度上的差别,第三组参与者的肌肉量有增长,而第二组却没有。也就是说,第三组的参与者减去了脂肪后,又增加了肌肉,第二组的参与者只减去了脂肪,这样第二组参与者减少的“净重量”就比较多。但研究者提醒,从长期来说,肌肉量的增加对于体重控制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会让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如果你希望练出一身漂亮的肌肉,可以选择稍微长一点的运动时间,如果你只是想快速减去肥肉并且振奋自己的精神,每天半小时中等程度的运动足矣。  温馨提示: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  每当开始新的运动时,有些人会问“这些运动是不是减肥的最佳运动?”其实,这些人在中途就放弃运动机率比较高。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把享受运动的快乐放在第一位,这样才可能持续到取得减肥的完美效果为止。  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不是对立的运动。两种运动对减肥效果不同,但是,为了达到最佳减肥效果,必须同时进行。有氧运动燃脂速度快,无氧的肌耐力运动,保持你的减肥成果,让你的肌肉、皮肤更有弹性。  在运动前后必须作伸展运动  运动前的伸展可以暖身,防止受伤。运动后的伸展,整理积累在肌肉周围的疲劳物质,刺激不常使用的肌肉。
  运动3个月后才能出现效果  如果想透过运动减肥方法取得减肥的效果,至少要持续3个月左右运动。机体生理吸收新技能的生理过程,是有周期性的。
2014 ·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是39健康网在2014年为所有朋友送上的贯穿全年的策划,这一主题源自我们“化繁为简”的希望:当下人们的生活都相当繁杂,工作沉重压力大,人都觉得已无精力顾及健康,殊不知,健康的生活其实也可以很简单。   2014年的每一天,我们都会为您送上一个方便易行的健康生活技巧,包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博士亲自推荐的时令菜、著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教你如何选购健康食品,以及更多的穴位保健、护肤、减肥方法等等,希望一些小小改变,渐渐地能让您的身体回归平和自然……   让我们一起开始,简单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摄影师Bess Adler拍摄了一组名为《健身》的作品,作品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健身爱好者,他们在一系列激烈紧张的比赛中互相比拼
运动不再只是阿迪、耐克的事,随着越来越多的运动、休闲风格走上顶级时装舞台,很多国际知名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运动系列
健身运动如火如荼,作为对身材要求极高的模特们,保持身体塑造完美体型,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这组内地超模拍摄的靓丽运动写真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女性排卵期是什么时候?排卵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运动能减肥的道理人人都懂,但运动多长时间减肥并非人人都能拿捏得准。要想达到减肥效果,每天有氧运动时间需要超过90分钟,每周坚持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5天。赛乐赛198多少钱一盒几粒,药店有没有卖的?_汉中保健品_汉中列举网
& 赛乐赛198多少钱一盒几粒,药店有没有卖的?
赛乐赛198多少钱一盒几粒,药店有没有卖的?
归属: 广东广州
联系时,请说明在“列举网”看到的!
列举网提醒您:为保障您的权益,请不要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添加赛乐赛瘦身老师阿磊的微信cidy8250,了解更多的详情,为你制定专属于自己的减肥方案,让你快速健康的减脂减重,重现苗条身材! 添加微信,欢迎骚扰!赛乐赛是源自世界制药十强罗氏制药配方,原料百分百美国进口的新生代减肥瘦身第一品牌,是世界上唯一的OTC(非处方)减肥药,国药准字号为H,经临床实验证明,赛乐赛具有非常显着的瘦身效果,并且不会进入人体参与血液新陈代谢,不会造成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副作用,绝对的健康安全,史上首次实现了真正的健康减肥赛乐赛减肥药一盒几粒?几颗?几瓶?减肥难吗?其实减肥的过程是快乐的,当你每天看到自己的脂肪一点点降低,体重一点点下降,身材一点点变的完美,你觉得你会是什么心情?当然也有坚持减肥体重身材都没有变化的,这样就很难有信心坚持了,为什么我把体重和身材分开说,因为有些人体重没下降不代表身材没有任何变化,减肥重在减脂!添加瘦身导师阿磊cidy8250助你一月减脂二十斤!其实作为现代的一些女性朋友来说,觉得越瘦越美,过度的节食,甚至吃一些减肥产品来保持自己的身材,这些方式都是非常不正确的!赛乐赛减肥效果怎么样?多少钱?安全吗?赛乐赛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没有副作用?为什么有的人说只排油不减重?是真的吗?如果对于赛乐赛减肥你也有这些疑问请添加阿磊老师微信:cidy8250怎么样才能快速健康有效的减肥呢?很多选择了比较火爆的一款减肥产品赛乐赛,可是选择了之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以为脂肪会像油脂一样排出体外,可是身材还是依然很胖一直没有任何变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有没有用对方法?添加专业减脂导师阿磊微信:cidy8250帮你解决所有关于赛乐赛减肥的问题!!赛乐赛产品简介:(一)安全――全球OTC减肥药说起减肥药,过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西布曲明。西布曲明是个处方药,由于有增加心脏病的风险,2010年国内外均禁止生产和销售含西布曲明相关减肥药。减肥茶类大多数含有番泻叶和大黄的成分,服用后严重腹泻,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直到2010年,罗氏公司正式授权在中国生产。赛乐赛奥利司他胶囊是通过美国FDA、欧盟EMA、中国CFDA世界三大权威机构认证的一个OTC减肥药。赛乐赛是经过长期应用、临床检测,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不需要医生开处方,非医疗人员也可以安全使用的。赛乐赛只在胃肠得到发挥作用,不进入血液、不抑制中枢神经,副作用少,不会出现头晕、心慌、失眠、口干等情况。作为全球OTC减肥药,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减肥产品。(二)合理――只减脂不减水目前市场上许多产品打出“减肥”的旗号,事实上,这些产品一般添加番泻叶、大黄、利尿剂等泻药成分,只是通过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内水分,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并不是减肥,而是减水。同时腹泻减肥,容易导致人体营养失衡,产生乏力、厌食等副作用,不值得提倡。赛乐赛是一种减脂排油的减肥药,它进入肠道,阻止食物被脂肪酶分解,脂肪排出体外,形成油便,机体其他部位沉淀脂肪得到满足,减重身体。赛乐赛脂肪酶抑制剂进入体内,使得脂肪酶失去活性脂肪不被人体吸收,排出体外脂肪不被吸收,体内多余脂肪被燃烧,达到减重的目的。人体肥胖主要是脂肪过多,脂肪一旦燃烧,体重自然就会降下来。(三)有效――目前至畅销的产品目前赛乐赛主要成分已经畅销全球17年,7000万人成功减肥。很多明星名模都服用赛乐赛塑造傲人的身材。赛乐赛只需要餐后或餐时1小时内服用,如果一餐未进食或食物中不含脂肪,则可以省略一次服药。服用7小时候后开始排油,连续服用7天体脂开始下降,坚持服用一个月体重平均下降8-15斤,体型优美,不再担心会反弹,长期服用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用节食、不用素食,轻轻松松就能瘦下来,赛乐赛是一种快乐的减肥方法。赛乐赛健康减重三原则:安全,合理,有效!并不是所有的减肥产品都有健康减重的原则,只有赛乐赛做得到。减肥期间一定要坚持要有恒信,看到身材的变化也是激励自己减肥下去的动力,减肥并不难,只要找对方法只需短短数月就可以有整容般的变化,如果你对于赛乐赛有任何疑问,或是用了很久没有看到体型的变化请联系专业减脂导师赛乐赛阿磊老师微信:cidy8250帮你排忧解难帮你塑造好身材!赛乐赛减肥常见问题1)赛乐赛效果怎么样?赛乐赛一般使用15天减重可达原体重的7.45%-10%,3个月腰围减少平均达8厘米。这一结果是经过7家国内权威科研机构200多例临床研究充分科学实验验证的。2)这个要多久才见效?服用后7小时左右是可以看到排油效果的,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一周左右能看到瘦身效果。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将全程为您指导用药。3)吃过饭后才记得没吃赛乐赛怎么办?餐后1小时内可以服用,照样可以排油减脂,如果超过1个小时,不建议您服用。下次用餐记得按正常的量准时服用,不需要加大剂量。4)赛乐赛有什么副作用?赛乐赛是全球唯一品类OTC减肥药,它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获得FDA/EMA/CFDA等全球多个权威机构认可,它不参与人体机体代谢,只在胃肠道发挥作用阻止脂肪吸收进入体内,实验证明没有对人体有害的毒副作用。该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畅销16年,现在仍然是欧美国家的主流减肥用药。5)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可以服用吗?三高患者也可以服用,经实验证明,赛乐赛对三高疾病也具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您可以在药师或者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赛乐赛与其他减肥产品有什么区别?很多减肥产品的减肥机理是抑制食欲、保持饥饿或者减水不减油来控制体重,而赛乐赛是唯一经过临床验证并经美国FDA和中国CFDA批准用于治疗减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肥,它在胃肠道使脂肪酶失去活性,从源头阻止油脂吸收,杜绝脂肪形成,根源施治,不进入血液参与机体代谢,不抑制食欲,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这是与其他产品最大的区隔。7)停用赛乐赛后体重容易反弹吗?赛乐赛是真正减肥减脂的,只要正常饮食,适量运动,不会产生反弹现象。配合药师的合理指导和建议,减肥效果将事半功倍。8)一餐服用两粒或者以上的赛乐赛会加速减肥、减重的效果吗?没有数据证明增加赛乐赛服用剂量可以提高减肥速度,每餐1粒赛乐赛足够排出食物中的油脂,不需要增加用量,每日使用赛乐赛的数量应不超过3粒。9)吃了几天的赛乐赛没效果怎么办?赛乐赛一般在7―24小时,最多48小时内即可产生作用,会排出油性大便。减肥减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的体质也各不相同,一次两次并不会明显瘦身降低体重。建议您坚持服用1到2个月,效果即可显示。如果没有达到这么好的效果的或是对于赛乐赛还有一定疑虑的添加瘦身老师阿磊微信:cidy8250帮助大家解决各种问题!赛乐赛的主要成分由全球著名制药企业罗氏公司研发,自1998年上市以来,先后通过EMA(欧洲药物管理局)、FDA(美国食品管理局)、CFDA(中国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三大监管机构权威认证,是全球通过三大机构认证的OTC(非处方药)减肥。16年临床应用,7000万人服用并成功减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球认可。是目前欧美地区畅销的减肥产品。2010年,罗氏公司正式授权在中国生产。咨询赛乐赛有更多优惠好礼等着大家哦!欢迎添加阿磊老师微信:cidy8250咨询!脂肪不会通过流汗排出体内,那人们减肥减掉的脂肪都到哪里去了呢?从理论上讲,这些脂肪都被人体消耗掉了。比如我们通过有氧运动减肥。有氧运动坚持一段时间后,除了消耗糖分供能还会消耗脂肪供能。运动把这些脂肪提供的能量消耗掉,也便让这些脂肪消失掉了。想咨询更多减肥知识更多减肥产品可以添加阿磊老师微信cidy8250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胖子是没有前途的,胖子的生活是不会开心的!激励自己早日瘦身成功!赛乐赛198多少钱一盒几粒,药店有没有卖的? 日 10:46:17更新本文链接地址:http://hanzhong.lieju.com/yangshengbaojian/.htm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列举网看到的,谢谢!
