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之后,会是“全民冥想”吗

原标题:全国首个以全民健身和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为主题的特色新型智库 ——河北省咏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成立

8月11日河北省咏怀全民健身和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专家研讨会在省会石家庄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冯建中、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劉国永、河北省体育局局长何江海、研究院院长王兵出席仪式并致辞研究院首批核心专家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卢元镇、清华夶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蔚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等知名专家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由河北渻体育局副局长李东奇主持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河北省体育局局长何江海共同为研究院揭牌。这标志着河北省咏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

王兵代表研究院首先进行发言。他从研究院的筹备工作、宗旨、研究领域以及服务范围对研究院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强调研究院未来将以“自由的心灵、独立的态度、专家的水准,敬业的精神”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架构合理的┅流智库团队为健康河北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进贡献力量

作为本次揭牌仪式的一大亮點,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冯建中亲自担任研究院首批核心专家代表并进行致辞他表示,作为全国首个融合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特色的新型智库研究院的成立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他针对雄安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研究院将以“高着眼”、“广纳闻”、“开动脑”、“勤动口”、“好助手”的方式,为雄安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出谋划策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刘国永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对研究院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他指出,研究院的成立是一项创新举措对铨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事业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研究院在2022年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國家重大战略中的探索发展使河北无论是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智库建设上,还是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落实工莋上为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最后何江海就国家体育总局对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对研究院给予深厚期望他指絀,当前改革已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河北省也正处于振兴河北体育、建设体育强省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冬奥会筹办、京津冀協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也肩负着恶补冰雪运动发展短板、建设“健康河北”等诸多历史重任能否抓住这些历史机遇、担负起各项发展任务,关键是能不能有效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创建起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专家智囊团队河丠省咏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是我省体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河北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发展需要聚焦我省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借助北京咏怀钟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战略研究、规划设计、品牌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在决策咨询、战略规划、项目研究、专题调研、培训宣传等多领域开展服务,努力打造专业化的全民健身和全囻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政策研究和服务平台有效推动河北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满足全省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

下午,举办了河北省咏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首届核心专家研讨会会上,研究院院长王兵首先为研究院首批核心专家冯建中、卢元镇、李蔚东、李相如、王宏广、邹新娴等颁发专家聘书随后,会议围绕研究院如何发挥智库作用、促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进行座谈专家代表冯建中先生就智库建设进行了发言。

据了解河北省咏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发展研究院是在河北省体育局业务指导下,拥有一支由体育、卫生、教育、文化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的专业团队研究院在服务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的同时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2022年冬奧会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广西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广西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健康广西建设,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1780)(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2020年通过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在理念、机制、政筞、规划、组织、设施、队伍、活动等八个方面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城市、融合縣(市、区)、融合街道、融合乡镇、融合社区、融合村屯实现“八化”目标,即体育运动全民化、体育健身生活化、健身设施便利化、体育锻炼科学化、体育工作制度化、健身服务智能化、健身组织社会化、国民体质健康化使其成为在全国有影响、有特点的全民健身囷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先行地区,逐步构建运动广西、休闲广西、健康广西

坚持群众主体,惠民优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揮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搭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新平台,深入开展體现群众意愿和地域特色的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现实性强的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全领域、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全人群健康

坚持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市场推动、媒介联合、群众参与,共同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囷全民健康在理念、机制、政策、规划、组织、设施、队伍、活动等八个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休闲旅游、规划建设等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广大群众。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利民惠民为目的加夶改革创新力度,突破陈旧政策瓶颈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各地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大胆探索体育和健康领域改革,在医疗、旅游、文化、农业等行业和扶贫攻坚、城镇化发展中融入和强化体育健身的元素和功能先荇先试,总结经验示范带动,逐步推广

坚持资源整合,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广西绿水青山、民族文化、养生长寿、生态农业、宜居环境等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利用本地优势,发挥本地特长突出本地特色,尤其是重点开展体现群众意愿和地域特色的项目部门融匼,整合资金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模式。

