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收缩的形式能治愈,或者控制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时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pdf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时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18 卷 第33 期 2014 –08 –13 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ugust
13, 2014 Vol.18, No.33
www.CRTER.org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提高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时盆底
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
冯 玲(武汉大学广慈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妇产科,湖北省武汉市
文章亮点:
文章采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明显增加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
冯玲,女,1972 年生,副
此方法可以教会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识别正确的收缩肌电波形,在治疗仪的引导下完成正确的收缩训练。此
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
疾病及相关肿瘤方面的研
方法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较好,不适合重度患者。
组织构建;组织工程;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漏尿
通讯作者:冯玲,武汉大
学广慈医院,武汉市第五
组织工程;反馈;尿失禁;骨盆底
医院妇产科,湖北省武汉
doi:10.3969/j.issn..
背景:女性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其原理是利用从患者身上测量的肌电
信号,并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疗技术来治疗女性尿失禁。
[http://www.crter.org]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318
方法:采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治疗30 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治疗时间4-8 周,设置刺激
文献标识码:A
参数60 Hz、20-60 mA,反馈12 s 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肉2 s 快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24被浏览41439分享邀请回答67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此网站: 科普知识
慢性病防治知识问与答&
<font color="#.什么是慢性病?
答:慢性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指病程为长期,很难或几乎不能治愈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肺部疾患、肝肾疾病等。
<font color="#.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慢性病常见、多发,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著,有些几乎不能治愈,增长幅度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font color="#.慢性病的危害有多大?
答:目前,慢性病已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问题,并带来不堪重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死于慢性病。中低收入国家由心脏病、脑卒中、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全世界的80%,且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在我国,几乎80%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不仅如此,慢性病已不再是富贵病。
<font color="#.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答: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环境、遗传因素等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年龄、职业、婚育状况(对女性而言)、遗传因素、社会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上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都是可以控制的。
<font color="#.年龄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年龄越大,发生各种慢性病的几率越大。慢性病多发生在中老年(40-60岁),但其病变的积累往往从青少年开始。慢性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
<font color="#.性别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与女性相比,男性患心血管病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大而且早。除肿瘤,除少数妇科肿瘤外,多数也是男性高于女性。因此男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迅速上升,并逐渐赶上同年龄段的男性。
<font color="#.如何认识遗传因素?
答: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脑卒中和肿瘤均为多基因遗传病,即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总和决定一个人是否易于患病。为防止发病,疾病的遗传度越高,就越应该注意控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以防止其易患性达到发病的阈值。对个体而言,如果父母患有某种慢性病,自己患该病的可能性就会高于没有遗传背景者。另外,已发病患者与自己的亲缘关系越密切、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亲属中发病人数越多,该病的遗传性越强。然而,对于具体某个家庭,遗传作用的大小常很难判断。因为生活在同一家庭的成员不仅有共同的遗传背景,还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后者在慢性病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例如食盐摄入过多可导致家族性高血压。
<font color="#.夏日运动的注意事项
答:1.穿着棉制服装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夏季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2.晨练不宜过早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3.避免阳光直射夏季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4.控制运动强度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5.及时适量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
<font color="#.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蔬菜水果所含能量相对较少,而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低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纤维素有助于预防胃肠道肿瘤;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另外,蔬菜水果中的钾钙等离子对控制血压也有重要的作用。
10.缺乏身体活动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身体活动是能量消耗的主要决定因素,对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至关重要。身体活动可减少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并对多种疾病有极大的好处。例如,身体活动可降低血压,提高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糖水平,减少结肠癌和妇女中乳腺癌的危险。另外,身体活动对提高综合体质、维持平衡心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最有效的身体活动是经常性、适当的有氧运动。
<font color="#.老年人的运动量及运动方式?
答:可通过心率反映运动量。一般情况下,心率保持在170-年龄。适合老年人健身体育项目有太极、气功、慢跑、快走、骑车慢行、游泳、登山、老年健身操、门球、羽毛球、倒走等。一天中进行健身锻炼最佳时间:上午10时是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时机,下午16~17时是减肥的最合适锻炼时间。糖尿病人不宜空腹锻炼,还应特别注意脚的卫生防护,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同时应注重心理健康,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font color="#.针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①定期接受健康体检,每年1次。 ②争取每天都有耗时25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③注意休息,切勿过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忌情绪过度激动、疲惫、过劳、熬夜。 ④不吸烟,减少尼古丁、血压升高等有害刺激。 ⑤肥胖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减肥,减少肥胖病合并心脏病、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font color="#.高血压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血压升高可使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大,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导致心脏病发作、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和眼的损害。高血压检出非常简单,控制也很容易,花费也可以很低。但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不头晕不量血压、不头晕不注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大有人在。
<font color="#.什么叫血压,血压如何计数?
答:心脏有节奏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流动的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之为血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动脉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为舒张压,俗称“低压”。通常血压的单位用mmHg表示,如116/72mmHg,其中“116”代表收缩压,“72”代表舒张压。
<font color="#.什么是理想血压?
答:所谓理想血压,就是血压在这个水平时引发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最低,目前推荐值为120/80mmHg以下。事实上,从110/75mmHg开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就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上升。并且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舒张压每升高5mmHg,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就增加50%。高血压对脑卒中的影响比冠心病更为显著。因此,血压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即理想水平,是安全的。我们既不要因为血压水平低到90/60mmHg而恐慌,也不能认为血压降到140/90mmHg就万事大吉。
<font color="#.什么叫高血压?
答: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font color="#.为什么说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
答:高血压没有特殊的症状,不易被人感觉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尽管部分患者有眩晕、精神紧张、鼻子流血、头痛等,但这不是高血压特有的症状,许多疾病也可有类似表现。因此发现高血压的唯一办法是测量血压。对于中老年、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平时喜欢吃咸、体力活动较少、经常饮酒的人尤其要警惕,最好经常测量血压。由于高血压没有特殊症状,很多人血压已经很高了还不知道。因此即便对健康个体而言,也提倡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
<font color="#.高血压的分类?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答:高血压大致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90%以上的高血压为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因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如由肾脏病引起的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疾病、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多见于青少年)以及由药物和妊娠引起的高血压等。
<font color="#.哪些药物可以引起高血压?
答:药物可以治病,但药物也可以使人生病,如某些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高血压就是一个例子。那么,哪些药物可以引起高血压呢?(1)激素类药物 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发生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2)止痛药物 如消炎痛、炎痛喜康、保泰松等,除了引起水钠潴留外,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趋向收缩而致高血压。(3)避孕药 通过增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可使血管收缩,并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造成高血压。(4)其他能引起高血压的药物,还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他林、多虑平及中药甘草等。另外,某些降压药也可引起高血压,如常用的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当静脉注射时就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优降宁时,如果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血压不但不降,反而会大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而突然停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心得安、氯压定、甲基多巴等,也可引起同样严重后果。
<font color="#.什么是体位性高血压?
