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足球大师找回密码45元,李老师买了12个,付给售货员6张100元的人民币,应找回多少元钱?

警方缴获假证假照20多万张假证制售“巨头”落网感慨订单太多忙不过来
苗丽娜&倪夏子&陈龙&郭荣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警方缴获假证假照20多万张 假证制售"巨头"落网感慨订忙不过来
  各类假证假照200多种,总计20多万张,足足五吨重!
  这是浙江诸暨警方近日一次行动的收获。他们赶到温州乐清,端掉一个制售假证窝点,继而抓获42人,包括买证的。
  乐清的这个窝点,属于湖南人易某林。警方调查发现,此人制售的假证销往全国各地,一天的发货单就达600多张。他还在全国各地有240多个下线,堪称“业界巨头”
  易某林交代,订单太多,来钱太快,他起早贪黑仍是忙不过来,每天只恨光阴太匆匆。
  诸暨警方已将线索上报。
  红色名片
  公开兜售假证
  诸暨一伙贩子落网
  去年11月起,诸暨警方注意到一伙制售假证的贩子,这些人明目张胆地向建筑公司、车主、小区居民分发名片,招揽业务。
  “递来一张红色名片,上面印着‘东南亚证件有限公司,李旺’及电话和QQ号码。”绍兴市治安大队行动中队副中队长边超说,他打电话给“李旺”,说自己是建筑公司的员工,要办一个助理工程师的证件。
  此后双方约见,“李旺”兜售假证,被抓。
  “李旺”真名叫郭某华,湖南人,从2011年4月到2015年6月,都在诸暨办假证。
  警方在他的摩托车座位底下搜到了居民身份证、建造师证等假证30余本。
  根据郭某华的交代,警方还在诸暨暨阳街道孙陈村、袁家新村、艮塔东路等地,抓获了他的竞争对手――湖南籍李某北、李某军、王某平等人。
  继而,警方找到了为这伙人提供排版、印刷等服务的艮塔东路兴宇文印店。
  店主叫陈某雄,警方在店里搜出了一本黑色笔记本,里面记着郭某华等人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5年期间在店内进行制假的每一笔费用。
  “密密麻麻的账面数字,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边超说,估计金额有数十万。
  5吨假证
  200多种,总计20多万张
  民警找了辆货车才运回来
  原以为到这里就可以结案了,谁知在郭某华的手机上,边超看到了这样一条短信:“100本身份证已发,汇5000元过来。”
  凭借职业经验,边超认定,郭某华这伙人还有上线。
  果然,警方调查发现,温州乐清的易某林,就是发短信给郭某华的人,是郭某华的上线。
  今年7月8日,边超等三名民警在乐清警方协助下,抓到了正开车前往快递点寄假证的易某林。
  随后,警方来到易某林租住的楼房,在二楼看到了堆满整个房间的身份证、毕业证书、建造师注册证书等假证。
  而这座民房的地下室,是一个机动车牌照制假作坊,冲压机、字母数字汉字模块、上色机、压模机等等设备一应俱全。
  “他们除了人民警察证不做之外,其他所有市面上需要的假证都做。”边超说。
  就这样,三个民警找了辆货车,从乐清运回了20多万张(200多种)、重达5吨的假证、假牌照和犯罪嫌疑人易某林。
  这个易某林究竟有什么人物呢?
  “业界巨头”
  全国各地下线240多人
  一天的发货单就达600多张
  易某林,老家湖南涟源,警方调查发现,此人并不简单,可说是全国假证制售“业界巨头”。
  从他的手机里,边超整理出了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40多个下线人员的联系方式,郭某华等人仅仅是盘踞在诸暨市的一小撮。
  易某林交代,湖南省双峰县和涟源市(同属娄底市)许多人制售假证,老乡带老乡,在全国约有300多名从业者。
  2007年、2009年,他分别因制售假证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但因为干这活赚钱太容易,出来后他重操旧业。
  易某林交代,一张身份证的材料成本为一块八,他以这个价格批发给下线郭某华,然后郭某华在打印店加工,付加工费10元左右,再以高达80元的售价卖出。
  “有些证我们会卖得贵一些,像工商营业执照,成本价卖到5元,售价300元。”易某林说。
  另一方面,订单太多了。
  上午从全国各地接来订单,制造假证,打包,下午四五点出门寄快递。他不分白天黑夜工作,吃住就在同一个房间,可还是忙不过来。因此,他每天都痛恨光阴太短暂,
  边超说,光是7月9日就有600多张要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
  目前,诸暨警方已将所有材料汇总,上报给上级。
  高度逼真
  以假身份证为例
  通过网上实名登记才能分辨
  边超说,他把收缴的假证拿到各发证机关核查,并要求对方给出证明。
  包括行政审批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人力资源厅在内,大大小小十几个发证机关工作人员都表示,这些证件很逼真。
  绍兴市公安局就是制作居民身份证的单位,在核查收缴的假证时,工作人员说,这些身份证的大小、厚薄、上面的防伪长城图案、“中国CHINA”字样等极度逼真。他们只能通过网上的实名登记信息才能分辨真伪。
  “但是,像火车站、宾馆这些需要用身份证刷磁条的地方,这些假证仍是用不了的。”边超说。
  边超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郭某华等人提供的线索,将诸暨境内买证的人一一梳理出来,让他们接受应有的惩罚。
  买证者
  假文凭假房产证假出生证
  多名买主被抓
  绍兴市民徐某,毕业于浙江大学成人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从事的却是园林方面的工作。为了方便晋升,他需要一个建筑专业的文凭。
  于是,他找郭某华买了本建筑专业假文凭。可还没晋升,事情就败露了。
  绍兴的小张和女友两情相悦,谈婚论嫁,可女方家里要求有房,男方却买不起,怎么办?小伙找过来,要求办张假的房产证。
  证件做得很逼真,女方家人同意了,可正要结婚,诸暨警方找来了。
  宋某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但她想生二胎。有一天真怀上了。宋某执意要生下来。她就要求做张假的出生证明。
  可孩子还没生下来,她就被警方传唤了。
  此次诸暨警方一共抓获涉案人员42人。这其中,除了办证的,还有买证的。
  警方提醒,根据相关法律,买卖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责编:陈小燕、翁迪凯)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原创推荐|风情小镇
图说浙江|人民电视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公安部公布“5&15”防范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来源:&&&&
&&&&&&字号
中青在线北京5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 何春中)在“5 15”第六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来临之际,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向社会公布了防范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这十大典型案例是:
一、黑客叶某网上盗刷银行卡案
2013年7月,多家商业银行连续发生银行卡被网上盗刷案件,涉案客户近千名,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引起广泛社会影响。公安部经侦局对此高度重视,部署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全力侦办。经深入排查,一个以叶某为首的特大黑客网络攻击盗刷银行卡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犯罪网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叶某自编多个黑客软件,先从各大网站窃取用户电子邮箱和登陆密码,并自动筛选密码为6位数字的邮箱(银行登录密码和取款密码一般为6位数字);又用黑客技术攻击某招聘网站,窃取与前述邮箱所对应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信息;再在各商业银行网银或手机银行登陆界面,用前述信息进行批量碰撞登陆,登陆成功的即自动提取帐号、余额等信息,从而完成了对银行卡信息“四大件”(帐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登录密码)的收集。二是网上中介人员层层转卖叶某窃取的大量银行卡信息;三是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寻找银行网上支付、第三方快捷支付等支付漏洞,行内称“通道”,用叶某窃取的银行卡信息在网上大肆盗刷或转账牟利。
2014年5月,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组织抓捕行动,抓获叶某、谭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缴获用于作案的电脑11台、POS机13台及大批涉案物品。在主犯叶某的电脑中查获16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其中“四大件”齐全可以直接网上盗刷的银行卡信息19万条,涉案金额14.98亿余元。另外查获8个使用“易语言”编写的批处理软件和手机木马黑客软件。
该系列案件犯罪手法新颖,所有作案过程均在互联网上完成,对金融秩序、银行卡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公安机关提示广大群众: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网银密码或手机银行密码等重要信息,应与电子邮箱密码等常用信息区别设置,防止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九州源公司“黑股票”案
2013年底,深圳证监局向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移交线索称:位于深圳前海的深圳九州源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证监部门批准,致电投资者,以“公司三年内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为名出售原始股,涉嫌擅自发行股票犯罪。经侦支队立即组织侦查,并于日抓获张某州、池某艳等主要犯罪嫌疑人,扣押公司宣传资料等书证物证一大批。
经查,张某洲等人于2013年5月在深圳前海通过虚假出资注册成立深圳九州源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通过电话联系投资者、组织召开上市说明会进行公开、虚假、夸大宣传,以公司三年内在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上市为名,以股权投资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以3.8元或1元每股的价格出售公司原始股,被骗投资者50多人,涉案金额460多万元。为更快更多地获利,张某洲等人又成立长白森、福运恒珠宝两家子公司,从事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法犯罪活动,由于被及时查处,被骗人数及金额较少。2014年9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投资者,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在合法的证券经营场所和机构依法认购和转让股票,警惕各类非法证券活动,自觉抵制“高额回报”的诱惑,不要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避免上当受骗。如果股票发行或转让采取了广告、发布会等方式大肆“招揽生意”,就要注意其是否已经证监会核准,是否属于非法发行的“黑股票”。投资过程中遇到不明问题,应及时向当地证监部门咨询。
