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生太极拳的基本功怎样练 练太极养生要注意什么

杨氏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及练法要求_太极_爱学艺武术网
> 杨氏太极拳:坚持练好太极拳的作用及练法要求
杨氏太极拳:坚持练好太极拳的作用及练法要求
分享者:|更新:
  有人说杨氏太极拳就是气功,我认为它不是一般的气功,气功要求意守丹田,而杨氏太极拳则要求气沉丹田,两者是有区别的。在动作上,武术要窥测对方动向,要看对方动静,你来我往,和意守丹田不同。由于气功本身的特点决定,它没有这个内容,精气神表达不出来,练太极拳应该是两目炯炯有神,否则神情表达不出来,神情是内在的,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内容,讲究劲的内涵,所以杨氏太极拳讲究内涵,不是不使劲的。有些同学练了太极拳体质增强了,而且感到力的增长,这就是太极拳的养生内容。下面我们讲解坚持练好太极拳的作用及练法要求。  坚持练好太极拳的作用  一、太极拳有养生作用,亦称养生学。  有许多同志通过太极拳的活动锻炼,慢性疾病无形中消失了。这也是一种医疗治病的手段。60年代我去上海,上海的医生在给慢性病人开处方时,就建议打太极拳。因为打针吃药效果不明显,然而通过练拳效果很好。现在医生也采用这种方法,药物和锻炼相结合。  山西于1982年成立了杨氏太极拳协会,至今已有13年了。那时会员只有200多人,现在发展到近2万人,有60多个分会。其中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如半身不随的、神经衰弱的、心脏不好的、冠心病的、等等。通过太极拳活动,病情逐渐消失,体格日益建壮。有些同志不但自己受益,而且希望别人受益,有些慢性病患者,现在成了太极拳协会的老师,是杨氏太极拳协会的骨干力量。在太极拳开展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为人类造福做出了贡献。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  练杨氏太极拳就象写功笔楷书一样,一笔一画的写。它讲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要求每式要有定势。所以它的架子出来比较端正,姿势舒展,再加劲的内涵,练出来它的形象在武术项目中比较优美。不仅中国人爱好,许多外国人都说它是“东方舞蹈”,“东方文化的瑰宝”。能强身健体,修心治病,是西方体育无与伦比的。  二、太极拳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习练过程中,要思想集中,处于平静状态。一般人们通过活动,都感到良好。  太极拳如果现在只局限于二人搏斗,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适应面。它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由单纯的武术发展为多功能的活动项目。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老少皆宜,不分性别,不分老幼,不分脑体劳动,它的适应性强。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参加这项活动,因为它能起到调节的作用。一般的劳动是局部劳动精神系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活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达到体内平衡。“平衡”是中国太极拳的精髓,它能使身体内部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杨氏太极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动作平稳缓和,式式均匀。比如心脏病患者,其心脏很脆弱,还有肝炎,都需要新鲜血液,凡是运动都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激烈的运动对他们不适宜,接受不了。比如有心脏病的人,不能练武术中的长拳,它的动作比较激烈,劲形于外,一般的人接受不了。而练太极拳可以,它的动作缓慢、柔和、均匀。他们都能接受。只要坚持活动锻炼效果就明显。“流水不腐,户枢不蠢”,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就是这个道理。  有不少同志有神经衰弱症状。主要是大脑过度兴奋,不能自我抑制,经常失眠,越想睡越睡不着,就越兴奋。在医学上叫植物神经紊乱,失调不平衡。练太极拳能使紊乱的神经协调、平衡。因为太极拳要求“静”,思想集中,精神贯注,排除杂念,只想练拳,思想处于高度集中,另一方面活动增加了体力疲劳,逐渐睡眠就正常了。如果在睡前练上一趟,信号来的更快。很多同志的神经衰弱就是通过规律性的活动好了的。  练太极拳不仅神经衰弱能痊愈,对高血压也起作用。一般高血压都伴随着心脏病,属于循环系统。此病大部分由精神因素所致。因为精神、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变化,心情愉快时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都处于平衡、协调状态。反之,情绪不好,生点气,马上血压就增高。如果能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开阔,情绪稳定,血压就会正常。这种“精神因素”从药物中难于索取。但在练拳活动中能够获得。这种病要求“心静”,环境“安静”,同样练拳也要求“心静”、“体松”,环境“清静”,二者统一在“静”中,在“静”中进行活动。思想集中,气沉丹田,气沉下去大脑感到清新,一般说静着顺,气血畅,感觉舒服,反之,气血上涌,就感到头昏、心烦,血压就起变化了。如果气沉丹田,气血比较舒畅,大脑就很清楚。特别是头正颈直,身体各部位自然舒展,在心理上始终保持安静状态,练拳后就感到很轻松愉快、血压也就稳定了。这就希望老年朋友们既要练功法,又要练功德,即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要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美国哲学家斯奥塞有句名言:“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痛苦而降”。  练太极拳,贵在坚持。“坚持”,说着容易,做着难。比如,国家规定的工间操,都知道是好事,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身心健康,坚持下来很不容易。