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懂球帝网页版首页,说一个球员脚下技术细腻,到底指

拉拉纳算不算英格兰技术最细腻的球员?
拉拉纳的风格用“小清新”形容绝不为过。他缺乏绝对力量和对抗,却左右脚均衡,球商很高。他的球风细腻得甚至许多时候显得很软,在英格兰球员中也算一枝独秀了。个人感觉其细腻程度要好过以往的乔科尔和。
这些回帖亮了
小清新。。。。你要长个莱斯科特脸。。。就是鬼头刀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觉的我是,队内训练的时候感觉斯特林,裤子什么的简直就是糙哥。。。
你说现役的吗?如果说以前的话,我觉得麦克马纳麦要比他更文艺清新
另外,拉拉纳并不软,只是不粗野而已,我很喜欢这个球员
现役球员来比较 和巅峰乔科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拉拉纳确实球感很好 球风很潇洒 而且就如楼上一位仁兄说的 他并不软 在场上属于很拼的那种
这是个看脸的世界。。。至少我觉得拉拉纳是英格兰最帅应该是没啥悬念的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
麦克马纳曼,我曾经认为英格兰最清秀的男人。
其实要说技术细腻的话,巴恩斯也很不错,不过估计这里大部分人都没看过,也就不装逼了
很有灵气而且基本功扎实,颜值又高,再加上我军一帮逗比中场给他做陪衬...
引用12楼 @ 发表的:最肯定算不上,但他球感很棒,基本功扎实,用脑子踢球,再加上他帅气的颜值,是英格兰球员里黑点不多的存在
投乔科尔一票
显然不是啊,不说加斯科因、勒迪泰勒这些大一点的。罗比福勒和麦克马拉曼是近20年英格兰唯一配得上技术8的两个人,乔科尔都差点。话题区好像很不待见罗比福勒,但是我超喜欢这个球员,大英真正的天才。
拉拉纳肯定不算是英格兰地区最NB技术的。但是最重要的事他给利物浦来了什么,现在锋线上使用他搭配库蒂尼奥和斯特林之后。一是大大解放这两个人的速度和突击能力,拉拉纳在南安普顿干的活在利物浦也干得不错了,这是弃用巴洛特利使用他的好处,原因还是在与利物浦三中场的不靠谱。二是加强中场控制,利物浦三中场现在是控球和防守,撑死了完成一项就可以跪拜了,有了拉拉纳的带球,专心防守是相对上半个赛季低迷效率的极大提高。
小清新。。。。你要长个莱斯科特脸。。。就是鬼头刀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你说现役的吗?如果说以前的话,我觉得麦克马纳麦要比他更文艺清新
另外,拉拉纳并不软,只是不粗野而已,我很喜欢这个球员
引用2楼 @ 发表的:
你说现役的吗?如果说以前的话,我觉得麦克马纳麦要比他更文艺清新
另外,拉拉纳并不软,只是不粗野而已,我很喜欢这个球员
麦克马纳曼,我曾经认为英格兰最清秀的男人。
鲁尼啥时候细腻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
麦克马纳曼,我曾经认为英格兰最清秀的男人。
其实要说技术细腻的话,巴恩斯也很不错,不过估计这里大部分人都没看过,也就不装逼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
其实要说技术细腻的话,巴恩斯也很不错,不过估计这里大部分人都没看过,也就不装逼了
我那会儿小,就看谁帅看谁踢球感觉厉害就喜欢谁。
没那么多现在懂球帝说的这个那个。
我就不信谁6岁8岁看球还能看出复杂的技战术来。小学生懂个屁屁~
拉拉纳肯定不算是英格兰地区最NB技术的。但是最重要的事他给利物浦来了什么,现在锋线上使用他搭配库蒂尼奥和斯特林之后。一是大大解放这两个人的速度和突击能力,拉拉纳在南安普顿干的活在利物浦也干得不错了,这是弃用巴洛特利使用他的好处,原因还是在与利物浦三中场的不靠谱。二是加强中场控制,利物浦三中场现在是控球和防守,撑死了完成一项就可以跪拜了,有了拉拉纳的带球,专心防守是相对上半个赛季低迷效率的极大提高。
引用5楼 @ 发表的:
其实要说技术细腻的话,巴恩斯也很不错,不过估计这里大部分人都没看过,也就不装逼了
应该还有瓦德尔、霍德尔这样的牛人。
小威胁被无视了。。。。。。
引用9楼 @ 发表的:
应该还有瓦德尔、霍德尔这样的牛人。
瓦德尔看的很少,毕竟那时候法甲很少看到,也就90世界杯看了点,印象不深
其实巴恩斯我看的也是录像,但是他有个对巴西的连过数人,很华丽,现在的英格兰球员有几个能连续过人的
最肯定算不上,但他球感很棒,基本功扎实,用脑子踢球,再加上他帅气的颜值,是英格兰球员里黑点不多的存在
引用11楼 @ 发表的:
瓦德尔看的很少,毕竟那时候法甲很少看到,也就90世界杯看了点,印象不深
其实巴恩斯我看的也是录像,但是他有个对巴西的连过数人,很华丽,现在的英格兰球员有几个能连续过人的
对巴西队?我印象中86年对阿根廷他的表现不错,世界杯上他应该和巴西队没碰上过。
