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对倒出货图形幕运动的影响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大小:3.0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如何认识倒幕运动的性质
二十二、如何认识倒幕运动的性质?
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从运动爆发的原因看,它是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资本主义发展、农民反抗斗争兴起、幕府统治发生危机、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的幕藩体制,同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及手工业者、商人、城市贫民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大大加深了幕府统治危机。从18世纪中叶起,日本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手工工场大量出现。但总的来看,当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还不高,处于手工工场阶级。19世纪50年代,日本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的武力威胁下被迫开国,面临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各种矛盾,对倒幕运动的爆发起了催化作用。
从领导阶级来看,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和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19世纪中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①新兴地主阶级。他们占有大量土地,有的出租土地,收取地租,仍具有封建性质。有的则雇人耕种,具有资本主义农场性质。但他们的土地在法律上,仍是封建领主的产业,他们要承担封建义务,故与幕藩领主有深刻矛盾,在政治上倾向资产阶级,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者之一。②资产阶级。这是一个新兴的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有很强的革命要求。但因其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有的人还经常投资于土地,成为新地主,具有地主、资本家一身二任的特点,因此在政治上十分软弱,无力单独领导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大资产阶级。主要是一些居住在大城市的享有特权的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如三井、住友、鸿池、小野等。他们都是一些特权商人,属于商业资产阶级,同封建领主有联系,但也有冲突,虽缺少革命要求,但并不拒绝有利于自己的改革。④西南诸藩的大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南部的萨摩、土佐、长州诸藩的大名,也开始经营商业和手工工场,他们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开始不满幕府的统治。⑤中下级武士。中下级武士在政治上没有实权,经济上常常受到将军、大名的克扣、剥削,致使部分武士失去生活来源,成为“浪人”。他们“恨主如仇敌”,有的出卖武士身份,成为富人家族中的养子;有的同富人家族通婚,以解救经济困难;有的从商,经营手工工场;有的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愿望。通过上述途径,部分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地位和世界观向资产阶级转化,到19世纪中叶,基本上资产阶级化了,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言人,成功地领导了倒幕运动。
从运动的目的、任务和后果来看,倒幕派主要要求用武力推翻腐败的卖国幕府,进行社会改革,最后通过1868年革命推翻了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建立了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地主联合专政的统一的新政权——明治政府。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保证了一系列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措施得以凭借国家政权力量强制推行。
由于日本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倒幕运动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第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有限,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无力单独领导一场革命运动;第二,是资产阶级化了的武士、商人、新地主和大名的参与,使得革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三,是这场运动是在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并不像西欧那样占突出地位。因此,倒幕运动是一场“早产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十三、分析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19世纪中叶,日中两国都是封建落后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但到近代,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则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总的说来,决定两国不同发展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从1853年美国叩关算起,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就被推翻了。这就为日本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经历了72年的漫长岁月,才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比日本晚了40多年,在这个期间,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步履维艰,始终无法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
近代时期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面、多层次的、在不同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19世纪中叶在日中两国封建社会的内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的先进地区——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同日本比较发达的畿内地区相比,其经济的发展是处于较高水平的,但就全国而言,在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因素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等方面,中国是落后于日本的。这对日本实现向近代社会变革是一个相对有利的条件。
但更主要的还在于这两个国家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坚固程度和内部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社会变革时期它所形成的阻力也是完全不同的。19世纪中叶,在日本占统治地位的是幕藩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则是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这两种土地所有制虽然都是封建性的,但前者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是“硬化了的私有财产”;后者却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土地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领主制很容易解体,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幕藩领主阶级的统治也会随之而发生动摇。地主制则不然,它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包容性,其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因为在土地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商人、高利贷者可以通过购买土地而转化为地主,这不仅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而且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在经济上的三结合,结果地主制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巩固了。