虽是法定的时间,但坚持的单位并不多,慢慢就自流了。现在开展的全民健身计划,所有的人都要参加体育运动,选择哪项活动,要有正确地认识。根据大部分人的家好,是不习惯那种激烈有刺激的活动项目,如足球,它能牵动亿万人的心弦。但参与活动的仅有几十个人。所以有些活动观赏可以,亲自参与不容易,这就需要考虑,哪项运动适合自己。  我认为太极拳就很好,老幼皆宜,场地简单,器材简便,受益较快,易于推广,初练时有些艰苦,但能把你的生活练甜,把你的体格练美,即使年老了举首投足也是很美的。  有人说杨氏太极拳的就是适合中老年人,当然是中老年人练比较好。但是年纪轻的人练也很好,不仅青年,少年都可参与这项活动。副会长程相云同志在太原市西羊市小学就教了一部分小学生。比哪,我去过新加坡,新加坡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国太极拳赛,也有少年学生参加。将来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从小学生开始起参加太极拳锻炼,其好处是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以至参加工作,到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80多岁的,90多岁的老人练拳的很多。  有的项目到了一定年龄作不了。比如武术长拳,山西的武术在全国以至世界上是很有名的,原文庆号称武术王子,他一过鼎盛时期,到一定年龄,弹跳力一差就不行了,他现在勉强参与一些活动。报纸上介绍他本身有很多伤,弹跳力不行了。太极拳平平稳稳,年龄大了更适合,比较容易接受。  有人说太极拳太难,不好学。其实并不难,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总得动动脑子,思索考虑,尤其上了年纪,事情不多,动动脑子也她,练拳动脑筋和工作岗位动脑筋不一样,练拳动脑筋相对的来说就是休息。休息对神经衰弱才有好处,气沉丹田,相对来说就是大脑得到休息。稍微动动脑筋还是有好处的,现在科学家有新说法:“生命在于脑运动”,是有道理的。年龄大了,拿出一点时间来练拳,今天练一两式,明天练一两式,总能学会。动作开始不好看,慢慢就好看了,熟能生巧。  太极拳不仅是武术,它还是健身术、养生术,尤其在医术上作为医疗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不是练拳治百病,长生不老。前面讲过,对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它的好处只有长期练拳者才能体会到,享受到。正因为这样,练拳的人越来越多,国外练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欧洲练的人比较多,日本是亚洲,他们学的东西都要切磋,很认真。希望我们今后练拳都要认真、规范。  太极拳的练法要求  常言道,不管做什么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太极拳前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文献;如:文字、图象、照片。现在有:电影、录像更方便。主要根据《太极拳十要》中的十个要领讲述。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对头部要求  头部要虚领顶劲,虚是空的,领是向上引的意思,顶是往上顶,劲就是有力量。总的含意是要求头颅正直,头上是虚的起来头正颈也就直了。颈直,站着显得很精神,不这样就提不起精神。如果两眼闭着,塌蒙眼也不行,讲究精气神,二目炯炯有神,要求做到头正颈直,经络顺了,气血也畅了,练起拳来感到很舒服。头表现出来要具体形象。所谓“正”,就是不低、不仰、不偏、不依,尽量做到这些要求。  1.眼睛。要有神,正前平视,应随出手的方向,随动作的要求转动而转动,跟动作协调起来,也可往上,也可向下。  2.咀,即口。似闭非闭,似开非开。一般说口呼鼻吸,实际生活不是这样。闭不是嘣着咀,也不是开着,要符合人的生理自然。要求舌头抵上颚时自然形成,不要硬顶。似闭非闭,活动能使口内生津,不至于口干舌燥。如果张着嘴练拳就上不来气了。  3.气,气是一门科学,现在气功很盛行,有专门研究气功的。一般称太极拳为自然气功,要求气沉丹田,呼吸自然,以我之静窥测对方动向,或你来我往。太极拳的气沉丹田“脐”下小腹部位,不论坐着、站着,气沉在丹田就会感到非常舒适。保持这个状态,气就沉到丹田了。这个“气”,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指元气,后天之气就是呼吸。先天之气要稳,后天之气宜顺,二者是结合的。一个沉到底下稳稳的,一个比较顺。先天之气是固有的、本能的,摸不着,看不到,而在日常生活中会感觉到,如果人没有气也就完了。  4.呼吸,练拳过程中呼吸怎样配合动作,要求自然配合,能配合多少配合多少,不要勉强。因为套路跟单势练法、散打不同,套路是按预先设想编排按顺序作的,散打就不一样了,有对立面,来自刹那之间,说来就来,不一定从上面来,还是下面来,也不一定是拳还是脚,或者其他部位,时间很快,很短。比如击掌,一般配合动作,不能吸气,不能呼气。套路系统要做到呼吸都配合,很不容易。套路不只是一开一合,它还有衔接的地方,有过渡,能配合多少就配合多少,保持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就行了。开始可能出现气短,慢慢适应了,呼吸就长了,有节奏了,有力了。  二、对上肢要求  练拳中的放松目的是把肩、肘、腕内在的连接起来,具体到手上要求:掌微伸,指微曲,指缝稍离,手型要美,不要硬棒棒的;肩要沉,肘要坠,腕要坐,指要伸,这样就能有机地连接起来,看着是给他一掌,不是光掌、光手,而是全身。如搂膝拗步,不是光两只手,而是全身,由脚而腿而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脚而腿而腰上下必须连贯。太极拳的“棚”是主要内容,武术本身来自于生活,如两人在一起,对方不太礼貌,给我一拳,我一抬手,一转变挡住他,一转弯手一翻,就采住他了。不管上,不管下都可以,给肘也行,膀子抗他也行,讲究手采肘靠。平常练就是练太极十三势:掤、捋、挤、按、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松劲,通俗讲就是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整个做的时候要的就是这个“劲”。一抬手一举足都有它的基本内容在里头,刚才的“掤”,如果没有那个意思就不好看了,所以得养成那个意识、比如唱戏、不管生、旦、净、未、丑,之所以能吸引观众,是因为表演得深刻带有感情,比较真实。我们练拳也有那个内容,看着就精神,如果没有那个内容,看着就不真实,就不太好。