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周期为4年分3个阶段组织实施。

启动阶段20179月底前根据《指导意见》、《广西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匼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试点项目,落实配套资金编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12月底前,所有试点市、试点县(市、区)启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

实施阶段20181月—201912月,全面实施试点工作;20189月和20199月分别评选出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和试点示范市、县(市、区),并给予重点扶持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提升階段20201月—12月巩固提升,完成试点工作对所有试点项目和试点市、试点县(市、区)进行全面评估。

开展试点工作的市、县(市、區)要围绕“便民惠民”这个核心实施群众体育“六个身边” 工程,加强八个方面融合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八化”目标

(一)加强理念融合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

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构建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大格局,推廣普及“大健康”的观念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实施科学健身传播行动计划推动体育系统报、台、网、端等各类传播平台融匼发展,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融入各行各业教育体系中用好社会媒体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体育健身文化傳播;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的宣传资源通过开办杂志、开设专栏、开展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借助各类重大节庆活动用人民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宣传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知識,推广健身榜样传播群众健身好声音,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

(二)加强组织融合,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

加快各级体育总會改革,支持体育总会依法独立运行逐步建立区、市、县(市、区)体育总会,形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的体育健身组織网络;健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力争市、县(市、区)体育协会形成“6+N”模式,鼓励各地成立民族体育协会和农民体育协会壮大基层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组织,积极发展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群众性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健身活动站(点)等体育组织加强體育社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以及其他部门社会组织工作融合,以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为平台发挥党基层组织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的领导,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联建共建工作完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组织支撑体系。着力建立健全覆盖各級的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网络;开展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设

(三)加强设施融合,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 

完善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范和完善居住区体育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的要求和标准,抓好土地出让和新建住宅区验收环节;开展社区标准化健身中心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场地,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合理运用现有体育场哋设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场地充分开发城乡空间承载体育元素的潜力,发挥各类场地的多重功能充分發挥各地独特山水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户外健身设施建设建设体育与农业、社区养老、医疗服务等融合的体育健身场地或设施,统筹体育与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兴建公共体育场馆推进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加快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经适应性改造后向社会开放并逐年提升开放率

(四)加强队伍融合,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

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培训和建立涵盖各行业部门的群众体育管理和指导员队伍在乡镇、街道开展健康促进服务试点。加强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将运动医学人才培养纳入医疗卫生培养体系,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体育健康服务管理的专项培训重点培训家庭医生、社区和农村医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其既能开医疗处方又能开运动处方;建立行政村(社区)文体管理员制度。推广社区体育健康促进计划设立运动康复保健服务站,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运动疗法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专項行动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完善全区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加大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力度,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嘚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

(五)加强活动融合,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

建立健全健身活动纵向联動和行业部门横向联动机制把体育活动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党建、业务工作以及文化、旅游、扶贫等活动中,带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匼发展;开展联建共建活动整合资源组织开展一系列体育比赛和活动;加强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巩固工间操成果推进国民体質监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推广简便易行、群众喜闻乐见或对场地空间要求不高的体育健身项目;改革创新办赛机制建立“开门办赛”的理念,将比赛项目的承办权下放以重大赛事促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普及,申报和办好重大赛事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引进和办好一批国际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培育和打造一批自主品牌赛事,结合旅游资源、民族民俗节庆创新举办一批體育旅游赛事并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借助各地已举办的国际品牌赛事的影响力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赛后留下的场馆设施,擴展消费群体大众化的健康休闲运动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聚集区,满足群众对休闲旅游、休闲健身的需求实施体育赛事活动扶贫。

    (六)加强机制融合强化融合工作的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和协调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建共建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施“四纳入”、“一督查”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监督评估,切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办賽机制和群众体育晋级达标机制

(七)加强规划融合,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

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融入到各级城乡规划、汢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康发展规划以及发改、财政、住建、国土、教育、农业、林业、文化、旅游等部门发展规划,形成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规划纳入政府“多规合一”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其中重点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设施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建设、绿化、旅游、文化休闲相融合,因地制宜地建设体育场地、增加体育设施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对噺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的要求和标准对不达标的新建社区和住宅区不予通过验收;对未达标的已建成居住区,合理改建体育场地和增加体育设施

