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1500米要是想快点但又能保持体力用儿童走路脚跟不着地着地好吗?

800米和1500米要怎么跑比较科学?
800米和1500米要怎么跑比较科学?
如何分配和速度调整以及一些要点。
保持自己的体能,第一圈以匀速跑(速度达到70%—80%)保持速度,节省自己的体力,第二圈可以适当的去提一下速度,(达到80%—85%)。到最后的200米可也用100%的能力去冲刺。这是我的见解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补充。
其他回答 (10)
800米和1500米是奈力和速度都注重的项目,刚起跑不要冲的太快,发挥自己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能量就行,最后一百多米,用百分百的力量冲刺。
800米采用3步一吸的匀速方式
前400要用80%的力
后三百用75%
最后一百米 90%
1500采用2步一吸的方式全程保证75%的力匀速就行了
跑前可口服葡萄糖
跑时嘴含片西洋参
第一圈保持自己的体能,第二圈提速50%,再去冲刺
我要参加运动会1500米的学校比赛,还有两个星期就比赛了,我现在应该怎么进行锻炼?比赛是应怎样跑更好?
注意调节呼吸,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脱离领先队伍,剩下300米冲刺
跑步时呼吸均匀,切忌张嘴呼吸,米匀速但不能掉队,400以后提速并向前五靠齐,最后300冲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尤其是快到终点时不要放弃
800米技巧
一 赛前注意:
1.赛前30分钟喝一些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单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于肌肉),不要喝其他饮料,口渴可喝白水,赛前30分钟之内不要吃任何食物。切记!! 
2.比赛当天绝对不能吃巧克力等甜食,吃了比赛时嗓子会发粘。 
3.了解一下对手的情况。谁的水平高,谁的成绩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自己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一套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切记运动鞋不能穿新的,易磨脚。

二 准备活动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压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 
以后的时间 
1.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的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2.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三 比赛时
1.用嘴和鼻子同时呼吸,舌头顶上颚,让空气从舌头两侧通过,可以湿润空气,也避免凉空气直吹嗓子。 
2.800米从一开始就必须采取较高速度,但是跑太快了到后面没力气,等你保留实力人家都到终点了,所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开始发力在自己80%左右。提高速度这样能让你早一点进入无氧呼吸的状态,进入无氧呼吸的状态后一定要以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下去,靠加强摆臂来冲破极点。但是这必须有相当好的素质才能很好的运用。需要注意这样以较高速度的话到后半程的冲刺是靠平时训练积累下来的身体素质支撑的,一般到最后200米就没有一点力气了,在跑的过程中你把力量使在脚上和脖子上是加快不了你的速度的,在跑的过程中特别是出现极点和冲刺的时候你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加强你的摆臂幅度和频率,加快摆臂自然你的速度就上去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摆臂的原因。在跑的过程种一定要放松,特别说下过弯道的技术,过弯道时身体重心稍微向内侧,加大步幅即可。 

四 其他事项
1.上体姿势和摆臂动作
上体保持稍前倾或正直的姿势。头自然地和身体保持直线,微收腹,送髋,面和颈肌肉放松。两臂的摆动还起着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要想两腿交换快,两臂就得摆动快;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用肘发力做前后自然摆动。摆臂一定要放松。

2.脚部动作,
脚着地前,以摆动腿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势自然前摆,并同时后摆做“扒地”动作着地。着地应用脚跟,然后过度到全脚掌滚动式着地。脚着地后,应迅速屈踝、屈膝和屈髋完成缓冲动作。之后充分蹬直.