在国家的政治体制方面,日中两国的差异是:(1)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强大的中央政权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镇压来自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全部国土又被分割为200多个藩国,保留了由领主在自己藩国内实行统治的政治格局。由于一些藩国,主要是外样大名统治的藩国和幕府长期对立,甚至发生公开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19世纪90年代中国戊戌维新失败后不久发表的《新党某君上日本政府、社会论中国政变》一文就指出:在日本由于存在着同幕府处于对立地位的藩国,使“志士有所凭藉”,这是倒幕运动能够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2)日本除实际上的全国最高统治者将军外,还存在着形式上的国家君主——天皇。不满于大权旁落的天皇及其小朝廷虽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恢复过去的统治地位,但社会上一旦出现反对幕府统治的政治势力,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政治工具为自己的夺权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并以天皇的名义来动员和团结社会上的各种势力。中国的皇帝则集“天地君亲师”于一身,是全国惟一的最高政治仅威。“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普天之下的万民,必须绝对服从和信奉皇帝一人,他不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而且是一切权力的实际源泉。因此,在中国不存在可以用来对皇帝的统治地位进行公开挑战的其他权威。中国皇帝的统治地位,较之日本的幕府将军无疑具有更大的稳定性。(3)在选拔和任用官吏的制度方面,日本实行的是门阀制、世袭制,中国实行的则是科举选官制。日本的武士属封建的统治阶级,按门第的高低在武士内部又分为20余个等级。幕府和各藩政府的各种职务,均依武士的等级身份分配并可世袭。这种门阀制度,阻碍了封建的政权机构吸收新鲜血液,以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它也使一些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的下级武士因无缘获取较高的职务,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并终于走上反对幕府统治的道路。中国实行的科举制却可以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府来,这对于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调整官僚机构以增强它的活力起到了一定作用。(4)清王朝既腐朽透顶,又冥顽不化,这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正是由于日中两国旧的经济、政治体制存在着重大差异,因此两国的封建制度在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在日本由于领主制占统治地位并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因此富裕的农民和商人、高利贷者即使购买了土地,也不能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更不能因此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跻身于统治等级的行列。而门阀制、世袭制又使被压迫等级以及统治等级的下层向上流动的渠道被堵塞了,他们无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封闭式的社会结构,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以及阶级关系较少变化的状况相适应的。一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就会因无法调节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予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对立而陷于瓦解,并最终导致整个封建制度的崩溃。在地主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以末致富”的商人和“力农致富”的农民,都可以爬上地主阶级的阶梯。如前所述,科举制度又为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它们在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他们共同的根本利益。这就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剥削集团和统治力量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把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难从中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它虽已十分腐朽,但依然能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强大的阻力。
在文化传统及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方面,日中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郭沫若在分析中日两国的近代社会变革一败一成的原因时认为,两国在固有文化的负担上的差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他指出:“中国固有文化的负担太重了,资本主义以前的文化,年代太久,至少有3000年,所以对过去的文化怀着一种憧憬,对新的文化发生抵触,往往视欧美为夷狄之邦。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国文化诚然是光辉的,但就因为太有光辉,在变革时期便不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日本虽有它的固有文化,有中国传来的文化,但过细地说起来,日本的负担没有中国那样重,所以便走得快。”特别是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通过对19世纪中叶以前日中两国的全面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日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第二,为了实现近代化,必须首先变革国内的封建旧制度。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充分发展的国家,它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比较坚固,并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一种弹性的封建社会,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日本的情况则不然,同中国相比,日本封建制度的发展显然是不充分的,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使它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对于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封建旧制度所造成的阻力也显然要比日本大得多。
第三,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在中国,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的学说又是他们的共同思想准则。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日本的情况则不然。商品经济的冲击,民族危机的出现和欧洲近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使日本在被迫开国后就形成了一支主张倒幕维新的革新势力,维护封建旧制度的幕府则陷于极端孤立的地位。这些就是导致近代时期中日两国不同命运的主要内部原因。
就进行社会变革的外部条件而言,19世纪中叶日中两国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的威胁,并被迫签订了内容大体相似的不平等条约。开港通商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灾难,其严重的程度也相差无几。但相对来说,日本的处境是较为有利的,并曾受惠于中国。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当时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中国所遭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要比日本大得多,这就使日本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美国的历史学家就曾经讲到幕末日本的幸运,他们说:“日本虽处于一种军事专制制度的统治下,在进行攻守战事的能力上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如果任何一个西方国家要来进攻,日本只有听其为所欲为。只是由于欧洲各国常常彼此攻伐,中国又是多年来一直扮演着阿塔兰塔的金苹果的角色,日本才得以长期幸免沦入狼狈之境。”加拿大学者诺曼也同样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免于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由于“英法在日本的阴谋所造成的僵持局面----但最重要的是英国的倾注全力于中国----给了日本一个极其必要的喘息机会,使它得以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确切地说,作为日本的盾牌以防范欧洲列强对于商业和殖民的贪婪,除去偶然的国际势力均衡而外,就是中国那个倦卧的老大帝国。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利润相比,日本无论是作为外国制造品的市场或是作为西方工业的原料供应地,其贡献都是微不足道的。”
