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武术家穿什么衣服怎样才能让衣服香撑过 20 秒不被

房价跌涨看不清楚,也不是专业从事这方面的,所以只能从工作中接触到的事侧面说一下,本人工作贷款。&br&9月份一位专门倒腾房的客户从我们这贷了100万,二次抵押,当时我们去看房,客户开着200万左右的车,我还有点差异,因为事先已经知道客户做什么的,所以觉得100万对客户来说不太有用,而且客户也坦言需要1亿左右把所有房子盘活重新走一遍贷款。&br&后来,就出事了,第二个月利息就还不上了,我们上门约谈了几次,陆陆续续到现在,上周又去了一次,这次见面变化很大,人憔悴了很多,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看到我们也很干脆,直截了当,没钱,车都卖了,很淡定,面无表情+机械的回答着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的话。&br&&br&再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也是债主,空放2000万给的客户(后来才知道债主怕人跑了他排了个人全天跟着客户,顺带兼职保镖,怕出意外,看到我们一群人去的那个“保镖”直接打电话叫过去的)债主跟我们经理谈了一个小时左右,最后知道这个客户崩了,手上就剩房子了,,&br&这是我知道的几个炒房,倒房之中的一个,各位看官自己思量吧。&br&&br&有人说略假,有人说太假,也有人质疑那一个亿贷款,不一一做答,只说我知道的,当时在我们这做二抵,是临街商铺,一抵600万,我们二抵给了100万,还有就是那一个亿,很简单,当时协商过房产抵债,发给我们的房源是34套,地点石家庄,以后不会再回答这些了,因为说再多也有不信的,质疑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信就当个乐子吧
房价跌涨看不清楚,也不是专业从事这方面的,所以只能从工作中接触到的事侧面说一下,本人工作贷款。 9月份一位专门倒腾房的客户从我们这贷了100万,二次抵押,当时我们去看房,客户开着200万左右的车,我还有点差异,因为事先已经知道客户做什么的,所以觉…
嗯,这个问题我可以勉强答一下,多年来一直有兴趣研究南京房市,算是知乎首答。关于南京房价为啥如此之高。首先,如上所言,每年大学毕业生,包含硕士博士,虽然现在南京可能不是很多非南京籍大学毕业生首选城市,但基数在那里,有个三成也总量惊人了。当然,这部分人群可能现在连江宁,仙林位置较好的楼盘都买不起了,这两地块较好盘也已超过两万。江浦也已奔二。不过未来三年,南京还要继续开挖五条地铁线,这些地铁线的尽头,就是选择留宁外地大学生的刚需之所在,一万多一平,南京房价的底线,就是这部分人群托起的。第二,前几天南京奥体拍出地价四万多一平,房价未来将达七八早起步,跻身全国房价前四的第一阵营,有人问我,这么贵的房子,南京人收入并不高,谁买得起?我微笑地告诉对方,南京的高房价,从来就不是南京本地人消费出来的。南京不仅是南京人的南京,也是江苏人的南京,也是安徽人的南京。我说每一个苏北土豪安徽土豪心中,都有一个南京梦,这句话过分吗?举个栗子吧,我大约十来年前,在还没有什么南京本地人看好奥体板块的时候,本身主城中心地段已有新房,咬牙出手在奥体买了两套房。这里只说这两套房这六七年来的租住情况,六七年前,奥体房子并不好租,价格也不大上的去。但这六七年,非常好租,而且租客都为安徽苏北土豪,孩子在南京奥体上私校,妈妈过来陪读,照顾生活。而且都在出租半年以后,爸爸出手全额在奥体购置豪宅,然后再租半年,让装修好的新房散气。一年一个苏北或安徽土豪家庭,非常有规律。我觉得是这部分人群,撑起了南京房价的制高点。而且很多这样的家庭,不会只买一套,还会为儿女未来也做准备。最后,不要忘了,南京作为江苏这个经济文化大省的省会,有人数庞大的机关,军队,金融,文化,教育行业的科教文卫人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孩子还处于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时候,为了孩子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南京最好的基础教育基本就集中在鼓楼玄武两个中心城区,只能屈就在主城面积不大,房龄不新,没啥绿化景观的老小区或单位自建房里。一旦孩子上了大学,立刻就成为改善型住房的主流购房人群,无论在主城,还是新区,出手就是面积较大,总价较高的楼盘。以几十年工作的稳定收入积蓄,加上卖掉原本主城老房,又有良好的信誉度可以贷点款,买个五六百万的居住品质好点的新房,真的并不过分。综上所述,知道南京房价为啥啊这么贵了嘛?
