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 足球 为什么亨利退役 天下足球

《徐弘的堕落与郝海东的早熟》               1996,乃是中国足球史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年份。     因为在这一年、已经不再技术型了不少年的中国足球终于真正、彻底地背离了技术型足球。     这得从郝海东的“早熟”说起。       郝海东确实是中国足坛近15年来最优秀的前锋(因为之前还有一个因种种原因而30岁之前一直在国家队郁郁不得志、32岁后又因无人可堪大用而改打中场的吴群立*,在广州队以及广东队中差不多“一手遮天”的吴群立)。     就是在整个亚洲足坛来说也是屈指可数的顶尖高手。     不过、那“在整个亚洲足坛来说也是屈指可数”只限于经过了米卢的“应学会为他人作嫁衣”的“不拿他当爷”之后、在那经过了“三场270分钟仅仅只有一脚射门”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的洗礼而真正“学会了比赛”之后。     之前嘛,一直就是一个“速度很快、技术不错、单打独斗能力挺强”但也绝对“勇猛有余智不足”的球员。(这可是当初他所获得的最一致的评价)     尤其1997年以前。       这得先从以下两个统计说起:       日上海邀请赛对斯洛伐克队2比3的比赛是郝海东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之后12年、他一共参加了111场“国际A级”比赛(首发104场),进球40个。     1992年12场,进1球(亚洲杯1:1沙特)。     1993年10场,进2球(世界杯预选赛伊尔比德5:0巴基斯坦第4球,成都3:0巴基斯坦第2球)。     1994年2场,无进球(因联赛中与广东外援打架被停赛。不过本年度国家队只有8场国际A级比赛)。     1995年5场,进1球(10月26日友谊赛2:1哥伦比亚第1球)。     1996年13场,进7球(不过有4球出自7:0澳门和7:1菲律宾)。     1997年22场,进10球(世界杯预选赛13场6球)。     1998年10场,进4球(亚运会4场2球、6:1阿曼和3:0土库曼斯坦)。     1999年受罚停赛。     2000年8场,进6球(不过有5球出自19:0关岛、8:0菲律宾)。     2001年8场,进3球(世界杯预选赛3:0阿联酋1球、3:0卡塔尔1球)。     2002年4场,无进球(都是强队,呵呵)。     2003年1场,无进球(12月4日首届东亚足球锦标赛0:2日本)。     2004年16场,进6球(5场世界杯预选赛3球、5场亚洲杯赛2球)。     从中不难看出,1997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表现平平,42场进11球(场均0.26)、只攻入1粒重量级的进球(1992亚洲杯1:1沙特,不过最后点球3:4失利),虽然在1996年的与韩国队的两场比赛中进了2球(客场1:3、主场2:3)而被无聊之人们冠以“克韩英雄”的称号、但此等荣誉不要最好,因为在其所参加过的与韩国队的8场比赛中、中国队的成绩居然如此、、、、2:3、、0:0、、0:0,再加上1992国奥时的那“黑色九分钟”(1:3)、看出什么端倪了吧、对、就是“他进球的比赛、不仅输、而且还最少丢3球地输”。     之后虽然进球也不多、69场进29球(场均0.42)、但明显强于之前、且进了一定的关键球。     当然、前面提到的那“让他真正学会了比赛”的“米卢时代”更是一个更大的分水岭——10场世界杯预赛进5球,5场亚洲杯赛进2球,尤其02年世界杯后的、尽是关键球。       后一个分水岭好说——“米卢的调教加上世界杯的开窍让他真正学会了比赛”。     那前一个分水岭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从弱小的八一队转投了巨无霸的大连队而得到帮助更多(并因此升华)的缘故吗?请看上面提到过的那又一个统计,不论进球数还是进球率都“水涨船高”啊:     1990年甲A联赛,14场进4球。国奥队。     1991年甲A联赛,14场无进球。国奥队。(太她妈恐怖了)     1992年甲A联赛,14场进7球。八一队。(不过7球是前6轮完成的,确实“勇猛有余智不足”地“很容易被盯死”)     1993年无联赛。     1994年甲A联赛,13场进4球。八一队。     1995年甲A联赛,19场进7球。八一队。     1996年甲A联赛,18场进8球。八一队。     1997年甲A联赛,18场进15球。大连队。     1998年甲A联赛,24场进18球。