答:所谓体位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站立或坐位时血压增高,而在平卧位时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在国内高血压患者中占4.2%,国外报道占10%。此病的特点是它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特征,多数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发现,其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且波动幅度较大。个别严重者可伴有心悸、易疲倦、入睡快等。血液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较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font color="#.高血压如何分级?
答:《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对成年人血压的定义和分类如下: (1)、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120,舒张压(mmHg)<80;(2)、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120~139,舒张压(mmHg)80~89;(3)、高血压: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mmHg)≥90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mmHg)140~159,舒张压(mmHg)90~99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mmHg)160~179,舒张压(mmHg)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mmHg)≥180,舒张压(mmHg)≥110(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mmHg)≥140,舒张压(mmHg)<90。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font color="#.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除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外,还包括以下主要危险因素:(1)超重或肥胖。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Kg/m2)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肥胖。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表明,超重的人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人的3~4倍;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患高血压的危险是腰围低于这个界限者的3.5倍。(2)膳食高钠盐。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明显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钠盐摄入≤6克。我国北方人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大约12克~18克,南方人为7克~8克,就人群的血压水平来看,也是北方高于南方。(3)过量饮酒。如果按照每周至少饮酒一次定为饮酒,4年内持续饮酒的男性比不饮酒的男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40%。(4)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各种原因引起的情绪波动都可能使血压升高。(5)缺乏身体活动。长期缺乏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导致血压升高,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下降4~9mmHg。(6)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它疾病导致的高血压,这时血压高只是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肾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多见。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font color="#.性格与高血压有关系吗?
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人情绪激动时,面色发红、发白、发青,甚至在盛怒之下猝然昏倒而发生中风,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剧烈情绪变化引起血压突然升高的缘故。据调查,个性过强,容易激动,遇事急躁,难以自抑,过分自负,刻板固执,多疑多虑,个性怪癖,或压抑并抱有敌意,具有攻击倾向的人,均可引起体内代谢失调,生理功能紊乱甚至罹患高血压。有人报道这种性格的人,在一次调查中占高血压组的19.71%,这意味着这种极端内向型的个性特征,是高血压病的一种易患因素。
<font color="#.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的老年界限为&60岁。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以收缩期高血压占多数,而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不仅一天24小时内有波动,而且一年四季也有波动。在一天内血压高峰时间为午前六点到晚上十一点;血压低峰时间为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冬季增高夏季降低的趋势。在谈话、进餐、走路、大小便、尤其是大便时皆可见血压有上升。另外老年高血压病人有体位性低血压者较多,卧床时血压明显高于站立时的血压。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有可能因直立性低血压而致头晕,甚至摔倒。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宜根据一二次血压测量而行确诊并制定出治疗方案,在老年高血压病人,尤其在服用降压药治疗过程中切忌突然改变体位,如是变换体位动作要缓慢些,以免发生意外。因为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加重了心脏收缩期负荷和心脏的做功,加之老年病人心脏胶原纤维增生使心肌容易发生肥厚,使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受到损伤,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另外,老年人常同时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注意到对血糖的影响。针对以上一些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首先从生活饮食上加以调整,并服用副作用小,作用平缓。
<font color="#.什么是高血压白大衣现象?
答:有些病人见了医生就紧张,当医生示意要测量血压时,病人的血压即刻升高,但在离开医生后血压即恢复正常,这就叫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也就是说由于医务人员在场引起患者血压反射性升高。实践证明,高血压的白大衣现象确实存在,甚至在终身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当中,可能就有很多人没有高血压病,因此,专家建议病人,特别是女性,在请医生诊断并作为高血压病人治疗以前,最好做一次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防误诊误治。
<font color="#.测量血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测量血压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采取正确方式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测量之前应该静坐5分钟以上。痛苦、激动或愤怒情绪都会使血压升高,会引起误诊,甚至导致不必要的治疗或服用过量的药物。在测量前30分钟内,应该不吃东西,不饮酒,不喝咖啡、不吃带咖啡因的食品或药品,也不能吸烟。如果坐着测量,应该选择有靠背的椅子,上臂位置应该与心脏平齐。测量时要保持安静、不移动。
<font color="#.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答:治疗后血压水平符合以下情况即是达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及肾病患者的血压应降至 130/80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font color="#.高血压为何要强调终生治疗?
答:以目前的医疗水平,高血压不可能根治,一经诊断,就要终身治疗,切勿上不法药商的当。当然,治疗的手段可以是非药物和/或药物的方法。
<font color="#.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意义有哪些?
答:(1)可有效降低血压;(2)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量:以非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时,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较小的量即可使血压控制达标,不仅节省了药费,还可减少服用药物过多带来的副作用。(3)最大程度地发挥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即便采用了2种甚至是3种药物联合降压,也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此时应该考虑是否采用了非药物治疗,以及其力度是否足够。(4)可同时降低其它慢性病的危险:非药物治疗,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其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肿瘤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font color="#.非药物治疗对降低血压到底有多大作用?
答:非药物治疗的降压作用:(1)减重,目标: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24Kg/m2。收缩压下降的大概范围:5?20 mmHg/减重10 kg;(2)膳食限盐,目标:北方首先将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收缩压下降的大概范围:2?8 mmHg;(3)增加身体活动,目标: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收缩压下降的大概范围:4-9 mmHg;(4)戒烟、限酒,目标:不吸烟,不提倡饮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减半,孕妇不饮酒。收缩压下降的大概范围:2-4 mmHg
<font color="#.服降压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一、别擅自停药。二、别因为感冒而停药。三、别自己买药。四、别大剂量单用药。五、别重复用药。
<font color="#.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答:膳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最为明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控制进食总量,提倡饮食不过饱,进食速度不过快。最好和体育锻炼同时进行,适度减轻体重,保持理想的标准体重。减少盐的摄入,以每人每日摄入食盐少于6克为好,高血压患者盐的摄入量应在1.5~3.0克。除盐以外还要减少含钠的调味品及盐腌制品,如酱油、味精、咸菜、咸鱼、咸肉、酱菜等。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牛奶、豆类等。减少膳食脂肪的摄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或更低,并少吃肥肉、荤油和甜点以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戒烟、限酒。
<font color="#.哪些食品有较好的降血脂、降血粘度作用?
答:在经过专门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的食品中,燕麦在30多种作物中,降血脂作用最明显。黑木耳的降血粘度,降脂作用也已由国内外反复验证,确切可靠。需要提及,白木耳无类似作用。
<font color="#.高血压病人应如何锻炼?