嗯,这个问题我可以勉强答一下,多年来一直有兴趣研究南京房市,算是知乎首答。关于南京房价为啥如此之高。首先,如上所言,每年大学毕业生,包含硕士博士,虽然现在南京可能不是很多非南京籍大学毕业生首选城市,但基数在那里,有个三成也总量惊人了。当然…
不要听逼乎那些段子手吹了。南京人体会最深,南京前两年浦口那一带房价很低,才九千多。好多开发商也是求爷爷告奶奶精装修卖房子。我很多朋友都买了定居在那,我妈也在老山那边买了房子养老。因为地方实在太偏一度房价还跌过。那时我也考虑在那一带买房居住。&br&然后突然国家说要建立新城区,瞬间那些偏僻到鸟不拉屎的房子全部坐了穿天猴。一年的时间疯涨到两万一平都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排队摇号。&br&你要我怎么说,全特码炒上来的。每次一开盘都是一群开着名车的富人去排队抢号。这些有房有车的人缺房吗?国家现在的政策根本不是让穷人能买得起房,而是让富人炒得起房。
不要听逼乎那些段子手吹了。南京人体会最深,南京前两年浦口那一带房价很低,才九千多。好多开发商也是求爷爷告奶奶精装修卖房子。我很多朋友都买了定居在那,我妈也在老山那边买了房子养老。因为地方实在太偏一度房价还跌过。那时我也考虑在那一带买房居住…
世界上只有两种国家可以过好日子,一是技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一是资源富集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如果是老美那种技术发达资源又富集的类型,那就是超级大国。&br&中国属于哪种?以目前的人口规模,又开放二胎,现在资源不富集,将来也肯定不富集。中国只能走第一条路,走技术发达路线。&br&走技术发达路线,就涉及到向资源富集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换取原材料生产物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就不可避免地跟现有发达国家产生直接竞争,他们必定利用现有优势制造各种竞争壁垒把你排斥在外,举个例子,中国现在造大飞机,现在中国大飞机零部件还必须大量靠进口,如果中国实现核心部件如发动机这些东西国产化,质量赶上波音空客了,在产品质量上成了直接的竞争对手,那么这时候美国欧盟绝对不会无动于衷,首先就是适航证,或许不给你即便给你也可能取消,再就是波音空客利用现有的市场优势和深入人心的品牌质量猛烈压低价格跟你打价格战,他们有几十年的积累和市场声誉,同等价格或者即便价格比你高一点,别人照样选择他们,因为既往的可靠印象根深蒂固。不出几年,中国飞机企业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收不回成本倒闭破产,所有既往付出付诸东流。这就是垄断行业巨头利用既往优势制造壁垒和打价格战打压后来者扩大马太效应的惯用伎俩。&br&除非中国在全新领域也就是西方也是空白的领域做到超越一举抢占市场,否则你想在别人已经垄断和控制的领域后来居上根本没戏。因为你在有动作的时候,别人一样在盯着你。很多人说自由市场别人不能随便制造壁垒,自由市场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提出来的,但是你不要忘记自由市场的前提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处于引领地位,自由对强者而言是自由,对他们更有利,对弱者而言有时候反而是失去保护。如果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要挑战西方的领导地位,到时候自由市场这些原则什么的,说撕就撕。&br&如果中国只有一两亿人,他们或许会接受你成为发达国家,可你有十三亿人,比现在发达国家人口总和都还要多,你起来了别人吃什么?地球资源就那么点,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少一口。&br&很多人天真的分析各种产业升级的利弊,觉得技术起来了其他的也就到位了,错!问题不是中国人能不能搞出发达国家的技术,而是你就算技术搞出来了,你在国际市场上也未必有市场,发达国家不会允许你去跟他竞争。&br&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也不少,可你不知道核心处理器芯片,屏幕等零部件还有操作系统都在发达国家手里,利润的大头在别人手里,你只是替别人生产赚取一定的代工费而已。如果将来本土厂商能够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动摇了国外企业的核心蛋糕,分分钟制造各种壁垒灭了你。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国产大飞机,c919基本就是买国外主流厂商的零部件拼接起来的,但结果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据说美国适航证拿到了,未证实。拿不到适航证,就意味着进不去国际市场,这就是赤裸裸的壁垒。&br&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在经济上垄断了全球的所有高端领域,在地缘政治上左右着全球的方向,其他国家必定对他们亦步亦趋,除非中国发现新的超大能源和矿藏能够以自我内部循环的模式崛起,否则必然遇到天花板,中国人均才8000美元就已经感觉到天花板了,印度还差的远,人均才2000,到了中国这个地步他们也一样。&br&这跟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没什么关系,而是赤裸裸的生存竞争,种族延续。最难的不是中国能不能产业升级搞出发达国家那些技术,而是技术出来了,产品出来了,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市场,别人不让你来竞争你有什么办法?&br&难不在没实力竞争,难在没有竞争的资格。&br&&br&很多人天真的说中国人这么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市场,你在搞笑呢?市场大不大不是人多不多,市场指的是购买力!西方国家生活水平高归根结底是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大,中国这些年经济起来,伴随着的也是是资源消耗量的增长,人越多,经济越发展,消耗的资源就越多,如果自己的资源不够用,就要进口,涉及到进口,就面临国际竞争,地球就这么大,你拿什么跟西方争?&br&&br&如果不依赖外部市场,自身内部循环,那人口就是劣势了,因为产业升级高附加值的商品只有高收入人群才消费的起,如果人口巨大人均收入低,谁都买不起贵东西,人口减少后人均收入提升,反而有购买力。认为人多就市场巨大的人真是异想天开。
世界上只有两种国家可以过好日子,一是技术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一是资源富集国家如沙特阿联酋,如果是老美那种技术发达资源又富集的类型,那就是超级大国。 中国属于哪种?以目前的人口规模,又开放二胎,现在资源不富集,将来也肯定不富集。中国只能走第…
