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球比夜光羽毛球球还有魅力,光这观摩幼儿园的活动都混进来了,父子俩打得好起劲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幼儿园教案:参观幼儿园(社会活动).doc 4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幼儿园教案:参观幼儿园(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幼儿园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和幼儿的关系。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所在幼儿园的环境。
3、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幼儿园部分工作人员。
2、提前对幼儿进行纪律要求和外出的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复习语言活动“看看周围有什么”,让幼儿说一说:幼儿园是由哪些部门组成的?
2、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幼儿园的这些地方呀?”
3、教师总结:“老师带小朋友去看看我们的幼儿园,好吗?
展开部分。
1、教师向幼儿提要求:排两队、站整齐、小手拉小手。
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保健室。
3、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厨房。
4、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活动场地。
5、教师总结,进一步介绍各种活动场所,了解其作用以及幼儿与其之间的关系。
结束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回到自己班级,并请幼儿说一说:今天都参观了幼儿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对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延伸与扩展: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在幼儿园参观的内容回家给父母说一说。
温馨提示:教师要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
教育随笔集(用微笑面对每个孩子)
郭绍红教育随笔集 1、用微笑面对每个孩子
每天早上孩子们就像是刚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快快乐乐的来到幼儿园,每天为了迎接这群“小鸟”的到来,我每天都会送给每个孩子一个甜甜微笑,慢慢的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近了,常常地走到我身边和我说一些悄悄话,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能和孩子们友好的交往我感觉非常开心。
但是还是有几个宝宝依赖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含着眼泪走进幼儿园,我想:不管用什么办法我都要让每个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来,开开心心的走,我就是用我的微笑来面对每位爱哭的孩子的,每天早上都要给孩子们一个甜甜的微笑,让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走进幼儿园。
我用微笑改变了我班的一些胆小和不爱说话的孩子,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让孩子感觉在幼儿园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温暖。
2、说话算数
我们班的江磊小朋友很聪明、做事也很积极,但是就是有一个不爱睡午觉的习惯,每天一到了睡午觉的时间他就特别的兴奋,没有一点睡意,一会用手拉拉小朋友的被子,一会又爬起来说话,真让我头疼。
有一次我和江磊的妈妈谈话中得知于江磊是一个很守信用的孩子,答应过别人的事就一定想办法做到,说到这里我想我何不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江磊呢?到了睡午觉的时候,我故意问江磊想不想得到一朵小红花呢!他一听连忙点头,我说那好,惊天你只要安静的睡午觉老师就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好吗?于江磊犹豫了一会说好吧,他终于答应了那我们拉钩,拉钩后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呀,不然就没有小朋友和你在一起玩了,说完江磊就上床睡觉了,一开始还是爬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的,我就走到他的身旁和他说,我们拉钩说的话要算数呀!他看了看我然后就闭上眼睛睡觉了,哈哈真管用不一会儿江磊就进入了梦香中。
3、帮助幼儿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矛盾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总免不了产生矛盾和冲突。由于他们的道德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解决出现的问题。有儿童常产生“大小报告”的行为让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恢复他们的良好关系。
有一天上午在自由活动时,微微跑来打小报告“老师莲连抢走了我的小发卡.”。于是我叫住莲莲向她拿回微微的发卡,并教她怎样向微微道歉。让她跟微微说:“我没有抢你的发卡是看它太松了,所提帮你去下来了”。这样微微笑了,还对莲莲说了一声“谢谢”。其实小报告使幼儿要求向上的积极性,也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机会。老师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态度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看法。所以,教师应认真了解矛盾的真正原因,以灵活的方式公正的态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4、鼓励幼儿的自我服务
三岁半的程程长得又瘦又小,她的奶奶告诉老师;在家里程程一顿饭只吃一勺饭,食道细,胃口小,多吃一点就含在嘴里咽不下,真是没办法。第一天在幼儿园吃午饭时,我根据程程的情况只给她盛了一勺饭,还不时叮嘱她慢慢吃,可是程程很快吃完了一勺饭。我立刻夸奖她这么快就吃了一勺饭,别的小朋友都还没吃完。接着我又问;“是否再添点饭”.程程高兴的点了点头,于是我又给添了半勺饭,鼓励他继续自己吃,不一会就有吃完了。这时我跟赵老师夸她真棒,自己吃了两碗饭。到下午接孩子时,她大声的告诉奶奶说;“今天中午我吃了两碗饭”。奶奶诧异的问我怎会呢?我悄悄地告诉奶奶自己的教育手段,希望奶奶在家予以配合。
5、培养自理的卫生习惯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带小班的老师都为幼儿不能自理洗手的问题头疼。
甲班俩个老师一起商量想出运用我们书中的儿歌,示范教儿童洗手,“小肥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28页77页66页155页29页801页65页142页27页62页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幼儿园七一活动教案.doc 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幼儿园七一活动教案
一:活动内容:庆七一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培养幼儿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让幼儿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锻炼幼儿的动手绘画能力.
三:活动准备:&磁带,自制党旗和国旗各一面,红色黄色油光纸,白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2:提问,引出主题.小朋友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间成立的吗?小朋友知道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吗?
3:出示党旗,请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党旗什么颜色? 党旗上面有什么?
是什么颜色?
教师讲解:党旗是红色的,镰刀代表农民,铁锤代表工人,是黄色的,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和农民.
4:出示国旗-----五星红旗,和党旗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是红色的,不同之处----国旗是五颗星星,而党旗是镰刀和铁锤.
5:为了庆祝党的生日,全国上上下下的党员群众都在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那我们也来做一做党旗或画一画党旗来庆祝党的生日好不好. ,请幼儿自主选材做或画.
6:举行”庆七一美工绘画作品展”,和幼儿一起张贴作品.
教育随笔集(用微笑面对每个孩子)
郭绍红教育随笔集 1、用微笑面对每个孩子
每天早上孩子们就像是刚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快快乐乐的来到幼儿园,每天为了迎接这群“小鸟”的到来,我每天都会送给每个孩子一个甜甜微笑,慢慢的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近了,常常地走到我身边和我说一些悄悄话,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能和孩子们友好的交往我感觉非常开心。
但是还是有几个宝宝依赖着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含着眼泪走进幼儿园,我想:不管用什么办法我都要让每个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来,开开心心的走,我就是用我的微笑来面对每位爱哭的孩子的,每天早上都要给孩子们一个甜甜的微笑,让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走进幼儿园。
我用微笑改变了我班的一些胆小和不爱说话的孩子,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的温暖,让孩子感觉在幼儿园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温暖。
2、说话算数
我们班的江磊小朋友很聪明、做事也很积极,但是就是有一个不爱睡午觉的习惯,每天一到了睡午觉的时间他就特别的兴奋,没有一点睡意,一会用手拉拉小朋友的被子,一会又爬起来说话,真让我头疼。
有一次我和江磊的妈妈谈话中得知于江磊是一个很守信用的孩子,答应过别人的事就一定想办法做到,说到这里我想我何不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江磊呢?到了睡午觉的时候,我故意问江磊想不想得到一朵小红花呢!他一听连忙点头,我说那好,惊天你只要安静的睡午觉老师就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好吗?于江磊犹豫了一会说好吧,他终于答应了那我们拉钩,拉钩后说的话一定要算数呀,不然就没有小朋友和你在一起玩了,说完江磊就上床睡觉了,一开始还是爬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的,我就走到他的身旁和他说,我们拉钩说的话要算数呀!他看了看我然后就闭上眼睛睡觉了,哈哈真管用不一会儿江磊就进入了梦香中。
3、帮助幼儿正确处理交往中的矛盾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总免不了产生矛盾和冲突。由于他们的道德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解决出现的问题。有儿童常产生“大小报告”的行为让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恢复他们的良好关系。
