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身说起,为什么大部分人爱吃肉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

为什么说大部分人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
为什么说大部分人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
xpmm 16-02-14
文/刘传干了勤奋这杯毒药由于长辈从事健美行业,从11岁开始我就长期出没于健身房,至今依然保持着有规律的训练。如果一个人愿意去健身房锻炼,那么相较于其他人来说,他是否具有一些不一样的特质?我观察得出的结论就是勤奋。基因对于人的要求是:能不动就不动,节省能量。一个人坚持去健身房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要对抗基因的本性。如果说这群人不勤奋,我肯定是不同意的。然而,大部分人在健身上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衡量健身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身材。如果你常去健身房,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身材健硕的男生通常训练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一次训练只练一个大肌群,一个肌群做3个动作,一个动作重复4组,一组8-12个,练完就走。身材差一点的男生,胖人和瘦人,训练时间很长,一次练很多肌群,很多组,次数也很多。我经常看见一些大个子男生做10kg的卧推,一躺上去就做30个,做累了躺着不起来,恢复一会儿又来,15分钟过去了还没练完。我也经常看到一些胖胖的女生在跑步机快走一小时,或者慢跑40分钟,边跑边聊天,聊完再做上半个小时的仰卧起坐,前前后后2个小时,不做无氧运动。大部分人的训练都是以上两种情况,不好意思,这都是无效的。作为对比,观察那些有好身材的训练者,他们训练时从不闲聊,组间休息间隙基本在30秒-60秒,每个动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标准。他们表情沉稳,每一口气都会喘得实在,动作不啰嗦,部位不多练,练完即走。相比之下,这群人反而是不勤奋的。为什么说大部分人的训练无效?得说说健身理论。肌肉的增长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拆迁——重建。每举起一次哑铃,肌纤维都会撕裂一次,训练后再摄入蛋白质修复肌肉。训练重量不达标,组数不够,都无法有效刺激肌肉生长。上文提到的那一位男生做卧推,因为重量不够,实际上是在做有氧训练,无法增肌。后面这一位女生选择慢跑和仰卧起坐,慢跑能起到一定减脂效果,但只做有氧的问题是,运动不仅消耗脂肪,还消耗肌肉,肌肉率下降会导致基础代谢降低,从而使每日(能量输入-能量输出=净热量)的平衡被打破,长期来看,不仅瘦不下去,还很有可能反弹。另外,仰卧起坐无法减掉肚子上的肉,局部减脂不可行。如果她还同时选择了节食,那么会让大脑提高体重设定点,造成不可逆的体重反弹。健身房的固定成本极高,容量有限,但依然能盈利,因为90%的会员付完费后,坚持一段时间就不会来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发了不少健身照片到朋友圈,做了严密的健身计划,严格控制饮食甚至节食,训练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一段时间后无论是体重还是身材都没有变化,还扭伤了腰磨损了膝盖。天道不酬勤,勤奋而无效,在健身房铩羽而归的人都是如此。如果把视野放开,我发现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李笑来从学生身上发现了这样的矛盾。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没时间了“或“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我在公司做过大量的营销培训,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同事入职晚,经验少,但仅仅听过一两次培训,策划案水平就逼近甚至超过了老同事。老同事并非不勤奋,他们参与了每一次培训,完成了每一次课后的案例拆解、知识梳理,但结果依然“天道不酬勤”。再来看看勤奋的重灾区——创业圈。打开任何一个CEO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失眠、加班、见人、开会、晒合照、思考。创业者的勤奋毋庸置疑,但当我看到《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中的阵亡名单时,还是被吓得一愣愣的。我想起雷军说的话。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被战术勤奋坑得最惨的冤大头就是诺基亚了。(颠覆式创新理论能对此结论做很好的解释,篇幅有限不展开讲)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约玛·奥利拉 诺基亚CEO 总之,我不会干掉勤奋这杯毒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会把勤奋当作默认选项,即使这个默认选项明显有边界?解药心理学家对于人们面对难题时的「变」与「不变」的态度,以及问题是如何形成、为何会持续存在、如何又被突破解决的过程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两个概念: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例如,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无论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例如,从梦中醒来。