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货号怎么看这款要599,大家怎么看

  上一次打球已经是上周四的事了,也是我最近一次使用301B的时间。这几天一直在发烧,体温最高时达到了39摄氏度,整个人脑子里都是乱七八糟的,差点被怀疑是感染了H1N1甲型流感,汗。。。事不宜迟,现在马上为各位送上试打报告。

  测试球拍:李宁立体编织BP301B

  测试场地:广州新体育馆,海珠区某新球馆

  在进入正文前,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提醒一下各位:我觉得BP301搭配LN AP90并不是最佳的组合。由于BP301系列的三位成员中杆已经不算是很硬的那种,加上AP90的手感偏软,整体感觉就是:软软软。在击球时会有一种力传递不到位的感觉,十分吃力。AP90这线给我的感觉跟YONEX的一款线很相似:BG68TI。感觉实在是太相像了,同样的弹,同样的软,同样的控制类型,同样的以击球声音为卖点,也同样的不受我所喜爱。


AP90下的高远球部份】

  得益于和“系中同门”的BP300系列一样的中杆,高弹性和适中的中杆硬度在高远球的发挥上可谓是恰到好处,用“抽鞭”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将球送到对方的后场,同时AP90如气球爆炸般的击球音也每时每刻刺激着使用者的听觉神经,不过这仅仅是在主动击球的情况下。

(很喜欢这种清晰的参数标注风格,让人一目了然)

  在被动回后场头顶高远球的时候,使用BP301B+AP90的不适应性开始表露无遗。在击球瞬间加大手腕的力度时,击球的一刻明显感觉到“软”了一下,好像突然间把力泄掉了一部份,使回球的质量严重下降,落到对方杀球最舒服的位置,直接造成的后果不用我说也可以想象出来的。


AP90下的劈吊 \ 滑板】

  前文已经提到,AP90个人感觉跟BG68TI十分相似,但是在评测的这个环节却令我大掉眼镜。配搭高神纳米线的BP300C或配搭BG68TIARC10在使用劈吊和滑板吊球时,效果都令人满意,虽然本人使用这两项技术并不高超,不过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很好地做出相应的效果。不过搭载AP90BP301B在劈吊和滑板的应用上会经常出现打中球框的情况,一位在用AT900P的朋友试用后也有相同的感受。我的结论是线太“滑”了,没有与球托作充份的摩擦就“滑”到内框上,虽然这听上去很可笑,不过我的确有这样的感觉。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在劈吊方面有硬伤的美津浓TC500虽然BG68TI我用不习惯,不过放网和钩对角这些细活还是令人信赖的,搭载AP90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我不叫刘德华,我叫“流得滑”)

AP90下的网前球】

  由于这次评测的301B重量是W2(约83G),在轻量化使灵活性有所提高的情况下,牺牲了一定的稳定性以作为代价。W2的空拍平衡点是300MM,W3的空拍平衡点是295MM。在网前球的处理上,球拍整体的重量减少以及平衡点更偏向于拍头,使对网前球的控制上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而且由于搭载了AP90的高弹性线,使放网往往都比平常要高出球网不少,很容易造成被距离不太远的对方有机会扑网。而搓球方面也因为“流得滑”的AP90,使搓球的质量有所下降。

  如果各位将本文以上的内容很仔细地看一遍的话,想必每位心里都充满着失望吧?无论是301B还是AP90球线。不过在本部分,它们的组合可以扳回一局了!首先,得益于AP90球线的击球音十分“暴”,使得每次杀球的威力“听”上去真的像那么一回事。其次,杀球的落点十分精准,角度也十分尖,绝不会出现如TI99一样的“乱枪打鸟”情况,这方面再次跟美津浓TC500十分相似。

小结:   第一阶段的评测就到这里结束了,球线的不适应使我对评测这把301B可谓是受尽折磨。第二阶段主要是着重于更换球线后301B的表现,以及在双打的领域中的发挥。预计第二阶段的评测将在下周发表,请各位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宁货号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