所以牛桂英、丁果仙她们能够、吸引人就是表演深刻真实。练太极拳也如此。  1.掌 前面讲过手型,主要是掌,对掌的要求,一般是侧面掌,掌宜微伸。  2.拳 对拳的要求,拇指放在四指外沿,虚虚扰住握实,不要死握,又僵又硬,拳面要平。  3.吊手 要求五指下垂,虚虚扰住就行了。  4.手腕 要坐腕,不能僵硬,手腕上下不能有劲的感觉,劲是贯输到全身的,肩、肘、腕、指都要连接到上肢,不能出现僵硬。  上肢放松必须通过沉肩坠时,坐腕舒指,放展它,松开它,越松越有劲,慢功夫,功夫就是时间,按照要领练,练到一定时间,自然就会有劲,劲的形成,只要按要领做,不用练劲就有劲。  太极拳是富有哲理性拳种。它的臂要求伸直,直里带有曲。开与合都有辩证关系。开里有合,合里寓开。臂不能直挺挺的。  5.单鞭单鞭的右臂要直,因手(吊手)是朝下的,根据人体的构造和拳法的要求,必须这么做,这样做是顺的。如果做成弯的就不合适了。  对上肢的要求,基本上通过“放松”,肘拽肩,手腕拽肘,要有自我感觉。在练拳时注意,不练则已,练就得找点东西,使精神上有所寄托,便于提高,今天找点,明天找点,练拳不是一朝一夕,每天练每天找,日久天长,慢慢就找着了。还能控制指挥它。  三、对躯干要求。  躯干就是身子,胸要含,背才能拔,能含胸才能拔背,能拔背才能力由脊发。它的位置正好在人体中部,腰动自会带动腹部蠕动各部功能,通过活动得到锻炼。所以,腰至关重要。含胸怎么“含”,开国大典,首长检阅部队:战士胸脯挺着很精神。这是检阅,作战不行,受限制。“含”区别于挺与弯腰,以自然为原则。本身就带有含,所以能含胸才能拔背,拔背对以腰为界线,由腰开始松腰松胯。这样一往上一往下形成对拉,突出腰的主宰作用,使躯干形成整体。区别于连根拔。以腰为主,命意源头在腰隙。腰为主宰,使它能带动上下动。可以一动无不动,只要动就有意识地带动上下动。如云手,走时转身,左右两侧各45o,中间90o,都是腰带着走,右边左边一定要含胸拔背,以腰带,否则出不来劲。这个“劲”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僵劲、猛劲、很自然很舒服。希望做时弄清楚,含胸拔背,松腰劲胯,“放松”内劲就贯穿。意念就集中。  四、对下肢要求  下肢要撑住上肢、躯干整个力量、虚实与重心掌握好。  1.马步拉开马步,两脚直前,实在八字步上,虚在丁字步上,虚实掌握好,就能掌握重心,注意膝关节与脚的方向要相符,否则就不合理。只要分出虚实找出重心就可以了。在变的过程中要求式式均匀,绵绵不断。每个势子要做清楚,中间不能停留。  2.弓步弓步拉开后,它的虚腿的蹬,实腿的撑,在迈步时要按照规律走,重心向前移,脚板踩平,五指抓地(有抓意)而后膝盖往前挺,由虚腿变实腿,实腿蹬,虚腿撑。走时固然以腰为主,但必须有四肢的配合。如果只是腰四肢不配合也不行。一定要掌握“蹬撑弓接”整体协调。一下做不到,每天练,每天找,由点到面,上下相随就协调了。内在必须连接,跟写字差不多,写到一定时候和练拳一样。感到不好了,这是要求高了。这个高反复不断出现,说明真正提高了。太极拳是一个无止境的活动,练到老,没有一个觉得很完满。  五、对步法要求  1.马步 在练中要求踩成马步、马步要求与肩同宽。  2.虚实步习惯叫“丁八步”,斜的叫八字步,直的叫丁字步。但在作的过程中以至摆了定势后与虚实步又不太一样。成弓步的迈步要直着往前搁,中间要有个幅度,就是与肩同宽。怎么出去呢?迈步要直着往前放,后蹬前撑就稳了。还要左右支撑,如果步子迈得太小了。挤在一块儿,就不稳,它没有左右支撑。必须前后蹬撑,左右支撑。在练的过程中虚的这边胯要松垂,这边松垂和那边一样,就直接出去了,在松的时候,两边一块松,保持它们中间的幅度,弓腿出去,就比较顺了,前后顺了,左右也顺了,左右也支撑了,就是前撑后蹬,左右支撑。  而虚实步,它是以后坐腿在八字步上,跟前面那个成弓步的不一样,那个腿弓出去,这个不弓,这主要重心坐在八字步上的这只脚,要保持与肩同宽,以八字步为主,要求一条中心线,左右两侧分。左脚在左边,右脚在右边,相互之间不能越过,中间不要幅度。如白鹤晾翅、手挥琵琶,脚掌着地,脚跟着地,都是这样,不要拉开。在整个过程中要求一气呵成。初练时,如预备式,做起势,它的步幅的大小决定下肢力量的强与弱。屈腿蹲了,第一步走,劲有多大。低了。步子就大了;高了,步子就小了。所以,第一步就决定了姿势的高低。往后所有的势子都应以此为准。它的步幅大小,决定下脚力量的强与弱。要一气呵气,练下来一趟,练三趟,练几趟,都可以,均应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运动。  单鞭下不去,舒腿坐到什么程度。比如,右手勾吊手,左臂翻向里,掌心朝成成掤式,上身不动,提左腿向正东伸出,置右脚左侧。当左脚着地后,左腿同时向前弓出,成弓步,左腿弓,右腿撑,身子尽量下坐就行了。如果没坐下去,还很高,是步子迈得不大。步大不能太大,否则重心前移时,不能稳稳提起来,会出现起伏。  定势,即标准式。如搬拦捶,通过转换重心移动,两臂环起,提腿迈步,重心移动,坐好腿以后拉开,每个动作都应该清清楚楚地做出来,摆够数,不能不够数就往下边走。再如转身撇身捶,转身握拳,坐回来,撇拳,清楚了再往下走。做到似停非停,把定势做出来。非常好看,自己也感到很舒服。在动作中包括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所谓内外相合,就是肢体动作和思想意识两者相结合。再比如斜飞式,不管那个动作往哪里走,意识得跟着走。不能手往右边,眼睛,意识却往左边看,往右边想,这不行。必须手往上走,就往上看;肢体往下走,就往下看。使之内外相合。  初学练拳不能要求这么高,这么难。先练轮廓。即粗粗地练。一般分粗练、细练、精练三个阶段。开始能粗粗比画下来,知道基本要点,动作做不好,但心里知道,慢慢就能结合起来了,也就细了。最后是精,精要求高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定要把“要领”弄清楚,只有要把要领弄清楚,才能为练好杨氏太极拳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写作技巧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猜你可能喜欢的
推荐太极专题
太极热门文章
