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生长发育,应该加强锻炼正确吗?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eec1d6d20c3ac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幼儿体育教育导论.ppt 8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前儿童体育
第一章 学前儿童身体运动的价值
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体育 体育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包括:学校体育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体育 1、定义:是遵循学前儿童身体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学前儿童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区别: 融保育与教育为一体的特殊的教育领域。 3、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p3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一、任务 ⒈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使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⒉通过开展适合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幼儿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 ⒊通过身体运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以增进幼儿心理的健康
二、教育目的 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体质:人体的质量
第三节 身体运动与 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 运动促进身体发展的基本原理:p5
一、运动系统 主要侧重关注由骨骼、肌肉、关节(包括韧带)等器官组成的与运动功能有关的肌体要素关系网络 ㈠骨骼
运动系统:骨骼
运动系统:骨骼 ㈡肌肉
运动系统:肌肉
运动系统:肌肉 ㈢关节
运动系统:关节 二、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 ㈠血液循环系统 ㈡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身体运动与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一、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⒈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⒉身体运动与大脑的功能状况 3、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
★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运动客体或自身动作在空间、时间上位移的反应。” 运动知觉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客体如运动的物体、同伴等,一种是自身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正确的运动知觉,就不可能准确的反映出外界运动客体、控制自身行动,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例如,一个拍皮球的孩子,如果他不能准确的知觉到皮球的运动方向、速度等特制,他就不能顺利的拍球;如果一个荡秋千的孩子不能准确的知觉自己身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他就很可能会从秋千上摔下来。
★体育与思维 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我们知道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倾向于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认识为起点和原因。学前期尤其是幼儿期是儿童实现去自我中心的关键时期。而学前儿童体育对帮助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要进行一项成功的体育活动,仅仅从儿童自身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儿童集认识自身,又认识事物,并能将自己与客体项区别,从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来进行思维活动与体育活动。例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年龄小的孩子常常指把自己的头藏起来,就以为别的同伴都看不到自己,但经过游戏的多次的进行,孩子就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了。
二、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 ⒈身体活动的能力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儿童的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非常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 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参加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往往是幼儿形成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之一。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 ★? 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体育活动常常是可操作性比较强、多样化的,所以孩子们常常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玩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⒉幼儿的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 ★儿童意志的形成 ??? 意志是指幼儿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儿童体育运动体现出的努力克服困难、自我说服等都是促进幼儿意志形成的重要体现。例如单脚跳的练习,需要幼儿由较强的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的鼓励自己坚持练习才能取得成功。再如,一个面对曾经失败过多次的攀爬架,他如何战胜怯懦、鼓起勇气去尝试,去学习,也是需要幼儿有非常坚强的意志的。
⒊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性规则的认识 ? 学前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种类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可以个人单独进行的,但绝大多数的运动需要在社会性的场合中进行的。这时幼儿遵守必须对活动或游戏的规则,这对幼儿进一步认识社会规则有很大的帮助 ★攻击行为的减少,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5页284页134页677页66页190页507页46页351页450页儿童运动有哪些好处 儿童不宜做哪些运动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儿童运动有哪些好处 儿童不宜做哪些运动
导读:我们都知道,运动对人体的健康发展很有好处,而且运动很多都是要从小开始锻炼的,那你知道儿童运动有哪些好处吗?哪些运动不适合儿童做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外的父母会保证孩子每天的运动,孩子要从小保持适当的运动,运动对小孩子的身体很有好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注意孩子智力的发展,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儿童运动的好处锻炼能保持体重事实证明,许多肥胖儿童在生活中明显缺乏锻炼。肥胖儿童更容易受到诸如: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威胁。因此,平衡能量摄入和能量输出并保持适当体重对于儿童很重要。要做到这两点可通过摄入能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平衡饮食与通过经常锻炼以消耗多余热量相结合来达到。锻炼使孩子更愉快、更兴奋这是由于锻炼时体内能分泌内啡肽,这种化学物质能使人产生极为兴奋的感觉。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比幼儿阶段更完善了,因此,选择的运动项目和范围也更为广泛。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能使身高增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孩子能够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因为长骨两端的骺软骨部分是骨的生长点。由于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身高随之有所增长。前苏联、德国等国家的婴儿游泳开展较广泛,那些地方的生理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婴儿参加游泳,身体增长速度比一般孩子快。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锻炼时,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格锻炼的同时,神经系统本身也经受锻炼和提高。如各种体操,可使婴儿从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为分化的、有目的的、协调的动作,这是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能预防疾病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杀菌的作用。促进智力发育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人在活动时,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从而促进大脑的功能,使大脑对动作反应更加灵敏。前几年的联邦德国一份报告说:学习游泳的婴儿长大后,其智力、独立能力和自信心都要比其他儿童强。从生理角度看,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脑的血流量,能供给脑细胞更多的养料和氧气。三岁前的营养对决定智能十分重要,而运动很有利于婴幼儿对营养的摄取,促进脑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智力发展很有益处。运动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各种运动的肢体动作都会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运动时心跳加快,血管适度收缩,血液循环加速,大脑的供血量就是大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另外一方面,营养对智能十分重要,而运动会有利于孩子对营养的摄取,并促进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对智力发展非常有益处。强化孩子肌体的功能强化心脏:有氧运动是指运动身体的大肌肉群,使心脏持续加速跳动几分钟。通过一次次的有氧运动,氧气被输送到肌肉。结果是,心脏变得更加强壮,做事时更有效率,不会很容易就感到疲劳。增强肌肉:锻炼能使肌肉更加强健,这样能给关节更好的支持,使人不易受伤。增加柔韧性:柔韧性越好的人就越不容易在剧烈的活动中发生拉伤肌肉或扭伤关节的问题。而生活中有许多休闲运动都对提高柔韧性有帮助,比如:武术、跳舞等等。哪些运动不适合儿童拔河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幼儿的心脏正在发育中,心肌柔软、心壁薄、容积小,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不能负担像拔河这样的大力量对抗活动。有医学工作者曾对250名5至6岁参加拔河比赛的儿童进行生理检查,发现心率均高,赛后1小时有30%的儿童心率未能恢复正常。这对儿童心脏机能是极为不利的。此外,拔河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往往会使儿童的手掌皮肤被绳索磨破,甚至由于双方拉扯时间过长,用力过猛,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臼或软组织受伤,严重的还会引起肢体变形,影响儿童体型健美。不宜过早练肌肉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且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劳。因此,在儿童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近代生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过早进行肌肉负重锻炼,可能使心壁肌肉过早增厚而影响心脏容量的增加,不利儿童心脏的正常发育。长跑人的高矮主要取决于全身骨细胞的生长,参加大能量消耗的长跑运动,会使儿童营养入不敷出,骨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倒立尽管幼儿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强,但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能力。扳手腕儿童四肢各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坚固性较差,扳手易发生扭伤。另外,如同拔河一样,屏气是扳手腕时的必然现象,这样会使胸腔内压力急剧上升,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受阻,而后,静脉内滞留的大量血液会猛烈地冲入心房,对心壁产生过强的刺激。10岁以下儿童不宜玩碰碰车少年儿童的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强烈震动时容易造成扭伤和碰伤。8岁以下儿童不宜玩滑板车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玩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此外,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有家长陪护,并且找平坦宽敞的非交通区域玩耍。极限运动专家认为,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一要遵循儿童自身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二要考虑儿童少年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器官各方面还没有成熟,自然很难承受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而且很容易造成损伤,比如超过儿童身体自身承受能力几倍的大运动量,就有可能导致儿童肌肉因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造成肌肉疲劳损伤,容易留下运动损伤后遗症。