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校散打武校队毕业的就业方向,国家二级远动员。

国家武术散打队召开总结大会-中新网
国家武术散打队召开总结大会
  12月17日,2013年国家武术散打队总结大会在西安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国家武术散打队领导小组组长高小军,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国家武术散打队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玉龙出席会议,并为在本年度国家队训练中表现突出的优秀运动员颁发证书。
  去年2月25日,国家武术散打队正式成立,这支年轻的国家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成长为“训练好、管理好、保障好、成绩好、形象好;团结强、纪律强、荣誉感强”的“五好三强”队伍,为国家和人民争了光。
  国家武术散打队运动员、队医、科研、后勤保障、教练组、领队等代表从各自工作角度进行了认真总结,提出在当前国际武术散打激烈竞争中要居安思危,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及运动竞技能力,牢固占领世界领先地位的思路和理念。
  王玉龙要求散打队人员高度重视文化学习,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规划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备加珍惜国家队的荣耀。
  高小军向国家武术散打队全体人员提出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和“坚定信念,敬业至上”的目标和要求,他指出,只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拓宽道路,才是国家武术散打队立于不败之地、达到新一轮质的飞跃的唯一选择。(罗 盘)
【编辑:金鹏飞】
>体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万众创业]退役散打运动员创办培训基地延承武术梦想
培训基地正在实战练习散打
  荆楚网消息(记者 安立 陈亦帆)2月16日,在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跆拳道(散打)培训基地空荡荡的训练现场,一个身影正细心的整理着训练道具。“我练武17年,开办这个基地就是想把自己武术梦想延承下去”主教练张鸿跃向记者介绍道。
  张鸿跃,1985年出生于河南武术之乡――临颖,13岁跟着村里打拳的师傅零碎的学习打拳,16岁时一场广州中拳对抗赛让他爱上了散打。同年,初中毕业来到了河南塔沟武术学院正式学习散打。
  “在家里绝食了4天,家里人才松口让我去的。”张鸿跃向记者介绍道,因为爷爷是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的设计师,家人都希望他能象爷爷一样,读好书、上好大学,可他却偏偏爱上了散打。刚到学校时,每天练习拉韧带3小时,经常大腿内侧瘀肿,“当时一点都不觉得疼”。
学员热身运动
暑假班近80名学员听课
教练参加全国散打竞标赛
  2005年,张鸿跃通过实战招考来到武汉体育学院就读,从最初的散打兴趣爱好者成为国家健将级散打运动员。“07年由于意外脚腕受伤,冠军梦只能止步。”张鸿跃无奈向记者说道,2013年退役后,他和两位朋友一起来到万象生活馆开办了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跆拳道(散打)培训基地。由于当时万象生活馆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免收场地费,3人仅花费5万元就将培训基地办了起来。
  “6月正式开店时,生源成为首要面对的问题。”张鸿跃告诉记者,当时三位合伙人早上8点、下午5点就会趁着上下学高峰期,骑着摩托车在周边华师附小、南湖小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等学校散发传单,其他时间则守着店里等学生们来上课,晚上11点后,带着宣传海报、浆糊桶在周边的小区、学校粘贴海报,“有些地方隔天就被撕掉了,第二天我们还去,就这样持续了1个月”。
  “宣传海报费用挺高的,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张鸿跃说,3个股东为了减少海报的损失,经常1个人刷浆糊、2个人搭成人墙爬在高处张贴海报,“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培训基地逐渐有了起色”。
  据了解,2014年武汉体育学院青少年跆拳道(散打)培训基地由原来的2位学员增加至80多位,固定教练则由原来的3位增加至5位,学员年龄也从原来的学龄儿童逐渐扩大至青少年,为了顺应发展,场馆从原来的110O扩大至270O,年盈利由原来的1.2万元增加至4.8万元,“看着场馆在慢慢地发展,我觉得我的武术梦也在逐渐延承。”张鸿跃信心十足地说。
(作者:安立 陈亦帆&&编辑:王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武术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研究
武术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研究
时间: 10:00:28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1前言散打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踢、打、摔为内容,以双方格斗为形式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对抗性是散打运动的基本特点。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散打主要技法以“远踢、近打、贴身摔”为主,动作变化多样,强调技术的综合性,以灵活多变的腿法和独特的快摔技法著称。〔1〕散打战术是为战胜对手而在赛前制定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的比赛计谋、行动和方法,也就是根据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计谋、行动与方法。〔2〕运动员对战术的运用就是将已经获得的技能、体能和心能训练成果,在比赛中最优化地进行综合运用,进而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局势。