大连队。     1999年停赛。     2000年甲A联赛,22场进8球。大连队。     2001年甲A联赛,26场进16球。大连队。     2002年甲A联赛,20场进7球。大连队。     2003年甲A联赛,20场进10球。大连队。     2004年中超,11场进4球。大连队。       有一定道理,但也只不过是有一定道理。     因为1990年的时候,八一队还是联赛亚军,1996年的时候也还是联赛第三名,实力并非象想像中的那么弱小。       也许你又会说1990年已经有些“遥远”,应只看1996年前后——之前的1994年和1995年皆只处于保级行列地名列第九,之后嘛、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地很快便于两年后降入甲B。不过是典型的“回光返照”。     那咱们就不妨说道说道,先看看那5年该队的成绩:       赛季 胜 平 负 进球 失球 净胜球 积分 名次      7 15 19 —4 21 9      9 24 23 1 23 9      3 28 19 9 35 3      7 22 34 —12 25 10      13 27 37 —10 29 13       其中,1994年、徐根宝在国奥队的助手杨礼敏出手便是抢逼围,但很快便被打得失去信心、祭出防反大旗;1995年、年仅32岁的“亚洲第一中卫”贾秀全执起教鞭、购回被众多“专家”视为国内最好的中场组织者的大王涛、一定程度上尝试进攻、但成绩并不理想;1996年、请回了有“儒帅”之称的刘国江、强调技术型打法并追求攻守平衡,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地在还剩下最后一轮的时候便已稳获第三名,而且还是在放走了所谓最好中场组织者大王涛(以66万元的第一高价加盟北京国安)的前提下;1997年、刘国江转投青岛、成绩直线下滑、由“进步最快的球队”变成“退步最快的球队”;1998年干脆降级。       乍看起来,1996年的“异军突起”似乎只是刘国江“一己之力”,但是也不是、或并非全是。因为、在那所谓的“刘国江奇迹”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与刘国江共同进退的重要人物。     这个重要人物便是1996年被“永远争第一”的北京国安队廉价处理、1997年又被最财大气粗、想一步登天的前卫寰岛队(被业内外戏称为“钱喂队”)紧急抢购的姜滨——初来乍到便担负起最是重中之重的主力拖后中卫,打满全部22场比赛1980分钟,为由防守反击而改为攻守平衡的球队取得第三名的那比上一赛季多进4球而同时少丢4球(由此而少负6场啊)的成绩中可谓居功至伟。       既然他姜滨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被“永远争第一”的北京国安队给当垃圾甩了呢?     文至此,肯定会有很多人要这么问。       那就先说说他是因什么而被国安无视的吧——因为于后卫尤其是中后卫的作为“完美防守者”之基本素质的三大项九小项的某一小项甚至是小小项上、他很是一般、不及谢朝阳和韩旭的很是一般。且此小小项甚至只不过是属于“末项”之类,特别是对于“拖后中卫”而言。     说白了就三个字——“转身慢”(至少不及谢朝阳和韩旭)。就这么简单,也就这么神奇。     至于“转身快”为什么只是作为一名“完美防守者”的中后卫尤其拖后中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末项,看一看下面这个示意先:       意识——预见性(个人的和建立在大局观及整体战术指导思想下的)      ——判断力(同上)      ——位置感(同上)       技术——封堵(包括头球技术)      ——抢截(包括头球技术)      ——盯人       身体——对抗性      ——灵活性(柔韧、速度、敏捷、平衡,甚至是转身快——算它是一项吧)      ——身材       (还有一项是“心理”:冷静的头脑;顽强的意志;非凡的勇气)       从中不难看出,“转身快”确实只是一个末项(前提还是“如果它算是素质要素中的一项”的话)——甚至只是对于(尤其他人的于)意识和技术上失误、防守被突破之后的一种弥补,对于作为球队后防的指挥官和保护伞的拖中卫而言。       而就是这样一个前提是“如果它也算是素质要素中的一项的话”的“末项”、而且即使算了也不过是一种“弥补性质”的“末项”,却成了国安队弃用非常之优秀的拖后中卫姜滨的理由。       为什么会这样呢?甚至它与郝海东早不早熟又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是——它不仅被算作一项素质要素而且还“被独立”出来了。