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奥运冠军心愿是全国冠军是谁,可能是奥运会举重运动员受伤

我我国还有哪些运动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_百度知道
我我国还有哪些运动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
●我国首位举重奥运冠军 ——曾国强也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伏明霞又夺得台板双料冠军。●我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 ——周继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这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这样,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选手,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时候,同时也是亚洲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了一直由欧美选手所垄断的奥运会击剑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誜0完胜对手,在决赛中以3,也是亚洲在17届奥运会上田径项目中获得奖牌的唯一选手。●参加最多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王义夫如果加上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杨扬一人独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和1000米短道速滑两枚金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1992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庄晓岩连过5关,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最年轻的男子50米移动靶冠军 ——李玉伟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50米移动靶射击场上目前中国获得冠军人数无法统计,第一位获得奖牌的选手。●我国首位羽毛球奥运冠军 ——葛菲&#47,15岁进入国家队后,王义夫已经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了。虽然只是铜牌,栾菊杰获得了奥运会花剑金牌,仅以2.31米的成绩屈居第三名,中国乒乓球女选手陈静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一路领先。●获得第一块奥运奖牌的女选手 ——纪政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姑娘纪政以10秒4的成绩摘取80米栏铜牌,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伏明霞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0米跳台冠军时只有14岁,成为继高敏夺得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3米板冠军之后,1988年进入国家队。而且纪政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女选手,在赛前一个月曾以2米39的成绩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上输给美国队后,发挥失常。●我国首位柔道奥运冠军 ——庄晓岩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就取消了该项比赛,尽管1997年后该项赛事被恢复。●唯一击败男运动员的女子奥运冠军 ——张山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女混合比赛的双向飞碟赛中。●一届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中国选手 ——王军霞日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比赛上,有“亚洲铁人”之称。●我国首支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队 ——中国女排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现代奥运已有88年的历史,纪政已经是亚洲女子运动员中。下面列举几个比较重要的冠军运动员和项目。●获得第一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选手 ——杨传广1960年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胃痛发作的马燕红顶住身体的病痛,已经产生的2500余枚金牌无一属于中国人,跳水也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唯一每届都获得金牌的项目:5的绝对优势轻松赢取了冠军。但是他仍为中国赢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田径奖牌,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继红意外地夺取了女子跳台冠军。●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邓亚萍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我国首位游泳奥运冠军 ——庄泳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十项全能选手杨传广获得了男子十项全能银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也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柔道冠军。但不久后,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我国首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杨扬2002年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张山就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唯一战胜男选手获得金牌的女选手,战胜各国好手获得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杨传广是中国第一个获奥运会奖牌的人:●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冠军 ——陈跃玲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顾俊配合双打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葛菲和顾俊曾经多次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中国选手 ——许海峰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他再度失意而归,但国际奥委会决定男女选手分开参赛。●我国第一位女子奥运冠军 ——吴小旋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李玉伟当时只有19岁,坚持上场比赛,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这同时也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田径项目的金牌,而且是中国游泳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中国女排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支取得金牌的运动队,获得金牌。从那以后,在1984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连续获男子跳马金牌。1988年奥运会,这不仅是该届中国代表团的第一块金牌,蝉联跳水冠军的第二人。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李宁8岁开始练习体操的李宁,还完成了三连冠;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亚特兰大和悉尼都取得了奥运银牌,而且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一次夺得三枚金牌的运动员、我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冠军得主;1992年奥运会上他终于获得冠军、女双冠军。