比赛场上瞬息万变,比赛双方的技击方法没有固定程式,始终处于进攻与防守、制约与反制约的激烈变换对抗之中,在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素质及客观因素等条件接近或相当的情况下,散打运动员的战术能力能否在实战中运用自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里着重对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2战术能力的组成战术能力是指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3〕在散打竞赛中,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完成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扎实的散打基本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战术意识,熟练掌握和运用战术知识与战术行动,才会在散打竞赛中形成强大的战术能力。战术能力的组成主要由散打战术意识、战术知识和战术行动构成。2.1战术意识战术以谋略为主,战术意识是指技术动作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技术、体能、战术在竞赛规则的支配和制约下的有机组合表现出来的思维意识。〔4〕无论是运动员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所进行的理论思维,还是运用训练与实战中所积累的经验所进行的经验思维,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作为重要的思维活动,其战术思维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发挥。“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的评论使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思维力的重要性,提升思维力的紧迫感。具有良好战术意识的运动员在散打比赛的攻与防、进与退、虚与实、动与静、速与缓等不断变化之中,能够及时预见、正确分析判断赛场上的攻防态势,从而准确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技战术,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战术水平。而激烈竞争、瞬息万变的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任何一项心理过程受到破坏都可能导致战术意识的混乱,战术决策的失误。〔5〕因此,良好的战术意识的建立是培养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必备的重要条件。注重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其战术能力的合理运用,控制比赛的主动权,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以及提升运动成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散打比赛中进攻的形式可以将战术意识划分为主动进攻的战术意识和防守反击的战术意识。2.1.1主动进攻的战术意识主动进攻的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有意识地不断创造攻击的机会,并且敢于抓住时机作出具有创造性的、大胆攻击的行动意图。〔6〕主动性进攻意味着进攻凶狠、敢打敢拼,要求在进攻过程中快速逼近,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打垮或击败对手,不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散打比赛中进攻处于主导地位。进攻意识受到竞赛规则、运动员体能和技能以及运动员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当运动员体能和技能娴熟,心理素质较好的情况下,先下手为强,要表现出强烈的进攻意识,以此挫伤对方的锐气。因此,运动员的主动性进攻战术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2.1.2防守反击的战术意识防守反击是一种复合技术,由防守和进攻组合而成,其运用成功与否,除了正确、熟练地掌握防守和进攻技术,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外,还需把握时机和培养防守反击意识。准确、巧妙地防守,一则能保护自己,二则可为更好地为进攻创造条件。积极主动的防守是准确判断对手的进攻时间、运行路线、攻击方法和部位,反应敏捷,达到自动化程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攻。防守反击能力战术意识的培养在技术方面主要表现为接住对方进攻性的各种拳法和腿法之后运用快摔法提高战术意识,形成良好防守反击战术意识的基础,使散打战术得以快速、巧妙地运用。2.2战术知识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感知到的比赛信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战术行动,这种瞬间完成的思维活动是在已获取的战术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因此,掌握战术知识对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战术知识是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是运动员掌握战术和提高战术能力的基础。〔7〕战术知识是对战术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与散打战术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以及散打战术理论与方法在比赛中运用所获得的各种体验。散打专项战术的运用原则,最佳时机的准确选择,战术意识的有效贯彻,散打竞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影响以及战术的发展趋势等,都是运动员应该掌握的战术知识。