引用10楼 @ 发表的:小威胁被无视了。。。。。。
小威胁一直认为自己是猛男,打架什么的从来不怕。
引用12楼 @ 发表的:最肯定算不上,但他球感很棒,基本功扎实,用脑子踢球,再加上他帅气的颜值,是英格兰球员里黑点不多的存在
投乔科尔一票
引用15楼 @ 发表的:
投乔科尔一票
J科尔也是我当年很喜欢的大英技术边锋,可惜职业态度和玻璃属性这两点不及拉拉纳。拉拉纳很拼,很卖力,今天第一个球就是他拼出来的
不是,现役也不是。联赛随便反正英超空挡大得很,显得谁技术都不差;国家队稍高强度的比赛英格兰唯一能靠脚下动作创造空间的只有斯图里奇。
引用6楼 @ 发表的:作为直男,“拉拉娜”这鸟名,我真想朝他脸吐一口浓痰拉拉纳是人家的姓 你吐了人家全家祖宗
一直觉得不错,不知道为啥不多用
现役球员来比较 和巅峰乔科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拉拉纳确实球感很好 球风很潇洒 而且就如楼上一位仁兄说的 他并不软 在场上属于很拼的那种
引用2楼 @ 发表的:你说现役的吗?如果说以前的话,我觉得麦克马纳麦要比他更文艺清新
另外,拉拉纳并不软,只是不粗野而已,我很喜欢这个球员
完全同意,麦克马纳曼,我团球迷也对他有美好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36人参加团购435.00元&999.00元
143人参加团购298.00元&569.00元
816人参加团购478.00元&769.00元
568人参加团购269.00元&999.00元
919人参加团购899.00元&4999.00元
315人参加团购348.00元&999.00元
141人参加团购159.00元&339.00元
437人参加团购299.00元&599.00元
146人参加团购398.00元&799.00元
975人参加团购398.00元&1299.00元
338人参加团购109.00元&399.00元
1658人参加团购698.00元&1399.00元终于要讲到全场最重要的部分啦,小编最爱的两个球员都是中场区的前腰,同样来自于巴西,可惜一人退役,一人落寞,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猜猜小编喜欢的是哪两个哟(`?ω??)入门指南已经更新到第4期啦,想看前3期的请关注我们,并手动点击查看之前的文章( ̄▽ ̄)~*中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好的中场,进可攻退可守,可连接前后场可拼抢夺球权。中场范围内包含前腰、中场、后腰,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一一介绍吧,黑喂狗!前腰前腰也叫“突前前卫”,标准站位于前锋身后,负责为前锋输送进攻的炮弹,组织二次进攻,在中场组织第一道防守线。处该位置的球员要求灵动、速度快、意识好、脚下功夫细腻。代表人物:“272” 梅苏特·厄齐尔依靠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传球,厄齐尔常年喂饼。他的脚下技术细腻,擅传威胁球,自己也有一脚不错的射门能力;他阅读比赛的能力极强,知道什么时候该盘带什么时候该传球,但是在对抗时因为身体薄弱占不到便宜。厄齐尔在球场上表现极其惊艳,富有灵性。中场中场主要负责前后场进攻防守的串联,相比较防守,更多的工作在于组织进攻方面,中场的技术和短传能力一般稍逊于前腰,防守和组织由守转攻的能力以及力量稍逊与后腰。代表人物:“神灯” 弗兰克·兰帕德切尔西队史第一射手,203球也让他成为英超史上进球数最多的中场。他的技术不是细腻派,但良好的大局观让他具有更强的中场控球调度能力;他的速度并不快,但频繁的跑动扩大了他的覆盖面积;后插上进攻极为犀利,远射命中率极高。兰帕德是切尔西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也是斯坦福桥的一盏长明的神灯。后腰后腰,一般作为后卫身前的一道屏障,负责保护中场。工兵型后腰需要对对方的进攻进行扫荡和拦截,能够胜任脏活累活,对该位置上的球员要求具有充沛的体能;技术型后腰负责场上球的调度,负责组织进攻,相当于中场节拍器,控制场上节奏。代表人物:恩戈洛·坎特地球上79%被海水覆盖,其余21%被坎特覆盖。坎特在英超15-16赛季帮助莱斯特城提前两轮夺得英超冠军,这同时也是俱乐部建队132年以来第一座顶级联赛冠军。坎特在为球队出战的37场比赛中,一共送出136次抢断(场均4.4次),是该赛季的抢断王。下一期就要讲到后卫啦,有传奇人物马尔蒂尼,想看的话就关注我们吧(&ω?* )?你们想看:「足球史上传奇11人阵容」吗?想看就请多多转发吧(????)?&&&
以上仅代表作者观点,并非懂球帝官方观点
自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
正在加载...