不知道知乎用户是不是年纪偏小,红粉太多,太多的答案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或情绪的宣泄,而非理性分析!&br&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前景,就必须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出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那些发生的变化,就可以对未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br&&br&中国的社会形态十分特殊,其政治结构对经济的有决定性的影响。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什么特殊的奇迹,其总体的逻辑增加市场的自由度,使生产要素可以逐渐通过市场进行高效的配置。再加上所谓的全球化,整个中国成为全球化分工中的加工一环。因为中国特殊的人口与政治环境,中国的工人在整个就业市场上几乎没有议价能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加工产业攻城掠地的核武器。同时通过各个环节的流通税收,垄断定价的水电煤气油等国企的隐形税收,以及通过推高房地产价格,获取超额地租,实现财税的快速增长,为基础建设提供资金。&br&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巨大的两极分化,其经济的发展不能依靠内需来实现。其发展的主要引擎,巨额的顺差,也是引起世界经济不平衡,特别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这种贸易不平衡对美国也是不可持续, 2008年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未来的贸易平衡是美国的主要诉求。&br&同时,近十年来房价的飞速增长带来了生产全要素价格的飞速增长再加上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中国的加工贸易不可持续。&br&我们期望的所谓转型,就是以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以及文化产品和内需消费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在畏惧文化与思想自由的国度难以实现。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最高峰,这L型通过上述的分析你确定不是I型。
不知道知乎用户是不是年纪偏小,红粉太多,太多的答案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或情绪的宣泄,而非理性分析! 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前景,就必须分析其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出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那些发生的变化,就可以对未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中国的社会形态十分…
&p&刚刚,我终于把上海的房子卖掉了。&br&很不容易。&br&从4月挂牌,今天出售,已经半年过去。&br&其实已经快要失去信心了,早上刚刚通过链家把房屋出租委托协议签好,打算出租作罢。没想到中午来看房的客人格外满意,下午就谈妥了条件,签了合同。&/p&&p&&br&15-16年上海市场火爆的时候,这个楼盘的房子出售周期在两周左右,因为在周边来看,这个小区算是配套、品质、交通各方面还不错的。&/p&&p&&br&&/p&&p&有几个朋友最近半年在卖房。说一下他们的情况:&/p&&blockquote&有一个在仙霞路有一套优质地段的老公房,属于老破小,卖了半年没动静,他放弃了。&br&有一个在浦东世博板块,72平米新公房,近地铁站,挂牌在链家,整整3个月,一共只有2人上门看房。我问他是不是价格挂高了,他说已经是同小区同面积挂牌最低价。&br&还有一个朋友在闵行莘庄,上个月成功出售,120平米的房子,630万成交。最初挂牌价格是680万。不降价,就难以成交,所以该妥协就妥协了。&/blockquote&&p&&b&我卖房的价格不方便透露,但可以透露最终成交价在最初挂牌价的基础上,降低了11%。&/b&&/p&&p&&br&&/p&&p&以上都是个例,但因为平时很关心房地产,也跟周边买房卖房的朋友交流,可以判断:长达半年左右的成交周期,议价幅度5%-10%,是目前上海二手楼市的典型缩影。&/p&&p&据房产中介透露,今年上海二手房的真实成交量,只有去年的三成左右——有的朋友可能不清楚,与二三四线城市不同,上海这种成熟的一线城市,房屋交易的主体是二手房市场,而非新房市场。&/p&&p&任何一种商品,成交量暴跌的情况下,价格想不畏缩,几乎不太可能。&br&严格的限购手段和越来越不友好的信贷政策,虽然也让很多想买房的朋友苦恼,但是请相信我,更苦恼的,一定是卖房人。&/p&&p&在上半年,我写了一篇专栏文章,&a href=&/p/& class=&internal&&一苒说:2017年,房价的拐点是不是到了?&/a&&br&我分析了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综合来看,不利的条件更多。不看好短期的房价趋势。&br&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算是暂时没有说错。房价大势稳中有降。&/p&&p&有人说近期三四线暴涨?&br&没错。但其实只是部分强三四线城市。更多的弱势城市将持续弱势。少数三四线最近腾飞,只是因为一线二线锁住以后,热钱投机而已。这种增长不是内生因素,不可持续。&/p&&p&&br&&/p&&p&下面说说18年的房价趋势判断。&br&谈几个点:&/p&&h2&&b&1 短期看货币&/b&&/h2&&p&货币就像用肥料浇庄稼。肥施的多,植物发育就好。很简单的道理。&br&15-16年货币非常宽松。17年在房地产行业大幅收紧了——房贷利率上升、限购、提高贷款首付标准。&br&这三招,我猜,18年不会有本质变化,但不排除稍微放松。&br&猜测的理由是:首先历史经验限购一般要持续2年以上;其次,17年市场太惨淡,18年稍微松绑一点是有可能也有先例的;但肯定不会真正宽松,只是不那么紧。&br&因为人家美国结束了宽松货币,开始从紧。中国货币要松太多的话,人民币就可能快速贬值或者热钱大量流出。造成金融不稳定。&/p&&p&&br&&/p&&h2&&b&2 长期看人口&/b&&/h2&&p&先说大趋势,中国90后只有80后数量的80%。&br&如果你家开了一个餐厅,平时每天接待10桌客人,后来每天只能接待8桌。