答:做适宜的活动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定时。患高血压的人要做到生活有规律,活动锻炼也要定时。(2)要坚持不懈。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无规律地间断锻炼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应,容易引起血压波动。(3)要量力而行。活动锻炼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高血压的程度来决定,活动强度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锻炼中应注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若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应减少活动量。(4)要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一般说来高血压不稳定时不宜做过多过强的锻炼。气功、太极拳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强身的锻炼方法,对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最为适宜。对于老年人可以步行锻炼,由于户外的新鲜空气,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受,可缓解大脑皮层的紧张程度,促进高血压下降。总之,适宜的活动锻炼应视为治疗高血压的措施之一,但是症状较多,血压较高,或同时合并其它疾病时应注意适当的休息。
<font color="#.高血压病人勿忘查血糖
答: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血糖水平比血压正常人群高,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较正常人高,这充分说明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出现了问题。说得详细一点就是,高血压或肥胖使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在高血压患者中被削弱。这些人的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而为了维持一个正常的血糖水平,他们的机体自我调节机制使其胰岛β细胞分泌较正常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便造成了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确实能使这些人的血糖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不是太高的水平。但有得必有失,他们的机体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高胰岛素血症导致了血糖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高尿酸血症,最后胰岛素的功能逐渐减弱以致衰竭,从而又出现了糖尿病。有鉴于此,建议患高血压病的人,在降压治疗中避免用加重胰岛素抵抗药物,并且定期检查是否血糖水平已有所提高,是否已出现高脂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如有则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恶化而发生冠心病、脑卒中。
<font color="#.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要点
答: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缓慢起床。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2)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以30-35摄氏度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3)晨饮一杯。早上起床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降低血压。? (4)适当晨练。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或打太极拳,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5)耐心排便。排便宜取坐姿,切勿过于用力。便秘者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可用些缓泻药。便毕站起时,动作要缓慢。(6)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1-2个鸡蛋,适量的面包或馒头,加上清淡小菜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早餐。(7)切勿挤车。外出切勿挤公共汽车,可步行或骑自行车。把途中的时间留得宽裕些,以免心理压力大,促使血压升高。(8)中午小睡。午饭稍丰盛,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稍活动,应小睡或休息一会儿。
<font color="#.高血压患者为何及如何监测血压?
答:高血压患者监测自己的血压,可为医师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监测过程还可以促使高血压患者更加关注自己的治疗和保健。建议在下列时间自测血压:(1) 每日清晨睡醒时,6~10点;(2) 下午16~20点;(3) 当有头痛、头晕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自测血压,倘若发现血压升高超过180/110mmHg,应该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具体测量方法、测量频度、以及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还需根据降压药的半衰期、服药方法、生活习惯、血压计的类型等因素决定。具体可咨询医师。
<font color="#.家庭血压计如何选择和维护?
答:建议普通家庭首选正规厂家生产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臂式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操作较复杂,但经过培训也可在普通家庭使用。无论哪种血压计,都应根据其产品说明进行保养和维护。原则上,血压计应定期校准,但并不方便。正规厂家的产品可在当地的办事机构校准(通常免费);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校准花费通常很大;普通诊所医师一般不具备校准能力。如果仅是自己使用,在没有明显损坏或异常情况下,可使用多年。
<font color="#.怎样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
答:(1)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症状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2)限盐。(3)戒烟。(4)控制体重。(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放松紧张情绪。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6)及时控制临界高血压。
<font color="#.防治高血压如何减盐?
答:要减少食盐(钠)的摄入,除了选用低钠盐,最根本的措施是要提高居民对高盐危害的认识,逐渐提高居民减盐的自觉性,并掌握一些减盐的技巧:1.减少烹调用盐。在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主要来自家庭烹调用盐,因此家庭用盐要定量化,最好使用定量化的盐勺。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对500万个家庭免费发放盐勺。2.改变烹调方法。为了减少由于减盐带来的口味不适,人们在炒菜时可以后放盐,使盐保留在食物的表面,容易使人感觉到咸味,或将菜肴烹调成以甜、酸、辣为主的口味。3.少用高盐调味品及咸菜。每10克酱油约含1.5克食盐,烹调时可用其他方法改变菜肴的色泽,不放或少放酱油。一些含盐高的食物,如咸菜、黄酱、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和含盐高的小食品(常见食物含盐量见附表)应尽量少吃。4.多食蔬菜和水果。每天食用500克蔬菜、一个水果,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钾,可以对抗钠的升压作用。
<font color="#.怎样预防青少年血压升高 ?
答:首先,要定期检测血压,密切注意血压的动态变化。应采取适宜的预防方法并关注其效果等等。第二,做到合理的营养和饮食。一方面要保证儿童青少年正常发育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儿童的营养不要过剩,避免儿童肥胖或超重。肥胖的直接后果是增加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由于肥胖活动不方便,不爱活动,使热能消耗减少,脂肪增多,这就为发生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埋下隐患。明智的父母应该多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儿童,而不是一个貌似健康而实际上已经埋下一些疾病危险的肥胖儿。家庭膳食应注意少吃盐、酱油、酱类等,不要吃得太咸,科学的说法就是低钠。要注意饮食要有足够的蛋白质但不要太油太腻。具体地说要多吃瘦肉、鱼、植物油等,少吃肥肉和动物油。至于含大量黄油、白糖及巧克力的食品应该控制食用。多吃蔬菜和水果,对预防高血压极为有利。膳食的合理与否是高血压发生的关键所在。第三,家庭的和睦气氛,对儿童高血压的预防也是很重要的。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鼓励进取,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的习惯一方面受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font color="#.糖尿病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血管病是患者最常见的直接死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期检查、规律用药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同时,肥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font color="#.什么是糖尿病?
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使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就发生了糖尿病。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0%。
<font color="#.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答:(1)有糖尿病家庭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普遍认为糖尿病有遗传倾向,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有血缘亲属中与非血缘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中国人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4%~53.7%,低于60%,而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可见两型的遗传是各自独立的,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2)肥胖 目前认为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表明体质指数与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呈相关关系,在不同性别和不同种族之间均保持一致性。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从25岁到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腹部肥胖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font color="#.糖尿病分型是什么?
答:根据目前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两个亚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有8个亚型。(1)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5%-10%,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被大量破坏,故胰岛素产生明显减少,血糖持续升高,发生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须用胰岛素治疗。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多发于成年人,40岁以上发病率高。这些病人人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胰岛素但数量不够或产生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而血液内葡萄糖聚集,水平升高。这类患者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仅用饮食调整,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加用或不加口服降糖药即可控制血糖,过去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在孕妇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约为3-4%。大部分分娩后可恢复正常。(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是指既非1型或2型糖尿病,又与妊娠无关的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药物引起的糖尿病以及遗传疾病伴有的糖尿病等。
<font color="#.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 出现什么情况应怀疑有糖尿病?
答: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但一部分患者病情轻、症状不明显,故没有自觉症状。有的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饭后有高血糖及糖尿,糖代谢紊乱不严重,故没有临床症状。还有些糖尿病患者虽无典型症状,但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慢性末梢神经病变或大血管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葡萄糖肾阈很高,虽然有空腹高血糖或明显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但无多饮多尿等症状。还有些人患糖尿病后并不以典型症状首发,故患者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1)有口干、口渴等口腔症状,或口腔粘膜瘀点、瘀斑、水肿,口内炽热感。口腔症状常是糖尿病的先兆。一般葡萄糖耐量降低的患者,常有口干多饮、炽热感、牙龈肿痛、牙齿叩痛。(2)40岁以上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原来较胖而近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者。(4)常有饥饿感,饥饿时出现过心悸、出汗、乏力、颤抖等(低血糖症)症状者。(5)反复性皮肤或外阴感染者。如毛囊炎,皮肤轻擦伤、抓破后易发生感染,以及反复发作的外阴炎、阴道炎、龟头炎等,这是由于血糖较高,皮肤组织中含葡萄糖量亦较多,因而有利于细菌、真菌繁殖之故。
<font color="#.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是什么?
