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球公安部武和平现任职位什么职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及现任职务(2
习近平: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马&&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启智(回族):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
马晓天:副总参谋长、空军中将
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晨:《人民日报》社社长
王云龙: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王云坤: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王太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
王正伟(回族):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代主席(十六届四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王乐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
王众孚: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
王旭东:信息产业部部长
王岐山: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金山: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建民:原成都军区司令员、上将
王胜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副总警监
王鸿举: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
乌云其木格(女,蒙古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昌友:空军政委、空军上将
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十六届四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石云生:原海军司令员、海军上将
石秀诗: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贵州省省长
石宗源(回族):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卢展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田凤山: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已被开除党籍并判刑)
田成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田聪明:新华社党组成员、社长、中国记协主席
白立忱(回族):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
白志健: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白克明: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白恩培: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列&&确(藏族):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吕福源:原商务部部长(已去世)
回良玉(回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朱&&启:原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
朱祖良: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十六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乔清晨:中央军委委员、原空军司令员、空军上将
华建敏: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
多吉才让(藏族):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民政部部长
刘&&京: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中央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总警监
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刘书田:原成都军区政委、上将
刘冬冬:济南军区政委、上将
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上将
刘延东(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刘华秋: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
刘志军:铁道部部长
刘振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山西省省长
刘镇武:副总参谋长、上将
许永跃:原国家安全部部长、总警监
许其亮:空军司令员、空军上将
孙志强: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
孙家正: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中国文联主席
牟新生:国家海关总署党组成员、署长、海关总监
苏&&荣: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杜青林: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杜学芳(女):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兼纪工委书记(十六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李长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
李至伦:中央纪委副书记、原监察部部长(2007年4月病逝)
李兆焯(壮族):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安东: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将
李克强: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金华:审计署党组成员、审计长
李建国: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李荣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栋恒:原总装备部副政委、中将
李贵鲜: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铁林:原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李乾元:原兰州军区司令员、上将
李盛霖:交通部部长
李肇星:原外交部部长
李德洙(朝鲜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李毅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杨元元:国家民航总局局长
杨正午(土家族):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杨传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十六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杨怀庆:原海军政委、海军上将
杨德清:原广州军区政委、上将
肖&&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
吴&&仪(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上将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邱衍汉: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将(十六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何&&勇: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汪光焘:建设部党组成员、部长
汪恕诚:原水利部部长
汪啸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主任
沈滨义:原海军副司令员、海军中将
宋法棠: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宋照肃: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宋德福: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日去世)
迟万春:总装备部政委、上将
张云川: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张中伟: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四川省省长
张文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总后勤部政委
张文康: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部长
张玉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左己: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张立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
张庆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张庆黎: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张学忠: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张春贤: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俊九:全国政协常委、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张高丽: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张维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主任
张福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司法部部长
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张德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
陆&&浩: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族):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云林: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陈至立(女):国务委员
陈传阔: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武警中将
陈良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陈建国: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奎元: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陈炳德: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上将
陈福今: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罗&&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罗清泉: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季允石:人事部副部长兼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
金人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部长级)
周&&强: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总警监
周声涛: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周遇奇:广州军区副政委、中将
郑万通:全国政协秘书长
郑斯林: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孟学农: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孟建柱: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项怀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赵可铭:原国防大学政委、上将
赵乐际: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赵启正: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钮茂生(满族):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原河北省省长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闻世震: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姜福堂:原沈阳军区政委、上将
