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800米有什么技巧和400米的技巧

12岁男孩跑400米1分18秒,800米3分10秒 算快吗?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吉他”搜索吉安
&12岁男孩跑400米1分18秒,800米3分10秒 算快吗?12岁男孩跑400米1分18秒,800米3分10秒 算快吗?^vIp_可乐°南山轻喃。
快的,不过建议;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比赛项目有100米、200米、400米,少年还有60米。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 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 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 贵在坚持!!! 1000米中距离跑 - 综合训练 一、呼吸: 1.用嘴和鼻子同时呼吸,舌头顶上颚,让空气从舌头两侧通过,可以湿润空气,也避免凉空气直吹嗓子。 2.跑步一般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呼、三步一吸。 步子:1000米跑步子大小都无所谓,你怎么习惯就怎么跑,不要轻易改变。 二、跑步机:可以在跑步机上做些有氧练习,速度不要快,但至少要跑20分钟以上,少了没有太大的意义。 三、热身运动: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 4.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5.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四、服装:只要适合运动就可以但不要穿的太多,多了出汗后粘身体迈不开腿,注意跑步后要立即穿上保暖的衣服,有条件可以将潮湿的内衣换掉。 五、饮食: 1.运动前30分钟喝一些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单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于肌肉),不要喝其他饮料,口渴可喝白水,运动前30分钟之内不要吃任何食物。切记!! 2.考试当天绝对不能吃巧克力等甜食,吃了比赛时嗓子会发粘。 六、赠送: 对普通学生来说获胜往往取决于自身的毅力、必胜的信心,你累她也累,关键是谁狠!谁坚持住谁就会笑到最后。具体训练方法:1000中距离跑作为中距离跑的运动员应具备较高的速度耐力水平,以高速跑完全程的能力。从生理学角度讲 ,该项目属于极限下强度。在比赛中运动员血液中血乳酸会大量增加,氧债,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等生理学指标都表现出较高水平。从而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很高的耐血乳酸能力和强有力的心肺功能。针对以上问题,接下来就介绍几种中距离跑的训练方法:(一)匀速长跑。长时间快节奏越野跑,是发展机体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这种跑开始会感到缺氧。因此,它既是发展机体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发展机体无氧能力的手段。(二)间歇练习。能够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和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其休息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采用走或慢跑的形式。间歇练习比持续练习能使人完成更大的运动量,且锻炼的方式有所变化。(三)法特莱克。是瑞典名词,意为速度运动,是一种与间歇练习相近的长距离的锻炼方法。一般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空气新鲜的地形,地势变化多端,可以很好的调节锻炼者的心情,有利于消除由于动作单调,环境单一所造成的枯燥感和精神疲惫,能提高锻炼效果。主要以变速越野跑游戏的形式,采用快跑,慢跑,间歇跑,变速跑等不同强度的跑和越野走相结合的一种锻炼手段。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调节锻炼的负荷:一般每次锻炼的时间可掌握在30分钟左右。“法特莱克”的地点比较随意,可减少枯燥感。(四)综合练习。是由几种不同的锻炼内容组成,如慢跑,骑自行车,徒步,爬山,游泳等防止身体单一练习的枯燥感及过度疲劳症。上述是一些较为基本且容易掌握的训练方法,但是 中距离跑是一项强度和训练量很高的运动,所以在此,特列出一些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第一,准备活动。无论那项运动,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准备活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训练的效果,而且可以将运动中的受伤率降为最低,望大家重视。第二,循序渐进。在中距离跑练习中,没有一定的量和强度是不行的,而大多数学生中距离跑基础较差,如果时间短,运动负荷增长太快,学生身体会不适应,心理就会对中距离跑产生畏惧感,从而打消了积极性。增加运动负荷的时间持续长,练习过程中就会逐渐适应。第三,要学会利用晨脉和运动心率来判断自己的疲劳程度,从而更好的安排训练强度。第四,,整理活动。每次锻炼后都应有整理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的回流心脏,以避免血液过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头晕等,整理活动还以减轻剧烈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使运动疲劳更好的恢复。中距离跑是一项艰苦的项目。 1000米中距离跑 - 思想训练 1000米中距离跑健将思想训练训练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经常预防训练过多消耗运动员的比赛热情。