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致田径运动员员?

当前位置: >>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
――选材篇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基础训练――选材篇上海第二体育运动学校 方水泉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体育界发出了我国由体育大国 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体育人的艰巨使命。2008 年北京 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和奖牌总数跻身世界前列,但田径项目一金未获,离体育强 国还有很大差距。使我们田径人心里愧疚和自责。如何尽快将田径部分强项跻身 世界前三甲,是确立我国体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志。加速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 选拔和培养是田径打翻身仗的第一场战役。 笔者从事青少年田径训练和研究三十 多年,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田径运动的信息,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及本 人的训练实践,对如何加快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做一探讨,仅提供全国田 径同行参考。 1、早期选好苗子是田径出精品的重要保障 1.1 得田径者得天下。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在国内体育界, “人种论”的观念由来已久。认为亚洲黄种人要在田径短、跨、跳项目上超越黑 人运动员是“不可逾越”的。这种偏见长期束缚我国田径教练员的聪明才智,是 阻碍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桎梏。建国六十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建 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在男子 100 米、110 米栏、男女跳高、三级跳远,女子铅球 及中长跑、竞走等项目上多次达到并超过世界水平。在上述涵盖田径跑、跳、投 的项群中,曾在奥运会上披金摘银,涌现出众多田径明星。特别是近几年刘翔的 杰出表现,更有理由让我们不要为黄种人而悲观。 1.2 历史证明,只要我们把握项目特征,深入研究它的技术特点,深入挖掘适 应项目特征和技术特点的优秀后备人才,潜心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训练理念, 优秀田径人才的涌现是水到渠成的。 1.3 当今世界田径已进入高体能、高智能、高科技的“三高”境地。这“三高” 的第一突破点就是选材。田径运动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的是,它是展示个人高体 能、高技术能力的项目。技术动作的优劣所产生的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给田径运动 带来多姿多彩的魅力。以运动员几乎耗尽体能的付出,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境 地发展。它集中了现代竞技体育所必须的速度、力量、灵敏、协凋、弹跳等素质。 而人类的这些运动素质必须符合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遵照“用进 废退”的生物学宗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改造。所以说,对于田径运动项 目特征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鉴于遗传因子的生物 学改造,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实现,但我们已经摸索出项目特征所必须 具备的个体生物学强者在少儿时的症状和生理、生化范畴的依据。依照这些科学 的依据和经验,我们可以精选出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早期系统训练和培养。 2、少年儿童选材的特点和方法 2.1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多年的身体形态、机能测试 和训练时间的积累和考察,获得第一手实践数据,遵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生理机能与运动能力统一的运动训练学理念,按照项目的特征,筛选出符合本项 目特征的生物学强者,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教练员的实践过程,就是 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实践和积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感性走向理性,才能 出精品。 表一就是谢文俊同学从十二岁起启蒙训练至达到 110 米栏国际健将水平 时选材、训练过程的数据(见 5 页)。 2.2 田径运动员的原始选材阶段起于 10 岁至 11 岁。在这档年龄阶段男女儿童 都处于第二青春期前。 