答: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在糖尿病的诊断中,通常检测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以确定是否有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称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在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称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
<font color="#.临床常见血糖反复的原因是什么?
答:(1)气候因素:寒冷剌激可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而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夏季炎热多汗,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而血糖增高。(2)感冒:感冒后可使血糖升高。(3)患者因外伤、手术、感染发热,严重精神创伤,呕吐、失眠、生气、劳累、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应激情况,可使血糖迅速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药物剂量不足: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有的长期不查血糖,以致血糖升高后原来剂量未及时调整,会因药物剂量不足,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font color="#.如何保护糖尿病病人的眼睛?
答:应该使糖尿病病人了解到,眼部并发症是较常见的,可以因此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但如能早发现、合理治疗,可以大大改善其预后,减少失明。为了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糖尿病病人应及早进行眼科的全面检查。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常无症状,单眼患病时常常不易察觉,因此糖尿病诊断确立后应在眼科医生处定期随访。无视网膜病变者每年复查一次,有病变者每年应复查数次。初次的眼科检查内容必须包括:视力、眼压的测定及眼底的检查。患糖尿病的妇女,在妊娠前、妊娠中都必须进行眼科检查。如发现糖尿病病人有轻微的视网膜病变,应及时去眼科治疗。
<font color="#.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哪些?
答:治疗糖尿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2)饮食治疗;(3)运动治疗;(4)药物治疗,包括中成药、西药治疗及胰岛素治疗。  (5)血糖监测。 由于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不同,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有的糖尿病患者采取一种治疗方法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有的患者则需要采取几种治疗方法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但是有一点应该明确,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都应配合饮食治疗,行动方便的应配合运动治疗。
<font color="#.注射胰岛素会上瘾吗?
答:在临床治疗中,常遇到一些糖尿病病人或家属在听到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顾虑很大或拒绝,认为“胰岛素是最后一张王牌,用上胰岛素以后就没药可用了”,或认为用胰岛素像吸毒一样会“上瘾”。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胰岛素是糖代谢中的重要激素,没有它,人就不能生存。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激素胰岛素极少或完全缺乏,必须依赖外来的胰岛素而生存,是终身替代治疗不可少的药物。2型糖尿病中服降糖药治疗无效的患者,有时也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此外,2型糖尿病在某些应急情况下,如严重感染、脑卒中、心肌梗塞及手术等,还有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时,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总之,长期或短期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是疾病本身的需要,而不会产生成瘾性。
<font color="#.低血糖发作时的应急处理?
答:糖尿病患者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低血糖,不论在任何时间和地方,如在家中、办公室、大街上、驾车时或在沙滩上等,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一般治疗低血糖的应急措施是食用含有 15~20g葡萄糖的食物或饮料。 下列是含有15~20g葡萄糖的食物分量:280~380mL可乐,250~340mL橙汁,210~280mL橙汁汽水,30g面包。进食后宜休息10~15分钟,如15分钟后仍感身体不适,可吃些水果、饼干、面包等含糖食物。若低血糖持续发作,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font color="#.什么是假性糖尿?
答:通常检测尿糖的硫酸铜试验是利用糖的还原性来显色。硫酸铜还原为一氧化铜时有黄、橘黄或砖红色沉淀。但尿中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尿酸、葡萄糖醛酸等,或随尿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某些利尿剂等等,当这些物质在尿中浓度升高时,常可使尿糖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称为假性糖尿。
<font color="#.什么是酮体?
答:酮体是脂肪大量分解而又未能充分氧化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丙酮和β- 羟基丁酸。正常情况下,肝内生成的酮体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缺乏,糖代谢障碍,体内脂肪分解代谢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产生的量超过机体氧化的能力,血中酮体增高,称酮血症;增多的酮体沿尿排出,尿中酮体阳性,称酮尿症;临床上称酮症和酮症酸中毒。
<font color="#.多饮、多尿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答:典型的糖尿病人有多饮、多尿的症状,但有的人喝得多或尿得多,血糖正常,并不是糖尿病。如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后叶病变所引起,临床可出现烦渴多饮,多尿,甚至严重脱水,但血糖正常,尿糖阴性。再如精神性多饮或精神性多尿症,也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但血糖正常,尿糖阴性,此种病人往往有精神异常或精神刺激史,常伴有神经衰弱等一系列症状。另外,在生理情况下,天气寒冷时尿量也增加,气候炎热多汗时喝水会增加。因此诊断糖尿病不能仅凭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要化验血糖以明确诊断。
<font color="#.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
答: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font color="#.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食品包括哪几类?
答:按所含营养素特点,可把糖尿病人常用食品归纳为以下六类:  Ⅰ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红(绿)豆类、粉皮(条)等。Ⅱ类:蔬菜类包括甲种蔬菜(含糖1%~3%)、乙种蔬菜(含糖4%~6%)、丙种蔬菜(含糖7%~9%) 。Ⅲ类:水果类。Ⅳ类:豆、乳类包括干黄(青)豆、豆腐粉、豆浆、牛奶、奶粉等。Ⅴ类:瘦肉类包括瘦肉、鱼、虾、禽、蛋、豆制品。Ⅵ类:油、脂类包括烹调油、花生、核桃等硬果。
<font color="#.什么时间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最好?
答:口服降糖药效果好不好,包括降糖作用强不强,也包括副作用大不大。从作用强的效果来看,各种口服降糖药都以餐前服用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于进餐前在体内准备一个药物的环境,使餐后血糖不上升,当然要比让血糖先上升,然后再把它压下来要好。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副作用,各种口服降糖药都应餐前服用。磺脲类降糖药以餐前10~30分钟服用较合适。但是有些口服降糖药服用后会有一些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刺激症状,如胃部不舒服,食欲不振,腹泻等。双胍类降糖药胃肠道刺激症状可能比磺脲类更明显,特别是降糖灵,可能引起口中有一种金属味道,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为了减轻这类副作用,这两种药物,特别是双胍类降糖药可放在餐后再服。拜糖平的胃肠道副作用也比较明显,主要是腹胀、排气多、腹泻等,但拜糖平餐后服用效果较差,所以常用减少剂量的办法来解决副作用问题。
<font color="#.糖尿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糖尿病人的饮食?