3.呼吸
保证呼吸节奏,三步一吸三步一呼,要用鼻孔吸气嘴吧呼气,要以吸气为主进行气体交换,每一个呼吸周期必须充分地呼气才能保证所需吸气量。
跑之前可以听下音乐放松,站上跑道心理紧张的话可以大叫一声。跑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跑的过程中手应该半虚握着,不要把拳握得很紧也不要咬紧牙齿把脖子绷得很紧,那样只会分散你的力量分布,

4.突破自身极限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赛前,按照以上方法多练几次,慢慢掌握就好了.
你要找到规律,呼吸不要太急促,要正常跑,不要一开始就快跑
(不好意思!完善下。可能比较啰嗦,希望楼主等能够耐心的开下去。)
根据我个人经历和导师的教导,竞争跑步一般要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800m(我说的是400m一圈的跑道),第一圈一般保持第四位之前,第二圈在跑完100m的弯道进入直道开始冲刺,耐力比较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改变最后冲刺距离。(当然,根据对手是否有队友领跑,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一直跟在他后面。但不需要加速)最后一个弯道跨步跑,千万别用脚尖(因为这个时候转弯,倾斜度大。要费的1.5倍的力气)。最后一个直道可以完全加速。这里要提一下,保护自身和其他对手的安全也很重要哦!
1500m前面1100m的距离跑法几乎与800m的差不多。但是后面400m,也很重要;这是确定你位置的关键。在这个时候紧接着是一个弯道。在跑完弯道的70m以后,必须得挤到第二位,一定要第二位。从超越到第二位开始,在有体力的保障情况下才可以跑到外道去超越人家。否则一定要坚持内道。跑步的时候脑子清醒也是个关键,看看对手的表情,告诉自己一定行、坚持下去。那个弯道之后一般都是开始冲刺了。
(我的答案也不完全正确,看个人情况。希望大家多交流讨论。)
如果楼主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可以用小腿慢跑,姿态犹如竞走。但是臀部摆动幅度不要太大。
愿:所有人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田径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您要查看的信息不存在或者还未通过审批!2错误提示_东青游旅行网
东青游旅行网 错误提示慢跑是脚尖着地好还是脚跟着地好呢?
按投票排序
初学者一般是脚跟着地,因为脚尖着地对大腿肌群等各方面要求非常高,长距离不容易保持。但大部分跑者都是中掌着地,也就是脚跟和脚外侧同时着地。这样的姿势非常经济。
脚尖着地这个说法就有问题。我个人体会,用前脚掌着地确实比脚跟着地更保护膝盖,更不容易受伤。建议在优酷上搜索“姿势跑法”,里面有详尽的论述。前脚掌着地也不用刻意去维持,只要脚落下时落地点在身体重心正下方就行,一般跑步的时候想要跑得快可能会刻意把脚迈到身体前头去,那样的话就会使后跟着地,而且实际上也并不会跑得更快
先下结论:理论上脚趾落地对膝盖的保护效果要明显优于脚跟落地,这是很多裸足鞋现在逐渐流行的理论根本。(至于楼上某人所说的两个85%,好好学过统计相关性的都喷了好吗。)但是,前足落地不被普及是有其原因的。前足落地意味着足部肌腱群与跟腱参入到这个缓冲过程,这是足跟落地所不能提供的。同时,前足落地也能避免脚跟落地时冲击力向膝盖部分的直接传递。这二者对于膝盖的保护的作用不言而喻。其次,脚尖落地会形成一个类似于鸟类的反曲足的构造,这是非常利于速度能的保存。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每次迈步必须拥有一定的步程和速度才能保证你的落点位于你的重心垂直投影之后。这就是问题所在:更快的速度和更大步伐意味着更难得控制和更短的跑步持续时间,当然也伴随着更大的受伤几率(对于初学者而言)。此外,前足跑法因为触地面积小,对于地形的要求更高,这一点在普通人的日常锻炼中也难以达到。所以,跑步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情况下,传统的足跟跑法还是很切合实际的。慢慢来,不要急,身体是自己的。