第二序改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上文提到的健身问题为例,来分析一下问题形成,以及解决方案。问题1:如何长胸肌?案例1:大个子男生做10kg的卧推,一躺上去就做30个,做累了躺着不起来,恢复一会儿又来,15分钟过去了还没练完。显然大个子男生是希望长胸肌,他采取的思考路径为:长胸肌——肯定要练胸——卧推好学,就用卧推——胸肌要大,当然要练得多——每天坚持练,要比那些大块头更努力。这样的思考路径,自然导致勤奋地训练,属于第一序改变。问题1:如何减肥?案例2:胖女生在跑步机快走一小时,或者慢跑40分钟,边跑边和旁边的人聊天,聊完再做上半个小时仰卧起坐,前前后后2个小时,不做无氧。胖女生希望瘦,她的思考路径为:我要瘦——迈开腿——跑步减肥——跑得越多脂肪消耗越多——多仰卧起坐应该可以瘦肚子——节食,这样脂肪消耗更快。同样的,这也属于第一序改变。那如何找到第二序改变?第二序改变的一个原则: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来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对于上述两个案例,他们都用勤奋去解决问题(不够壮,不够瘦),勤奋锻炼是他们的解决方案,勤奋需要做第二序改变。促成改变的四个步骤:1、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2、探究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3、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4、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按以上四个步骤来做一次推导。问题1:如何长胸肌?第一步,以具体的词语清楚地界定问题:胸肌是如何增长的?什么情况下增长?什么情况下不增长?。第二步,目前用过的解决方案——勤奋锻炼,正是问题所在,要果断抛弃。第三步,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想要胸部肌肉的维度和密度增加。第四步,要达到「我想要胸部肌肉的维度和密度增加」,我必须知道「胸肌是如何增长的?什么情况下增长?什么情况下不增长?」。那么执行计划有两个:1、请健身教练教。2、自学健身理论。这两个方案,可以说是第二序改变。解决长胸肌、减肥的解决方案并非勤奋锻炼,而是学习健身理论,无论是他教还是自学。我本人选择的就是第二个方案。以上例阐明为啥勤奋无效,以及解释「第二序改变」的使用方法。勤奋的正确姿势很有趣,勤奋确实是大部分人遭遇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案。坚持就能成功,多做事少说话,执行力大于一切,这是正确的常态,但得有前提。根据第二序改变的理论,我个人对勤奋做一个适用范畴划分:解决问题时,勤奋仅在第二序改变的指导下才有效。暗合了认知心理学家Stanovich的结论:聪明人只有在被告知要怎么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今天的勤奋变得很廉价,在朋友圈证明勤奋不需要什么成本,晒加班,晒辛苦,晒不容易,晒用功,晒计划,晒鸡汤感悟。朋友圈随处都是勤奋,勤奋的正确姿势却少之又少。别只在朋友圈勤奋过。*作者:刘传,齐物论者,羊驼先森联合创始人 | 首席营销官。认知,是最大的门槛。公众号:千古刘传(qiangulc)。微博:@刘传先森。
全部评论(20)由于长辈从事健美行业,从11岁开始我就长期出没于健身房,至今依然保持着有规律的训练。如果一个人愿意去健身房锻炼,那么相较于其他人来说,他是否具有一些不一样的特质?我观察得出的结论就是勤奋。基因对于人的要求是:能不动就不动,节省能量。一个人坚持去健身房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要对抗基因的本性。如果说这群人不勤奋,我肯定是不同意的。然而,大部分人在健身上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衡量健身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身材。如果你常去健身房,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身材健硕的男生通常训练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一次训练只练一个大肌群,一个肌群做3个动作,一个动作重复4组,一组8-12个,练完就走。身材差一点的男生,胖人和瘦人,训练时间很长,一次练很多肌群,很多组,次数也很多。我经常看见一些大个子男生做10kg的卧推,一躺上去就做30个,做累了躺着不起来,恢复一会儿又来,15分钟过去了还没练完。我也经常看到一些胖胖的女生在跑步机快走一小时,或者慢跑40分钟,边跑边聊天,聊完再做上半个小时的仰卧起坐,前前后后2个小时,不做无氧运动。大部分人的训练都是以上两种情况,不好意思,这都是无效的。作为对比,观察那些有好身材的训练者,他们训练时从不闲聊,组间休息间隙基本在30秒-60秒,每个动作都不晃悠,做到最标准。他们表情沉稳,每一口气都会喘得实在,动作不啰嗦,部位不多练,练完即走。相比之下,这群人反而是不勤奋的。为什么说大部分人的训练无效?得说说健身理论。扫码下载官方App
云课堂 & 挖课机NO.28
云课堂运营编辑一枚,爱好广泛,文风多变,一直在为挖掘推荐云课堂好课而努力!
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勤奋是完全无效的
生活中存在一种怪圈,一些埋头苦干,很努力工作的人往往不会混得太好,当然混得也不会太差。
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特质,比如勤奋。这里的勤奋,我指的是埋头苦干,努力工作,少了些活学巧用。
然而,这部分人却很少知道,这些勤奋大多都是无效的。因为太沉迷于执行,而少了些思考。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依然陷入瓶颈期时,脱身出来想想这些点你是否都中枪了?