有一天上午在自由活动时,微微跑来打小报告“老师莲连抢走了我的小发卡.”。于是我叫住莲莲向她拿回微微的发卡,并教她怎样向微微道歉。让她跟微微说:“我没有抢你的发卡是看它太松了,所提帮你去下来了”。这样微微笑了,还对莲莲说了一声“谢谢”。其实小报告使幼儿要求向上的积极性,也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机会。老师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态度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看法。所以,教师应认真了解矛盾的真正原因,以灵活的方式公正的态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4、鼓励幼儿的自我服务
三岁半的程程长得又瘦又小,她的奶奶告诉老师;在家里程程一顿饭只吃一勺饭,食道细,胃口小,多吃一点就含在嘴里咽不下,真是没办法。第一天在幼儿园吃午饭时,我根据程程的情况只给她盛了一勺饭,还不时叮嘱她慢慢吃,可是程程很快吃完了一勺饭。我立刻夸奖她这么快就吃了一勺饭,别的小朋友都还没吃完。接着我又问;“是否再添点饭”.程程高兴的点了点头,于是我又给添了半勺饭,鼓励他继续自己吃,不一会就有吃完了。这时我跟赵老师夸她真棒,自己吃了两碗饭。到下午接孩子时,她大声的告诉奶奶说;“今天中午我吃了两碗饭”。奶奶诧异的问我怎会呢?我悄悄地告诉奶奶自己的教育手段,希望奶奶在家予以配合。
5、培养自理的卫生习惯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带小班的老师都为幼儿不能自理洗手的问题头疼。
甲班俩个老师一起商量想出运用我们书中的儿歌,示范教儿童洗手,“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28页77页66页155页29页801页65页142页27页62页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
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文/当年明月
&&& 徐阶的预料一点没错,就在谕令颁布的当天,严世蕃的儿子,锦衣卫严绍庭便连夜出发赶去报信。但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到达江西时,看到的却只是一片狼藉。因为两天之前,林润已经到此一游,抓走了正在砌砖头的严世蕃。&&& 这还不算,林御史送佛送上天,连小兄弟罗龙文也一起抓了,并上了第二份弹章,历数严世蕃的罪恶,连人带奏疏一并送到了京城,&&& 严世蕃再次成为了囚犯,再次来到了京城,这一次,所有的人都认定他将彻底完蛋,包括徐阶在内。&&& 然而当这位严大少爷进入京城之后,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度发生了。&&& 严世蕃和罗龙文刚刚到京,便解掉了身上的镣铐,堂而皇之地接受朝中官员的宴请,吃好喝好后连监狱大门都没去,就直接住进了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豪宅。&&& 总而言之,这二位仁兄并非囚犯,反倒像是到前来视察的领导。&&& 目睹这一奇观的徐阶再次被震惊了,两个朝廷钦犯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如此嚣张,而朝廷百官却视若罔闻,无一例外地保持了沉默。大理寺不管、刑部不管、都察院也不管。&&& 难道只有我看到了这一切?!徐阶禁不住颤抖起来,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严嵩倒台了,严世蕃也二进宫了,事情已到了这个地步,严党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还能如此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徐阶开始了新的思索,他终于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是一股极其强悍的势力,是一个无比坚固的利益共同体,而要彻底毁灭它,单靠常规手段,是绝对办不到的。&&& 要击破它,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而严世蕃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既然弹劾没有用,逮捕没有用,甚至关进牢房也没有用,那么我只剩下了一个选择&&杀了他。&&& 要让所有胁从者都知道谁才是朝廷的真正统领者,要用最严厉的手段告诉他们,依附严党,死路一条!&&& 就在徐阶下定决心的时候,严世蕃正颇为轻松地与罗龙文饮酒作乐,但同为囚犯,罗龙文却没有严世蕃那样的心理素质。虽说严党关系广势力大,不用蹲黑牢,也不用吃剩饭,但毕竟自己是来受审的,如果到时把干过的那些破事都摊出来,不是死刑立即执行,至少也是个死缓。&&& 然而严世蕃笑着对他说:&&& &我等定然无恙,不必担心。&(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2]&&& 罗龙文松了一口气,他以为严世蕃已经搞定了审案的法官。&&& 严世蕃却告诉他,负责审理此案的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黄光升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全都不是严党,而且素来与他有仇,隐忍不发只是时机未到,到时一定会把他往死里审。&&& 还没等罗龙文消化完这个噩耗,严世蕃又接着说了一件让他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已派人四处散播消息,为杨继盛和沈链申冤,说他们之所以会死,全都拜我等所为。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传到三法司那里。&&&& 罗小弟就此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他大声向严世蕃吼道:&&& &你疯了不成?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不要慌&,严世蕃依旧镇定自若,&这些罪名不但杀不掉我们,还能够救我们的命。&&&& 他平静地看着一脸疑惑的罗龙文,自信地说道:&&& &杀我的罪名自然有,却不是三法司的那些书呆子能够想出来的,在这世上,能杀我者,唯两人而已。&&&& &一个是陆炳,他已经死了,另一个是杨博,我已打探过,他前不久刚刚犯事,现大权旁落,在皇帝面前已说不上话,不足为惧。&&&& 于是严世蕃自信地发出了最后的预言:&&&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我的计划万无一失,是绝不会落空的,陆炳死了,杨博废了,世间已无对手,举世之才唯我一人而已!谁能杀我?!&&& 徐阶能。&&& 在十多年前夏言被杀之时,他还只是个未经磨砺的副部级愣头青,无论是权谋水平还是政治水平都还差得太远。但经过多年的血雨腥风,他已习惯并掌握了所有的规则和技巧。到了今天,他已具备了参加这场死亡竞赛的能力。&&& 事实上,从严世蕃进京的那天起,他的一举一动就已在徐阶的严密监控之下,从花天酒地到散布消息,徐阶都了如指掌,与三法司的官员们不同,经过短暂的思考,他就明白了严世蕃的企图,并了解了他的全盘计划。&&& 这是嘉靖年间两个最高智慧者的对决,胜负在此一举。&&& 这是最后的考验,十余年的折磨与修炼,历经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优势已尽在我手。在我的面前,只剩下最后一个敌人。&&& 杀了此人,天下将无人能胜我。(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3]&&& 徐阶的正义&&& 正如严世蕃所料,三法司采纳了街头巷尾路边社的意见,将杀害杨继盛、沈链的罪名套在了严世蕃的头上,所谓冤杀忠臣,天下公愤之类,写得慷慨激昂。&&& 完稿之后,他们依例将罪状送交内阁首辅徐阶审阅。&&& 徐阶似乎已经等待他们多时了,他接过稿件,仔细看完,然后微笑着夸奖道:&&& &这件事情你们做得很好,文辞犀利,罪名清楚。&&&& &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各位&,徐阶突然收敛了笑容,用冷峻的口气说道:&&& &你们是想杀严世蕃呢,还是想要救他?&&& 这是一个侮辱智商的问题,几位司法干部当即涨红了脸,大声叫道:&&& &那还用说,自然是要杀了他!&&&& 看着激动的同志们,徐阶笑出了声:&&& &此奏疏一旦送上,严世蕃必定逍遥法外,诸位只能白忙一场了。&&&& 这又是个什么说法?众人目瞪口呆,愣愣地看着徐阶,等待着他的解释。&&& &你们并不明白其中奥妙,虽说杨继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愤,却绝不可上奏皇帝,要知道,杨继盛虽是为严氏父子所害,斩首的旨意却是皇上下达的。&&&& &当今皇上是英察之主,从不肯自认有错,你们如果把这条罪状放上去,岂不是要皇上好看?如此受人欺瞒,皇帝的颜面何存?到时皇上发怒,严世蕃自然无罪开释。&&&& 徐阶说得没有错,严世蕃的如意算盘正是如此,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他先放出风声,说自己最害怕杨继盛事件,然后诱使三法司的人将此罪状上达,因为嘉靖皇帝的性格他十分了解,这位仁兄过于自负,认定自己天下第一,没人能骗得了他,也从不肯认错。&&&& 现在你要告诉他,兄弟你错了,人家借你的手杀掉了杨继盛,你还在上面签了字,你是个白痴冤大头,他自然要发火,否定你的说法,于是严世蕃同志刚好可以借机脱身。&&& 这招十分狠毒,即所谓拖皇帝下水,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用得上的,比如后来的上海滩第一老流氓杜月笙,也曾用过这手,当时正值解放前夕,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奉命到上海整顿金融秩序,打击投机,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搞到了杜月笙的头上,不但毫不留情,还明确表示整的就是你。(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4]&&& 杜月笙也不争辩,乖乖受罚,暗中却指使他人检举孔祥熙儿子投机倒把,把事情直接闹到了蒋经国那里:如果你不处理他,凭什么处理我?&&& 于是轰轰烈烈的上海金融保卫战就此草草收场,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都是一家人,有事好商量,杜流氓也得以解脱。&&& 但严世蕃却没有杜月笙的运气,因为他的对手是徐阶,是一个足以与他匹敌的人。&&& 书呆子们头晕眼花了,他们的脑袋还没回过神来,只是傻傻地问徐阶,既然如此,那就请您出个主意,定个罪名,我们马上去办。&&& 然而徐阶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们更为吃惊,这位深不可测的首辅大人只是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早已预备好的奏疏:&&& &我已经写好了,你们送上去就是了。&&&& 怎么着?难道您还能未卜先知?&&& 怀着对徐大人的无限景仰和崇敬,三法司的官员们打开了那份奏疏,杀气扑面而来。&&& 简单说来,严世蕃的罪名有以下几点,首先他和罗龙文是哥们,而罗龙文勾结倭寇,严世蕃也与倭寇挂上了钩,他们聚集海匪,并企图里通外国,逃往日本。&&& 其次,他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 最后,他还占据土地修房子,根据现场勘查,这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严世蕃狗胆包天,竟然在上面盖楼,实在是罪大恶极(这条罪名当年胡惟庸也挨过)。&&& 看完了这封奏疏,连三法司的书呆子们也已断定了严世蕃的结局&&必死无疑,因为嘉靖最为反感的两个词语,正是&犯上&与&通倭&。&&& 法司的官员们揣上这份致人死命的奏疏,哆哆嗦嗦地走了,临走时,他们以无比敬畏的眼神向徐大人告别,而徐阶依旧礼貌的回礼,面色平静,似乎之前的那一切从未发生过。&&& 在近三百年的明代历史中,这是让我感触极深的一幕,每念及此,不禁有毛骨悚然之感。因为在这场平淡的言谈分析中,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蕴含着一种更为可怕的智慧。&&& 作为当时世间最为精明的两个人,严世蕃和徐阶都敏锐地抓住了这场斗争的最关键要素&&嘉靖。