答:1、 合理提供能量,维持适宜体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劳动强度及症状来确定能量的供给,使病人维持正常体重,使BMI(体质指数)维持在18.5-25之间。一般来讲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是指工作时大约有75%时间坐或站立,25%时间站着活动,如办公室工作、售货员、酒店服务员等);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千卡;中度体力劳动者(是指工作时约有40%时间坐或站立,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如机动车驾驶、电工安装、车床操作等);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30~35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是指工作时大约有25%时间坐或站立,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如非机械化农业劳动、炼钢、舞蹈等);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40或40千卡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低下者可略增加,肥胖患者可酌减。2、 蛋白质。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5-20%,如用理想体重估算则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1克,其中包括主副食所含的蛋白质,且品质宜佳,可吃鱼、禽、瘦肉、奶、豆制品等。3、脂类。糖尿病患者不宜进食过多脂肪,应将脂肪供给能量控制在占总能量的25-30%,并应以植物油为主。
<font color="#.什么样的糖尿病病人要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否应用胰岛素?
答:以下几种情况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1)首先用于1型糖尿病病人的替代诊疗,他们不打胰岛素就很容易发生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2)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3)用于控制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糖尿病妊娠和分娩期血糖;(4)糖尿病病人并发急性感染;(5)糖尿病病人并发结核;(6)糖尿病病人有慢性肝、肾疾病及功能不全(7)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消瘦者,这类病人不打胰岛素就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font color="#.2型糖尿病病人打了胰岛素后会变成1型糖尿病病人吗?
答:有人该注射胰岛素而坚决不注射,是因为害怕“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就变成1型糖尿病”,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观念。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从病因看是一类疾病的两种类型,之间不可能互相转变。病人到底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与是否注射胰岛素毫无关系,是否注射胰岛素只能根据临床需要,1型糖尿病不注射胰岛素也还是1型,不注射胰岛素马上就会发生问题;而2型糖尿病注射了胰岛素也还是2型,即使强行停用胰岛素,也不过是血糖控制不佳,不会立即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如果糖尿病病人有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就应该立即注射胰岛素。
<font color="#.糖尿病患者易患哪些皮肤病?
答:1)感染性皮肤病:疖、痈、体癣、股癣、红癣、念珠菌病等;  2)瘙痒症 3)糖尿病硬化性水肿4)血管性障碍引起的皮肤病: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性脂肪萎缩、糖尿病性皮肤潮红、紫癜、糖尿病性类脂肪渐进性坏死、糖尿病性大疱等。5)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皮肤病:糖尿病性黄瘤、睑黄斑瘤、胡萝卜素黄瘤症。6)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性无汗症、糖尿病性神经性溃疡。
<font color="#.糖尿病病人如何自己观察病情?
答:糖尿病病人自己了解病情,可通过自行检测血糖(指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了解病情的控制情况,也可以选择简便易行的尿糖检测。检验尿中是否含有糖或其含糖量的多少极为重要,医生可以用来帮助诊断,病人可以用来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调整饮食和用药剂量的依据。任何一个糖尿病病人,都应该学会检验尿糖,并且记录检验的结果。原理:利用蓝色斑氏液中的硫酸酮,加热后能与尿中的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 ,形成棕红色的沉淀物,使蓝色斑氏溶液由绿色变成棕色。 试剂:斑氏溶液在各医院的药房中均可买到,是含有一事实上比例的硫酸铜、柠檬酸钠及无水硫酸钠的水溶液。方法:把放入斑氏液的试管在酒类上加热至沸,再用吸管取尿液两滴滴入试管中,与斑氏液混匀,再次加热至沸腾1-2分钟,待冷却后观察结果。检验结果观察:由于尿中含糖量不同,试液可以呈现不同深度的颜色变化。根据试剂的颜色和沉淀不同,可分别用阴性和阳性来表示。 结果判别:阴性(-),斑氏液仍为蓝色,且无沉淀物,说明尿中无糖。 一个加号(+),斑氏液呈绿色,冷却后可有少许沉淀,说明尿中有糖。
<font color="#.尿量与尿糖有什么关系?
答:血中葡萄糖升高,产生了渗透性利尿,尿量越多,尿糖也越多,尿量与尿糖成正比关系。为了能正确判断病情的变化,了解一天内尿中排糖情况,可作如下初步估计:尿糖(+) 含糖0.5克/100毫升尿内尿糖(++) 含糖1.0克/100毫升尿内尿糖(+++) 含糖1.5克/100毫升尿内尿糖(++++) 含糖2.0克/100毫升尿内
<font color="#.什么叫四段尿?
答:将1天24小时分为4个阶段,各段所留的尿液量称为相应的段尿。每段尿中所含的糖量,称为相应的段尿糖。在一般情况下,段尿糖可反映时间内的血糖水平。第一段尿:早饭后到午饭前(早晨7:30-中午11:30) 第二段尿:午饭后到晚饭前(中午11:30-下午5:30) 第三段尿:晚饭后到晚睡前(下午5:30-晚睡前10:30) 第四段尿:晚睡后到次日早饭前(晚睡后10:30-次日晨7:30)将每段尿分别保留,记录每段尿量;并分别检测每段混合后的尿糖定性,将结果详细记录在册。
<font color="#.怎样留24小时尿
答:24小时的尿糖定量,在观察病情的变化中,有其重要参考价值。能否留好24小时尿,将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科学性及临床意义。 1.具体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点主动排尿,因这次是8点钟以前产生的尿,应弃之不要。 (2)8点以后至次日8点,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里。 (3)次日8点也应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 (4)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计出总量。 (5)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取出100毫升,送化验检测。 2.注意事项 (1)把收集的尿液放置阴凉的地方,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2)在气候炎热时,尿液中要放防腐剂,以免尿糖分解、发酵及细菌繁殖,从而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3)把尿放入冰箱内保存,较为理想。
<font color="#.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之间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合物。正常人血红蛋白中的糖化血红蛋白约在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亲和色谱测定手段已获公认,正常参考值为5.89±0.9%(4.99%~6.79%)。 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度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机体糖代谢的状态。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个难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一次血糖、尿糖的测定,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随进食和糖代谢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的病情变化。而糖化血红蛋白随血糖变化而变化,可以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验前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2)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2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指标,不能取代现行的糖耐量试验,可列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项目。 (3)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值& 6.5%。如果糖化血红蛋值大于8%时,说明患者存在着持续性高血糖。
<font color="#.糖尿病易并发哪些疾病?
答:糖尿病常并发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和伴发病及感染。 (1)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2)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大、小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基础上,其并发的慢性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肾脏病、眼部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屈光异常、糖尿病眼肌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皮肤病变等。(3)伴发病及感染,主要包括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 上述并发症或伴发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font color="#.为什么说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
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而形成持续性的高血糖特征。这种持续的高血糖症可以导致一些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继而引起功能障碍及形态上的改变,最容易受到危害的是大、小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尤以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较多,视网膜病变、肾病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也不少。因此,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其并发症。 实际上糖尿病对机体组织上的损伤,远非这些,据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比年龄及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糖尿病人群的失明发生率比年龄及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10-23倍,糖尿病男性与女性的截肢率比同性别的非糖尿病患者人群分别高10.3倍和13.8倍,糖尿病人群的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年龄性别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17倍。目前,糖尿病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脑血管病和肿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死于冠心病、心肌梗塞、脑中风;青少年患者,常因并发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糖尿病并发重症感染、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也是主要致命原因之一。可见,预防糖尿病急性及慢性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font color="#.糖尿病病人有哪些血管病变?