NO1.不会充分利用琐碎时间
有朋友说他自己很勤奋,每天赶3小时的地铁上下班,足足做满8小时才下班,时常加班,对工作完全不敢懈怠。
大家都觉得他很拼,特别努力。
但当你问他坐地铁的3个小时基本用来干什么?他说基本只能站在地铁上打打盹或者手机听音乐消遣下。不会利用琐碎时间来学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工作一天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哪来的精力和时间来提升自己?不断的产出,不知道吸收新知识,被榨干剩余价值后,还是会被淘汰的。
当你把勤奋都放在工作的8小时上,而不会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技能。这样持续下去你会效率很低下,人也会很疲惫。
这时候你会问,如何才能利用好琐碎时间学习呢?我就按个人技巧推荐几种方法↓↓↓
(1)日程表一定要尽量具体
写得越细越好。细致到早上7点刷牙,7点半出门,八点到公司或学校……完成之后一定要立刻勾掉。
7:00 起床和早餐
7:00-7:30到公司(做地铁,存有零碎时间)
7:30 – 8:15 健身(跑步,存有零碎时间)
11:30 – 13:00 午饭+午睡
11:30 – 13:00 午饭+午睡
13:00 – 18:00 做事
18:00 – 19:30 晚饭
19:30 – 22:30 做事
22:30 睡觉
在你的时间安排表中,归纳出可能会出现20-30分钟的零碎时间段,做上标记。想好这段时间应该如何利用,对自己一天的行动有个细致的安排。
(2)全方位调动感官
上班族每天都少不了要挤公车,挤地铁。可每次都要费很多时间。这时候你就要学会全方位调动感官。
如果你正在拥挤晃荡的公交车上,无法拿出书本阅读。这时候你可以选择掏出手机刷刷新闻、看下热点。可以下载个新闻客户端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了解。比较优质的公众号有果壳网、互联网er的早读课、36氪等。
如果拥挤到连手机都难以掏出,你也能事先下载一些英语听力随时练习。像有道学堂、懒人听书和喜马拉雅都挺推荐的。
我以前挤地铁每天都要花上1小时,单纯的刷刷新闻、听听英语时间还是利用不够充分。我会下载一个在线学习的APP,每天看一门课。像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都感觉挺不错的,时间长度刚刚好,看完就到站了。
学会全方位调动感官可以大大提升效率,这就是健身房内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遍跑步遍看新闻。
(3)推荐基本时间管理的书
说多了理论,真正还是需要靠自己去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王道。
推荐基本时间管理的书,根据理论自己详细规划。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做任务分解,先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再把任务分成ABC,按优先等级完成。
《番茄工作法》
将工作时间分成小部分,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当时实践这个理论的时候在iphone上面找到了一个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软件,发现实践的非常好。
《拖延心理学》
为你分析拖延的原因,看见我们自身潜意思里的害怕与恐惧。
还有《GTD》、《80/20法则》这类书籍都很推荐。曾经还使用过一些国外的时间管理软件,例如43 Things\Like Tick\Goal Migo\大芝麻......都可以尝试使用。
NO2.学习不系统
很多人学习都是粗暴学习法,囫囵吞枣。刷刷知乎大V,看看专业微博文章,就觉得学到了真本事,其实不然。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因为这些碎片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不够严谨、全面。
一个勤奋学习这各种各样碎片式的知识理论的人,未必能成功。
系统的学习有多重要?我随便搜了下知乎,小到学习具体学科,大到系统学习一人过日子。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系统。
举个栗子,有个零基础的朋友想学摄影。很多人会认为学会调光圈、按快门、会一些三角构图法、黄金比例构图法,就能牛气哄哄,称自己get了摄影技巧。
如果你想做的是超越的学习,而非摆摆花式招式。学习摄影是需要很系统的过程的。记得很早的时候我认识个摄影大师叫做“叶梓”,他教学生都是先从器材基础入门,全面了解手中器材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再get摄影附件的知识,包括各类相机的优缺点。除了了解器材的深度,还要学会横向对比。此外构图、色彩以及光线,还有数码后期.....都是需要学习的。
(叶梓摄:中国新娘的印度婚礼)
(叶梓摄:孔雀)
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让所谓的勤奋有所成效。
NO3.不专业、不权威
都说跟对师傅很重要,学习也同理,要看经典的图书,跟着专业的老师学,否则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劲。
比如想成为Java 开发工程师就应该跟着浙江大学的翁恺老师学;想学C++就该跟大神级人物侯捷、硅谷技术大牛董飞;学office软件,就应该跟着职场老鸟秋叶......
名师出高徒,加上你的努力与勤奋。学习效果会更好。
不会利用零碎时间、不懂的系统学习,不跟着专业、权威老师学习......这些都是你为什么勤奋却不出成绩的原因。
现在网易云课堂(海量优质课程的在线学习网站)正在做大促。据说上网站人人都能领269元红包,参与活动还有机会赢3台手机!
利用起你的碎片时间,上下班手机一掏随时学习。网上课程阶梯化设置,循序渐进系统学习。还有行业大咖,秋叶、叶梓、浙大翁恺老师、C++大神侯捷和各路网易总监大牛,亲自教你。助你的勤奋更具效果!
网易公司()旗下实用技能学习平台。与优秀讲师、专业机构、院校合作,为您提供海量优质课程,以及创新的在线学习体验,帮助您获得全新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
关注我们:
& 网易公司 版权所有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Hi,看起来你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你还没有登录!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收藏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勤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