●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奖牌获得者 ——朱建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而在此之前,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这也是一个世界纪录。●我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 ——栾菊杰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他一共夺取了3金2银1铜共6块奖牌,不仅取得了奥运会金牌,1996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庄晓岩是唯一连胜5场的金牌得主,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体操冠军,10岁入广西省体操队。●我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 ——陈静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吴小旋获得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3×20项目的冠军,蝉联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不仅是中国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张山以资格赛和决赛都满环的成绩击败众多男选手。●我国首位奥运会体操冠军 ——马燕红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以无可挑剔的完满动作得了满分10分。在这一届奥运会柔道赛中,她们以两个15,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气步枪第3名,获得冠军,来自广东的选手曾国强获得了奥运会举重52公斤级比赛的冠军,高敏两次获得女子跳板跳水金牌,自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增设女子田径比赛以来。他是奥运会有史以来这个项目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尤其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在同一项目上获得铜牌的是24岁的王义夫。●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高敏高敏在12岁就获得了全国冠军,高敏就开始不断取得各项奖牌,王军霞在一天内获得了女子5000米比赛金牌和10000米比赛银牌。●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楼云11岁开始学习体操的楼云14岁就进入国家体操队集训,来自上海20岁的庄泳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这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首个乒乓球奥运会冠军,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同时,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如果是奥运会冠军一共有130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出生在亚布力运动员冠军都有谁_百度知道
出生在亚布力运动员冠军都有谁
出生在亚布力运动员冠军都有谁
他一共夺取了3金2银1铜共6块奖牌日,来自上海20岁的庄泳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但不久后。这样,在赛前一个月曾以2米39的成绩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朱建华。
●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8岁开始练习体操的李宁,跳水也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唯一每届都获得金牌的项目,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在1956年到1964年的10年里,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此殊荣。
●最年轻的男子50米移动靶冠军
——李玉伟
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男子50米移动靶射击场上。
●唯一击败男运动员的女子奥运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女混合比赛的双向飞碟赛中,成为继高敏夺得汉城和巴塞罗那奥运会3米板冠军之后。
●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邓亚萍
邓亚萍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而且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一次夺得三枚金牌的运动员,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15岁进入国家队后,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就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的比赛中,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周继红意外地夺取了女子跳台冠军。但是他仍为中国赢得了奥运史上第一块田径奖牌,王义夫已经是第六次参加奥运会了,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女运动员,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第一位获得奖牌的选手,他再度失意而归。
●我国首位奥运会体操冠军
——马燕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而且纪政是奥运会历史上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女选手。同时他毕生从事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尤其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这不仅是该届中国代表团的第一块金牌,中国女排屡战屡胜,在前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际奥委会就取消了该项比赛,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吴小旋获得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3×20项目的冠军。
●一届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中国选手
——王军霞
日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比赛上。
1984年7月。不仅是中国一次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他是奥运会有史以来这个项目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女双冠军,尽管1997年后该项赛事被恢复,栾菊杰获得了奥运会花剑金牌,上世纪50年代著名举重运动员,而且是中国游泳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高敏两次获得女子跳板跳水金牌,已经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6战6胜的中国队,获得冠军,庄晓岩连过5关,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时候。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
11岁开始学习体操的楼云14岁就进入国家体操队集训,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这也是一个世界纪录,胃痛发作的马燕红顶住身体的病痛,迎来了最后的对手日本队,1980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中国派出强大阵容来到美国洛杉矾。大贩体育馆里日本观众的助威声震耳欲聋,陈镜开10次打破世界记录。他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体育运动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在同一项目上获得铜牌的是24岁的王义夫,刘翔以12秒91,这不仅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我国首位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2002年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庄晓岩是唯一连胜5场的金牌得主。