洪&&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吉林省省长
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袁伟民: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热&&地(藏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局长(正部长级)
贾春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
柴松岳: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
钱运录: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钱国梁:原沈阳军区司令员、上将
钱树根:原副总参谋长、上将
徐才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
徐匡迪: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徐有芳:原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徐光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荣凯: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云南省省长
徐冠华:原科技部部长
高祀仁: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
郭金龙: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唐天标: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将、原总政治部副主任
唐家璇:国务委员
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日去世)
黄华华: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晴宜(女):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智权: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江西省省长
黄镇东: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
曹刚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曹伯纯: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常万全:总装备部部长、中将
符廷贵:北京军区政委、上将
阎海旺: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席
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原总参谋长、上将
隋明太:原武警部队政委、武警上将
葛振峰:常务副总参谋长、上将
韩&&正: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储&&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
曾培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温宗仁:原军事科学院政委、上将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总理
蒲海清: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
蒙进喜: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中将
雷鸣球:原南京军区政委、上将
虞云耀: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原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解振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靖志远: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上将
廖&&晖: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上将
滕文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薄熙来:商务部部长
戴秉国(土家族):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外交部副部长
戴相龙: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魏礼群: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现任上将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中国现任上将有哪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任十大上将
日,中央军委举行恢复军衔制后的第一次授上将军衔仪式,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的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等17位高级军官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在1955年曾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惟一被2次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 1988年后108人获授上将。在1988年9月恢复军衔制第一次授上将仪式后,又先后举行了10次晋升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仪式。截至日,共有108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
中_央_军_委_ 副_主_席 郭_伯_雄上将(63) 曹_刚_川上将(70) 徐_才_厚上将(62) 总_ 参_谋_部_ 总 长 梁_光_烈_上将(65) 副总长 葛_振_峰_上将(61) 熊_光_楷_上将(67) 张 _黎上将(62) 总_政_治_ 部 主 任 李继耐上将(63) 副主任 唐天标上将(65) 总_后 勤 部 部_长 廖锡龙上将(65) 政 委 张文台上将(65) 总_装_ 备_ 部 部_长 陈炳德上将(64) 国 防 大 学 政_委 赵可铭上将(63) 军 事 科 学 院 院 长 郑申侠上将(63) 政
委 温宗仁上将(65) 北 京 军 区 司令员 朱 启上将(63) 南 京 军 区 政
委 雷鸣球上将(63) 沈 阳 军 区 政 委 姜福堂上将(64) 成 都 军 区 政 委 刘书田上将(65) 广 州 军 区 司令员 刘镇武上将(61) 政 委 杨德清上将(63) 济 南 军 区 政 委 刘冬冬上将(60) 兰 州 军 区 司令员 李乾元上将(63) 海军 司令员 张定发上将(62) 政 委 胡彦林上将(62) 空军 司令员 乔清晨上将(66) 第*二*炮&兵 司令员 靖志远上将(61) 武*警*部*队 司令员 吴双战上将(60) 政 委 隋明太上将(63) 中_*央*警*卫*局 局 长 由喜贵上将(66)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现 任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十 大缉骸光缴叱剂癸烯含楼 上 将
1.张 万 年 2。迟 浩 田 3。傅 全 有4。曹 刚 川 5。廖 锡 龙6。郭 伯 雄7。杨 国 屏 8。于 永 波 9。隗 福 临 10。杨 国 梁
上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988年以来上将军衔授予(晋升)情况简析[楼主]&作者:
&发表时间: 23:17
&&&&&&&&点击:45447次
1988年以来上将军衔授予(晋升)情况简析年,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以来,先后共15次授予和晋升118名高级将领为上将军衔(警衔)。下文将就历次授予(晋升)的背景和情况加以简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1988年首次授予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标志着新军衔制正式开始实施。新军衔制中,最高军衔为&一级上将&,其次为&上将&。可授予上将军衔的职务等级包括&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和&大军区级正职&,其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基准军衔为上将。条例中并未明确规定&一级上将&的职务等级,同时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的职务编制军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在此前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所做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提到:上将分两个等级,主要是考虑,&军委主要领导同志需要授予军衔时,其军衔等级与其他高级军官的军衔等级应有所区别&。显然,&一级上将&实际是专为&军委主要领导同志&设置。但由于当时中央军委主席和副主席均未授予军衔,因此&上将&成为新军衔制中实际的最高军衔。一、军委委员(含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在当时的军委领导班子中,尚存在党的军委和国家军委不一致的情况。党的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常务副主席、第一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而国家军委则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除了职务名称设置存在一定差异,组成人员也存在一定的出入。而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军委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则是根据党的军委组成确定。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后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常务会议,负责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当时军委秘书长由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兼任,副秘书长则由三总部主要领导和国防部长兼任。随后,全国人大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国家军委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1983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上,确定了国家军委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其组成人员与党的军委一致,国家军委的4位委员由党的军委4位副秘书长担任。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大&后,中共中央军委班子进行调整,除了由邓小平继续担任主席之外,由党的总书记赵紫阳担任第一副主席,杨尚昆继续担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并由洪学智、刘华清担任专职副秘书长。仍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常务会议,负责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在随后(1988年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新确定的国家军委组成人员与党的军委组成人员出现了差异,在国家军委委员中,除了党的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刘华清,也包括不参加&军委常务会议&的国防部部长秦基伟、总参谋长迟浩田、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和总后勤部部长赵南起等4人。刘华清回忆,中共&十三大&军委组成人员调整后,军委领导工作为两个层次:一是军委主席、副主席;一是军委秘书长、副秘书长。军委工作由第一副主席赵紫阳主持,但重大问题仍需请求邓小平。军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不进行分工,共同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对各总部、军兵种起领导作用。副秘书长也可以主持开会,研究工作,听取各方面意见,起协调三总部的作用。二、大军区级正职截至1988年7月,担任大军区级正职以上职务,具备授予上将军衔资格的高级将领大约有35位。除了6位军委委员,至少还包括以下30人:副总参谋长徐信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郭林祥军委纪委第二书记尤太忠(1988年8月正式任命)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刘安元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伍绍祖海军司令员张连忠海军政治委员李耀文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政治委员朱光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旭阁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刘立封军事科学院院长郑文翰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王诚汉国防大学校长张震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德生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宋克达北京军区司令员周衣冰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兰州军区司令员赵先顺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李宣化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宋清渭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傅奎清广州军区司令员张万年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张仲先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万海峰此外,当时享受大军区级正职待遇的至少还有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徐芳春。