注册时间:
---------- 认证信息 ----------
相关区域:
相关城市:
热门城市:
免责声明:此信息系用户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由该用户负责。 &
此操作需要先登录客服热线:400-885-5171
您搜索的是 "
件符合要求的查询结果
中西成药 (1150)
营养保健 (1)
阿法迪三 (3)
白云山 (7)
拜阿司匹灵 (3)
典必殊 (5)
德昌祥 (3)
达仁堂 (3)
华南牌 (3)
海力医生 (3)
九芝堂 (5)
金纳多 (3)
老君炉 (4)
普米克令舒 (3)
荣昌制药 (3)
仁和堂 (4)
世一堂 (3)
森福罗 (5)
舒降之 (4)
顺尔宁 (5)
圣济堂 (3)
同仁堂 (5)
天安堂 (4)
逍遥津 (3)
您是不是想找:
减肥胶囊(美澳健)
0.4g*180粒
每客 女士智能美腿翘臀带 减肥瘦身带DDW
每客 女士智能腰部塑形带 减肥腰带AAW
绿婷牌 减肥胶囊
每客 减肥腰带 男士智能腹肌强化带AAM
哈贝高 减肥奶茶
碧生源牌 减肥茶 正品 2盒50袋
敷佳 减肥瘦身 腿部按摩器 8-2008
【圣济堂】苦荞麦珍150袋 便秘 降血糖 减肥
Mckin/麦金利 绿茶肉碱胶囊 60粒
瑞德梦 减肥茶 2.5g*30袋
绿瘦牌 奥赛青胶囊 72粒 减肥瘦身
量贩装 百合康共轭亚油酸绿茶肉碱软胶囊 减肥 0.75g*90粒*3瓶
寿春堂牌荷香股兰茶 碧清畅荷香股兰茶 3g*20袋 减肥新概念 正品保证
首 页<<上一页 1
&&跳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页
2mg*12片/盒
10mg*100片/瓶
2mg*12片/盒
2mg*12片/盒
2mg*12片/盒
热销药品:
件商品 共计 &
您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请重新输入
因您购买的药品中含有处方药,需要在登录或注册后才能进行预订!
使用合作网站账户登录八百方:
您的购物车中有商品已经下架,以下的商品不能生成订单:
请注意:系统检测到购物车中包含下架或者失效商品,点击确定去购物车修改!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博客等级:
博客访问:16,712,864
药房托管解谁忧?
——医药分开的错位体。
以药养医&#65292;曾是国家一项国策&#65292;解政府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药品生产与流通改革的催化剂&#65292;解厂家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经是医院发展资金的源泉&#65292;解医院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打开与世界交流之门&#65292;缩短与国际学术之距的钥匙&#65292;解医生之忧。
以药养医&#65292;有“利”&#65292;利是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65307;也有弊&#65292;弊在医患双方的利益损害了&#65281;如今已经被老百姓诟病多年。原因就是&#65306;在政府投入不足下&#65292;国家通过此政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65292;但与此同时却助长了过度医疗&#65292;“大处方”、“大检查”&#65292;对于老百姓来说&#65292;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贵”。医疗费用高居不下&#65292;老百姓经济负担加重&#65292;甚至于一部分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故而&#65292;新医改提出“医药分开”。
何为“医药分开”&#65311;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出发点。“医药分开”不是为了卡死医院&#65292;而是要通过分行业的管理&#65292;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65307;其次才是要彻底切断医生和药剂师收入与售药量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药房托管乃“医药分开”之“探索”&#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65292;解谁之忧呢&#6531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药房托管的现状&#65306;
1. 什么是药房托管&#65311;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65292;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65292;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65292;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
2. 柳州的药房托管&#65288;柳州模式&#65289;——全国首例
日&#65292;广西柳州市众医院决定把药房交给“三九”医药集团管理&#65292;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首例“药房托管”实践&#65292;初步形成了“药房托管”的“柳州模式”。之后5年间&#65292;广西、湖北、青海、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都有医院陆续进行“药房托管”试点工作&#65292;形成了多种经营管理模式。
3. 苏州的药房托管&#65288;苏州模式&#65289;
2004年3月&#65292;苏州市车坊、光福等四家卫生院开始试点托管。2005年一家区医院和所有县级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2010年苏州市级医院全部实行托管&#65292;另外苏州已有数家民营医院实行托管&#65292;包括苏州沧浪医院。苏州的药房托管是针对中小医疗机构而形成的探索模式&#65292;实施形式上归属药房托管的模式&#65292;但不等同与。医疗机构保留了药房和药库的所有权和部分经营权&#65292;把经营权中的供应权和采购权移交给药品商业企业。苏州的药房托管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65307;引入市场化托管模式&#65292;公平、公开竞争&#65307;出台药房托管用药基本目录&#65292;约束医院和医师用药行为。
4. 南京的药房托管&#65288;南京模式&#65289;
南京于2003年8月在栖霞区尧化医院率先实行了“药房托管”改革试点&#年9月雨花台区区属5家医院先后实行“药房托管”&#年2月&#65292;由南京市纪委牵头&#65292;“药房托管”开始运作&#65292;到2006年底&#65292;全市13个区县应参加药房托管的153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65288;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6家、一级医疗机构127家&#65289;&#65292;已有138家医疗机构&#65288;其中17家二级医疗机构、121家一级医疗机构&#65289;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65292;占90.2%。
南京药房托管的特点是实行“两权分离”和“三个不变”&#65292;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65292;所有权归医院&#65292;经营权交给受托方&#65307;医院药房的产权、药剂科的职能和药房人员的身份不变。
在保持医院药房的法人、产权不变的前提下&#65292;医院将药房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转移给托管公司。药房工作人员整体划拨给托管公司&#65292;由托管公司代管。药房原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变&#65292;其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托管公司承担&#65292;托管企业对其没有任免权&#65292;只有管理权。药房的房屋、设施租赁给托管公司使用&#65292;托管公司必须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租金&#65292;保证医院的收益。医院将药房的药品整体移交给托管公司&#65292;并在规定期限内收回成本款。此后购买药品的资金全部由托管公司负责。托管后的药房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托管公司对医院门诊药房实行目标管理&#65292;承担常规药品、临床用药、抢救用药的采购供应&#65292;负责常规用药、库存调整和剂型调整&#65292;保质保量及时提供医疗所需全部药品。实行药房托管后&#65292;托管公司必须保证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受影响&#65292;必须按照约定的药品零售价的一定比例上缴医院。在南京&#65292;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5288;托管企业&#65289;与各级医院签订协议&#65292;允诺将药房营业收入的40%返还给医院&#65292;正是基于这样的契约形式&#65292;双方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南京药房托管有三种方式&#65306;第一种是单独式托管&#65292;即一个医院的药房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然后医院与医药公司签约&#65292;两家分成&#65307;第二种是组合式托管&#65292;即政府按地域将医疗机构分片组合&#65292;公开招标捆绑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医疗机构再与医药公司单独签约&#65307;第三种是集体式托管&#65292;即以区县为单位&#65292;各医疗机构将药品采购权、购药资金的结算权和药品销售收益的分配权委托给政府采购中心。
南京的这一“探索”&#65292;曾一度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65292;而且对其探索精神给予了鼓励。后来&#65292;药房托管进一步扩展到了南京的市属三级医疗机构。不过&#65292;卫生部的调研迟迟没有正式做出结论&#65292;“药房托管”也没有写进新的医改方案里面。或许担心的是药房托管后&#65292;医院、医生会否与托管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利益体&#65292;群众负担是否减轻。
5. 南京的药房托管寿终正寝了&#65311;
2005年&#65292;国盛药业从雨花台区中医院退出&#65292;成为南京药房托管首家退出的案例。此后&#65292;江苏扬子江药业也从托管的迈皋桥医院退出。另有业内人士透露&#65292;占据了南京药房托管百分之八九十的南京医药在2007年单就药房托管这一项目就亏损了一千多万。而在2009年江苏省卫生厅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之后&#65292;“药房托管”好像就沉寂了&#65292;寿终正寝了吗&#65311;
5.1 医药公司托管成本攀升&#65292;托管风险大
首先&#65292;在药房托管运行之初&#65292;医药公司给医院的药品销售收入占比为35%&#65292;但是随着参与竞标的医药公司越来越多&#65292;竞标价格也水涨船高了&#65292;这一比例达到了40%&#65292;甚至有医院达到了45%。其次&#65292;政府还要求托管后&#65292;药价降低几个百分点&#65292;让利于老百姓。还有&#65292;托管药房人员的工资、奖金等。以上这些使得医药公司的成本节节攀升&#65292;成本就占了近50%&#65292;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有的医药公司要承担原来医院药房所欠下的债务&#65292;要买断医院药房的所有库存&#65292;还要垫付医院若干个月的药品费用。在这样的托管风险下&#65292;如果医药公司所采购的药品利润不高&#65292;而医院又直接按照分成的比例将药品收入直接扣下&#65292;并不交给医药公司&#65292;那么&#65292;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65292;医药公司就将难以为继&#65292;退出也成为了医药公司自保的必然选择。
5.2 医院抵制