事实上,严世蕃死不死,放不放,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罪,有多大罪,别说内通日本人,就算他勾结外星人,只要嘉靖不开口,严世蕃就死不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5]&&& 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严世蕃简直比嘉靖还要了解嘉靖,他知道这位皇帝是死要面子的人,才想出了这一绝招,如无例外,安全过关应该不成问题,可惜他偏偏碰上了徐阶。&&& 只要分析一下前面的那段对话,你就能明白,徐阶的城府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恐怖。&&& 他破解了严世蕃的计划,还提前写好了奏疏,定好了罪名,而要做到这些,他必须了解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首先,他十分清楚嘉靖的习性,知道他打死也不认错,所以他明白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其次,他知道三法司的那帮蠢人的想法,也料到他们会定哪些罪名。&&& 能够掌握皇帝和群臣的心理,已经极为不易,但我们可以肯定地是,对于这两点,严世蕃也了如指掌,因为他的诡计正是建立在此之上。&&& 但徐阶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是因为他还掌握了最重要的第三点&&严世蕃的心理。&&& 他不但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法官是怎么想的,还知道严世蕃的想法,甚至连他用的阴谋手段也一清二楚,自负天下才智第一的严世蕃机巧狡猾、机关算尽,却始终在徐阶的手心里打转,最后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钞票。&&& 但是,这绝不能怪严世蕃同志,套用一句电影台词:不是国军无能,只是共军太狡猾。&&& 对人心的准确揣摩,对事情的精确预测,还有深不可测的心机谋划,这是极致的智慧,在我看来,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 在这场暗战中,严世蕃输了,却输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输给了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而真正可悲的人,是嘉靖。&&& 这位天资聪慧,刚愎自用的皇帝,终于为他的自以为是付出了代价,一生都致力于耍心计,控制人心的他,最终却沦为了两个大臣的斗争工具,他的脾气和个性被两位大臣信手拈来,想用就用,想耍就耍。&&& 就这样,木偶的操控者最终变成了木偶,也算是报应吧。&&& 还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徐阶和严世蕃之所以能把皇帝捏着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嘉靖同志爱面子,要换了朱元璋,估计不但严世蕃活不成,连办案的那几个书呆子也跑不掉,大家携手并肩一起见阎王。所以千万不要乱用此招,教条主义害死人啊。(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6]&&& 不出徐阶所料,奏疏送上去之后,嘉靖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复核之后,立斩严世蕃、罗龙文,真是比他儿子还听话。&&& 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明代的死刑制度是十分严格的,草菅人命,那是谣传,地方官是没有权利杀人的,死刑的复核权归属于中央,确切地说,是皇帝。&&& 每次处决名单送上来,皇帝大人都会亲自批阅,也不是全杀,看谁不顺眼,就在上面划个勾,这人就算没了,等到秋决之时砍头了事,这才能死。要是这次没轮上,那还得委屈您在牢里再蹲一年,明年还有机会。&&& 而按照严世蕃的情况,最多也就是个秋决,可是在徐阶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嘉靖极为少有地做了特别关照&&立斩。&&& 死到临头的严世蕃,却依然被蒙在鼓里,他毫不知情,还在自鸣得意地对着罗龙文吹牛:&&& &外面有很多人想杀我,为杨继盛报仇,你知道不?&&&& 罗龙文已经不起折腾了,他毕竟心里没底,看着眼前的这个二百五,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翻脸,只好保持沉默。&&& 似乎是觉得玩笑开过头了,严世蕃这才恢复常态,拍着罗小弟的肩膀,给他打了保票:&&& &你就放心喝酒吧,不出十天,我们就能回家了,说不定我父亲还能复起(别有恩命未可知),到时再收拾徐阶、林润,报此一箭之仇!&&&& 罗龙文这才高兴起来,但说到具体问题,严世蕃却又只字不吐,看来他十分喜欢这种逗人玩的游戏。&&& 严世蕃同志,既然喜欢玩,那就接着玩吧,趁你还玩得动。&&& 很快,满怀希望的严世蕃等到了他企盼已久的结果&&大批锦衣卫和立斩的好消息。&&& 正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吃好住好玩的严世蕃突闻噩耗,当即晕倒在地,经泼凉水抢救成功后,虽然神智恢复了清醒,却留下了后遗症&&不停打哆嗦。一直哆嗦到严老爹派人来看他,让他写遗书,他都写不出一个字。&&& 罗龙文自不必说,相信老大哥这么久,最终还是被忽悠了,怎一个惨字了得,整日抱头痛哭,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年死在抗倭战场上,好歹还能追认个名份。&&&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辛酉,严世蕃和罗龙文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 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恶贯至此,终于满盈。(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7]&&& 在严世蕃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民众们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刑场观刑,并随身携带酒水、饮料、副食品等,欢声笑语,边吃边看,胜似郊游。&&& 人缘坏到这个份上,倒也真是难得了。&&& 也就在这一天,一位在京城就读的太学生不顾一切地挤进人群之中,占据了最佳的观刑地点,他的手中还高举着一块布帛,上面只有七个醒目的大字&&锦衣卫经历沈链。&&& 在亲眼目睹严世蕃的头颅被砍下之后,他痛哭失声,对天大呼:&&& &沈公,你终于可以瞑目了!&&&& 言罢,他一路嚎哭而去,十几年前,当沈链因为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时,曾不计报酬,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直到他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而这个人,正是当年那些穷苦孩子中的一员。&&&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已经等待了太久,而他终究看到了公道。&&& 徐阶终于实现了他的正义,用他自己的方式,不是礼仪廉耻,不是道德说教,而是阴谋诡计,权术厚黑。&&& 严世蕃死得冤不冤?冤,实在是冤。&&& 罗龙文勾结倭寇,不过是想混口饭吃,他又不是汪直,凭他那点出息,就算要找内通的汉奸,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严世蕃就更别说了,这位仁兄贪了那么多年,家里有的是钱,当年的日本从上到下,那是一穷二白(不穷谁出来当倭寇),严财主在家盖别墅吃香喝辣不亦乐乎,干汉奸?别逗了,当天皇老子都不干。&&& 于占据有王气的土地,那就真没个准了,当年没有土地法,凭严世蕃的身份,随意占块地是小意思,但你硬要说这块地有王气,那谁也没辙。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徐阶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他曾派人实地勘察,确系王气无疑。&&& 可这事儿哪有个谱,又没有权威认证机构,但徐大人当政,他说有那就算有吧。&&& 唯一确有实据的,是纠集亡命之徒,收买江洋大盗,但严世蕃同志本就不读书,是个彻头彻尾的混混,平时打交道的也多是流氓地痞,发展个把黑社会组织,那是他的本分,况且他似乎也还没干出什么惊天大案,图谋犯上更不靠谱。&&& 所以结论是:严世蕃是被冤杀的。&&& 那又如何?&&& 杨继盛、沈链、还有那些被严党所害的人,哪一个不冤枉?还是那句老话: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PDAFANS zjf1976 收集整理 版权归作者所有(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8]&&& 关于这个问题,我将再次引用无厘头的周星驰先生在他的《九品芝麻官》里,说出的那句比无数所谓正直人士、道学先生更有水平的台词:&&&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我想,这正是最为合适的注解。&&& 事情的发展证实,徐阶对严党的判断完全正确,严世蕃一死,严党立刻作鸟兽散,纷纷改换门庭,希望能躲过一劫。但徐阶并不是一个慈悲为怀的人,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连续罢免调离了二十多名严党成员,可谓是雷厉风行,把持朝政十余年的第一奸党就此被连根拔起。&&& 但这件事尚未结束,还剩下最后一位老朋友,需要我们去料理。&&& 严嵩的家终于被抄了,事实证明,他这么多年来,虽说国家大事没怎么管,捞钱却是不遗余力,据统计,从他家抄出了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三百万两,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光抄家就抄了一个多月,连抄家的财物清单都被整理成书,后来还公开刊印出版,取名《天水冰山录》,成为了清代的畅销书。&&& 严嵩至此才彻底绝望,儿子死了,爪牙散了,嘉靖也不管了,他终于走到了人生的末路,而面对着忙碌的抄家工作人员,这位仁兄在沮丧之余,竟然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严嵩表示,因为家里的仆人多,所以希望能够留点钱给自己,作遣散费发放。&&& 看着这个一脸可怜的老头,抄家官员于心不忍,便把这个要求上报给了徐阶,建议满足他的要求。&&& 徐阶想了一下,便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他的回答:&&& &我记得,杨继盛的家里没有仆人。&&&& 现在是祈求慈悲的时候了吧,那么夏言被杀之时,慈悲在哪里?杨继盛、沈链被杀之时,慈悲在哪里?不出一兵一卒,任由蒙古骑兵在城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之时,慈悲又去了什么地方?!&&& 严嵩就此净身出户,孤身一人回到了老家,这里曾是他成功的起点,现在又成为了失败的终点。所谓兴衰荣辱,不过一念之间。&&& 胜利再次到来,而这一次,是如假包换、童叟无欺的胜利,没有续集。&&& 十几年的潜心修炼,十几年的忍耐,在愤怒与仇恨,诡计与公道中挣扎求生的徐阶赢了,从奸党满朝到一网打尽,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逐渐扳回了劣势,并将其引向了这个最后的结局,一切的一切都如同预先排演一般,逐一兑现。&&& 除了一个例外。(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09]&&& 在此前的十几年中,徐阶曾无数次在心中彩排:反击成功后,应该如何把严嵩千刀万剐,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改变了之前的打算。&&& 看着黯然离去的严嵩,徐阶的心中萌发了新的想法,不要杀他,也不能杀他。&&& 自嘉靖初年得罪张璁被贬时起,三十多年来,徐阶从一个刚正不屈、直言上谏的愤青,变成了圆滑出世,工于心计的政治家,但在他的个性特点中,有一点却从未变过&&有仇必报。&&& 十几年来,他对严嵩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现在是报仇的时候了,面对这个罪行累累的敌人,他决心用另一种方式讨还血债,一种更为残忍的方式。&&& 罢官抄家,妻死子亡,但这还不够,还远远不足以补偿那些被你陷害、残杀,以致家破人亡的无辜者。&&& 我不会杀你,虽然这很容易,我要你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地死去,就如同当年杨继盛的妻子那样,我要你亲眼看着你曾经得到的所有一切,在你眼前不断地消失,而你却无能为力。