另外,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关节中的软骨还没有完全长成,长时间过度磨损膝盖软骨,日后容易形成关节炎。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膝盖损伤成年后患关节炎的可能性会增加三四倍。力量锻炼儿童生长发育时都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而且他们的肌肉力量弱,极易疲劳。也就是说,身体发育以骨骼生长为主,还没有进入肌肉生长的高峰期。如果这个时候让孩子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一是会让孩子局部肌肉过分强壮,影响身体各部分匀称发育;二会使肌肉过早受刺激变发达,给心脏等器官造成较重的负担;另外还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弹性。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从事大人常练的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练习。如果要练习肌肉力量,从初中一、二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儿童适合哪些运动立正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坚持立正训练,对矫正型腿和型腿非常有效。具体做法是:全身保持正规的立正姿势,并上提丹田气。O型腿者要两脚并紧,两膝关节尽力相靠,必要时可用弹性适当的橡皮带扎在两膝关节上,使其增加内靠力量。X型腿者两膝关节要并紧,两脚跟尽力内靠。每天进行2次或多次,每次坚持20分钟。乒乓球眼睛疲劳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而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双眼必须紧紧盯着穿梭往来,忽远忽近,旋转多变的快速来球,使眼球不断运动,血液循环增加,眼神经功能提高,从而能使眼睛的疲劳消除或减轻,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弹跳专家认为,凡是有氧健身运动皆有健脑作用,其中以弹跳运动最佳。如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舞蹈等,能供给大脑充分的能量,激发大脑的活力。在上述项目中,以跳橡皮筋堪称最佳。运动医学专家论证,它可使人体腰部、腿部肌肉、关节及大脑皮层神经得到整体协调锻炼。这一健身方法适于6~16岁的少年儿童,所需场地较小,地面平坦即可。游泳游泳时,阳光的紫外线不但可以杀菌,还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人在水中要承受水的压力,游泳时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比陆上困难得多,经常游泳能促进呼吸肌发育,肺活量增加,从而提高呼吸功能。冷水的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扩张,提高儿童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游泳对心肺的锻炼效果更为显著。游泳对心脏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排血量增加,还锻炼了全身大肌肉群,使身体长得健美匀称。骑自行车适合的年龄在7岁以上,这里的自行车指的是两个轮子的,呵呵。自行车需要非常好的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因此骑车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更重要的锻炼了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一个儿童的平衡能力好的话,他(她)也能够更好的掌控身体内在于外在的压力,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运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前儿童卫生学》练习题..doc 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前儿童卫生学》
一、判断题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错误)
2.身高、体重是衡量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确)
3.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会影响人的健康。(正确)
4.长得胖就是健壮。(错误)
5.人体出汗后可使体温降低。6.托幼机构的炊事人员可以两年体检一次。(正确)
7.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会影响其健康。(错误)
8.儿童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比成人的高。(正确)
9.学前儿童乳牙发生龋齿不会影响恒牙的生长。(错误)
10.托幼机构应频繁地轮换活动,变换活动的性质,使儿童的大脑皮层较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正确)
11.儿童年龄越小,需要睡眠的时间就越长。(正确)
12.有人说孕妇年龄越大,生出的孩子越聪明。(错误)
13.活动开始就应给儿童提供强度大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儿童尽快进入活动状态。(错误)
14.蛋白质是提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之一。(正确)
15.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正确)
16.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正确)
17.学前儿童的血压比成人低。(正确)
18.饭前可让儿童进行一些剧烈的体育活动,以增强食欲。(错误)
19.托幼机构在儿童午睡前可安排一些强度大的活动,以便使儿童疲劳后尽快入睡。(错误)
20.患病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正确)
21.儿童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比成人的低。(错误)
22.多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应及早矫治。(正确)
23.蛋白质主要来源于乳类、蛋类、豆类等。(正确)
24.进食过程中,儿童犯了错误要及时批评,以便改正。(错误)
25.某些儿童有鸡胸是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错误)
26.患水痘的儿童结痂后即没有传染性了。(错误)
27.儿童发生开放性骨折时,应先将外露骨骼推入伤口,再送医院治疗。(错误)
28.儿童不爱吃饭可能是缺锌造成的。(正确)
29.对于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可延长时间,直到玩尽兴为止。(错误)
30.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错误)
31.托幼机构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应每小时3次开窗换气。(正确)
32.儿童烫伤后应立即将贴身衣服脱去再用冷水冲。(错误)
33.学前儿童绘画、写字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5——10分钟。(正确)
34.某些儿童出现吃土、煤渣等异嗜癖是营养性缺铁的症状。(正确)
35.传染病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正确)
36.儿童将豆粒放入鼻孔内可用手指抠出。(错误)
37.儿童缺钙时,单纯补钙就可以。(错误)
38.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满足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正确)
39.糖有解毒功能,因此可以多吃糖。(错误)
40.学前儿童的阅读环境应有足够的照明,光线分布均匀,从右上方射入。(错误)
41.某些儿童有鸡胸是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正确)
42.肺炎是三岁以下小儿夏秋季节的常见病。(
43.口服补液盐不应用滚开水冲化。( 正确
44.断奶后,就应该添加各类辅助食品,以保证婴幼儿正常发育。( 错误 )
45.幼儿年龄小,所需热能相对比成人要少。( 错误 )
46.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以减轻疼痛。( 正确
47.像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会发生在童年。( 正确
48.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是矫治口吃的首要方法。(
49.一切学习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建立非条件反射的过程。( 错误
50.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越重越好。( 错误 )
51.儿童期恐惧就是儿童期恐怖症。(错误 )
52.精神性尿频不是遗尿症。(正确 )
53.婴幼儿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的增长。( 错误 )
二、选择题:
1.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中,可以在体内产生热量的有( A )
C.5种 D.6种
2.食物供给中既要考虑量的多少,又要考虑是否优质的营养成分为( C )
A.碳水化合物
3.夜盲症的病因是缺乏( A )
4.儿童热能消耗所特有的部分为( B )
A.基础代谢
B.生长发育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5.在婴幼儿百天时,应添加的最为重要的营养素是( B )
6.对于促进儿童生长,保持正常味觉,促进创伤愈合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重要作用的无机盐是( A )
7.6个月以下乳儿降温最为安全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5页284页134页677页66页190页507页46页351页450页无标题文档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
姚伟(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体育
学前儿童体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学前期是儿童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体育对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体育是使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和增强体质的教育。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力。
身体健康的标志,主要是从体质所包含的各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体质强与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体质是身体各方面的综合表现。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
(一)体格
体格指人体的形态和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比例(体型)、姿势等。一般通过测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等来测定。
体格的发展是指体格的生长发育。生长是细胞繁殖增大,细胞间质增加而引起的人体由小变大、由矮变高的变化过程,即人体量的渐变过程。发育是人体细胞、器官和系统结构不断变化,形态逐渐完善,机能逐渐分化和成熟的过程,即人体质的渐变过程。
(二)体能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包括基本的身体素质,如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基本的活动技能,如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
体能的发展指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提高。包括提高和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两者关系是:身体素质的发展通常是在各种身体的基本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
体格发展、体能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是衡量个体身体发展与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格与体能的关系:一方面,强健的体格是发展体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体体能的良好发展影响体格的发展,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机能状况,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身体的良好生长发育和体型及姿态。
(三)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病后的恢复能力。
(四)心理因素
体质也以心理发展水平来衡量,如本体感知能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能力,以及个性等。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
儿童体育能促进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儿童体质,是学前儿童初步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儿童各方面发展必须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儿童体育还有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功能,身体运动都伴随意志、情绪、记忆等心理因素,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豪放、坚毅、乐观进取等品质;体育活动中包括社会化的机会,培养儿童互助、合作、友爱、服务、责任、公正、宽容等社会态度。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解剖生理等方面有自身的年龄特征,体育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的身体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良好的环境与教育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学前儿童的机体尚未发育成熟,神经系统和各组织器官柔嫩、运动和调节力差,极易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尤其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满足生理需要,保证安全,从而逐渐从依赖成人到成为自立的人。