在药房托管中&#65292;虽然合同规定&#65292;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65292;药品85&#65285;以上要采购医院招标药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65292;医药公司前几次供货可能会按照医院原来的招标药品进行采购&#65292;但后来慢慢地&#65292;医药公司则自行采购&#65292;替换成成本低、利润高的药品&#65292;甚至到了最后&#65292;药房的药相较于托管前已经面目全非了&#65306;药房50多种抗生素药品中&#65292;只有一个药品是医院的招标品种。
托管方这样替换药品&#65292;引起了医院与医生的不满。即使有的医院在合同中保留了20&#65285;—30&#65285;的药品选择权&#65292;但执行中药品的选择权基本上就归托管方了。所以&#65292;他们并不清楚这些替换后的药品质量与安全到底如何&#65292;这可是涉及到临床用药的安全问题。而且在药房被托管后&#65292;也的的确确出现了患者因为用了这些药而出现了不良反应&#65292;并引发了医疗纠纷&#65292;这让医院领导不能不重视&#65292;不能不考虑对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严格把关。
此外&#65292;患者有自己的用药习惯&#65292;托管药房惯用药品的缺失以及患者对替换药品质量与安全的不信任&#65292;会使得患者拿着处方去其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久而久之&#65292;为了方便&#65292;患者会直接选择其他的医疗机构就医。那么&#65292;这家医院的患者也就因此而流失了。如果流失的患者越来越多&#65292;势必就影响到医院的收入。显然&#65292;医院并不希望这一情况出现。
再者&#65292;医院对药房托管其实并不积极&#65292;并不希望医药公司插足医院的药房&#65292;但是迫于政策&#65292;只能如此。可是&#65292;在如此明显地出现了医院利益受损的情况下&#65292;医院与医生不会再忍气吞声&#65292;会立刻采取措施抵制医药公司替换药品的行为。比如&#65292;有一家医院的医生们在开抗生素时&#65292;放弃其他品种&#65292;只开0.36元支的青霉素&#65292;因为每支只有4分钱的利润&#65292;卖得再多也赚不了多少&#65292;就是为了抵制托管方更换药品&#65292;逼迫托管方换回原来的&#65292;要让托管方亏损&#65292;逼着托管方退出。即使政府出面&#65292;也只能摆平得了一时&#65292;医院根本就不愿意医药公司来分一杯羹。药房托管的设计也就注定了它的不可调和&#65292;医院如果继续抗衡&#65292;医药公司也就回天乏力了。
5.3 患者感受不佳
在利益的驱动下&#65292;托管药房里部分进口药、合资药、品牌药已经遭到抛弃&#65292;取而代之的不乏一些没有在之前医院公开招标的药品目录品种&#65292;甚至是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小药厂的产品。所以&#65292;上面所提到的“惯用药缺失”以及“对替换药品质量与安全不信任”是很多患者的感受。另外&#65292;虽然替换成小药厂的药&#65292;但是药品价格并没有降下来&#65292;甚至比之前高得多&#65292;门诊和病房用药都是。即使政府规定了让利5%&#65292;但相对于总价不断上升的趋利&#65292;还是没有明显的感觉&#65292;倒是检查项目明显增多了。基于药品的质量与安全以及价格&#65292;患者会对这些药品有抵触&#65292;即使知道医院药房已被托管&#65292;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受益&#65292;进而不去这个医院看病。
5.4 政策的狙击
即使大面积更换药品&#65292;托管药房盈利的仍然寥寥无几。2003年&#65292;铁心桥医院药房托管成为南京药房托管的样本&#65292;但托管该医院药房的江苏省医药实业公司经营四部至2007年没有盈利&#65292;其之后托管的雨花台区中医院药房也没有盈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南京从2007年底开始&#65292;对辖区370多个一、二级医院提供基本药物&#65292;这些基本药物涉及到320个品种&#65292;并且全部实行零差价政策。对于医药公司而言&#65292;经营这些品种是无利可图的&#65292;只能收取一定的配送费用。所以&#65292;从2007年底开始&#65292;南京医药的药房托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仍有100多家医院同该公司签订了托管协议&#65292;但实际上也只有二三十家医院药房仍然存在托管业务&#65292;其他医院和南京医药之间已完全转变为配送关系&#65292;“药房托管”名存实亡。
2009年&#65292;新医改提出&#65292;在未来三年&#65292;基本药物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实施&#65292;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集中采购&#65292;并实施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65292;由政府指定统一的配送商。基本药物在基层销售遵循零差率原则。随后&#日&#65292;江苏省卫生厅正式发布了《江苏省2009年度药品集中采购公告》&#65292;在江苏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而南京“药房托管”是由医药公司采购药品&#65292;而且涉及的200家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65292;药品并不是施行零差率销售。这也就意味着“药房托管”与政策相悖&#65292;或者说&#65292;新医改宣告了南京“药房托管”模式背后利益链条的消解——“药房托管”寿终正寝了&#65281;
6. 药房托管的发展
如今&#65292;“药房托管”不仅复活了&#65292;还有大潮涌动之势。在近期“医药分开”的大趋势下&#65292;药品零差率、取消以药养医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65292;使医院对药品的利益诉求发生变化&#65292;药房对许多医院的重要性逐渐减弱&#65292;已逐渐从收入部门变为成本部门。这一角色的转变&#65292;使得“药房托管”从去年以来又逐渐重新开始升温。
仅最近两个月&#65292;各地便接连传出多家医院将进行药房托管的消息&#65292;其中不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的身影。在北京&#65292;嘉事堂已与北京朝阳医院签订协议&#65292;从日起受托管理朝阳医院属下的自费药房和寿春药房。在上海&#65292;早在去年&#65292;上海六院东院和上海东方医院南院药房就已和医院脱钩&#65292;由医院委托上药集团和国药集团经营管理。在广东&#65292;广东省人民医院近日也传出&#65292;该院即将与华润广东医药等几家医药商业龙头公司开展药房托管业务。在深圳&#65292;美国康德乐下属合资控股企业将在深圳近百家医院和社康中心设立托管药房&#65292;为市民提供标准的药房托管服务。
不过&#65292;发达城市三甲医院的药房托管范围仍主要停留在自费药房&#65292;而在地方基层医疗机构&#65292;药房托管的步伐则迈得更加大胆一些&#65292;包括湖北、陕西等地许多医院托管范围已不再局限在自费品种&#65292;目前已经实现了包括药房医保品种在内全部药品的采购、配送和日常管理的全部托管。
湖北鄂州从7月初开始对地区公立医院药房全部实施托管经营&#65292;由鄂州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以邀请招标形式采取主副托组合模式将药房交由九州通、国药控股湖北分公司在内的4家中标企业托管&#65292;托管后医院不再办药房&#65292;在保留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现有药库、药房、设施设备及药品经营权有偿提供给受托方使用。
不难发现&#65292;“药房托管”的前世与今生有着些许的不同&#65306;
1. 主导者不同
南京的药房托管是在南京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改革的&#65292;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命令&#65292;自上而下&#65292;是一种浓重的一厢情愿拉郎配。不管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各自怎么考虑&#65292;一刀切&#65292;全部执行&#65292;即使不愿意&#65292;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进行“探索”&#65292;逆来顺受。
现如今的药房托管却是医院主动进行&#65292;将自家医院的药房托管出去。虽然北上广这些城市并非将药房全部托管&#65292;主要是自费药品部分&#65292;但如此积极与主动&#65292;究竟为了什么&#65311;不免让人好奇&#65281;
2. 目的不同
南京的药房托管发起部门不是医院的主管单位卫生局&#65292;也不是医药公司的主管单位药监局&#65292;而是南京市纪委&#65292;其初衷更多是为了“继续深化卫生行业专项整治&#65292;遏制收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65292;所抵制的主要是商业贿赂。而当前医改进行时&#65292;各地与医改有关的各种尝试正被社会广泛关注着&#65292;因而“药房托管”被寄予了厚望&#65292;成为了“医药分开”的“探索”&#65292;试图开辟出新的道路&#65292;让三方共赢&#65306;首先是保证医院的基本利益&#65292;至少跟改革前获利一致&#65307;其次是托管公司保持微利&#65292;保证正常的企业运转&#65307;最后挤出利润空间让给老百姓&#65292;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这是一个从终端销售市场倒逼医药公司与药品生产企业的链条设计。
而现在的药房托管是在实行药品零差率下&#65292;药房成为了医院成本源&#65292;医院“想”甩包袱&#65292;所以把药房托管了&#65306;将成本以及药品库存压力、库存盘点压力和人员管理压力一并转移给上游的托管方——医药公司。现在的做法跟“医药分开”基本没什么关系&#65292;医院更多考虑的是成本&#65292;托管方更多的是从市场的利考虑&#65292;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65292;而非社会效益。
既然“药房托管”现在这么红火&#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在实施中究竟有什么利与弊呢&#65311;
1.1 于政策&#65306;药房托管有利于“医药分开”
张法等认为&#65292;引起药价高涨的一个首要因素在于多数医院“以药养医”&#65292;医药费用可占到医院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若要真正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相关&#65292;就必须对医药实施分开管理。但是如果在短期内强硬地将医院与药房进行简单化分离&#65292;则很可能造成医院的资金迅速出现短缺&#65292;进而造成医疗项目中断和医护人员的情绪波动&#65292;甚至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药房托管实际上是对于医院与药房暂时分离的一种缓冲形式&#65292;既有效避免了医药分离可能对医院造成的严重影响&#65292;又为未来将医药彻底分开奠定稳定的基础。
1.2 于老百姓
1.2.1 药房托管有利于降低药价
叶扬等认为&#65292;医院药房托管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65292;很多药品可以直接从生产厂家采购订货&#65292;在给予医药商业企业适当的配送服务费用后便进入医院药房。托管方在药品采购上是内行&#65292;熟稔行业价格底细&#65292;大单采购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和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简化&#65292;为降低虚高药价、保障医疗机构利益稳中有升提供了“利益”来源。