答:糖尿病侵犯的血管非常广泛,所有大中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可累及,病变范围几乎波及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主要的血管病变有两大类:一类即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因血脂高引起,可以侵犯大中型动脉、冠状动脉(营养心脏的动脉)、脑及肾动脉,引起相应器官的供血不足,肌肉中的中型动脉硬化、周围硬化,可引起肢体坏疽,严重时需要截肢。另一类是侵犯微血管引起各个器官的病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眼微血管病变和肾脏的微血管病变,前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后者会引起蛋白尿,最后导致尿毒症。这些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持续血糖升高,和血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增加有关,因此,积极治疗,严格控制糖尿病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控制病变的进展,减轻对身体的危害,延长病人的寿命。
<font color="#.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吸烟?
答:就预防动脉硬化而言,香烟具有重大的影响。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之一,就是预防在罹患糖尿病之后所容易引起的血管障碍。所以就这点而言,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吸烟。所谓血管障碍,包括了微血管与动脉硬化两种。血压增高,以及血中脂肪增加之后,会促进动脉硬化,香烟也会促进动脉硬化,尤其也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的因子之一。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所以吸烟是很危险的。而既然已经罹患了容易并发动脉硬化的糖尿病,就不可再增加促进动脉硬化的因子,因此必须禁止吸烟。
<font color="#.谁需定期做糖尿病检查?
答:目前糖尿病的病因不明,但在1型糖尿病病人已找到异常基因,其触发因素可能是病毒或某种化学物质。在异常基因和触发因素协同作用下引起体内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胰岛细胞,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特异性强的免疫检查,加上静脉葡萄糖耐用量试验时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的改变,可在1型糖尿病病人亲属中检出在3年内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及应激已被公认是2型糖尿病触发因素。有以下情形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检查,以了解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1)体重减轻,找不到原因,而食欲正常者。(2)妇女分娩巨大儿(体重&4000克)者。(3)有过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羊水过多、胎死宫内、死产者(特别有先天性畸形及尸检发现有胰岛细胞增生者)。(4)年龄超过45岁,体重指数≥24。(5)肢体溃疡持久不愈。(6)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庭史者。(7)肥胖或超重,特别是腹部肥胖者。(8)有高血压、高血脂者。(9)有反应性低血糖者。(10)会阴部瘙痒、视力减退、重复皮肤感染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而找不到原因者。
<font color="#.糖尿病患者可用的甜味剂是什么?
答:一些糖尿病患者爱吃甜味食品或饮料,剥夺了吃甜食的乐趣,对他们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为此,科学家陆续发现、发明了一些甜味剂,使糖尿病患者既能享受吃甜食的乐趣,又能免除因吃糖而造成的血糖升高。甜味剂是指有甜味的口感,但不是糖类,故不会影响血糖的调味品。食用甜味剂既不会引起血糖波动,且不增加食用者热量的摄入,所以可使他们免受血脂升高或体重增加的威胁,因此不只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而且适合于肥胖者和所有中年以上的人。糖尿病病人可用的甜味剂包括以下几类:木糖醇:本品味甜而吸收率低,而且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所以食后血糖上升速度远低于食用葡萄糖后引起的血糖升高。但木糖醇在肠道内吸收率不到20%,所以吃多了可能引起腹泻。甜叶菊类:是从一种甜叶菊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甜度比蔗糖高300倍,食用后不增加热量的摄入,也不引起血糖的波动。氨基糖或蛋白糖类:是由苯丙氨酸或天门冬氨酸合成的物质,是一种较新的甜味剂,甜度很高,对血糖和热量的影响不大。果糖: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进入血液以后,能一定程度地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且果糖代谢过程的开始阶段不需要胰岛素的作用。
<font color="#.糖尿病如何预防?
答:(1)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2)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3)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4)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font color="#.糖尿病人如何控制“血糖”?
答:糖尿病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并不是由吃糖引起的。但对于已患糖尿病的人,却要对吃糖加以限制,尤其是单糖和双糖。因单糖和双糖类食物消化吸收较快,升高血糖的作用较迅速,糖尿病人应忌食。富含单糖的食物主要是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食物等;富含双糖的食物主要是含有蔗糖的甜食、含糖奶及奶制品等。糖尿病人摄入碳水化合物应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类,如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鲜豆类蔬菜,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font color="#.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有何关系?
答: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骨关节疾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密切相关。能量摄入过多,身体活动较少是导致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合理膳食、有氧运动是减重的法宝。
<font color="#.帕金森病的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答:帕金森病的家庭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防止病人摔倒和发生其他意外。帕金森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中度以上的患者行走困难、姿势不稳容易摔倒,因此要特别注意病人的看护。  ②注意生活设施的布置、家居布置要方便合理,减少障碍,处处为病人的行动方便着想。如开关要方便科学,洗澡的地方应安装便于手扶的铁架。③注意喂食安全。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要注意小心喂食,以防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插胃管进食。④看护卧床病人要细致周到。要定时翻身拍背,注意大小便的清洁护理,以防褥疮、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⑤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家人和社会的关心可以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这对缓解病情发展十分重要。患者应积极、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患者情绪抑郁时应及时就诊,并给予抗抑郁治疗。
<font color="#.如何判断超重和肥胖?
答:判断肥胖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通常使用的是体质指数
(BMI)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中国成人标准:BMI为18.5-24者属于正常体重,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font color="#.肥胖症有哪些危害?
答:(1)心理问题。缺乏自信、精神压抑、孤独,严重者出现自闭症。(2)呼吸系统问题。肺通气功能下降,容易打鼾;严重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3)心血管问题:心脏肥大、心功能下降,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及静脉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4)肝脏出现脂肪变性,甚至发展为脂肪肝。(5) 出现变性关节炎、膝内翻、扁平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6) 部分男性初先生殖功能下降、前列腺发育差;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等。(7) 青少年肥胖可延续到成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不孕症、腰椎间盘突出、通风、胆石症、乳腺癌等成年期疾患。
<font color="#.超重和肥胖发生的原因
答:(1)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若父母亲都肥胖,子女中70~80%的人会出现肥胖:父母中一方肥胖的,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2)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吃得多、动得少造成的。生活条件好了,吃的食物,尤其是油脂过多,吃进的能量很高,而体力活动少,乘电梯代替了爬楼梯,乘车代替了步行。机械操作代替了手工劳动。因此,对身体来说,消耗的能量少了,进的多,出的少,多余的能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在身体里储存起来。而近10~20年,肥胖症如此快速增长,说明不是遗传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它不仅是可能的,事实证明也是完全有效的。
<font color="#.人们对减肥认识上的误区?