假设别的条件不变,盈利会发生多大变化呢?是降低20%吗?&br&错!可能是锐减50%!&br&因为你每天的固定成本需要6桌客人去摊平,其实只有4桌是盈利的。当客人降低时,利润会大幅削减。&/p&&p&房地产市场也是类似的问题。&br&一旦人口少了,总体大势就很难非常好。这跟70后传递接力棒给80后时不一样。90后为主体的购房需求会下滑。&/p&&p&&br&&/p&&h2&&b&3 中期看供需&/b&&/h2&&p&有人说,中国有史无前例的城镇化?&/p&&p&没错,城镇化带来新的住房需求。&/p&&p&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一代中老年人,很多都在自住需求外,购置了额外的商品房,进行投资。在二三四线,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实在太多,考虑到老人的住宅以后还会被子女继承,很多大家庭内的90后未来将面临持有3套或以上房产的幸福烦恼。&/p&&p&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p&&p&你见过哪个80年左右出身随便就拥有2-3套住宅吗?&/p&&p&不太可能的!他们的父辈处于计划经济住房短缺时代,没法留给他们很多房子。&/p&&p&&br&&/p&&p&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全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40.8平米。&/p&&p&这个数字,其实已经很高了,说明中国人并不缺房子。各位网友见过身边哪怕有很多人没有自有住宅吗?他们基本都有房子——他们抱怨房子稀缺,其实指的是优质房子稀缺,他们也许在北京东三环没有房子,但在老家都是有的。&/p&&p&其实任何领域的优质资源都是稀缺的,比如美女,比如钻石,比如NBA级别的篮球比赛,所以这种抱怨并没有太大意义。&/p&&p&&br&&/p&&p&40.8平米人均住宅是什么概念?意大利是43平米,荷兰是40.8,德国是39.4,英国35.4,法国35.2。80年代时,父辈一家人挤在20平米筒子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了。&/p&&p&中国土地辽阔,咱真的不缺房子。&/p&&p&查阅一下北京上海广州的人口密度,对比一下东京伦敦纽约,就会发现所谓“中国人口多,所以房价就应该很高”,不构成“一线永远涨”的支撑。&/p&&p&&br&&/p&&h2&&b&4 政策 政策 政策!&/b&&/h2&&p&很多评论区的网友都指出了,在中国政策很重要。&/p&&p&确实如此。&/p&&p&首先,最近在开的大会定性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呢?&/p&&p&别光看政府怎么说,看看他们怎么做。&/p&&p&&br&&/p&&p&&b&以上海为例,看看这座城市的大招:五年内新建70万套永久租赁住宅。&/b&&/p&&p&为此,上海牺牲了数百亿土地拍卖收入,在很多外环内的优质地段,规划好了土地,低价卖给大国企地产玩家们(大概只有土地市场价的2成左右),然后由这些企业来建公租房。&/p&&p&这些土地,分布在张江高科,有世博园,甚至有古北豪宅区——这就是中央强力意识的典型体现。&/p&&p&70万套是什么概念?目前全上海有效租赁房源总计210万套。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民居,并不是专业的租赁用途产品。&/p&&p&如果你是一名一线城市的外来者,在北京上海租过50平米的民宅,一般都是80/90年代左右兴建的老房子,设计水平、破旧程度,可能会令你追忆起孩提时代自己在老家的居住氛围。&/p&&p&但是崭新的公租房,要好太多了。我在上海住过一年普陀区的公租房:品质大幅高于老破小,低于商品房。50平米左右,很合适都市年轻人,小区里还有地下地上车位。&/p&&p&70万套这样的新租赁住宅入市,将彻底改变上海的房屋租赁市场。&/p&&p&如果一位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发现他在上海短期内没有任何希望买到动辄数百万的住房,他可能会有些灰心,想要离开这里。但当他转念一想,只有在上海才有这么多良好的工作机会、发展平台,还可以用公平的市场价租到舒适的公租房,那他还是很有可能留在这里的。&/p&&p&&br&&/p&&p&很多城市都出了大招,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武汉。&/p&&p&&b&武汉宣布: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一律给户口,买房政府补贴20%。&/b&&/p&&p&武汉这座城市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每年30万毕业生,仅次于北京上海。&/p&&p&如此大力度的户口和补贴政策,说明武汉加入了著名的“抢人大战”——各个地方政府开始不把人口作为负担,而是视为一种资源了。&/p&&p&大家不要觉得中国政府不聪明,其实他们掌握最多的信息,丰富的经验,他们非常聪明。像武汉这样的决策,反应了一个趋势,也是葛优先生好多年前就在电影里预测过的: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以后人才是稀缺的,房子没那么稀缺。&/p&&p&中国人口以后的趋势是不涨反降,消费旺盛、生产力强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够,消费疲软、生产力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p&&p&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就是希望变成人力资源抽水机,喝饱自己,饿死别人。&/p&&p&所以我强烈不看好三四线城市和小乡镇的未来——人口越来越像一场零和游戏,有人赚就一定有人亏。&/p&&p&&br&&/p&&p&那么对人才吸引力强的一二线城市,就真的高枕无忧,房价一路涨吗?&/p&&p&我觉得也不现实。房子最终要靠老百姓的口袋买单。像武汉这样大规模拉拢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在人才供给旺盛的情况下,工资根本很难有效提升——过去10年,中国房价翻了多少?年轻毕业生薪水才加了多少?远远低于房价涨幅。&/p&&p&政府如果想要有效吸引年轻劳动人才,吸引创业公司,吸引产业资本,房价不能过高。这等于让这座城市失去“成本竞争力”。&/p&&p&按照政府的理想算盘,应该是维稳横盘:目前在一二线城市推进的“限购限贷”,在部分城市发生的“限售”,以及对新房子售价的“压制性审批”,实际上就反映了政府的心态。&/p&&p&&br&&/p&&h2&&b&5 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b&&/h2&&p&目前在不少限购的一二线城市,出现了新房售价与二手房倒挂现象。