非常抱歉!在动笔之前,我总是在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来回顾2014-15下半赛季的高歌猛进,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体验。但是,也许正如我在本系列第二篇里引用的龚自珍的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所以我想越是在困境之中,我们越应该回顾过往,因为那里不仅给我们教训,更会在教训中给予我们希望。而这种生长于痛苦之土壤中的希望,较之从当下的某场比赛中强行挑出的个例的亮点,则更显宝贵与说服力。所以我想此刻来回顾恩里克或是巴萨的那个辉煌的下半赛季,是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而如今的一切或好或坏的结果,我认为都可追溯到那个自发战术的下半赛季。所以我决定以这一篇作为本系列的结尾,至于2015-16赛季和本赛季至今的比赛,则因为我个人认为在战术思想的典型性上的欠缺而不再继续陈述。事实上,我也从未想过将这个系列做成每场比赛都要复盘更新一篇的“日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那样做既会失去了我们通过历史来了解当下的意义,也因为每场比赛都要努力地去寻求一些零星的亮眼之处而大费周章,我觉得这样并不值得写,也并不值得各位一看。所以正如朴树在《那些花儿》中写到的:“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另外,上一篇有朋友提出我开始在文章中卖萌,是不是因为有女票了。所谓“足球毁一生”,这点职业操守我觉得还是要有的。所以喜欢我文章的女球迷可以考虑一下啊(手动斜眼笑),你们在评论区的发言我都会看到哦(继续斜眼笑)。好了,让我们继续我们最后的时间旅程,去仔细分析那段自梦三以来最波澜壮阔的时光吧。因为在2014-15赛季的后半段,巴萨的战术不再像上半赛季那样有丰富的尝试和变化,所以我想我们不如换一个叙述的方式,将之作为一个战术的整体而非过程来分析,我想这样不仅可以更加系统地剖析那支巴萨,也能为当下的困境提供一个不错的模板吧。神锋无影在苏亚雷斯刚刚加盟巴萨半个赛季的时候,我曾经写了一篇同样标题的文章来叙述苏亚雷斯在巴萨战术体系中的巨大作用。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过,苏亚雷斯犹如一柄开山利斧,他的加盟宣告了中锋位置在巴萨体系中的归来。中锋这个位置在埃托奥之后,始终是巴萨十分头痛的位置。尤其是在与伊布的不欢而散之后,巴萨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正统中锋。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在梅西占据了绝对的中路位置之后,任何在中路活动的中锋都只能成为梅西的牺牲品。2008-09赛季的亨利和埃托奥虽然跑位十分灵活,但是实际上多在边路活动,伊布和比利亚则分别因为不甘心成为陪衬而最终离开(当然两人的情况也各有不同)。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亨利和埃托奥,因为相对于伊布和比利亚来说,这两人更代表了成功衔接巴萨体系的中锋特色。亨利代表了优秀的脚下技术、绝佳的球感、强大的纵向空间撕裂能力以及绝佳的足球智商,而埃托奥则代表了精确的抢点、绝对的爆发力和勤勉的跑动。在梅西被确立为进攻核心之后,他们两人各具特色地分担了梅西之外的进攻权利,成为那支六冠王之师的重要环节。而当他们两人的素质综合起来,就是苏亚雷斯。当然,这里并非是简单地说苏亚雷斯强于亨利和埃托奥,不同一条时间轴上的人物的比较当然不会如此轻率。但是在2014-15赛季的巴萨,当苏亚雷斯被确立在中路之后,他的确综合了亨利和埃托奥两人的作用。总的来说,苏亚雷斯为巴萨锋线带来了梦三之后从未有过的三点能力。第一,苏亚雷斯大大丰富了巴萨的进攻方式。这种能力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进攻端灵活的跑位,苏亚雷斯具有很强的连续跑位的能力,能够快速地跟随球的传递来精准地改变自己的跑位路线,这一点不仅在阵地战中能随时出现在合理的位置,而且在反击中能够准确地找到对方防线的防守空档。