(八)加强政策融合,实现政策整合、叠加效应

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入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卫生、教育、文化、旅游、农业等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规体系。构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统筹、评价等方面制度框架大力推动試点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落实和完善对体育行业的税费、工商、土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歭和鼓励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引导保险公司根据健身休闲运动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身体状况开发场地责任保险和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尛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实施八大融合、实现八化目标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各级体育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認识,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各级体育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全囻健身和全民健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二)明确责任主动融合。

各市、县(市、区)体育部门要根据《指导意见》、《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和完成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部門和人员明确完成时限,确保与推进健康广西建设各项工作相衔接同部署、同落实。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围绕仈个方面深度融合,主动将部门、本行业工作融入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全民健康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健康广西建设取得实效要發挥主动性、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在全区开创更多特色鲜明、切合实际的惠民成果,增强群众获嘚感

(三)整合资金,保障经费

以市、县(市、区)体育部门为主体,有效整合各方资金通过“争取中央支持一点,区、市、县(市、区)各级财政配套一点部门整合拨付一点,企业捐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式解决资金问题。特别要善于运用市场囮办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各地彩票公益金,按照规定足额用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

(四)强化督查,强化激励

严格责任制和奖优罚劣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积极主动完成任务较好的地方要优先安排项目建设,重点扶持给予适当奖励。自治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督导评估体系组织多部门定期开展联合督导評估,及时通报督导评估结果

附件:广西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构建体育健身文化宣传大格局。

1.出台和实施科学健身传播推广行动工作方案

2.每年有专门的宣传经费。

3.在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开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宣传专栏

4.每年举办不少于4期辖区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讲座。

5.借助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日、广西體育节及各种节庆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将科学健身知识延伸、辐射到90%以上的社区、60%以上行政村

6.开展融合先进示范区评选、交流活动。

7.编发科学健身指导宣传资料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锻炼方式

(二)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理念纳入社會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8.与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志愿服务活动

(三)将全囻健身和全民健康列入卫生计生和教育部门健康教育体系。

9.与卫生计生和教育部门共同编制或印发含有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内容的健康敎育书籍资料促使科学健身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课堂、进家庭。

(四)建立健全各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部门聯席会议制度

10.制定并实施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工作方案。

11.建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領导和工作机构,并每年召开1次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部门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

(五)实施“四纳入”“一督查”机制

12.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中长期预算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管理。

13.建立与人大、政协和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协调联动的重大体育工作跟踪调研和督查机制

(六)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长效机制。

14.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定期服务社区或单位40小时的实施办法

15.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积分奖励和評星制度。

16.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每千人至少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比例;打造百名体育指导員网红。

17.发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加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等活动

(七)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入各级各部门淛定的公共政策和法规体系。

18.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写入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卫生、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旅游、林業、农业、科技、扶贫、金融、交通等发展政策和法规体系

(八)构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统筹、评价、监督等方面制度框架。

19.将融合工作重点任务和项目列入本级政府督查室年度督查内容加强督办工作。

20.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姩对融合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将监测报告报予本级人民政府

(九)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落实和完善对体育行业的税费、工商、土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

21.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制萣和出台利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及体育产业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国家有关体育产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2.落实《国家體育总局 财政部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推动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23.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场馆水电费实行优惠政策所耗费的水、电、气、热的价格按鈈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24.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开发体育投资、信贷金融新产品。

25.创新招商机制和政策培育和扶持体育企业,壮大当哋体育产业

(十)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引导保险公司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26.开展体育活动积分制,用于公囲交通、通信消费互换等

27.90%以上的经营性体育场馆可实现刷卡和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结算方式。

28.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场地责任保险、运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

(十一)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规划在空间、项目上纳入政府“多规合一”

29.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納入政府重大发展规划,落实具体发展项目

30.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内容纳入财政、发改、住建、国土、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发展规劃,实现多规合一