特别是还甚至成其为衡量一名中后卫是否优秀的最高标准和第一标准(第一标准者,看一名中后卫是否优秀,首当其冲是看其转身回追的速度是否够快)地给当作头号素质地独立出来了。     它的标志是——1995年7月开始成为标准;1996年4月开始成为最高标准;1996年12月正式成为第一标准、甚至是只要转身慢、其它的就别考虑了地认为你不行的那种第一标准:     1995年7月,是那位说白了其实根本不懂球、但却最能把“纯粹的门外汉”给忽悠得三两天之后便自认为“懂球”了的所谓的“新锐解说员”正式上岗的日子,“转身慢”乃是其指责甚至嘲笑中后卫们的“口头禅”、而“新锐”又让他差不多一夜之间便征服了全国球迷(当然、都是那种“别有用心”的“自诩行家者”和“没事找抽者”、那种“一根筋”的“心有独钟者”和“恨铁不钢者”、那种“迂腐”的“学术迷信者”&类似钱钟书先生说的“对于白纸上写的黑字非常迷信的一切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的对于愈是“云山雾罩”、愈是“艰涩生僻”的东西愈是莫测高深地崇拜的人& 和“附庸风雅者”&明确表示自己“外行”的同时又对其它一切“外行”都“坦白的瞧不起”的那种人& ,尤其是那些由“门外汉”而被他忽悠得三两天之后便自认为“懂球了”的“感泣零涕者”。绝对没有咱这样只想“心无旁鹜地欣赏足球、感受比赛”的人)。     1996年4月,《足球之夜》开播。这个因批判中国足球而深得人心的节目于“技术”环节上总是将“转身慢”放在评判后卫队员的“头条”。     1996年12月,1994年至1996年的中国足坛的真正大佬、中国国家队和三年两冠(另一次第三)的大连万达队的双料队长徐弘在被上至“专家”下到全国球迷地给诟病甚至是嘲笑了大半年的之后终于而且完全失宠——6日的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不仅范志毅已经可以当着他这个队长的面指责其他兄弟,他这个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主力和队长更是第一次被提前替换下场(被宿冒臻替换)、充当起了替罪羊;12日的与日本队的比赛、再一次被提前替换下场、被姜峰提前替换下场,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尤其是在经过了此次中国队历史上最丑陋的亚洲杯之后、这位之前一直的铁定主力居然无疑地长坐起冷板登来,而且一坐就是整整20场(只是在1:1美国、3:0哈萨克斯坦的比赛中分别替换吴兵和李红军上过2次场)、直到“十强赛”的第三场、在最被看好的球队前两轮只取得1平1负又兼顶替他双料位置的范志毅两场皆犯下致命错误的时候、在曾经无比嘲笑他“转身慢”的球迷们的呼声之中、他才在主场与沙特队一战时重回主力位置(虽然一开始表现堪称令人惊艳,但也已经属于是回光返照了,只不过是为他的国家队A级比赛出场次数又增加了7场而已)。       要知道除了“转身慢”以外,他徐大佬在前面提到的各项素质上可全都是处在一流行列的啊,尤其是综合起来、于“拖后中卫”上绝对是中国第一的实力。甚至除了防守以外、他在进攻尤其是由守转攻方面的功力、作为拖后中卫而言是其他人都只能望之项背的——且不论那于时机、方式、线路的既针对对方又兼顾本方的准确把握了,单就以下三个经典、就够得上让所有后来者去学习、去羡慕一辈子了:     1、1991年7月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国奥林匹克队1:1波兰队的比赛,在0:1落后又郝海东错失了一个点球的情形下,自由中卫徐弘瞅准时机突然持球从后场杀出、连过5人后于禁区内挑射成功。     2、1994年5月的那场应该全国球迷都在关注的中国国家队4:2桑普多利亚队的比赛,在队友们大多对对手还只存敬畏之心的时候,作为队长和自由中卫的徐弘于中圈处接高仲勋回传直接起动杀出、在至少摆脱3名对手的纠缠之后于禁区弧顶附近塞给高速从中路插上的曹限东,打开僵局。     3、1996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大连万达队客场挑战四川全兴队的比赛的最后一分钟,在1:2的比分眼看已成定局、万达队就要被破掉不败金身的情形下、后防中坚徐弘突然杀入前场接得皮球于混战中一记巧射、球到网破,不仅挽狂澜于既倒、更是创造了一个一支球队整个赛季不败的神话。