三、秦某等人骗取出境游押金案
日,蔡某等多名受害人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2014年7月,灵麒创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其签订《北京市出境旅游合同》,收取出境游押金20万元,旅游结束后拒不退还押金,公司也人去楼空了。经侦大队迅即行动,于日将犯罪嫌疑人秦某、李某成功抓获。
经查,2014年7月至9月,秦某、李某等人以灵麒创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以安排受害人参加赴日本等国家出境旅游团为名义,利用超低报价吸引受害人报名,与受害人签订《出境旅游合同》,要求每名受害人缴纳3万至5万元保证金,并承诺于旅游归国后45天内返还。但游客回国后,犯罪嫌疑人并未按期返还押金。通过上述手段,秦某、李某等人共骗取300余名受害人出境游押金近1000万元人民币,款项主要用于其个人挥霍消费。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赴境外旅游呈高速增长状态。经营出境旅游的公司良莠不齐,侵吞出境游保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出境旅游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旅行社,以防上当受骗。
四、方某等人“加盟代理”合同诈骗案
2012年,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破方某等人利用“加盟代理”为幌子进行的合同诈骗犯罪案件,期间发现同类案件较多,于是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先后打掉从事此类诈骗活动的公司17家,逮捕犯罪嫌疑人19名,受害人共计400多名,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涉案金额1530万元。至2014年12月,该系列案件全部审结,各被告人被以合同诈骗罪判处1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些不法分子的大致作案流程为:
(一)借用他人身份证,通过代办公司代办,到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多家公司。
(二)以本公司开展特许经营招收区域加盟代理商销售产品为名,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公司实力,夸大产品功效;并按照从网上购买的客户资料,打电话向客户介绍公司并推销公司产品,邀请客户参加产品推介会。
(三)骗取客户信任后,诱使其与公司签订区域加盟代理合同,成为“加盟商”;再将从别处低价购买的产品,改换名称和包装,加高价销售给加盟商;等到加盟商发现被骗要求退货时,就将公司关闭、注销,逃避责任。
(四)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并更换产品名称及包装,防止原公司加盟商找到他们,采取上述手段继续骗钱。
办案民警提示有投资“加盟代理”意向的群众,选择合作伙伴时,要仔细考察对方公司及所代理销售的产品及服务,切莫轻信所谓“国际一线品牌”、“市场前景广阔”等虚假宣传,不要轻易缴纳高额“保证金”或购买大批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五、孙某等人制售假冒伪劣电缆电线案
2014年9月,在公安部经侦局统一组织下,重庆警方联合河南、四川警方,破获孙某等人制售假冒伪劣电缆电线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缴获假冒伪劣电缆线成品1万余圈(30余吨),涉案价值6000余万元。
经查,2011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孙某在河南巩义设立生产窝点,在当地购进劣质铜丝、假冒商标标识等,组织员工大肆生产假冒重庆“鸽牌”电缆电线,并在重庆设立仓储窝点,将假冒电缆线销往重庆及四川等地。为使消费者上当受骗,不法分子还假冒鸽牌公司的官方网站,制作假冒的防伪二维码。消费者一旦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查验真伪,就会链接不法分子设置的“温馨提示”登录假网站。假冒伪劣电缆线对正品市场造成极大冲击,致使作为重庆本地电缆领域支柱企业的“鸽牌”公司损失惨重,市场份额陡降了40%多,年均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余万元。尤其严重的是,这些假冒伪劣电缆电线质量低劣,使用寿命远低于正品,容易引发短路、掉闸等事故甚至造成自燃,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办案民警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线电缆时,要仔细观察包装材料,检查产品合格证、质保证书是否配套齐全,字体印刷是否清晰、排列是否规整;还要检查线缆绝缘外壳和内芯,假冒伪劣产品的外壳手感较为粗糙,内部铜丝排列较为凌乱。此外,民警提示,消费者切莫轻易相信产品包装上的所谓防伪标签、电话或者二维码,可通过查询企业官网或致电企业直接进行联系、确认产品真伪,以防上当受骗。
六、姜某等人制售假冒伪劣灭火器案
2014年8月,在公安部经侦局指挥下,浙江等20余省市公安机关统一行动,成功破获浙江省江山市姜某等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消防器材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捣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灭火器窝点9个,缴获假冒伪劣灭火器11万余个。
本案犯罪嫌疑人制售的假劣灭火器,筒体来源于正规消防器材厂家淘汰的不合格筒体,灭火剂是用石头粉填充,商标委托地下印刷厂印制,阀门、压力表等通过网络购买,然后请工人组装,再通过物流公司将假冒伪劣灭火器销往全国各地。这种“以次充好”的灭火器,灌装的有效灭火济含量较低甚至为零,不仅不能有效灭火,有的还产生助燃效果,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办案民警提示广大群众,购买消防器材要做到“两验三看”。“两验”就是验证产品身份证标识并上网进行验证。公安部从2008年起即对灭火器、防火门、消防应急灯具等三类产品实行消防产品身份证管理,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查阅该产品是否有消防产品身份证标识,并登陆“中国消防产品网”进行验证,凡是没有网上备案的基本上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三看”就是看灭火器的压力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看灭火器上有没有灭火对象或种类、使用方法、保质期、制造厂名等信息;看外表是否有碰伤、变形、划痕等。此外,最好到正规消防器材经销店购买消防产品,不能一味贪图便宜,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往往缺乏安全保障。
七、亮碧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传销案
2006年以来,亮碧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及所属澳门分公司以销售香薰油、精油、化妆品、红酒等产品为幌子,实际以收取“入门费”、按层级发展人员和按“人头”返利方式,在广东等地招揽内地人员从事传销。2011年后,其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并以赴港短期旅游的方式,成批组织内地人员前往香港参加上述活动。内地参与人员以广东为中心逐步向他省扩散,涉及广东、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广西等省份数万人,大批参与群众因此遭受惨重损失。2013年以来,广东、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公安机关相继对上述公司有关人员涉嫌传销犯罪问题立案侦查,涉案金额数亿元,其中部分案件已经法院判决。但由于法律制度差异等多种原因,亮碧思公司在境外仍然存在,仍不断蛊惑内地群众参与传销活动。2015年,广东中山、东莞等地又新发相关案件。
目前,“亮碧思”传销组织仍在一些地方发展蔓延,对此,公安机关将持续依法严厉打击。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对“亮碧思”传销组织要提高警惕,严防上当受骗;参与传销害人害己,最终必将血本无归。
八、邓某等人“P2P”非法集资案
2013年5月至11月,邓某等人打着“P2P网络借贷”(即个体与个体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直接借贷)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与群众签订所谓“电子借款协议”的方式,向1300余人非法集资1.2亿余元,造成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2014年7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判处邓某有期徒刑三年。
邓某等人主要犯罪手法为:一是设立互联网平台,公开宣传高息返利。他们在互联网建立“东方创投”P2P网贷平台,公开宣传“本息保障”、“资金安全”、“账户安全”,承诺给投资人月息3.1%至4.0%不等的高额利息,通过互联网宣传、电话联系及投资人相互介绍等形式,吸引各地客户在其网络平台进行投资。二是虚构借款项目融资,资金自融自用。邓某虚构短期拆借、房产及车辆抵押等借款项目,将伪造的抵押合同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客户选择;并以保护借款人隐私为由,隐去借款人真实身份,使投资人难以了解真实情况。所募资金均由投资人直接转款至邓某私人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被邓某擅自更改用途,用于购买商铺及支付前期投资者本息。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网络借贷领域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分子打着“P2P”幌子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被一些时髦概念所蒙蔽。那些缺乏实际经营内容、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的资金骗局,迟早要崩盘,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广大投资者。
九、郭某等人非法经营“黑期货”案