而时任副总参谋长徐惠滋、韩怀智、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军委纪委副书记张伯祥等人是否为大军区级正职,尚待继续考证。三、人员结构分析由于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距离1965年取消的首次军衔制已有23年。年间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当时仍在现役的高级将领共13人:1955年授予上将1人:洪学智1955年授予中将2人:秦基伟、张震1955年授予少将7人:刘华清、郭林祥、尤太忠、王诚汉、李德生、向守志、李耀文1964年晋升少将3人:徐信、刘振华、张伯祥而且当时军官队伍尚处于新老交替时期,高级将领间年龄、资历差异较大。年龄分布:6名军委委员中,平均年龄68.2岁。70岁以上3人,60岁以上2人,不足60岁1人。年龄最长的洪学智(75岁)与年龄最轻的迟浩田(59岁)之间相差16岁。30名大军区级正职中,平均年龄64.4岁。70岁以上8人,65-69岁8人,60-64岁7人,55-59岁6人,不足54岁1人。年龄最长的刘立封(70岁)与年龄最轻的伍绍祖(49岁)之间相差达21岁。资历情况:6名军委委员中,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3人,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2人,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1人。1965年前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3人。30名大军区级正职中,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8人,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17人,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2人,建国后参加工作(入伍)者3人。1965年前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9人。1982年前出任大军区级正职者6人,1982年出任者6人,1985年出任者12人,1987年出任者5人,1988年出任者1人。&山头&分布:6名军委委员中,第二野战军3人,第三野战军1人,第四野战军1人,地方转军队工作1人。30名大军区级正职中,第一野战军1人,第二野战军4人,第三野战军8人,第四野战军8人,华北军区2人,其他7人(海军、空军、技术干部,此外郭林祥、王诚汉所在部队曾分属二野、三野、华北军区)。四、授予上将的条件《军官军衔条例》规定,解放军实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授予军官军衔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为依据&。&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两个级别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至中将,基准军衔为上将。因此,6位军委委员均被授予上将军衔。大军区级正职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至少将,基准军衔为中将。30名大军区级正职中,11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8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对于大军区级正职的高级将领,是否授予上将军衔主要还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条件1:是否为&老红军&?日前参加工作(入伍)者8人全部被授予上将军衔。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万海峰虽然在年期间未被授予将官军衔,且到1982年才出任大军区级正职。但万海峰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在29人中排名第6,因此被授予上将军衔别人也无多话可说。条件2:是否在年期间授予将官军衔?副总参谋长徐信和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都是&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并且到1982年才出任大军区级正职,却都曾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因此也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1980年起担任军委纪委副书记(1985年后为常务副书记)的张伯祥,虽然也是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可能由于其职务等级未能达到&大军区级正职&,最终只授予中将军衔,而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条件3:军种平衡。经过以上2个条件筛选,共有10位大军区级正职高级将领入围上将名单。其中包括总参、总政、海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3个大军区的主要负责人。空军、第二炮兵和国防科工委尚无人入围。由于已经产生了一位海军上将,从&军种平衡&的角度考虑,&破格&授予一位空军上将也在情理之中。空军司令员王海和政治委员朱光都是1985年后担任大军区级正职。朱光为&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参加革命,其资历稍长于&抗日战争&后期(1944年)参加革命的王海。不过王海是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以&对革命事业的贡献&这条标准考虑,王海的条件更有优势。而且,飞行员出身的空军上将也更具说服力。因此,王海成为新军衔制实行后的首位空军上将,也成为首批上将中资历最浅的一位。由于第二炮兵做为一个独立兵种,规模和编制相对较小。其司令员李旭阁和政治委员刘立封都是&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而且刘立封已有70高龄,仍未能被授予上将军衔。直到1996年,才产生第二炮兵的首位上将。至于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和政治委员伍绍祖都是建国后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且都是1985年后担任大军区级正职,其资历距上将的标准相差甚远。丁衡高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军衔),伍绍祖仅被授予少将军衔(随后转业改任国家体委主任)。在1985年前担任大军区级正职的高级将领中,只有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傅奎清(1980)和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刘立封(1982)未被授予上将军衔。1921年以前出生的大军区级正职的高级将领中,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刘立封(1918)、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傅奎清(1920)和军事科学院院长郑文翰(1920)未被授予上将军衔。傅奎清于1980年12月起出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1985年6月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合并后,又出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但傅奎清是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因此只被授予中将军衔。郑文翰由于1938年3月参加革命,1985年起担任大军区级正职,因此被授予中将军衔也在意料之中。此外,上将军衔的授予应该还有一个总量(比例)的控制。但这个总量(比例)究竟如何掌握,现在没有更多资料可以佐证。五、1988年授予的上将名单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副秘书长秦基伟: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杨白冰: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赵南起: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徐 信:副总参谋长郭林祥: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尤太忠:军委纪委第二书记王诚汉: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张 震:国防大学校长李德生: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振华: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向守志:南京军区司令员万海峰: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李耀文:海军政治委员王 海:空军司令员17人平均年龄69.1岁,最大洪学智75岁,最小迟浩田59岁。平均军(工)龄53.5年,最长秦基伟61年,最短赵南起43年。山东4人,湖北、河南各3人,四川、重庆、吉林、安徽、江西、湖南、河北各1人。军事(指挥)干部9人,政工干部8人。海军上将、空军上将各1人。第二野战军出身6人,第三野战军4人,第四野战军2人,华北军区1人,地方干部转入1人,空军1人,另2人曾隶属多个单位(郭林祥、王诚汉)。本帖地址:/xinguancha/msgview-036.html[]
&[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6:51&[][][]
好!!&[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4:15&[][][]
1988年恢复军衔以来上将名单:
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赵南起、
徐信、张震、王诚汉、李德生、向守志、尤太忠、郭林祥、
万海峰、李耀文、王海、刘振华。
93年6月7日: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朱敦法、
张连忠、曹双明。
94年6月8日:徐惠滋、李景、杨德中、王瑞林、周克玉、丁衡高、戴学江、李文卿、王克、李来柱、谷善庆、刘精松、曹芄生、张太恒、宋清渭、固辉、李希林、史玉孝、李九龙、96年1月23日: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
98年3月27日:曹刚川、杨国梁、张工、邢世忠、王茂润、李新良、方祖岐、陶伯钧、张志坚、杨国屏。
99年9月29日:郭伯雄、徐才厚。
钱树根、隗福临、吴全叙、熊光楷、袁守芳、
唐天标、张树田、石云生、杨怀庆、周坤仁、刘顺尧、
王祖训、李继耐、徐永清、廖锡龙、杜铁环。
日:温宗仁、钱国梁、乔清晨、陈炳德、
梁光烈、姜福堂、刘书田。
日:葛振峰、张黎、由喜贵、张文台、胡彦林、郑申侠、赵可铭、朱启、李乾元、刘冬冬、雷鸣球、
刘镇武、杨德清、吴双战、隋明太。
日:张定发、靖志远。
刘永治、孙忠同、裴怀亮、彭晓枫、邓昌友
迟万春、符廷贵、喻林祥、朱文泉、王建明
许其亮 吴胜利 孙大法
刘振起 范长龙 黄献中
马晓天 刘源 张海阳
[楼主] &[4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0:11&[][][]