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能力绝对全国第一的拖后中卫、却仅仅只因为“转身慢”这样一个末项素质不足而被全国上下一至嘲笑(尤其日中国队于蒂尔堡0:2荷兰队的比赛之后)成最差劲的中后卫,并因此而极其之快地从头号主力变成绝对替补,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最被看好的球队前两轮只取得1平1负又兼顶替他双料位置的范志毅两场皆犯下致命错误从而得以“回光返照”的话、那句“从头号主力变成绝对替补”甚至可以改为“从‘头号主力’变成——绝对垃圾——从5年雷打不动的主力和3年无可争议的队长到很突然地连坐20场冷板凳、只有两次得以替补登场地连坐20场冷板凳”。     足见“转身慢”这个东西于中国足球的影响力之无与伦比。       不、应该说是对中国足球之祸害无与伦比。       因为,连徐弘这样的大佬都可以因它而突然之间从第一主力堕落成绝对垃圾,其他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何况都被诟病了那么久!     于是乎、有条件的球队纷纷启用转身快或者转身更快的后卫尤其是中后卫、没有条件的球队则创造条件让“转身慢”这个妖魔远离其后卫尤其中后卫(当然不乏那种“失位、失误不可怕,就怕转身回追遭人骂”的洗脑)……弄得几乎所有球队都突然变成了“以转身回追快为荣,以转身顺追慢为耻”的球队(当然、“小、快、灵”的北京国安什么的早就这么样做了)、甚至是“管他什么技术和意识、整体感和大局观,只要你在最后的转身回追中做到很快就行了”的球队!!!     于是乎、本来就一直被贴上“勇猛有余而智不足”标签的“速度很快、技术不错、单打独斗能力挺强”的郝海东便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将“特点”转化为“优点”的发挥空间(以前的对手大多还都是讲技术、讲意识的,而现下则都只是一根筋地“转身快”的)、再加上大连万达队确实本身比国内其它球队都要高出一筹的整体实力的各种帮助,一来二去地便如入无人之境起来……     又由于在国内“如入无人之境”的自信心(并非只单纯的敢打敢拼、而是技术和意识上的“能想”尤其“会想”)的建立、于国际赛场(当然是亚洲赛场)上当然也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地升华起来!!!     于是乎、只不过是在经过了米卢的“应学会为他人作嫁衣”的“不拿他当爷”之后、在那经过了“三场270分钟仅仅只有一脚射门”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的洗礼而真正“学会了比赛”之后才算得上是亚洲顶尖前锋的郝海东早早地便成了“中国第一前锋”乃至“亚洲第一前锋”。       至于为什么面对同一样的“防守队员都从‘讲技术、讲意识’的有脑变成了‘唯转身快’的无脑”的便宜,只有他郝海东一人取得了甚至“亚洲第一前锋”这般的“成就”?道理很简单:     1、郝海东他们那一代(以69、70、71生人为主的92国奥一代)无疑是中国足球还不走上“唯身体足球”的最后一代——开始走上专业训练时正处在苏永舜乃至曾雪麟时代——尚未受到祸害。而他们之后的就、即便是很接近他们这一代的96国奥一代(73、74、75生人为主)也出了一个于根伟、但首先是该人属于“一枝独秀”的意外、再就是该人职业生涯伤病太多、终未成大器。     2、与他一代的那几名曾经与之齐名的都以技术和意识立足的前锋之中——都在92国奥中扮演过徐根宝“一高一快”中的那“一快”的高峰、胡志军、魏意民。他郝海东无疑是、甚至于是唯一的是最坚持、最自觉、最敬业(赞一个)乃至于是最自以为是的。     3、与高峰、胡志军、魏意民三人相比、从小便受刘国江的针对性很强的“1316”训练的郝海东无疑更为全面,当然、最关键是4人之中、郝海东身体对抗性更强(尽管他的耐力不好一定程度上忽悠了这个现实)、在打法单调的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对付起那些“唯转身快”的无脑后卫来无疑更占便宜。     4、后来者们(96及以后之国奥一代们)本就已经于基础上先输了一着(1中有说),更何况面对那种“唯转身快的无脑防守”、走上一线时便直接遭遇的他们根本没有已经风风雨雨数年了的郝海东们的那种多少有点“捡了便宜”的感觉。       最后、不妨再来看看徐弘因“转身慢”而“堕落”了之后的那两名替代者的“”表现吧:     先看范志毅,1993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0:1也门,一次头脑发热的不必要犯规让对方获得了一个决定全局的任意球(3号萨.塞德得分)。1997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首场2:4伊朗、先是2:0领先时再一次头脑发热的拼抢送给对方一个点球,再就是一次盲目的直传球被对方断下之后又失一球;次战1:1卡塔尔时更是被对方无比羞辱地玩了一个人球分过之后攻入一球;主场2:3卡塔尔的第45分钟时被对方轻松突破、扳平比分,造成溃败。