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crazydance比赛主办方是国家级吗

30余家媒体报道我校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情况
7月18日至21日,“中海达”杯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国土资源部网站、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测绘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青在线、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电视媒体报道情况如下:
7月19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16:00的中原快报栏目和22:00的中原晚报栏目以《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平顶山开赛》为题进行了报道。19:35分,平顶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我市举行》为题进行了报道。
7月21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22:00的中原晚报栏目以《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平顶山落幕》为题进行了报道。
7月23日19:35,平顶山教育电视台鹰城教育栏目以《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我市举行》为题进行了报道。
平面媒体报道情况如下:
中国测绘报第2014年58期第3版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举办
本报讯 记者王红闯报道 “中海达杯”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7月18日至21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城建学院举办。河南城建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16支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举办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旨在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大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大赛分四等水平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和数字测图3项内容,设单项奖、团体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来自全国75所高等院校的76支代表队共317人参加比赛。竞赛正值酷暑时节,许多选手汗水湿透衣服,他们顾不上擦汗,坚持比赛,展现了测绘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竞赛也培养了选手们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大赛期间,全体参赛选手参加了测绘技能理论知识考试,凡考试合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项目、上交合格成果的选手,还获得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核颁发的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
此项赛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主办。
中国日报7月19日、7月22日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全国高校测绘技能大赛平顶山开幕 75所高校竞逐
中国日报网郑州讯(记者 陈文杰 实习生 毋昆)7月18日,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平顶山河南城建学院开幕,来自全国的75所高等院校的76支代表队前来参加比赛。
从7月19开始,317名参赛学生将展开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充分展示自己的测绘技能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据了解,全国第三届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局职业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学会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
此次大赛的竞赛包括四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和数字测图等三项内容。对于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合格的参赛选手,将颁发工程测量员中级/四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个人综合成绩(理论知识考试30%,技能操作考核70%)排名前20%的参赛选手,经审核后,将颁发工程测量员高级/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河南城建学院院长孔留安介绍,测绘技能大赛在创立之初是四年举办一次,2008年第一届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河南城建学院在当时荣获单项一、二等奖。2012年第二届大赛在北京城建大学举办,河南城建学院包揽全部奖项的一等奖,总分位列全国第四名。
“河南城建学院是以‘服务于城市建设’为特色的本科高校。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提高参赛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孔留安说。
第三届测绘技能大赛圆满闭幕 河南高校成绩瞩目
中国日报网郑州讯郑州讯(记者 陈文杰)7月21日,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圆满闭幕,经过激烈角逐,河南城建学院等8所院校获得了大赛团体一等奖。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
据悉,本届测绘技能大赛共有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76支代表队,共317名参赛学生、214名领队和指导老师参加。竞赛内容包括“四等水平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和“数字测图”等项目。
从7月18日开赛至21日,经过了四天的激烈角逐,河南城建学院等8支代表队获得团体总成绩一等奖。大赛还评选出了团体总成绩二、三等奖和各单项成绩一、二、三等奖,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单项一等奖的代表队指导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本届大赛,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两校同获团体总成绩奖一等奖,并同获三个单项奖的一等奖。南阳师范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得团体总成绩奖二等奖。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总裁判长、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翟翊在本届大赛的技术点评上指出,本次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代表队有71支,占参赛队伍总数的93 %获奖分布面较广,可见竞赛已经对各校的教学产生了影响。
翟翊表示,事实证明:测绘技能大赛为选手建立的自信,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无法达到!他建议,参赛的各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河南日报7月30日教育版报道全文如下:
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本报记者 胡炳俊 7月18日-7月21日,由教育部高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的“中海达杯”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平顶山市举行。来自全国75所高等院校76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大赛在团体总成绩奖和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数字测图三个单项奖中各设8名一等奖,经过激烈角逐,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入围。据承办方介绍,这次大赛赛项设计科学、竞赛规则透明、组织程序严谨、执行过程公正,实现了预期目标,收获了丰硕成果。整个大赛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打造青年成才“梦工厂”,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经过前两届大赛的探索和积累,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锤炼和铸就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院校师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打造和培养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成为宣传和展示测绘地理信息高等教育成果的独特名片。参赛选手们在赛场上表现出娴熟的技能、良好的素养和奋发的精神,形成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竞技场面,充分展现了测绘职业的深度内涵和测绘人的拼搏精神。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在职业技能竞赛这个“星光大道”上绽放异彩。竞赛已经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院校师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梦工厂”,成为青年才俊改变命运、点亮人生、梦想花开的新舞台。