肢体变化、 机能能力及内脏器官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不具备田径运动员所必须的速度、力量和耐力水平。该年龄段的最佳训练方法是 通过运动性、趣味性游戏,球类活动、游泳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肌体灵活性、协 凋性、诱导性的活动内容,提高他们的肌体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不断完善少儿 的身体全面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观察这些小孩的柔韧性、协调性、完成动作的 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因为所有田径项目都需要爆发力、位移速度和灵敏度。从中 发现天赋, 挑选出生物学强者进行田径初级训练。 让孩子们去动, 为了生活而动, 而不是为了某一个项目。 2.3 选材第二阶段是 11 岁至 12 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第二青春发育的 萌芽状态,孩子们的骨骼、神经肌肉系统、内脏心肺系统蠢蠢欲动,是田径各项 目建立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和提高心肺功能的敏感期。对他们进行跑、跨、 跳、投的全面趣味性训练,发现他们的天赋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频率和灵敏协 调能力。 2.4 12 岁至 15 岁是选材的第三阶段,第二青春期发育旺盛阶段。中国儿童的 女孩要比男孩提早一个年龄段。是骨骼、神经肌肉、内脏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 突发期。每年身高的增长男孩在 8 至 10 厘米,女孩在 5 至 7 厘米。随着身高见 长,神经肌肉、内脏器官、力量、耐力及运动能力迅速增长,每年的身体素质水 平和专项成绩也快速递增。是掌握技术技能,建立动力结构定型的敏感期。在这 一阶段,掌握正确的技术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提高速度、灵敏、力量、柔韧等全 面素质水平,提高体能储备。 2.5 第四阶段 16 至 17 岁,第二青春发育晚期(稳定期)。骨骼处于生长结束 阶段,身高增长趋缓,每年仅两公分左右,但内分泌及神经肌肉发育旺盛,雄性 激素和力量增长明显加快,动作的分辨能力和机械化程度提高,是速度、力量、 耐力增长的敏感期,专项成绩提高较快。 2.6 教练员必须把握青少年运动员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捕捉人 体生长发育和机能增长的突破点, 融入田径各项目技术技能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 法,重点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术和生理机能,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为专项 成绩的突破打好坚实的基础。需要提醒教练员注意的是,在考量少年田径运动员 众多的体型、 体能和生理生化指标中, 必须突出项目特征所特定的一至二项指标。 如短、跨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肌肉爆发力和持续收缩能力。中长跑运动员要具 备强大的心肺功能、轻盈的体型。跳跃运动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爆发性的一 跳。投掷项目运动员要具备强大的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如果我们选拔的少年最 关键的一项指标不突出,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朱建华的最大特点 就是快速助跑, 快速起跳。 刘翔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感强, 脚踝点击地面的速度快, 这是直道栏项目快速过栏及栏间三步快频率的重要素质。 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 的最大特点是最后出手速度快。 2.7 田径运动员又是一项“天赋”运动,在生物学意义上说,有多少天赋,就 有多少运动成绩。运动员的机体是由亲代遗传得来的,遗传得来的机体具有很大 比例的先天因素。如身高、神经肌肉类型,最大吸氧量,最大脉搏频率,血乳酸 浓度以及红、白肌纤维比例等的遗传度都很高。就连人体足踝关节型状和功能的 遗传度也相当高。足踝关节是短、跨、跳运动员的制胜关节,足弓要高,足背要 厚实,脚趾短而排列紧凑跟腱长而强劲,这样的足踝支撑和扒地力量强,足踝的 支撑爆发力对短、跨、跳运动员的最后用力起着制胜作用。它的优劣后天很难改 造。在观察少年儿童自然跑的过程中,要选拔那些脚蹬离地面时犹如踏上滚烫的 铁板迅速离开的少年,这种快速蹬离的能力是很难培养的。一名优秀田径运动员 必须拥有一对强大的足踝。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单脚蹬离时间为 0.08 秒,一般等 级运动员为 0.11―0.13 秒。普通人为 0.14―0.16 秒。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勤能补拙”,经过科学刻苦的训练,对先天所带来的缺憾,能够得到有效的改 善。耳、目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我们在评价一位少儿的聪颖程度时往往用“耳 聪目明”来比喻,田径运动员的天赋可以从他们的目光中表现出来,那就是眼球 转动灵敏,目光炯炯,坚毅,对外界的反应快,判断能力强,时空感悟好。 