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的第三场、又犯了至少四次的判断错误的浑,只不过都被队友给弥补了。     张恩华么,在国内的所谓“专家”们都把他给捧上了天的时候、见过大世面的米卢根本不为所动、在已经因为“转身慢”多年而实在无人可用了的情形下居然信任没有什么经验的杜威而不用“世界级的”张恩华,实在被质疑得不行了才在十强赛之前的上海四国赛中用了一次两场,结果嘛、当然是“专家们”都通通闭嘴了——两场比赛上演了两次那种判断错误、抡腿踢空的无厘头,一次对手射偏转危为安、一次则被对手攻入一球。     至于李玮峰就不用提了、某次大赛输球之后、连国家队领队都这样说:“李玮峰和**这两个傻*,让他们别再吃牌,就是不听。”       唉……           本文的意思并不是说“‘转身慢’不坏”,而是——“转身慢总比好吧”!!!     唉、可惜了徐弘之后的两位表现得还算有点脑子的拖后中卫朱琪和舒畅了,当然、也很遗憾当初阿里汉“浪费”郑智的苦心!!!             现在一听到那些人开口闭口“转身慢”我就、当然、就只能是摇头一笑了。       现在一听到“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什么的我就想笑,真的。     不过如果是“郝海东——亚洲第一钱锋”的话嘛,就……             =====================================================================         *:由于对对手的轻视,施拉普纳并未让吴群立参加那场提前决定全局的0:1也门的比赛,中国队的出场阵容是徐滔、董礼强、徐弘、黎兵、范志毅、朱波、魏克兴、李明(郝海东)、高洪波、谢育新、蔡晟。           另、关于郝海东的早熟,在以后的《体能素质的五大要素》中还有分析、从另一个方面的再次分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试看子贴胜主贴    
  中国人就喜欢把人给神化了~~    郝董虽然突破能力强,但他的进球能力差大羽很多,他们两个放眼世界都太差了    我看球到现在,中国没有在世界上能够立足的好前锋    都是一坨坨的屎,李金羽是、郝海东是、黎兵是、都他妈是屎  都是放在家里看觉得厉害,拉出去比就等于出去拉屎    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球员只有中国那个唯一的亚洲足球先生    (以上纯属个人看球十几年之心德,仅限这十几年中国足球)
  好帖要顶!
  郝海东 范志毅 算是最出色的    再往后有些不错的苗子 怕是要被耽误    蒿俊闵不错 哈哈    
      意识——预见性(个人的和建立在大局观及整体战术指导思想下的)        ——判断力(同上)        ——位置感(同上)           技术——封堵(包括头球技术)        ——抢截(包括头球技术)        ——盯人           身体——对抗性        ——灵活性(柔韧、速度、敏捷、平衡,甚至是转身快——算它是一项吧)        ——身材           (还有一项是“心理”:冷静的头脑;顽强的意志;非凡的勇气)   =============================================  有利于偶研究FM的人员采购  谢~
  楼主这一点说的对:亚泰的卡巴雷罗,在意大利的乌迪内斯打过中后卫,可称得上是中超第一中后卫。他在别人的眼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转身慢
  这贴要火?
  看范志毅,1993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0:1也门,一次头脑发热的不必要犯规让对方获得了一个决定全局的任意球(3号萨.塞德得分)。1997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首场2:4伊朗、先是2:0领先时再一次头脑发热的拼抢送给对方一个点球,再就是一次盲目的直传球被对方断下之后又失一球;次战1:1卡塔尔时更是被对方无比羞辱地玩了一个人球分过之后攻入一球;主场2:3卡塔尔的第45分钟时被对方轻松突破、扳平比分,造成溃败。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的第三场、又犯了至少四次的判断错误的浑,只不过都被队友给弥补了。     范志毅, 与郑智一样,每每在关键时候出问题。
  赶紧占座!