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获取的战术知识越丰富,对散打运动规律理解越深刻,越有利于运动员形成和强化良好的战术意识,实施有效的战术行动,进一步提升战术能力。为此,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强调对运动员战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仅要强化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从实践中亲身体验并灵活运用。2.3战术行动战术行动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及动作系列组合。〔8〕战术行动是战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任何战术意图都是由各种具体的战术行动来完成的。散打比赛中,运动员要根据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战情,把已经获得的技术、心理训练成果运用于比赛中,随机应变并快速准确地实施自己的战术方案,使战术行动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为此,或恰当采取及时有效的防守布局,准确运用各种熟练的动作技巧干扰和迷惑对手,给对手造成错觉以隐藏自己真正的战术意图,而后出其不意地选择突破点防守反击;或为了赢得比赛的主动权,先发制人,采用猛烈进攻态势,从气势压倒对手,扰乱对手心理,在对手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控制场上的节奏主动进攻。无论何种形式,运动员战术能力的体现都是以战术行动的实施为最终表现形式,而战术行动通常以技术的方式所体现。战术行动在比赛中运用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反之,技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战术行动的效果。〔9〕因此,训练、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是培养运动员战术能力的重要部分。散打技术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完成进攻与防守动作的基本动作单元,包括实战姿势、基本拳法、腿法、跌法、摔法、组合动作等,这些是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10〕无论对于散打初学者还是专业散打运动员都至关重要。技术动作掌握得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战术的运用与散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散打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越全面越熟练,达到的运动技能越高,越能有效地实施各种战术行动,捕捉到对方的弱点,以所长制所短来斗智、斗勇、较技,抑制对方技术水平的发挥,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3影响战术能力的主要因素3.1散打的技术体系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散打运动历经探索与发展,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已逐步成为既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也有别于世界各国流行的技击术。其技术体系几经改革,已成为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搏击术且不失体育属性的技术体系。〔11〕目前,散打赛事不仅有世界杯、亚运会、世界散打锦标赛及洲际散打比赛等,近年也逐步开展了女子散打比赛。一系列赛事的举行,对散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散打技术体系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诸如散打在技击性方面的表现还不够突出,更多表现为力量、速度的直接对抗;单一技术动作多而组合动作少,技术特色雷同,“缠抱现象”频繁出现,动作缺乏武术灵巧特色;难度动作体现不够充分,有些技术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等等。散打技术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运动员战术能力的高效发挥。因此,如何不断提炼整合与完善散打技术体系,突出散打的腿法、拳法、摔法特色,是散打运动进一步普及和提高的必由之路。3.2散打的竞赛规则从1979年开始试行到2004年正式出版《散打竞赛规则》以来,至今已经进行了7次竞赛规则大的调整。规则是竞赛的准则和杠杆,具有导向作用。从规则变化的出发点及效果来说,遵循了规范、合理、简洁的原则,引导运动员加强全面技术能力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运动员的技术潜能,增强抗击打能力和有效攻击方法,相应限制了消极抱缠和搂抱摔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拳法、腿法及接腿摔技术的运用比例,有效提高了散打比赛的精彩激烈程度。当然散打竞赛规则从始而终都影响着运动员战术动作的发挥和战术意识的形成,每一次规则的改进都对散打技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也日益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3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素质3.3.1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战术运用的效果。战术是技术有目的的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必须以运动员全面的技术为坚实的基础。〔12〕散打战术与技术相辅相成,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在激烈对抗的散打比赛中,比赛双方始终处于进攻与防守的不断变化之中,运动员要灵活机动地选择强攻、防守反击,或选择重创、突袭等,将单个和组合技术不断地运用到进攻和防守之中。