&&& 继续活下去,活着受苦,严嵩,这是你应得的。&&& 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月,严嵩被剥夺全部财产,赶回老家,没有人理会他,于是这位原先的朝廷首辅转行当了乞丐,靠沿街乞讨维持生计,受尽白眼,两年后于荒野中悲惨死去,年八十八。&&& 正义终于得以伸张,以徐阶的方式。&&& 奇人再现&&& 严嵩倒了,徐阶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朝廷首辅,朝政的管理者,此时的内阁除他之外,只剩下了一个人&&袁炜。而这位袁炜,偏偏还是徐阶的学生。&&& 于是徐阶的时代来到了,继严嵩之后,他成为了帝国的实际管理者。&&& 其实后世很多人会质疑这样一个问题,徐阶和严嵩有什么不同?严嵩贪污,徐阶也不干净,严嵩的儿子受贿,徐阶的儿子占地,严嵩独揽大权,徐阶也是。&&& 表面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是不同的。&&&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那就是:严嵩怠工,徐阶干活。(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0]&&& 如果考察一下明朝的历代首辅,就会发现这帮人大都不穷(说他们穷也没人信),要单靠死工资,估计早就饿死了,所以多多少少都有点经济问题,什么火耗、冰敬、碳敬等等等等,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 但徐阶是干实事的,与严嵩不同,他刚一上任,就在自己的办公室挂上了这样一块匾: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而他确确实实做到了。&&& 在严嵩的时代,大部分的官职分配,都只取决于一个原则&&钱,由严世蕃坐镇,什么职位收多少钱,按位取酬,诚信经营,恕不还价。徐阶废除了这一切,虽然他也任用自己的亲信,但总的来说,还是做到了人尽其用,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李春芳、张居正、殷正茂等第一流的人才得以大展拳脚。&&& 在严嵩的时代,除了个别胆大的,言官们已经不敢多提意见了,杨继盛固然是一个光荣的榜样,但他毕竟也是个死人。于是大家一同保持沉默,徐阶改变了这一切,他对嘉靖说:作为一个圣明的君主,你应该听取臣下的意见,即使他们有时不太礼貌,你也应该宽容,这样言路才能放宽,人们才敢于说真话。&&& 嘉靖听从了他的劝告,于是唾沫再次开始横飞,连徐阶本人也未能幸免,但是与此同时,贪污腐化得以揭发,弊政得以纠正,帝国又一次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徐阶是有原则的,与严嵩不同,严大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顾天下人的死活,可以抛弃一切廉耻去迎合皇帝,这种事情徐阶也做过,但那是为了斗争的需要,现在是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了。&&& 嘉靖想修新宫殿,徐阶告诉他,现在国库没有钱给你修。&&& 嘉靖想继续修道服丹,徐阶告诉他,那些丹药都是假的,道士也不可信,您还是歇着吧。&&& 甚至连嘉靖的儿子(景王)死了,徐阶的第一个反应都不是哀悼,而是婉转地表示,我虽然悲痛,却更为惦记这位殿下的那片封地,既然他已经挂掉了,那就麻烦您下令,把他的地还给老百姓。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多浪费。&&& 对于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嘉靖虽然不高兴,却也无可奈何,他看着眼前的徐阶,这个人曾为他修好了新宫殿,曾亲自为他炼丹,曾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但现在他才发现,这个性格温和的小个子并不是绵羊,却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1]&&& 嘉靖感到上了当,却没有办法,严嵩已经走了,所有的朝政都要靠这个人来管理,想退个货都不行,只好任他随意折腾。&&& 绝对的权力产生的不仅仅是绝对的腐败,还有绝对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这才是一切祸患的起始,严嵩所以屹立数十年不倒,贪污腐败,横行无忌,正是因为嘉靖有着无尽的欲望,而严嵩恰好是一个无条件的迎合者。&&& 于是徐阶出现了,他虽然也曾迎合过,但那不过是伪装而已,他真正的身份,是制衡者。他隐忍奋斗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严嵩,而是嘉靖&&& 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漫长的明代历史中,徐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重要到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最伟大的成就,并不是打倒了严嵩,而是他所代表的那股势力。&&& 自朱元璋废除丞相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明朝逐渐形成了一个极为特别的权力体系,皇帝、太监和大臣,构成了一个奇特的铁三角,皇帝有时候信任太监(比如明武宗),有时候信任大臣(比如明孝宗)。&&& 而在政治学中,这个铁三角的三方有着另外一个称呼:君权、宦权和相权。这就是帝国的权力架构,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维持,在此三权之中,只要有两者联合起来,就能控制整个帝国。&&&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前两种组合都已出现,皇帝曾经联合太监,也曾联合大臣,而无论是哪一种联盟,第三方总是孤立无助的。&&& 只有一种情况,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事实上,也没有人曾期待过那种局面的出现,因为在那个君临天下的时代,它似乎永远不可能实现。&&& 但它的确成为了现实,而这个奇迹联盟的开创者,正是徐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早打破三角平衡,为这一奇迹出现创造条件的人,竟然是嘉靖。作为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的皇帝,他有着前任难以比拟的天赋。&&& 凭借着绝顶的智慧和权谋,他十六岁就解决了三朝老臣杨廷和,然后是张璁、郭勋、夏言,而在打击大臣的同时,他还把矛头对准了太监,严厉打压,使投身这个光荣职业,立志建功立业的无数自宫青年,统统只能去当洗马桶,倒垃圾。纵观整个嘉靖朝,四十余年,竟然没有出过一位名太监,可谓绝无仅有。&&& 他不想和任何人联盟,也不信任任何人,他相信凭借自己,就能控制整个帝国,而他所需要的,只是几个木偶而已。(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2]&&& 一切都如此地顺利,帝国尽在掌握之中,直到他遇上了严嵩和徐阶。&&& 经过二十几年的试探,严嵩摸透了他的脾气和个性,并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影响并利用了他。&&& 而徐阶则更进一步,在打垮了严嵩之后,他成为了一个足以制衡嘉靖的人,嘉靖要修房子,他说不修就不修,嘉靖儿子的地,他说分就分。这是一个不太起眼,却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一股强大势力的出现,强大到足以超越至高无上的皇权。&&& 这才是徐阶所代表的真正意义,绝非个人,而是相权,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力量。&&& 当年的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因为他希望能够控制所有的权力,现在的嘉靖也是如此,他们都相信,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仅凭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就能打破权力的平衡,操控一切,而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无法对抗社会规律的,它就如同弹簧一般,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作为超级牛人,朱元璋把劳模精神进行到底,既干皇帝,又兼职丞相,终究还是把弹簧压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嘉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老朱比起来,他还有相当差距,所以在他尚未成仙之前,就感受到了那股强大的反扑力。他的欲望已被抑制,他的权力将被夺走。&&& 所有敢于挑战规则的人,都将受到规则的惩罚,无人例外。当三十多年前,嘉靖在柱子上刻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字样的时候,绝不会想到,这个所谓的&小人&将会变成&大人&。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势力将压倒世间的所有强权&&包括皇帝本人在内。&&& 伟大的转变已经来临,皇帝的时代即将结束,名臣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们将取代至高无上的帝王,成为帝国的真正统治者。&&& 但徐阶只是这一切的构筑者与开创者,那个将其变为现实,并创下不朽功业的人,还在静静地等待着。&&& 总而言之,嘉靖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无论他想干什么,徐阶总要插一脚,说两句,不听还不行,因为这位仁兄不但老谋深算,而且门生故吏遍布朝中,威望极高一呼百应,要是惹火了他,没准就得当光杆司令。(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3]&&& 那就这样吧,反正也管不了,眼不见心不烦,专心修道炼丹,争取多活两年才是正经事。&&& 徐阶就这样接管了帝国的几乎全部政务,他日夜操劳,努力工作,在他的卓越政治领导之下,国库收入开始增加,懈怠已久的军备重新振作,江浙一带的工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万历年间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起源于此。&&& 你成你的仙,我干我的活,大家互不干扰。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自己不折腾自己,什么事都好办。在一片沉寂之中,明朝又一次走上了正轨。&&& 徐阶着实松了一口气,闹了那么多年,终于可以消停了。但老天爷还真是不甘寂寞,在严党垮台后不到一年,他又送来了一位奇人,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但请不要误会,这位所谓的奇人并不是像严世蕃那样身负奇才的人,而是一个奇怪的人,一个奇怪的小人物。&&& 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嘉靖皇帝收到了一份奏疏,自从徐阶开放言论自由后,他收到的奏疏比以前多了很多,有喊冤的,有投诉的,有拍马屁的,有互相攻击的,只有一种题材无人涉及&&骂他修道的。&&& 要知道,嘉靖同志虽然老了,也不能再随心所欲了,但他也是有底线的:你们搞你们的,我搞我的,你们治国,我炼丹修道,互不干扰。什么都行,别惹我就好,我这人要面子,谁要敢扒我的脸,我就要他的命!&&&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老虎屁股,都不去摸,即使徐阶劝他,也要绕七八个弯才好开口,所以这一项目一直以来都是空白。&&& 但这封奏疏的出现,彻底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并使嘉靖同志的愤怒指数成功地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度。&&& 奇文共享,摘录如下:&&& &陛下您修道炼丹,不就是为了长生不老吗?但您听说过哪位古代圣贤说过这套东西?又有哪个道士没死?之前有个陶仲文,您不是很信任他吗?他不是教您长生不老术吗?他不也死了吗?&&&& 这是骂修道,还有:&&& &陛下您以为自己总是不会犯错吗?只是大臣们都阿谀奉承,刻意逢迎而已,不要以为没人说您错您就没错了,您犯过的错误,那是数不胜数!