三、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
由于学前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比较差,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学前体育的任务是要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儿童身体,积极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使他们从小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儿童的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是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应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并在学习生活自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学前儿童自信心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各种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前儿童生活中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儿童勇敢、机智、守规则、互助友爱等良好品质。因此,要从小就培养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愿意参与体育活动。
四、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和手段
为了完成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既要积极进行对幼儿的生活照料、卫生保健等工作,又要开展体育活动和幼儿身体锻炼方面的工作,两者不可偏废。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
在托幼机构中,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科学而精心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托幼机构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以及学前儿童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呢?
1.提供合乎卫生要求的房屋、设备和场地
托幼机构的房屋要符合卫生和教育要求。活动室以向南或向东为适宜,每个儿童应占地2.5平方米,室内高度至少达到3米,才能保证室内空气良好。室内采光面积为地面的1/5,光线充足、适度。室内要干燥、通风,墙壁以淡色为宜。活动室和盥洗室的设施设备要符合卫生和教育要求。要提供儿童游戏和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以便于儿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托幼机构环境要绿化,布局合理。
2.提供合理的营养和膳食
营养是保证人体的健康和增强体质的重要外部因素。学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所需的营养一方面补充每天活动中机体代谢所消耗的能量,另一方面还要供给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学前儿童对营养的需求更强。营养不仅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也有影响。
托幼机构应根据学前儿童生理特点、进餐心理和营养需要来制定食谱,科学合理地调配各种营养的供给量,保证学前儿童获得合理均衡的营养。另外,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儿童进餐,进餐时间要固定,保证学前儿童愉快进餐,同时培养文明的进餐习惯。教师注意观察,及时对有需要的儿童给予帮助和指导。
3.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有机体维护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状态,通过睡眠可以使神经组织在觉醒时所消耗的能量得以恢复,保护大脑皮层的细胞免于过度疲劳或衰竭。对学前儿童来说,神经系统容易产生疲劳,必须保证睡眠时间,获得有效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是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要为学前儿童创设符合卫生要求的睡眠环境,同时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如养成睡眠的节奏性、正确的睡眠姿势、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等。
4.注意合适的衣着
衣服能调节身体与外界冷热温度,保护身体,防止身体过多散发热量。教师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为儿童增减衣服,同时培养儿童独立穿脱衣服的能力,培养衣着清洁整齐的好习惯。
(二)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生活制度就是科学合理安排学前儿童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顺序和时间,使儿童生活有规律、有节奏。
制定生活制度的依据首先是人体生理活动以及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规律。合理的生活制度能保证各器官和组织的有节奏的活动,这种活动多次重复,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关系就固定下来,前一种活动成为后一种活动的条件刺激,而建立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从而能从一种活动形式很容易转到另一种活动形式,减少神经细胞不必要的消耗。其次,制定生活制度要依据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注意保护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活动持续时间不能过长,活动方式要多种多样,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年龄越小,睡眠时间应越长。幼儿消化系统机能比较差,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一般三到四个小时,因此两餐之间间隔时间应不少于三小时,不超过四小时。制定生活制度还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地区特点和家长的需要。
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严格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不仅使儿童有规律、愉快地活动和生活,而且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组织的行为。只有在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生活中,才能开展各种活动,有效促进儿童发展。在执行生活制度时,教师要考虑个别儿童的特殊需要,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灵活性,使每个儿童都能愉快生活。
(三)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发展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
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能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体操(徒手操、轻器械操、模仿操)、队形队列练习(站队、变队)。
体育活动的形式有:早操、健康教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
组织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活动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深入观察了解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做到一般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还要注意持之以恒,坚持经常化。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四)利用自然因素积极锻炼幼儿的身体
所谓锻炼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以提高和改善有机体适应外界各种条件的变化的能力。主要是利用自然因素,如阳光、空气、水进行锻炼,提高、改善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利用自然因素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渐进性、经常性、活动方式多样化,照顾个别儿童的需要。
(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习惯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动力定型是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在同一条件下连续出现的同一刺激的经常反复和加强,可以形成大脑皮层固定下来的条件反射系统。为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要建立一定的生活制度,创设适当的生活环境和设备,制订幼儿每日应遵守的各项活动的常规。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个人身体和服装清洁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经常洗澡、学会刷牙、经常剪指甲、独立穿脱衣服,保持衣服整洁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不剩饭、细嚼慢咽、不喝生水等;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废物、玩具用后放回原处等等。
各个年龄班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的内容基本相同,在要求上和掌握程度上逐步提高,逐渐养成自觉性。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一贯,不能间断。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一般采用演示和讲解、练习、榜样等方法,结合各种游戏进行。
(六)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进行安全教育
在托幼机构中,卫生保健工作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根本措施。托幼机构中必须要有健全的卫生保健制度和预防各种疾病的有利措施,并严格执行。
托幼机构中必须建立各种健康检查制度,如儿童入园的体检、每日晨检、定期体检、患病儿隔离制度等。托幼机构中应设有医务室、隔离室和简单的医疗器械及常用药品,对儿童常见疾病和简单外伤能及时治疗与处理。
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对学前儿童非常重要。幼儿独立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在发展过程中,知识经验缺乏、判断能力有限,但是好奇心强、好动,所以进行安全教育尤其重要。安全教育包括防火、防触电、防溺水、摔伤、烫伤、食物或煤气中毒等教育,还要教儿童处于危险情境该怎么办。不仅要教育儿童掌握各种物品使用的正确方法,教育儿童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而且要制订必要的安全制度,配备安全设施,为儿童创设安全的环境。教师要加强责任感,精心照顾和保护儿童。
(七)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儿童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互相影响。为了儿童心理健康,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一个温暖的环境,关心、爱护和尊重每一个儿童。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表扬和肯定幼儿的进步,培养儿童的自信和自尊。要减少儿童不必要的挫折,使他们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心情愉快。
以上各项体育工作都要全面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疏忽都将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托幼机构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全面作好体育工作。全体人员要互相配合、分工协作,还要与家庭密切配合,统一要求,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第二部分: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发展智力的教育。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学习和掌握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前儿童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智育与一般智育的概念不尽相同,学前儿童智育强调按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加以引导,使儿童获得粗浅知识,以增进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学前儿童智育强调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强调智慧发展的启蒙性。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学前教育受智力先天决定论影响。只养不教,重养不重教。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学前教育中谈到了发展智力问题,但由于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认为智力发展自然包括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培训中。因此,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智力发展问题。
