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想让孩子踢球还差啥

李连江:开展校园足球 不意味强求每个孩子都去踢球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它所包含的奋力拼搏、团结合作、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多种要素,对人的成长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它所包含的奋力拼搏、团结合作、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多种要素,对人的成长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在刘延东副总理主持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刘延东副总理将发展校园足球提到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的高度,可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更要有足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秘书长:李连江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足球强则国家足球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足球进校园,足球与教育结合,是实现中国足球崛起的必然选择。校园足球与教育密不可分,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要明确人的智能禀赋是多远的,孩子的天赋存在差异,开展校园足球,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不意味着强求每个孩子都去踢球,都能踢好球。而是要以开展校园足球为突破口,转变过分注重文化学习的应试倾向,带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综合改革,让孩子们爱踢球、爱运动,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涵养精神,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是开展校园足球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目前的基础教育环境下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有时间踢球,有地方踢球,有兴趣踢球,不仅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学校特别是校长勇于进行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比如通过课程改革,把足球纳入强生健体的必修课程;再比如通过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或其他体育运动的活动;广泛开展校内外足球联赛,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兴趣等。
三是开展校园足球一定要注重它的育人功能。这首先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德育意识;还要提高德育教师(班主任)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是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刘延东同志讲话中提出了开展校园足球,要“以特色示范引领普及”,对协会各成员校来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是积极推进校园足球的骨干和代表。多年来,各校已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所以,对外,我们应该做好示范引领,带动本地区更多的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对内,我们要在提高上下足功夫,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足球队的运动水平,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背人才。可以说,“示范”和“提高”,应该作为我们中学生足球协会会员校今后开展工作的“一体两翼”。
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我们是连接教育与足球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中坚。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校园足球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青少年足球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重庆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要足球还是要学业?家长陷入两难选择
  浙江在线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杭州的校园足球越搞越红火,以西湖区中小学为例,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就有7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有10所。这些学校成立班队、级队、校队,已经实现了班班有球队、每周有比赛踢。  这种势头还在持续发展。西湖区教育局教育科的章时杰对记者说,今年参加全区联赛的小学从20多所增加到了34所,比赛场次从180多场增长到306场,“今年我们还推行主客场制,周期拉长了,还组建了区队,给最好的苗子开小灶;在招聘体育教师时,有足球特长的老师会重点关注。”  不用出校门就能让孩子掌握一门特长,特别是男孩子的家长,对校园足球给予了坚定的支持。  不过,钱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的这种支持是有限的——孩子在小学低段时,家长会迫切渴求让孩子加入球队;到了高段,为了学业,很多家长把孩子从绿茵场上拉了回来。  足球还是学习?杭州的家长依然蛮纠结。  校园足球再火爆  肯让孩子专业踢球的家长仍极少  杭州星洲小学目前有三支足球队,100多个孩子在踢球,却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走专业足球的道路。  三年级学生钱柯天的爸爸说,儿子从一年级开始踢球,特别喜欢,每天作业做好了,就会拿着球下楼,在小区的草坪上玩足球。  要不要让儿子走专业足球的道路?钱爸爸呵呵一笑:“现在太小了,如果要放弃学业,我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只有足球,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发展。”  钱爸爸说,他的想法是,“如果能让孩子半天在学校上课,半天到专业足校训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学习也不用落下,足球水平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星洲小学体育老师马立说,他搞了13年足球,目前还没有一个学生走上专业足球的道路。“其实,我个人也不太赞同让孩子走专业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太窄,毕竟能达到顶尖水平的人是少数,读书应该跟踢球同样重要。”  马立说,学校的特聘足球教练来自葡萄牙,原来踢过职业联赛,水平很高。“在踢球的同时,他还考出了葡萄牙的教师资格证,等踢不了球,还可以从事别的行业养活自己和家人。”在欧美足球水平高的国家,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不会在足球这一条道上走死。  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内足球圈所欠缺的。  杭州学军小学的体育老师李志华也说,想让孩子走职业化道路的家长微乎其微。他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孩子五年级,去年12月去了西班牙,家长一直试着在那里找一家职业俱乐部,让孩子进去踢球。当然,那个孩子确实有天赋,足球水平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  绝大多数家长的想法都比较现实:让孩子有一项热爱的运动,学会一技之长,既能锻炼身体,将来读书、找工作也有好处。  体育老师都说  踢球的孩子成绩一般不会太差  学军小学的校园足球在省内都是有名气的,是省级足球传统特色学校。1998年到2014年,学校足球队曾四次获得全省小学生足球比赛冠军,两次获杭州校园足球联赛一等奖,还受邀参加过美国的“大陆杯”足球赛。  李志华对记者说,他发现一个现象:踢球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不会差。“一个年级300人,200个学生可以称得上成绩不错,但能说自己足球踢得好的学生不多。”李老师说,这届六年级学生中有十来个是校足球队员,学习成绩都比较好,有些还是班级、年级前几名。  “竞技体育比的是天赋和努力程度,天赋决定了运动水平的上限,而这些天赋对学习也是很有用的。”李老师说,足球要踢得好,专注度一定要高,学习能力要强,还要有认真的态度。  表现优异的学生,基本上都很全面,各方面的成绩都不错。在李老师看来,以前说搞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完全是错误的。  搜罗一下资料,你就会发现很多踢足球的天才: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做过丹麦国家队门将;《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是英国朴次茅斯足球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他还做过这支球队史上第一位守门员;意大利前国脚因扎吉退役后,仅用两年时间,就修完了别人四年的大学课程,还顺手考取了专业会计师资格证,而他踢球之余,最大的爱好竟然是写小说;巴西最伟大球星之一的苏格拉底,一边踢球一边读到医学博士,为了当医生,不惜在职业生涯巅峰退役……  继续踢球还是专注学习  小升初家长们选择后者  去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有场比赛,有个球队的一名主力队员因为要参加当天上午的“希望杯”奥数复赛而缺席了比赛,这支队伍最后输了球,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缺席队员的爸爸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孩子学业和踢球发生冲突时,他还是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学习。  这也是杭城绝大部分家长的选择。  在学军小学做过多年体育老师的谢超对记者说,“有一次带孩子去外地参加比赛,上海的家长对教练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小孩还有没有机会’?而杭州的家长说得最多的却是,‘孩子踢球,会不会影响学习’?”  谢超说,当时队里有一个踢球的好苗子,随着年级的提高,家长要让孩子更多地学习。“我几乎天天要做家长的工作,劝他们让孩子继续踢球。”  今年,李志华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我们校队有十来个队员是六年级的,这段时间大部分学生都缺席了训练,因为他们要忙着小升初。”  五六年级的孩子面临着升学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奥数、拼民办,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大部分学生分身乏术,在升学压力下,即便孩子自己愿意踢球,家长也不会同意。”  毕竟,现在真正招生足球特长生的民办学校实在太少了。即便有那么一两所,也是面向全省招生,竞争太激烈。  “这次我们学校只拿到了区第二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主力队员没能坚持系统训练。”他说。  有位体育老师说:“上海的家长为什么支持孩子踢足球,是因为小学里球踢得好,可以读好的初中,初中球踢得好,可以读好的高中,以后甚至可以读好的大学。这条路如果很通畅,相信踢球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当然,在李志华看来,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踢球对于孩子的好处,不仅仅是升学,“现在的孩子身体及意志品质都相对比较薄弱,正好可以通过足球这样的集体运动补一补。一场激烈的比赛下来,孩子们基本上都情绪饱满。即使是输了大哭一场,也是成长道路上很好的一课。”
校园足球;学习成绩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