1993年首次晋升上将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对军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决定由江泽民总书记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任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任副主席,杨白冰任秘书长。同时免去杨尚昆秘书长和洪学智、刘华清副秘书长的职务。此后,军委日常工作继续由军委常务会议负责处理,但其组成人员和运作方式却无权威资料佐证。只是刘华清在回忆录中提到,五中全会闭幕后,江泽民提出由刘华清主持军委常务会议。在此后工作的记述中,刘华清对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几乎只字未提。在新华网的资料库中(/ziliao//content_.htm)提供了这样一种说法:十三届五中全会在进行上述人事安排的同时,还决定了&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赵南起&为军委委员。但事实上,此时党的军委仍未设置委员职务,这个军委委员名单其实为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调整后的国家军委委员名单。而且,由于杨白冰已经成为军委秘书长,所以其排名顺序应在诸位委员之首,这一变化也反映在《刘华清回忆录》的相关章节之中。为促进军队高级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军队于1990年4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郭林祥、军委纪委第二书记尤太忠、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王诚汉、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德生、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万海峰、海军政治委员李耀文退出军队领导岗位。随后又安排了新军衔制实行2年以来的首次将官军衔晋升,其中有30余人晋升为中将军衔,但未晋升新的上将。继续担任军队领导职务的上将还有8位: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杨白冰: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秦基伟: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赵南起: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徐& 信:副总参谋长张& 震: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王& 海:空军司令员在年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除了在1961年和1964年集中安排过部分大校晋升少将军衔,少将军衔以上军官无一人获得过晋升,这也成为当时取消军衔制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新军衔制实施以后,吸取了这个教训,使军官军衔的晋升形成制度,步入常态。但当时对上将军衔的晋升仍相对保守,或许还存在一定的顾虑。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决定新的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新的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不再设置秘书长、副秘书长。江泽民总书记继续担任主席,副主席为刘华清、张震,委员为迟浩田(次年3月正式出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万年(总参谋长)、于永波(总政治部主任)、傅全有(总后勤部部长)。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选举上述人员组成国家军委。从此,党的军委和国家军委从人员组成和职务设置上,真正实现了&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新的军委班子中,6位军队将领呈现出2位&10后&(刘华清、张震)、2位&20后&(迟浩田、张万年)和2&30后&(于永波、傅全有)的&老中青&三结合局面。6人恰好分属一野(傅全有)、二野(刘华清)、三野(张震、迟浩田)、四野(张万年、于永波),也是一个&大团结&。军委日常工作继续由刘华清主持。中共十四大后,军队高层再次进行较大规模人事调整。副总参谋长徐信、空军司令员王海退出军队领导岗位,秦基伟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职务也在1993年3月的人大会上被正式免去。至此,在任的军队领导干部中,只剩下4位上将,而海军和空军已无在任上将。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 震: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赵南起:军事科学院院长根据当时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军委委员的基准军衔为上将。显然,新进入军委班子的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如果继续保持原有的中将军衔,已经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上将虽为最高军衔(实际),但如果现任上将数量过少,而晋升机制又不健全,也难以发挥军衔应有的作用。因此,进入1993年后,军队亟需晋升一批高级将领为上将军衔。截至1993年6月,除去由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改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赵南起上将,在任的大军区级正职中将共有31位左右:副总参谋长徐惠滋副总参谋长李景中央警卫局局长杨德中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周克玉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戴学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海军政治委员魏金山空军司令员曹双明空军政治委员丁文昌第二炮兵司令员杨国梁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隋永举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张序三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文卿沈阳军区司令员王克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宋克达北京军区司令员王成斌北京军区政治委员谷善庆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曹芃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宋清渭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安元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史玉孝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九龙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工年龄分布:30人中,平均年龄62.6岁。65岁以上6人,60-64岁22人,60岁以下3人。最长为70岁的杨德中,其次为66岁的魏金山(1927.04)、朱敦法(1927.09)和刘安元(1927.12),最轻的为55岁的杨国梁。资历分布:31中,平均军(工)龄46.5年,日前参加革命(工作)11人,日前参加革命(工作)13人,建国后入伍(参加工作)7人。最长为1936年参加革命的杨德中,其次为1939年参加革命的朱敦法,最短为1963年入伍的杨国梁。大军区级正职任职时间:31人中,平均任职时间3.2。除了杨德中为1993年3月明确为大军区级正职,周子玉为1993年5月任职,任职1年(1992年10月&十四大&后任命)者为10人,3年(1990年4月任命)10人,5年及5年以上者9人。任职最长的是丁衡高、刘精松和李九龙,他们都是1985年开始担任本级职务。此外,本文中,徐惠滋和周克玉的大军区级正职任职时间以1987年计算。&山头&分布:除外7位建国后参加工作者(杨国梁、丁衡高、周子玉、丁文昌、张工、刘精松、隋永举),23人中,依旧以原三野和四野系统占绝对优势。第一野战军1人(史玉孝),第二野战军2人(李希林、朱敦法),第三野战军9人(戴学江、李文卿、张太恒、魏金山、周克玉、王克、王成斌、宋清渭、杨德中),第四野战军7人(徐惠滋、谷善庆、固辉、曹芃生、宋克达、刘安元、李九龙),海军3人(张连忠、李景、张序三),空军1人(曹双明),中央工作1人(王瑞林)。军兵种分布:31人中,海军3人(张连忠、李景、张序三),空军3人(周子玉、丁文昌、曹双明),第二炮兵2人(杨国梁、隋永举)。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晋升6位高级将领上将军衔。这是恢复实行军衔制5年来,首次晋升上将军衔。张万年: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朱敦法:国防大学校长张连忠:海军司令员曹双明:空军司令员除了3位军委委员,其余3个上将名额分属陆军、海军和空军。&老潜艇&出身的张连忠和飞行员出身的曹双明分别成为首位晋升的海军上将和空军上将。朱敦法做为1939年入伍,资历最老的一位大军区级正职干部(除外杨德中),以66岁之龄得以晋升上将军衔,并且继续任职到1995年(68岁)。而65岁的王成斌、宋克达和66岁的魏金山、刘安元均在1993年12月被免去领导职务,终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至此,全军共有10位在任上将,其中海军上将、空军上将各1人。[楼主] &[6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9:21&[][][]
1994年,最大规模的一次晋升上将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七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不再设置&一级上将&军衔。同时,明确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而军委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此外,取消&基准军衔&的称谓,将&大军区级正(副)职&改称&正(副)大军区职&,并将副师职至正大军区职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由原来的&一职三衔&改为&一职二衔&。根据新的《军官军衔条例》,上将是&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三个职务等级唯一的编制军衔。而&正大军区职&的编制军衔为上将和中将,并以上将作为主要军衔。这表明,上将不但成为法律上的最高军衔,其授予(晋升)的条件也有所放宽。高级将领所担任职务只要达到&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等级,即可晋升上将军衔。对于正大军区职将领,只要其资历达到一定标准,也可以晋升上将军衔。也就是说,只要不出意外,正大军区职将领通常都能以上将军衔退休。经过1993年首次晋升上将军衔,在任的上将数已经达到了10位,其中包括6位军委领导和4位正大军区职将领。在1988年首次授衔和1993年首次晋升上将的实际工作中,晋升上将军衔的标准,是在职务等级的基础之上,结合资历,尤其是以军龄长短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也需考虑军种平衡的因素(海军、空军至少各有1位在任的上将)。至1994年初,在任的34位正大军区职干部中,尚有30位为中将军衔。副总参谋长徐惠滋&副总参谋长李景&中央警卫局局长杨德中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徐才厚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铁环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周克玉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戴学江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张工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文卿海军政治委员周坤仁空军政治委员丁文昌第二炮兵司令员杨国梁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隋永举沈阳军区司令员王克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李新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北京军区政治委员谷善庆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精松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曹芃生济南军区司令员张太恒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宋清渭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方祖岐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史玉孝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九龙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志坚年龄分布:30人中,平均年龄为61.7岁。65岁以上4人,60-64岁18人,60岁以下8人。最大为71岁的杨德中,其次为65岁的周克玉、宋清渭、李九龙,最小为51岁的徐才厚,其次为56岁的杨国梁和57岁的周坤仁。资历情况:30人中,平均军(工)龄45.2年。日前参加革命1人(杨德中),日前参加革命6人(李文卿、周克玉、李来柱、王克、宋清渭、李九龙),日前参加革命10人,建国后入伍(参加工作)12人。军(工)龄达50年以上有5人,45-49年12人,40-44年9人,不足40年4人。最长为58年的杨德中,最小为31年的杨国梁和徐才厚。正大军区职任职情况:30人中,平均任职时间3.4年。9年有3人(丁衡高、刘精松、李九龙),7年3人(徐惠滋、周克玉、宋清渭),4年7人(张工、史玉孝、王瑞林、谷善庆、固辉、曹芃生、张太恒),2年8人(杨国梁、丁文昌、隋永举、李景、戴学江、李文卿、王克、李希林),1年9人(周坤仁、李新良、方祖岐、周子玉、张志坚、杨德中、李来柱、徐才厚、杜铁环)。而周坤仁、李新良、方祖岐、张志坚、李来柱、徐才厚、杜铁环则是1993年12月才晋升为正大军区职。&&山头&分布:随着建国后入伍的干部逐渐成为高级将领的主体,旧&山头&色彩渐渐淡去。在17位建国前入伍的正大军区职干部中,第一野战军1人(史玉孝),第二野战军2人(李希林、李来柱),第三野战军7人(戴学江、张太恒、李文卿、周克玉、宋清渭、王克、杨德中),第四野战军5人(徐惠滋、谷善庆、固辉、曹芃生、李九龙),海军1人(李景),中央系统工作1人(王瑞林)。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19人晋升上将军衔,是为1988年后最大规模一次晋升上将军衔。徐惠滋:副总参谋长 李 景:副总参谋长 杨德中:中央警卫局局长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丁衡高:国防科工委主任戴学江: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李文卿: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王 克:沈阳军区司令员李来柱:北京军区司令员谷善庆: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精松:兰州军区司令员曹芃生: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张太恒:济南军区司令员宋清渭: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固 辉:南京军区司令员李希林:广州军区司令员史玉孝: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李九龙:成都军区司令员其晋升标准主要有2个:标准1: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这包括了17人(杨德中、李文卿、周克玉、李来柱、王克、宋清渭、李九龙、史玉孝、徐惠滋、谷善庆、固辉、王瑞林、戴学江、曹芃生、李景、李希林、张太恒)。标准2:1985年起担任正大军区职。这包括了3人(丁衡高、刘精松、李九龙)。2个标准组合,便是上述的19人。此次晋升后不到半年内,便有5位上将相继退出领导岗位。1994年8月,杨德中被免去中央警卫局局长职务。1994年10月,曹双明以及周克玉、宋清渭、李九龙便因年届65岁,达到正大军区职干部服役的最高年龄而退出领导岗位。至此,在任上将数为24人。随着军队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逐步完成,干部任免步入制度化轨道。依照《现役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军队高级将领退休制度的执行力度日趋严格,正大军区职干部任职面临了65岁和&10年大限&两个难以逾越的&硬指标&。因此,同一职务等级干部队伍的年龄、资历差距逐渐减小,1988年首次授衔时出现的同级干部年龄相差20岁的情况已成为历史。在新的形势下,以军龄长短作为晋升上将的衡量标准,执行起来似乎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楼主] &[7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1:38&[][][]