1.2.2 药房托管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杨志斌认为&#65292;尽管医院和托管企业都有追求利益的冲动&#65292;但医院为了长久的发展和社会形象&#65292;托管企业为了长久的、稳定的利润&#65292;必然会将价格降低到合理的水平&#65292;一定程度的降价是符合医院和托管企业的长期利益的。目前各地实施药房托管的实践表明&#65292;药房托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是卓有成效的。据南京卫生局办公室统计&#65292;从运营整体情况来看&#65292;药价比托管前降低了20%多&#65292;其中竞标过程中药价降10%&#65292;之后药房自降10%&#65292;对持有大病救助卡的患者&#65292;在下调20%基础上再降8%。
以2005 年下半年和2006 年下半年两个时间节点为例&#65292;显示了改革的初步成效&#65288;见表1&#65289;。
另据南京市卫生部门的一项不完——医药分开的错位体。
以药养医&#65292;曾是国家一项国策&#65292;解政府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药品生产与流通改革的催化剂&#65292;解厂家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经是医院发展资金的源泉&#65292;解医院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打开与世界交流之门&#65292;缩短与国际学术之距的钥匙&#65292;解医生之忧。
&& 全统计数据显示&# 年&#65292;南京市推行“药房托管”的156 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2
亿多元。直接让利群众1176.2
万元&#65307;实施药房托管的医疗机构平均处方值、平均门急诊人次药费比去年同期下降10.4&#65285;&#65307;平均住院日药费比上年同期下降20.3&#65285;。至2007
年上半年&#65292;这些被托管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额达5.98 亿元&#65292;直接从处方上让利患者3134.9 万元。
1.2.3 药房托管有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合理性
周代君认为&#65292;药房托管给企业后&#65292;由于企业不存在处方统计问题&#65292;因此可以杜绝一些医生靠开“大药方”、“贵价药”暗地里拿医药公司回扣的现象。医生开药方不用再考虑回扣&#65292;而是考虑药效是否足够&#65292;用药是否合理&#65292;患者是否能承受药品价格等问题&#65292;从而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1.3 于医院
1.3.1 药房托管有利于减少医院运行成本&#65292;增强医院竞争实力
全国90&#65285;的县级医院负债经营&#65292;这些负债大部分要通过收取患者的医疗费用来偿还&#65292;直接推动了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实施药房托管后&#65292;维持药品运转资金、被托管药房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费用以及对新设施设备的投入由药品经营企业负担&#65292;同时医院不再管理药库和药房&#65292;不存在药品的过期、破损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65292;使医院减少了药房经营的费用和负担&#65292;节省了部分资金&#65292;医院可以对资产进行重组&#65292;增强医院竞争实力。
1.3.2 药房托管有利于加强医院自身建设
潘维等认为&#65292;药房托管对降低医院药品收入所占比例、遏制医院药品回扣不正之风有积极作用。由于医院在药品分销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65292;使得医院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医院为保证改革成功并争取到社会各方的支持&#65292;大多会要求企业托管药房后的药价要低于当地同级医院的药价水平&#65292;并要求企业帮助遏制医院内的药品回扣现象。同时医院可以借药房托管机会&#65292;集中精力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65292;调整医生收入&#65292;拓展医疗业务&#65292;以提高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药房员工工作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65292;由于切断了医生与药品厂家之间的联系&#65292;杜绝了医生拿回扣、开贵药的现象&#65292;降低了患者看病的成本花费&#65292;同时组织医生搞医疗小组负责制&#65292;使得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65292;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
1.3.3 药房托管有利于提高医院药事工作效率&#65292;转变药学服务模式
宋大莉认为&#65292;药房托管后药品管理由受托方负责&#65292;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医院&#65292;对提高医院药事工作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65292;而且将药师从采购和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65292;药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药学服务中&#65292;从而促进医院药学由“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药学服务模式转变。
1.4 于托管方&#65306;药房托管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华东认为&#65292;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的特点&#65292;普遍面临效益低下甚至破产的境遇。在医药产品供应链中&#65292;医药商业企业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65292;其经营状况能极大地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药房托管模式的出现给医药商业企业利润的提升带来了契机&#65292;企业托管药房之后&#65292;通过独家经营药品的采购和销售&#65292;能够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65292;产生规模效应&#65292;增加了向其上游挤压利益空间的筹码&#65292;给企业带来总量巨大的直接利润。冯国忠等还认为&#65292;托管企业可凭借其独家经营的优势地位&#65292;在供应链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65292;从而可节省大量的诸如公关、广告等运营成本的支出&#65292;间接促进了企业的利润增长。
高小坤认为&#65292;接受托管后要在保证医院的药品收入稳定的同时来分享门诊药房药品利润这块蛋糕&#65292;但要求只能谋求较低利润率&#65292;因而改变经营者的逐利行为&#65292;真正让利于民&#65292;就成为考察药房托管方的主要因素。药房托管后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引入医院&#65292;托管方可以凭借专业的药品经营管理、流通渠道的缩短&#65292;集中配送药品来降低成本&#65292;通过渠道的畅通&#65292;销量的增加来获取利润。可以凭借贯彻执行GSP
和先进的物流设施来保证药品质量&#65292;可以发挥信息纽带作用&#65292;向医院推荐最新科技产品&#65292;并与医院共同组织培训医师、药师&#65292;组织学术交流&#65292;以保证药品的合理使用。
此外&#65292;在新的模式下&#65292;托管企业基于新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创造出多种新型业务。例如&#65292;深入到患者的健康服务&#65292;深入到制药企业的研发支持&#65292;或者深入到医院的管理服务等&#65292;这些业务创造可以为托管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65292;从而提高托管企业的经济效益。
&#65288;以上“利”的部分是综合了文献中的观点&#65292;按政策、老百姓、医院、托管方四方整理的&#65292;个人相对比较认同的是其中这几个观点&#289;药房托管只是一种目前缓冲的形式&#65306;我觉得形式当然可以探索&#65292;也不可能一蹴而就&#65292;也就有过渡与缓冲&#65292;重点在于吸取经验与教训&#65292;但至于这种属于添乱性质的&#65292;早点say
goodbye比较好&#65292;只是按照目前的态势&#65292;好像比较难&#289;有利于减少医院的成本支出&#65292;增强竞争力&#65306;单纯从经济上说&#65292;把包袱甩出去了&#65292;成本低了&#65292;一定的收入下&#65292;净收益当然增加&#65292;更别说收入还要增加的情况下&#65292;所以净收益更多了&#65292;可以用来发展医院&#65292;自然可以增强竞争力&#289;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65306;数据上看是没错&#65292;如果是为了制造表象&#65292;实际医院与托管方还要逐利&#65292;进而压低药企价格的话&#65292;那就各种问题了&#289;促进托管方利润增长&#65306;这个有好也有坏&#65292;当然它不可能无偿服务&#65292;人员支出、管理等要保障&#65292;利润增加改善管理是好&#65292;不过问题是增长的度的问题、平衡点的问题&#65292;或许通过多家可以达到制衡&#65292;不过&#65292;这样的托管框架下&#65292;好像没这个必要&#65292;就算能控制住&#65292;单就控制托管方一方也解决不了问题。&#65289;
看似利处多多的“药房托管”&#65292;其实弊端也有不少&#65306;
2.1 药房托管的法律问题
药房托管是一种有偿的经营和管理&#65292;医院与受托药品商业企业通过签定托管合同建立关系&#65292;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药房托管的内涵&#65292;区别医院与受托方的责任和利益上却存在托管的概念不明朗、药品和药学服务责任难辨、委托方和受托方利益划分不明确等问题。鉴于托管药房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65292;同时受到医院公益性质的限制&#65307;托管药房在受到市场自由竞争规律的约束外还要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社会责任。因此&#65292;药房托管不能采用信托行为、企业托管和委托合同中的任何一种法律来进行完全的诠释。
2.1.1 药房托管不同于药房委托经营
受托药品商业企业通过与委托方医疗结构签定的委托合同取得代理权&#65292;委托合同是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原则下成立的&#65292;因此应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是《合同法》中并没有把药房托管的委托合同定义为有名合同。从药房托管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特点来说&#65292;托管合同有类似于委托合同的部分。受托药品商业企业通过发挥本企业优势获得的利润&#65292;除去按照约定上缴医疗机构部分外&#65292;其余归属本企业&#65292;这种形式可以理解为委托方医疗机构向受托方支付的酬劳&#65292;也与《合同法》第405条“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后&#65292;委托人应该向其支付报酬”相符。《合同法》第396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65292;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65292;在托管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受托药品商业企业作为受托方应承担医疗机构&#65288;委托方&#65289;的义务——对药房和药库的经营管理&#65292;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合同法》的范畴。