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际上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类知识以几何基数增长,60年代人类知识比1750年翻16倍。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能仅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要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以应付“知识爆炸”。另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遗传决定论受到批判。智力发展是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相互决定论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智力可塑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智力可塑性越大。过去认为婴幼儿是软弱的、无能的,研究表明他们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对婴幼儿学习能力的发现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智力的早期开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各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共同特点就是都强调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而且教育的重心向人生的两端延伸,重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智力开发热”一直持续到今天。
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早期智力教育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价值上。
1.智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快速的更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换,使人们的服务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等都迅速发生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从二战之后的六十年代开始,国际上生产和劳动结构发生了变化,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的比例逐渐增高。世界各国都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经济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
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为把我国的人口负担变成人口优势,就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强调的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前期的智育是人生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智力教育,为他们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奠定最初的基础。
2.学前儿童智育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智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智育可以使个体产生和具备接触和掌握人类文化精神财富的愿望和能力,领略人生的美与幸福。在学前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许多婴幼儿的追踪研究、智力测验、名人天才的自传分析和动物实验的大量材料都表明,学前期的智力发展在人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前儿童智育为每一个儿童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考虑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大可能性,在满足学前儿童认识需要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能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心理学家米芜凯(Milwankee)对母亲智商在80分以下的,有智力落后倾向的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研究。3个月至6岁的幼儿期间进行两次智力测试。一次在2岁,一次在5岁。结果表明受到早期干预的幼儿平均IQ得分高于未接受早期干预的控制组儿童。早期干预对智力发展的有重要影响。
IQ测试年龄
学前儿童智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发展价值是统一的。通过发展智力,为儿童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儿童今后的人生幸福创造条件,同时,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也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也为人的智力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同时也提出了最大的需求。
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各育是统一、协调起作用的,缺一不可。智育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同德、体、美一起构成完整的教育。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知识的基础和智力基础。通过发展儿童智力,为其它各育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智育与其它各育互为条件,相互渗透。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学前智育的目标: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发展学前儿童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感知觉是人认识的来源,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学前儿童智力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感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是依靠对事物与现象的形状、声音、外形与活动特性来进行思考的,他们的思维主要通过感知、动作和形象来进行,看、听、闻、尝、摸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操作能力是在大脑支配下通过身体有关部位的运动作用于一定对象的能力,也是一种手脑并用的能力,是学前儿童探索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主要方式。学前儿童智育鼓励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接触周围事物,注意引导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学习和发展。
2.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学前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发展学前儿童的口语交往能力是学前智育的重要任务。幼儿掌握了口语之后,才能更好地与人交际,进行各种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学前期教师应给儿童提供多说话、多交流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发现,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3.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知识和经验
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外延很大,一般概括四个层次的知识:常识、经验、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常识是一般人所普遍熟悉的普通知识,一个经验丰富、阅历很深的人可能有许多方面的常识。常识的最大缺陷表现在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整体的认识,而是出于表面,流于肤浅,不探索事物的究竟,不能使人掌握专门的知识。因此,常识之中包含许多错误,即使有些是正确的,也没有明确的逻辑基础。经验知识有深刻的实用根源,与日常活动密切相关。经验不具有理论性、规律性和系统性。经验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直接描述。经验知识的获得往往依赖于经验的归纳和经验中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经验知识有时表面上具有与规律相似的形式,但它并不是对整体和事物本质的认识。经验是科学概括的材料,是学习抽象科学理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科学知识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的关于自然和人的规律性或本质认识;是运用理性思维方式、方法和科学实验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可靠的知识;由科学的概念、术语、命题、陈述、定律构成的一种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简明性、系统性、预见性等特征。科学知识对人类的行为和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工具,是经过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的结果。同时,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求实、完善和发展。哲学知识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人类提供有关如何发现真理、识别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为人类提供现成的关于具体事物的真理性结论。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获得的知识主要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学前儿童的经验性知识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它主要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现象,是儿童感兴趣的、能够通过感官感知到的知识。(苏)奥多耶夫斯基曾指出“学前儿童掌握的知识是任何学科前的知识”。学前儿童获得的知识还具有粗浅性的特点,相对于逻辑、概念、法则所掌握的抽象知识,学前儿童学习知识的反映形式是具体的、粗浅的。
学前儿童的知识范围是广泛的,包括儿童周围各个方面的事物与现象。在社会生活方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对社会生活物质环境的认识。在自然方面包括生物(动物、植物)、天气、季节、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等现象。还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4.发展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愿意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求知欲是积极主动探索事物奥秘、寻求问题答案的意向和愿望。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强烈的好奇心是发展求知欲的基础。教师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并积极加以引导。“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发问是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鼓励儿童发问,并及时、耐心地给予回答,或者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探索,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表现在好动的行为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满足他们好动的需要。
5.发展学前儿童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适应和改变环境的心理能力。是“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认识能力”。智力主要由感知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组成。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条件。
(1)智力与知识
智力与知识是互相依赖,彼此促进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印象。相对于知识而言,智力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历史上有两种对立的主张,形式教育主张发展智力,不重视知识;实质教育主张掌握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首先,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占有知识,要实现对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基本阶段。这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实现着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形成着智力活动的方式、技能。其次,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制约着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理解、巩固。智力的发展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实现的。知识虽然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但是必需通过合理的传授与学习方式,才能促进智力发展。知识的学习能否成为智力发展的条件,关键在于学习知识过程中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即是否运用掌握了相应的智力活动技能。另一方面,还在于知识本身的智力发展价值。不同知识所具有的智力发展价值是不同的。
(2)发展学前儿童智力应注意的问题
①处理好知识获得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②了解把握学前儿童原有的智力发展水平,有效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③以感知觉为基础,促进幼儿智力的协调发展。
④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学前儿童的知识系统化
前苏联学前教育家索欣、查包洛塞兹、乌索娃等人提出,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分两类。一类是较简单的知识,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在游戏、劳动观察中可以获得;第二类是较复杂的,系统化的知识,掌握这类知识需经过专门的教学。