  同意标题。    
  好贴啊。纯粹技术贴,长知识了。
  不错,好看!
  郝海东我真没看上,我觉得中国球员接近世界水平的有范志毅和孙继海  只是孙继海由于伤病和机遇,总是得不到在国家队表现机会,也所以一直没成大器,至于杨晨,差得太远,当年还整出了个杨晨精神,杨晨有啥精神呢?  8595439    高水平专业球迷群
  转身慢?请问正面把球拦截下来就行了,干吗要对方趟过自己,再翻身追呢?  转身慢,狗屁逻辑
  这才是真正懂球的,可惜,这样的帖子居然没人顶。  一家的现状就是哗众取宠的被人追捧,真才实学的被人漠视。
  现在舒畅不也在被鲁能球迷骂其三慢老朽么    现在去踢业余足球好像也是,那些不会站位,预判的后卫,只要转身够快,速度够快并且够拼命,总能搏得满堂彩;而那些巧妙的通过站位和预判成功掐断对方传球遏止对方进攻甚至抢断成功马上形成反击的有经验的后卫总是显得不动声色.
  不论什么时候郝也没有做过亚洲第一前锋,只不过中国媒体会吹。
  这么专业?  LZ转的?
  高水平的后卫把对方的威胁化解在萌芽状态
  范志毅在国家队的时候踢一场被骂一次,著名漏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居然不少人吹他。  阿里代伊牛比时郝海东差不止一挡,代伊老迈后亚洲无老虎他勉强算群猴之一,说第一底气就太虚了。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相比普遍早衰的亚洲同行,郝海东保养得不错。
  作者:lastsmile13 回复日期: 11:27: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是转的——从自己另外一个贴子《阎崇年被打了,黄建翔和张路们呢?》。
  作者:蓝色轰炸机 回复日期: 10:42:56 
    转身慢?请问正面把球拦截下来就行了,干吗要对方趟过自己,再翻身追呢?    转身慢,狗屁逻辑    ======================  内斯塔,诺沃特尼,耶罗这些人正面拦截能力强不强?不照样因为转身慢被淘汰了.转身慢就是后卫的大忌.看看去年联盟杯德米凯利斯是怎么被人生过的.球盲就是球盲.总爱纸上谈兵.
  作者:murray 回复日期: 11:02:13 
    现在舒畅不也在被鲁能球迷骂其三慢老朽么        现在去踢业余足球好像也是,那些不会站位,预判的后卫,只要转身够快,速度够快并且够拼命,总能搏得满堂彩;而那些巧妙的通过站位和预判成功掐断对方传球遏止对方进攻甚至抢断成功马上形成反击的有经验的后卫总是显得不动声色.     
  郝海东保养得不错,当初要不是阿里汉小组赛被淘汰,郝估计还能再打一届十强赛  记得02年世界杯中国对巴西比赛结束,一个巴西记者说:“你们也就是那个10号在踢球,其他人不知道在干吗”
  作者:我很愚蠢很纳闷 回复日期: 4:55:09 
    作者:蓝色轰炸机 回复日期: 10:42:56        转身慢?请问正面把球拦截下来就行了,干吗要对方趟过自己,再翻身追呢?      转身慢,狗屁逻辑        ======================    内斯塔,诺沃特尼,耶罗这些人正面拦截能力强不强?不照样因为转身慢被淘汰了.转身慢就是后卫的大忌.看看去年联盟杯德米凯利斯是怎么被人生过的.球盲就是球盲.总爱纸上谈兵.  =====================================================  
这些人啥时候被淘汰了,只是应为年纪大了,他们只是到了职业生涯晚期状态下滑而已。
  亚洲第一前锋?  中国的媒体接着忽悠吧。  你出去问问,谁服啊。日本?韩国?还是伊朗?  要说亚洲第一前锋,我就服阿里代伊!  要说郝海东,你先问问卡塔尔的恩纳济服不服。
  亚洲前锋阿里代伊是最强的了
  郝海东和三浦知良,中山雅矢,高原直泰(当然这个不是一个时代的)黄善洪,崔龙珠比如何?
  郝海东和三浦知良,中山雅矢,高原直泰(当然这个不是一个时代的)黄善洪,崔龙珠比如何?