但是&#65292;按照《合同法》第399条规定&#65292;“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示行事”&#65292;然而药房托管把药房和药库的经营权全部移交给药品商业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则不受约束。另外&#65292;受托药品商业企业不受《合同法》第402、403条有关受托人以自己名义行事的规则约束。按照药房托管合同&#65292;受托药品商业企业应以本企业的名义购销药品&#65292;独立承担产生的责任。由此可知药房托管不等同于受《合同法》约束的药房委托经营。
受托药品商业企业在上述两个方面所享有的权限&#65292;使得药房托管合同在某种意义上又类似于《合同法》中的行纪合同。因为《合同法》第414
条规定了行纪合同中的行纪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事&#65292;《合同法》第421条规定了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65292;是自己独立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当然根据《合同法》第414条&#65292;行纪合同中行纪人从事的必须是贸易活动&#65292;药房托管中的经营管理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贸易活动。
2.1.2 药房托管不等同于药房信托行为
《信托法》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65292;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65292;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65292;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的定义在药房托管制度内体现就是&#65306;第一&#65292;医疗机构是基于受托药品商业企业的雄厚实力的信赖。第二&#65292;医疗机构将可以盈利的药房和库房委托给受托企业。第三&#65292;受托药品商业企业以本企业的名义进行采购、供给、提供医药服务。第四&#65292;受托药品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是为了实现利润&#65288;上缴给医疗机构的利润&#65289;和特定的目的&#65288;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65292;体现社会目标&#65289;&#65292;医疗机构可以理解为受益人。
然而&#65292;信托法律体系是围绕信托财产展开的&#65292;信托财产自从信托成立就成为独立的运作财产&#65292;完全脱离委托人&#65292;受托人和受益人。委托人一旦把财产交付信托&#65292;将失去对财产的所有权。如果说药房托管是一种药房信托行为&#65292;则医疗机构与受托药品商业企业签订的是“信托合同”。自签订信托合同开始&#65292;委托人&#65288;医疗机构&#65289;和受托人&#65288;受托药品企业&#65289;将完全与受托的药房和药库分离&#65292;药房和药库变成法律意义上的信托财产。显然这与药房托管的性质和特征不符——医疗机构&#65288;医院&#65289;保持对药房和药库的所有权&#65292;只转移其使用和经营权&#65292;所以药房托管不等同于药房信托行为。
药房托管缺少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65292;虽然具有类似于委托的合同关系&#65292;但不能按照合同法分类关系来调整约束&#65292;而且随着医疗机构和受托药品商业企业关系的多样化&#65292;两者之间将会形成更多的法律联系&#65292;一旦出现纠纷&#65292;争议将会更大。
2.2 药房托管的政策问题
2.2.1 “医药分开”谁补偿医院与医生&#65311;
新医改提出“四个分开”&#65292;其中的“医药分开”就是要打破以药养医。很明显&#65292;取消了以药养医&#65292;医院和医生由谁养&#65292;由谁来补偿&#65311;长期以来&#65292;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不足&#65292;甚至于零投入&#65292;甚至于还要公立医院反过来上缴支持政府工作&#65292;公立医院的资金哪里来&#65311;基本是靠药品&#65281;要知道&#65292;乡镇卫生院这一级的药品收入就占总收入的70%以上&#65292;而按照卫生计生委的统计年鉴&#-2009年我国政府办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也在41%以上。其实&#65292;完全不止是15%的概念&#65292;就算政府把这15%全补偿了&#65292;依然不够&#65281;何况人家还不会把这15%给填平了&#65292;因为方案是“将公立医院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与财政补助两个渠道”&#65292;也就是说由服务收费与财政补助一起承担。一般来说&#65292;服务收费才是大头&#65292;财政补助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65292;还分摊成各级政府&#65292;能落实到多少就不得而知了&#65281;比如&#65292;日前通过的《广州市县级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工作方案》&#65292;对于药品零差率销售&#65292;医院的利益80%靠提高医疗服务价格&#65292;20%靠政府财政补贴&#65292;而且是广州市县两级财政补贴。从化几家医院缺口7000多万&#65292;政府财政补贴只有1500万。所以&#65292;依旧是羊毛出在羊身上&#65281;对比下广州治水一天一个亿。。。&#411亿元天
VS 1亿元天&#65289;嗯&#65292;大家就清楚了&#65281;
其实&#65292;“谁补偿&#65292;补多少”根本解决了&#65292;才是王道&#65281;可惜&#65292;卫生部门不是财神爷&#65292;所以&#65292;“医药分开”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儿&#65281;事实也证明&#65292;凡政府投入到位的&#65292;改革的各项任务就可以完成得很好。因此&#65292;只有增加政府投入&#65292;建立起补偿机制&#65292;回归医生的价值&#65292;才可能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目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不然&#65292;再多的方案&#65292;再多的探索&#65292;也只是枉然&#65281;当然&#65292;在这样的大前提下&#65292;如今的“药房托管”就是先天不足&#65292;想要真正实现“医药分开”的目的&#65292;那是很有难度的&#65281;逐利、降低成本的市场观不可避免&#65281;
2.2.2 药房托管下的药事管理由谁履行&#6531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指出&#65306;“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医院药学为基础&#65292;以临床药学为核心&#65292;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实施药房托管以后&#65292;按托管要求&#65292;药品及相应的药剂人员都由托管方托管了&#65292;这就会涉及到医院药事管理的方方面面。那么&#65292;托管方有能力来履行吗&#65311;答案是否定的&#65292;不仅仅是特殊药品的管理&#65292;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报告、合理用药的评析与咨询……这些日常的药事工作&#65292;托管方是没有相应能力的&#65292;单就与临床及其他职能科室的沟通与协调&#65292;一个外来的药品经营公司&#65292;它也是无法做到的&#65292;但这些肯定涉及到对人员和药品的管理。
2.3 药房托管的设计定位问题&#65306;重视药品经营&#65292;忽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对于“医药分开”的形式探索&#65292;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问题&#65292;一味地把重点放在药品经营上。这样的设计定位也就决定了“药房托管”淡化了对老百姓最重要的保障——药品的安全与质量&#65292;弱化了医院对药物的管理。
药房不归医院管&#65292;托管方所供应的药物的安全与质量如何得到保障&#65311;在重视药品经营下&#65292;利润是托管方首要考虑的事情&#65292;因而价低药会成为首选。在利润的驱动下&#65292;过度选择低价药也会成为行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65292;唯低不唯质。医药公司的负责人自己也承认&#65306;“我也知道品牌药的疗效好&#65292;但不这样我们就亏损&#65292;我们目标是为赚钱&#65292;能凭着良心不进假药就行了。”那么&#65292;这样没有安全与质量保障的药品让患者使用了&#65292;一旦患者出现药物问题&#65292;产生了纠纷&#65292;责任到底由谁负责&#65311;是医院&#65292;还是托管方&#65311;这又存在法律的空白以及政策的漏洞。
目前所能做的就是从源头上加以保障&#65292;对药品供应进行监管&#65292;没有监管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草原上狂奔。要监管&#65292;那就需要监管的支出&#65281;由医院支付&#65292;医院会说&#65306;“托管给你可是有付成本的&#65292;而且药房连同药剂师一并给了你了&#65292;你卖药给我就得保证安全与质量呀&#65281;”由托管方支付&#65292;它会十万分个不愿意&#65292;有哪个趋利者愿意别人来“搞破坏”&#65311;所以&#65292;只能由政府支付&#65292;而且由政府支付也是最为合适的&#65292;因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65281;&#65288;蓦地发现&#65292;这托管的效率是不是有点低啊&#65311;&#65289;
另外&#65292;药房不归医院管&#65292;药师就完全脱离了临床&#65292;其职能就是买卖药品。这样就使得刚刚起步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遭到毁灭性的打击&#65292;医院药师为病人提供全方位药学技术服务的责任也没有了。至此&#65292;老百姓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保障被拦腰截断。
2.4 药房托管的考察指标设定问题
对于药房托管&#65292;政府部门主要是考察药费是否降低了&#65292;而具体考察的指标包括了药占比与处方值。
要降低药占比&#65292;但又要趋利&#65292;怎么办&#65311;医院会要求给前来就医的患者开更多的检查与化验&#65292;而且这一收入是直接归医院所有的&#65292;并不需要经过托管方。所以&#65292;有的医院还派专人监督临床医生&#65292;督促他们给患者开化验单、检查报告。想要试图通过药房托管消灭“以药养医”、消灭“大处方”&#65292;但却造成更严重的“大检查”&#65281;其次&#65292;这样的“监督”&#65292;医生的专业自主哪里去了&#65311;
药占比还与药价有一定的关系。南京的数据显示&#65306;总体药价降低了5&#6285;。但是&#65292;我们应该看到&#65292;这数据不仅包括了南京市政府强制要求降低3&#6285;&#65288;通过处方直接打折和赠送代金券强制实现&#65289;&#65292;还包括了国家多次降低药价以及大规模打击商业贿赂的行动。所以&#65292;这一数据究竟哪些部分是药房托管真正带来的&#65292;无法界定&#65281;
作为另一项指标的“处方值”&#65292;其实就是单张处方的价值。所谓“上有政策&#65292;下有对策”&#65292;这个评价指标很虚&#65281;要降低处方值&#65292;医生完全可以将原本一张的处方拆分成两张甚至更多张&#65292;即是说&#65292;处方值可以要多低有多低。所以&#65292;像“各单位的门诊处方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这样的数据&#65292;可信度大家就可想而知了&#65281;
2.5 药房托管是“以医养药”
药房托管前&#65292;医院可以从各方买药&#65292;独享15%药品加成的利润&#65307;而药房托管后&#65292;医院只能从托管方购买&#65292;药品加成的部分在扣除了托管方的成本支出后&#65292;医院与托管方再按托管合同约定的比例分成。可以说&#65292;多年来公立医院在政府投入不足下&#65292;依然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65292;以药养医功不可没&#65292;解了医院之忧&#65292;是一等一的功臣&#65281;但现在此获利却要与半途杀出来的托管方——医药公司分&#65281;到头来&#65292;