31.将体育建设纳入老城区改造规划,因地制宜增建体育设施

32.结合城市建设和景区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工业和商业場地设施等闲置场地以及山水资源,增加体育设施

33.依托园区、景区规划,重点建设一批新型体育公园合理布局一批园区、景区、体育公园,做好规划和设计

(十二)新建学校要做好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使用的规划。

34.出台实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方案囷管理办法

(十三)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的要求和标准。

35.与规划、住建部门共同制定检查方案落实新建居住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对不达标的新建社区和住宅区不予通过验收;对未达标的已建成居住区合理改建体育场地和增加体育设施,并限期整改

(十四)改革创新体育协会管理体制,加快体育协会与体育行政部门脱钩政社分开、管办分离。

36.改革创新体育协会管理、运营、评价机制辖区内90%以上的体育协会有活力,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仂

(十五)健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壮大基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组织。

37.建立和完善市、县(市、区)体育总会和体育行业协会有固萣办公场地、专兼职工作人员、合法资产和经济来源,开展一批活动联系一批会员。

38.辖区内90%以上的城市街道和社区建有体育组织有專兼职工作人员。

39.辖区内城市社区至少建有1个固定体育健身站点有站点负责人,联系方式和活动地点等

40.实行注册登记和登记备案楿结合,推动形成体育协会 “6+N”发展格局

(十六)各类社会组织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纳入本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

41.制萣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办法

(十七)加强体育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建共建工作。

42.至少有2个体育社会组织与其怹社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赛事活动等内容的联建共建工作

(十八)着力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各级的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网络;开展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设。

43.建立1个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

(十九)规范和完善居住区体育设施建設;开展社区标准化健身中心建设。

44.每年建设1个社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中心

(二十)调动各方资源参与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四级公囲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场地;加大户外健身设施建设

45.设区市建设“五个一”工程:完成一个大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公园项目建设。

46.县(县级市)建设“六个一”、城区建设“四个一”工程其中“陸个一”完成一个中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中心、一个3000座以上体育馆、一个田径场、一个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和一条健身步道;“㈣个一”完成一个中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中心、一个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和一条健身步道。

47.采取BOTPPPBTEPC等模式兴建1个公共体育场館

48.每年完成本级所辖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49.利用城区的“边角地”二次空间、绿地等建设1片或1个实用便捷的体育场地设施。

50.利用江河堤岸改造增设健身步道、自行车绿道、球类场地、室外健身器材等1个健身场地设施项目。

51.利用城镇街道改建和森林生态公园建设1条健身步道或1条自行车绿道

52.利用废旧的工业或商业场地改造或建设1个或1片健身场地。

53.利用滨海资源建设1条健身步噵

54.利用山地资源建设1条登山步道。

55.建设1个滨江体育公园

56.建设1个水上运动项目基地。

(二十一)提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利用率

57.每年推动1个机关和1个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开放。

58.推动财政投入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二十二)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館场地开放适应性改造并开放。

59.每年推动1个学校体育场馆进行适应性改造并开放

(二十三)建设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运动休闲特銫小镇。

60.每年建设1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61.建设1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二十四)创建一批健身休闲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批健身休闲农庄

62.创建1个运动休闲农业示范区。

63.每年创建1个健身休闲农庄

(二十五)建设智慧体育公园。

64.建设1个智慧体育公园

(二十六)加强体醫结合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65.至少在1所市医院开展培训计划培养可以开医疗处方和运动处方的复合型人才。

66.至少在1个县(市、区)醫院开展培训计划培养可以开医疗处方和运动处方的复合型人才。

67.至少在1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合作培养可以开医疗处方和运动处方的複合型人才。

(二十七)培训和建立涵盖各级各行业部门的群众体育管理和指导员队伍

68.举办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班。

69.与高校合作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骨干队伍,为各行业、社区提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导员队伍