  呵呵,亚洲第一前锋,国人真的太能吹了
  郝海东是好前锋?吹出来的吧.  象这种每逢大赛必发烧的球员,就是为害怕人们知道他的真实水平而不自觉的逃避行为.也实在记不得他在重大比赛中有什么大的表现.    
  亚洲第一前锋只听过当时的崔龙洙有这个称号    沙特的贾巴尔  伊朗的戴伊  都有资格    按客观的来说,应该是戴伊了
  崔龙洙也没有这个资格……尤其是跟伊朗人比起来。    甚至,我还觉得不如海东。
  中国的男球员我觉得都不行,除了赚球迷\国家\纳税人的钱以外  如果行,中国的足球就不会有今日的了.听听&国足欢迎你&这首歌吧.
  国足十年恐韩,五年恐伊,基本贯穿郝海东的职业生涯,他参加了绝大多数比赛,请问,他进过几个球?  亚洲冠军、亚洲俱乐部冠军有过他分么?最强的国家队都是他打主力,最强的俱乐部他也打主力,他都干什么去了?  亚洲素质第一差前锋还差不多,因为打架和侮辱裁判被先后禁赛两年,还有脸吹……
  作者:宇样 回复日期: 20:06:40 
    郝海东和三浦知良,中山雅矢,高原直泰(当然这个不是一个时代的)黄善洪,崔龙珠比如何?    ==============================================  呵呵,跟日本那几个前锋比,那郝海东还真是亚洲第一前锋。日本那几个前锋技术,意识都很好,可惜没有身体,没有瞬间爆发力,作为前锋来说,都是残品。    郝海东在亚洲算顶级前锋,不过比起韩国车饭跟,崔龙珠,伊朗的阿里代伊,沙特的奥维兰,郝海东还是有所不如。      
  个人以为郝海东水平在中国算是一流,但是门前把握能力还是缺少了很多~~~记得当初十强赛等等,无数好机会被浪费。。。    不过在中国郝海东的拼搏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和现在这群国字猪脚有本质的区别~~    别拿范XX说事,那个成天赌球不思进取的家伙,根本不配参与这项讨论~~~
  随着谢亚龙的淡出,郝海东也终于有了如愿的机会  抛开中国行政足球的特色不谈,其实,郝海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中国足协主席继任者——
  亚洲第一素质差前锋
  范郝也没有吹得那么神奇,只不过现在这帮家伙比范郝一代还要烂得多,所以很多人开始怀念他们了。  
  其实中国球迷和中国娱乐里的那些fans是一种智商...  稍稍看到表现好点就可以吹得无边无际..  说实话 浮夸风在中国太严重了 各个方面都是
  舒畅被山东球迷毁了
  亚洲第一前锋只是部分球迷YY的称号,中国官方根本就承认过,骂人也要分清对象吧?
  郝海东当年说过“自己踢英超没问题“,顺便说“贝克汗拇把点球踢飞了,我们未必比他差“。虽然口口声声说尊重足球规律,但有他这种智商和对足球的不敬,若当足协主席,嘿嘿......比现在怕有不如
  楼主似乎几篇里没有写高洪波,我倒愿听楼主看法
  高洪波,我的偶像
  楼上诸位错怪楼主。人家是说郝是第一钱锋不是第一前锋。初一看我也也没注意,郝怎么可能第一?就他同时期比前五都没可能。仔细一看,仔细一看才明白。    个人以为,在亚洲郝就不一定拿出去比了,没可比性,楼上有兄弟说了,郝作为主力参加的国际比赛基本没啥成绩。球队队如此,你个人能力能多高,吹的多些,实际经不起检验。没成绩还好意思说第一?!恐怕谁都丢不起那脸。自家关起门来YY下好了,别出去现。  国内第一估计还有很多人不服。小王涛,高峰,老茂,大羽等等都有大批粉丝,FANS们对这说法怕不以为然吧。    
    作者:怀念冈波斯 回复日期: 23:08:02 
    楼主似乎几篇里没有写高洪波,我倒愿听楼主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要涉及一个技术性的话题,等空了另开一贴——(标题大致)《球员高洪波——错误理念整出的最大鸡肋》。    
  楼主开贴并互动探讨
  抱歉,应是“等待楼主开帖并互动探讨“
  亚洲第一前锋不是李金羽吗?????  