以药养医&#65292;有“利”&#65292;利是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65307;也有弊&#65292;弊在医患双方的利益损害了&#65281;如今已经被老百姓诟病多年。原因就是&#65306;在政府投入不足下&#65292;国家通过此政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65292;但与此同时却助长了过度医疗&#65292;“大处方”、“大检查”&#65292;对于老百姓来说&#65292;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贵”。医疗费用高居不下&#65292;老百姓经济负担加重&#65292;甚至于一部分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故而&#65292;新医改提出“医药分开”。
何为“医药分开”&#65311;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出发点。“医药分开”不是为了卡死医院&#65292;而是要通过分行业的管理&#65292;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65307;其次才是要彻底切断医生和药剂师收入与售药量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药房托管乃“医药分开”之“探索”&#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65292;解谁之忧呢&#6531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药房托管的现状&#65306;——医药分开的错位体。
以药养医&#65292;曾是国家一项国策&#65292;解政府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药品生产与流通改革的催化剂&#65292;解厂家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经是医院发展资金的源泉&#65292;解医院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打开与世界交流之门&#65292;缩短与国际学术之距的钥匙&#65292;解医生之忧。
以药养医&#65292;有“利”&#65292;利是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65307;也有弊&#65292;弊在医患双方的利益损害了&#65281;如今已经被老百姓诟病多年。原因就是&#65306;在政府投入不足下&#65292;国家通过此政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65292;但与此同时却助长了过度医疗&#65292;“大处方”、“大检查”&#65292;对于老百姓来说&#65292;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贵”。医疗费用高居不下&#65292;老百姓经济负担加重&#65292;甚至于一部分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故而&#65292;新医改提出“医药分开”。
何为“医药分开”&#65311;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出发点。“医药分开”不是为了卡死医院&#65292;而是要通过分行业的管理&#65292;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65307;其次才是要彻底切断医生和药剂师收入与售药量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药房托管乃“医药分开”之“探索”&#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65292;解谁之忧呢&#6531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药房托管的现状&#65306;
1. 什么是药房托管&#65311;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65292;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65292;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65292;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
2. 柳州的药房托管&#65288;柳州模式&#65289;——全国首例
日&#65292;广西柳州市众医院决定把药房交给“三九”医药集团管理&#65292;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首例“药房托管”实践&#65292;初步形成了“药房托管”的“柳州模式”。之后5年间&#65292;广西、湖北、青海、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都有医院陆续进行“药房托管”试点工作&#65292;形成了多种经营管理模式。
3. 苏州的药房托管&#65288;苏州模式&#65289;
2004年3月&#65292;苏州市车坊、光福等四家卫生院开始试点托管。2005年一家区医院和所有县级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2010年苏州市级医院全部实行托管&#65292;另外苏州已有数家民营医院实行托管&#65292;包括苏州沧浪医院。苏州的药房托管是针对中小医疗机构而形成的探索模式&#65292;实施形式上归属药房托管的模式&#65292;但不等同与。医疗机构保留了药房和药库的所有权和部分经营权&#65292;把经营权中的供应权和采购权移交给药品商业企业。苏州的药房托管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65307;引入市场化托管模式&#65292;公平、公开竞争&#65307;出台药房托管用药基本目录&#65292;约束医院和医师用药行为。
4. 南京的药房托管&#65288;南京模式&#65289;
南京于2003年8月在栖霞区尧化医院率先实行了“药房托管”改革试点&#年9月雨花台区区属5家医院先后实行“药房托管”&#年2月&#65292;由南京市纪委牵头&#65292;“药房托管”开始运作&#65292;到2006年底&#65292;全市13个区县应参加药房托管的153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65288;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6家、一级医疗机构127家&#65289;&#65292;已有138家医疗机构&#65288;其中17家二级医疗机构、121家一级医疗机构&#65289;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65292;占90.2%。
南京药房托管的特点是实行“两权分离”和“三个不变”&#65292;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65292;所有权归医院&#65292;经营权交给受托方&#65307;医院药房的产权、药剂科的职能和药房人员的身份不变。
在保持医院药房的法人、产权不变的前提下&#65292;医院将药房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转移给托管公司。药房工作人员整体划拨给托管公司&#65292;由托管公司代管。药房原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变&#65292;其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托管公司承担&#65292;托管企业对其没有任免权&#65292;只有管理权。药房的房屋、设施租赁给托管公司使用&#65292;托管公司必须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租金&#65292;保证医院的收益。医院将药房的药品整体移交给托管公司&#65292;并在规定期限内收回成本款。此后购买药品的资金全部由托管公司负责。托管后的药房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托管公司对医院门诊药房实行目标管理&#65292;承担常规药品、临床用药、抢救用药的采购供应&#65292;负责常规用药、库存调整和剂型调整&#65292;保质保量及时提供医疗所需全部药品。实行药房托管后&#65292;托管公司必须保证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受影响&#65292;必须按照约定的药品零售价的一定比例上缴医院。在南京&#65292;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5288;托管企业&#65289;与各级医院签订协议&#65292;允诺将药房营业收入的40%返还给医院&#65292;正是基于这样的契约形式&#65292;双方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南京药房托管有三种方式&#65306;第一种是单独式托管&#65292;即一个医院的药房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然后医院与医药公司签约&#65292;两家分成&#65307;第二种是组合式托管&#65292;即政府按地域将医疗机构分片组合&#65292;公开招标捆绑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医疗机构再与医药公司单独签约&#65307;第三种是集体式托管&#65292;即以区县为单位&#65292;各医疗机构将药品采购权、购药资金的结算权和药品销售收益的分配权委托给政府采购中心。
南京的这一“探索”&#65292;曾一度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65292;而且对其探索精神给予了鼓励。后来&#65292;药房托管进一步扩展到了南京的市属三级医疗机构。不过&#65292;卫生部的调研迟迟没有正式做出结论&#65292;“药房托管”也没有写进新的医改方案里面。或许担心的是药房托管后&#65292;医院、医生会否与托管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利益体&#65292;群众负担是否减轻。
5. 南京的药房托管寿终正寝了&#65311;
2005年&#65292;国盛药业从雨花台区中医院退出&#65292;成为南京药房托管首家退出的案例。此后&#65292;江苏扬子江药业也从托管的迈皋桥医院退出。另有业内人士透露&#65292;占据了南京药房托管百分之八九十的南京医药在2007年单就药房托管这一项目就亏损了一千多万。而在2009年江苏省卫生厅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之后&#65292;“药房托管”好像就沉寂了&#65292;寿终正寝了吗&#65311;
5.1 医药公司托管成本攀升&#65292;托管风险大
首先&#65292;在药房托管运行之初&#65292;医药公司给医院的药品销售收入占比为35%&#65292;但是随着参与竞标的医药公司越来越多&#65292;竞标价格也水涨船高了&#65292;这一比例达到了40%&#65292;甚至有医院达到了45%。其次&#65292;政府还要求托管后&#65292;药价降低几个百分点&#65292;让利于老百姓。还有&#65292;托管药房人员的工资、奖金等。以上这些使得医药公司的成本节节攀升&#65292;成本就占了近50%&#65292;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有的医药公司要承担原来医院药房所欠下的债务&#65292;要买断医院药房的所有库存&#65292;还要垫付医院若干个月的药品费用。在这样的托管风险下&#65292;如果医药公司所采购的药品利润不高&#65292;而医院又直接按照分成的比例将药品收入直接扣下&#65292;并不交给医药公司&#65292;那么&#65292;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65292;医药公司就将难以为继&#65292;退出也成为了医药公司自保的必然选择。
5.2 医院抵制