有些运动员以训练课为中心,因此把训练课看的比实际比赛都重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把运动员各方面情况记下来。人的个性具有多面性;身体方面、心理和情感方面以及精神方面。正确的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对手这方面的情况。 训练本身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能戏剧性地提高他的跑速、爆发力、灵活性、耐力、力量和自信。要考虑到如果对手的这些素质提高后结果是什么。最后,在多数的身体活动中,中距离跑训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来自专项训练,来自包括所有供能系统的训练,来自传授顽强的道德品质和比赛精神的教练。名将之约独家整理,转帖请注明出处生理方面:生理方面不仅包括正确的训练,而且包括理解比赛以及比赛特有的战术。当制定比赛战术时,应考虑下面几点;●比赛距离●你所了解的比赛对手情况●比赛外观条件●天气●最近的身体状态●对手的训练水平●个人能力、力量和弱点、包括步频的判定和领跑或跟跑能力●比赛中参赛选手的人数提醒你的运动员应该注意;保存40%的体力在赛程的最后1/4部分冲刺。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领跑,除非另有所图。你可能希望增加步频,或减小步频,或想得到战术上的位置。如果你不领跑,保持跟跑是很关键的。跟跑要根据你有效的步长和可信赖的移动距离。名将之约独家整理另一个训练的关键因素是恢复和正确的休息(消除疲劳)。当进行大负荷训练后,身体一定需要充足的恢复,以便达到更好的身体素质水平。不能充分恢复可能导致体力衰竭、受伤或生病。心理和情感方面:在训练的心理和情感方面,运动员必须有一个训练计划或你们想要跑的线路图。他们提供即时训练,短距离、中距离和长距离训练。记住;制定的目标越高,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越大。集中注意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训练中完成的能力是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如果运动员不具备这种集中注意力在设定的比赛(或训练)任务上的能力,那他们将是在浪费以前学习过的技巧。精神方面:精神方面的训练,是要确定运动员的那种捉摸不定的特质,如;勇敢、愿望、信念、自信和责任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往往在比赛的前4分钟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大脑而不是身体。鄙视转帖不注明出处运动员的精神因素最终体现在比赛中,精神因素决定了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控制自己。在所有特质中,这种精神多是在内部产生的。运动员必须具有表现其特性的内在素质。这方面也可以通过热情、情绪、先前成就的鼓舞和憧憬未来获得。这种精神是不断的通过运动员从他身边获得的能量来支持的。理解这种精神,它是可以提高和改进的。正确的信念和良好环境能够提高周身的精神力量。1000米中距离跑 - 技巧训练 1000米中距离跑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 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 摆腿练习,要求腿 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训练方法:(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2?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等)的蹬起跑器的练习; 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10 直立姿势开始,逐渐各前倾斜接着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距离40—50米。??┻╋(?_?)╋┻??
那么慢,我2分40几!妞灬勿想
很慢了 稍微练一下都是在2.30以内了12??Miracles
慢!我们班有一个400米1分04,800米2分35,海宁市比赛我还看见一个11岁小男孩2分28的,在嘉兴市里13岁的女生都跑2分10几了,我跟你同龄都1分09,2分48了^O^吃醋~是最真诚的告白&
不算快,不过还好。 常理应是2分多罪:)^O^:(恶
还可以,文杰
不算白鲨---优优
不快,正常400米47秒,800米1分半怪我咯
算很慢 我们体校有一个11岁的跑1分13秒 这才叫速度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800米跑步节奏训练技巧
800米跑步节奏训练技巧
  高考体育800米的训练方法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体育800米的跑步节奏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高考体育800米的训练方法
  1、问题的提出
  高考体育术科800米考试中,很多考生尽管起跑后跑进速度很快,但一圈跑完速度就明显下降,跑到600米就气急胸闷、腿如灌铅,明显力不从心,最后考试成绩不如平时训练成绩的比比皆是。这固然有置前项目考试消耗了较多体能又没有得到较好恢复的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800米跑训练时节奏跑训练不足,考试时因紧张使跑的节奏严重紊乱。反观800米考试成绩发挥出色的考生,他们大多都是在考前注重800米跑的节奏训练并有适合自己能力的考试目标和战术,800米跑考试时就很少会受到水平好的考生800米跑节奏的影响,多能采取适合自己的节奏以较为均匀的速度跑进并有能力进行很好的终点冲刺。
  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800米跑是速度耐力性项目,运动中基本以ATP&CP系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即:无氧供能)为主,以糖和脂肪酸供能(有氧代谢供能)为辅,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速度、速度耐力和耐力水平,还要具备优良的节奏跑控制能力,才能保证考生能以较高速度跑完800米全程。