答:有些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认为身材越苗条越好,这是不正确的。成人体重指数低于18.5会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低下。这一人群的总死亡率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过度节食还会引发厌食症,甚至造成死亡。有些人希望减肥可以速成,轻信广告宣传,有的利用腹泻药快速减肥,减去的主要是水分,很快会反弹;有的用饥饿减重,造成代谢紊乱,后果十分严重。事实上减体重不能一蹴而就。要节制饮食,增加活动,持之以恒。
<font color="#.超重和肥胖的预防
答:美国针对超重和肥胖率逐年升高的情况,开展了一项 “美国人在运动”的大型社区干预活动,目标是预防体重超重,该活动只涉及了2个小的行为改变:每天多走2000步,或者少摄入l00千卡的能量。我国学者研究后提出,坚持每天减少4%~5%的能量摄入,或者增加步行活动20~3O分钟,就可以起到保持体重稳定的良好作用,这些生活方式上的小变化会带来健康上的大收益。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个小的行为改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收到效果,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font color="#.合理减体重的要求是什么?
答:(1)减去的体重应当是多余的体脂和适量的水分,要保留瘦体重;(2)保持体力,保证营养和保证健康;(3)减去的重量应该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font color="#.如何通过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重的目的?
答:减肥膳食的基本原则是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还要有谷类等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及多吃蔬菜、水果。合理的减肥膳食应该是在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既要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摄入的能量低于机体消耗的能量。对成人来讲,每日摄入的能量减少500到600千卡则每周可减轻体重1斤左右。这个减重速度容易被人体接受。短时间内大量减重对健康不利。
<font color="#.如何通过增加体力活动进行减肥?
答:增加体力活动就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是减轻体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即使在药物减肥情况下,运动仍不可缺少。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始先做短时间轻度运动,逐渐增加持续时间,然后增加强度。体力活动或运动的种类、强度和时间要因人而异。老年人或有慢性病的人要先做体检后再加强活动量。不可做高强度的剧烈运动。 提倡进行走路、骑车、慢跑、跳舞、游泳等中等强度或低强度的运动,每周3天以上,每天30~40分钟。
<font color="#.哪些人需要用药物减肥?
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减肥。(1)超重同时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一种以上疾病的人。(2)体重指数超过28的肥胖者。 药物减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和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来选择治疗方案,使用药物减肥的同时还要有其他减肥措施。长期以来的经验表明,减肥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减肥过程中如出现某些症状,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出及时处理。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医生共同制定减肥的阶段目标。
<font color="#.儿童应如何减重?
答:儿童时期超重和肥胖除了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外,还明显增加成年期肥胖的危险,应加以预防和控制。但儿童减重与成年人不同,儿童需要充足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受损害。对儿童体重控制的重点是防止体重增长太快。
<font color="#.什么是冠心病?
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指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本病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猝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
<font color="#.冠状动脉有何功能?
答: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
<font color="#.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
答: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侧支或吻合支,它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平时在冠状动脉供血良好的生理情况下,这些侧支或吻合支并不参与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而侧支血管两端出现压力差时,或某些足够强的刺激出现时(如严重缺氧),它们才开放并得以发展。
<font color="#.为什么心肌比其它组织对缺血缺氧更为敏感?
答:首先,心肌的血流量大,摄氧量高,即使在静息状态下,心肌也差不多最大限度地从动脉血中摄取氧。其次,由于心肌细胞中肌红蛋白结合氧的容积小,加上心肌氧耗高,因此心肌组织内的氧储备能力非常小,氧张力很低。心肌一旦缺血(或缺氧),或心肌耗氧有所增加,只能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来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脉狭窄或闭塞、或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冠状动脉不能发生代偿性扩张,则心肌血流供求之间发生矛盾,遂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font color="#.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特点?
答: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指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 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化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现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font color="#.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始于什么年龄?
答: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人们往往产生一种表象认识,好象人们40岁以后才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不然。一项最新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少儿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对人体新鲜心脏标本进行病理生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一成果为我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font color="#.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分几级,与冠心病发病有何关系?
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的程度,在病理学上常依据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断面,分为四级,即:Ⅰ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5%及以下;Ⅱ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6%~50%;Ⅲ级:管腔狭窄面积在51%~75%;Ⅳ级:管腔狭窄面积在76%~100%。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除合并冠状动脉痉挛外,与冠心病发病并无直接影响。Ⅲ级以上的狭窄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病理解剖检查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支管腔显著狭窄达横切面的75%以上,也就是说,冠状动脉达Ⅳ级以上粥样硬化狭窄者,占绝大多数。
<font color="#.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答:当在心理应激状态(如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惊恐等),或寒冷刺激、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加上冠状动脉局部高敏性,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研究证明,Ca、H+、Mg的作用,以及吸烟、饮酒均能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包括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冠状动脉痉挛易发生于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偶发生于表面“正常”的冠状动脉,它的任何一个分支或多个分支均可受累。
<font color="#.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2)性别: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易患本病。(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8)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9)糖尿病。
<font color="#.为什么A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答:A型性格的人动作匆忙,办事的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四处奔忙。这种人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干练利索,性格外向。恰恰相反,具有B型性格的人,他们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随和易处,没有争强好胜的压力,紧张之后尚能愉快地休息。国内外研究表明,A型性格者冠心病发病率至少是B型性格的2倍。
<font color="#.冠心病的患病率男女有别吗?
答: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font color="#.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答: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血液中它与脂蛋白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VLDL 、LDL,而HDL则可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将其运到肝脏去,扮演“清道夫”的角色。
<font color="#0.为什么说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者70%以上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张力的增高,也易导致弹力纤维断裂,造成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和附壁血栓的形成。其二,高血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过多,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101.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控制血压?
答:要保证冠状动脉有充分的血液灌注量,必须有足够高的压力,主要是舒张压。治疗这类患者时,必须强调降压宜缓不宜急,治疗终点宜高不宜低。这里所说的治疗终点血压宜“高”,是指不要把血压快速地降至太低水平。否则,因血压(主要指舒张压)太低,导致冠脉灌注压下降,使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font color="#2.肥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许多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平均体重较非冠心病患者为高,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短期内发胖或重度肥胖者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1)肥胖使心脏负荷和血压均升高,增加了心肌耗氧量;(2)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3)肥胖者体力活动减少,妨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侧支循环的形成;(4)肥胖者常伴胰岛素抵抗。
<font color="#3.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在寒冷、潮湿和大风天气,冠心病发病率高,是因为寒冷刺激,特别是迎风疾走,易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因此,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
<font color="#4.冬天冠心病人容易发作是什么缘故,除了身体保暖外,手足面部暂时受冷行吗?
答:冠心病发病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即11-1月和3-4月两段寒暖季节转换时期,另外,持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也容易发病。这是因为人体神经受寒冷的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使本来狭窄的冠脉受堵更严重,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疾病突发。而手、面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亦可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而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所以寒冷的季节冠心病人不但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风雪天应尽量不要外出,也要尽量避免手足面部的寒冷刺激,洗衣、洗菜不要把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另外,冰箱除霜,手拿冰冻食物等也应注意避免冷刺激。
<font color="#5.糖尿病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多数学者认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即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些内容密不可分。此外,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的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font color="#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什么易得冠心病?