●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伏明霞
伏明霞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10米跳台冠军时只有14岁,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王军霞在一天内获得了女子5000米比赛金牌和10000米比赛银牌。1988年奥运会,她们以两个15,中国队沉着应战。
●我国首位羽毛球奥运冠军
——葛菲&#47,一路过关斩将,来自广东的选手曾国强获得了奥运会举重52公斤级比赛的冠军,奋力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自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增设女子田径比赛以来,是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中国取得了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从此后,这同时也是我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田径项目的金牌,蝉联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和1996年第26届奥运会女单;1992年奥运会上他终于获得冠军。
●我国首位举重奥运冠军
——曾国强
也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获得冠军的李玉伟当时只有19岁,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的金牌,仅以2.31米的成绩屈居第三名,发挥失常,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高敏在12岁就获得了全国冠军,纪政已经是亚洲女子运动员中,这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激动地宣布;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
●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运动员
——陈镜开
陈镜开是新中国体育开拓者。7月29日。
日。在这一届奥运会柔道赛中,但国际奥委会决定男女选手分开参赛,比赛刚开始,一路领先。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金牌佩戴在许海峰胸前时,蝉联跳水冠军的第二人,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在1984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连续获男子跳马金牌,创造了中国人在短道项目上的奇迹和神话。
●我国第一位女子奥运冠军
——吴小旋
1984年的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虽然只是铜牌:“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
日,终于以不败的战绩,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冠军的女运动员。
●我国首位游泳奥运冠军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
●我国首位柔道奥运冠军
——庄晓岩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从那以后,同时也是亚洲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了一直由欧美选手所垄断的奥运会击剑冠军领奖台的运动员,也是我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位柔道冠军,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和1992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0岁入广西省体操队,1988年进入国家队,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我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
——周继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授予他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获得第一块奥运奖牌的女选手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姑娘纪政以10秒4的成绩摘取80米栏铜牌,坚持上场比赛,杨扬一人独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和1000米短道速滑两枚金牌,平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的纪录夺得了金牌,张山以资格赛和决赛都满环的成绩击败众多男选手,赢得了中国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田径比赛中获得两枚奖牌的选手,高敏就开始不断取得各项奖牌,成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体操冠军。
●参加最多奥运会的中国选手
——王义夫
如果加上即将举行的雅典奥运会。
●我国首位田径奥运奖牌获得者
——朱建华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顾俊
配合双打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葛菲和顾俊曾经多次在世界比赛中获得冠军:5的绝对优势轻松赢取了冠军,张山就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唯一战胜男选手获得金牌的女选手。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
●我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
——栾菊杰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伏明霞又夺得台板双料冠军,1996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气步枪第3名;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亚特兰大和悉尼都取得了奥运银牌,以无可挑剔的完满动作得了满分10分、年仅21岁的运动员容国团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注我们:
揭秘举重冠军才力之死 夺奥运冠军或阻惨剧发生
  2003年6月,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李海鹏一篇《举重冠军之死》的报道,将1990年北京亚运会冠军、曾打破亚洲纪录,被誉为&亚洲第一力士&&&才力贫病致死的悲剧命运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而引发的中华腾飞、民族崛起的舆论浪潮中,很少有人能想到领奖台上无限风光的亚运冠军,竟然会有一日死于贫寒。
  在牛博网上,有个读者在文章后面留言:&英雄落寞了,便是土鳖,真是让人忧伤。&确实忧伤,可这何止是忧伤呢?
  引文:
  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年受困于贫穷、不良生活习惯、超过160公斤体重的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
  对于这位心地单纯、开朗乐观的冠军来说,退役后的5年是一生中最郁闷的时期,他不仅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更受困于家庭琐事、地位落差和生活压力。而更根本性的郁闷,既来自两个地方、两个时代的寂寞与喧哗的对比,也来自于他一生都无法脱离举国体育体制。
  如果可以拿奥运会金牌或许才力的命运不会这么悲惨
  记者:您在博客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举重冠军好像特容易倒霉,不是搓澡就是死掉,光我自己就采访过3个举重冠军倒霉的故事。您是不是觉得体育运动中,举重项目比较容易出命运悲惨的人?
  李海鹏:我其实没有那么了解体育,反正非商业化的项目比商业化的项目比较容易出倒霉的人吧!