知识体系是关于一定物体和现象知识的总和。知识系统化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把部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学前儿童知识系统化就是引导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加以整理,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体系。中小学掌握知识系统是学科系统,以概念、法则等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理性的概括为基础。学前儿童的知识系统化是建立在感知概念基础上,作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以表象形式表现出来的,其概括程度不高。
并非任何知识都能成为促进智力发展的条件,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促进智力发展。知识系统化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学前儿童知识系统化有重要意义。首先,系统化的知识可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帮助幼儿理解,形成概念。第二,系统化的知识有利于记忆、迁移。零散的、没有系统的知识容易遗忘,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能长久保存在记忆中,并随时适用。第三,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系统化的知识易激活智力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即是建立知识系统的过程。知识系统化使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乌申斯基说:“只有体系,即出自事物本质方面的体系,才能使我们充分支配我们的知识。充满了支离破碎、毫无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混乱的储藏室,在那里连主人自己也找不到任何东西。”
(4)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我国正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创造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在当前,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和标志之一。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相对于模仿。模仿力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重复性,为动物与人类共有。创造始于模仿。模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人们往往在观察学习,模仿他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十分复杂。朱智贤指出:“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是高度发展的智力。创造力与智力有重度正相关。创造力高,智力也高。高创造力者必有中等以上智力,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也低。”(美)戴维斯把创造力定义为思维的流畅性,产生大量设想的能力。有创造力的人思维具有灵活性,对某个问题提出不同解释的能力;思维具有独创性,具有提出不同的、独到设想的倾向;思维具有精细性,敏感性等等。
学前时期是创造力的启蒙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已经萌发了创造的要求和行为,他们乐于探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富于幻想,喜欢动手操作,这是发展创造性的可贵土壤。
①建立一个鼓励创造的环境气氛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各种条件,鼓励儿童去创造和想象。在物质环境方面,要为学前儿童提供多种材料和玩具,给儿童自己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心理环境方面,教师要给儿童心理安全感,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行为,如绘画中新的情节,故事中新的语言或动作等。
②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各种提问,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同时给幼儿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多种方式找出多种答案。教师要多提出开放结尾(open-ended)的问题,即一个问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而不是封闭结尾(close-ended)的问题。
③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心理因素除智力因素,还有非智力因素:情绪、动机、独立性、坚持性、抗挫折能力、勇敢、进取等等。创新型人才除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之外,还要有创新型人格特征和创新意识。
第三部分:德育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
德育即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道德反映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态度。
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即为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个人按社会的道德标准所表现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思想品德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点与立场、道德品质,由此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还包括法律教育、心理教育等。
学前儿童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学前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前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存在“先入为主”的特点,如果先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以后想用性质相反的品德去改变它,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越是基本的、核心的道德要求越要从小就开始培养。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包括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的、审美的各个方面。品德和性格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部分就是道德。”通过学前德育,可以使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通过学前德育可以培养学前儿童友爱、勤奋、合作等道德品质,这些良好的品质使儿童受益终身。
2.学前儿童德育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培育下一代的工作,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幸福和睦的迫切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既是长期的战略目标,又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实现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要从小抓起。逐步培养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是非、真假、美丑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长大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这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二)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惜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三)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学前儿童的德育目标对不同年龄儿童内容与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友爱”对3岁儿童的要求是:逐渐适应集体生活,能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的玩,不争抢玩具,不独占玩具。对四岁儿童的要求是: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关心、帮助。对五岁儿童的要求是:愿意为集体、同伴做事情,帮助有困难的朋友。谦让,遇到纠纷主动调解解决。
三、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了解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是进行学前德育的基本前提。掌握了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可以提高学前德育的水平和效率。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是知、情、行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种心理因素。
三种因素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的教育过程。
1.学前儿童的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指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的评价以及其意义的理解。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是产生自觉道德行动的前提和基础。
(1)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研究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他让儿童对一些特定的行为情境中行为者的行为做出评价,从中揭示道德观念的发展过程。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年长的儿童则根据行为者行为的主观意向性,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①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有阶段的连续过程。道德发展起源于主体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皮亚杰提出,正如儿童是其理智世界的建构者一样,儿童是其道德观的建构者。其中,理智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人、教师及社会环境因素的教导和影响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②儿童道德判断逐渐从他律水平向自律水平发展。他律道德即尊重准则,在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父母、教师、警察等制定的规则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服从成人或成人制定的行为准则就是道德的。他律水平的儿童往往倾向于从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向去判断行为的责任。自律道德是道德判断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不平等、公道、不公道等社会标准来判断是非,是为儿童自身已有的主观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年幼儿童为什么表现出他律道德?皮亚杰认为主要源于儿童的自我中心。年幼儿童分不清自我与外界,把环境看作是自身的延伸,从而自然的、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他们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好像成人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想的似的。这是认知上的局限。年长儿童过渡到自律水平是因为认知上的成熟和自我中心主义的削弱。另一原因是同伴间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真正的社会合作关系,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总之,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具有客体性,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为儿童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具有主体性,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自律水平的儿童能在思想上理解道德观念,受观念上的法则所支配。皮亚杰认为观念上的法则是儿童道德的核心。只有达到自律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中解放出来,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相互作用,只有在相互交往中,儿童学会把自己的观念与别人的观念相比较,认识到差异;在交往中认识到同样的行为会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导致不同的结果;在交往中开始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共同协作,发展公正感。
(2)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kerg)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理论。以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讨论,回答问题,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
①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
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制约着道德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
②德育不能脱离儿童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反对灌输。
柯尔伯格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于处于第三发展阶段的儿童,只能讲第四阶段的理,一味的灌输第五、第六阶段的大道理,不能被儿童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而付诸行动。