二是搭建广阔平台,创造人人出彩“新天地”。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大赛得到了更多测绘地理信息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极大关注和广泛参与。许多院校通过组织开展校内选拔赛和校际友谊对抗赛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吸引众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层层选拔优秀选手,并专门组织赛前集训,保证了比赛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据统计,全国有近百家高等学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竞赛选拔活动。许多院校的领导还亲自带队参加全国大赛。选拔赛的广泛深入开展,真正让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进入全国大赛中,有效提升了参赛质量。
三是推动技术进步,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助推器”。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事业发展不仅需要“大师”,更迫切需要“能工巧匠”。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发现和培养出高、精、尖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而带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获得优异成绩的青年学生,你们练就了过硬本领,掌握着高超技能,承载着发展与希望。在大赛中,选手们也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有力促进了操作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活力的提升,从而助推了测绘地理信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对于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是增强软实力,开辟了文化建设“新阵地”。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和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的重要窗口,既是高等院校培养奋发进取、实干兴业的团队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树立互帮互助、争创一流的团队形象的有机载体,还是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志向、求真务实的重要导向。参赛选手们在赛场上不顾高温酷暑、咬牙坚持奋战、熟练操作比武,充分展现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体现了“快、干、好”的良好作风,进一步激发了测绘地理信息人的传承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平顶山日报7月19日、7月22日报道全文如下:
全国第三届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在平举行
7月18日下午,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在河南城建学院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易树柏,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贾修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人事司副司长王久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宏景出席开幕式。
王宏景在致辞中指出,这次竞赛活动在河南城建学院举办,不仅为各高校搭建了一个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展示测绘学科师生风采、增强校际交流的平台,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难得机会。希望河南城建学院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认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城建大学”目标迈进。希望各相关单位和河南城建学院一起认真做好竞赛活动的承办工作,确保赛事活动顺利进行。也希望各位来宾在平顶山多走走、多看看,对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多作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此次大赛为期4天,将于7月21日结束,共有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76支代表队317名选手参赛。(记者孙鹏飞 实习生谢冰莹)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闭幕
河南城建学院等8支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
平顶山新闻网讯(记者孙鹏飞)经过激烈角逐,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7月21日上午闭幕,河南城建学院等8所院校获团体一等奖。
据了解,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竞赛于7月18日在河南城建学院开幕,共有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76支代表队的317名选手参加比赛。
经过激烈角逐,河南城建学院等8支代表队获得团体总成绩一等奖。竞赛活动还评选出了团体总成绩二、三等奖和各单项成绩一、二、三等奖,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单项一等奖的代表队指导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平顶山晚报7月21日、7月22日报道全文如下:
全国大学生测绘大赛河南城建学院开赛
记者张永军平顶山新闻网讯 7月18日下午,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河南城建学院开幕。来自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在内的75所开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的31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本次竞赛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为期4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在大赛开幕式上致辞说,大赛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技术水准和操作能力的竞技舞台,达到鼓励大学生努力实践、积极实践的目的。
据了解,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河南城建学院获得大赛所设项目全部一等奖和团体总成绩一等奖。本届大赛,河南城建学院再次组队参赛。
第三届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落幕
河南城建学院获4项一等奖
记者张永军& 本报讯昨天上午,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在河南城建学院落幕。经过4天的比赛,最终武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河南城建学院等高校获得团体总成绩一等奖。河南城建学院还获得三项单项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南城建学院承办。包括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75所开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的317名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
在为期四天的竞赛中,选手们分别进行了四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距导线和数字地形图测绘3项内容的比赛。
网站报道链接如下:
国土资源部网站: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日报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网:
中青在线: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网易订阅:
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
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地质图书馆网:
中原经济网:/zt/yscfh/vip//180309.html
中国招生考试网:
环境资讯网:
星岛环球网:
河南教育新闻网: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在线:
百度文库:
3S资讯网:
& &Copyright (C) 2012 HUUC.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城建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龙翔大道中国报关行业第一届专业技能大赛“欣海-永诚世佳”杯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竞赛9月2日在上海举行
2017年全国院校关务技能大赛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举行
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白雪燕主任委员出席揭牌仪式01
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白雪燕主任委员出席揭牌仪式02
中国报关行业第一届专业技能大赛欣海o永诚世佳杯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竞赛正式启动
报关职业水平测试报名开始
关于实施“国际关务人才培养工程”的通知
教育部《报关专业教学标准制定》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举行
学院始建于1984年1月,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管理干部院校(正厅级)和公办普通高职院校。1997年,学院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全省首批15所高职教育试点院校之一。2009年获批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2015年学院成功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是辽宁省唯一一所获选高职院校,也是全国十七所高职院校之一。