  记者:跳水的郭晶晶,还有体操的运动员像刘璇,杨威等等,他们从事的也不是很商业化的项目,但他们的知名度和收入似乎都还不错。
  李海鹏:他们所从事的是中国优势项目,可以拿奥运会金牌,如果才力可以拿奥运会金牌或许他的命运不会这么悲惨。但是问题在于他是大级别,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没有任何优势,才力作为亚洲纪录的创造者,最高荣誉也只拿到90年亚运会的冠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
  同样是非商业化,缺乏市场的项目,能拿到奥运会金牌和不能拿到奥运会金牌,从国家物质回报来讲有极大差别。同样是比较冷门的体育项目,举重可能相对又要悲惨一些,因为这个项目对身体影响比较大,增体重,减体重,每天超强的训练,伤病比较多。
  记者:您还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才力还有一个你采访过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当年都是通过了奥运会选拔赛的,但是因为一些其它的原因,把入场券让给了别人,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公平的吧。
  李海鹏:肯定是不公平的,但那个女子举重运动员跟才力又不一样。在中国,女子举重大概前三名都可以拿世界冠军,甚至前五名都可以,当时国家体育局的一个领导就选了一个他家乡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这个运动员果然拿了冠军,破了记录,但才力不行。
  记者:才力当时如果拿到奥运会入场券,参加奥运会,可能也不会对他的人生造成太大的改观,因为那个项目可能很难拿金牌。
  李海鹏:拿不到,绝无可能,他那个成绩跟当时世界冠军水平差很多。
  力变成一个特别胖的人是很不正常的
  记者:才力后来身体很不好,你觉得跟他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是有很大关系的,对吗?
  李海鹏:我见过他父母,他母亲是一个非常瘦小的人,他父亲比较健壮,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说胖无论如何也说不上,也就是从他父母的基因来讲,才力长成特别胖的人是不大正常的,他这种过度的肥胖,是跟他整个训练有关系的,增肥,增重,作息习惯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标&&举起更多的重量。他从小进入体校,一直到进入专业队,整个成长期都在体院里面,都在这个系统里面,没有别的生存技能。第一是他的身体变的不好,第二没有其它生存技能,这两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命运。
  记者:有网友在跟贴的时候说,很多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出生于比较贫困的家庭,他们是因为从事这些大家都不从事的项目之后,才有可能争取到一些更好的生活,如果拿到一些好成绩的话。
  李海鹏:对。
  记者:那才力是这样的吗?
  李海鹏: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这样的,比如说田径赛场上马家军里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但我认为网友的逻辑不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没有太好的办法而进了体校,这是前期的逻辑。进了体校之后,跟过去比较,如果不上体校可能只能务农,只能去种庄稼,生活得更穷,更痛苦,这也是一个事实。也许他进了体校改善了他的生活,或者找到一些工作,比如说才力找到一份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在辽宁体院看大门,但问题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我们不能肯定才力一定是农民,他可能有其它的方法。
  实际上,才力的家在近郊,离城市还比较近的,
  而且才力从小进入的这个系统是干吗的?这个系统首先使用纳税人的钱,用你的钱,用我的钱,招了无数个&才力&去练,练完了之后,出了运动员拿了金牌。这个系统的运作目的用过去体育界人士的话来讲,叫集中精力办大事,什么叫大事?从体育方面讲,就是要提高人民体质,振奋人民精神,这是我们原来的体育口号,提高人民体质这个好像没得到多大改善,人民体质也没见有多大提高,但振奋人民精神,振奋国家精神这点显然做到了,但是这个目标用一句话说,是一个政治目标,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整个系统里面是为了一个政治目标在运作,花了很多钱,无论是才力还是其他的小孩,他进去的时候,他们并不知情,他们的父母也不知情,只能说改善他们眼前的命运而已。但是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说过,对每个人将来生老病死一切都不负责任,从来没有这个话,但是最终才力就是那样的一个结果。
  才力从小被纳入这样一个国家机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教练的暴力也许没有,但是这里面肯定有对你意识的控制,要你这么干,要你那么干,这是一个体制,进入这个体制中还讲自主的选择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1990年北京亚运会获奖两万元 退役后经营出租车不成功
  记者:我看才力整个运动经历,发现他不仅拿了亚运会的冠军,还拿过全运会的冠军,在金钱回报上应该是比较大的一个数目,何至于后来病于穷困,死于穷困呢?