③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道德讨论和创设一个良好的、公正的道德氛围。
柯尔伯格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道德讨论法(moraldiscussion)和公正团体法(justicecommunity)。
(3)学前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与教育
学前儿童已经具有了简单的、粗浅的道德认识,但是比较肤浅,道德认识往往和自己的直接经验或具体事物联系起来,道德判断和评价有很强的依赖性,按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外在结果。
学前儿童道德认识的教育是长期的过程。道德认识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初步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①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道德认识。
故事、童话等文学艺术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容易感染儿童,使儿童获得直观的道德知识。对他律阶段的儿童而言,道德就是知识,道德知识的直接传授是必要的,但是传授的规则必须是经过严格选择的,教师要与儿童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传授的目的在于让儿童掌握行为方式,而不是让儿童学会服从。
②对儿童的行为及时进行评价,提出合理要求。
行为准则和道德认识的获得必须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教育者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儿童提出合理的、可接受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对儿童表现出的良好行为要积极强化,以正面教育为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仅仅批评错误的行为,并不保证他们懂得了正确的行为方式。
③通过提供儿童讨论、交流的机会,发展儿童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
学前儿童正从模仿、服从成人的评价向评价标准内化过渡,要给学前儿童运用自己已有的道德认识去分析和评价自身和周围人行为的机会。逐步培养他们对周围的人与事的初步判断能力。
2.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
(1)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是伴随道德认识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是情感的高级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得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道德情感的形式分三种。直觉性的道德感是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道德体验。它是由具体情景而引起的,以迅速产生为特点。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形象性的道德感是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道德感是在意识到道德伦理的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性的情感体验。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道德情感的作用与发展
情绪、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也是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感受。随着人类自身的演进,人类情感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用于人类发展自身、提高生命质量的价值越来越被发掘出来,如情感具有激化—动力、认知—预测、评价—选择、享用—保健等功能。道德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道德认识的激发力量与引导力量,对道德行为具有调控作用,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移情(empathy)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和分享,是个体对对方情感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性反应。一个人的移情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而且需要理解他人所处的产生情绪的情境,即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移情有助于产生助人行为。
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婴幼儿的自然的社会性情感是人的道德发展在早期最重要的心理基础。在婴儿期,人首先是以情绪、情感作为沟通信号与成人进行沟通的。3个月有了社会性微笑,6个月开始表现出依恋感,一岁左右的儿童已产生一种对别人最简单的同情感,跟着别的孩子哭和笑,二、三岁产生简单的道德感。成人对其行为的评价和情绪表现,使儿童产生相应的情感。进入幼儿园之后,情感得到迅速发展,萌发同情、羞愧、集体感。总之,最初的依恋感、安全感、归属感是儿童社会性、合作性行为最重要的源泉。婴幼儿依恋感的形成,有利于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是形成德性最基本的情感品质。
(3)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与培养
学前儿童初期的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很难分开,他们常常由于某种强烈的情境刺激而引起情绪体验,往往缺乏道德认识的因素。随着学前儿童身心的不断发展,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相联系。学前儿童情感外露、冲动,直接表现在外部行动上;道德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成人的情感情境。
对学前儿童进行道德情感教育,首先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道德情感的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其次要引导儿童将道德认识与各种情感体验结合起来;第三,尽量使儿童多体验积极的情感,给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如依恋感、敬畏感、幸福感。敬畏感如德国的斯普朗格所说:“凡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仅吸引着我们,同时也会形成一种距离感,有谁想要接近它,会为自己的卑微而觉得行秽;有谁想要远离它,却又深感与所悦者分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要从小让儿童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让儿童从小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3.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指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直接体现,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自觉的道德行动是以相应的道德认识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的培养都要从道德认识开始,更不能等待道德认识形成以后才开始道德行为培养。
学前儿童在还不能理解很多道德规范时,成人就已经要求他们遵守行为规范了。如一岁时教儿童招手表示“再见”,点头表示“你好”;二岁时给爸爸拿拖鞋,分享糖果等。儿童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的道德动机,也不知道这样做就是“有礼貌”、“尊敬长辈”,只是由成人的鼓励而去做的,其直接动机是希望获得成人的称赞和爱抚。因此,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常常是由非道德动机开始的,是在生活、游戏或不自觉的模仿中发生的。他们首先掌握行为方式,然后在行动过程中逐渐认识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逐渐发生动机转化,由非道德动机转为道德动机。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具有模仿性。通过模仿多次,自然成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理解行为的目的与意义。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不稳定,经常出现言行不一,行动反复。主要原因是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差,抑制能力尚未很好地发展,道德品质因素发展不平衡,行为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受情绪支配。
对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要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中、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起来的。教育者要有目的地为学前儿童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布置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有机会反复进行练习,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另外,学前儿童具有好模仿的特点,要给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容易被儿童接受。培养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还要逐渐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动机,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动机,并注意对良好行为的积极强化,增强行为的目的性。
(二)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的。德育不是简单的外部灌输和机械的行为训练,而是在教育影响下,儿童通过自身的积极活动,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意愿的教育过程,儿童是自身道德的建构者。只有教师的教育与儿童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
学前儿童德育过程要正确处理“规范”与“尊重”的关系。“说教式”、“管教式”的德育培养不出自觉的道德主体。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儿童想做好孩子和社会交往的动机,以及对教师爱的追求与期盼,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及时的赞许、认可、强化,引导儿童逐渐形成合乎期望的行为表现。
(三)学前儿童的道德品质是在现实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活动与交往是学前儿童德育过程的基础。一日活动中各种活动与交往,使已有观念得以表现,也使已有观念得到改造。活动与交往是幼儿体验和理解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
学前期培养的良好品质为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学前儿童德育具有奠基性、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断纠正儿童的错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爱心、需要对儿童心理有足够了解、对教育规律有清醒认识的长期过程。
凡是德育过程,都要遇到并解决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矛盾。在学前儿童身上表现的矛盾,除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矛盾,还有成熟与幼稚的矛盾,有教与无教的矛盾。要坚持正面教育,不伤害自尊心,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
四、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途径
1.渗透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
学前儿童的品德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与交往中反复练习、实践中形成的。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最基本途径。首先,在各种活动中要创造儿童相互交往的条件,发展良好的品德。其次,结合不同的活动内容,恰当的提出品德行为的要求,例如体育游戏中,要求儿童遵守规则。第三,组织好一日生活内容,在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例如在入园的环节,培养幼儿礼貌行为,问教师“早晨好”,与家长说“再见”,平时及时处理儿童的纠纷、及时评价每个儿童的表现。
2.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
专门的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时间不固定。例如“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信”,针对班级中儿童的争执进行的讨论,以及针对儿童行为中的问题进行的讨论,如“没有垃圾箱,手里有了垃圾怎么办?”等等。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
1.角色扮演法(roleplaying)
角色是指社会生活中有相应的职位、承担一定责任且遵守特定社会规范的个体。角色承担(roletaking)是儿童从他人的眼光去认识和了解他人所处的地位与内心状态(包括他人的意图、情感与思想)的能力。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一个人试着设身处地的去扮演另一个在现实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的行动过程。
角色扮演法就是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儿童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儿童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和理解角色的感受与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例如,给儿童提供一个开放结尾的故事情景,引导儿童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并尝试以自己的行为继续扮演角色,为故事编一个结尾。“在游戏活动中,军军不小心踩了童童的脚,童童非常不高兴,游戏结束后,童童趁军军不注意,狠很地踩了军军一脚,然后就跑了。这个时候,军军该怎么办?”