1996年,一次有些捉摸不透的晋升~28日召开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增补张万年、迟浩田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王克、王瑞林为中央军委委员。调整后的中央军委由9人组成,主席江泽民,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委员傅全有(总参谋长)、于永波(总政治部主任)、王克(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随后,在12月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上,也确定了国家军委的上述人事调整。此前,1995年7月间,军队高层再次进行较大规模人事调整。&超龄&干部基本全部退出领导岗位。一大批60岁以下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正大军区职,成为1985年以后,正大军区职领导干部最年轻的一个时期。1995年12月,根据武警部队编制人数较多、地理位置特殊、任务较重等特点,中央军委决定将武警部队领导机构由副大军区级升格为正大军区级。武警部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职务级别也相应提高到正大军区职。截至1996年1月,军委领导8人,均为上将军衔;正大军区职36人,其中上将军衔8人,中将军衔28人。在任上将共16名:军委领导8名: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张 震: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王 克: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正大军区职8名:丁衡高:国防科工委主任徐惠滋:军事科学院院长张连忠:海军司令员李来柱:北京军区司令员谷善庆: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精松:兰州军区司令员张太恒:济南军区司令员史玉孝: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正大军区职中将28名:隗福临:副总参谋长吴铨叙: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副总参谋长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徐才厚: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坤仁: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李继耐: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张 工: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王茂润: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杨怀庆:海军政治委员于振武:空军司令员丁文昌:空军政治委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隋永举:第二炮兵政治委员李新良: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温宗仁:兰州军区政治委员杜铁环:济南军区政治委员陈炳德:南京军区司令员方祖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陶伯钧:广州军区司令员廖锡龙: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志坚: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巴忠倓:武警部队司令员张树田: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4人晋升为上将军衔: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于振武:空军司令员丁文昌:空军政治委员隋永举:第二炮兵政治委员这是一个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晋升名单。自从1994年10月,空军原司令员曹双明上将退休之后,在任的空军上将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继任空军司令员的于振武1947年便参加革命,是当时资历最深的一位正大军区职中将,而且1931年出生的于振武即将于1996年年内达到服役最高年龄65岁而退休。因此,于振武此次晋升上将当属情理之中。或许正是考虑到于振武晋升空军上将后,年内即要卸任。出于&军种平衡&的原则,为了保持至少有1位在任的空军上将,因此,担任空军政治委员已近4年的丁文昌此次也获得了晋升机会。不过,当时唯一在任的海军上将&&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也将于1996年退休,为何不安排已经转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的海军原政治委员周坤仁晋升在此次海军上将呢?第二炮兵自1988年以来,已经历了2任司令员和3任政治委员,尚无人晋升上将军衔。说明第二炮兵虽然同为正大军区级的编制,但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其地位还是略低于同级的其他大单位。此次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隋永举晋升上将军衔,应该说是军委重视战略导弹部队发展建设的表现,也是第二炮兵地位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子玉此次晋升上将军衔更有些莫名其妙。61岁的周子玉为空军干部,1951年入伍,1992年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并改为陆军军衔,次年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并晋升中将军衔。从资历上看,高于周子玉的至少还有先后担任过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和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的张工。张工与周子玉同龄,也是1951年入伍,198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90年即晋升正大军区职和中将军衔。而同级干部中,年龄和资历与周子玉基本相当的则至少还有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方祖岐和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志坚2位。或许是周子玉军委纪委书记的兼职,才使他&脱颖而出&?当时唯一超龄服役的正大军区职干部武警部队司令员巴忠倓,是建国前入伍的老同志。或许由于武警部队刚刚升格,因此未能赶上这轮晋升。1个月后,发生震惊全国的&李佩瑶遇害事件&,武警部队领导班子全面调整。武警部队司令员巴忠倓黯然离职,政治委员张树田降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2年后,武警部队产生首位上将。2000年,已经转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张树田晋升上将军衔。[楼主] &[8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5:43&[][][]
1998年,最后一次以军龄做为主要晋升条件日,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决定了新的中央军委组成人员,主席继续由江泽民总书记担任,副主席为张万年、迟浩田,委员为傅全有(总参谋长)、于永波(总政治部主任)、王克(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这是1995年9月调整后军委班子的延续。至1998年初,在任上将共10人,其中军委领导6人,正大军区职4人。正大军区职干部中,尚有32人为中将军衔。上将10人:军委领导6人张万年: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王 克: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正大军区职4人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刘精松:军事科学院院长丁文昌:空军政治委员史玉孝: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正大军区职中将32人:隗福临:副总参谋长吴铨叙: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副总参谋长袁守芳: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坤仁: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曹刚川:国防科工委主任李继耐: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张 工: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王茂润:国防大学政治委员石云生:海军司令员杨怀庆:海军政治委员刘顺尧:空军司令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隋明太:第二炮兵政治委员梁光烈: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李新良:北京军区司令员杜铁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郭伯雄:兰州军区司令员温宗仁:兰州军区政治委员钱国梁:济南军区司令员徐才厚:济南军区政治委员陈炳德:南京军区司令员方祖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陶伯钧:广州军区司令员廖锡龙:成都军区司令员张志坚: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杨国屏:武警部队司令员徐永清: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曹刚川、杨国梁、张工、邢世忠、王茂润、李新良、方祖岐、陶伯钧、张志坚、杨国屏等10人被晋升为上将军(警)衔。资料表明,此次晋升上将军衔的条件依旧是以军(工)龄为首要考虑。原则上,45年军(工)龄,即1953年前入伍(参加工作)为晋升军衔的基本条件。上述10人中,有9人符合该条件。唯一例外是1954年入伍的曹刚川。其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国防科工委即将改组为总装备部,曹刚川将继续担任总装备部并进入军委班子,故&破例&提前晋升为上将军衔。此前曾做为晋衔重要条件之一的&军种平衡&似乎不再受到考虑。自前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于1996年退休后,在任的海军上将便一直处于空缺状态。不过,升格近3年的武警部队产生了首位上将警衔获得者,杨国屏司令员成为首位武警上将。1999年,首次专门为军委委员晋升上将军衔日,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国防科工委,以原国防科工委领导机构为基础组建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主任曹刚川和政治委员李继耐继续担任总装备部部长、政治委员。随后,曹刚川被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增补郭伯雄(常务副总参谋长)、徐才厚(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根据《军官军衔条件》第二十二条规定,&被决定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职务的军官晋升为上将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授予上将军衔。&9月29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郭伯雄、徐才厚被晋升为上将军衔,这是为首次专门为军委委员晋升上将军衔。至此,在任上将共18人:军委领导9人张万年: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王 克: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郭伯雄:中央军委委员、常务副总参谋长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正大军区职9人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张 工: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王茂润: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新良:北京军区司令员方祖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陶伯钧:广州军区司令员杨国屏:武警部队司令员[楼主] &[9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5:56&[][][]