这不仅解决了巴萨在快速渗透能力下滑之后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巴萨在马蒂诺时期的反击无力的窘境。其二是苏亚雷斯的进球方式十分多样,既可以完成地面配合中的最后一击,也可以在反击中利用速度和爆发力来吃掉对手,再辅以精湛的射术和腰部的力量,可以在抢点的转身和射门上形成优势。这就让巴萨可以尝试较以往更加丰富的传球方式,将很多以前无法选择的传球路线变为现实。(图)对阵格拉纳达的比赛中,巴尔特拉在后场直接长传找苏亚雷斯,这种传球在恩里克之前的比赛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图)对阵格拉纳达时,苏亚雷斯的第一个进球,这里可以看到苏亚雷斯在进攻中的一连串精确跑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图)对阵曼城的第二粒进球,苏亚雷斯与队友的距离和位置在这次进攻中始终保持得非常合适,最后的抢点也非常精彩第二,苏亚雷斯大大提高了巴萨锋线的运动能力。这一点尤其指苏亚雷斯在身体对抗上的优势。2014-15赛季的苏亚雷斯具有强大的五五球上的优势,这是巴萨在比利亚和伊布身上始终未能找到的素质(比利亚限于身体能力,而伊布则出于本能的对身体对抗的一种厌恶)。这种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主动寻求的身体对抗,不仅可以为梅西和内马尔的进攻制造宝贵的纵深和处理球的空间,还可以为他自己的射门来腾出余地。这一点也是在2015-16赛季以及本赛季巴萨进攻开始出现滑坡的关键。同时要明确指出的是,苏亚雷斯为巴萨提供的绝非很多朋友认为的单纯的“桥头堡”或“撞城锤”之类的传统中锋的作用。如果单纯地为了在密集防守中安插一个高点,那尚能饭否的德罗巴或者圣克鲁斯可能更加划算一些,而巴萨可能也就无法换来三冠王的中兴了。(图)对阵巴黎的欧冠中,苏亚雷斯在接球时顶住路易斯连停带过摆脱了对手第三,苏亚雷斯的战术执行力和牺牲精神是融入巴萨体系最重要的基石之一。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无论在反击还是阵地战进攻中,巴萨的球权几乎始终集中在梅西、内马尔和伊涅斯塔这些脚下技术极其细腻的球员脚下,而相应的中锋位置的球权就必须大大减少,同时中锋需要做的无球跑动却大大增加。很少有顶级前锋愿意成为球队进攻的陪衬,而苏亚雷斯则做到了。不仅是因为苏亚雷斯在有限球权的情况下依然能保证高效率的得分,更是因为他具有很强的战术牺牲精神,同时与梅西、内马尔两人良好的私交也更加维护了三叉戟在场上的战术关系。除去苏亚雷斯个人能力的“天时”,三叉戟的爆发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便是梅西主动让出中路、回归右路的“人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亚雷斯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比利亚和伊布从未享有过这样的待遇。在梅西退居边路之后,巴萨的三叉戟体系才最终形成。即苏亚雷斯前顶来为身后的梅西和内马尔制造纵深和处理球的空间,梅西和内马尔利用出色的拿球和传球能力在对手的肋部两侧进行打击。在其中一人拿球时,另外两名球员以近乎平行的位置前插来吸引防守、寻求空档,而拿球球员则主要通过内切和直塞身后来处理进攻。(图)对阵拜仁的第三粒进球是MSN三叉戟之间标准的反击配合,苏亚雷斯先拿球然后梅西和内马尔跑位,之后梅西拿球时内马尔已经具备绝对的位置优势这里我想请各位注意一点,即进攻节奏的发起者已经不再是哈维伊涅斯塔为首的中场攻击群,而变为两名影锋。这意味着巴萨的进攻重心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即从我们常说的“得中场者得天下”变为恩氏巴萨一直倚重的“前锋驱动”。这种战术思维的转变虽然大大提高了进攻的效率,但是因为中场地位的下降和中场球员整体能力的下滑,导致巴萨在阵地战中始终无法在密集防守中安插足够的攻击球员。这其中尤其指在2014-15赛季之后的拉基蒂奇始终无法在进攻中做到外围的稳定调度和高位压迫情况下的稳定输出,导致巴萨在阵地战中一直赖以生存的双中前卫输出大打折扣。