&/p&&p&倒挂的意思就是,同一个地区,新房售价比二手房还低。不合理。通常新房在同地区比二手房高20%以上。&/p&&p&武汉,嘉兴,甚至上海个别地区,都是如此。&/p&&p&这到底说明了什么?&/p&&p&我认为,说明政府努力刹车,压制房地产的过热。&/p&&p&过去的经验表现,房价暴涨很难被控制——这一届政府用肌肉告诉你,他们依然可以有效控制!&/p&&p&控制的方式可以很粗暴:开发商申报卖16万一平米,政府只批12万,还要求你不能捂盘。&/p&&p&这不符合市场经济,但是在中国,有时候“乱世需要重典”,没办法那么斯文。&/p&&p&&br&&/p&&p&&b&限制新房定价,造成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b&——如此以来,在限购限贷的大背景下,有限的购买力会优先投射到新房交易市场,这符合政府、开发商的利益,也不违背买房老百姓的利益,唯独打压了卖房老百姓的利益——新房这么便宜,他们的二手房还卖个屁,除非割肉变现。&/p&&p&一线城市还好,因为新房项目很有限。二三线城市就不一样了,新房满天飞,二手房根本卖不动——你以为你投资房产,赚了大钱,等你有一天去交易的时候,才发现:&/p&&p&&b&房屋投资的流动性可能远远比你想象的差!&/b&&/p&&blockquote&补充说明一下:每一次新房的交易,政府等于在土地出让、开发、售卖过程中,抽走大量的收益。每一次二手房的交易,政府抽走的只是几个点的税费。两者的利益回报完全不同,所以当限购来临,交易量锐减的时候,政府当然希望开发商的新房继续卖,老百姓的二手房冰冻就冰冻吧。&br&这是现象本后的本质。&br&这就是我在浦东世博的朋友挂牌3个月只有2个人看房的真实原因。&/blockquote&&p&&br&&/p&&h2&综合上面所有的分析,2018年,我个人的预测是:&/h2&&p&&br&&/p&&p&一二线延续限购限贷政策,银行货币维持17年的调性,最多适度放松。&/p&&p&新房价格维持稳定,个别新房供应极为稀缺的城市,可能微涨。&/p&&p&二手房价格出现肉眼可见的下跌。&/p&&p&&br&&/p&&p&三四线城市分化严重。不可以统一预测。&/p&&p&这么多三四线城市,根本就不能混为一谈。&/p&&p&比如浙江的嘉兴,潜力十足,周围100km可以到达上海/杭州/苏州/宁波长三角四大经济体,交通便利,天赋异禀。这种地方以后就算演变成中国的硅谷,也未可知。&/p&&p&而内地比如湖南衡阳,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内地省份的普通地级市。没任何潜力。&/p&&p&判断三四线城市的价值,关键要看区位、交通等因素,如果能够成为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分工合作者,能够导入更大的产业和人口,那还是有希望的。&/p&&p&否则特别不建议继续投资——不管短期房价走势如何。&/p&&p&中国就这么多人口,这么多财富,真的不够分。&/p&
刚刚,我终于把上海的房子卖掉了。 很不容易。 从4月挂牌,今天出售,已经半年过去。 其实已经快要失去信心了,早上刚刚通过链家把房屋出租委托协议签好,打算出租作罢。没想到中午来看房的客人格外满意,下午就谈妥了条件,签了合同。 15-16年上海市场火爆…
看到一堆答案没有一个提到“网签价”这个词就开始bb的,终于让我了解到知乎所谓经济学大v是什么水平了。真的是傻子太多,智商税越来越好收了么?&br&房产税这东西明显是剥削屁民的有什么问题么?&br&以下所说的是北京的二手商品房情况,一手城六区商品房几乎没有,有的话屁民也买不到也买不起。&br&你在住建委登记的你的房子的价格是网签价,而不是你房子的实际价格。这里给小白解释一下,你买房价格是两部分,一个是网签价,一个是协议价,总房价等于网签价加协议价,一般你说我的房子200万,说的就是总价。而网签价则是真正在住建委你的房子的价格,法律上承认的你的房价是网签价而不是总价。那么网签价究竟有什么用,最主要的两个用途是第一网签价决定了你能贷款的多少,没记错的话贷款上限是网签价的80%,第二针对不唯一住房,两次购房(你房东买的时候和你买的时候)网签价只差的2.5%是你这次买房要交的税(是2.5吧……记不清了)所以,就算是收房产税也是按照网签价收,屁民都是大杠杆,贷款高,所以网签价必须写的高一点,500万的房子网签价350万的很多,对有钱人来说人家直接全款网签价写50万,你觉得谁缴税多?&br&这是对屁民最大的影响,同样总价的房子,贷款越高,网签价越高,税收越高,懂了么?&br&再有一个,房租肯定要涨啊,如果是一手房,土著地主这种人家房子网签价90年代的房子估计就小几十万,那涨不涨无所谓,如果是大杠杆屁民,那你不涨房租等着原地爆炸么?一方面自己交的税多,一方面每月贷款也多,再一个租房价格还要高比全款的难租出去,你觉得是屁民获益还是权贵获益?&br&房价这么高,目前经济形式这么不好,各种政策明摆了告诉你风险大别上大杠杆自己量力而行,可是你们还是人挤人的上车,造成供需不平衡,房价上天……&br&你让郭嘉怎么办?郭嘉尽力了啊,可是保不住这届人民是真不行啊。
看到一堆答案没有一个提到“网签价”这个词就开始bb的,终于让我了解到知乎所谓经济学大v是什么水平了。真的是傻子太多,智商税越来越好收了么? 房产税这东西明显是剥削屁民的有什么问题么? 以下所说的是北京的二手商品房情况,一手城六区商品房几乎没有…
&p&三季度6.7%的GDP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和去年一样,三个季度新增就业人数就已完成全年目标,看上去经济在企稳。然而,民间投资1-9月同比增长仅2.5%,这方面没有看到太大的起色。&/p&&p&可是我还看到一个数据,今年房地产对GDP增长的作用为8%。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觉得房地产崩盘与否,都改变不了当前泡沫对各行业的打击。&/p&&br&&p&拿金融业来说,2015年金融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8.5%,分别比日本和美国(2014年)高2.2和1.5个百分点。金融业比重过高要么是经济失速后政府通过金融手段强力刺激的后手,要么是经济泡沫急剧扩大将要破灭的前兆。日本在1994年达到高点9.6%,随后面临长达二十年的衰退。美国分别在年达到阶段高点,分别对应网络泡沫和次贷泡沫的高峰。逆周期宽松时间过长容易催生金融泡沫,这基本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定律。当年格林斯潘在网络泡沫后,较长时间将联邦基金利率设定在较低水平,是2008年发生诱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p&&br&&p&金融规模增速的同时,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其实并没有增加。问题的一个层面是税制、民间投资萎缩、公平性的问题,但另一个更大的层面则是,投资为何萎缩?金融被房地产绑架,是否反而抑制了金融业的竞争力提升?