&(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4]&&& 具体是哪些呢,接着来:&&& &您奢侈淫逸,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二十多年不上朝,也不办事(说句公道话,他虽不上朝,还是办事的),导致朝政懈怠,法纪松弛,民不聊生!&&&& 这是公事,还有私生活:&&& &您听信谗言不见自己的儿子(即陶仲文所说的&二龙不可相见&理论),不顾父子的情分,您天天在西苑炼丹修道,不回后宫,不理夫妻的情谊(真奇了怪了,关你屁事),这样做是不对的。&&&& 此外,文中还有两句点睛之笔,可谓是千古名句,当与诸位重温:&&& 其一,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家家净也。&&& 其二,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这就不用翻译了,说粗一点就是:在您的英明领导之下,老百姓们都成为了穷光蛋,他们早就不鸟你了。&&& 综观此文,要点明确,思路清晰,即有理论,又有生动的实例,且工作生活面面俱骂,其水平实在是超凡入圣,高山仰止。&&& 文章作者即伟大的海瑞同志,时任户部正处级主事。此文名《治安疏》,又称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当然,也有个别缺心眼的人称其为天下第一骂书。&&& 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骂人不难,骂好很难,而骂得能出书,且还是畅销书,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整个中国一百多年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李敖。&&& 而在我看来,如果把时间跨度增加四百年,那么海瑞先生必定能加入这个光荣行列。&&& 嘉靖愤怒了,自打生出来他还没有这么愤怒过,自己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竭尽心智控制群臣,我容易吗我。平时又没啥不良习性,就好修个道炼个丹,怎么就惹着你了?&&& 再说工作问题,你光看我这二十多年白天不上朝光修道,那你又知不知道,每天晚上你睡觉的时候,老子还在西苑加班批改奏章,不然你以为国家大事都是谁定的。&&& 还有老子看不看儿子,过不过夫妻生活,你又不是我爹,和你甚相干?&&& 所以在嘉靖看来,这不是一封奏疏,而是挑战书,是赤裸裸的挑衅,于是他把文书扔到了地上,大吼道:&&& &快派人去把他抓起来,别让这人给跑了!&&&& 说话也不想想,您要抓的人,除非出了国,能跑到哪里去?(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5]&&& 眼看皇帝大人就要动手,关键时刻,一个厚道人出场了。&&& 这个人叫黄锦,是嘉靖的侍从太监,为人十分机灵,只说了一句话,就扑灭了皇帝大人的熊熊怒火:&&& &我听说这个人的脑筋有点问题,此前已经买好了棺材,估计是不会跑的。&&&& 黄锦的话一点也没错,海瑞先生早就洗好澡,换好衣服,端正地坐在自己的棺材旁边,就等着那一刀了。&&& 他根本就没打算跑,如果要跑,那他就不是海瑞了。&&& 青天在上 &&& 作为一位有着极高知名度的历史人物,海瑞先生有一个非同寻常的荣誉称号&&明代第一清官。&&& 但在我看来,另一个称呼更适合他&&明代第一奇人。&&& 在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明朝,要想功成名就,青史留芳,一般说来都是要有点本钱的,如果不是特别聪明(张居正),就是运气特别好(张璁),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而海瑞大概是唯一的例外,他既不聪明,连进士都没中,运气也不怎么好,每到一个工作岗位,总是被上级整得死去活来,最终却升到了正部级,还成为了万人景仰的传奇人物。&&& 正德九年(1514),海瑞出生在海南琼山的一个干部家庭,说来这位兄台的身世倒也不差,他的几个叔叔不是进士就是举人,还算混得不错,可偏偏他爹海翰脑袋不开窍,到死也只了个秀才,而且死得还挺早。&&& 父亲死的时候,海瑞只有四岁,家里再没有其他人,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 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海瑞的那几位叔叔伯伯实在不怎么厚道,明明家里有人当官,海瑞却没沾过一点光,童年的生活十分困苦,以至于母亲每天都要做针线活贴补家用。&&& 很明显,在海氏家族中,海瑞家大概是很没地位的,大家都看死这对母子闹不出什么名堂,实际情况似乎也差不多,海瑞同学从小既不会作诗,也不会作文,没有一点神童的征兆,看情形,将来顶了天也就能混个秀才。&&& 虽说境况不太乐观,但海瑞的母亲认准了一条死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管家里多穷多苦,她都保证海瑞吃好喝好,并日夜督促他用心学习。&&& 这就是海瑞的童年生活,每天不是学堂,就是他娘,周围的小朋友们也不找他玩,当然海瑞同学也不在乎,他的唯一志向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6]&&& 很多史料都对海瑞的这段经历津津乐道,不是夸他刻苦用功,就是表扬他妈教子有方。而在我看来,这全是扯淡,一挺好的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孤僻,没人和他玩,天天只读那些上千年前的老古董,加上脑袋也不太好使,于是在学业进步的同时,海瑞的性格开始滑向一个危险的极端&&偏激,从此以后,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对,就是错,不是黑,就是白,没有第三种选择。&&& 此外,小时候的艰苦生活还培养了他的顽强个性,以及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轻易认输的精神,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虽然在他此后的一生中曾经历过无数风波,遇到过许多人,他却始终信任,并只信任一个人&&母亲。&&& 在困苦的岁月里,是母亲陪伴他、抚养他,并教育他,所以之后虽然他娶过老婆,有过孩子,却都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说句寒心的话,他压根就不在乎。&&& 孤僻而偏激的海瑞就这样成长起来,他努力读书,刻苦学习,希望有一天能金榜题名,至少能超越自己的父亲。&&& 然而他的智商实在有限,水平就摆在那里,屡考屡不中,考到二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混不上,没办法,人和人不一样&&& 但海瑞先生是顽强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继续考!就这么一直磨下去,终于在二十八岁那年,他光荣地考入了县学,成为了生员。&&& 说来惭愧,和我们之前提到的杨廷和、徐阶相比,海瑞先生的业绩实在太差,人家在他这个年纪都进翰林院抄了几年文件了。就目前看来,将来海瑞能混个县令就已经是奇迹了,说他能干部长,那真是鬼才信。&&& 当然海瑞自己从没有任何幻想,对他而言,目前的最大理想是考中举人。&&& 那就接着考吧,不出例外,依然是屡考不中,一直到他三十六岁,终于柳暗花明了,他光荣地考中举人。&&& 下一步自然是再接再厉,去京城考进士,海瑞同学,奋斗!努力!&&& 进京,考试,落榜,回家,再进京,再考试,再落榜,再回家。一眨眼六年过去了。&&& 奋斗过了,努力过了,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实力,不考了,啥也不说了,去吏部报到吧。&&& 之前我们曾经讲过,在明朝,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不过要等,等现任官死得多了,空缺多了,机会就来了,但许多举人宁可屡考不中,考到胡子一大把,也不愿意去吏部报到。有官做偏不去,绝不是吃饱了撑的,要知道,人家是有苦衷的。(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7]&&& 首先这官要等,从几年到几十年,就看你运气如何,寿命长短,如果任职命令下来的时候,正赶上你的追悼会,那也不能说你倒霉。&&& 其次这官不好,但凡分给举人的官,大都是些清水衙门的闲差,小官,什么主簿、典史、教授(从九品,不是今天的教授)之类的,最多也就是个八九品,要能混到个七品县令,那就是祖坟起了火,记得一定回去拜拜。&&& 再次这官要挑,别以为官小就委屈了你,想要还不给你呢!你还得去吏部面试,大家排好队站成一排,让考官去挑,文章才学都不考,也没时间考,这里讲究的是以貌取人,长得帅的晋级,一般的待定,歪瓜裂枣的直接淘汰。顺便说一句,相貌考核有统一规范,国字脸最上等,宽脸第二,尖嘴猴腮者,赶回家种红薯&&& 最后这官窝囊,在明代最重视出身,进士是合格品,庶吉士是精品,至于举人,自然不是次品,而是废品。&&& 有一位明代官僚曾经总结过,但凡进士出身,立了功有人记,出了事有人保,从七品官做起,几十年下来,哪怕灾荒水旱全碰上,也能混个从五品副厅级。&&& 但要是举人,功劳总是别人领,黑锅总是自己背,就算你不惹事,上级都要时不时找你的麻烦。从九品干起,年年丰收安泰,能混到七品退休,就算你小子命好。&&& 海瑞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局面,好在他运气还不错,只等了五年,就等来了一个职位&&福建南平县的教谕。&&& 所谓教谕,是教育系统的官员,通俗地说,就是福建南平县的教育局长,这么看起来,海瑞的这个官还不错。&&& 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当年的教育系统可没什么油水,没有扩招,也没有择校费,更不用采购教材,四书五经就那么几本,习题集、模拟题、密卷之类的可以拿去当手纸,什么重点大学,重点中学,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考不中科举全他娘白费。&&& 而县学教谕的上级,是府学的教授,前面说过,教授是从九品,教谕比教授还低,那该怎么定级别呢?这个不用你急,朝廷早就想好了,这种职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不入流。&&& 也就是说你还算是政府公务员,但级别上没你这一级,不要牢骚,不要埋怨,毕竟朝廷每月还是发工资给你的嘛,PDAFANS zjf1976 收集整理 版权归作者所有(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8]&&& 就这样,海瑞带着老母去了南平,当上了这个不入流的官,这年他四十一岁。&&& 已经四十多岁了,官场的青春期已过,就算要造反也过了黄金年龄,海瑞却踌躇满志,蓄势待发,换句话说,那是相当有战斗力,把这个不入流的官做得相当入流。&&& 县学嘛,就是个读书的地方,只要你能考上举人,上多久课,上不上课其实都无所谓,所以一直以来,学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但现在不同了,既然海瑞来了,大家就都别走了。&&& 他规范了考勤制度,规定但凡不来,就要请假,有敢擅自缺课者,必定严惩,而且他说到做到,每天都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一个都不能少。&&& 这下学生们惨了,本来每天早退旷课都是家常便饭,现在突然被抓得死死的,这位局长大人脸上又总是一副你欠他钱的表情,于是不久后,海瑞先生就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绰号&&海阎王。&&& 难熬归难熬,但学生们很快也发现,这位海阎王倒有个好处&&从不收礼金。&&& 所谓礼金,就是学生家长送给老师的东西,不一定是钱,什么鸡鸭鱼肉海鲜特产,一应俱全。说实话,这玩意谁也不想送,但如果不送,难保老师不会特意关照你的儿女:置之不理,罚搞清洁,罚坐后排等等,那都是手到擒来。&&& 但海阎王不收,不但不收礼金,也不为难学生,他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虽然他很严厉,却从不因个人好恶惩罚学生。所以在恐惧之余,学生们也很尊敬他。&&& 其实总体说来,这个职业是很适合海瑞的,就凭他那个脾气,哪个上级也受不了,干个小教谕,也没什么应酬,可谓是得心应手。&&& 但人在江湖漂,总要见领导,该来的还是要来。&&& 一天,延平知府下南平县视察,按例要看看学堂,海瑞便带着助手和学生出外迎接,等人一到,两个助手立马下跪行礼,知府同志却还是很不高兴,因为海瑞没跪。&&& 不但不跪,他还正面直视上级,眼睛都不眨。&&& 知府五品,海瑞没品,没品的和五品较劲,这个反差太大,心理实在接受不了,但在这么多人面前,发火又成何体统,于是知府大人郁闷地走了,走前还咕嘟了一句:&&& &这是哪里来的笔架山!&&&& 两个人跪在两边,中间的海瑞屹立不倒,确实很像个笔架,也真算是恰如其分。