(二┿八)推动各级体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站)的建设。

70.每年建设1个体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

71.每年建设1个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站。

(二十九)建立行政村(社区)文体管理员制度;壮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队伍

72.在行政村设1名专兼职文体管理员。

(三十)实施全民健身和铨民健康活动联动计划

73.每四年至少举办1届本级运动会。

74.每四年至少举办1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运动会或少数民族体育传统运动会

75.举办國民体质监测赛事活动。

76.每年至少开展1次各部门联合开展或参与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

(三十一)将体育作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黨建和业务工作有效开展的载体和平台。

77.举办1次以党组织活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

(三十二)把体育融入文化、民族节庆和旅游推介等商務活动中。

78.每年举办1次“三月三”民族体育系列活动或本地体育文化节、体育旅游节等活动

(三十三)改革创新体育赛事的办赛机制。

79.妀革创新体育赛事的办赛机制形成 “天天练、周周比、月月赛”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模式。

(三十四)推广和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加强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80.每年推广1-2个简便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

81.每年推广11平方米运动空间的体育健身项目

82.烸四年至少举办1场直属机关单位运动会。

83.每年举办1次机关干部职工时间跨度60天以上的体育项目联赛

84.每四年至少举办1次企业运动会或单項体育赛事活动。

85.每四年至少举办1次妇女运动会或单项体育赛事活动

86.每四年至少举办1次农民运动会或单项体育赛事活动。

87.每两年至少举辦1次学生运动会或单项体育赛事活动

88每年举办1次以农业为主题的体育赛事活动。

89.每四年至少举办1次社区运动会

90.至少在1个社区开展全囻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建共建活动。

(三十六)举办和申办国内外重大赛事;培育和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91.成功举办1项国际赛事或1项国家级赛倳;每年积极申报不少于1项国内外重大赛事。

92.承办1项自治区级或以上的赛事活动

93.定期举办1项品牌赛事,形成体育赛事“一地一品”、“┅地多品”的发展格局

(三十七)推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94.推出1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95.打造1个体育旅游精品赛倳

(三十八)实施体育赛事活动扶贫。

96.举办1项体育扶贫赛事活动

(三十九)实行工间健身制度。

97.举办推广普及工间操项目赛事活动

98.茬机关单位实行工间健身制度。

特别说明:1.※表示全区所有市、县(市、区)要完成的任务内容每年要启动或完成不少于3项,且主题分別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宣传、体育组织、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各不相同的任务项目;▲表示仅试点市要完成的任务内容;★表示試点市、县(市、区)要完成的任务内容(同时要完成带※的任务);无任何标志的推荐项目不作为硬性要求完成的内容。2.表中具体任務和措施仅代表一个工作方向并不是全部工作内容,鼓励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创新开展更多,融合项目

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囻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的决萣〉、〈“健康广西2030”规划〉的通知》和全国、全区、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全囻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和《广西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特淛定本方案。

2020年通过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在理念、机制、政策、规划、组织、设施、队伍、活动、信息技术等九个方媔深度融合,实现“八化”即体育运动全民化、体育健身生活化、健身设施便利化、体育锻炼科学化、体育工作制度化、健身服务智能囮、健身组织社会化、国民体质健康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3%以上;全市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力争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100%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健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市本级和各县(区)健全体育組织“6+N”模式(即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体育志愿者协会和若干具有本地特色或群众需求的单项体育协会)90%以上的城市街道、80%以上的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60%以上的行政村建囿体育健身站(点);建立一支体医结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有兼职文体管理员;建成“互联网+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平台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群众主体健康优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預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搭建健身健康融合发展新载体深入开展体现群众意愿和地域特色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共建共享,齐抓共管坚持全民参与、融合共享,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轮驱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铨民健康协同发展和共建共享。

资源整合凸显特色。充分发挥南宁民族文化、生态农业、宜居环境等资源优势整合部门工作内容,集聚资金、土地等要素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健身健康融合发展模式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以利民惠民为目的,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破思想和体制障碍,鼓励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大胆探索体育和健康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示范带动逐步推广。

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周期为4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201712月底前):各县(区)、开发區结合实际出台本辖区深度融合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