散打运动员掌握的技术越全面越熟练,达到的运动技能越高,越能有效地形成良好的战术意识,实施有效的战术行动以抑制对方技术水平的发挥,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否则,会影响散打战术的有效实施。3.3.2运动员的理论素养散打不是蛮打,更不是散乱之打,而是智慧的比拼。〔13〕仅靠强健的体魄和娴熟的技术来战胜对手,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者。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完美体现与运动员的理论素养密不可分。散打对抗中的攻与防、进与退、虚与实、刚与柔等,无一不囊括于武术文化之中,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人们才得出了“没有最强的武术,只有最强的武者”的断言。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制胜的智慧、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战略战术的迅速调整,最佳时机的准确选择,战术意识的有效贯彻等,都对运动员的理论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散打运动不能以形式哗众取宠,倘若只掌握散打的诸多技术动作就自以为是,只能说明自己的浅薄,而要在思考、反省中提升运动员的专业知识及文化素养。4散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培养4.1加强散打技术训练散打的基本技术是战术能力的基础。运动员所具备的技术动作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利于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形成与战术行动的实施,进而形成更高的战术能力。基本技术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建立正确而完整的各类攻防动作的技术概念,培养准确、熟练、稳定的技术风格,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自如地运用。加强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首先要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训练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柔韧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是提高技术水平的根基。其次,应注重技术训练的全面与完善,只有技术全面,才能有招法随机应变,才不易被对手抓住弱点,受其牵制。最后,在技术全面基础上,要逐步形成运动员的特长技术及绝招,使其具备克敌制胜之利器,出奇制胜之能力。诚然,基本技术的训练环节无论是进行空击练习、递招练习、打靶练习,还是进行模拟练习、进行实战以及实际对抗训练,都必须以实战为核心,采取多种方法与手段,形成完善的技术风格,增强运动员对技术动作运用自如、灵活多变的能力,才能提高其战术运用能力,争取和对方抗衡的主动权。4.2强化战术意识的培养赛场上散打技术的合理运用与应变,都是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体现。〔14〕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培养运动员技术时,要有目的地引导他们的战术意识并形成自己的战术风格。首先,注重培养主动进攻的战术意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散打竞赛中,以进攻代防守的战例颇多。要通过模拟训练、假想敌训练与实战对抗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战术意识。造成强攻欲望极强的态势,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对时机、空间距离的判断能力,使运动员从心理上占有主动权,给对手造成劣势,以此来挫伤对方的锐气,还可以有效地培养运动员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非常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防守反击战术意识能力的培养。在正确掌握防守和进攻技术的情况下,培养防守反击意识决定了反击技术运用的成功与否。〔15〕通过借势、别根、掀底、靠身等针对性训练,培养运动员依靠自己准确的判断,主动选择战机,利用格挡、闪躲等空间距离及闪进、避让等步身法的移动,能够准确及时地采取有效动作予以反击,从而增强他们勇于拼搏的自信心。4.3注重战术知识的积累战术行动及战术意识的实施、运用以及临场的预见性和灵活性同运动员的智能是密不可分的。〔16〕首先,要注重督促运动员进行武术文化内涵、兵法谋略知识、运动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培养运动员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敏锐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运动员战术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对散打战术的基本知识、战术应用的原则以及影响战术能力的因素等战术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使运动员既能够明确攻防兼顾、控制与反控制的战术设计原则及技术运用的各项规则,设计巧妙、科学的战术方案,合理地、有效地发挥动作本身的最大效应,又能够准确判断对方战术目的和技能,在瞬息万变的激烈对抗中,保持攻防的合理节奏,掌握主动权,进而获得比赛的胜利。其次,要加强对散打竞赛规则的深度理解和运用。竞赛规则自始至终都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及战术能力的发挥。在实战中,战术要以技术的能力为基础,以竞赛规则为依据,因敌而用,才能突出其实效性,超越战术理论、竞赛规则、体能、技能的战术是不现实的,无真正意义的。竞赛规则的不断改变促使散打技术结构发生了鲜明的变化,要鼓励运动员多采用主动进攻的方法,逐步减少了搂抱现象、对峙的时间,会对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运动员不但要熟练掌握竞赛规则,合理利用规则来发挥自己的优势,抑制对方的特长,而且要以规则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一切战术行动,以达到提升战术能力的目的。