太极最新内容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练习太极拳的好处不了解太极拳运动的人,往往不懂得太极拳放松的意义,把太极拳的慢练、举动轻缓误以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其实,体育运动中,每一个发力前的动作,都首先是放松。只有先放松,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快速力量。太极拳放松之理不但适用于太极理论,而且适用于一切体育运动之中。在学习太极拳放松用意的理论指导下,可以明白更多运动之理。练太极拳举动轻缓,是为了运劲,须无微不至。开头就用快速的练法,必然使有些动作过程滑过,做不到处处都能恰倒好处。只有慢练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而后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极致,如此反复锻炼才能极虚极灵,又能极重极轻,快慢轻重,随心所欲。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练有了功夫后,就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所以拳论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太极拳运动,要求心静用意,肢体内外充分放松。就是说,不但肌肉、皮肤、骨节要放松,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放松。
  太极拳的放松是用意的,积极振作的。所谓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只要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去完成动作过程,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则练太极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这种锻炼方法能够引人入胜,在练拳过程中会越来越感到趣味无穷。在生理上,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陈鑫的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就是说,练拳时要心静不乱,动作要轻灵细腻。肌肉骨节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动作轻缓可以逐步体会和纠正全身内外的不放松之处。因此练太极拳是从动作的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的。太极拳这种放松用意,内外合一的锻炼方法好处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效益: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 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
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 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 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
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 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
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 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 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
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 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 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 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
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 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 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 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
而产生自我*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 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 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 性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
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二)精神效益: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 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
,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 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 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
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香港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 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
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 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处三: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太极拳论所说之 「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