答: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虽然促进肝组织摄取乙酸,加速胆固醇的合成,但更明显的作用是,增强胆固醇的降解,因此,当甲状腺机能减退时,易出现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但是“甲低”并发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很少发生。这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心动过缓,心肌耗氧量亦低,病人的活动量也非常小的缘故。
<font color="#7.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答: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font color="#8.你自己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答: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font color="#9.什么是心绞痛?
答: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这一术语已不限于仅代表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疼痛表现,而是包括了由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诸多其它不适症状,如极度疲乏,胸闷不适和呼吸困难等被视为心绞痛的等同症状。
<font color="#0.典型心绞痛发作有哪些特点?
答:(1)部位:心绞痛的典型部位是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拳头和手掌大小,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向上放射至颈、咽、下颌骨、牙齿、面颊,偶见于头部;向下放射至上腹部,少数也可放射至双腿及脚趾;向后放射至左肩胛骨和向右放射至右肩、右臂,甚至右手指内侧,但相对少见。一般而言,每次发作的疼痛部位是相对固定的。(2)性质:典型症状表现为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约占心绞痛患者的60%左右,常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不典型的症状是将疼痛描述为烧灼样或钝痛等,但很少形容为针刺样、刀割样疼痛。发作时诉胸憋、胸闷的也不少见。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3)诱因:心绞痛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如焦急、愤怒、过度兴奋等)。此外,饱餐、便秘、寒冷、吸烟、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过高或过低、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在一天或一阵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而有些心绞痛常发生于夜间睡眠、午休或白天平卧状态时。
<font color="#1.非心绞痛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答:(1)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的隐痛、闷痛。(2)胸痛范围不是一片,而是一点,可用一二个手指指出疼痛位置。(3)疼痛多于劳累后出现,而不是在劳累的当时。(4)胸痛与呼吸或其他影响胸廓的运动有关。(5)胸痛可被其他因素所转移,如与患者交谈反而使其胸痛症状好转。(6)疼痛发作时不影响活动,并且活动时疼痛反而减轻甚至消失。(7)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在10分钟以后才见缓解的发作。
112.为什么饱餐易引起心绞痛?
答:(1)饱餐后人体代谢需氧量大大增加,加重心脏负荷。(2)饱餐后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其它组织供血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从而影响了冠状动脉的供血。(3)饱餐,特别是饱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同时血小板易聚集致血栓形成,堵塞冠脉。(4)饱餐使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并且将持续1 小时左右才恢复到餐前水平;若伴大量饮酒,血压下降更明显。当血压下降突然而显著时,会影响冠脉灌注压。(5)亲朋相聚,情绪高涨,则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总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从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font color="#3.为什么大便秘结易引起心绞痛?
大便秘结时患者用力排便,使腹内压和心内压急增,导致患者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负荷急剧增加,极易引起心绞痛发作。长期大便干结,会使患者在排便前产生恐惧、焦虑、烦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心内压增高、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负荷增大,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font color="#4.什么是心肌梗塞?
答: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font color="#5.急性心肌梗塞的促发因素有哪些?
答:急性心肌梗塞大约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并未发现有任何促发因素,但常见的促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4)便秘。(5)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塞。(6)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
<font color="#6.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
答:(1)疼痛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多在半小时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病人常伴烦躁不安、大汗、恐惧或有濒死感。(2)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肠胀气也较多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3)全身症状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4)心律失常 在发病的1~2周内,尤其在24小时内,75%~95%的病人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5)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时血压下降常见,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10.67kPa(80mmHg),并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每小时少于20ml),反应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多发生于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6)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室衰竭,发生率约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font color="#7.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典型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无疼痛症状或疼痛不剧烈,未引起重视。大约25%的病人无疼痛症状,这多发生于老年病人、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原因之一是由于感觉迟钝、神志不清,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被其它严重症状所掩盖。(2)疼痛部位不典型。如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误诊为胃穿孔等急腹症。还有少部分病人表现为颈部、下颌部、背部疼痛甚至表现为牙痛、咽喉痛等。(3)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无胸痛等心肌梗塞常见临床症状,极易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上对不明原因的疼痛要提高警惕,对突发的严重病情要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font color="#8.心肌梗死有哪些不典型表现?
答:冠状动脉闭塞(血供中断)后20~30分钟,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1~2小时之间绝大多数心肌呈凝固性坏死。所以医生们强调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对急性心肌梗死要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50%~81.2%的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数日常有先兆,表现为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等前驱症状。此时如能及时住院,可使部分患者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当一个中年或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出现严重的胸部或心窝部不适或疼痛,持续时间大于30分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气短、衰弱、焦虑、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时,高度提示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时有上述典型症状。也有30%的病人实际上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但病人本身完全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以致病人和医生都未认识到这些症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1.多见于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2.疼痛部位不典型,有可能发生在上臂、肩、背、下颌、咽部、牙齿、上腹部。
<font color="#9.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答:在20%~6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可于发病之初出现先兆症状,但其中50%左右在出现先兆症状时未能及时就医,或就医时未被及时收入院。常见的先兆症状表现为:(1)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3)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4)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5)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ST段一过性抬高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耸,或出现心律失常。对上述先兆表现若能及时辨认,早期收入院积极治疗,将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120.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常以哪些表现为首发症状?
答:老年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往往是不典型的,临床上常以下述几种形式出现:(1)无痛性心肌梗塞型:需具备以下标准:①无典型的胸痛,包括刺痛、隐痛、钝痛、灼痛、闷痛等任何形式的胸痛;②无左肩左臂疼痛;③无背痛;④除外意识丧失、偏瘫、突发的严重并发症造成神志恍惚而不能诉说症状者。(2)心功能不全型:老年人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气喘、心悸等,应考虑肺水肿或肺淤血的可能,要注意除外急性心肌梗塞的存在。(3)胃肠型: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体检时甚至可有上腹压痛和腹肌紧张等。(4)脑循环障碍型:突然出现的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在老年人并不少见,可列至所有症状的第三位。故老年人出现精神意识障碍时应除外急性心肌梗塞。(5)异位疼痛型:在80岁以下病人中,疼痛仍是老年性心肌梗塞的主要表现,除一部分表现为胸痛外,还有部分是以咽喉痛、牙痛、颈痛、肩背痛等为首发症状。
121.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合并症?
答:(1)心律失常(2)心源性休克(3)心功能不全(4)心室壁破裂(5)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6)室壁瘤(7)心肌梗塞后脑卒中。
<font color="#2.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前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发生于发病后1~2小时以内,其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时应:①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就地抢救,通知冠心病活动监护单位前来救治;②立即给予含化硝酸甘油0.3~0.6mg或消心痛10mg,也可用上述药物气雾剂;③镇静止痛,可用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④吸氧4~6升/分,⑤当心率<50次/分,可用阿托品0.5mg,静点或1mg,肌肉注射;⑥发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fon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控制肌肉收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