2012年3月,公安部经侦局组织21个省(区、市)公安机关统一行动,破获郭某等人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 经查,2008年以来,郭某等人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中天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天黄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名义,发展6000余个代理商,吸收客户4.6万余人,通过其私自设立的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伦敦金”等非法黄金期货交易,累计收取客户保证金约15亿元,非法交易额达8000余亿元,非法获利近10亿元。
近年来,诱骗投资者参与非法期货交易的违法犯罪活动较为活跃。不法人员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利用私设的“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或以境外合法期货经营机构的分支机构、代理商的名义,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招揽投资者,在其私自搭建的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贵金属、农产品、外汇等各种类型的“期货交易”,并收取高额交易费用获利。一些不法公司还在其私设的交易系统中,利用开立的交易账户与投资者对赌,通过虚增资金、操控交易系统影响交易行情等手段,使投资者短期内产生较大亏损,从而牟取高额获利。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目前我国经依法批准设立的期货交易场所只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除此之外,在任何场所进行的期货交易或者名为现货实为期货的交易,均属非法的“黑期货”。 我们一定要识破“黑期货”的骗人勾当,切勿轻信“一夜暴富”的蛊惑,以免遭受经济损失。
十、唐某等人假币“调包”案
2015年2月,在公安部经侦局组织下,经过江西、湖南、广东警方持续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联合破获了“5.08”系列运输、购买假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假币1047万元。而牵出这起大案的,是日的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案”。
当日早晨,唐某(女)在江西省萍乡市开发区某餐馆结帐时,先是拿出一张百元真钞给店主,待店主找钱时,又说有零钱,随后将一张折叠在一起的5元钱递给店主。店主打开一看,发现缺角破损严重就退回给该女子。唐某只好又从包中拿出一张百元钞票给店主。细心的店主发现这张百元钞票并非最初那张真钞,而是一张假币,于是将其扭送至派出所。萍乡市开发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获悉后迅即派员前往审查。经梳理排查,办案民警发现自2013年6月以来,萍乡市境内己发生十余起类似案件,有的犯罪嫌疑人先用真钱购买烟酒等商品,而后采取“调包”手段诈骗店家,待店主发现上当时,人己不见踪影,损失最多的一位店主被骗3800多元;还有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以整找零”方式作案,用大面额假币购买价值仅几元的东西,以换取受害人找回的真钱。
办案民警提示广大群众,目前我国并没有所谓肉眼无法识别的“高仿真”假币,普通群众不借助仪器也能有效识别钞票真伪。例如百元人民币左下角的“100”采用光学变色油墨印刷,变换角度看时会在绿色蓝色之间变化;假币则没有变色效果。再如,百元人民币右上方的花边里,倾斜一定角度时才会看到“100”字样;而假币的“100”不倾斜角度也能看到。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不法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
(来源:中青在线)
(责编:阎梦婕、马甜)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兜售考生信息者疑有内应
日 08:54来源:
作者:秦宁
利用互联网大肆兜售考生信息,这种钻到钱眼里的牟利做法,惟恐人们不知,无疑是自我举报。监管部门应紧急出手、重拳打击。
高考后不久,网上便开始叫卖考生个人信息,而且贩卖行为愈演愈烈。记者联系网上卖家,卖家称110万条考生信息打包卖7000元,&零售&5分一条,&先付款后发货&。记者查验发现,卖家提供的信息,近30%准确无误,都为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已经表示,将对卖家兜售考生信息一事,进行核实和调查。很显然,利用互联网大肆兜售考生信息,这种钻到钱眼里的牟利做法,惟恐人们不知,无疑是自我举报,提醒监管部门应紧急出手、重拳打击。
仅仅抓住网上卖家远远不够,一个最不容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卖家从哪里获得考生的信息?
有业内人士判断:&没有内鬼,怎么能获得这么大量的、完整的学生信息?&
今年3月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确保高考数据,对工作中需要阶段性保密和涉及考生个人的信息,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或篡改,严禁以信息发布或传递等谋取非法利益。&试问,擅自泄露考生个人信息的人,究竟是谁?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需的时代。同时,个人信息经常面临、或已经遭遇被泄露、被拍卖、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困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公民个人信息滥用日趋严重,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已成新兴产业,既道出了畸形产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也道出了公民信息被泄露的现象何其严重。
正因为如此,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增设了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犯罪的条款: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同年10月16日,两高共同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公布实施。这就为打击非法获取、提供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等不法行为,提供了锋利的法律武器。
总有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将法律当做耳旁风。今年3月1日,北京市最大倒卖个人信息案开庭,23名被告人出庭受审。被告人中包括多名通信运营商的员工,以及与通信运营商有合作关系的公司人员。对泄露公民信息的人,应当坚决严惩,因为首先是他们打开了潘多拉之盒,没有他们,公民的信息不会泄露。除了泄露者,还不能放过兜售者。此外,对购买者也应该严格约束和监管。正是他们的需求推动着内鬼乐此不疲地泄露,卖家堂而皇之地兜售。
对兜售考生信息者,一个都不能放过,否则,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必然愈演愈烈,更加畸形发展。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白萌]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 &&&&&&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45条航线春运遭加价&北上广成重灾区
&&&&来源:&&&&
&&&&&&字号
原标题:45条航线春运遭加价 北上广成重灾区
广州飞三亚,1月30日,经济舱票价2600元,超出航空公司全价225%;北京飞成都,1月29日,经济舱票价4440元,超出航空公司全价208%;上海飞武汉,1月30日,经济舱票价1905元,超出航空公司全价114%……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机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就是这张小小的机票,在一些航线已经贵得离谱。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历时7天,对春运期间86条直飞航线机票售价情况展开调查。记者发现,有45条航线遭代理商大幅加价,其中:广州出发,13条航线加价销售!北京,9条航线加价!上海,9条加价!杭州,8条!成都,6条!
此外,由于部分热门航线经济舱机票早已被一抢而空,乘客只能买高价票,且加价机票呈多航班、大面积、高幅度三大特征。
部分代理商加价凶猛
本次调查覆盖了始发地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的86条热门旅游和返乡航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1月10日至1月16日期间,不定期查看春运高峰期,即1月29日(大年二十九)、1月30日(除夕)及1月31日(大年初一)3天的航线,发现多达45条航线存在不同程度加价,而且每天各个时段加价现象普遍存在。在1月13日的调查中发现,1月31日上海至三亚的14个航班竟全部存在加价情况。
在各大旅游目的地中,由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往海口、三亚、昆明和丽江等旅游热点城市都有高价票在售,其中,海口和三亚高价票情况最为严重。返乡航线中,上海到武汉的航线,是以上海为出发地加价幅度最大的航线。1月29日和1月30日两天,去哪儿网上一家名为“通航天下”的代理商,将东航MU2642航班的经济舱机票报价提至1905元,该报价加价幅度高达114%,相当于在全价基础上加收了1015元,且该价格是不含有其他任何附加服务的裸票价格。
存在加价的45条航线中,少则加几百块,多则上千元。其中,记者在1月15日凌晨查到,1月29日由北京飞往成都的南航CZ6161航班,全价为1440元,而代理商报价最高达4440元。
去哪儿网上数据显示,在广州至南昌的航班中,1月30日加价最为明显。以海南航空HU7343为例,点击订票按钮,页面显示多家代理商给出的价格全部高于730元的经济舱全价,12家代理商悉数加价,其中加价最 “多”的代理商为鑫海商旅网,该代理商直接给出了1930元的价格,旁边的按钮则显示的预定状态。当记者点进去,屏幕中央跳出一个弹窗,提示“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格远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在订单页面,还有一则声明:“此票为申请的经济舱客票(请勿重复下单),如需报销实际行程单价格会低于支付价,差价开航空服务收据。如需航班变动全退,差价是不退的……”
业内:代理商无权加价
对于记者调查到的加价现象,民航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机票代理商与航空公司会签署双向协议,代理商为航空公司代销机票,利润来自于从航空公司的采购价与票面价之间的代理佣金,代理商无权在票面价格基础上再进行加价。