在药房托管中&#65292;虽然合同规定&#65292;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65292;药品85&#65285;以上要采购医院招标药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65292;医药公司前几次供货可能会按照医院原来的招标药品进行采购&#65292;但后来慢慢地&#65292;医药公司则自行采购&#65292;替换成成本低、利润高的药品&#65292;甚至到了最后&#65292;药房的药相较于托管前已经面目全非了&#65306;药房50多种抗生素药品中&#65292;只有一个药品是医院的招标品种。
托管方这样替换药品&#65292;引起了医院与医生的不满。即使有的医院在合同中保留了20&#65285;—30&#65285;的药品选择权&#65292;但执行中药品的选择权基本上就归托管方了。所以&#65292;他们并不清楚这些替换后的药品质量与安全到底如何&#65292;这可是涉及到临床用药的安全问题。而且在药房被托管后&#65292;也的的确确出现了患者因为用了这些药而出现了不良反应&#65292;并引发了医疗纠纷&#65292;这让医院领导不能不重视&#65292;不能不考虑对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进行严格把关。
此外&#65292;患者有自己的用药习惯&#65292;托管药房惯用药品的缺失以及患者对替换药品质量与安全的不信任&#65292;会使得患者拿着处方去其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久而久之&#65292;为了方便&#65292;患者会直接选择其他的医疗机构就医。那么&#65292;这家医院的患者也就因此而流失了。如果流失的患者越来越多&#65292;势必就影响到医院的收入。显然&#65292;医院并不希望这一情况出现。
再者&#65292;医院对药房托管其实并不积极&#65292;并不希望医药公司插足医院的药房&#65292;但是迫于政策&#65292;只能如此。可是&#65292;在如此明显地出现了医院利益受损的情况下&#65292;医院与医生不会再忍气吞声&#65292;会立刻采取措施抵制医药公司替换药品的行为。比如&#65292;有一家医院的医生们在开抗生素时&#65292;放弃其他品种&#65292;只开0.36元支的青霉素&#65292;因为每支只有4分钱的利润&#65292;卖得再多也赚不了多少&#65292;就是为了抵制托管方更换药品&#65292;逼迫托管方换回原来的&#65292;要让托管方亏损&#65292;逼着托管方退出。即使政府出面&#65292;也只能摆平得了一时&#65292;医院根本就不愿意医药公司来分一杯羹。药房托管的设计也就注定了它的不可调和&#65292;医院如果继续抗衡&#65292;医药公司也就回天乏力了。
5.3 患者感受不佳
在利益的驱动下&#65292;托管药房里部分进口药、合资药、品牌药已经遭到抛弃&#65292;取而代之的不乏一些没有在之前医院公开招标的药品目录品种&#65292;甚至是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小药厂的产品。所以&#65292;上面所提到的“惯用药缺失”以及“对替换药品质量与安全不信任”是很多患者的感受。另外&#65292;虽然替换成小药厂的药&#65292;但是药品价格并没有降下来&#65292;甚至比之前高得多&#65292;门诊和病房用药都是。即使政府规定了让利5%&#65292;但相对于总价不断上升的趋利&#65292;还是没有明显的感觉&#65292;倒是检查项目明显增多了。基于药品的质量与安全以及价格&#65292;患者会对这些药品有抵触&#65292;即使知道医院药房已被托管&#65292;却没有明显感觉到受益&#65292;进而不去这个医院看病。
5.4 政策的狙击
即使大面积更换药品&#65292;托管药房盈利的仍然寥寥无几。2003年&#65292;铁心桥医院药房托管成为南京药房托管的样本&#65292;但托管该医院药房的江苏省医药实业公司经营四部至2007年没有盈利&#65292;其之后托管的雨花台区中医院药房也没有盈利。
屋漏偏逢连夜雨。南京从2007年底开始&#65292;对辖区370多个一、二级医院提供基本药物&#65292;这些基本药物涉及到320个品种&#65292;并且全部实行零差价政策。对于医药公司而言&#65292;经营这些品种是无利可图的&#65292;只能收取一定的配送费用。所以&#65292;从2007年底开始&#65292;南京医药的药房托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仍有100多家医院同该公司签订了托管协议&#65292;但实际上也只有二三十家医院药房仍然存在托管业务&#65292;其他医院和南京医药之间已完全转变为配送关系&#65292;“药房托管”名存实亡。
2009年&#65292;新医改提出&#65292;在未来三年&#65292;基本药物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实施&#65292;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定价、集中采购&#65292;并实施以省为单位的集中采购&#65292;由政府指定统一的配送商。基本药物在基层销售遵循零差率原则。随后&#日&#65292;江苏省卫生厅正式发布了《江苏省2009年度药品集中采购公告》&#65292;在江苏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而南京“药房托管”是由医药公司采购药品&#65292;而且涉及的200家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65292;药品并不是施行零差率销售。这也就意味着“药房托管”与政策相悖&#65292;或者说&#65292;新医改宣告了南京“药房托管”模式背后利益链条的消解——“药房托管”寿终正寝了&#65281;
6. 药房托管的发展
如今&#65292;“药房托管”不仅复活了&#65292;还有大潮涌动之势。在近期“医药分开”的大趋势下&#65292;药品零差率、取消以药养医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65292;使医院对药品的利益诉求发生变化&#65292;药房对许多医院的重要性逐渐减弱&#65292;已逐渐从收入部门变为成本部门。这一角色的转变&#65292;使得“药房托管”从去年以来又逐渐重新开始升温。
仅最近两个月&#65292;各地便接连传出多家医院将进行药房托管的消息&#65292;其中不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型综合医院的身影。在北京&#65292;嘉事堂已与北京朝阳医院签订协议&#65292;从日起受托管理朝阳医院属下的自费药房和寿春药房。在上海&#65292;早在去年&#65292;上海六院东院和上海东方医院南院药房就已和医院脱钩&#65292;由医院委托上药集团和国药集团经营管理。在广东&#65292;广东省人民医院近日也传出&#65292;该院即将与华润广东医药等几家医药商业龙头公司开展药房托管业务。在深圳&#65292;美国康德乐下属合资控股企业将在深圳近百家医院和社康中心设立托管药房&#65292;为市民提供标准的药房托管服务。
不过&#65292;发达城市三甲医院的药房托管范围仍主要停留在自费药房&#65292;而在地方基层医疗机构&#65292;药房托管的步伐则迈得更加大胆一些&#65292;包括湖北、陕西等地许多医院托管范围已不再局限在自费品种&#65292;目前已经实现了包括药房医保品种在内全部药品的采购、配送和日常管理的全部托管。
湖北鄂州从7月初开始对地区公立医院药房全部实施托管经营&#65292;由鄂州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以邀请招标形式采取主副托组合模式将药房交由九州通、国药控股湖北分公司在内的4家中标企业托管&#65292;托管后医院不再办药房&#65292;在保留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现有药库、药房、设施设备及药品经营权有偿提供给受托方使用。
不难发现&#65292;“药房托管”的前世与今生有着些许的不同&#65306;
1. 主导者不同
南京的药房托管是在南京市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改革的&#65292;更多的是一种行政命令&#65292;自上而下&#65292;是一种浓重的一厢情愿拉郎配。不管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各自怎么考虑&#65292;一刀切&#65292;全部执行&#65292;即使不愿意&#65292;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进行“探索”&#65292;逆来顺受。
现如今的药房托管却是医院主动进行&#65292;将自家医院的药房托管出去。虽然北上广这些城市并非将药房全部托管&#65292;主要是自费药品部分&#65292;但如此积极与主动&#65292;究竟为了什么&#65311;不免让人好奇&#65281;
2. 目的不同
南京的药房托管发起部门不是医院的主管单位卫生局&#65292;也不是医药公司的主管单位药监局&#65292;而是南京市纪委&#65292;其初衷更多是为了“继续深化卫生行业专项整治&#65292;遏制收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65292;所抵制的主要是商业贿赂。而当前医改进行时&#65292;各地与医改有关的各种尝试正被社会广泛关注着&#65292;因而“药房托管”被寄予了厚望&#65292;成为了“医药分开”的“探索”&#65292;试图开辟出新的道路&#65292;让三方共赢&#65306;首先是保证医院的基本利益&#65292;至少跟改革前获利一致&#65307;其次是托管公司保持微利&#65292;保证正常的企业运转&#65307;最后挤出利润空间让给老百姓&#65292;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这是一个从终端销售市场倒逼医药公司与药品生产企业的链条设计。
而现在的药房托管是在实行药品零差率下&#65292;药房成为了医院成本源&#65292;医院“想”甩包袱&#65292;所以把药房托管了&#65306;将成本以及药品库存压力、库存盘点压力和人员管理压力一并转移给上游的托管方——医药公司。现在的做法跟“医药分开”基本没什么关系&#65292;医院更多考虑的是成本&#65292;托管方更多的是从市场的利考虑&#65292;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65292;而非社会效益。
既然“药房托管”现在这么红火&#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在实施中究竟有什么利与弊呢&#65311;
1.1 于政策&#65306;药房托管有利于“医药分开”
张法等认为&#65292;引起药价高涨的一个首要因素在于多数医院“以药养医”&#65292;医药费用可占到医院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若要真正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相关&#65292;就必须对医药实施分开管理。但是如果在短期内强硬地将医院与药房进行简单化分离&#65292;则很可能造成医院的资金迅速出现短缺&#65292;进而造成医疗项目中断和医护人员的情绪波动&#65292;甚至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药房托管实际上是对于医院与药房暂时分离的一种缓冲形式&#65292;既有效避免了医药分离可能对医院造成的严重影响&#65292;又为未来将医药彻底分开奠定稳定的基础。
1.2 于老百姓
1.2.1 药房托管有利于降低药价
叶扬等认为&#65292;医院药房托管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65292;很多药品可以直接从生产厂家采购订货&#65292;在给予医药商业企业适当的配送服务费用后便进入医院药房。托管方在药品采购上是内行&#65292;熟稔行业价格底细&#65292;大单采购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和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简化&#65292;为降低虚高药价、保障医疗机构利益稳中有升提供了“利益”来源。
1.2.2 药房托管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杨志斌认为&#65292;尽管医院和托管企业都有追求利益的冲动&#65292;但医院为了长久的发展和社会形象&#65292;托管企业为了长久的、稳定的利润&#65292;必然会将价格降低到合理的水平&#65292;一定程度的降价是符合医院和托管企业的长期利益的。目前各地实施药房托管的实践表明&#65292;药房托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是卓有成效的。据南京卫生局办公室统计&#65292;从运营整体情况来看&#65292;药价比托管前降低了20%多&#65292;其中竞标过程中药价降10%&#65292;之后药房自降10%&#65292;对持有大病救助卡的患者&#65292;在下调20%基础上再降8%。