&/p&&br&&p&我查看了一下刚发布的智联招聘与人大中国就业研究所推出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根据介绍是按照智联数据分析来监测就业市场景气程度。报告里的内容显示,房地产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长了19%,其中新一线城市(如南京、杭州)的在线招聘职位数量同比增长了33%。而金融业用工需求同样呈现出一线城市的增幅明显低于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发展态势,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p&&br&&p&这说明了什么?一线城市供应少二手房多,所以用工增长成了负数,但不影响金融用工需求增长;而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供应涨,房价涨,带动金融行业一起涨!&/p&&br&&p&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多年来一路上扬,其中唯一一次受影响是08年的金融危机,许多欧美国家的GDP立即出现了负成长,房地产的价格也狂跌不已。至今仍有不少发达国家的GDP和房价都还没回到当年的高点。反观我们的房价只衰退了一年,就立即恢复了涨势,足足走了十几年的多头。在这一波涨势中,没有投资房产的人,相对都变穷了。无论再怎么卖命工作,这一辈子所能赚到的钱,绝对没有买一栋房子赚的多。&/p&&br&&p&房地产市场实际的变化虽不完全等于经济学理论,真实价格总会多少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情况,但是房地产的供给却非常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供需之间容易失衡的本质,这个本质不但会造成不动产市场不断地出现景气循环的现象,也会扩大房价的涨跌幅度。中国很多存量极其惊人的三四线城市,按照基本的供求规律,这些城市的房价没有任何支撑,不下跌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根本不愿意让其降价,降价在目前整个去库存的策略中是基本不被考虑的选项。&/p&&br&&p&房地产如果真的崩盘,那一定是三四线先崩盘,什么时候崩盘,没有人知道,但除非经济学失灵,否则一定会发生。1990年的日本、2008年的美国、2011年的欧洲,这些经济体的共通点都是人口结构面临长期趋势的大转折,而中国已经出现长期转折点,房地产却仍在涨。放眼国际,即使是房地产崩盘后的日本,房屋空置率都远远落后中国。&/p&&br&&p&长期来看,逆着实体经济的房价上涨,未来终究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就像陈志武认为,中国过去30年快速的经济成长,主要得利于西方发展已经成熟的工业技术以及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但金融发展需要信任、法治与其他制度等配套措施,却都是我们最欠缺的,也势必成为经济更上层楼的障碍。&/p&&br&&p&说到底,一荣俱荣我们都愿意看到,一损俱损的风险却实在让人开心不起来。&/p&
三季度6.7%的GDP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和去年一样,三个季度新增就业人数就已完成全年目标,看上去经济在企稳。然而,民间投资1-9月同比增长仅2.5%,这方面没有看到太大的起色。可是我还看到一个数据,今年房地产对GDP增长的作用为8%。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觉得…
&p&其实吧,我们谁没有经历过一些“当时觉得天塌了事后觉得也没啥”的事呢?但就算经历过了,我们记忆里那种天塌了的感觉也仍然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当时的立场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就是天塌了般的绝望,就算别人再去我们耳边喊一百遍天不会塌又有何用?&/p&&p&因此这里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天会不会塌,而在于我们对天塌了的感知。同理,题主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博士和活着谁重要,而在于他对于二者的感知。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感知其实是在用放大痛苦的方式欺骗我们的理智。天不会塌,但我们的感知让我们觉得天塌了,读博士也不那么绝望,但我们的感知让我们觉得读博士绝望了。&/p&&p&我们的感知欺骗我们的素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它让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那些带给我们强烈痛苦和焦虑的细节里,让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处在高度紧张和警惕的状态下,越思考越复习,越复杂越焦虑,越焦虑越思考。如同电影中的闪回,它会不断在我们的脑海里重播那些细节,让我们以为自己始终活在痛苦里,看不到当下的进步,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也是为什么我理解很多条理清晰的答案可能无法走入题主的内心,因为这些答案是需要我们的大脑脱离感知的欺骗后才能清醒地接受的。&/p&&p&我理解题主现在需要做的,是冲破感知设置的欺骗性底线。举个例子,我曾经为了赶一个会议的deadline而无比焦虑,工作根本不在状态,我脑海里不断在想错过了该怎么办,但突然有一天我停下来问自己,错过了又会怎样?该凉拌就凉拌呗。后来我确实错过了那个deadline,但我觉得也没啥,因为这个会每年都开,错过了明年再去就行。但事实是,当时处在感知欺骗状态下的我根本无法感受到这种“也没啥”。这个例子里,我的行为实际上是冲破了感知营造出的一个欺骗性的底线,让我看到了就算没做成某些事,后果也完全可以接受,甚至屁的后果都没有。&/p&&p&根据题目描述,我感觉题主的感知已经在他的脑海里设置了诸多欺骗性底线,做不到这个就会如何如何痛苦,做不到那个就会如何如何绝望。其实我想告诉题主,做不到也许是真的,但痛苦和绝望都是扯淡。感知欺骗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重播细节来吓唬我们自己,但我们只要看破感知欺骗的伎俩,就会发现我们何苦焦虑和勉强自己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有那个焦虑和勉强的功夫,还不如去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好。我相信,一旦摆脱掉了感知欺骗的束缚,凭着我们作为一个博士的智力水平,一定会发现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面对那些恶意满满的小人,大不了就事情闹大,生死看淡,不服就干。&/p&