第二,早在美国叩关前十余年,中国就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这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唤醒了一些先进人士的民族意识。他们把中国作为前车之鉴,决心要摆脱日本“开国”后的民族危机。例如,1862年高杉晋作来到上海后就深有感触地说:“上海虽属于中国,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英法属地。”“我国人民必须留神,决不能出现中国那样的情况。”
第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革命斗争,也在相当程度上直接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行动,从而在客观上支援了日本的倒幕维新运动。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外三元里的广大群众曾奋起抗击英国侵略军。1851年,在中国又爆发了威震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这虽然主要是一次反封建的农民战争,但也直接威胁到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因此,它们便同清政府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军英勇地担负起反对外国侵略者的任务,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也在客观上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和干涉。日本倒幕派领袖久坂玄瑞曾说道:“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我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说明他已认识到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牵制英法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日本人民是个很大的支援。
第四,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迫使西方殖民者汲取了某些政治上的教训,从而使他们对日本的人民起义和反幕势力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英国驻日公使阿尔克科在给本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就曾说过:“我们对日本的纲领是必须慎重行事。这就是说,我们在中国已经从太平天国人民革命中吃过苦头……这一切必须铭刻在心。”因此,英法等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倒幕运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敢于公开地进行武装干涉,从而使日本的社会变革能够较为顺利的实现。
就日中两国社会变革的进程而言,日本的倒幕维新运动是一次由多种形式的斗争所推动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被迫开国后,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以“改革世道”为目的的农民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外国侵略者的攘夷运动,以雄藩大名为主导的“公武合体”运动以及为推翻幕府的专制统治而展开的倒幕运动,此伏彼起,终于结束了德川幕府长达200余年的封建统治。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建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一方面对封建的体制实行全面改革,另一方面又提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大力地推进了日本近代化事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和统治阶级中的部分爱国者和开明之士,为了挽救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几乎也做了与倒幕维新运动的诸因素大体上方向相同、方式和内容也很相似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势头,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所达到的水平,从三元里的反英斗争到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反侵略的斗争,其规模和声势远远超过了幕末日本的攘夷运动。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地区之广以及斗争纲领的内容和政权的建立等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幕末日本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虽然发展缓慢,但毕竟也在不停地向前推进。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移植近代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同日本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的戊戌变法,在维新派的主观上是完全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楷模的。辛亥革命虽然比日本的倒幕运动大约晚了40余年,但在推翻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个根本点上,两者是一致的。而且,在消灭帝制和建立共和国方面中国辛亥革命比起日本明治维新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但是,日中两国社会变革进程的重大差异是:日本构成倒幕维新运动的多种形式的斗争,在幕末被迫开国后,利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尚未全面渗入日本的有利时机,几乎同时兴起,形成一种“合力”,引起强大的“共振”,终于一举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在中国,分散的努力却导致了同样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声势浩大,斗争的水平也很高,但是他们孤军奋战,面对的又是十分顽强的的反动势力。中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没有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此外,社会变革活动的“错位”,也是导致日中两国一成一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本,各项资产阶级改革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建立近代工业的殖产兴业政策,都是在推翻旧政权后由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政权推行的,即先自下而上进行革命,然后再自上而下地实行改革。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都是在没有经过革命的情况下,依托旧政权进行的。因此,这两次改革运动均属于改良主义的变革,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是很小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这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严峻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它已无法像日本那样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十四、德意志统一为什么只有王朝战争一条路?
德意志统一是全德工业革命发展后的经济要求。资本主义是开放式的经济,资本主义愈发展,对国家的分裂状态就愈难容忍。不同的邦国有不同的法律,邦与邦之间人口难以自由流动,使发达的工业地区得不到劳动力供应。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不同的工商业法阻碍了商品的流通。没有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政权,海外贸易也无法保证,开拓海外殖民地更是困难重重。资产阶级对这一切有切肤之痛,他们对德意志统一的要求十分强烈。按理说,通过革命手段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首先应当由资产阶级来承担。
然而,德国资产阶级却无力完成这一使命。马克思曾经说过,德国资产阶级的不幸就在于,“它按照习惯的德国风度,出世得太迟了”。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手工工人、城市市民与资产阶级一道反封建。而在统一前的德意志中,资产阶级既要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又已同无产阶级及城市居民中与无产阶级相近的阶层对峙。换言之,资产阶级在统一前后都有敌视它的阶级。因此,在统一之前资产阶级及其知识界的代表都支持普鲁士领导统一。他们认定,军国主义的普鲁士,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用武力统一游刃有余。而且普鲁士保护民族工业的经济政策也博得了资产阶级的普遍好感。再有,1848年革命后普鲁士实行的立宪,也引起资产阶级对它的幻想。所以,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代表人物甚至喊出了“即使最强硬的普鲁士军事统治,也比小邦林立所造成的悲惨状态更好”的口号。
由于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德意志的无产阶级也出世较晚。1848年革命时,马克思、恩格斯回到德国,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高举民主主义的旗帜,同民主派结成联盟的斗争策略。他们带头加入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协会。但是,德意志无产阶级在组织上始终很脆弱,没有成立自己的政党。统一前比较有影响的组织“全德工人联合会”,其领导人是拉萨尔。聪明的俾斯麦在发动王朝战争前夕,就认识到要赢得国内政局安定,就必须稳定住工人阶级。因此,他与拉萨尔达成协议:“全德工人联合会”支持俾斯麦的统一计划;俾斯麦则允诺实行普选制。无产阶级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没有完成统一的力量。