关于角色扮演法的经典性研究:
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的角色,按既定的要求作一次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则仅仅是这几位发言者的听众。
角色扮演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的被试态度沿着发言时所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改变,而听众却很少受影响。
还有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角色扮演中所花费的力气愈大,改变态度的效果愈好。
角色扮演训练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有利手段。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儿童在特设情景下的助人行为与日常生活中亲社会行为的次数,并提高儿童的助人动机。角色扮演训练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反映儿童的生活特点,能引起儿童兴趣,吸引儿童注意力。角色扮演以表演的形式出现,符合儿童活泼好模仿的特点。角色扮演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亲社会行为的范例,同时,提高了儿童角色承担能力,使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表现,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表现出更多的良好行为。
通过正面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儿童讲清简单道理,并用之指导行动的方法。
(1)提供正面论据。
学前儿童认识能力有限,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之中,所以,对学前儿童讲解道理和提供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提供正面论据。对学前儿童的日常良好行为塑造,树立正面榜样,表扬为主。
美国霍夫兰德(C.L.Hovland)等人在二战后期,根据政府要求说服士兵相信对日战争可能要延长,以防止他们产生对日本会提前投降的幻想。
第一种是只提供正面论据。强调日本人数多、士气高、武士道精神,还控制了不少当地资源,而美国到太平洋基地的补给线很长,不容易迅速供应补给品,因而战争可能要继续两年。
第二种是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除第一种正面证据之外,还强调了不利于日军继续作战的因素,如“盟军的海军力量强于日本”等等,结论还是战争要继续两年。
结果,对于受教育程度较多的士兵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比较容易改变态度,而只提供正面论据更有助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士兵改变态度,正反两方面论据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2)以情动人
学前儿童的行为受情绪影响大,“儿童是情绪的俘虏”。学前儿童德育要运用富于情感色彩和引人入胜的说服内容,使儿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容易接受教育影响。
(3)运用讨论法
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主动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年幼儿童来说,由于知识、经验和语言能力等发展的局限,讨论可以从议论入手,开始时以教师为主,儿童为辅,教师引发讨论内容,儿童进行补充,逐步过度到在教师指导下,儿童主动地进行讨论。
3.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
(1)表扬奖励
表扬是对儿童正确行为的确认、肯定,并给予支持和夸奖。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与事件。表扬奖励能帮助儿童明确是非,提高学习良好行为的信心和上进心。积极的表扬和奖励所体现的尊重和信任,可以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儿童不断进步。
表扬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的表扬和奖励,教师用肯定的语气来确认和激励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眼神、表情、动作上的表扬鼓励;物质上的表扬奖励;权利、委托方面的表扬奖励;文字表扬奖励。表扬奖励又可分为奖品、荣誉等外部奖励和道德行为后体验到的满足感等内部奖励。
教师要正确运用奖励。首先要正确选择表扬奖励,教师运用奖励以多次奖励但不至于引起迅速满足为原则。其次,要及时表扬奖励。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及时的奖励有利于儿童及时获得情感的满足,使良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第三,表扬奖励要具体明确,要明确指出儿童的良好行为、突出表现或具体进步,不能笼统抽象地采用固定的表扬奖励形式。另外,随儿童年龄增长,引导儿童体会内部奖励的满足感。
(2)批评惩罚
批评是对儿童行为表现给予的否定性评价。批评不仅要求儿童改正不良行为,而且还可以预防不良行为的产生。批评与表扬一样,在儿童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要根据不良行为的性质、过错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严词告诫的口头批评是主要的批评方式,但是,如果长期运用口头批评的方式,容易使儿童对批评习以为常,而且会产生逆反心理。批评也可以是无言的,以眼神、身体姿势或动作来表达老师的情绪和态度,暗示儿童做错了事情,也会对儿童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批评要有针对性,注重事实和儿童的态度。教师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批评教育。批评必须公正合理,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原则。“你还告别人的状呢,先管好你自己再说吧”,不根据事实进行公正的判断,不就事论事,而从主观印象出发,把不相关的事情没有道理地联系在一起,容易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惩罚是指在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以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惩罚是很敏感但辅助性很强的教育手段。惩罚能减弱不良行为,抑制不良行为。但是,惩罚不是目的,是一种教育手段。
惩罚一般分两类。一类社会性惩罚,又称心理惩罚。包括自然后果的惩罚,即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应有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剥夺性惩罚,如权利剥夺、情感性剥夺、物质剥夺等。另一类是生理性惩罚,即通过对儿童身体的野蛮、粗暴管制,试图使儿童行为发生转变的一种不正确教育方法。这种强烈刺激儿童身体的方法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严令禁止的。
惩罚不是目的,必要的惩罚必须考虑其教育效果,要使惩罚有教育意义。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儿童,更不要讽刺挖苦。惩罚要及时,抓住时机,教育效果会更好;惩罚要公平、合理、适当;惩罚时间不能过长,只要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行为后果,并立即纠正就达到目的了。惩罚的基础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惩罚一定要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培养儿童的羞愧感、内疚感。由于惩罚带有强迫性、抑制性,容易使儿童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所以,惩罚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情绪表现,及时给以鼓励、信任,唤起儿童的上进心。
五、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社会化
“社会化”最早源于人类学。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社会化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一个通用的术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人类学的社会化强调文化传播和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化着眼于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提供个体获得个性特征、动机、价值、观念、标准和信仰的全部过程。社会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广阔舞台和不尽源泉,社会化,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下逐渐独立的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
社会化具有个体的能动性、社会的强制性、发展的连续性等特点。社会化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是能动的,即个体不仅要适应社会,而且能影响其他人的社会化,还能改造社会。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必然接受社会的影响,受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强大影响。当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会发生变化,个体需重新学习,再社会化,才能适应、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不是形成相同个性的人的过程,而是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的过程,即个性化的过程。社会化寓于个性化之中。社会化与个性化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结果导致儿童在认知和行为上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并发挥相应作用。社会化并不消灭个性。每个儿童都在以自己特有的风格、速率和程度进行社会化,并形成自己的特性——个性化。每个儿童总是以他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去接受社会化。
(二)社会性
广义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相对,人由于社会生活而获得的特征与品性。是人的社会化的结果,涉及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吃、喝、睡等生理需要,人的住行等行为模式都已打上了人了社会生活影响的烙印而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还带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性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下的人的发展的全部结果。狭义的社会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一个方面,与人的身体、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相对而言。德育中的社会性是狭义的。