最后,通过实战训练获得良好的战术体验。通过模拟战术练习、优秀运动员的典型战例分析以及实战演练等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运动员对战术问题的理性认识,获取深刻的战术体验。在战术训练中制订丰富的技术组合套路,模拟比赛情境的气氛,虚实结合进行技战术组合练习,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战术运用能力;通过对典型战例的分析,增加运动员对赛事的分析能力;增加车轮战、多人战等专项练习,培养运动员主动连续进攻的战术意识;通过实战演练,强化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运动员战术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当然,战术知识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贯穿在训练过程的始终。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获取的战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运动员形成和强化良好的战术意识,实施有效的战术行动,进一步提升战术能力。5结论散打技术体系不完善,运动员的散打技术不全面以及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都对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发挥和运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运动员基本技术能力训练,注重运动员攻防意识的培养和战术知识的长期积累,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必将对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合理运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标签:&&&&&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全国散打锦标赛
以前的散手是,它是将武术套路都拆散了来打,但我认为现在的散打并不是地道的中国功夫,它已经完全的照办西洋搏击的技巧,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武术的味道
武术套路与散打的区别:
武术套路是表演为主,是对中国各种技击技术的总结,是中国武术发扬光大的最好方法,前人将中国各个拳种中好的、值得记录的技巧加以归纳总结就形...
北京武术院六一武术培训基地:
保持曲臂状态不动: 这是等长运动 (isometric exercise)。它的优点是(1)可以训练一些特有角度的肌肉(某些特有角度的肌肉很难用一般动态运动训练...
大家还关注第15届全国武校散打比赛决出11个级别冠军
新华网福州7月24日体育专电(记者刘旸、陈旺)经过5天的激烈竞争,正在福建泉州举行的第15届全国武术学校散打比赛,24日决出了男子7个级别、女子4个级别的冠军。
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9所武校的400多名运动员参赛。女子组比赛中,福建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的林云佳、叶巧玲,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的贾婕、河南温县王战军太极学校吴雨静分别获得48、52、56和60公斤级的冠军。
男子组方面,除了安徽太和育英武校的吴琼和河南漯河文武中等职业学校的蒋偲获得60和65公斤级的第一名外,其他级别冠军全部被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的运动员包揽。来自该校的童春阳、李珂、姜良坤、苏少聪、王少华分别获得48、52、56、70和75公斤级的冠军。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本次参赛单位均为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注册的学校,运动学都是在校学生,已参加2015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或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武术散打资格赛运动员则不再参加此次赛事。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每场比赛3局2胜,每局90秒。
赛事仲裁委员会主任曾于久赛后表示,在体校逐渐萎缩的背景下,武校在继承发展武术传统和散打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本届比赛情况来看,青少年武术散打基本技术应用较以往更加规范,场上主动进攻意识强烈,说明具备一定的身体和技术素养。但总体来说,运动员连续进攻能力不足,反映出体能储备不足、缺乏拳法腿法组合应用的缺点。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邵世伟表示,参赛学校从上届的50所增加到本届的69所,规模明显扩大,项目级别设置更加丰富。邵世伟说:“很多地方尚没有专业武术队,但青少年队伍已经抓起来了。教育部门推广的武术进校园活动使得这项民族体育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这次参赛的武校大多是民办校,他们在青少年武术普及推广方面也做出很大贡献。”
邵世伟表示,武术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方式。他表示:“我们将创造出更多青少年武术交流展示平台,提高青少年习武热情,增强武术作为传统文化在青年人群中的感染力。本届赛事还是首届青运会武术散打项目的测试赛,希望届时能够利用多样化的社会动员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观众到现场观赛。”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打国家二级运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