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泱泱大国巍巍华夏 14亿人 找不到一个中国的梅西

分享视频:视频-比大空翼还要强!日本梅西各种1...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甚至以前,日本足球一直落后于中国。而且中国还向日本输出国教练。比方说当初带领大连万达队创造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段传奇的教练迟尚斌,以及目前执教于长春亚泰队的前国奥教练沈祥福,都曾经是中国向日本输出的足球教练。
现在20年过去了,中国足球的水平已经远不能与日本足球相提并论,就连青少年足球水平也远远落后于日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日本足球的腾飞恰与日本停止向中国学习足球和引进足球教练,转而向巴西学习的时间点重合。这不得不令国人感到讽刺。
回头来看,中国建国都有60多年了。而足球的发展时间也不短了。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连是一个踢足球的人都这么难找?这个问题不但困扰你我,就连一代球王马拉多纳也同样发此感叹。我们历史上曾经也属于过亚洲一流,虽一直踢不过韩国,但也不怵西亚豪强,只是在关键时刻经常“掉链子”罢了——只要是遇到关键性比赛(比如世预赛)连香港都好意思输。只是我们那时候输球却从不输嘴罢了。现在基本上连嘴都老实多了。
面对如此尴尬之问题。我们曾经分析过多种原因。比方说常年赢不了韩国后,某高人偶然发现韩国职业球员都大学毕业,而我们的球员往往是初中都没念完就去踢球了,有的甚至是抱着“学习不好踢球去吧”的态度走向足球这条路的,于是“学历门”成为了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但是后来发现人家足球王国巴西的孩子甚至是连小学都念不起却照样拿世界杯,“学历门”事件才最终沉寂。接着我们又总结了日本足球崛起的经验等等一直到现在的反腐风暴。
其实依我看,中国足球的症结其实简单得很。中华民族之恩人邓小平先生早就说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被所有、历任足协领导完全抛于脑后。我说这个原因很多人看了也许不服,认为我们足球的群众基础是相当不错的,踢球的孩子也不少。我说这简直就是——放屁。
中国的足协领导一任应该是四年(到底是4年还是5年我记不大清了反正无关紧要)。中国足球(当然也不单单是足球自己了的问题了)历来追求成绩,以成绩论成败。因此导致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用在了“成年”队上,以至于我们的“成年”队一切设施和条件甚至不输于欧美,再看看我们的青少年足球都什么样子,除了国家队级别的国青、国少队有比较像样的训练设施,部分地方级球队甚至连一块训练场地都难以保证。
要知道,“成年”队的球员技术、身体方面的条件和素质已经定型,可以说几乎没有潜力再可以挖掘。换句话说:你撒了个萝卜种,却硬要一棵参天大树,这根本就不现实。中国有句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这帮队伍,你即便把穆里尼奥请来也多余了。
但这也不能怪中国足协的领导们,毕竟我们的国情还是以成绩论成败的。反正我在忍也就这么四五年,你还急着要成绩,我当然要把资金、资源都用到成年队上赌一把了。赌出去(进世界杯)了我就名留青史,赌不出去,反正我的前任也没赌出去呢也不丢人。这样的体制下,没有一个明确目标的现实下,你换谁上来都这副德行。
再看看人家日本,自从脱离了中国足球,人家踏踏实实的做到了“足球从娃娃抓起”。把大批青少年集体送到巴西生活和学习,经过二十多年的踏实工作,现在的成绩就得益于当初的耕耘。
人家日本的足协领导也不是终身制的,但是人家为什么就做得比中国好?日本足球有现在这样的发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整个日本人民都会铭记这二十多年日本历任足球领导的名字。他们的名字也必将写入日本足球史册——而绝不仅仅是某一位的名字。
什么叫聪明?什么叫笨?“眼前”的所谓小聪明回过头来看来往往就是“很长一段时期”中的笨。这样的道理不但与普通生活中的常识相通,也同样适用于足球甚至是股票。
我们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觉得自己可以利用眼前的资源在“短时期内”让自己获得利益。事后证明:那些想投机取巧耍弄把戏的行为,最终证明是被时间玩弄。
人类发展至今,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往往不是什么高深秘莫测的大道理,往往却是眼皮子底下的常识。
事实一再证明,即便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中国人依然很容易疯狂。近在眼前的“抢盐”就是铁证之一。其实我们这个民族目前来看最缺乏的是——信仰。
好好体会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全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