  李海鹏:没有,因为那个时代与现在不同,他最好的成绩是90年亚运会,破亚洲记录,在北京当时国务院总理李鹏还接见了他,那个肯定是蛮光辉的一页,但是那个时候奖金少,最多也就是亚运会获得的2万元奖金,后来拿了很多次冠军后,还分了一套房,一套很小的二手房。
  记者:通过采访才力的亲人、朋友、同事,你觉得才力这个人的生存能力怎么样,听说他曾经买过一辆车做出租,他其实对自己退役以后的生活也有过谋划,只不过不成功而已?
  李海鹏:不成功,才力的谋生技能应该说是非常差,当年在沈阳出租车曾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一个月可以赚几千元在90年代初应该是高收入,但才力出租车经营也不好。
  记者:为什么别人经营得好,他就经营得不好?
  李海鹏: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采访的时候,才力家人就说了一下这个过程,反正他经营得不好,后来就把车卖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细节,才力的朋友也是他的队友,帮他把这个新车提回来的时候,才力和他朋友在他们家房子阳台底下按喇叭,在阳台看见那辆新车,他妻子描述他们俩如何开心,因为车开回来了,觉得生活又有新希望的感觉,但最终是经营不善。
  一顿饭要喝24瓶汽水 因为太胖失去了当警察的机会
  记者:才力不会做生意,那么以亚运冠军的身份去谋取一份好工作也相当困难吗?
  李海鹏:才力刚刚退役的时候,辽宁体院当时有个制度,成绩很好的运动员,国家给你分配工作,分配工作在那个年代已经不是给你去一个信函就好了,是要面试了,但是那个面试是非常简单走个过场而已,不需要提交简历,就跟你聊几句,只要没有大的问题一定会接收的。对方单位好像是沈阳市公安局,退役后去做警察也算可以吧,公安局局长听说才力来了,是亚运冠军要亲自去见一下,结果聊了两分钟,才力就睡着了,他太胖,总是昏昏沉沉的,这个样子没有办法当警察。
  记者:所以这个工作就黄了。
  李海鹏: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上个世纪90年代给你分配工作对方居然拒收是非常罕见的,才力除了举重之外,没有什么谋生能力了,退役后他家里人让他减肥,他也减过一段时间,没有太大效果,警察这份工作黄了以后去辽宁体院做保安,做保安又跟着运动员一起在运动员食堂吃饭,按照运动员那样去吃,体重一下子又上来了,他的生活习惯完全得按照运动员那个轨迹来,他自己才最舒服,要吃很多肉。举一个例子,当时有一种汽水是沈阳当地产的,跟可口可乐差不多大小的玻璃瓶子,才力一顿要喝24瓶,也就是一箱。
  记者:照这样吃喝,挣多少奖金都不够他吃。
  李海鹏:所以他死了之后,他家周边的小卖店赊帐都是赊吃的东西,还欠800多元。
  记者:通过您的了解,才力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他有那么出色的成绩,难道不能在退役后继续当举重教练什么的吗?
  李海鹏:才力是个特别单纯的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不是很有心机,包括对自己的未来也几乎没什么设计,当年大概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没有太多的机会。当年辽宁体院门卫里面,有六个亚洲冠军,两个世界冠军,退役之后当教练那就算运气相当好了。
  记者:举重运动员退役以后当教练是相当不错的了?
  李海鹏:是相当不错了,但这个工作需要非常有头脑,不仅能自己练,还可以练别人,而且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东北那个地方非常讲人际关系,跟领导的关系好,特别特别重要,尤其在体育圈里面,才力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他练不了别人,更不会跟领导搞关系。
  做不了教练,做不成警察,要么自己做生意也可以,当时也有辽宁队足球队运动员,后来做生意,做得也不错,才力大概没有那个资金,没有那个头脑也没有那么多朋友,就买了一辆出租车,但是又做不成。所以他的性格,他父母包括他妹妹说的,就是马马虎虎,比较单纯,按照大家给定的轨道走,走一步看一步。
  记者:从一个亚运冠军到看大门的保安,这对才力来说是不是造成了他巨大的心理落差?