以2005 年下半年和2006 年下半年两个时间节点为例&#65292;显示了改革的初步成效&#65288;见表1&#65289;。
另据南京市卫生部门的一项不完
1. 什么是药房托管&#65311;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65292;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65292;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65292;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
2. 柳州的药房托管&#65288;柳州模式&#65289;——全国首例
日&#65292;广西柳州市众医院决定把药房交给“三九”医药集团管理&#65292;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首例“药房托管”实践&#65292;初步形成了“药房托管”的“柳州模式”。之后5年间&#65292;广西、湖北、青海、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都有医院陆续进行“药房托管”试点工作&#65292;形成了多种经营管理模式。
3. 苏州的药房托管&#65288;苏州模式&#65289;
2004年3月&#65292;苏州市车坊、光福等四家卫生院开始试点托管。2005年一家区医院和所有县级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2010年苏州市级医院全部实行托管&#65292;另外苏州已有数家民营医院实行托管&#65292;包括苏州沧浪医院。苏州的药房托管是针对中小医疗机构而形成的探索模式&#65292;实施形式上归属药房托管的模式&#65292;但不等同与。医疗机构保留了药房和药库的所有权和部分经营权&#65292;把经营权中的供应权和采购权移交给药品商业企业。苏州的药房托管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65307;引入市场化托管模式&#65292;公平、公开竞争&#65307;出台药房托管用药基本目录&#65292;约束医院和医师用药行为。
4. 南京的药房托管&#65288;南京模式&#65289;——医药分开的错位体。
以药养医&#65292;曾是国家一项国策&#65292;解政府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药品生产与流通改革的催化剂&#65292;解厂家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经是医院发展资金的源泉&#65292;解医院之忧&#65307;以药养医&#65292;曾是打开与世界交流之门&#65292;缩短与国际学术之距的钥匙&#65292;解医生之忧。
以药养医&#65292;有“利”&#65292;利是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65307;也有弊&#65292;弊在医患双方的利益损害了&#65281;如今已经被老百姓诟病多年。原因就是&#65306;在政府投入不足下&#65292;国家通过此政策发展医疗卫生事业&#65292;但与此同时却助长了过度医疗&#65292;“大处方”、“大检查”&#65292;对于老百姓来说&#65292;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贵”。医疗费用高居不下&#65292;老百姓经济负担加重&#65292;甚至于一部分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故而&#65292;新医改提出“医药分开”。
何为“医药分开”&#65311;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出发点。“医药分开”不是为了卡死医院&#65292;而是要通过分行业的管理&#65292;加强药品使用的安全性&#65307;其次才是要彻底切断医生和药剂师收入与售药量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药房托管乃“医药分开”之“探索”&#65292;那么&#65292;药房托管&#65292;解谁之忧呢&#6531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药房托管的现状&#65306;
1. 什么是药房托管&#65311;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65292;在药房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65292;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65292;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
2. 柳州的药房托管&#65288;柳州模式&#65289;——全国首例
日&#65292;广西柳州市众医院决定把药房交给“三九”医药集团管理&#65292;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首例“药房托管”实践&#65292;初步形成了“药房托管”的“柳州模式”。之后5年间&#65292;广西、湖北、青海、广州、上海、河北、山东、四川、江苏和北京等地都有医院陆续进行“药房托管”试点工作&#65292;形成了多种经营管理模式。
3. 苏州的药房托管&#65288;苏州模式&#65289;
2004年3月&#65292;苏州市车坊、光福等四家卫生院开始试点托管。2005年一家区医院和所有县级医院全面实行药房托管。2010年苏州市级医院全部实行托管&#65292;另外苏州已有数家民营医院实行托管&#65292;包括苏州沧浪医院。苏州的药房托管是针对中小医疗机构而形成的探索模式&#65292;实施形式上归属药房托管的模式&#65292;但不等同与。医疗机构保留了药房和药库的所有权和部分经营权&#65292;把经营权中的供应权和采购权移交给药品商业企业。苏州的药房托管确立了政府的主导地位&#65307;引入市场化托管模式&#65292;公平、公开竞争&#65307;出台药房托管用药基本目录&#65292;约束医院和医师用药行为。
4. 南京的药房托管&#65288;南京模式&#65289;
南京于2003年8月在栖霞区尧化医院率先实行了“药房托管”改革试点&#年9月雨花台区区属5家医院先后实行“药房托管”&#年2月&#65292;由南京市纪委牵头&#65292;“药房托管”开始运作&#65292;到2006年底&#65292;全市13个区县应参加药房托管的153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65288;其中二级医疗机构26家、一级医疗机构127家&#65289;&#65292;已有138家医疗机构&#65288;其中17家二级医疗机构、121家一级医疗机构&#65289;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65292;占90.2%。
南京药房托管的特点是实行“两权分离”和“三个不变”&#65292;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65292;所有权归医院&#65292;经营权交给受托方&#65307;医院药房的产权、药剂科的职能和药房人员的身份不变。
在保持医院药房的法人、产权不变的前提下&#65292;医院将药房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转移给托管公司。药房工作人员整体划拨给托管公司&#65292;由托管公司代管。药房原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变&#65292;其工资、福利等全部由托管公司承担&#65292;托管企业对其没有任免权&#65292;只有管理权。药房的房屋、设施租赁给托管公司使用&#65292;托管公司必须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租金&#65292;保证医院的收益。医院将药房的药品整体移交给托管公司&#65292;并在规定期限内收回成本款。此后购买药品的资金全部由托管公司负责。托管后的药房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托管公司对医院门诊药房实行目标管理&#65292;承担常规药品、临床用药、抢救用药的采购供应&#65292;负责常规用药、库存调整和剂型调整&#65292;保质保量及时提供医疗所需全部药品。实行药房托管后&#65292;托管公司必须保证医院的药品收入不受影响&#65292;必须按照约定的药品零售价的一定比例上缴医院。在南京&#65292;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5288;托管企业&#65289;与各级医院签订协议&#65292;允诺将药房营业收入的40%返还给医院&#65292;正是基于这样的契约形式&#65292;双方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南京药房托管有三种方式&#65306;第一种是单独式托管&#65292;即一个医院的药房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然后医院与医药公司签约&#65292;两家分成&#65307;第二种是组合式托管&#65292;即政府按地域将医疗机构分片组合&#65292;公开招标捆绑托管给一家医药公司&#65292;医疗机构再与医药公司单独签约&#65307;第三种是集体式托管&#65292;即以区县为单位&#65292;各医疗机构将药品采购权、购药资金的结算权和药品销售收益的分配权委托给政府采购中心。
南京的这一“探索”&#65292;曾一度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65292;而且对其探索精神给予了鼓励。后来&#65292;药房托管进一步扩展到了南京的市属三级医疗机构。不过&#65292;卫生部的调研迟迟没有正式做出结论&#65292;“药房托管”也没有写进新的医改方案里面。或许担心的是药房托管后&#65292;医院、医生会否与托管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利益体&#65292;群众负担是否减轻。
5. 南京的药房托管寿终正寝了&#65311;
2005年&#65292;国盛药业从雨花台区中医院退出&#65292;成为南京药房托管首家退出的案例。此后&#65292;江苏扬子江药业也从托管的迈皋桥医院退出。另有业内人士透露&#65292;占据了南京药房托管百分之八九十的南京医药在2007年单就药房托管这一项目就亏损了一千多万。而在2009年江苏省卫生厅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之后&#65292;“药房托管”好像就沉寂了&#65292;寿终正寝了吗&#65311;
5.1 医药公司托管成本攀升&#65292;托管风险大
首先&#65292;在药房托管运行之初&#65292;医药公司给医院的药品销售收入占比为35%&#65292;但是随着参与竞标的医药公司越来越多&#65292;竞标价格也水涨船高了&#65292;这一比例达到了40%&#65292;甚至有医院达到了45%。其次&#65292;政府还要求托管后&#65292;药价降低几个百分点&#65292;让利于老百姓。还有&#65292;托管药房人员的工资、奖金等。以上这些使得医药公司的成本节节攀升&#65292;成本就占了近50%&#65292;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有的医药公司要承担原来医院药房所欠下的债务&#65292;要买断医院药房的所有库存&#65292;还要垫付医院若干个月的药品费用。在这样的托管风险下&#65292;如果医药公司所采购的药品利润不高&#65292;而医院又直接按照分成的比例将药品收入直接扣下&#65292;并不交给医药公司&#65292;那么&#65292;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65292;医药公司就将难以为继&#65292;退出也成为了医药公司自保的必然选择。
5.2 医院抵制
在药房托管中&#65292;虽然合同规定&#65292;为了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65292;药品85&#65285;以上要采购医院招标药品。但是在实际执行中&#65292;医药公司前几次供货可能会按照医院原来的招标药品进行采购&#65292;但后来慢慢地&#65292;医药公司则自行采购&#65292;替换成成本低、利润高的药品&#65292;甚至到了最后&#65292;药房的药相较于托管前已经面目全非了&#65306;药房50多种抗生素药品中&#65292;只有一个药品是医院的招标品种。
托管方这样替换药品&#65292;引起了医院与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人教练会员减脂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