其实吧,我们谁没有经历过一些“当时觉得天塌了事后觉得也没啥”的事呢?但就算经历过了,我们记忆里那种天塌了的感觉也仍然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当时的立场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就是天塌了般的绝望,就算别人再去我们耳边喊一百遍天不会塌又有何用?因此这里…
&figure&&img src=&/v2-6acb36db36afe25a27458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6acb36db36afe25a27458_r.jpg&&&/figure&&p&&b&作者:千里茜@白鹅纪&/b&&/p&&p&自从前段时间《碧蓝航线》在日本爆红之后,大家应该时常能在微博或者推特等地方看见,许多日本人又开始使用大量诸如“我欲触女子高生大腿”等类似的伪中国语。&/p&&p&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这种由纯汉字组成的伪中国语,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在日本网络间流行,并且每次都会有新梗新词汇,这其中有不少连国人都看不太懂,时常让国人产生一种“我怕是一个假中国人”的错觉。那么这种“伪中国语”到底是什么呢?又是为什么会在日本如此流行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p&&figure&&img src=&/50/v2-ce91a1d13ba9b40ddde0ca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ce91a1d13ba9b40ddde0ca6_r.jpg&&&/figure&&p&首先这个“伪中国语”到底是什么呢?目前网络上常见的伪中国语,一般就是把日语句子中的假名去除,只留汉字不改语法语序而形成的独特语言(当然也有少部分特例)。例如:&/p&&blockquote&中文:“你明天去哪?”&br&日文:“贵方は明日何処に行きますか。”&br&伪中国语:“贵方明日何処行?”。&/blockquote&&p&大家可以看出,上面这类伪中国语中的汉字基本还是日文词汇,并不是中文词汇,但今年由于《碧蓝航线》的火热,让伪中国语中加入了不少中文词汇从而再次进化。&/p&&p&起初仅仅是一些《碧蓝航线》画师们在同人创作中加入了中国语元素(并非故意伪中国语,只是单纯不太懂中文),随后经过不少国内友人的指点,日本画师们学到了不少风味纯正的中文词汇例如“我他妈射爆”等等。导致这些词汇被加入了伪中国语中,逐渐流行了起来,变成了只要跟《碧蓝航线》相关的话题,便会加入这些中文词汇。&/p&&figure&&img src=&/50/v2-ca5be082afd0c3122c8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0/v2-ca5be082afd0c3122c88_r.jpg&&&/figure&&p&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伪中国语的流行过程中,还有一些特别的词汇是由中国人创造的,比如“谢谢茄子”。这个用法最早出现于日本某知名GV中,日语中非常感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一句中的“ございます”由于说得太快被误读成了茄子“ナス”。(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搜索淫梦梗),这个梗之后传入中国被恶搞翻译成了中文“谢谢茄子”,被国人传入日本后在日本也流行了起来。&/p&&figure&&img src=&/50/v2-dd1008cda3b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50/v2-dd1008cda3b5_r.jpg&&&/figure&&p&这一次的流行由于多了不少中国词汇,导致原本只在中国流行的梗传到了日本。并被日本友人疯狂使用,各类二次元相关都能看到伪中国语,看着既尴尬又不自觉地想笑:&/p&&figure&&img src=&/50/v2-2bb8fa1a536cba52a1812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2bb8fa1a536cba52a18128_r.jpg&&&figcaption&《兽娘动物园》第二季赶快出啊,手游也别放弃啊,我永远相信たつき监督。&/figcaption&&/figure&&p&甚至还有不少热心日本网友在与国人仔细深入交流之后,认真做了中国词汇的科普,例如射爆,谢谢茄子什么的:&/p&&figure&&img src=&/50/v2-e3afb0d34c59fc0521a8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50/v2-e3afb0d34c59fc0521a81_r.jpg&&&/figure&&p&可以说每次伪中国语的流行,都是一次日本人的狂欢。从2009年开始,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一段“伪中国语”流行时期。包括推特以及各种日本讨论版都曾经有过不同的伪中国语活动,例如去年推特上有流行过“限制必须以伪中国语发推文”的话题#偽国语#。今年年初也流行过“只使用十个汉字概括电影”的活动#映画を漢字10字だけで説明する#。&/p&&figure&&img src=&/50/v2-3dea4ff7b62a868e9ed9f5a20e36c22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50/v2-3dea4ff7b62a868e9ed9f5a20e36c229_r.jpg&&&/figure&&p&每年伪中国语的流行规模都不太一样,一些匿名版中就有纯汉字接龙等活动并且经久不衰,学生私下之间,也有一段时间在网上只能用伪中国语交流的小圈子活动。类似于去年年初所流行的推特全网跟风这种大规模流行也是有的,这阵风在当时也传入了中国,甚至许多新闻媒体也有报道过。&/p&&figure&&img src=&/50/v2-784dc8d638ea720cb1d6eea3fc5c51c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50/v2-784dc8d638ea720cb1d6eea3fc5c51c6_r.jpg&&&/figure&&p&对于这一现象,日本人也一直在分析原因,日本网络上这几年上也出现了一个专门的“偽中国語研究会”来探讨以及翻译伪中国语。