(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19]&&& 虽然他说话声音不大,但大家都听到了,由于这个比喻实在太过形象,所以自此以后,海瑞先生就有了第二外号&&海笔架,两个外号排名不分先后,可随意使用。&&& 大家都慌了,海瑞却若无其事,他还有自己的理论依据:教育官员不下跪,那是圣贤规定的(哪个圣贤待查),我听圣贤的话,有什么错?&&& 知府大人不爽了,但让他更不爽的还在后面,不久之后,一位巡按御史前来拜访了,前面提过,所谓巡按御史,虽说才六七品,却能量极大,能干涉巡抚总督的职权,何况是小小的知府。&&& 知府诚惶诚恐,鞍前马后地服侍,御史大人摸着撑饱的肚皮,边打嗝边说:下去看看吧。&&& 这一去,就去了南平,消息传下来,知县也紧张了,御史说到底是中央干部,说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能要人命,于是他带领县城的全部官员,早早地迎候在门口,等着御史大人光临。&&& 御史来了,知县一声令下,大家听从指挥,整齐划一、动作规范地跪了下来,除了海瑞以外。&&& 这回知县麻烦大了,上次不过是三个人,笔架就笔架,也没啥,这次有几百个人,大家都跪了,你一个人鹤立鸡群,想要老子的命啊!&&& 御史大人也吃了一惊,心里琢磨着,这南平县应该没有比自己官大的,好像也没有退休高干,这位哥们是哪根葱?&&& 等他弄清情况,顿时火冒三丈,但当着这么多人也不好发火,只好当没看见,随便转了转,连饭都没吃就走人了。&&& 知县擦干了冷汗,就去找海瑞算账,破口大骂他故意捣乱,可海瑞同志脸不红气不喘,听着他骂也不顶嘴,等知县大人骂得没力气了,便行了个礼,回家吃饭去了。&&& 软硬不吃,既不图升官,也不图发财,你能拿他怎么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因为无欲,所以刚强。&&& 海瑞确实没有什么欲望,他唯一的工作动力就是工作,在他看来,自己既然拿朝廷的工钱,就要给朝廷干活,升官发财与他毫无关系。&&& 这样的一个人,要想升迁自然是天方夜谭,但老天爷就是喜欢开玩笑,最不想升官的,偏偏就升了,还是破格提升。(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0]&&& 嘉靖三十七年(1558),海瑞意外地接到吏部公文,调他去浙江淳安担任知县。&&& 这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此之前,海瑞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花名册上能不能找到名字都难说,现在竟然连升六个品级,成为了七品知县!&&& 无数举人拼命钻营送礼拍马屁,几十年如一日,无非是想捞个知县退休,海瑞干了四年,别说礼物,苍蝇都没送一只,上级对他恨得咬牙切齿,这么一个人,怎么就升官了?&&& 原因比较复杂,据说是福建的学政十分欣赏海瑞,向上着力推荐了他,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谕,他的工作十分认真,而且干出了成效,这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能力,对于帝国而言,马屁精固然需要,但那些人是拿来消遣的,该干活的时候还得找有能力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朝廷大员们心里都有数。&&& 于是海瑞揣着这份任命状,离开了福建,前往浙江淳安,在那里,他将开始新的传奇。&&& 在城门口,海瑞见到了迎接他的县里主要官员,包括县丞、主簿、典史,当然,也有教谕。个个笑容可掬,如同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并纷纷捶胸顿足,叹息海县令怎么没早点来。&&& 这些仁兄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们知道这里即将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叹息当初为啥没有向朝廷请愿,把这人早点赶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海县令似乎也不例外,他一到地方,便公开宣布,从今以后,所有衙门的陋规一概废除,大家要加深认识,下定决心,坚决执行。&&& 所谓陋规,也就是灰色收入,美其名曰计划外收入,历史最悠久,使用最频繁的有两招,一个是银两火耗,另一个是淋尖踢斛,具体方法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讲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陋规也不断推陈出新,到了海瑞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上瞒朝廷、下宰百姓、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完美体系。&&& 我们说过,明代的官员工资是很低的,虽说勉强能够过日子,但辛辛苦苦混个官,不是为了过日子的,明代的官嘛,出门要有轿子,家里要有仆人,没准还要多娶几个老婆,你突然要他勤俭节约,那就是要他的命。&&& 海瑞就打算要他们的命。(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1]&&& 海大人发布了规定,火耗不准收了,余粮不准收了,总而言之,所有朝廷俸禄之外的钱都不准收。&&& 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反正类似的口号喊得多了,我们不收你也不收吗?他们相信等到这三把火烧完,海县令会恢复理智的。&&&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海瑞先生却迟迟没有恢复的迹象,他始终没有松口,而且也确实做到了,他自己从不坐轿,步行上下班,从不领火耗,每天吃青菜豆腐,穿着几件破衣服穿堂入室。&&& 完了,看起来这兄弟是玩真的,不但是火把,还是个油库,打算用熊熊火焰燃烧你我。&&& 一定要反击,要把这股&歪风&打压在萌芽之中!&&& 不久后,淳安县衙出现了一幕前所未有的景象,县丞请假了,主簿请假了,典史请假了,连县公安局长都头也请假了。总而言之,大家都罢工了,县衙完全瘫痪。&&& 这既是所谓&非暴力不合作&,你要是不上道,就看你一个人能不能玩得转。&&& 他们端起了茶,翘起了腿,准备等看好戏,最终却看到了奇迹的发生。&&& 没有师爷,不要紧,主意自己拿,没有文书,不要紧,文件自己写,没有人管治安,不要紧,每天多走一圈,就当是巡街。审案的时候没有助手,不要紧,自己查,自己审,自己判!判下来没人打板子,不要紧,家里还有几个老下人,凑合着也能用。&&& 而海县令的私人生活也让他们大开眼界,自从搬入县衙,海瑞同志就把自己的家人动员了起来,每天老婆下厨做饭,这就省了厨子的钱,每天老仆上山砍柴,这就省了柴钱。海瑞自己也没闲着,工作之余在自己家后院开辟了一片菜地,浇水施肥,连菜钱也给省了。&&& 就这么七省八省,海县令还是过得很艰苦,全家人都穿得破破烂烂,灰头土脸,与叫花子颇有几分神似,说他是县太爷,估计丐帮长老都不信。&&& 情况就是如此了,看着海兄弟每天上堂审案,下地种菜,大家的心里越来越慌,这位大爷看来是准备长期抗战了,无奈之下,只好各归其位,灰色收入还是小事,要被政府开除,那就只能喝风了。(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2]&&& 于是众人纷纷回归工作岗位,继续干活,不干也不行,话说回来,你还能造反不成?&&& 久而久之,大家逐渐习惯了艰苦的生活方式,而对海大人的敬仰,也渐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因为他们发现,海县令可谓是全方面发展,不但约束下级,刻薄自己,连上级领导,他也一视同仁。&&& 在明代,地方官有火耗,能征税,所以油水多,而京官就差得远了,只能等下面的人进京的时候,才能大大方方地捞点好处。所以每次地方官到京城报到,都要准备很多钱,方便应酬。&&& 淳安虽然比较穷困,财政紧张,但这笔钱生死攸关,是绝对省不得的,历任知县去京城出差,至少都要用到近千两,这还算是比较节省的。&&& 海瑞也进京了,去了一趟回来,支出交给县衙报销,财务一看数字,当时就呆了,空前绝后,绝无仅有&&五十五两。&&& 此数字包括来回路费、车费、住宿费、吃饭费、应酬费以及所有可能出现的费用,是一个绝对破纪录的数字。&&& 这个纪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我来告诉你:上路时,要能走路,绝不坐车,随身带着几张大饼,能凑合,绝不上饭馆。赶得上驿站就住驿站(驿站凭县衙介绍信不要钱),赶不上绝不住私人旅馆,找一草堆也能凑合一宿。&&& 到了京城,能不应酬就不应酬,要非吃不可,随便找个面摊大排档就打发了,要做到即使对方的脸红得像猪肝,你也不要在意,要使用联想法增加食欲,边看边吃,就当下饭菜了。争取多吃点,回去的路上还能多顶一阵,顺便把下顿的饭也省了。&&& 遗憾的是,即使你能做到,也未必可以打破这个纪录,因为海瑞先生瘦,还是精瘦(可以参考画像),吃得不多不说,衣服用的布料也少,想要超越他,那是非常困难的。&&& 与得罪京官相比,之前冒犯下属实在是件小事,但要和后来他得罪的那两位大人物比较起来,这几个京城里的小官实在是不值一提。而由一个小人物变成大人物,由无名小卒到闻名遐迩,也正是由此开始。&&& 第一个大人物是胡宗宪,当时他已经是东南第一号人物了,其实说来滑稽,以海瑞的背景和官衔,别说得罪,想见胡总督一面,起码也得等上半个月,还要准备许多给门房的红包。&&& 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方法,海瑞兄不但让胡宗宪牢记住了他的名字,且一分钱没花,还从胡总督那里额外挣了好几千两银子。(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3]&&& 说到底,这事还得怪胡宗宪没有管好自己的亲属,虽说他本人也贪,但还不至于和海瑞这种级别的人打交道。可惜他的儿子没有他的觉悟。&&& 话说胡公子有一个习惯&&旅游,当然他旅游自己不用花钱,反正老子的老子是总督,一路走过来就一路吃,一路拿,顺便挣点零花钱,这还不算,他还喜欢反复游览同一景区,走回头路,拿回头钱。&&&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知府知县盼着他去,毕竟是总督的儿子,能美言两句也是好的,反正招待费不用自己出,何乐而不为。&&& 但是海瑞不愿意,在他看来,国家的钱也是钱,绝对不能乱花,对此很不感冒。可是不感冒也好,不愿意也罢,该来的还是要来。&&& 在一次游览途中,胡公子恰好经过淳安,便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当地招待所,等着县太爷来请安,事情就此开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海瑞的耳朵里,尽管下属反复强调这是胡宗宪的儿子,海瑞的回答却只有一句:&&& &胡宗宪的儿子,又不是胡宗宪,管他做甚?&&&& 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接到指示,就按打发一般客人的标准请胡公子用饭,海瑞先生自己吃糙米饭,喝咸菜汤,他招待客人的水平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于是很快第二个消息传来,胡公子大发脾气,把厨子连同招待所管理员吊起来狠打了一顿。&&& 大家都急了,正想着如何收这个场,让总督的儿子消消气,海瑞却把桌子一拍,大喊一声:&&& &还反了他了,马上派人过去,把他也吊起来打!&&&& 这个天才的创意超出了所有人的思维范畴,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包括打人的衙役在内。看见没人动,海瑞又拍了一次桌子,加了一把油:&&& &去打就是了,有什么事情我负责!&&&& 本来就不待见你,竟然还敢逞威风,打不死你个兔崽子!&&&& 好,这可是你说的,反正有人背黑锅,不打白不打,于是众人赶过去一阵火拼,虽说胡公子身边有几个流氓地痞,到底打不过衙门里的职业打手,被海扁了一顿,这还不算,海县令做完了打手还要干抢劫,连这位胡公子身边带着的几千两银子也充了公。(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4]&&& 人打完了,瘾过足了,鼻青脸肿的胡公子被送走了,海大人也差不多该完蛋了。这就是当时众人对时局的一致看法。打了人家的儿子,抢了人家的钱,还不收拾你,那就真是没有天理了。&&& 海瑞却不这么看,他告诉惊慌失措的下属们,无须害怕,这件事情他能搞定。&&& 怎么搞定?去磕头请安送钱人家都未必理你!&&& 不用,不用,既不用送钱,也不用赔礼,只需要一封信而已。&&& 事实确实如此,万事如意,天下太平,一封信足矣。&&& 奇迹啊,现将此信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胡大人,我记得你以前出外巡视的时候曾经说过,各州县都要节约,过路官员不准铺张浪费,但今天我县接待一个过往人员的时候,他认为招待过于简单,竟然毒打了服务员,还敢自称是您的儿子,我一直听说您对儿女的教育很严格,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这个人一定是假冒的,败坏您的名声,如此恶劣,令人发指,为示惩戒,他的全部财产已被我没收,充入国库,并把此人送到你那里去,让你发落。