针对机票代理商超过全价机票进行加价售票的行为,多位律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除了违反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外,还违反了《价格法》等相关法律,物价主管部门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予以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代理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对于相关网站上在产品购买前出具的诸如: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以及“此票为经济舱,报销客户请注意,票面价格低于支付价,如果退票,不提供行程单、不提供发票,需报销的旅客请慎重购买,订单产生并支付即表示您已同意此票规定”等免责声明,多位律师指出,由于这种超过价格销售的行为本身已经违反了《价格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因此,上述提示并不能改变其违法的后果,亦无法免责。而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代理商渠道出票占比达九成
从当前民航机票销售途径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航空公司直销,第二类是代理人BSP出票,第三类是航空公司通过代理人进行的B2B销售。后两种都属代理人分销。瑞银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通过代理商销售的机票占比约为90%,直销比例仅为10%。
据艾瑞统计数据,2012年,在整个机票市场中,在线机票的市场份额约为21.2%。在此次调查中,除了研究取样以销售低价机票著称的去哪儿网外,还将中国OTA(在线商旅)领域老牌劲旅携程、新晋旅游平台淘宝旅行纳入调查范围。携程在出票量市场中占据着14.6%的份额,而淘宝旅行依托淘宝网和支付宝海量的注册用户,正日益崛起。此外,腾邦国际(300178,SZ)旗下的在线旅游网站也成为记者调查取样的标的。
作为比价基准,记者选取了由航空运输协会和中国航信合办的信天游,该网站除提供机票验证服务外,还实时抓取各航空公司官网机票价格,并不断更新。记者还通过相关航空公司官方网站数据、电话采访咨询航空公司以及折扣机票价格,以此倒推来确保经济舱全价票价格的准确性。
上海出发9大春运航线被加价 飞三亚成“重灾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曾子建
1月10日至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去哪儿网、淘宝旅行、携程网和腾邦等四大机票网络销售渠道,对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为出发地的春运热门航线的机票报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的航班时间分别为1月29日(大年29)、1月30日(除夕)和1月31日(春节)。在被调查的86条航线之中,多达45条热门航线均不同程度存在代理商加价销售机票的情况。另外,本文所涉及的经济舱机票全价,是通过四个途径综合验证并获取,其中包括相关航空公司官方网站数据、电话采访咨询航空公司、“信天游”网站查询以及折扣机票价格倒推。各个不同出发地的具体航线机票销售情况,请见下文。
今日(1月17日),本报将开通春运加价机票咨询热线,若读者有不清楚之处或者怀疑自己购买到高价机票,欢迎致电:(028),《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为您答疑解惑。
代理商加价情况严重
上海―三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三亚是每年春节期间全国最火热的旅游目的地,上海飞三亚的航班中,存在加价情况的比例最高。1月14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去哪儿网查询获悉,1月29日这一航线共有18个直飞航班机票在售,1月30日有20个直飞航班机票在售,1月31日则有14个直飞航班机票在售。但根据每天的报价情况来看,这三天累计有41个航班的经济舱报价存在加价情况。其中,1月29日的航班中,有15个航班加价、30日航班有12个航班加价,31日航班则全部都存在加价行为,三天累计的航班加价比例达78.8%。
而从加价的幅度来看,1月29日和1月31日两天,机票代理商报出的最高经济舱卖价均达到2990元 (不含税费,无任何其他附加服务),这样的价格,实际上超出了航空公司经济舱全价1890元比例达58%,加价1100元。相比之下,加价最多的还是1月30日(除夕)当天上海飞三亚的南航CZ6754航班。记者看到,这个航班有超过15家代理商报价销售,且报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价。而在去哪儿网平台上,一家名为“腾云商旅”的代理商报价居然高达3718元,加价幅度高达约97%。也就是说,旅客相当于要支付比机票全价高出1828元的额外费用。
上海―海口:
与三亚类似,上海飞往海口的航班也存在明显加价销售机票的情况,但相比三亚,这条航线的加价比例要稍低一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去哪儿网查询获悉,1月29日~1月31日,每天从上海到海口分别有19、13和18个航班。其中,1月29日该航线的航班加价比例超过30%,另外两天的航班加价比例要低一些。从加价的幅度来看,其中1月29日上航FM9531航班加价情况最为明显,其中5个代理商对经济舱的报价均有加价。在去哪儿网上,一家显示名为“鑫海商旅网”的代理机构销售的该航班经济舱价格达到2760元,超过全价1660元幅度达到66%。
其他旅游航线:
此外,春节期间从上海飞往丽江、昆明和桂林三大旅游城市的航班也存在加价销售经济舱的情况。
其中,上海到昆明的航线,1月29日~1月31日的航班中,每天都有多个航班存在加价销售情况,1月31日最多,有9个航班存在加价销售情况。就加价幅度来看,这三天的最高报价均为2900元,加价1000元,加价幅度达到52.63%。
上海到丽江的航线,1月29日和1月31日存在加价情况。其中1月31日从上海飞往丽江的航班,代理商最高报价达到4966元,而航空公司官网全价为2450元,加价幅度高达102.69%,且不含税费和其他附加服务。
上海到桂林的航线,1月29日存在加价情况,代理商最高报价达到2220元,超出1300元的全价高达70.77%。
飞武汉最高加价超一倍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在上海工作的不少外乡人也纷纷开始关注返乡的机票价格。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从上海飞往全国其他城市的航班十分密集。除了到热门旅游地的机票被代理商加价销售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不少从上海返乡的航线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比如上海飞武汉、上海飞长沙、上海飞西安和上海飞成都等航线的部分航班,就有代理商在加价销售。
上海―西安:
从上海到西安的航线加价情况较为严重。从航空公司官网查询可以得知,上海到西安的经济舱全价为1260元,1月29日到1月31日,每天都有部分航班的经济舱价格超过全价。1月29日,去哪儿网显示的航班数量为30个,但出现加价的航班达到18个,加价比例高达60%。另外两天,该航线的加价比例相对较低。
从机票加价的幅度来看,1月31日的东航MU2345航班,出现了最高加价幅度,代理商报出的最高票价高达2260元,加价幅度约80%,相对经济舱全价加收了1000元。
上海―武汉:
同时,上海到武汉的航线,则成为了以上海为出发地加价幅度最大的一个航线。该航线的经济舱全价为890元。但1月29日和1月30日连续两天,在去哪儿网上有一家名为“通航天下”的代理商将上海到武汉的东航MU2642航班的经济舱机票报价挂到了1905元,该报价加价幅度高达114%,相当于在全价基础上加收了1015元。记者进入该代理商的“填写订单”页面,发现该价格也是不包含其他任何附加服务。也就是说,旅客如果以此价格买票,实际上比机票全价多花了一倍多的钱。
其他返乡航线:
与武汉类似的是长沙,上海到长沙的经济舱全价也是890元,1月29日和1月30日均有加价销售情况出现。而在这两天,代理商将南航CZ3966航班的经济舱机票最高卖到了1783元,加价幅度达到100%。
最后再来看看上海到成都的航线,这条航线的经济舱全价为1610元。不过,去哪儿网上显示,1月29日东航MU5407航班的经济舱机票最高卖到2625元,加价63%。
上海飞三亚:全价1890代理商最高喊出3718
三亚,无疑是春节期间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每天从上海出发直飞三亚都有10个到20个航班,有些时候数量更多。不过,很多中午或者下午出发的航班,代理商报出的经济舱价格,均有不少超出了经济舱全价。记者查询得知,上海到三亚经济舱(Y舱)的机票全价为1890元,但从1月29日以后,去哪儿网上就有大量航班的报价超过了2000元。
在去哪儿网上,记者搜索了一下1月29日到1月31日三天上海飞三亚的机票价格情况。在1月30日的航班信息中,页面显示,南方航空CZ6754航班的最低报价高达2398元,为当天所有上海飞三亚航班中,经济舱“最低报价”金额最高的一个航班。于是,记者点击“订票”进入下一个页面。该页面罗列了16家代理商对该航班的报价金额,其中,部分代理商给出的是“预订”报价,有些代理商给出的是“申请套餐”报价,还有部分代理商给出的是“申请”报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这些“预订”报价中,其中一家名为“腾云商旅”的代理商报出了高达3718元的天价。随后,记者点击“预订”进入下一个页面,页面上弹出了一个提示称,“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格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同时给出了“预定”和“取消”两个选项。
记者点击“预定”后,进入了正式的“填写订单”页面,发现该订单的机票价格确实达到3718元。而订单中还特别声明“此票为申请的经济舱客票(请勿重复下单),如需报销,实际行程单价格会低于支付价,差价开航空服务收据。如需变动航班,票面价格全退,差价是不退的……”
腾云商旅:差价只能开收据/
为何一张全价1890元的机票,腾云商旅却会加价到3718元?超出全价的金额,是否含有经济舱票价以外的其他服务?为何旅客不能拿到3718元的行程单报销凭证?带着很多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旅客身份拨打了腾云商旅公布的咨询电话“2”。
记者:请问你是去哪儿网还是腾云商旅?
代理商:腾云商旅。
记者:我想请你查一下航班价格?
代理商:哪里到哪里呢?
记者:从浦东到三亚。
代理商:几号的呢?
记者:1月30日。
代理商:你要几点钟的呢?
记者:中午吧,12点40那一班。
代理商:这个都没票了。
记者:但我在你们网站上看到还有啊?
代理商:网站上看到多少的话,就按照网站上定价就可以的。
记者:但我看到你们网上的价格卖3700多啊?
代理商:对的,就是按照这个价格。
记者:通过这个价格订票是可以订到的?
代理商:对的。
记者:但是全价好像是1800多吧?
代理商:上面外放的没有经济舱机票的话,订票的价格比之前原价的全价票要高的。
记者:你经济舱卖3700多啊?这个贵了(比全价)一倍啊?
代理商:对,是的。
记者:那你这个价格里面是否还有比如接机等其他服务呢?
代理商:没有的。
记者:这个机票我要报销的话,你们机票是开多少呢?
代理商:报销的话,另外的中间的差额,就只能给你开收据了,你看行不行?
记者:你们是否给我寄机票过来呢?
代理商:要寄。
记者:机票上的金额是多少呢?
代理商:机票上的金额,要出完票之后才知道,现在也不知道。机票价格和支付价格之间的差价,就只有开收据了。
南航客服:代理商可能在倒票/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旅客身份拨打了南方航空的订票热线“95539”,向南航工作人员了解了相关情况。
记者:南方航空吗?请帮我查询一下1月30日从上海浦东飞往三亚的航班?
南航:我帮您看到的是没有机票了。12点40分是从浦东出发的,这个已经全部卖完了。
记者:经济舱全价是多少?用全价能买到吗?