引自易言网,我觉得很有道理 跑步着地的正确方法——前脚掌先着地为 什么会有关于跑步中着地方式的争论呢?为什么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会变得如此复杂而富有争议性?自70年代至90年代,跑步开始流行,就有一套为人熟 知而且完整的理论,认为脚跟先着地是正确跑步的不二选择,据说这样才使伤害减少,且更加经济等等。其他的着地方式都被驳倒,却没有明确的理由,或者只有一 些杜撰的理由,例如:前脚掌着地的方式只适合专业跑步运动员。这 个观点广泛存在,却没有科学证据或者现有经验来支撑。医学和科学组织不无严肃地提及脚后跟着地时的缓冲。这并不像是在开玩笑,他们考虑到脚后跟的“衬 垫”,有一小块脂肪层可以作为缓冲之用!哈里路亚!这究竟从哪里来的?真是你脑瓜想出来的吗?什么时候骨头可以用作缓冲组织了?我们决不可认为后脚跟的脂 肪有缓冲作用。如果你想亲自验证一下,拜托,赤着脚,用你的后脚跟,到外面的柏油马路去跑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实证明,相信可以厘清你混乱的思维。这 个被广泛接受而确定的观点,经媒体和教练的的传播,在书籍、杂志、各类讲座、诊所和训练营中随处可见。没错,它已经变成了哲理和强硬的规条:“我们认为这 是正确无误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暂且这样说,在人类活动的这个领域内,我们失去了对这个话题发表任何其他意见的自由。所以,大多数的跑步者接受了这个 观点,一个从未被证明的观点,将其作为唯一的事实。数据表明——后脚跟先着地的人占跑步者人数的80%~85%。根 据ACSM的数据,官方承认的统计表明,每年受伤的跑步者比率也是同一个数字——85%,这一点不是开玩笑。这只是一个惊人的巧合吗?很不幸,并非巧合。 这是一组内含因果关系的数据。如果我们真的确信这些数据,我们就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如此高比率的伤者是因为我们犯了一些错误。就好像破坏交通规则的后 果是车毁人伤一样。没有人会怀疑这些在驾驶中的后果,然而在跑步方面,我们的受伤却大多被看作是上帝使然。为 什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不怀疑后脚跟着地的方式是否真的对跑步有好处呢?我的猜想是,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跑步鞋制造商洗脑了。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容易操控 的市场,而他们采取最简单的方法实现了它。他们采取的方法与我们教育或者技能发展无关,相反,是从我们的懒惰和我们急功近利的心理下手。因此,他们鼓吹通 过各种诸如缓冲、稳定或者动作控制等等的跑鞋,来提供“保护”,而不是在动作上提高技巧。哇塞!听起来这简直像是神圣的工程——有着万亿细胞的人类头脑, 无比复杂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受神经系统控制等等。如 果我们相信制鞋公司的那一套,那么他们已经创造出了——造物主也无法创造出的——神物。当然,我不相信这一套,鬼才相信呢!因此,关于在跑步中如何着地的 问题,应以最纯粹的形式再次被提出。为什么我们用这种形式着地,而非那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做所有事情时,都应以我们自然需求的方式,或者更精确点来 说,以我们本能的方式。跑步时,就如其他所有的动作,全与重力有关。为了利用重力,我们必须在垂直方向向前落脚,因为这是唯一方法。也因此,除了从前脚掌 开始,我们别无选择。我跑步已经超过30年了,一直秉承着这个概念,除此以外我并未发现有其他的方法。为了在这个环境下产生运动,“自然”始终尤显重要。它似乎在说:“拜托,别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了,如果你想利用或者克服重力,尽快采取这种姿势吧,越精准越好。”我们正采集更多的关于此观点的证据,Graham Fletcher最近的报告也佐证了这个自创世以来就存在的定律。为什么我们要无视它呢?
Romanov博士
永远不要脚跟首先着地,这样会对膝盖造成很大损伤。脚尖,前脚掌,中前脚掌,都可以,但不要脚跟着地,切记。
一般人腿部没有那么大力量,所以会脚跟着地。练到一定成度会感觉腿部轻盈,那时就能脚掌着地。
脚跟着地跑多了膝盖疼,前脚掌着地跑多了足弓疼。平足的话还是脚跟着地吧,不是平足的话可以都试试,看你更能接受哪个痛的厉害~
一般也是脚跟着地,在长途跑步中,这也是经济一点的做法,首先是脚中跟脚后跟之间的部位着地,然后迅速地整个人向前倾带动脚前掌贴地并使重心移动到前脚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脚跟先着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