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引体很厉害的蔡依林综艺比掰手腕腕的都比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转贺希荣老师blog
在我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我对此深有体会。就拿身体锻炼来说,以前我上肢力量很差。上高一刚入学的时候,测验引体向上,在单杠上左右折腾,拼死活也无法完成一个。因为达标好像是六个,没办法,就每次下课跑去吊,无论能不能完成,反正吊在上面挣扎折腾,大概坚持了三四个星期,我终于完成了第一个引体向上。有了第一个,第二个就很容易了,然后到高中毕业,我都一直坚持做引体向上,不仅正手做,也反手做,也用一个手指、两个手指做,以至于手掌上磨下的老茧经年不退。到读大学的时候,男子引体向上100分是19个,我轻而易举可以完成,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做25个以上,大学毕业测试是33个。来中大以后,2007年恢复锻炼,最多一次我做了35个引体向上。以我的身高,能做35个引体向上相当不容易。再比如掰手腕。也是上高中时,我开始时很菜,人见人欺,于是就每节课下课找人掰掰手腕,不断地炼,乐此不疲。大约一个学期下来,右手手肘上的皮肉烂了又好,好了又烂,我终于成了我们班上的第一名。再后来,在娄底的时候,我一个人的右手,可以接受全班男生的车轮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是我们系400人掰手腕的第一名,读研的时候,曾经一次用单手完成27个俯卧撑。所以我一直很欣赏蒙田的一句话:劳动使人树立起对自己理智力量的信心。人付出的劳动越多,他就越强大,所以,他就越来越对自己有信心,也就变得越来越依赖和尊重自己理智的力量。这就是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这就是中庸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把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全部好好过了一遍,然后就放下了。一晃眼,两年过去,遗忘得差不多。所以,这次从五月份开始,把这四个东西全部拿起来,再背。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次对老子下的功夫尤其大一些。经过这次以后,我有信心对它的熟稔不在论语之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既对又不对。书,读得多,朗朗上口,当然是有用的,说不定碰上什么情况就会想到,然后书里书外一交融,很多道理也就自然明白了。但是,书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是读所能够明白的,也不是零碎的感受累积起来就可以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精髓,尤其是经典的内在意义,此经典不同于彼经典的关键以及此文化不同于彼文化的特性,需要潜心思索,一以贯之。这种功夫,主要在于思考的深入,而不仅在于文本的熟练。过去四年,我的几乎全部思考都集中在理解儒家文化的特性、儒家文化与基督教的区别、儒家文化的现代化及其未来上面,对于道家用力很少。因为心里没有装着道,所以对老子虽然也曾下了些功夫,背诵过几十遍,但几乎被我忘记得一干二净。这就是大学所说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必须潜心于理解老子的道,念兹在兹,几年如一日,对于它的意义也就能够真正做到贯通,至于文本的熟稔,也就不在话下了。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2018美好开始…
元旦快乐祝来直播间的宝贝多发财
新年快乐!
2018好事连连、新年快乐???
新年第一天!元旦快乐!
元旦快乐啦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加缪已注销)
(肌肉小迷妹)
(你是谁的我的谁)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掰手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