  这样的帖子应该多发一些才对。
  天涯里最缺这样的帖子。
  看得好累。。。  LZ能不能不在一句话里加那么多谓语、宾语、状语。。。
  作者:怀念冈波斯 回复日期: 13:11: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了              作者:查塔斯 回复日期: 15:01:49   作者:子夜祈晨 回复日期: 15:27: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希望                    作者:diantaiqingge 回复日期: 15:50: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办法、在网上写东西就得尽量把该说的都说到,免得粉丝们说你乱说他们的偶像了    
  亚洲第一“钱”锋?   光认钱呀?
  者: 回复日期: 23:21:29 
    国足十年恐韩,五年恐伊,基本贯穿郝海东的职业生涯,他参加了绝大多数比赛,请问,他进过几个球?    亚洲冠军、亚洲俱乐部冠军有过他分么?最强的国家队都是他打主力,最强的俱乐部他也打主力,他都干什么去了?  ============================================================  郝海东是不是第一前锋确实还有待定论,但是上面说的话就不足以成为论据了,没有亚洲冠军、亚洲俱乐部冠军就说明他不是好前锋了?  那肥罗还没有意甲冠军,当时的意甲第一前锋就不是肥罗了?  
  数据有误吧,92亚洲杯郝进球是在三四名决赛对阿联酋.95年友谊赛3比2赢佩纳罗尔也进球了的,当时对方还盛情邀请他去乌拉圭踢球呢.
  可能是第一大嘴前锋吧 他被吹成亚洲第一是万达在亚冠上表现不错那两年 对韩国和日本俱乐部都有进球 记得当时他还有一脚禁区外的凌空抽射是亚足联评的当年亚洲最佳进球 期间也有些人推波助澜 比如某某的那句:“给日本一个郝海东他们就能称霸亚洲” 如此这般 没几年 他就从从黎兵和宿茂臻之中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了  个人认为他的水平和中山雅史 高原直泰 李东国差不多  比阿里代伊 沙茨基赫 哈什米安 巅峰时期的吹龙珠就差点  应该算是亚洲一流 第一就有点水了  
确实是打阿联酋,本人笔误。  
1992年11月8日广岛亚洲杯赛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队1比1(点球4比3)傅玉斌√、朱波、范志毅×、贾秀全、董礼强、李明R、冯志刚(李晓)、彭伟国√、吴群立√、蔡晟√、郝海东①  
      
至于95年打佩纳罗尔、那比赛不是国际A级。  
还有那所谓盛情邀请、也不过是对方离开之后发了一纸传真表示“想要郝海东、但先试训三个月”而已(其实就是想占那“试训三个月”的便宜、用来打个什么比赛),足协让八一队自己决定,八一队看出了对方的“小算盘”之后并不同意,对方也便没了下文(其实一纸传真之后就一直没下文的)。    
  据说以前皇马,8沙和国米为了争郝海东纠集了800人马在大连械斗,惊动北京了
堕落的天涯,竟然也玩什么不回复不能看最新回复。        
想把子贴中发生的问题转到主贴中去也变得麻烦起来。唉!!!
而且、对郝海东表现出“强烈兴趣”并“盛情邀请”他去乌拉圭踢球的是随队出访的佩纳罗尔队老板的儿子。            
另、回头一看、我的那“笔误”也误得够可以的、不仅阿联酋成了沙特,连胜负关系也颠倒了(剥夺了中国队的季军、该打啊)—— 1992亚洲杯1:1沙特,不过最后点球3:4失利。  
      
  我想亚洲第一前锋该是韩国乔志星吧,老郝啊,乍比啊
  郝海东的亚洲第一前锋只是偶尔叫下罢了,不过说是亚洲一流前锋是可以的,日本那些都不如他,包括韩国的崔龙珠也不行,伊朗的阿里代伊比他强,沙特的奥维兰就很汗了
  原来我还算是个不错的中后卫
  郝海东和三浦知良,中山雅矢,高原直泰(当然这个不是一个时代的)黄善洪,崔龙珠比如何?  说真的这几个人还真的都不如郝海东,好前锋都在西亚呢,话说亚洲第一前锋这个称号,是2000年之后才敢叫的,那时候阿里代伊已经基本退居二线了。其实,就连安贞焕取得的成就也比郝海东高的多,人家也没吹什么。
  1992年12场,进1球(亚洲杯1:1沙特)。       好像是黎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下足球小罗退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