南航:经济舱的全价,票面价是1890元,加上税费是2060元。
记者:但我看到其他网站上还有票,不知道是真的票吗?
南航:其他网站你要核实一下了,南航这边显示,是已经售完了。
记者:我在去哪儿网上看到,12点40这一班有机票,但价格很高,所以就不清楚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南航:经济舱全价1890元,你看一下他有没有加买保险(放心保)。
记者:他的价格有3000多。
南航:这种情况我们就不清楚了,因为外网我们查看不到,你可以联系一下去哪儿网的客服。
随后,南航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代理商可能的操作手法。
南航:我们这边查看到的都是没有客票了。那边代理点可能是买了机票,占了座位。然后再退票,再换成你的名字,再重新定。这样的话,就看他能不能这样操作了。不过,一般的话,经济舱2060(含税费)这个就是顶峰了。
记者:代理商卖这么贵,有没有违规?
南航:因为你是把钱打给代理商,而不是打给南航的,我们就没有办法核实了。
1月29日~31日上海出发热门航线票价情况 (单位:元)
全价1890 最高报价3718 涨幅97%
全价1660 最高报价2760涨幅66%
全价2450 最高报价4966涨幅102.69%
全价1900 最高报价2900涨幅52.63%
全价1300最高报价2220涨幅70.77%
全价1260最高报价2260 涨幅80%
全价890最高报价1905涨幅114%
全价890最高报价1783涨幅100%
全价1610 最高报价2625涨幅63%
广州始发13条航线报出超限价 节前不加钱飞不了三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宋戈
1月10日~16日6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以广州为起点的航班共计30条,涉及广州飞往海口、三亚、昆明、丽江、西安、武汉、长沙、北京、哈尔滨、成都、南昌、桂林、上海、青岛、包头、运城等30地的机票价格,覆盖省会城市、旅游城市以及一些非省会城市的冷门线路。
记者调查发现,1月29日~1月31日,上述30条航线中有13条出现出现加价情况,最高加价幅度达225%。其中加价最严重的当属广州至三亚、海南等旅游航线以及一些返乡航线,在这些航线中,有时甚至出现一条航线中的航班集体加价。
13条航线均有航班遭加价
在1月10日~1月16日的抽样期间,记者从去哪儿网发现,从广州飞向南方多地的线路如三亚、海口均出现加价情况。其中,预订日期为1月29日、广州至三亚的14次航班全部被加价,加价率高达100%,在预订日期1月30日广州至三亚的预售航班中,11次航班也出现了全部加价的情况,以南航CZ6732航班为例,最高售价当时达到1592元(该价格并无提示附加任何服务,下同)。即便倒了大年初一,广州至三亚的航班仍然再现加价一幕,11次航班全部加价。同一条航线,连续3天出现100%班次加价的情况。
同为旅游航线的广州至海口也好不到哪里去,3条航线均出现加价,据记者查询,加价主要集中在1月29日和1月30日。其中,1月29日广州至海口共有26次直达航班,其中24次航班遭遇加价;1月30日,20次航班中,有16次航班加价,两天中加价的航班占比分别达到92%以及80%。
另外,以广州为起点,飞向西南地区昆明、丽江等地的航线也遭遇了加价。1月29日,广州至昆明的22次航班中有3次航班加价;1月31日,21个至昆明的航班中也有两次航班加价。加价率分别为13.6%和9.5%。
记者注意到,广州飞向北方哈尔滨的航班也出现了加价情况,其中预订日期为1月29日的14次航班中,有4次航班出现加价,加价率为28.6%,最高票价达到3555元,较经济舱全价高出40%。
广州飞向西部地区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班也难逃脱加价,其中,预订日期为1月29日、广州至成都的39次航班中,有3次航班遭遇加价,加价比例为7.7%,去哪儿网显示,最高票价已经卖到了2800元,较全价上涨115.4%;西安情况与成都类似,29日从广州飞往西安的20次航班中,有5次出现加价。加价占比超过25%,1月30日、31日两天,广州至西安的航班继续出现加价,加价率分别为11.1%与5%。
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的30条航线数据来看,13条航线出现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
3类航线均遇加价
在此次调查的30条航线中,无论是飞往省会城市、旅游热点城市,还是飞往较冷门的城市,均有加价情况出现。这3类城市虽仅是抽样调查,但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情况来看,代理商加价冲动明显。
省会线路中,广州至南昌全价730元的机票有代理商报价1930元,加价1200元,加价幅度高达164.4%。
1月16日,记者在去哪儿网上搜索广州至南昌的航班,最明显的是1月30日起飞的航班,以海南航空HU7343为例,该航班飞行时间为11:05~12:25,点击订票按钮,多家代理商给出的价格都高于730元的经济舱全价,其中加价最明显的是名为鑫海商旅网的代理商,该代理商直接给出了1930元的高价。
点击价格旁边的“预定”按钮,去哪儿网弹窗提示称,“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
冷门线路中,广州至运城全价1330元的经济舱机票有代理商卖出了2950元,加价1620元,加价幅度121.8%。
1月16日,记者在去哪儿网上搜寻广州至运城的航线,1月30日仅有的两次航班仍然遭遇到加价情况,其中中国国航CA1392航班经济舱全价1330元,但去哪儿网上有家名为腾云商旅的机票代理商给出了2950元的价格,假如有旅客直接购买,就要多出1620元,整体涨幅高达121.8%。值得一提的是,在广州至运城的CA1392航班中,并非只有腾云商旅一家代理商给出了高价,另外16家代理商中,有14家不同程度加价,最低报价也达到1620元。
旅游线路中,广州至三亚全价800元的机票有代理商报价2600元,加价1800元,加价幅度225%。
1月16日,记者在哪儿网上搜索广州至三亚的航线,作为全国最火的旅游胜地,广州至三亚的航班加价情况也十分明显。记者打开广州飞三亚1月30日的机票销售情况后,一眼就瞅到南方航空CZ6730被加价。该航班所有代理商均出现加价,且加价幅度之大罕见,去哪儿网平台上名为“华运达”的代理商直接给出了2600元的报价,这样的价格,实际上已比航空公司经济舱全价800元高出225%,加价1800元。另外12家代理商也有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这些代理商的报价中,最低的都给出了1500元的申请价。
杭州始发8条春运航线遭加价 最高加价一倍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曾子建 李琴
1月10日~1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杭州为出发地,调查了目的地为北京、广州、深圳、三亚、丽江、武汉、郑州、合肥等13条航线,查询平台包括去哪儿网、携程、腾邦、淘宝网站等。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条航线存在部分代理商加价出售经济舱机票的情况。
4条旅游热线加价严重
从杭州出发的旅游热门航线成为了春运期间部分机票代理商加价的首选,杭州至三亚、杭州至海口、杭州至丽江、杭州至昆明都存在大量航班加价的情况,加价幅度最高达到114%。其中尤以杭州至三亚航线加价最为突出。该航线在1月29日~1月31日3天遭遇加价的航班占比高达90%,其中有两天的直达航班全部遭遇加价。
具体而言,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月14日下午的调查,杭州至三亚这条航线1月29日一共有9次直飞航班,这9次航班全部存在加价现象;1月30日有11次直飞航班,其中8次遭遇加价;1月31日 (大年初一)再次出现1月29日的情况,9次直航航班全部遭到加价。从加价的幅度来看,1月29日和1月31日两天,代理商报出的经济舱最高卖价均达到2638元,比航空公司经济舱全价1750元贵出了51%。
记者于16日上午再次调查这一航线。去哪儿网显示,1月30日国航CA1389航班报价最高,有16家代理商加价售票。其中,一家名为通航天下的代理商报价高达3750元,该经济舱机票全价仅为1750元,加价幅度高达114%,也就是说,一位旅客乘坐该航班经济舱需要多支付2000元。
另一条旅游热门航线杭州至昆明也存在加价现象。根据记者1月14日下午的调查,去哪儿网显示的1月29日~1月31日的航班中,每天都有航班存在加价销售情况。1月29日,18次直飞航班中有2次存在加价销售情况,1月30日14次直飞航班中有2次存在加价,1月31日18次航班中有3次存在加价。3天中,一家代理商报价均高达2830元,比全价1830元高出整整1000元,加价幅度高达55%。
除此之外,杭州至海口、杭州至丽江等旅游航线也存在加价情况。去哪儿网显示,杭州至海口的直飞航班中,1月29日~31日都出现了加价。就加价幅度来看,这3天中,有一家代理商最高报价为2460元,比全价1540元高出近千元,加价幅度60%;杭州至丽江1月29日、1月31日两天直飞航班也出现加价。去哪儿网显示,有代理商最高报价为3750元,较全价2250元高出1500元,加价幅度为67%。
4条返乡航线加价最高翻番