&&& 胡宗宪看到之后哭笑不得,此事就此不了了之,海瑞依然当他的县令,胡宗宪依然抗他的倭,倒是那位胡公子,据说回去后又挨了老爹一顿臭骂,从此旅游兴致大减。&&& 这是一段为许多史书转载的记录,用以描绘海瑞先生的光辉形象,但事实上,在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两个不为人见的重要信息:&&&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海瑞先生虽然吃糙米饭,穿破衣烂衫,处事坚决不留余地,却并不是个笨人,蠢人做不了清官,只能当蠢官。&&& 而隐藏得更深的一点是:胡宗宪是一个品格比较高尚的人,虽说海瑞动了脑筋,做了篇文章,但胡宗宪要收拾他,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总督要整知县,随便找个由头就行了,儿子被打了,脸也丢了,胡总督却没有秋后算账。所以他虽然不是个好父亲,却实在是个好总督。&&& 这一次,海瑞安全过关,但说到底,还是因为遇见了好人,下一次,他就没这么幸运了。&&& 说来惭愧,明代人物众多,但能上兄弟这篇文章的,毕竟是少数,因为篇幅有限,好人也好,坏人也罢,只有名人才能露脸。&&& 就以严党为例,其实严嵩的手下很多,我算了一下,光尚书侍郎这样的部级官员就有二十多个(包括南京及都察院同级别官员在内),当年虽然耀武扬威,现在却啥也不是,所以本着本人的&写作三突出&原则(名词解释:在坏人中突出主要坏人,在主要坏人中突出极品坏人,在极品中突出坏得掉渣的坏人),在其中只选取了严世蕃、赵文华和鄢懋卿出场,其中赵文华是配角,鄢懋卿龙套。&&& 但事情就这么巧,鄢龙套虽说已经退场,却又获得了一次上镜的机会,全拜海瑞所赐。(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5]&&& 真是机缘巧合,在当年像海瑞这样的小人物,竟然和朝中的几位大哥级红人都有过联系,得罪完胡总督,又惹了鄢御史。&&& 嘉靖三十九年(1560),鄢懋卿受皇帝委派,到全国各地视察盐政,鄢兄的为人我们已经介绍过了,那真是打着电筒也找不出闪光点,每到一处吃喝嫖赌无不涉猎,还要地方报销,这也就罢了,偏偏他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还四处发公文,说自己素来俭朴,地方的接待工作就不要太铺张,要厉行节约。&&& 就这么吃吃喝喝,一路晃悠,鄢大人来到了浙江,准备由淳安路过,海瑞不想接待,也没钱接待,希望他能绕道走,但鄢大人毕竟是钦差,你要设置路障不让他过,似乎也说不过去。&&& 于是海大人开动脑筋,又用一封信解决了问题。&&& 这封信十分奇特,开头先用了鄢懋卿自己的告示,大大地捧了他一番,说您不愧是清廉官员的典范,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等等,然后突然笔锋一转,开始诉苦:&&& 不过我也听到过一些谣言,说您每到一地接待都非常奢华,我们这里是个穷县,如果按那个标准,我们实在接待不起,况且还违背您的本意。可万一&&,那我们不就得罪大人您了嘛。&&& 卑职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您请教,给我个出路吧。&&& 这就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鄢懋卿的鼻子都气歪了,但毕竟是老江湖,他派人去摸了海瑞的底,发现这哥们软硬不吃,胡宗宪也吃过亏,于是钦差大人一咬牙,绕道走!&&& 海瑞再次赢得了胜利,却也埋下了祸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胡宗宪那样的风格。&&& 当然,海大人除了工作认真、生活俭朴之外,有时也会奢侈一下,比如有一次,他的母亲生日,海县令无以为贺,便决定上街买两斤肉,当他走进菜市场,在一个肉摊面前停下来的时候,现场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惊人的一幕。&&& 人人都知道,海县官是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自己砍柴,自己种菜,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别说买菜,他不把自己种的菜拿出来卖,搞市场竞争,就算积德了。&&& 然而他买肉了,竟然还买了两斤,等他付完钱,接过肉一声不吭地扬长而去时,在场的人的这才确信,他们刚才看到了一幕真实的场景。&&& 肉贩子激动了,他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壮怀激烈,仰天长啸:&&& &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做上海县令的生意啊!&&&& 海县令竟然买肉了!(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6]&&& 在那个没有电话、送封信要好几天的年代,海县令的这一壮举以惊人的速度被传播到了大江南北,知府知道了,巡抚知道了,很快,胡宗宪也知道了。&&& 于是,在之后召开的一次政务会议上,胡总督高谈阔论一番抗倭形势之后,突然神色一变,以一副极为神秘的表情向大家通报了这个消息。&&&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海县令竟然买肉了!&&& 似乎很可笑,不是吗?&&& 我不觉得。&&& 一晃三年过去了,在海瑞的治理之下,淳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官吏们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下降,可他们又惹不起这位活阎王,只能埋头干活。但临近年终,唉声叹气的官员们却突然变了模样,往日愁云密布的脸孔,开始绽放憧憬的笑容。&&& 这和发年终奖无关,要知道,在海阎王手下干活,这类型的玩意基本上不要指望,真正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一个小道消息&&海阎王就要高升了。&&& 明代的官员制度规定,但凡地方官,每三年由上级部门考核一次,对照吏部的标准打分,如果是劣等,就要被记过警告,没准就要回家种红薯,而要能评个优等,就能升官。&&& 海瑞无疑是优等,不管别人对他有何等看法,他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而这对淳安县的官员们来说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他们开始积极准备送行仪式:永别了,海大人,无论您去哪里,只要不在这里就好,祝您一路顺风。&&& 就在众人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埋头准备时,确切的消息下来了,不是消暑的大雨,却是平地的惊雷。经过吏部考核,认定海瑞为优等,应予晋升,为方便工作开展,决定就地提拔为嘉兴府通判,即刻上任。&&& 完了,彻底地完了,这下整个嘉兴地区都轰动了:你们淳安县城自己倒霉不算,竟然还要闹腾上来?&&& 淳安的例子就在眼前,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嘉兴的官员们随即开始了紧急总动员,大家纷纷回家查家谱,无论是三姑六婆、七姐八姨,吃过饭的,见过面的,点过头的,只要是个人,有关系,统统都去找,务必要把海瑞赶走。&&& 很快,海瑞就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弹劾,弹劾者是都察院监察御史,联系到鄢懋卿同志的职务和他的为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我们不难猜出其中奥妙,至于弹劾的罪状,那实在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因为它意味着海瑞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要是名声不大,鬼才骂你。(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7]&&& 但后果仍然是极其严重的,海瑞失去了通判的职位,并接到了吏部的第二道调令&&改任江西兴国知县。&&& 兴国是个穷地方,调去那里似乎也算一种发配,所以看上去,这是个合乎情理的结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鄢懋卿之前的预计,在他的授意弹劾下,像海瑞这样毫无背景和关系的人,不但无法升官,还会被革职查办。但他万没想到,此人虽然未能晋升,却也保住了官位。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他,其中必有名堂,所以吃惊之余,他也没敢再找海瑞的麻烦。&&& 鄢懋卿的直觉没有错,在看似孤立无援的海瑞背后,确实隐藏着另一个人,而且还是个大人物,他就是当年的那位福建学政,现在的吏部侍郎朱衡。&&& 在这个世界上,有正直的人,自然就有欣赏正直的人,朱衡就是一个,别人厌恶海瑞,他却赞赏有加,所以之前他力排众议,向上级推荐了海瑞,破格提拔了他。&&& 而三年之后,他再次挺身而出,保住了海瑞,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大人偏偏就去了吏部,还偏偏是个副部长。&&& 就这样,海瑞去了江西兴国,继续当他的县令,因为朱衡的保护,他安然度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危机,此时他四十九岁,依然是个七品芝麻官,再混几任就光荣退休,这似乎已是他的宿命。&&& 如果此时有人告诉他,短短几年之后,他这个小人物将闻名天下,并成为中央的高级官员,重权在握,恐怕连海先生自己都不会相信。&&& 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命运之神实在很照顾海先生,他虽然性格不对,天赋不高,运气却出奇地好,虽然他后来惹出了更大的麻烦,却依然涉险过关,安然无恙&&因为另一位大人物的帮助。&&& 在海瑞看来,兴国和淳安除了名字不同,没有什么两样,该怎么干还怎么干,这下又轮到兴国的衙役们受苦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兴国的这几年,海县令竟然没惹过事,想来还是因为地方太穷,没人从这儿过,自然也就没有是非了。&&& 就在海县令专心致志干活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一道出人意料的调令,命他即刻进京,就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此时是嘉靖四十三年(1554),还没到三年考核期,而户部云南司主事,是一个正六品官,从地方官到京官,从七品到六品,一切都莫名其妙。&&& 虽然海瑞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自然又是那位朱副部长帮忙的结果。就这样,海县令成了海主事,职务变了,地方变了,人却是不会变的。(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8]&&& 在地方当县令就敢和总督对着干,按照这个标准,到了京城,如果不找皇帝的麻烦,那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在亲眼见识了真正的政治黑幕和贪污腐化后,海瑞终于忍无可忍,写下了那封天下第一名疏,用他的正直痛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皇帝。&&& 在明代,骂皇帝的人并不少,却只有海瑞先生脱颖而出,名垂千古,对此我只能说,不是侥幸,绝不是侥幸。&&& 因为骂人固然轻松,却还要看你骂得是谁,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要论难伺候,嘉靖同志绝对可以排在前三名,这个人极其难搞,不但疑心重,还好面子,但凡骂过他的人,比如之前的杨最、杨爵、高金等人,只是提了点不同意见,就被拉了出去,不打死,也得打个半死。&&& 好汉不吃眼前亏,事实证明,言官之中还是好汉居多,许多人本来就是为骂而骂,纯粹过过嘴瘾,将来退休回家还能跟邻居老太太吹吹牛:想当年,老子可是骂过皇帝的咧。&&& 基于这种动机,在骂人的时候,诸位言官是要考虑成本问题的,而嘉靖同志太过生猛,不是打就是关,亏本的生意还是不做的好。&&& 海瑞偏偏就做了这笔亏本的生意,因为在他的思维里,根本没有成本这个概念。他只知道,他是朝廷的官员,吃着朝廷的俸禄,就该干活,就该做事,就该为民做主!&&& 他不是不清楚呈上奏疏的后果,所以他提前买好了棺材,据说是他亲自去挑的,好棺材还买不起,只能买口薄皮的,好歹躺得进去,凑合能用就行。&&& 他的老婆在家等他下班,却看到了这口棺材,顿时惊得目瞪口呆,随即痛哭失声,海瑞却只是平静地对她说:&&& &记得到时把我放进去就是了。&&&& 如果说杨继盛是死劾,那么海瑞大致就是死谏了,虽不是当场死亡,也等不了多久。