3、田径各项群选材要素 3.1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了解田径各项目的特征和技术特点。根据这些特征, 我们要在数以千万计的少儿中间挑选出符合项目特征的孩子从事早期训练, 真可 谓大海捞针。有时候往往众多教练同时看中一个孩子,但几年后却没有练出来这 就需要教练的慧眼,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 下面就重点阐述田径各项群运动员的选材模式特征和少年时的初选要求。 少 年初选年龄男为 12 岁,女为 11 岁,第二性征发育表象 O―Ⅰ?。 3.2 优秀短跨运动员的模式特征 表二 指标类目 11 岁初选 身高 厘米 162― 162―166 体重 千克 46― 46―50 克托莱指数 下肢长 ? 指数 53― 53―55 100 米 秒 13.2― 13.2―13.6 立定三级跳远 米 6.50― 6.50―6.80 100 米 秒 12.80― 12.80―13.40 400 米 秒 1:00― 1:00―1:2,0 110 米栏 秒 400 米栏 秒 男 185― 185―192 12 岁初选 165― 165―170 女 170― 170―17674― 74―8248― 48―5456― 56―62380―410 380― 53.5― 53.5―55.5 54.6― 54.6―56350―380 350― 52.5― 52.5―54.510.3― 10.3―10.112.5― 12.5―13.011.3― 11.3―11.09.20―9.50 9.20―7.50―7.80 7.50―8.30―8.60 8.30―9.80― 9.80―10.1011.80― 11.80―12.4010.80― 10.80―11.1044.50― 44.50―45.1058.50― 58.50―59.5049.00― 49.00―51.0013.0― 13.0―13.30 47.80― 47.80―48.5012.60― 12.60―12.90 52.80― 52.80―54.00具有身高而匀称,下肢较长,膝关节和踝关节围度小,跟腱长而清晰,爆发 力出众,步频快,反应敏捷,动作协调弹跳好,关节灵活柔韧好,心肺功能较好, 肺活量相对大,有氧代谢能力强,跑的动作自然、合理,步幅开阔,向前性好, 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均衡, 心理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在激烈竞争中求胜欲望强烈。3.3 优秀跳跃运动员的模式特征 表三 指标类目 11 岁初选 男 12 岁初选 女 身高 厘米 160― 160―165 体重 千克 46― 46―52 克托莱指数 下肢长 ? 指数 53― 53―55 100 米 秒 13.2― 13.2―13.5180― 180―198165― 165―170166― 166―18570― 70―7950― 50―5554― 54―65390― 390―420 52.5― 52.5―54.5 54.5― 54.5―56320― 320―380 51.5― 51.5―53.510.5― 10.5―10.112.5― 12.5―13.011.8― 11.8―11.39.20― 立定三级跳远 米 9.20―9.50 6.80― 6.80―7.30 跳远 米 4.50― 4.50―4.80 三级跳远 米 跳高 米 1.30― 1.30―1.50 撑杆跳高 米 820― 820―8.507.30― 7.30―7.608.20― 8.20―8.604.80― 4.80―5.306.70― 6.70―7.1017.40― 17.40―17.80 2.30― 2.30―2.35 1.40― 1.40―1.6014.10― 14.10―14.90 1.95― 1.95―2.005.60― 5.60―5.804.60― 4.60―4.90具有较理想的身高优势, 体型高挑, 比例匀称。 跳高运动员下肢长, 重心高, 具有弹性的肌肉爆发力,位移速度快,灵敏节奏性强。身体腾空后的自控和平衡 能力好。具有坚毅的心态和沉稳的心理应对能力。 撑杆跳高运动员更应具有跳远运动员的能力,体操、杂技运动员的协调、灵 敏和空中控制身体平衡感觉的能力。 3.4 优秀投掷运动员的模式特征 表四 指标类目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抓举 千克 高翻 千克 卧推 千克 深蹲 千克 立定跳远 米 男 190― 190―200 105― 105―118 105― 105―125 155― 155―185 190 190―210 215― 215―245 3.05― 3.05―3.25 12 岁初选 170― 170―175 65― 65―68 35― 35―45 40― 40―55 45― 45―65 60― 60―70 2.25― 2.25―2.40 7.60― 7.60―8.00 3.90― 3.90―4.20 女子 182― 182―190 92― 92―100 75― 75―95 85― 85―115 110― 110―125 145― 145―165 2.45― 2.45―2.85 7.60― 7.60―8.40 3.60― 3.60―3.80 19.50― 19.50―21.00 63― 63―68 64― 64―69 72― 72―76 11 岁初选 169― 169―172 61― 61―65 30― 30―40 35― 35―45 40― 40―60 45― 45―60 2.00― 2.00―2.30 6.50― 6.50―6.80 4.10― 4.10―4.409.10― 立定三级跳远 米 9.10―9.90 30 米跑 铅球 米 铁饼 标枪 链球 米 米 米 秒 3.30― 3.30―3.50 20.50― 20.50―22.5 67― 67―73 84― 84―88 78― 78―85具有身材高大,指距大于身高,肩宽体壮,爆发力强,加速能力好。