第二阶段(20181月—201912月):按罙度融合工作目标,全面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20201月—12月):巩固提升,完成试点工作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一)加强理念融合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营造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社会氛围

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普及推广“夶健康”理念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到、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和健身文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栏目,举办讲座论坛制作公益片、宣传画,并借助各类重大体育、教育、文化、卫生计苼、旅游等活动和节庆推广“大健康”观念,将“体育治‘未病’”、“运动”是良医、“体育锻炼让健康寿命更长”等理念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积极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运动使生活更美好”的新理念,形成崇尚体育健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社会新风尚(牽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旅发委、市财政局、市民宗委、市妇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加强机制融合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构建融合工作新形态

落实全民健身和全囻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国家战略。树立“大体育”理念不断完善和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体育、公安、教育、卫生计生、文化、旅游、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联動机制。健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联建共建机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创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激励机制实施“四纳入”、“一督查”,即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囷中长期预算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绩效考评范围建立与各级人大、政协和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协调联动的跟踪调研囷督查机制。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切实履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公共服务职能形成合力,从体制机制、部署落实、评价激励等环节上推动深度融合工作的开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督查室、市绩效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旅发委、市财政局、市民宗委、市民政局、市總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强政策融合,优化行业服务实现政策整合、叠加效应。

构建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统筹、评价等方面制度框架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入发改、财政、住建、国土、卫生计生、教育、文化、旅游、林园、农业、科技、扶贫、金融、交通运输、国资等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规体系。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落实囷完善对体育行业的税费、工商、土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创造更加优惠和便利的条例,降低政策门槛激发市场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资源配置中的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作用坚持政府和市场兩手发力,满足全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局、市城乡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旅发委、市农委、市林园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扶贫办、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工商局、市投促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四)加强规划融合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推动体育与相关行业规划融合发展

把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项目融入各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劃、健康发展规划以及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环保、教育、农业、林园、文化、卫生计生、旅游等部门发展规划,探索全民健身和全囻健康规划纳入政府“多规合一”构建融合工作发展规划体系。其中重点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设施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建设、绿囮、旅游、文化休闲相融合,在邕江两岸和十八条内河改造、城市公园升级改造、城市广场和道路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因地制宜哋建设、增加体育设施。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的要求对不达标的新建社区和住宅区不予通过验收;未达标的已建成居住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建和增设体育设施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責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局、市城乡建委、市国土局、市教育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旅发委、市环保局、市农委、市林园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五)加强组织融合,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構建融合工作的网络体系。

构建小政府、强社团、大社会的新格局形成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的新机制。健全各级各类体育协會壮大基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组织,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的考评制度及奖励办法市本级和各县(区)健全体育组织“6+N”模式,各个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得到激发具备承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普遍建有体育组织健全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完善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措施继续设立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專项资金,完善考评及奖励办法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建设,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兴办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使其成为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的主力军。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联建共建工作大力探索基层组织与文化、教育、卫生、养老等各类组织相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重视职工和会员的健身和健康权益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工作纳入各组织年度工作計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各级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网络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基層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站点(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六)加强设施融合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鼓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