学院占地面积569.64亩,藏书43.3万册,固定资产总值2.63亿元。现有国民教育在校生近8000人,年培训各类企事业单位业务骨干万余人次。教职工603人,其中教师452人,教授、副教授197人,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位比例70.27%。
学院现设有3个二级学院、6个系、49个专业,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核心,工艺美术类、应用工程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各专业教学成果成绩斐然,屡获国家和省级奖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现有校外实训基地185个,校内实训基地81个,建立教师工作站35个,聘请130名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校内的顺丰点部、校园客运站、康辉旅行社等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品牌。在校生参加的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频频获得重量级奖项。学生就业工作多次受到省政府表彰,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学院作为历史悠久、实力强劲的培训院校,是东北地区经济管理干部教育研究会、辽宁省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单位,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拥有省内享有盛誉的五大项目与培训基地,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辽宁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国际化人才外语水平考试(BFT)培训基地、辽宁省县域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培训基地。近年来积极拓展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培训和咨询项目,为辽宁的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学院将继续坚持“把学院建设成为开放性、应用型、有产业特色的一流高等职业管理院校”的发展定位,继续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省内一流、特色鲜明、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6月16日,由青岛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处、青岛外事学校牵头,联合报关行业、相关企业及职业院校组建的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集团成立大会于青岛外事学校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中国报关协会白雪燕副会长、青岛教育局王铨副局长、山东报关协会顾善科会长等专家及40余名报关企业负责人出席大会,同时举办“2017年国际关务人才培养青岛论坛”。
大会由青岛外事学校党总支书记于寅生主持,校长褚维东向到场嘉宾致欢迎词,随后青岛市教育局职教处副调研员王泗卷宣读了青岛市教育局、经信委对集团成立的批准文件,白雪燕、王铨为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揭牌。
大会还表决通过了集团章程、理事会组织架构及建议名单,推举青岛外事学校校长褚维东担任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董事长,14个副理事长单位,52个理事单位。其中,青岛翔通报关行有限公司张馨副总经理代表理事单位进行了发言。学校还与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青岛翔通报关行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进出口报关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协议。
会上,白雪燕、王铨、顾善科分别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学校要应对新形势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集团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事业单位的零距离对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集团加强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之间的多元化合作,真正形成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践培训、技能鉴定、项目研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化、一体化、社会化的职教体系。
“希望集团成立后,能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纽带,以合作项目为依托,整合青岛的报关职业教育资源,打造专业特色,优化实习就业渠道,形成整体优势,增强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适应青岛外向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青岛市报关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让我们企业受益、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王铨副局长提出了希望与要求。
成立仪式后,“2017年国际关务人才培养青岛论坛”正式开始,到场行业专家与企业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论坛中,青岛海关企业管理处李嫣红处长结合自身30年海关的从业经历,对学校进出口报关的学生提出了殷切地期望与要求,鼓励同学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英文及专业课程,为顺利迈入职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国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援越、深圳市领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勇坚与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管理总经理翟明带来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三位主讲人针对报关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的意义与影响、报关专业教学的改革以及关务行业的发展趋势,阐述独到见解并为集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最后,全国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郑俊田做了总结讲话。
青岛市报关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充分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未来,集团将致力于打造报关专业职业教育品牌,提升报关专业办学的综合实力,力求为青岛市报关报检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报关与国际货运文化体验中心项目,2012年市教委批准建设,于2015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是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国际物流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文化底蕴、追求专业技能培养与专业文化建设并举的探索,彰显了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厚德、尚能、励学、弘商”的办学理念。
该项目集教学、实训、竞赛、生产、创业、科研六大功能为一体,分为两大区域:行业文化体验馆和职业技能体验区。
一、行业文化体验馆 
行业文化体验馆历经三年建设,对行业文化进行了探索性的发掘和整理,是行业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是行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  
该馆包括报关行业发展厅、行业文化体验馆包括报关文化体验厅、国际货运文化体验厅和后备人才培养厅。
1、报关文化体验厅,通过“起源”、“成长”、“跌宕”、“发展”和“职业场景与装备”五个板块,以详实、珍贵的文物及史料,浓缩了报关职业发展历程。  
2、国际货运文化体验厅,以历史画卷的形式,浓缩了船舶、航空等运输工具的发展史,通过互动舞台展示了各历史阶段航运场景。
3、后备人才培养厅,以繁茂的榕树为背景,展示了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共同搭建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平台的过程与成果,还展示了报关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的促进与引领。
目前,行业文化体验馆已被中国报关协会确定为“全国报关行业文化体验与研究基地”。
该馆建设期间,已经接待了中国报关协会、广州报关协会、河北省职业教育代表团、甘肃省职业教育代表团、全国职业院校科研会议代表等近百余个单位,参观者均对体验馆的创意及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职业技能体验区
职业技能体验区包括了报关技能大赛赛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创业及生产型实训基地、“互联网+”国际物流信息化教学技术研发中心、面向全国和世界提供咨询服务的进出口商品预归类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关务研究中心,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等。 
1、报关技能大赛赛场,在举办承接全国及天津市报关技能大赛的同时,还具备体验报关全部流程的功能。