新军衔制实行的前11年,上将军衔授予和晋升的制度化建设1988年恢复实行军衔制,至今已有22年。上将军衔授予和晋升的制度化建设大致可分为前后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恰好是前11年,是上将军衔晋升制度逐步摸索、建立和完善的阶段。自1993年起至1999年,先后5次晋升41名高级将领为上将军(警)衔。同时,从晋升的条件、周期、名额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职务编制军衔:1988年制定施行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实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制度。上将军衔是&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和&大军区级正职&三个级别的职务编制军衔,并且为&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基准军衔,而&大军区级正职&的基准军衔为中将。因此,如何确定哪些&大军区级正职&将领可授予(晋升)上将军衔,是一个难以操作的问题。1988年和1993年两次授衔和晋升,只有14位&大军区级正职&将领跻身上将军衔,而更多&大军区级正职&将领则止步于中将军衔。同时,由于&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为上将和中将,因此以中将军衔担任上述两职实际也符合规定。1994年,《军官军衔条例》修改,取消了&基准军衔&概念,而且上将军衔成为&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三个级别的唯一编制军衔,并成为&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这一修改扩大了上将军衔对应职务编制的上限和下限,也产生了上将军衔晋升的2种类型。一是以中将军衔被决定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后,可随即晋升上将军衔,这通常属于个别人员的晋升;二是以中将军衔担任&正大军区职&后,可选升为上将军衔,这通常表现为多人的&集中晋升&。而在实际操作中,只要未发生意外情况,担任&正大军区职&者在任内均晋升为上将军衔。晋升条件:根据《军官军衔条例》,军官军衔首次授予的条件是&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为依据&,军官军衔晋升的条件是&以军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和对国防建设的贡献为依据&。从字面上理解,首次授予军衔的条件主要是2条:职务和资历。而晋升军衔的条件主要只是职务。在1988年首次授衔时,上将军衔的授予基本上便是参考职务和资历这2个条件。还有一个考虑是&军种平衡&,也就是要保证海军和空军至少各有1名在任的上将。但在晋升军衔时,光以职务作为条件显然是难以操作的。&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和&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法定军衔是上将,所以不存在什么难度。而&正大军区职&晋升上将属于&选升&,其条件便不好掌握。在2000年以前晋升上将军衔的实践中,资历依旧是受考虑的重要条件,尤其是以参加革命(工作)或入伍时间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个标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不断进行调整。此前经常被考虑到了&军种平衡&因素,在后来的实践中渐渐被淡化。但随着军队干部新老交替的完成,干部任免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后,同职级干部的年龄、资历相差无几。因此,以军(工)龄为主要晋升条件逐渐失去了可操作性,需要以新的评价标准做为上将军衔晋升的条件。而在2000年以后的实践中,逐步采用了&正大军区职任职时间&和&晋升中将时间&这2个因素相结合的条件。晋升周期:1988年首次授衔后,时隔5年才进行第一次上将军衔晋升,其中3位系担任军委委员8个月后才得到晋升。1年后的1994年6月,因修改《军官军衔条例》,晋升上将军衔的条件有所放宽,便进行了第二次晋升。第三次晋升是时隔1年半后的1996年1月,第四次晋升则在间隔了2年多后的1998年3月。以上几次均属于集中晋升,而且基本形成了隔年(即双数年)年中(6月至7月间人事调整后)晋升的制度。1999年9月,进行了第五次上将军衔晋升。2名新增补的军委委员在晋职1周后,其军衔也相应获得晋升。这也是首次为新晋军委委员晋升上将军衔。由于新的军委委员增补通常发生在秋天举行的党代会(或中央全会)上,其军衔晋升也通常在秋天举行。晋升名额:2000年以前,上将军衔的授予和晋升,以职务和军(工)龄做为主要评价标准,因此晋升上将军衔的数量和在任上将军衔的数量似乎一直没有比较固定的值。1988年授予上将17人(军委6人,大军区级正职11人);1993年晋升6人,在任上将为10人(军委6人,大军区级正职4人);1994年晋升19人,在任上将为29人(军委6人,正大军区职23人);1996年晋升4人,在任上将为20人(军委8人,正大军区职12人);1998年晋升10人,在任上将为20人(军委6人,正大军区职14人),1999年晋升2人,在任上将为18人(军委9人,正大军区职9人)。而自2000年以后,由于在任正大军区职上将的数量相对固定,每次晋升上将军衔的数量也出现了一定规律性。总之,经过10余年的实践和探索,上将军衔的晋升制度逐渐完善,为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保障。[楼主] &[10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3:16&[][][]
2000年,上将军衔晋升制度化的开始2000年以后,上将军衔的晋升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模式。对于正大军区职干部的集中晋升,晋升条件主要考虑&正大军区职任职时间&和&晋升中将时间&这2个因素;晋升时间通常选在双数年的6-7月间,并往往在年中的人事调整结束之后;晋升的名额需以确保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稳定在某一个数量为限。因此,可以认为2000年是上将军衔晋升制度化的开始。截至2000年6月,在任上将共16人,其中军委领导9人,正大军区职7人;另有30名正大军区职中将。在任上将16人:军委领导9人张万年: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王 克: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郭伯雄:中央军委委员、常务副总参谋长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正大军区职7人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王茂润: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新良:北京军区司令员方祖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陶伯钧:广州军区司令员正大军区职中将30人:隗福临:副总参谋长吴铨叙: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副总参谋长张 黎:副总参谋长张树田: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坤仁: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李继耐:总装备部政治委员王祖训:军事科学院院长温宗仁: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石云生:海军司令员杨怀庆:海军政治委员刘顺尧:空军司令员乔清晨:空军政治委员隋明太: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钱国梁: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杜铁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乾元:兰州军区司令员刘冬冬:兰州军区政治委员陈炳德:济南军区司令员张文台:济南军区政治委员梁光烈:南京军区司令员刘书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廖锡龙:成都军区司令员杨德清&16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吴双战&17武警部队司令员徐永清&17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隗福临、吴铨叙、钱树根、熊光楷、张树田、唐天标、袁守芳、周坤仁、李继耐、王祖训、石云生、杨怀庆、刘顺尧、杜铁环、廖锡龙、徐永清等16人晋升为上将军(警)衔。至此,在任上将共32人,其中军委领导9人,正大军区职23人。此后的经过数次晋升,虽然军委领导人数有所变化,但晋升后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数始终被保持在23人左右。与过去的晋升条件不同,从此次晋升的16人名单中,很难找到比较明确的晋升条件,更无法知道这个23人的数量是如何确定的。下面便对这次晋升上将军衔的16人进行一些分析。年龄分布:16人平均年龄61.1岁,其中60岁3人,61岁7人,62岁3人。最大为王祖训(64岁),其次为63岁的周坤仁,最小为李继耐(58岁)。但在正大军区职干部中,也有3位60岁者和2位61岁者此次未晋升上将军衔。军(工)龄分布:16人平均军(工)龄43.2年,其中45年以上5人,40-44年10人,不足40年1人。最长为王祖训(49年),最小为李继耐(34年)。在正大军区职干部中,4位军(工)龄46年者中,3人晋升上将,1人(钱国梁)未获晋升;5位军(工)龄44年者中,也有1位(乔清晨)未获晋升;而9位军(工)龄42年者中,未晋升者多达5位。担任正大军区职时间:16人平均为4.6年,其中2年2人(王祖训、张树田),4年5人,5年6人,6年1人,7年2人(杜铁环、周坤仁)。而在未晋升上将者中,也有任职5年的姜福堂、4年的钱国梁、陈炳德、温宗仁,3年的梁光烈、隋明太,以及2年的刘书田。中将晋升时间:16人平均为6年,其中7年5人,6年7人,5年3人(唐天标、徐永清、刘顺尧),4年1人(袁守芳)。而在未晋升上将者中,姜福堂晋升中将已有7年,钱国梁、陈炳德、张文台也有5年。综上,此次晋升上将军衔的条件,应该是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但至今并没找到比较有说服力的解读。条件1:晋升中将军衔5年,共有19人符合条件(杜铁环、周坤仁、廖锡龙、李继耐、姜福堂、王祖训、隗福临、吴铨叙、钱树根、杨怀庆、熊光楷、石云生、张树田、唐天标、徐永清、刘顺尧、钱国梁、陈炳德、张文台)。条件2:担任正大军区职4年,共有18人符合条件(杜铁环、周坤仁、隗福临、廖锡龙、李继耐、姜福堂、吴铨叙、钱树根、杨怀庆、唐天标、熊光楷、石云生、徐永清、刘顺尧、钱国梁、陈炳德、袁守芳、温宗仁)。条件1、2同时符合者共16人(杜铁环、周坤仁、隗福临、廖锡龙、李继耐、姜福堂、吴铨叙、钱树根、杨怀庆、唐天标、熊光楷、石云生、徐永清、刘顺尧、钱国梁、陈炳德)。但最终姜福堂、钱国梁、陈炳德3人未能入围,取而代之的是袁守芳、王祖训、张树田3人。显然,以上2个条件并不能充分解读此次晋升的条件。但其他因素的说服力似乎也不是非常强大。此次晋升更多向总部倾斜,比如3位总政治部副主任均获得晋升,而5位副总参谋长中,除了刚升任的张黎,其余4位也获得了晋升。大军区主官的晋升条件则比较&苛刻&,只有杜铁环和廖锡龙获得了晋升,可能原因是考虑到都是1993年晋升的中将,但姜福堂的条件也与他们相似,却未获得晋升。此外,王祖训任职不及2年,或许是出于年龄原因,所以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张树田在担任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期间,2005年便应该已经晋升正大军区职,随后便因故改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或许仍保持正大军区职待遇),此次又担任了总政治部副主任,晋升的条件也算比较充分。[楼主] &[11楼] &作者:
&发表时间:
22:28&[][][]