除了旅游航线,返乡之路也遭遇机票加价情况。记者调查发现,杭州至武汉、杭州至长沙、杭州至郑州、杭州至成都都存在加价销售经济舱航班的现象。
杭州至郑州的航线是记者调查中加价最严重的航线。1月14日下午,记者在去哪儿网看到,1月29日~1月31日的航班都存在加价情况,每天都有11次直飞航班,其中2次航班被加价。连续3天均有代理商报价高达1690元,而经济舱的全价仅为840元,加价幅度高达101%。
杭州至成都也是返乡航线的“加价重灾区”。去哪儿网显示,1月29日~1月31日连续3天都有1次直飞航班加价。1月29日,有代理商报出的最高票价高达2520元,加价幅度达57.5%,30日、31日的直航航班机票需要申请,申请报价高达2800元,比全价1600元高出1200元。
杭州至长沙的返乡航线也未能逃脱加价命运。记者调查发现,1月29日~1月31日3天,均有直航经济舱遭加价。1月29日,17次直飞航班中有1次航班加价,1月30日,12次航班中有1次加价,1月31日,12次航班中有2次航班加价。去哪儿网显示,这3天有代理商报价最高达到1500元,比全价800高出700元,加价幅度为87.5%。
再看杭州至武汉,也存在春节期间加价的情况。去哪儿网显示,1月29日该航线直航航班共有15次,其中4次存在加价,占比27%;最高有代理商报价1725元,相比全价800元加价幅度高达116%。
北京出发9条春运航线加价 经济舱票价接近头等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孙宇婷
为了解春运高峰时段,即1月29日(大年29)、1月30日(除夕)及1月31日(春节)三日的机票售价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1月10日~16日期间,对始发地为北京的10条直飞航线进行了跟踪调查,目的地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成都、西安、昆明、丽江、三亚、海口。调查结果显示:1月29日~31日,上述10条航线中,除北京-上海票价正常外,其余航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代理商加价现象。其中,1月31日北京至三亚一航班有代理商卖出了5510元的价格,而该航班头等舱全价票也仅为5780元。
在上述加价航线中,幅度最大的当属北京-三亚、北京-海口、北京-昆明以及北京-丽江,在这些航线里,全天加价航班少则占比6.5%,多则达到75%。
热门旅游航线
北京―丽江
丽江是我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度假。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询北京飞往丽江的航线中发现,该航线每日航班数量有限,通常在4~5班,且每日都有一班高价航班。
1月14日中午,记者再次对北京飞往多地的票价进行查询对比。其中,1月29日由北京飞往丽江的一架航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信天游网站显示,当日经济舱全价票为2410元,记者登录去哪儿网查询到,全天共计4班直飞航班,其中国航CA1469一班存在加价情况。与此同时,该航班在淘宝旅行网和腾邦国际网站上仅剩头等舱座位票。携程网则显示,头等舱仅剩一个座位可以预定,经济舱全价2410元处于申请状态。对此,记者致电携程客服热线,后者表示,“这种(票)除非有人退票不坐了,才能申请上,无法保证(一定能买上)。”
随后,记者点开去哪儿网CA1469班次的订票窗口,约有17家代理商,除掉头等舱,在剩余的10家代理商中,报价最低为2695元,最高为5410元,高出官网全价票3000元,加价幅度近125%。
在这家名为飞巴旅行网代理商订单下,记者发现,订单页面显示,5410元票价对应经济舱座位,当前剩余成人票量为2张。为了解详细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以普通乘客身份拨打了该代理商客服电话。以下为对话内容:
NBD:你好,请问是飞巴旅行网吗?
代理商:嗯,对。
NBD:我想买一张1月29日北京到丽江的机票,我看到你们的票价是5410块,请问是经济舱还是头等舱?
代理商:经济舱。
NBD:是经济舱?
代理商:对,几点钟的?
NBD:8点20。
代理商:那你可以直接下订单了。
NBD:这个是裸票价还是包含了其他服务呢?
代理商:就一个基建燃油费100多(元),其他都没有了。
NBD:5410这是个裸票价格是吧?
代理商:对。
NBD:经济舱裸票价格?
代理商:对。
其他旅游航线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其他旅游航线的经济舱座位,如北京至海口、北京至厦门、北京至昆明均有加价情况。
其中,北京至海口全价为2250元,在记者的多日跟踪调查中,1月29日~31日都存在高价票。据记者1月14日中午的查询结果显示,1月29日的20个航班中,有11个航班加价,最高加价幅度为143.73%;1月30日,19个航班4个加价;1月31日,21个航班有4个加价。
北京至昆明,高价票现象突出。昨日(1月16日),记者再度通过去哪儿网查询该航线,加价情况依然存在,以1月29日航线为例,30个航班中,有7个航班加价。
北京至厦门,加价机票处于变化之中。据记者1月14日中午查询结果,1月29日航班无加价,1月30日和1月31日,最高加价幅度分别为175.44%和52.63%;1月15日凌晨,记者再次刷新该航线发现,1月29日~31日都出现了加价情况。3天当中,加价幅度最高的是1月29日,达到70.18%。
北京―成都
1月14日,记者通过去哪儿网查询北京出发至成都的航班,3天当中(1月29日~31日),仅1月29日存在加价现象。在1月29日全部30个航班里面,有7个航班出现了加价,加价最多的为国航CA4114航班。记者在该航班的订票页面上看到,共有16家代理商,最低报价为2445元,最高为3342元,均为经济舱。
另一方面,记者在信天游上查到,当日国航经济舱全价票为1440元,也就说,上述16家代理商都有加价现象。加价幅度最高的代理商为腾云商旅,达132.08%。记者点击进入这家代理商的预定页面后,弹出的一个提示窗口显示:“您所选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记者随后点击预定框,订单页面显示,还剩一张机票,票价为3342元。
记者观察发现,在1月29日~31日3天里,1月29日加价情况最严重。1月15日凌晨,在48个航班中,有9班出售高价票,其中一家代理商售价为4440元,高出正常票价3000元,加价幅度达到208.33%。
昨日(1月16日)午时,记者再次通过去哪儿网查询该航线发现,联合航空KN5215加价最明显,在15家代理商中,有2家加价,代理商华运达售价3240元,提价125%。
北京―深圳/广州
在北京至深圳以及北京至广州航线中,目的地为深圳的航线加价面积更大。根据记者多日调查,北京至深圳全价为1750元,1月29日和30日出现了加价机票,且越靠近春节,加价情况越严重。1月14日,记者调查结果显示,最高加价1500元,涨幅为85.7%;1月15日,最高加价3006元。
同样在上述时间的采样中,北京-广州,仅1月31日有加价票,两天最高加价幅度达136.82%。
北京―西安
相对而言,该航线加价情况较为少见,但在记者1月14日的调查中,1月29日的航班存在加价的情况。在当天的34个航班中,有3班在售加价票,最高加价幅度达51.3%。次日,记者再度采样时发现,1月29日~30日的航班均无高价票情况。
北京飞三亚代理商最高加价138%
1月13日凌晨,记者查看北京出发至三亚的票价情况发现,1月30日和31日两天,代理商加价情况较为明显。
1月30日,除头等舱外的25个航班中,有11个航班存在加价现象,加价航班占到44%。当日,最高票价为海航HU7279,有代理商卖到5510元,而记者在信天游上查到的官网全价为2310元,加价超3200元;最低的是南航CZ6178航班,2885元,也高出全价575元。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以乘客身份拨打了南航客服热线,以下为对话内容:
NBD:你好,我想买一张30号从北京到三亚的经济舱机票。
客服:好的。查询到早上7点10分和晚上7点15分才有经济舱。
NBD:价格是多少?
客服:都是9.7折,不含税费,票价是2240元。需要提醒的是,票已经很少了。
NBD:当天其他航班没有经济舱了是吗?
客服:对。基本只剩头等舱,而且头等舱位也很少。
NBD:但我在一个代理网站看到,有一班1:05出发的。
客服:1:05我看到只剩下最后一个头等舱位了,经济舱确定都没有。
NBD:我在代理网站上看到有,价格是2800多(元)。
客服:这个不确定,我们经济舱哪怕全价都是2300元,怎么会是2800多元呢?
NBD:你们全价票是2310元,是不是?
客服:嗯,是。有2800多元(的价格),个人觉得是比较有问题的。
NBD:是什么问题呢?
客服:我们经济舱全价票满打满算也不到2400啊,他2800多是不太和谐的。
NBD:票是从南航出来的,价格比你们官网高了400多,航空公司不管一下吗?
客服:现在你可能也都理解,临近春节了,虚假或者非正式的网站比较多,他们卖这个价,我们是无法核实的。
NBD:这种是不是黄牛啊?
客服:呵,这个就不能确定了。我查询到这趟飞机座位已经坐满了,超过这个价格我们无法销售。其实网上出现这个价格都很值得怀疑,我们南航都有规定的,代理商拿的票最多只能卖十折,不允许超出,都有严格规定的。
NBD:那我要买这个时段的票,就只能找这家代理商了?
客服:那个客票其实不建议你购买。因为一架飞机固定的座位,谁坐哪里都可以看得到,都坐满了,哪里还有座位呢?