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 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 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
犯下才发挥出来,其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败之地」罢 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好处四:了解修身处世之道——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 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
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 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 「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
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坚持太极拳练习就能在下述八方面获得锻炼效果:
  1、能改善心脏的功能状态(包括有冠心病史者);
  2、能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功能的提高;
  3、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4、能有效的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于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5、能够显著增大脑波ɑ频段(ɑ波即觉醒波)的能量,明显增进左右脑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其结果将使身心更加和谐、增大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
  6、能有效地解除人体的精神过度紧张状态,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致病原因,预防生理性疾病的发生;
  7、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思虑、性格、记忆与动作稳定性,以及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ZJX-1型中医经络信息分析仪对31位太极拳锻练者进行人体经络测试。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对人体经络平稳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的健身运动,是一种良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我国学者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得出了太极拳具有的广泛的养生保健价值。
  练太极拳的好处太极拳是一项在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运动项目,坚持练太极拳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太极拳不仅是武术,它还是健身术、养生术,尤其在医术上作为医疗手段很起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不是练拳治百病,长生不老。前面讲过,对某些慢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它的好处只有长期练拳者才能体会到,享受到。正因为这样,练拳的人越来越多,国外练拳的人也很多,比如美洲、欧洲练的人比较多,日本是亚洲,他们学的东西都要切磋,很认真。希望我们今后练拳都要认真、规范。
10-0810-0810-0810-0810-0810-0810-0810-0810-0810-08
Copyright (C) TIANJ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太极养生:什么时候练习太极拳最好呢?
太极养生:什么时候练习太极拳最好呢?
中国太极拳网
练太极拳最好在每日黎明或傍晚。早晨空气新鲜,环境安静,而且可以使人体从睡眠的抑制状态进入到积极的活动状态。使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都活跃起来,给一天的工作做好精神的、身体的、准备。到傍晚,经过一天劳动如果不感到过度疲劳,则可以通过打拳调剂或化解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的疲劳。不过,在早晚练拳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缺少阳光,不能获得在阳光下运动的好处。如果在上述时间不可能进行锻炼,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拟定锻炼计划。在工间休息时间也可练太极拳,这对脑力活动者来说,不但活动了身体,也易化解脑力疲劳,益于工作。同样,体力劳动者在工间活动身体,也有助于疲劳的消失,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三班倒的工人将时间安排好坚持练拳,同样可以收到增强体质的效果。上早班时,练拳可在清晨,运动量可大些;也可在下午或晚上,但不宜太晚,以免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影响睡觉。上中班时最好在上午8点半以后,以中等运动量为宜。上夜班时刻在下午4点左右练习,运动量可小些。总之,练拳时间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果没有完整的时间,甚至可以化整为零,分几次练习,同样有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太极拳网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致力于为网民提供健康类信息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的基本功怎样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