最大力 量强,动作放松、协调,神经类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突出。善于动脑,接受能力 好,在比赛中抗干扰能力强,关键时刻出手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全身协调能力, 技术合理,自控能力强。 3.5 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模式特征 表五 指标类目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克托莱指数 下肢长 ? 指数 最大吸氧量 毫克/公斤/每分) 毫克/公斤/每分) 100 米 成绩 秒 1500 米 秒 72― 72―78 10.5― 10.5―11.5 3:29.00― 3:29.00―3:35.0 26:32.00―27:28.00 26:32.00―27:28.00 .1:17:45― .1:17:45―1:20.00 12.8― 12.8―13.5 5: 5:00 以内 65― 65―73 11.8― 11.8―12.8 3:55.0― 3:55.0―4:05 29:50.00― 29:50.00―30:35.00 1:25:00― 1:25:00―1:28:30 13.5― 13.5―14.0 5:10.0 以内 男 170― 170―185 55― 55―70 350― 350―380 51― 51―52 53― 53―55 12 岁初选 158― 158―162 42― 42―46 女 160― 160―175 45― 45―48 270― 270―330 51― 51―52 53― 53―55 11 岁初选 150― 150―155 38― 38―4210000 米 秒 20 公里竞走耐力跑运动员对身材的总体要求是四肢匀称,关节力量和柔韧性具佳,体型 轻盈,心肺功能上乘,耐力素质超群,能承受较大强度的耐力训练。脚踝的支撑 能力强,跑的动作协调、放松,实效性高,抗疲劳能力强,意志品质顽强,具有 灵活而稳定的神经类型。 4、在田径运动员选材上应避免“按图索骥”,机械地用尺来丈量上、下比例, 去追求各项比值的最优水平,关键是按照各项目的技术特点,找准项目特征的突 破口, 不拘一格地去发现人才, 发觉天赋, 发展运动员内在的运动潜能。 如短跑、 跨栏运动员的第一要素是爆发力,其次才是身高腿长。耐力项目运动员应具备较 强的心肺功能和轻盈的体型,跳跃运动员的关键技术是快速有力的一跳。同时要 掌握以下几个大的方向:按项目的要求,身体比例恰当,健康水平高,内脏功能 好,体力恢复快,神经肌肉反应快,智力超群,肌肉爆发力强,动作位移速度快, 各关节柔韧性、协调性好。经过系统训练后身体素质指标及专项成绩提高快。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塑造高原省份田径文化 培育中国耐力项目优秀选手_网易新闻
塑造高原省份田径文化 培育中国耐力项目优秀选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贵阳3月24日电(记者 王超 张安安)3月24日,在十一届亚洲越野锦标赛上,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表示,要将中国世居高原耐力项目当成中国高原省区的一种田径文化来塑造,使其在耐力项目上形成全民健身的氛围,从而从高原省份中培养出中国田径耐力项目的优秀选手。
杜兆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洲在中长跑项目中出现的优秀选手多为高原地区世居选手,考虑到中国多高原省份,资源丰富,也出过很多优秀选手,因此在高原省份中培养、选拔优秀田径运动员将成为中国田径发展的一个长期举措。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能让中国在田径耐力项目上有所建树。
据悉,自2011年起,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在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六省实施世居高原耐力开发项目。组织六省区体育局负责人到非洲考察,加大资金投入,组织教练培训,邀请国际上高原训练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并在六省区组织各种国内外田径赛事,加强运动员交流,争取培养出一批世界级中长跑运动员(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课程定位:
田径课程不仅是我国普通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相关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民族体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和选修课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等情况,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为:强化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提高全民健身理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以及组织各级田径竞赛及裁判工作能力和田径运动科研基本理论与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田径运动...