NBD:南航不管一下你们的代理商?
客服:首先那一个是否是代理商都无法确定,现在这种事都比较多。如果正规代理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都能监控到。
1月14日下午,记者再次对加价“重灾区”北京至三亚的航线做了调查,发现加价情况愈发严重。1月31日,加价航班与全天所有航班的比例为18:24。其中,海航HU7179航班,代理商腾云商旅卖到了5510元,加价幅度为138%。
记者点击预定后,提示框显示此价格为经济舱全价,但记者通过信天游查到的海航头等舱全价票也仅为5780元,也就是说,该代理商卖的经济舱价格只比头等舱低了270元。
对于前述的怪象,记者拨通了代理商腾云商旅客服电话,以下为对话内容:
客服:你好!
NBD:你好,请问是腾云商旅吗?
客服:对。
NBD:我想买一张1月31日下午2:50分,从北京到三亚的机票。
客服:稍等。
NBD:你们的票价是多少呢?
客服:票价就是你在网上看到的价格。
NBD:是不是5510?
客服:对。
NBD:这个是经济舱还是头等舱的票价?
客服:你看到的这个产品规则上写的是什么,你给我说一下。
NBD:写的是经济舱。
客服:上面写的是经济舱那应该就是经济舱价格了。
NBD:那5510是包含其他项目,还是裸票价格?
客服:它这个是没有包含燃油的。
NBD:那就是裸票价格了是吗?
客服:对。
北京―海口
全价:2250元
最高报价:5484元
涨幅:143.73%
北京―丽江
全价:2410元
最高报价:5410元
涨幅:125%
北京―深圳
全价:1750元
最高报价:3250元
涨幅:85.70%
成都出发6条春运航线遭加价 去丽江最高售价2393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曾子建 实习记者 李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成都为出发地,调查了20条航线,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海口、丽江、三亚、武汉、长沙、乌鲁木齐等,其中6条航线存在部分代理商加价出售经济舱的情况。
旅游热线加价严重
从成都出发至南方其他旅游城市的热门航线是加价出售的主要目标。其中,成都至三亚、海口、丽江都存在加价出售现象。去哪儿网显示,成都至三亚1月30日、1月31日每日直航航班经济舱全部存在加价,其中有航班加价翻番。成都至丽江1月31日航班也成为加价重灾区,全价仅为880元的经济舱,一家代理商报价高达2393元,旅客购买该机票需要多花1513元。
成都―三亚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成都至三亚的机票加价销售情况最为严重。记者于1月14日下午调查发现,去哪儿网显示,1月31日飞往三亚的直航航班有10个,而这10个航班全部遭到加价。此外,去哪儿网显示,1月30日该航线有10个直航航班,全部遭遇加价;1月29日该航线10个直达航班中8个存在加价现象。三天平均加价比例为93%。
1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调查1月31日该航线情况,发现去哪儿网西藏航空TV9805航班加价最高。进一步点击订票,一共有11家代理商出现加价行为,其中一家名为华运达的代理商加价最多,报价高达3390元,而该航班经济舱全价仅为1590元,加价幅度高达113%。
成都―丽江
成都至丽江也存在加价销售的情况。记者于1月14日下午调查发现,1月31日成都飞往丽江,去哪儿网显示有12个直达航班,其中5个存在加价现象,占比为41.7%。去哪儿网显示,1月29日、30日也有直达航班加价销售。其中,1月29日有10个直达航班,2个加价,加价比例为20%;一家代理商报价高达2393元,全价仅为880元,加价幅度高达172%。1月30号,11个直飞航班中有1个存在加价,加价幅度小幅下跌至101%。
成都―海口
1月14日下午,记者调查发现,去哪儿网显示,1月29日的直飞航班共有7个,4个存在加价现象,加价比例为57%。去哪儿网上有代理商报价为2080元,而全价仅为1530元,加价幅度为36%。1月31日,去哪儿网上显示有9个直达航班,2个存在加价现象,加价比例为22%,加价幅度与1月29日相同。
返乡航线难逃加价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成都至乌鲁木齐、长沙、包头等返乡航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其中,成都至乌鲁木齐1月29日~1月31日每天都有经济舱加价出售的航班,一张全价2040元的机票加价过千元。成都至长沙的经济舱机票,还有加价直接翻番的现象。
成都―乌鲁木齐
据调查,成都至乌鲁木齐这条返乡航线三天都有加价航班。1月14日下午,记者调查发现,去哪儿网显示有加价出售经济舱情况。1月31日,19个直飞航班中有1个存在加价现象,其中一家代理商报价高达3240元,比全价2040元高出上千元,加价幅度为59%,且需要申请。1月30日也有1个航班加价出售,加价幅度与31日相同。1月29日有一个加价航班,与其他两天相同,加价幅度小幅下跌至39%,但旅客也需多支付800元。
成都―长沙
成都至长沙的返乡航线也未能幸免。1月14日下午,去哪儿网显示1月30日该航线有9个直飞航班,其中1个存在加价现象。一家代理商报价1804元,而全价仅为910元,加价幅度为98.2%。1月29日,直飞航班总共8个,有3个航班加价,加价航班占比37.5%,加价幅度与1月30日相同。
成都―包头
成都至包头的返乡航线直飞航班较少,但也有加价现象。1月14下午,去哪儿网显示,1月29日~1月31日有两天已无直达航班。1月29日有7个直飞航班,其中4班加价,占比高达57%。一家代理商报价高达2655元,而全价仅为1640元,旅客需要多支付1015元,加价幅度高达62%。
北京―成都
全价:1440元
最高报价:3342元
涨幅:132.08%
成都―长沙
全价:910元
最高报价:1804元
涨幅:98.2%
成都―丽江
全价:880元
最高报价:2393元
涨幅:172%
部分机票代理商变“黄牛” 加价被指违反多项规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王一鸣 皇甫嘉
春节临近,对于在异地打拼的归家者而言,如何回家成了一件大事。越来越多的人因归家心切,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
1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夏兴华副局长在会上介绍了2014年春运中有关航空运输的形势和工作安排等情况。夏兴华表示,今年春运民航方面的旅客运输量大致在4200万人次左右,比去年增加10%。
在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春运期间的机票价格又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多条航线经济舱存在部分代理商加价销售、行程单上客票价格与实收金额不相符、甚至在经济舱全价机票(本文所指的全价机票均为经济舱最高销售票价的机票)基础上加价幅度翻倍的情况。例如,一张从上海到三亚的机票,某航空公司售出的全价经济舱票价为1890元,而有些机票代理商加价至约3800元后售出。
有民航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机票代理商与航空公司会签署双向协议,代理商为航空公司代销机票,利润来自航空公司代理佣金,代理商无权在票面价格基础上再进行加价。
针对机票代理商在全价机票上进行加价售票的行为,多位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既违反了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又违反了《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物价主管部门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予以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代理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此外,有些机票代理商在出售产品前出具诸如“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以及“此票为经济舱,报销客户请注意,票面价格低于支付价,如果退票,不提供行程单、不提供发票,需报销的旅客请慎重购买,订单产生并支付即表示您已同意此票规定”等所谓免责声明。对此,多位律师指出,由于这种超过价格销售的行为已违反了《价格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因此这类提示并不能改变其违法的后果,亦无法免责。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全价票价格是上限
籍贯为三亚的吴先生常年在上海工作,今年打算回家过年,希望预订一张于1月30日从上海飞往三亚的经济舱机票,在相关航空公司官网上的直飞航班均已售罄的情况下,他登录去哪儿网了解到,还有相关经济舱机票产品,但其销售价大幅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吴先生所介绍的情况,登录去哪儿网进行查证。以某机票代理商提供的时间为日,行程为上海至三亚,南方航空(CZ6754)航班为例,当记者点击预订后会出现一个提示框,即“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
记者随后点击预订,进入订单填写页面后,发现南方航空(CZ6754)经济舱票价为3718元/成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即登录南方航空公司官网查询到,1月30日上海至三亚的南方航空(CZ6754)全价经济舱的票价为1890元。并且,当日东方航空官网上显示的上海至三亚的东方航空(MU3989)航班,全价经济舱的票价同为1890元。
一位接近民航局的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对经济舱来说,相同航线,例如上海至三亚,航空公司的全价机票价格都是相同的,该公布价也是最高销售票价,即没有折扣。
记者查询民航局网站后发现,该网站对此的解释为,“公布价是航空运输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及管理规定,在基准价的基础上制定的本公司成人头等舱\公务舱和经济舱的最高销售票价。”其中,基准价则是指“国家发改委会同民航总局,依据航空运输的社会平均成本及社会承受力即以平均每客公里0.75元进行核定,并颁布的国内航线旅客运输基准价表。航空运输企业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航线票价浮动幅度管理规定,确定航线具体价格。”
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首席专家、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价机票,是官方指定的最高限额,是经过民航局、发改委以及企业等共同制定的。
民航局综合司新闻信息处1月中旬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回函显示,2013年下半年,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旅客运输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国内航线,均取消票价下浮幅度限制,航空公司可以基准价为基础,在上浮不超过25%、下浮不限的浮动范围内自主确定票价水平。
2004年出台的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则规定,对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多数航线,允许航空公司以基准价为基础,在最高上浮25%、最大下浮45%的浮动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票价水平。
张起淮指出,“机票的全价票是最高价,是个上限,这不是商品拍卖可竞价,更不能因为假日期间买的人多,机票紧张就随意加价,这是不允许的。”
“什么叫全价?就是这个价格到顶了,任何再往上加价的行为都是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行业规定。”张起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
相比之下,上述上海至三亚的特殊机票产品售价,较航空公司的全价机票已近乎翻番。记者发现,在去哪儿网上,类似诸多特殊机票产品会有一个提示框―“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
那么,对于上述突破全价机票价格的加价行为,机票代理商究竟是否有权对航空公司给予的机票进行加价,从而获得差价收入?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如何规范的?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多方求证,并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及律师。
业内:代理商无权加价/
针对代理商在销售机票时是否能加价,上述接近民航局的业内人士直言,“代理商加价肯定是不允许的,行程单票面价格必须与 (消费者)支付价相符合。”