社会性的内容广义上包括合群性、道德特性、哲学特性、政治特性。狭义的社会性主要指合群性。
品德是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社会性教育的结果。社会性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是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社会性不只是品德,品德不等于社会性。品德的形成是社会性发展中的高层次的内容。
德育是对人的社会性发展的规范与引导,按照社会的期望与要求,来引导和促进人的社会性的发展。重要表现在按人的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使人的社会性从低级层面向高级层面发展;对人的社会性发展方向进行规范。学前儿童德育主要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层面发挥作用。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
1.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
(1)对自己的认知
自我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独立性等。自我概念(self-concept)影响着人格的形成,制约人格的发展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动力,可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和周围事物有正确的态度,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责任心强的孩子或成人与浑浑噩噩混过一生的人是根本不同的,这种不同就在于他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和自尊的程度。”
婴幼儿自我概念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和人际间的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婴儿最初不能区分人与物、物与我,出生第二年出现自我的视觉表象,在镜子中识出自我。婴幼儿时期的积极的自我概念主要包括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受到别人的重视;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操纵”周围世界;觉得自己是独特的人,受到别人的爱护和尊重。教师要满足婴幼儿生理需要,使他们获得安全感;满足婴幼儿爱和尊重的需要,培养自信心;给婴幼儿获得自主、独立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感。
(2)对他人的认知
包括对他人外形特征的认知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3)对社会环境、现象的认知
包括认识家庭、幼儿园、社区机构、国家及民族、邻国、重大社会事件等。
(4)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包括对文明礼貌知识和习惯的认知、公共规则、集体规则、基本道德准则、交往规则的认知。
2.学前儿童社会情感教育
依恋感、自尊心、同情心、羞愧感的培养。
3.学前儿童社会行为、技能教育
社会行为是指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基本表现形式有表情、姿态、言语、活动等。包括助人、分享、合作等。
第四部分:学前儿童美育
美育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
柏拉图提出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亚里士多德曾说“音乐具有教育、娱乐和理智享受三者的性能。:”我国古代重视艺术教育,“礼、乐、射、御、书、术”,孔子把《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育弟子的内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蔡元培是学校美育的奠基人,他提出“美育的作用在于陶冶情感、消除私念、养成纯洁的习惯,增添人生快乐,提高人的创造精神。”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从胎教做起”。当代的美育观是把美育看作是一种生命教育、人生教育,根本宗旨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生的关切,追求人的精神自由和解放,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格的完整和谐与生存幸福。
一、美、美感、美育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和发挥。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美作为理性与感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范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高尔基说:一个人,甚至当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市侩的时候,仍然是爱美的,对美的渴望是一种健康的“倾向”,构成这种渴望的基础品是生物学的一种对完美形式的追求。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美学词典》中,“美是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对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所有构成人的审美对象的事物的总和。”
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可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种形式。现实美包括自然美:自然界原来就有的,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以及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美;社会美:社会生活中社会事物与社会现象的美侧重于人的内在精神层面。
人的行为、性格、社会环境、物质产品。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美,包括艺术作品内容的美和艺术形式的美。
真正的美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反映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方面,并且与人的感性形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和谐、统一的客观形象。苏格拉底曾说:“知识就是美德”,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是:“美只有一种,即显现真实的美。”德国黑格尔指出:“从一方面讲,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从另一方面看,说得严格一些,美与真是有分别的。”
真、善、美是有差别的,真是科学的对象,科学认识追求真理;善是伦理学的对象,伦理道德追求善;美是美学的对象,艺术理想追求美。真、善、美为不同的学科所关照,又是相互联系、有差别的统一,保留自己个性的统一。
从心理学角度,把真、善、美放在心理过程来看,一般认为,真重在认识过程,善重在意志过程,美重在情感过程。而认识、情感和意志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真、善、美在主体那里的辩证统一存在着心理学上的依据。
(二)美感
美感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所激起的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性心理过程,是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符合主体的审美需要所产生出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审美就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征的审辨、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的关系。”审美过程就是美的感受过程。
审美主体在长期多次审美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审美感受包括感知、联想、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因素。思维参与审美,因为美的事物不仅有感性形式,生动可感知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本质。在美的欣赏中,思维、想象越活跃,美的认识越深刻。
审美趣味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某种特有的兴趣爱好和倾向,它反映人们对各种各样审美价值的评估和态度。它是以一定审美理想为基础的情感评价,以个人主观爱好和兴趣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与一定社会和时代背景有关,而且与个人生活的好坏、经历、文化水平、性格、职业等有关。审美能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鉴别、欣赏、评价、理解的能力。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对美的境界在观念上的规范和要求。它受人的理性支配,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
美感的特点:
1.美感的直觉性
美感的直觉性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美感的产生是从审美主体对美的事物的具体形象的感知开始的。美的事物通过感官传到人的大脑,与大脑中储存的审美经验联系起来,产生审美判断,形成情绪反应——美感。美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觉感官,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经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得到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而获得美感。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一刹那引起感情共鸣,直觉的产生美感。美感的直觉性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内容。这些理性内容不是通过直觉的思维判断表现出来的,而是审美者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形成的理性的心理沉淀,作为感知、想象、情感等的基础在起作用,它无形中引导、规范、制约着审美者的直觉感受美、对审美对象包含的真善美做出迅速的情感反应。爱因斯坦说:“有时因为直觉产生了新的科学发明,那种直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