课程负责人
周家颖,男,1963年7月生,博士,祖籍湖北当阳市。西安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主任,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带头人,西安体育学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委员、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国家级体育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田径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田径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负责人,国家竞走少年队(西体组)领队。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会常委,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全国田径运动专项委员会常委,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田径运...&
田径运动教程
ISBN:978-7-
主编:张贵敏
人民体育出版社
田径高级教程
ISBN:978-7-
主编:文超
人民体育出版社
还有谁在学这门课: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您的位置: &
在中小学校如何选拔培养田径运动员
优质期刊推荐田径运动员,athlete,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田径运动员
1)&&athlete
[英]['aeθli:t]&&[美]['aeθlit]
田径运动员
How to train athletes′
如何培养田径运动员的快速能力
Physiological Basis on Warming-up Exercises of A
田径运动员准备活动的生理学基础
How an athlete keeps a good mental state b
田径运动员如何保持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2)&&athletes
[英]['aeθli:t]&&[美]['aeθlit]
田径运动员
A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f A
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
Psychological competition ability of athletes fro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高等院校田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调查分析
Based on the writer s own practice in training and matches,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tudies athletes nutritional supplement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match.
通过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实践 ,对田径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的营养补充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结果表明了比赛期间合理补充营养的重要性 。
3)&&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田径运动员
Brief discussion on basic training for teenage trac
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
Motive training of university high-level trac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动机训练的思考
Study of China's Outstanding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Pre-training
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研究
4)&&track man
田径运动员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e of the track and field need expend large number of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for competition gradually vigorous today, educating the high level track man of a world class , need many years, completely, systematically train to can educate.
在国际田径运动赛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一名世界级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多年、全面、系统地训练才能造就。
5)&&track & field athletes
田径运动员
Research into age threshold of world top track & field athletes
对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创纪录年龄最佳阈值的研究
6)&&track men
田径运动员
Fatigue periostitis is very common in the course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college track men.