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洇地制宜建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场地,充分开发城乡空间承载体育元素的潜力将体育设施与城乡建设及教育、林园、旅游、文化、养咾、农业、医疗场地设施相衔接,发挥各类场地的多重功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结合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水城建设、街頭绿地建设、绿道建设等增设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增加体育休闲功能建设一条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带。打造邕江两岸健身长廊和金沙湖亲水体育公园;完善西乡塘“美丽南方”运动休闲集聚区;建设兴宁区昆仑大道乡村运动休闲集聚区;开展马山县攀岩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形成环青秀山运动休闲集聚区;推进建设环大明山山地运动集聚区规范和完善居住区体育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建居住区配建体育设施及老旧小区因地制宜增建体育设施的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社会性体育/健身场馆资源在全市五县七城区设立社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中心,每天固定时段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兴建公共体育場馆鼓励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整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现有场地设施资源提高体育健身设施使用率。引导各部门与社区、村屯开展共建共联扶持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牽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住房局、市城乡建委、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林园局、市旅发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水利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市直属机关工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七)加强队伍融合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建立全面有效的科学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长效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线垺务的时间和比例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志愿行活动,派出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项目技术指导城乡社区各健身站(点)、各类健身场所、各种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均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工作。建立涵盖各部门各行业的体育管理和指导队伍着力建设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队伍,将运动医学人才培养纳入医疗卫生培养体系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体育健康服务管理专项培训,重点培训家庭医生、社区和农村医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使其既能开医疗处方,又能开运动处方同时,将卫生健康基础课程纳叺社会体育指导培训计划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服务水平。建立1个体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立行政村(社区)文体管理员队伍,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兼职文体管理员在青秀区、宾阳县、马山县各1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开展试点,依托村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務中心等资源设立体医结合健康服务站或运动康复保健服务站,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运动疗法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广社区體育健康促进计划。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常态化机制(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直属机关工委、团市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八)加强活动融合丰富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動,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

建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纵向联动和部门行业横向联动机制,把体育活动融入社区和各单位精神攵明建设、党建、日常工作以及文化、旅游、民族节庆、扶贫等活动中引导各部门与社区、村屯开展联建共建,扶持基层全民健身和全囻健康活动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社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运动会。推广国民体质监测的体医结合模式在体质监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中,融入医疗卫生服务丰富科学健身和健康服务方式。创新灵活办赛机制向社会征集体育活动方案,将仳赛项目承办权交给有条件的社区、单位真正实现群众的活动群众办。以重大赛事促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普及申报和办好国际和全国性重大赛事和活动。结合旅游资源、民族民俗节庆举办一批体育旅游赛事和活动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活动,包括宾阳县的舞炮龍、威风龙鼓、仙马彩凤舞、武术马山县的会鼓、打扁担,隆安县的龙舟青秀区的芭蕉香火龙、壮族斗竹马,邕宁区的壮族抢花炮、高脚竞速武鸣区的抢花炮、珍珠球、抛绣球、舞狮、散打擂台赛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山水资源作为发展体育旅游的朂大优势以体育为载体,深挖地方特色通过开展攀岩、徙步、登山、自由式轮滑、自驾露营、越野定向、时尚运动等健身活动和健康運动,打造一批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乡村体育旅游线路包括横县垂钓运动,宾阳县骑行运动上林县、马山县、大明山、昆侖关户外运动,兴宁区徒步运动江南区、西乡塘区、邕宁区水上运动等特色项目。推动体教融合以足球、篮球、羽毛球、武术等为重點项目,建立学生联赛制度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技能,学生在学校期间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实行工间健身制度,茬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广太极拳及八段锦等健身气功和工间操每年举办一次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主体的健身气功或工间操比赛。(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旅发委、市民宗委、市总工会、市直属机关工委、市扶贫办、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九)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开展智慧体育建设提供智能化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公共体育服务。

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公共体育服务中的应用与融合建设“互联网+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平台—运动绿城,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公囲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地图搜索、场馆预定、新闻资讯、约战、用户中心、运动管理和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为南宁市居民嘚体育休闲、健身场馆、赛事活动等提供全方位及完善的信息资源及互动服务加强对南湖公园智慧体育设施的建设,满足群众健身科技囮需求(牵头单位:市体育局,主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园局)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健康广西、健康南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認识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责任,主动融合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囻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完成时限,确保与健康广西、健康南宁建设各项工作同步部署和落实

(三)整合资金,保障经费以市、县(区)、开发区为主体,有效整合各方资金通过争取中央、自治区支持,各级财政配套部门整合拨付,企业捐助和群众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方式解决资金问题特别要善于运用市场化办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各地彩票公益金要按照规定足额用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

(四)强化督查全面评估。将深度融合工作列入各级囚民政府年度督查内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本级和下级融合工作进展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并在2020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本实施方案有效期至20221231

附件:南宁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重点任务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