这是当下在苏亚雷斯的连续跑动能力和梅西的运动能力开始出现下滑、内马尔又无法绝对承担起合理梳理进攻的重任的情况下,巴萨进攻屡屡受挫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三叉戟的落位早在下半赛季对阵皇家社会之前就已经确定,但是因为恩里克和梅西之间关系的小问题,致使MSN的威力直到二月份才彻底爆发。从中路到边路当梅西退居右路之后,巴萨在梦三后期出现的阵容宽度利用不足、边路推进能力不稳定的局面,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在内马尔加盟后的2013-14赛季,左路的内马尔-伊涅斯塔-阿尔巴构成了稳定的推进和输出。而在巴萨的右路则显得捉襟见肘。在马蒂诺的四核战术中,内马尔被移居在梅西的右侧来担任佯攻,阿尔维斯则拉在边线位置活动。这种安排虽然强调了四名中场的绝对控球权,但是同时牺牲了内马尔和阿尔维斯两个人的进攻能力。内马尔足以担任区域进攻主导的脚下技术因为位置的不习惯而显得过于冗杂,阿尔维斯被安排紧贴边路活动更是不仅闲置了他赖以生存的细腻的脚下技术和配合意识,更是强迫他去做根本不擅长的下底传中这样的粗活。结果巴萨在中路渗透受困的情况下,边路的利用率也始终无法提升。而在梅西前往右路之后,巴萨同时激活了两个重要的环节。第一就是梅西自己。自从2013年和2014年的上半年对梅西来说可能是职业生涯最坎坷的一段时间——这样的描述用在他的身上显得多么特殊,一名不到二十岁便出道的球员直到27岁才遇到生涯最大的挫折(如果排除早年欧冠决赛前的那次重伤的话)。在2012-13赛季下半段的受伤之后,整个2013年梅西的身体状态都在不断地起伏,再加上或多或少对2014年世界杯的保留,使得梅西在马蒂诺手下常常陷入被冻结的情况。而在苏亚雷斯主动接过中路的权杖之后,梅西再也不用去和对手的中卫和后腰们纠缠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可以在边后卫、中后卫和后腰之间三角区域来处理皮球。在这个位置上,边后卫往往会被阿尔维斯吸引,后腰会迫于布斯克茨和伊涅斯塔而不敢放手去盯防梅西,中后卫则被苏亚雷斯牵制住。所以除了面对阵马拉加这样的绝对空间压缩战术,和像当赛季拜仁那样利用灵活到极致的跑位来填补防守的策略,梅西始终能够在这个区域踢得游刃有余。并且因为这个时间点上,梅西有意地提高了在传球大局观方面的能力,使得他在右侧肋部的威胁更加多样化。他回到了自己出道时候的位置,但是比那个时候更加娴熟、冷静和锐利。(图)次回合国家德比中,梅西在右路肋部拿球形成一次MSN之间标准反击,而梅西因为拿球位置的问题,莫得里奇和克罗斯以及马塞洛都因为位置十分尴尬而丢失了第一时间对梅西的包夹第二个受益的环节,就是阿尔维斯。在梅西回归右路之前,巴萨的右路始终是佩德罗或者桑切斯,这两人都无法和阿尔维斯形成良好的配合,从而一定程度上将阿尔维斯的进攻固定在了中圈位置而始终无法进一步推进(因为中圈依然可以和哈维布斯克茨以及后撤的梅西进行配合)。所以在梦三后期以及梦三之后的两个赛季,阿尔维斯在进攻上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配合联动的推进始终无法将他推到进攻的核心区域,而日渐下滑的运动能力又迫使他不可能像巅峰期那样单打独斗地向前推进。当梅西回归之后,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阿尔维斯重新遇到了那个愿意主动与他寻求配合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可以将他引导到进攻的核心地带,充分发挥他的进攻才华。在运动能力大幅下滑之后,这种配合联动的推进方式成为激活阿尔维斯的最后两把钥匙之一,而这把钥匙也促进阿尔维斯踢出了自瓜迪奥拉离开之后最高光的一个赛季。当然,阿尔维斯的发挥同样离不开另一把钥匙,他就是拉基蒂奇。中场之石在2015年的那个举起大耳朵杯的日子里,当恩里克和巴托梅乌回想起他们仅仅用2100万就签下拉基蒂奇的时候,心里怀揣的该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在2014-15赛季曾经有很多人将拉基蒂奇和曾经巴萨梦二时期的功勋德科进行对比,试图以此来说明拉基蒂奇的优异。当然,这样简单的不同时间线上的对比,我个人认为并不公平,但是这个对比的确点出了拉基蒂奇在那个赛季的战术作用,就如同德科的那个叫作“石头”的绰号一样,拉基蒂奇是那个赛季的“中场之石”。