要知道,脑袋一团浆糊,盲人瞎马地掉下山崖,那叫失足,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昂首阔步踏入深渊,才叫勇敢。而这口棺材,正是他勇气的证明。&&& 不知死而死,是为无知,知死而死,是为无畏。&&& 海瑞,你是一个无畏的男人。&(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29]&&& 不听话的下属&&& 一切正如海瑞预料的那样,皇帝震怒,满朝轰动,关入监牢,等待处斩。但让他感到纳闷的是,自己的情节应属于极其恶劣,罪大恶极,斩立决都嫌慢的那一类,可左等右等,挂在头上的那把刀却迟迟不落下来。&&& 因为皇帝还不打算杀他,在听完黄锦的话后,他愣了一下,捡起了那份奏疏,看了第二遍。&&& 嘉靖不是个笨人,他知道,一个人既然已买了棺材,自然是有备而来,而在对这份奏疏的再次审视中,他看到了攻击、斥责之外的东西&&忠诚、尽责和正直。&&& 于是他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这个人大概算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纣王。&&&& 能讲出这种水平的话,说他是昏君,那也实在太不靠谱了。&&& 海瑞就这样被关了起来,既不是有期,也不是无期,既不杀,也不放,连个说法都没有,他自己倒是很自在,每天照吃照睡,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看起来命是保住了,实际上没有。&&& 你要明白,嘉靖同志可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就算他懂得道理,知道好歹,你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似乎也有点太过了,一个千里之外的杨慎他都能记几十年,何况是眼皮底下的海瑞?&&& 终于有一天,他又想起了这件事,便发火了,火得受不了,就开始骂,骂了不解恨,就决定杀。&&& 眼看海瑞就要上法场,第二个保他的人出现了&&徐阶。&&& 徐阶与严嵩有很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别人倒霉,严嵩会上去踩两脚,而徐阶会扶他起来。&&& 徐大人实在是个好人,不收钱也办事,他认定海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决定拉他一把。&&& 但是这事很难办,因为嘉靖这号人,平时从不喊打喊杀,但一旦决定干掉谁,大象都拉不回来,之前也曾有人上书劝他放人,结果被狠打了一顿,差点没咽气。(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30]&&& 但徐阶再次用行动证明,嘉靖这辈子的能耐算是到头了,因为这位内阁首辅只用了一段对话,就把海瑞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皇上你上了海瑞的当了!&&&& 嘉靖带着疑惑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看着发出惊呼的徐阶。&&& &我听说海瑞在上书之前,已经买好了棺材,他明知会触怒皇上,还敢如此大逆不道,用心何其歹毒!&&&& 歹毒在什么地方呢,听徐老师继续忽悠:&&& &此人的目的十分明确,只求激怒陛下,然后以死求名而已,皇上你如果杀了他,就会正中他的圈套!&&&& 嘉靖一边全神贯注地听,一边连连点头,是的,无比英明的皇帝陛下,怎么能受一个小小六品主事的骗呢?就算上当,也得找个有档次的高级干部嘛&&比如徐阶同志。&&& 就这样,海瑞的命保住了,他继续在监狱住了下来,对他而言,蹲牢房也算不上是啥坏事,反正家里和牢里伙食差不多,还能省点饭钱。&&& 事实上,在徐阶看来,海主事闹出的这点麻烦实在是小儿科,他现在急于解决的,是另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在严嵩当权那几年,内阁里只有徐阶给他跑腿,后来徐阶当权,就找来自己的门生袁炜入阁跑腿,可是这位袁先生似乎不打算当狗腿子,压根没把老师放在眼里,时不时还要和徐阶吵一架。徐大人当然不会生气,但自然免不了给袁炜穿穿小鞋,偏偏这位袁先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郁闷之下竟然病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告病回了家。&&& 不听话的走了,就找两个听话的来,这两个人,一个叫严讷,一个叫李春芳。&&& 严讷兄就不多说了,他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入阁,只干了八个月就病倒了,回了老家,内阁中只剩下了李春芳。&&& 这位李春芳同志,那就不能不说了,他的为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厚道、太厚道了。&&& 在几百年后看来,作为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李春芳是不幸的,因为与同科同学相比,他的名声成就实在有限,别说张居正,连杨继盛、王世贞他也望尘莫及。但在当时,这位仁兄的进步还是很快的,当张居正还是个从五品翰林院学士的时候,他已经是正二品礼部尚书了。&&& 他能升得这么快,只是因为两点:一、擅长写青词。二、老实。自入朝以来,外面斗得你死我活,他却不闻不问,每天关在家里写青词,遇到严嵩就鞠躬,碰见徐阶也敬礼,算是个老好人。&& 所以徐阶挑中了他,让他进内阁打下手。&&& 事情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圆满解决了,但接下来,徐阶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正是这个判断,给他种下了致命的祸根。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31]&&& 嘉靖四十五年( 1566)三月,经内阁首辅徐阶力荐,皇帝批准,礼部尚书高拱入阁,任文渊阁大学士,与其同时入阁的还有吏部尚书郭朴。&&& 在这个任命的背后,是一个精得不能再精的打算。&&& 高拱不喜欢徐阶,徐阶知道。&&& 自打嘉靖二十年(1541)高拱以高分考入朝廷,他就明确了这样一个认识&&要当,就当最大的官,要做,就做最大的事。&&& 高翰林就这样踌躇满志地迈进了帝国的官场,准备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然而现实对他说&&一边凉快去。&&& 在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翰林院新人,七品编修高拱唯一的工作是整理文件,以及旁观。&&& 他看到了郭勋在监牢里被人整死,看到了夏言被拉出去斩首,看到了严嵩的跋扈,徐阶的隐忍,他很聪明,他知道如果现在去凑这个热闹,那就是找死。&&& 直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他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在这一年,他成为了裕王府的讲官。&&& 对于寂寂无名,丢进人堆就没影的高翰林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高拱牢牢地抓住了它。&&& 自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太子去世以后,嘉靖就没有立过接班人,不但不立,口风还非常之紧,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景王若即若离,时远时近。&&& 这件事干得相当缺德,特别是对裕王而言。按年龄,他早生一个月,所以太子应该非他莫属,但嘉靖同志偏偏坚信&二龙不相见&理论,皇帝是老龙,太子就是青年龙,为了老子封建迷信的需要,儿子你就再委屈个几十年吧。&&& 不立太子也就罢了,可让裕王想不通的是,按照规定,自己的弟弟早该滚出京城去他的封地了,可这位仁兄仗着没有太子,死赖着就是不走,肚子里打什么算盘地球人都知道。&&& 于是一时之间群魔乱舞,风雨欲来,景王同志还经常搞点小动作,整得裕王不得安生,唯恐到嘴的鸭子又飞了,整日提心吊胆,活在恐惧之中。&&&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高拱来到了他的身边,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位讲官除了耐心教授知识之外,还经常开导裕王,保护他不受侵扰,日夜不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高拱不求升官,也不图发财,像哄小孩一样地哄着这位软弱的王爷,并用自己的行动对他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面包会有的,烧饼会有的,皇位也会有的,就算什么都没有,也还有我。&&& 所以在那些年,虽然外面腥风血雨,裕王这里却是风平浪静,安然无恙,有高门卫守着,无论严嵩、徐阶还是景王,一个也进不来,比门神好用得多。(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32]&&& 裕王很感激高拱。&&& 关于这一点,严嵩清楚,徐阶也清楚。&&& 于是高拱就成了抢手货,双方都想把他拉到自己这边,严嵩当政的时候,高拱从一个讲官被提拔为太常寺卿(三品)兼国子监祭酒,成为了高级官员。&&& 高拱没有推辞,他慨然就任,却不去严嵩家拜码头:朝廷给我的官嘛,与你严嵩何干?&&& 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52),严嵩退休了,徐阶当政,高拱再次升官,成为了礼部副部长,没过多久他再进一步,任正部级礼部尚书。&&& 傻子也知道,这都是徐阶提拔的结果,然而高拱却依然故我,官照做,门不进,对徐大人的一片苦心全然无视。&&& 说句实诚话,徐阶对高拱是相当不错的,还曾经救过他一次:原先高拱曾经当过会试的主考官,不知是那根神经出了岔子,出了个惹事的题目,激怒了嘉靖。皇帝大人本打算打发他回家种地,好在徐阶出面,帮高拱说了很多好话,这才把事情解决。&&& 现在徐阶又一次提拔了高拱,把他抬进了内阁,然而高拱的反应却大大地出乎了徐阶的意料。&&& 他非但不感激徐阶,还跟徐阶捣乱,自打他进内阁的那天起,就没消停过。而闹得最大的,无疑是值班员事件。&&& 当时的内阁有自己的办公楼,按规定内阁成员应该在该处办公,但问题是,嘉靖同志并不住在寝宫,总是呆在西苑。当大臣的,第一要务就要把握皇帝的心思,对这么个难伺候的主,要是不时时刻刻跟着,没准明天就被人给灭了。所以但凡内阁大臣,都不去内阁,总是呆在西苑的值班房,坐下就不走。&&& 终于有一天,嘉靖没事散步的时候去了值班房,一看内阁的人全在,本来还挺高兴,结果一盘算,人都在这呆着,内阁出了事情谁管?&&& 嘉靖不高兴了,他当即下令,你们住这可以,但要每天派一个人去内阁值班,派谁我不管,总之那边要人盯着。&&& 于是内阁的大臣们开始商量谁去,当然了,谁都不想去,等了很久也没有人自动请缨,于是徐阶发话了:&&& &我是首辅,责任重大,不能离开陛下,我不能去。&&&& 话音还没落,高拱就发言了:&&& &没错,您的资历老,应该陪着皇上,我和李春芳、郭朴都刚入阁不久,值班的事情您就交给我们就是了。&&&& 徐阶当时就发火了。(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33]&&& 从字面上看,高拱的话似乎没错,还很得体,但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徐阶自然明白这位下属的真正意思,估计高拱先生说话时候的语气也有点阴阳怪气,所以二十多年不动声色的徐首辅也生气了:严嵩老子都解决了,你小子算怎么回事?&&& 虽然发火,但是涵养还是有的,徐阶同志涨红了脸,一言不发,扬长而去。&&& 看起来,高拱似乎有点不识好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但凡混朝廷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不欠人情,欠了要还。&&& 这才是高拱与徐阶两个人的根本矛盾所在,徐大人认为高拱欠了他的人情,高拱认为没有。&&& 徐阶不是开慈善机构的,他之所以提拔高拱,自然是看中了他的裕王背景,虽说自己现在大权在握,但毕竟总有下岗的一天,要是现在不搞好关系,到时高拱上台,想混个夕阳无限好自然死亡就难了。&&& 可惜高拱也很清楚这一点,要知道,在斗争激烈的嘉靖年间生存下来,官还越做越大,绝不是等闲之辈能做到的,他早就看透了徐阶的算盘。&&& 按照皇帝现在的身体,估计熬个几年就能升天了,到时候裕王必定登基,我高拱自然就是朝廷的首辅,连你徐阶都要老老实实听我的话,哪要你做顺水人情?&&& 加上高拱此人身负奇才,性格高傲,当年不买严嵩的帐,现在的徐阶当然也不放在眼里。&&& 精明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场地灯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