不少日本人认为由于汉字本身信息量就足够大,即使不需要假名也可以足够表达含义(日本人之间)。并且由于推特等地发文有字数限制,这种伪中国语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使用为中国语的话甚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中日交流障碍。&/p&&figure&&img src=&/50/v2-45bed9c529d9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3&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3& data-original=&/50/v2-45bed9c529d9e_r.jpg&&&/figure&&p&从结果上看伪中国语的出现,确实为中日友人交流扫清了部分障碍,比如你终于能看懂他们所要表达的性癖了(不):&/p&&figure&&img src=&/50/v2-d5d4e5a24e840eeb997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9& data-original=&/50/v2-d5d4e5a24e840eeb9976_r.jpg&&&/figure&&p&对于伪中国语,国人的态度基本都是包容以及玩梗,甚至自己也会跟风用伪中国语来幽默地回应这件事,例如“君中国语本当上手”等等。日本人对伪中国语也不算特别反感,就像之前说的一样,伪中国语对于日本人来说某些时候还是很便利的。&/p&&p&实际上除了网络上流行的伪中国语外,如今日本还有所谓的风雅高尚人士,他们也喜欢汉字,甚至还喜欢一本正经写汉文诗。但大多数人的水平却只跟网络上这些开玩笑玩梗的人差不多,例如已经成为笑谈,比如以写语句不通的汉文诗而知名的诗歌爱好者幡谷祐一,今年又创作了一篇“平成自由诗”:&/p&&blockquote&茨城机场开港的纪念诗《先见》&br&强韧意志反对耐&br&卓越先见空港开&br&永年乡土为繁荣&br&万人欢呼自卫队&/blockquote&&p&当然这种跟伪中国语类似的伪汉文诗,也是大家再创作玩梗的来源,曾经在日本网络上还有过仿自由诗的活动,这里就不多说了。&/p&&figure&&img src=&/50/v2-a3eb0d9e4edf1e0dd8cdb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0/v2-a3eb0d9e4edf1e0dd8cdb7_r.jpg&&&/figure&&p&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是因为日本语与中文有着深厚的渊源,常见说法是公元五世纪(三国两晋时期)前后汉字传入日本,经过一系列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日语。&/p&&p&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古事记》便是由纯汉字撰写,但部分语法语序以及用词,跟现代日语类似,对比《古事记》原文,以及其现代日文翻译和万叶假名注释版,便可发现《古事记》纯汉字的原文和现代日文翻译有不少仅仅就是句中是否有假名的区别,跟现在常见的伪中国语已经十分相似。&/p&&figure&&img src=&/50/v2-989fae06ffdaf8e912ea25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989fae06ffdaf8e912ea253_r.jpg&&&figcaption&上为原文,下为现代日语翻译版&/figcaption&&/figure&&p&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东北三省曾经暴力推广过所谓的“协和语”,虽然是属于文化侵略,但在当时也影响了在华日军的的部分交流,日军内部也曾经产生过所谓的“军队支那语”。这种语言同样是混杂了中日词汇和日语语法,甚至把句中假名包括各种介词连词等等也替换成了汉字,常见的如各种早期抗日电影中的“你的死啦死啦的”,“好处大大的有”等,当然这种语言也随着日本战败而消失了。&/p&&figure&&img src=&/50/v2-fb5dfc0d6c5b7ce377bb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50/v2-fb5dfc0d6c5b7ce377bb8_r.jpg&&&figcaption&日军抗日战争时期在东三省的宣传画&/figcaption&&/figure&&p&在日本,汉字过去也有被称为“真名”,和假名相对,足以看出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汉字在日本一直都属于高等文化教育范畴,在过去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懂汉字,直到江户时代汉语文言也是少数阶层用以娱乐表身份地位的。那时日本的公文(侯文)以及不少高等学府所学的汉文训读都代表了较高的阶层。就算是现代日本也有“在写作表达过程中汉字的使用程度体现了一个人文化素养”的说法,能够使用大量汉字对于不少日本人来说是高人一等的。&/p&&figure&&img src=&/50/v2-abdd6f38be0d1cd4fae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50/v2-abdd6f38be0d1cd4faeee_r.jpg&&&/figure&&p&可以说“伪中国语”并不是突然流行起来的,在日本汉字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使用纯汉字交流一方面是有意思,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人对汉字的独特情感,不过有些时候日本人的汉字使用方法确实太值得吐槽了……&/p&&h2&&b&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白鹅纪】微信公众号!&/b&&/h2&&p&&/p&
作者:千里茜@白鹅纪自从前段时间《碧蓝航线》在日本爆红之后,大家应该时常能在微博或者推特等地方看见,许多日本人又开始使用大量诸如“我欲触女子高生大腿”等类似的伪中国语。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这种由纯汉字组成的伪中国语,每隔一段时间,便会…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3861 人关注
761 条内容
2448 人关注
202 条内容
1567 人关注
363 条内容
459 人关注
1766 条内容
400 人关注
335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让衣服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