  高水平运动员800米跑的实战训练和比赛模式多为匀速节奏跑模式。实践也证明,匀速节奏跑模式是800米跑的最佳模式,匀速节奏跑模式的核心是合理控制适合自己能力特点的节奏,其最大优点是节奏稳定。除起跑和终点冲刺跑以外,其途中跑速度变化小,有利于顺利克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器官系统工作的惰性,降低乳酸累积水平,为运动系统耐受考试时超正常工作提供系统适应性保障。我们普通高考体育考生虽无法与高水平运动员的800米跑能力相比,但可以借鉴他们的匀速节奏跑模式合理控制800米跑的节奏,提高800米术科考试成绩。
  2、匀速跑节奏控制训练的方法
  根据800米跑供能特点、普通高中体育考生学情以及20多年的带训经验,笔者总结出&800米节奏跑四步优化训练&方法。
  800米节奏跑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依据考生个体800米最好成绩的一半和400米最好成绩,取算术平均值,再加上3&5秒,来确定800米节奏跑训练时跑400米的合理时间。比如:某考生800米最好成绩是2分30秒,400米最好成绩是60秒,其400米跑算术平均值时间就是1分7秒5,那么训练800米节奏跑时,跑400米就用1分10秒5&1分12秒5的时间匀速跑完。训练距离一般采用100米、200米、600米匀速跑来进行800米节奏跑训练,100米、200米、600米匀速跑时控制的时间按400米匀速跑时间取其算术平均值获得,详见下表一。
  表一:800米节奏跑不同训练距离的控制时间
800米节奏跑训练距离
800米节奏跑训练控制时间
17秒6&&18秒1
35秒2&&36秒2
1分10秒5&&1分12秒5
1分45秒8&&1分48秒8
  2.1、节奏体验期的训练
  800米节奏跑训练的第一阶段是节奏体验训练阶段,简称节奏体验期。此阶段尽量采用100米、200米、400米的节奏跑去控制训练800米跑节奏。在节奏跑体验期的训练,一般采取把成绩相近的考生分在同一组的同质分组方式进行,一周安排两次节奏跑训练,每次跑距600米&800米(100米&6&8组或200米&3&4组或400米&2组),组间休息时间一般控制在7分钟以内(100米组间休息1分半左右,200米组间休息3分钟左右,400米组间休息6分钟左右)。
  对于节奏感觉好、学习能力强的考生,节奏跑训练时可逐渐增加跑的距离,整个节奏体验期可多采用200米、400米匀速跑进行节奏训练,这部分考生一般在两三周内四到六次训练后即可大体找到适合自身的800米跑节奏感;对于节奏感觉差、学习能力弱的考生,节奏跑训练距离可适当选择短距离的100米、200米匀速跑进行节奏训练,有必要时还可适当延长一到两周的节奏跑训练时间。
  通过节奏体验期的训练,考生800米跑的节奏感觉大体找到了,考生的800米成绩都会有较大进步,而原来节奏感差并通过训练找到节奏感的考生进步会很大。
  2.2、节奏适应期的训练
  节奏体验期训练完毕,考生能大体掌握800米跑节奏以后,此时再按照新的800米、400米跑最好成绩采用同样方法重新计算出800米节奏训练时匀速跑400米的合理时间,作为下一轮节奏跑训练的控制时间,再按照新节奏进行训练。此阶段训练距离主要采用200米和400米,耐力水平好的可少量尝试采用600米匀速跑训练节奏,并同样采取成绩相近的考生分在同一组的同质分组方式进行训练,同时采取每百米设置标志物并计百米分段成绩的办法帮助考生控制跑的节奏。一般进入训练适应期训练两周三到四次以后,大多考生一般能基本适应自己能力的匀速跑节奏,800米跑成绩往往也会提高较多。此时就可以如法炮制,再次进行节奏调整。
  2.3、节奏稳定期的训练
  在节奏适应期中,考生在干扰小的情况下已经完全掌握800米跑节奏以后,就可以进入节奏稳定期的训练了。节奏稳定期的训练和节奏适应期训练的最大差异是,此时必须开始设置男女混合编组、成绩差异大的异质分组、语言干扰等各种人为干扰,使考生在这些人为干扰条件下进行节奏跑训练。训练距离主要采用400米,耐力水平好的可适当增加600米匀速跑节奏训练。等考生节奏跑感觉良好稳定性较高后,再次测试800米和400米成绩,如果成绩继续提高且较多的话,将第三次调整800米跑节奏。
  2.4、节奏实战期的训练
  由于考试时心理状态、同组尖子考生水平和节奏对个体实战节奏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实战节奏大大快于节奏稳定期节奏的现象。所以在节奏实战期进行实战训练时,必须继续给考生制造人为干扰,以提高考生800米跑的实战调控能力。如:采取让非高三体训生中耐力跑尖子和差生参加的节奏跑训练,选择雨天在湿滑场地上进行的节奏跑训练,安排非高三体训生故意使用各种非常规节奏跑(如变速跑、启动后即全速跑等)和阻挡的节奏跑训练等,想方设法干扰考生的节奏跑训练,使考生在实战中学会面临各种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找到稳定保持自己节奏的应对方法。
  3、匀速跑节奏控制训练建议
  3.1、800米节奏跑训练要以耐力、速度耐力和速度等为基础,要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
  800米跑个人节奏的快慢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耐力、速度耐力和速度等水平的高低,所以800米节奏跑训练要根据个人相关素质水平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节奏,并在训练中不断摸索掌握和控制自己800米跑的节奏,才能提高节奏跑训练的效果,并在最后的术科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3.2、800米节奏跑训练要随耐力、速度耐力、速度和节奏跑控制能力的提高进行调整。
  科学合理的训练,必然会促进800米跑相关素质的提高,随着素质的提高,节奏跑训练的节奏必须适当加快,以促进800米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否则,按照原有节奏继续训练,不仅会固化原有的已经不适合现有能力的节奏产生800米跑的生理惰性,还会导致800米跑能力的停滞不前。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800米有什么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