疲劳性骨膜炎是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运动训练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Based on Sports Physiology 、Sports Psychology and Sports Training,This paper analyses syncretic relation of training and match and the training method connected under the practice of track men s training and match.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分析田径训练与比赛的兼融关系及两者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补充资料: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track-and-field&sports&&&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在古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其他重大运动会中,在主运动场上举行,是设奖最多的综合性竞技项目。&&&田径运动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命名,美英等国根据走、跑、跳、投等练习场地的特点称之为track&and&field,中国译为田径运动。但有不少国家和组织沿用古希腊“竞技”这一概念,如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就称之为竞技(athleti-cs),前苏联称为轻竞技,日本叫陆上竞技。&&&&&&表:田径运动竞赛项目表①除上表所列项目,还有男女马拉松和越野跑4项也是正式田径项目,但不设世界纪录。&&&②右上角有“△”者系中国没有开展或未纪录的项目。&&&③中国开展并设纪录的还有男子10千米竞走。&&&&&&&田径运动分为径赛和田赛两大类。径是指跑道,在跑道上举行的竞走和各类形式的赛跑都属于径赛;田是指广阔的空地,在跑道所围绕的中央或临近的场地上举行的跳跃、投掷,统称为田赛。径赛是用计时器记取成绩的项目;田赛是用米尺丈量所跳的高度、远度和所投器械的远度的项目。此外,田径运动还包括田径全能运动,它是由若干跑、跳、投项目组合而成的,比赛是按每个单项的成绩从国际统一的“全能评分表”中查出得分,以得分总和的多少评定全能运动的比赛名次。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承认世界纪录的男女田径单项,1991年为60项(见表)。&&&&田径运动竞赛为业余性的竞赛,参加者均需具备业余运动员资格。竞赛是按年龄、性别分别举行的。国际性大规模竞赛的比赛方法、裁判方法、场地器材设备、裁判水准等均应符合国际田径规则的规定。&&&走、跑、跳跃、投掷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技能。田径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练习时间一般不受人数、时间、季节气候等限制,因此开展比较普及。创造任何一项优异田径成绩都反映着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技术水平、心理训练、战术训练的综合效果。田径运动水平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所以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发展田径运动。&&&&发展概况&原始人类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掌握了快速奔跑、敏捷跳跃和准确投掷的技能,并随着人类的发展代代沿袭、传授下来;在进行宗教或其它庆祝活动时,经常举行带有浓厚游戏色彩的比赛,这就是使跑、跳、投等动作逐渐完善和提高;战争又使这些技能成为训练士兵的手段。这些都是形成最早的田径运动的因素。&&&18世纪前后,在苏格兰、爱尔兰等地,出现一些民间娱乐性体育活动,例如铁匠投掷铁锤,士兵推掷炮弹,比赛力量;牧羊人跳跃羊圈、栅栏,比赛速度和灵巧等。这些都是近代田径项目的萌芽。后来钟表的推广和使用,为走跑比赛计时提供了条件。为了衡量运动水平的高低,逐渐确定了走、跑的距离和投掷器械的形状、重量,也制定了一些规则。这样,带有竞赛特点的近代田径运动就逐渐形成。&&&比较正规的田径比赛首先是在欧美国家的学校内举行的。19世纪20年代英国伊顿公学举行过田径比赛;1864年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举行了校级比赛。1894年在伦敦举行了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国际比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标志现代田径运动的正式起点。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设立女子田径项目的比赛。从此,田径运动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大型国际社会活动。在每届奥运会上都有盛大的田径比赛。&&&19世纪田径技术水平不高,训练方法不完善,比赛机会也少,当时的运动员都是凭借自己优越的身体条件以实力取胜。20世纪初至30年代,大部分项目进行了技术革新,如蹲踞式起跑、旋转投铁饼、滑步推铅球&、滚式跳高、400米和800米分道跑等就是那时出现的。加之训练方法&、比赛规则的逐步完善和场地器材的改进,使田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40年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田径成绩进展不大。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开始参加奥运会比赛;全年分周期训练,大运动量训练、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等理论被广泛采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世界纪录和奥运会冠军都被美苏两国运动员所占有。60年代,尼龙竿、海绵包、橡胶跑道相继出现,使与此有关的田径项目技术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运动成绩提高幅度很大,男子100米、200米和男子撑竿跳高分别突破10秒、20秒和5米大关。非洲国家的运动员在第十九届奥运会上夺走所有中长距离项目的金牌,改变了国际田径竞争的格局。70年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田径运动在世界范围出现了跃进态势,国际间比赛获胜者的成绩非常接近,常胜将军几乎不见;有更多的国家创造田径单项世界纪录。由于竞赛频繁,10年间打破200多次世界纪录。80年代至90年代初,由于各科技领域知识的渗透和综合利用,田径训练更加趋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和控制论等边缘科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田径训练中的重要依据。虽然田径各项目的成绩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每年仍有多项世界纪录被打破。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体潜力还有待继续挖掘。