2002年,新规则下的首次晋升自2000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后,正大军区职干部集中晋升上将军衔已基本固定在双数年的6月。而且晋升名额也有了一定限制,即确保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为23名左右。因此,下一次上将军衔的集中晋升应安排在2002年6月。此间,先后有7位正大军区职上将退出领导岗位:周子玉(总政治部副主任)、方祖岐(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王祖训(军事科学院院长)、王茂润(国防大学政治委员)、李新良(北京军区司令员)、陶伯钧(广州军区司令员)因年满65岁退出领导岗位。刘顺尧(空军司令员)因健康原因,被免去职务。因此,2002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的名额为7人左右。在任上将25人军委领导9人张万年: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王 克: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瑞林: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郭伯雄:中央军委委员、常务副总参谋长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正大军区职16人隗福临: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副总参谋长吴铨叙: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副总参谋长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总政治部副主任张树田: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坤仁: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李继耐:总装备部政治委员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石云生:海军司令员杨怀庆:海军政治委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杜铁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廖锡龙:成都军区司令员徐永清: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正大军区职中将20人张 黎:副总参谋长葛振峰:军事科学院院长温宗仁: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赵可铭: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乔清晨:空军司令员邓昌友:空军政治委员隋明太: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钱国梁: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朱 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兰州军区司令员刘冬冬:兰州军区政治委员陈炳德:济南军区司令员张文台:济南军区政治委员梁光烈:南京军区司令员雷鸣球: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镇武:广州军区司令员刘书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杨德清: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温宗仁、乔清晨、钱国梁、姜福堂、陈炳德、梁光烈、刘书田等7人晋升为上将军衔。在是在新规则下首次进行上将军衔的晋升。与以往不同的是,军龄不再成为晋升军衔的主要条件。正大军区职的任职时间和中将军衔的晋升时间成为最重要的2个参考因素。条件1:1999年6月前担任正大军区职(正大军区职满3年)。20位正大军区职中将者中,符合此条件者共8人(姜福堂、钱国梁、陈炳德、温宗仁、梁光烈、隋明太、刘书田、乔清晨)。条件2:1996年7月前晋升中将军衔(中将军衔满6年)。20位正大军区职中将者中,符合此条件者共12人(姜福堂、钱国梁、雷鸣球、陈炳德、张文台、温宗仁、梁光烈、隋明太、刘书田、乔清晨、李乾元、杨德清)。不过,条件1中的8人均符合此条件。因此该条件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综合上述2个条件,实际共有8人可以入围晋衔名单。但晋升名额被限制在7人,因此隋明太被&破例&出局。隋明太虽担任正大军区职已近5年,但1942年出生,1960年入伍,资历在8人中最浅。此外,第二炮兵做为一个地位略低于种军种的独立兵种,已有司令员杨国梁为上将军衔,其政治委员不是上将军衔也能让人接受。经过此次晋升,在任的上将数共32人,其中军委领导9人,正大军区职23人。其中海军上将3人、空军上将1人、武警上将1人、第二炮兵也有1位上将。而且,全军各正大军区级大单位中,除兰州军区外,至少均有1位上将。[楼主] &[12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0:30&[][][]
2004年,首次出现一年内两次晋升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决定了新的军委领导班子。江泽民继续担任军委主席,胡锦涛、郭伯雄、曹刚川为副主席,委员有徐才厚(总政治部主任)、梁光烈(总参谋长)、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李继耐(总装备部部长)。随后正大军区职领导干部也进行了调整。此间,先后有邢世忠(国防大学校长)、周坤仁(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杨国梁(第二炮兵司令员)、隗福临(副总参谋长)、杜铁环(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徐永清(武警部队政治委员)、钱树根(副总参谋长)、吴铨叙(副总参谋长)、袁守芳(总政治部副主任)因达到65岁的任职最高年龄而退出领导岗位。石云生(海军司令员)、杨怀庆(海军政治委员)因&361潜艇事件&被免职。2003年1月,中央警卫局局长由喜贵被明确为正大军区职。至2004年6月,在任上将共15人,其中军委领导6人,正大军区职9人。正大军区职中将共28人。如果需确保在任正大军区职上将23人,2004年6月的晋升上将名额将为14人。在任上将15人军委领导6人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正大军区职9人熊光楷:副总参谋长张树田: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温宗仁: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乔清晨:空军司令员钱国梁: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陈炳德:济南军区司令员刘书田: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正大军区职中将28人葛振峰:副总参谋长张 黎:副总参谋长吴胜利:副总参谋长许其亮:副总参谋长由喜贵:中央警卫局局长孙忠同:总政治部副主任张文台:总后勤部政治委员迟万春:总装备部政治委员郑申侠:军事科学院院长裴怀亮:国防大学校长赵可铭: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张定发:海军司令员胡彦林:海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空军政治委员靖志远:第二炮兵司令员彭小枫:第二炮兵政治委员朱 启:北京军区司令员符廷贵: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李乾元:兰州军区司令员刘永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刘冬冬:济南军区政治委员朱文泉:南京军区司令员雷鸣球: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镇武:广州军区司令员杨德清: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王建民:成都军区司令员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隋明太: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葛振峰、张黎、由喜贵、张文台、胡彦林、郑申侠、赵可铭、朱启、李乾元、刘冬冬、雷鸣球、刘镇武、杨德清、吴双战、隋明太等15人晋升为上将军衔。晋升的主要条件是需担任正大军区职满2年半(2002年1月前任职)。在28名正大军区职中将中,共有12人符合条件(隋明太、李乾元、张文台、杨德清、吴双战、刘冬冬、雷鸣球、张黎、赵可铭、葛振峰、朱启、刘镇武)。而这12人的晋升中将军衔均已达到5年以上(1999年7月前晋升)。除了符合条件的12人,还有3人提前获得了晋升机会。胡彦林担任海军政治委员仅有1年,但其此前已担任了近10年的副大军区职,晋升中将军衔已有9年,仅次于10年的雷鸣球。而且,目前已无在任的海军上将。海军司令员张定发虽然比胡彦林早半年跻身正大军区职,但其中将资历为6年。因此,胡彦林代表海军获得了晋升的机会。直到3个月后,张定发因被增补为军委委员而晋升为上将军衔。郑申侠系接替张定发出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不过张定发此次并未获得晋升机会,郑申侠却成为了在任的第二位空军上将。或许1958年入伍和7年中将的资历是其获得提前晋升的主要原因。由喜贵虽然是2003年1月被明确为正大军区职,但其担任中央警卫局局长已经10年,其前任杨德中也恰于10年前晋升为上将军衔。此次晋升上将军衔名额由14人扩大为15人,而增加的这个名额应该便是由喜贵。至此,在任上将共30人,其中军委领导6人,正大军区职24人。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中央军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决定胡锦涛担任军委主席,徐才厚任副主席,增补陈炳德(总装备部部长)、乔清晨(空军司令员)、张定发(海军司令员)、靖志远(第二炮兵司令员)为军委委员。由于张定发、靖志远尚为中将军衔。因此,9月25日,张定发、靖志远被晋升为上将军衔。[楼主] &[13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6:13&[][][]
2006年,上将军衔晋升条件基本定型2004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后,熊光楷(副总参谋长)、张树田(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政治部副主任)、张文台(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温宗仁(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钱国梁(沈阳军区司令员)、姜福堂(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刘书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等先后退出领导岗位。至2006年6月,在任上将共24人,其中军委领导10人,正大军区职14人。正大军区职中将共19人。此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名额为10人。在任上将24人军委领导10人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陈炳德: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乔清晨: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定发: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靖志远: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正大军区职14人葛振峰:副总参谋长张 黎:副总参谋长由喜贵:中央警卫局局长郑申侠:军事科学院院长赵可铭:国防大学政治委员胡彦林:海军政治委员朱 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兰州军区司令员刘冬冬:济南军区政治委员雷鸣球: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镇武:广州军区司令员杨德清: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隋明太: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正大军区职中将19人吴胜利:副总参谋长许其亮:副总参谋长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忠同: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振起: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大发:总后勤部政治委员迟万春:总装备部政治委员刘 源: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裴怀亮:国防大学校长邓昌友:空军政治委员彭小枫:第二炮兵政治委员常万全:沈阳军区司令员黄献中:沈阳军区政治委员符廷贵: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喻林祥: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朱文泉:南京军区司令员王建民:成都军区司令员张海阳:成都军区政治委员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刘永治、孙忠同、裴怀亮、彭晓枫、邓昌友、迟万春、符廷贵、喻林祥、朱文泉、王建明等10人晋升上将军衔。此次晋升上将军衔所设定的条件,也一直被延用到现在。晋升条件1:担任正大军区职2年以上(2004年6月前任职),符合此条件的正大军区职中将共11人(邓昌友、朱文泉、王建民、刘永治、迟万春、裴怀亮、彭小枫、符廷贵、孙忠同、许其亮、吴胜利)。晋升条件2:晋升中将军衔4年以上(2002年7月前晋升),符合此条件的正大军区职中将共15人(裴怀亮、许其亮、邓昌友、朱文泉、王建民、刘永治、迟万春、孙大发、刘源、喻林祥、刘振起、彭小枫、符廷贵、孙忠同、范长龙)。符合以上2个条件者恰好10人(迟万春、邓昌友、符廷贵、刘永治、裴怀亮、彭小枫、孙忠同、王建民、许其亮、朱文泉),而最终的晋升名单中,许其亮被替换为喻林祥。许其亮是唯一一位50后正大军区职将领,推后晋升军衔也在情理之中。而喻林祥于1945年1月出生,1960年入伍,在9位未能入围的正大军区职中将名列&榜首&。而其正大军区职任职时间(2004年12月)和晋升中将军衔时间(2001年)则名列第3。综合考虑,喻林祥获得了此次晋升的机会。至此,在任上将共34人,其中军委领导10人,正大军区职24人。海军上将2人、空军上将2人、武警上将2人、第二炮兵也有1名上将。[楼主] &[14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9:43&[][][]