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辅佐阿尔维斯。其实这项任务的内容说来并不复杂,就是在阿尔维斯插上助攻的时候,拉基蒂奇要将站位稳定在阿尔维斯的侧后方,防止在进攻被断时对手抓阿尔维斯落位不及的防守真空。这一点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拉基蒂奇加盟之前,阿尔维斯的身后已经被对手无数次地作为着重打击的对象。另一方面,拉基蒂奇不仅仅无缝地融入了球队赋予他的角色,而且在相对后撤的位置上做出了更多的诠释。(图)对阵拜仁的第一粒进球,阿尔维斯和拉基蒂奇都位于右路前点包夹贝尔纳特,拉基蒂奇卡住贝尔纳特的外线,阿尔维斯断球后将球交给梅西首先,拉基蒂奇利用他强大的跑动能力和低姿态的配合意识,承担起了一部分类似哈维和伊涅斯塔的任务。在梅西和内马尔正式成为两条侧翼的进攻主导之后,从边路到中路的联动始终是巴萨进攻质量高低的关键——甚至直到本赛季依旧如此。当赛季的拉基蒂奇没有彻头彻尾地成为一个防守型的中场,反而将自己的进攻才华适时地发挥。左路的伊涅斯塔、内马尔和阿尔巴都具备十分出色的脚下技术,尤其是伊涅斯塔在三人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相对于另外两名球员,伊涅斯塔的带球节奏变化更频繁,带球和分球的时机把握也最为娴熟,其中欧冠决赛的助攻就是最好的表现。而拉基蒂奇不同,他不具备伊涅斯塔那样轻盈柔和的脚下技术,所以他不可能成为右路联动的轴心。但是拉基蒂奇将自己在进攻中的姿态放的很低,同时又敢于尝试。这种心态上的准确的拿捏让他甘心在右路联动的大多数时候甘心为阿尔维斯和梅西做墙或是拉开空间,同时又敢于在有准确时机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脚下技术和直塞能力。他在进攻端中一系列高球商的表演,在欧冠半决赛首回合的那次给梅西的助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图)对阵拜仁的第二粒进球,布斯克茨断球后将球交给拉基蒂奇,拉基蒂奇此时的选位非常聪明,站在拜仁两名中场身后和两名后卫身前的一个真空区域,然后吸引了两名后卫从而给了梅西更大的处理空间,拉基蒂奇接球的位置决定了他在拿球瞬间梅西位置上的巨大优势其次,拉基蒂奇的全能性给了恩里克跟多的中场尝试空间。在全能性方面,我个人认为拉基蒂奇是巴萨目前中场中最强的。这里我想提一下被很多人认为是巴萨中场改造十分成功的罗贝托。简单来说,我并不认为罗贝托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造,他只是因为位置的变化而将某些短板变为了长处而已。身为一个中前卫,罗贝托的传球的想象力和脚下的基本功并不十分扎实,他的优势在于不错的传球视野、勤勉的跑动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换句话说,罗贝托在中场位置上的发挥长期以来一直是稳定但不够接过哈白布的大旗。但是放在边后卫的位置上,罗贝托处理球的空间相对中场而言一下子被扩大了,他拥有了更少的传球选择和更宽裕的处理时间,所以貌似看上去罗贝托成为了一招奇兵。但是事实上对于罗贝托来说,他的短板并没有得到提高,而他的速度上的硬伤也决定了他几乎不可能成为顶尖的边后卫,尤其是在当下的足坛环境来说。所以相对罗贝托,我认为2014-15赛季的拉基蒂奇的全能性更强。在塞维利亚的前腰生涯使他在进攻端的处理也可以游刃有余,不懈的跑动和硬桥硬马的身体素质也让他在防守上不输于对手。这些素质让他几乎可以适应巴萨三个中场位置所有的角色。恩里克甚至在一些伊涅斯塔状态不佳的场次中尝试过让布斯克茨前顶,从而强化中场的高位逼抢和快速出球,而让拉基蒂奇和伊涅斯塔两人回收担任临时的双后腰角色。综合来说,恩里克在他的首个赛季的上半段表现出了非常大胆又具有创造性的战术尝试。其中苏亚雷斯、拉基蒂奇、梅西、阿尔维斯和伊涅斯塔为他的战术提供了更高的上限,尤其是梅西、伊涅斯塔和苏亚雷斯,在战略层面(并非战术层面)上决定了巴萨在至今为止的进攻质量。而他在防守上的调教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激活皮克更是完成了比拉诺瓦和马蒂诺甚至瓜迪奥拉都不曾完成的任务。防守的稳固,加上三叉戟在进攻冲击力上的登峰造极,成就了巴萨在欧冠上连克各联赛冠军最终登顶的伟业。