&&&田径运动在中国已有90多年的历史&&。1899年北京、天津的一些学校就曾举行过田径比赛。年共举行7次全国运动会,田径运动均列为主要比赛项目。但50年代以前开展不普遍,技术水平也低,女子田径项目更差。1949年后,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在各级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都占重要地位,是国家颁布的“体育锻炼标准”中的重要项目。每年冬季都举办群众性长跑活动,参加人数众多。中国的田径运动水平提高很快,1957年郑凤荣创造了女子跳高1.77米的世界纪录&&,1970年倪志钦创造男子跳高2.29米的世界纪录,年朱建华又连续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最后成绩达到2.39米。80年代是中国田径运动大发展的时期,女子铅球、女子标枪曾分别获得过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奥运会亚军,女子竞走、女子中长跑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女子铁饼、男子三级跳远、男子跳远等项目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场地和设备&&①田径场跑道截至1992年底&&,400米半圆式跑道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标准跑道。其弯道半径约在36~38米之间,弯道长为228.08米,直道长为171.92米。标准田径场的跑道设有6~8条分道,每条宽为1.22米~1.25米。为便于径赛的裁判和组织工作,一般采用终点集中设置的办法,将各项的终点统一设在一个直道末端的直曲段交界线上。各起点的位置是根据终点的位置推算决定的。②田赛项目场地。田赛场地包括跳远、三级跳远、跳高、撑竿跳高、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项的场地。跳跃项目和标枪场地都需有一个助跑道。跳远项目的落地点为沙坑。跳高项目的落地点要铺设海绵包。铅球、铁饼和链球,在用混凝土修建的专门投掷圈内进行。铅球和链球投掷圈的直径为2.135米;铁饼投掷圈的直径为2.50米&;这3个投掷项目投掷有效区的角度均为40度。铁饼和链球圈的周围应安装护笼,以保证投掷时的安全。标枪助跑道宽4米,地面与跑道相同。掷标枪的有效区角度约29度。&&&&&&&径赛中的长跑比赛&&&&&&&竞赛&除接力赛跑具有集体竞赛的因素以外&&,其他项目都是运动员在同等条件下比速度、比远度或比高度的个人竞赛。各项径赛(10000米以上的项目除外)参加人数多时,一般先进行分组的预、次、复赛,从中选出8人(至少6人)参加决赛,以决赛的成绩作为最后判定名次的成绩。径赛举行的办法有3种:短距离项目采取分道比赛;800米、4×200米和4×400米接力采用先分道后不分道的比赛&&,其他各项均不分道&。分跑道和4×200米、4×400米接力跑等项目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采用“各就位”、“预备”和鸣枪3个发令信号。不分道和800米的项目起跑时不使用起跑器,只用“各就位”,待运动员稳定后鸣枪。运动员抢跑,第一次予以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资格。各项径赛计取运动成绩,是从鸣枪或起跑装置闪光开始,直到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垂直面时为止。人工计时或全自动电子计时,均可作为正式计时方法,这两种方法并用时,应以后者为正式成绩。&&&参加人数过多的田赛项目,应在正式比赛前先举行及格赛,达到及格标准者方能参加比赛。远度项目的比赛,如参加人数多于8人时,每人先试跳、试投3次,从中择优取8人,每人再试跳、试投3次,最后以每个运动员6次中最优的一次成绩作为该项的比赛成绩,根据这一成绩排列名次。如果参加人数只有8名或不足8名时,则每人均有6次试跳、试投的机会。在高度项目比赛前,裁判员应宣布起跳高度和升高幅度计划。在每个高度上,每人都有3次按顺序试跳的机会。运动员可在规定起跳高度以上的任何高度起跳,并可自行决定在任何高度上的任何一次“免跳”,但不论在任何高度上,凡连续失败3次,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以运动员最后试跳成功的高度作为个人成绩,并以此排定名次。铁饼、标枪、链球3个项目的最小计量单位为2厘米,其他田赛项目均为1厘米。&&&&&&田赛中的跳远&&&&&&在径赛预、次、复赛中成绩相等时,如对下一赛次无影响,则成绩相等者均被录取;反之,则令成绩相等者重赛。决赛中第一名成绩相等又不能判定名次时,应令其重赛;如因故不能重赛可并列名次。决赛中其他各次成绩相等又不能判定名次时则名次并列。田赛远度项目中出现成绩相等时,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其次优成绩仍相等时,以其第三优成绩为准,其余类推。高度项目成绩相等时,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列前;如不能分辨名次,则将全赛中试跳失败数少者列前;如仍不能判定,需要确定第一名时应在最后失败高度的前一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成功者列前;如还不能判定,再降低或升高一个高度(跳高2厘米,撑竿跳高5厘米)各试跳一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如属判定其他名次,则名次并列。&&&&国际比赛&①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比赛。②世界杯田径赛。1976年7月,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蒙特利尔代表大会决定,自1977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杯赛,赛期在奥运会前一年或后一年&&。共8个队参加(每队包括男女两队):美国,欧洲冠、亚军各一队,五大洲每洲各一队,由所属洲田联选拔产生。每项比赛各代表队限一人或一队(接力赛)参加。只进行决赛。计团体名次。第一届于1977年9月在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截至1994年已举行了7届。③世界田径锦标赛。1978年10月,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波多黎各代表大会决定,自1983年开始举行世界田径锦标赛,赛期在每届奥运会后第三年,赛程8天。锦标赛前一年,国际田联按其世界名次记分表公布“A”、“B”级报名标准。凡在报名前12个月内达到“B”级标准的协会,每项可报1名运动员,达到“A”级的每项可报2~3名。比赛项目男24项,女16项。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于~14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径一级运动员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