2007年,上将改为一年一晋升2007年6月,人们大都在关注新一轮的正大军区职人事调整。4个月后,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军队高层新的人事布局将对5年后新一代的军委领导班子产生直接的影响。此时,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雷鸣球因年龄达到65岁上限而退出领导岗位。之前,国防大学校长裴怀亮已于2006年底离任。至此,在任上将共30人,其中军委领导10人,正大军区职20人。正大军区职中将共14人。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副总参谋长许其亮、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孙大发、海军司令员吴胜利等3人被晋升为上将军衔。由于2000年以来,正大军区职将领晋升上将军衔均在双数年,而且均为6月。因此,这次晋升上将有些出人意外。不过此后,正大军区职上将军衔的晋升由&二年一晋升&变成了&一年一晋升&,而且时间也都被改在7月。此次晋升上将的条件,基本沿用了2006年时晋升时的标准。晋升条件1:2005年7月前担任正大军区职(任职满2年),符合此条件者共5人(许其亮、吴胜利、范长龙、常万全、孙大发)。晋升条件2:2003年7月前晋升中将军衔(晋升满4年),符合此条件者共9人(许其亮、孙大发、刘源、马晓天、刘振起、范长龙、吴胜利、常万全、张海阳)。不过,符合条件1的5人均达到了此条件。此时,正大军区职上将空缺的名额有4个,但实际是3人获得晋升。确切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估计是对晋升上将采用了&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可升可不升&者,选择了&不升&。对于范长龙和常万全,此次未能晋升的原因,估计是考虑了资历的因素。比如,2人均为1968年入伍(参加工作),军(工)龄尚不及40年。日,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确定了新一届军委领导成员,主席胡锦涛,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委员梁光烈(次年3月被正式任命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陈炳德(总参谋长)、李继耐(总政治部主任)、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常万全(总装备部部长)、靖志远(第二炮兵司令员)、吴胜利(海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司令员)。10天后的11月2日,常万全被晋升为上将军衔。而在此前后,正大军区职领导干部也进行调整,一批年龄到限的干部被退出领导岗位。至此,在任上将共24人,其中军委领导10人,正大军区职14人。军委领导10人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陈炳德: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常万全: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靖志远: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吴胜利: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正大军区职14人葛振峰:副总参谋长张 黎:副总参谋长刘镇武:副总参谋长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忠同: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大发:总后勤部政治委员迟万春:总装备部政治委员胡彦林:海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空军政治委员彭小枫:第二炮兵政治委员符廷贵: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冬冬: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喻林祥: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楼主] &[15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0:38&[][][]
2008年,大幅度削减上将名额进入2008年,军队高层人事调整相对平静。是年6月,海军政治委员胡彦林被免去职务。至此,在任正大军区职上将尚有13,在任正大军区职中将21人。如果以过去的正大军区职在任上将23-24人的定额,至2008年7月,晋升上将的名额将有10人左右。在任正大军区职中将21人马晓天:副总参谋长刘振起: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安东: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刘成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刘 源: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王喜斌:国防大学校长童世平: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晓江:海军政治委员张又侠:沈阳军区司令员黄献中: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房峰辉:北京军区司令员王国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长才: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克石:南京军区司令员陈国令: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章沁生:广州军区司令员张 阳: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李世明:成都军区司令员张海阳: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对于上述21人,以&正大军区职任职满2年&和&晋升中将满4年&为条件进行筛选:条件1:2006年7月前任正大军区职(任职满2年),共有5人符合(范长龙、刘振起、刘源、黄献中、张海阳)。而马晓天于2006年8月升任正大军区职,外于&临界&状态。条件2:2004年7月前晋升中将军衔(中将满4年):共有10人符合(刘源、马晓天、刘振起、范长龙、李安东、刘晓江、张海阳、黄献中、刘成军、童世平)。条件1中的5人均符合此条件。如按&旧制&,此次晋升上将军衔的名额在10人左右,但只有5人符合晋升条件。最终3人晋升上将军衔。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刘振起、黄献中、范长龙等3人被晋升上将军衔。而刘源与张海阳均被延后1年晋升,其中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刘源虽算1968年参加工作,但直到1992年才由地方转入武警部队,军中资历甚浅。张海阳将与其父张震成为军中首对&父子上将&,推后1年晋升,倒更可显出其&风格&。至此,在任上将数为26人,其中海军上将1人、空军上将3人、武警上将2人、第二炮兵有2名上将。军委领导仍为10人,而正大军区职上将则从过去的23人左右,减少到16人,削减幅度超过1/3。而正大军区职总数为34人,上将比例不超过1/2。由此可见,不但减少了在任上将的原额数,晋升上将的标准掌握也更为严格,对于&可升可不升&者,基本上采用&不升&的原则。[楼主] &[16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1:11&[][][]
2009年,上将晋升继续&少而精&的原则2009年度上将军衔的晋升,继续了2008年&少而精&的原则。1年内,副总参谋长张黎和刘镇武先后退出领导岗位。至2009年7月,20位正大军区职中将中,符合条件者:条件1:2007年7月前担任正大军区职(任职满2年),共7人符合条件(刘源、张海阳、马晓天、章沁生、房峰辉、王国生、陈国令)。条件2:2005年7月前晋升为中将军衔(中将满4年),共12人符合条件(刘源、马晓天、李安东、刘晓江、张海阳、刘成军、童世平、房峰辉、王国生、赵克石、李世明、贾廷安)。2个条件相加,共有5人符合条件:刘源、张海阳、马晓天、房峰辉、王国生。由于只有2个左右的晋升上将名额,2007年6月担任正大军区职的房峰辉、王国生被延后晋升。日,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刘源、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张海阳等3人被晋升为上将军衔。至此,在任上将数共27人,其中军委领导为10人,正大军区职17人(正大军区职中上将军衔的比例控制在1/2以内)。军委领导10人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陈炳德: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李继耐: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常万全: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靖志远: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吴胜利: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海军上将)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空军上将)正大军区职17人葛振峰: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副总参谋长(空军上将)刘永治:总政治部副主任孙忠同: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振起:总政治部副主任(空军上将)孙大发:总后勤部政治委员迟万春:总装备部政治委员刘 源: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邓昌友:空军政治委员(空军上将)彭小枫:第二炮兵政治委员黄献中:沈阳军区政治委员符廷贵:北京军区政治委员范长龙:济南军区司令员刘冬冬: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张海阳: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吴双战: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上将)喻林祥: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武警上将)[楼主] &[17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3:38&[][][]
2010年,晋升展望2010年上将晋升在即,下面根据过去的晋升条件,对此次可能晋升上将军衔的正大军区职中将加以简单分析。基本情况:现在任正大军区职中将共23人:章沁生: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副总参谋长侯树森:副总参谋长童世平: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金才: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安东: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刘成军:军事科学院院长王喜斌:国防大学校长刘亚洲: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晓江:海军政治委员张又侠:沈阳军区司令员房峰辉:北京军区司令员刘福连: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王国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长才: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赵克石:南京军区司令员陈国令: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徐粉林:广州军区司令员张 阳: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李世明:成都军区司令员田修思:成都军区政治委员王建平:武警部队司令员此外,武警部队政治委员喻林祥将于近日退休,但此人事调整尚未正式宣布。因此,至此次晋升前,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中将实际应为24人。条件1:正大军区职任职时间满2年(2008年7月前任职)共15人:2006年12月:1人(章沁生)2007年06月:3人(房峰辉、王国生、陈国令)2007年09月:8人(童世平、刘成军、王喜斌、张又侠、李长才、赵克石、张 阳、李世明)2007年12月:1人(贾廷安)2008年07月:2人(李安东、刘晓江)条件2:晋升为中将军衔满4年(2006年7月前晋升)共16人:2002年:2人(李安东、刘晓江)2003年:1人(刘亚洲)2004年:2人(童世平、刘成军)2005年:5人(房峰辉、王国生、赵克石、李世明、贾廷安)2006年:6人(章沁生、陈国令、李长才、张 阳、孙建国、徐粉林)综合上述2个晋升上将军衔的基本条件,共13人入围:陈国令、房峰辉、贾廷安、李安东、李长才、李世明、刘成军、刘晓江、童世平、王国生、张 阳、章沁生、赵克石。下面便要考虑晋升名额的问题。目前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为10人(未包括即将退休的喻林祥)。如果参考2008年和2009年的标准,晋升后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保持在16-17名(正大军区职中上将军衔的比例控制在1/2以内),那么此次晋升上将的名额应为6-7名;但如果参考2007年以前的标准,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保持在23-24名的话,此次晋升的名额则为13-14名。据此,我参照不同的晋升名额,设计了三套可能的晋升方案。方案1(扩大方案,12人):符合基本条件的13人,除外从地方转入军队,军龄不长的贾廷安,共12人获得晋升,在任的正大军区职上将基本恢复到2007年以前的水平(22人)。章沁生、童世平、李安东、刘成军、刘晓江、房峰辉、王国生、李长才、赵克石、陈国令、张 阳、李世明方案2(精简方案,6人):以任职时间为主要依据,要求任职需满3年以上,即2007年07月前任职的4人。再加上已经45年军龄的李安东和46年军龄的童世平。章沁生、童世平、李安东、房峰辉、王国生、陈国令方案3(折中方案,9人):以晋升中将军衔时间为主要依据,要求达到5年以上,即2005年前晋升中将军衔的8人,除外贾廷安,再加上排名第一的副总参谋长章沁生和任职满3年的陈国令,共9人。章沁生、童世平、李安东、刘成军、房峰辉、王国生、陈国令、赵克石、李世明总的来说,2007年07月前任职的4人(章沁生、房峰辉、王国生、陈国令)此次获得晋升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军龄最长的李安东和童世平,刘成军、赵克石、李世明属于&临界&状态,贾廷安此次获得晋升的可能性最小(延迟1年)。&[18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9:10&[][][]
李长才和张阳都是2007年09月任正大军区职,2006年晋升为中将军衔。王喜斌是2007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两个意外!&[19楼] &作者:
&发表时间:
19:50&[][][]
刘晓江和李长才估计是军龄上吃了亏,李是69年入伍,刘晓江可能更晚。所以首先出局的是刘晓江。王喜斌虽然只3年中将,但66年入伍,换下了李长才。※※※※※※ 欢迎您参与中国军事新观察论坛的讨论
QQ:(请注明中国军事新观察)
QQ群:(请注明中国军事新观察,成员已近100人上限)
E-mail:xinguancha.&[20楼] &作者:
&发表时间:
09:03&[][][]
预测比较准确。晋升中将就要开始了。我们试目以待。
&&简捷回复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流章现任职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