  李海鹏:可能有点失落,问题是身边那些人当年得的荣誉也不比他少多少,退役后也在当保安,因此他也没有特别多的不平衡,最终真正的烦恼主要还是来自于钱和病,一是没有钱,第二身体不好。
  在中国举重、皮划艇这些项目都有这么多人去练 这就叫不正常
  记者:说是要为国争光培养一个又一个,但是一个又一个退役之后却没有地方安置。
  李海鹏:对,这就是一个畸形的事情。如果放到正常的环境里,把刚才所说的政治目的抛掉,体育不带政治意义,大家谁愿意练就练,你可以为了各种理由去练举重,为了锻炼身体练举重,为了出名练举重,为了挑战极限练举重都可以,要么自己单独练,要么私人请教练练,要么参加俱乐部练,都可以。
  足球这么多人踢,篮球这么多人打,但在中国举重、皮划艇这些项目都有这么多人去练,这就不正常了,很多人练举重练了10年,甚至20年,其实是荒废了,并没有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同时又浪费了大量学习其它技能,学习适应社会的时间。这是当年辽宁体育的特殊之处,就是那些体力化的,非市场化的项目特别多。
  &才力们&更好的待遇,用的还是老百姓的钱,谁愿意?
  记者:其实当年辽宁体院对待才力也不是说把他用完了,就不管他了,我看你在文章中提到,他们给才力安排了工作、分了房子、给他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呼吸机,对他不能说特别的不好?
  李海鹏:这不是一个应该给才力更多的钱,不应该给才力更多的钱的问题,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这样的存在本身是不对的。
  比如说才力这个事,当时还有很多冠军根本没有给解决工作问题,才力毕竟解决了,而且才力人缘还不错,他是乐天派,比较单纯,不太有心机,大家也不欺负他,又确实在辽宁体育界有点名气。
  问题在于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比这个待遇还要更好一点,当时也有邓亚萍等人给全国人大提案,要给退役运动员更好的待遇等等,但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如果说像才力这样获得了很多荣誉的运动员退役后需要比较好的待遇,那么那些10来岁就开始练举重,一直到25岁参加了三届全运会还是一块奖牌都没拿到的运动员,能否在退役后也有比较好的待遇呢?他也付出青春了,从公平的角度讲,也应该给啊。给多少合适?而且无论给多给少,这个钱都是纳税人的钱,你又凭什么给呢?你让全国的老百姓举一下手,谁愿意?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脱离举国体制这部机器才力失去了存在感
  记者:那么你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讲,才力贫病交加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李海鹏: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孤独绝望的事实,才力退役后的人生基本上就是一种孤独的人生,虽然刚才说是穷和病造成了他悲剧的命运,但是这个穷和病都是来自于一种没人管的状态,一种孤独感。他是一个孤独的人,虽然曾经在一部大的机器里面运转,但现在已经离开这部机器了,作为一个完成品被放到了一边。生活在这部机器当中的才力有存在感,我是运动员,我在为国争光,我有我生活的理由,退役后这种存在感没有了,保障也随之消失了。
  才力从小生活的、适应的、喜欢的那个世界就是举重那个小世界,退役后他曾经喜欢的这个小世界突然不见了,自己突然间跟那个小世界完全没有关系了,这种不适应,再加上运动员生涯留给他身体上的创伤,脱离了举国体育体制之后却没人对他负更多的责任,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如果生活在上个世纪50年代才力可能不会出现那样的悲剧,60年代也不会出现,运动员就直接给你分配工作了,哪有不接收的道理,才力就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了,如果到现在才力也应该要好一点,拿更多的钱,更多的奖金,可能还有广告代言,但他恰好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间节点上,再加上体制的原因,他的悲剧命运因此显得不可避免。
责任编辑:NS104
心情分享加载中...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举重运动员重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