一位民航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一般而言,机票代理商与航空公司会签署双向协议,代理商为航空公司代销机票,利润主要来自代理佣金,不再获得差价收入。
“机票价格由航空公司定,代理商无权对机票自行加价,出具的机票行程单价格必须与支付价格相符,国家相关法规都有硬性规定!”该民航业内人士强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民航局网站发现,伴随着电子机票的产生,2008年民航局发布的 《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自2008年自4月11日起实施)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应使用合法的电子客票行程单,遵照政府有关管理规定进行销售,行程单上客票价格必须与实收金额相符。”
对于上述上海至三亚的 “特殊”机票案例,购票者进入订单填写页面后,还会有一个提示:此票为申请的经济舱客票,如需报销实际行程单价格会低于支付价,差价开航空服务收据,如需航班变动全退的,差价是不退的。这意味着,旅客在购买了比正价还要高的机票后,所获得的行程单上的价格远低于支付价格。
上述《中国民用航空电子客票暂行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第十四条的,空运企业直销售票处和销售代理企业应向旅客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由民航行政主管部门责成相关主体对其停业整顿直至取消其经营资质,并可转至税务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全面审查处理。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以消费者的名义,联系到某家进行加价的机票代理商,对方向记者解释:“因为中间涉及一个申请费,现在机 票都比较紧张,我们给你做的是申请票。”
但记者从民航局网站了解到,为保护消费者(乘机人)的合法消费利益,2008年5月民航局发布 《关于改变国内航空运输销售代理手续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其中第二条显示,国内航空客货销售一律实行明折明扣,严禁任何形式的暗扣销售,不得向旅客、货主额外加收服务费。该通知还明确表示,对销售代理企业额外加收服务费的行为,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去哪儿:是否合规由管理机构判定/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代理商在销售机票时均存在加价现象?记者就此对一些机票代理商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以代理机票业务为主的A股上市公司腾邦国际(300178,SZ),就公司春节期间的售票事宜进行了咨询。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表示,春节期间特价票比较少,节前节后一般都没有太多折扣,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国内机票实行明折明扣,不能超过票面值出售,卖出的票价就只能在票面值以下,比如票面价格是2000元,最高就只能卖2000元。
腾邦国际的证券事务代表指出,国内现有约3万多家机票代理商,有资质的约8000多家,行业内可能存在代理商(在票面价格上)加价销售的情况,对此他们无法评价。建议消费者去航空公司官网或者其他比较大的网站购买机票。
腾邦国际招股说明书披露,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航总局发布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确立了代理行业“明折明扣”制度,并改变销售代理手续费管理方式,由统一规定代理手续费支付标准,改为实行幅度管理,允许在规定幅度范围内协商确定代理手续费标准。代理人仅能获得代理佣金收入,不再获得差价收入,代理人的利润空间相对缩小,行业进入了依靠管理及服务质量,提升销售规模获得利润的阶段。
此后,记者又以消费者身份致电携程旅行网机票客服,对某航线春节期间经济舱票价进行咨询。其客服人员表示,该航线机票价格已封顶,为某航空公司给予的最高价,携程旅行网作为机票代理商,无法对此进行加价出售。
在此次调查中,去哪儿网平台却出现了部分机票代理商的加价行为。对此,去哪儿网机票事业部产品总监丘晖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邮件中进行了说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邮件中提出,“现在有一些机票代理商在线上销售机票时,会比同一航空公司给出的同一航班同一舱位的最高价格贵,这种加价行为是否合规?”
对此,丘晖在邮件中表示,“加价行为是否合规应该是由制定规则的管理机构来判定,作为企业我们不方便来评判。”
记者还问到,“记者发现去哪儿网上也有代理商存在这种加价行为,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去哪儿网将如何处理?”
对此,丘晖表示,去哪儿网作为第三方平台,为消费者和航空公司、代理商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与交易环境,消费者可以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由选择所需机票。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去哪儿网承诺购买机票后100%出票,并通过“赔计划”保障消费者的售后权益,对于支付后不出票或加价出票、机票无法使用等情况,给予消费者赔付保障。如果发现代理商有不合规的行为,去哪儿网愿意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处理。
律师: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针对上述机票产品中提示的 “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张起淮律师表示,航空公司已给予旅行社、代理商固定“回扣”,全价票是不能再加价了,不然就违反了《价格法》有关规定。
“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比票面价格高,但是其中怎么高、为什么高也没有说明,不可以因为有这么一句不合理的说法,就擅自向消费者加价,这是错误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品价格与实际销售价格需要一致,不一致,相关市场物价部门、工商部门应当处罚。”张起淮认为。
严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司马炜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依照2013年10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完善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上述上海到三亚航线属于政府指导价航线,该航线的定价应当遵守政府指导价的规定。
民航局综合司新闻信息处1月中旬给予《每日经济新闻》的回函显示,现行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政策是在2004年出台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基础上逐步完善形成的,对国内航线旅客票价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
司马炜娜则表示,代理商的加价行为除了违反上述民航局的相关规定外,还违反了《价格法》,应当退还消费者多收取的费用,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物价主管部门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予以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代理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司马炜娜指出,《价格法》第三十九条明确:“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四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实属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旅客在通过“去哪儿”网站预订特殊机票的过程中,除了遇到 “您所选购的是特殊机票产品,销售价高于票面价格(经济舱全价)”这类提示外,在支付前网页会有一个“特殊机票声明”,例如其中一个订单页面写道:“订单产生并支付即表示您已同意此票规定”。
那么,类似上述声明是否可以为机票代理商的行为予以免责?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张起淮指出,“这样的加价行为不论消费者同不同意,实质都是违法行为,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违法的合同都是无效的。”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在看了相关订单及说明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他认为,机票代理商加价及进行特殊(免责)说明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航局的行政性规范,所以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这样的说明其实就是一种公开变相做"黄牛"。”王智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
司马炜娜向记者表示,“有提示不代表免责,因为这种超过价格销售的行为本身已违反了《价格法》,因此,提示并不能改变其违法的后果,亦无法免责。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无效。”
她进一步指出,《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针对有消费者担忧,类似网上订单是否能算作正式合同,上述律师均认为,合同有口头、书面、电子等形式,如何标识不影响合同的成立。
国内机票销售代理约占九成
一些机票代理商利用电商平台,将机票加价出售给旅客,为何航空公司不直接面向旅客销售机票呢?这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质疑。
一家航空公司品牌部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机票销售往往有三种途径,航空公司通过中航信销售给代理商、航空公司直接销售给代理商以及航空公司直销,其中前两种模式可归纳为“代理”制度。
瑞银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通过代理商销售的机票占比约为90%,直销比例约10%。记者了解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机票销售便开始了“代理”制度,当时机票销售采取“暗折暗扣”的模式,代理商除了获得代理佣金外,还能获得销售底价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因此代理商的毛利率较高。
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发布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确立了代理行业“明折明扣”的制度。代理商仅能获得代理佣金收入,不再获得差价收入。
当时在代理手续费管理的规定上,要求从“统一规定代理手续费支付标准”改为“实行幅度管理”,允许在规定幅度范围内,由航空公司和代理商协商确定代理手续费标准。总体看来,代理商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生存压力骤增。
日,民航局发布《关于改变国内航空运输销售代理手续费管理方式的通知》,确立由航空公司与销售代理企业,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在委托的业务范围内协商确定手续费支付标准、支付条件、奖励办法以及管理办法。
瑞银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代理商分销,仍是国内航空公司机票销售的重要渠道。
在调查取样的时点和范围内,在记者取样的几个网站上,只发现去哪儿网有加价情况,但不能保证其他网站或上述网站在其他时段是否存在类似情况。
(责编:孟哲、杨波)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数码前沿|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眠眼镜续写之售货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