2、“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创业及生产型实训基地,由国际物流学院与天津第一家合资报关行——天津津通报关有限公司共同经营,主营跨境电商报关制单业务。通过该合作模式,旨在培训行业紧缺人才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同时在教学模式改革、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合作与探索。现该基地已投入运行,首批报关单已经通过天津海关审核。
3、“互联网+”国际物流信息化教学技术研发中心,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与高水平信息化企业合作,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提升国际物流学院信息化教学水平。 
4、进出口商品预归类研究中心和关务研究中心,与海关、报关协会以及具备预归类资质的报关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我院报关专业教师商品归类能力突出的优势,在为全球在华企业提供归类服务的同时,注重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端人才。
5、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鉴于我院为报关行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同时考虑到我院对全国报关行业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全国同类院校和领先地位,中国报关协会将我院定为首批“报关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保税加工实务》课程是高职高专报关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申报建设子项目,由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带头人、经济贸易系主任刘志惠副教授牵头,组成“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师生共建”的课程资源建设团队。
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在读。现任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主任,全国报关行执委成员,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协会理事。主持福建省社科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教育厅课题3项,参与多项福建省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福建省社科联重点项目、省教育厅项目项、省外经贸厅课题。编著多部著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主讲国际金融、经济学等课程。
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采购管理实务,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主讲教师,知识要点编写,PPT与脚本编写。
主讲课程:采购管理实务,物流设施与设备等。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示范专业建设,参与省厅级课题1项。
管理学硕士,副教授,预归类师。主要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基础会计等课程。主持参与福建省教育厅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2011年起指导报关技能竞赛获奖多次。
副教授、经济师。1989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今长安大学),主修交通运输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企业从事运输业务及培训教育工作16年,是位双师型的教师。目前在福建对外经济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运输管理,集装箱运输与港口物流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副教授,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福建商学院)国际商务教研室教师。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赴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访学。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相关课程教学、科研等工作,主持并参与省教育厅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多次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外贸单证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副主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教材2部,参编《单证缮制与操作》、《外贸单证实训》教材2部。
硕士,副教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知识要点编写,PPT与脚本制作。
主讲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业务实务。指导学生参加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获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公开发表论文6篇,主持1项省级课题,参与1项厅级课题。
硕士,讲师。主讲课程: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集装箱运输实务。两次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报关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一等奖。本人参加全国国际商务类教师说课竞赛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物流。公开发表论文7篇。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加省级课题1项。
经济学硕士,讲师,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主讲教师,《保税加工实务》课程资源库的知识树梳理,课程标准编制,知识要点编写,PPT与微课脚本撰写等。
主讲课程:报关原理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综合实训。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报关技能赛项,获得一等奖,并获优秀指导老师。连续四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报关技能赛项,获得团队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与国家级国际贸易特色资源库建设。参与省、厅级课题5项。2014年6月作为参与者,获福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讲师。保税加工实务主讲教师,知识要点编写,PPT与脚本撰写。
主讲课程:通关贸易实务、货代英语、国际结算。连续两届指导的学生参加20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报关技能赛项和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报关技能赛项,均获得一等奖。同时,连续三次获得、2016福建省报关技能大赛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公开发表论文6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
硕士,讲师,九三学社福建省直青工委委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讲教师,知识要点编写,ppt与脚本制作及修改,校企外联及协作。
主讲课程:第三方物流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配送管理实务。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报关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物流,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篇,主持福建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多项。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法硕士,高级讲师,知识要点编写,PPT与脚本修改审核。
主讲:《海关法》、《经济法》、《国际商法》、《知识产权法》、《刑法》以及《国际贸易》、《商品学》和《经济学》等数十门专业课程,2015年入选“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编写校本教材,在国家级和本科院校学报公开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特色贸易库》和《国际商务礼仪》,主持、参与省、厅级课题5项,兼任公司法律顾问。
海归硕士,讲师,负责保税加工部分知识点的微课台词编写,微课素材ppt与脚本修改,负责保税加工《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内容部分课程标准的撰写。
主讲课程:物流服务营销,物流专业英语。曾获得学院组织的第三届微课大赛作品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专业英语。公开发表论文2篇,参编《物流英语》教材。
硕士,讲师。报关与报检实务课程主讲教师,主教课程:报关供与报检实务,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统计学和运筹学。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专业竞赛总决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院校物流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系统优化与管理,公开发表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
2017年全国院校关务技能大赛
copyright&&全国报关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比赛主办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