最后,我想就巴萨目前的境况简单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反正你们在评论区也不会放过我的)。首先,我认为巴萨的球员、教练以及高层们,在当下犯的错误并非完全的不可容忍,因为现在巴萨没有内讧,没有高层动荡,球员和教练之间没有明确的冲突。我认为非恶意的失败在道德上都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至少现在巴萨上下仍然是希望这支球队能取得锦标、不断进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巴萨目前在战术层面和战略意义上的双重失败是可以继续原谅的。事实上,也许细心的朋友们已经发现,在2014-15赛季上半赛季的一连串尝试之后,巴萨在2014-15下半赛季之后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始终未曾反思过自己的战略设定,甚至在战术上的尝试也愈来愈少。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我认为是球队上下对改革的踌躇导致的。球队在登顶三冠王的时候,是否有考虑到苏亚雷斯、梅西、伊涅斯塔这些核心球员的年龄问题,是否考虑过MSN三叉戟的薪资问题,是否考虑过中场的长远规划问题,是否考虑过球队未来的战术和战略蓝图,甚至最高层是否应该组建一个竞技能力更强的团队来为球队在竞技层面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建议。换句话说,在2014-15赛季巴萨登上三冠王的宝座之后,应该考虑的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维稳。因为2014-15赛季的登顶并不是像2008-09赛季那样拥有合适的年龄结构、扎实的板凳深度,以及一个构建合理的高层团队作为稳定根基的。相比之下,2014-15赛季更像是在激活了斗志和活力的老骥伏枥,而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志在千里。事实上,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于百废待兴之际,自欺欺人、盲目自大者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即便勇于求进但是前途依旧是一番坎坷,能否跨过这些险阻仍然是巨大的考验。经理重重险阻最后登上顶峰的人固然可贵,但是,在我看来,最可宝贵的是在已经登上王者宝座、雄瞰天下之际,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并能勇敢地对其进行弥补和尝试。这等眼光、勇气和智慧才是成就王朝最根本的精神。因此,在缺乏成就王朝最重要的元素的前提下,我认为对某些个人的批评是不负责任的。试图通过指出某个人或是分析某场比赛来为一支球队长期的积弱来辩解,是和同样积弱的球队一样缺乏眼光和勇气。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真正高瞻远瞩者永远都是少数,所以王朝亦是凤毛麟角。也正因此,王朝固然应该珍惜,起伏也理应被接受。这到底是万幸还是不幸?也许正因为有起有落,才能检验一支球队真正的强韧,正因为此起彼伏,才能展现足球真正的精彩吧。每当我看到很多不同球队的球迷,因为他们各自的主队战绩不佳而沮丧、失落甚至愤慨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灌篮高手》中,在丰玉被湘北压制,丰玉的皇牌球员南烈迷失了打篮球的初心的时候,北野老师对他说出了我想要和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所有处于低落与失望的球迷朋友们分享的一句话:“只要玩得高兴就好了。”
以上仅代表作者观点,并非懂球帝官方观点
自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
正在加载...
非常抱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懂球帝球员能力值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