只有代表容克阶级的普鲁士王朝有实力完成国家的统一。
容克阶级是一个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阶级。他们同资产阶级一样,要求统一以便于自身经济发展。他们同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不同,政治上虽然极端反动,但却富于进取。他们占据了普鲁士政权中的军政要职,有力量、有能力支持普鲁士王朝完成统一大业。当时普鲁士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普鲁士高度发达的工农业成为其强大军事力量的源泉。另外,普鲁士的行政系统和教育制度还培养出一批高效率、忠于职守的官僚队伍。因此,德意志各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只有普鲁士王朝有力量完成统一任务。
反对统一的势力首先是奥地利的统治阶级。因为奥地利有自己的帝国,在这个帝国内统治着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和北意大利人。奥地利统治阶级的首要任务是巩固这个多民族帝国。如果在普鲁士领导下完成德意志统一,那将会削弱奥地利在中欧的地位。其次,反对力量是中南部小邦的君主。他们反对统一主要是因为统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统一和分裂的斗争是在邦国之间展开的.这就决定了统一只有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一条路。
然而,普鲁士之所以能够通过王朝战争道路实现德国统一,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俾斯麦的才干和主观努力。不管俾斯麦采取什么手段,但他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最终完成了统一的历史任务,因此,马克思称他是“从上面进行的普鲁士革命者”,不自觉地充当了1848年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二十五、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原因:⑴从客观上看,当时的法国尚不具备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历史条件。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还处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时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是适应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这一矛盾还没发展到严重对抗的程度,因此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当时欧洲各国虽然矛盾重重,也不断爆发局部范围的战争,但在巴黎公社面前,欧洲各国统治者能够暂时调整他们之间的矛盾,勾结起来共同对付革命。巴黎公社尽管得到各国工人和进步力量的广泛声援,却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没有出现各国革命运动彼此呼应、相互配合的局面,以有效地支援巴黎公社反对国际反动力量对它的镇压。⑵从主观上看,当时的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因而使公社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如3月18日革命胜利后,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进军,消灭梯也尔政府反动军队;公社在党派斗争上浪费精力过多;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取缔在巴黎出版的反革命报刊;没有严厉制裁反革命活动等等,致使革命最终失败。
经验教训:①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
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政权,巴黎公社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有别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重要特点。
③革命的武装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巴黎公社的实践表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需要革命的武装,在夺取政权之后,仍然需要革命武装来保卫政权。
④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后,必须乘胜追击,并对反对派实行严厉的镇压。巴黎公社革命之初,没有立即向凡尔赛进军,没有镇压反革命分子,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对敌人过于手软,这是一条惨痛的教训。
⑤要想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必须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公社内存在的多数派和少数派的斗争,使公社不能长期保持革命的团结,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最后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历史事实证明,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导致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十六、如何理解殖民主义的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
⑴破坏性:
①殖民征服和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也冲击了与这种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体制.
③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特别是经济上长期依附于西方.
⑵建设性
①政治:殖民地半殖民地受宗主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朝民主化趋势发展,政治生活中的民主色彩或多或少有所增强.
②经济:受宗主国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铁路、通讯、邮政网络等近代化基础设施出现并走向完善.
③文化:受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思想和教育逐渐近代化,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新型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得以觉醒、复苏.
二十七、试分析西方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原因和影响。
1.资本输出的原因:
⑴资本输出是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追求剩余价值是所有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本质目的,资本输出当然也不例外。
⑵过剩资本的大量产生必然导致资本输出。①从国内来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组织所获利润越来越多。垄断组织通过银行、股份公司、对中小资本的吞并也加快了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同时,又由于垄断组织为了确保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阻止新的资本投入到它所垄断的部门,大大限制了国内资本的运作,这样,过剩资本便出现了。②从国际上看,由于少数最富有的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资本急剧膨胀,但这部分资本在国内也找不到有利可图的市场,于是也变成了过剩资本。③一方面,垄断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另一方面,资本又不能停止运作,所以,这些过剩资本必须输往那些能够继续获利的地方,首先是那些落后的、资本短缺的国家。
⑶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垄断原料的需要。垄断使生产规模扩大了,也使市场和原料短缺的问题尖锐起来,为此而展开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不仅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而且可直接开发国外的自然资源,控制原料、燃料,加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⑷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也是导致资本输出的重要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国家的地租、劳动力价格、原料与燃料的价格随之上涨,加上运费、关税等因素,欧美输往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商品成本上升了,这样,商品的竞争力和所获利润下降了。而资本输出可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燃料,免除关税,降低运费,从而使商品竞争力大大增强,所获利润大大增加。
⑸资本输出具备了有利的条件:①帝国主义国家已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逐渐完成了对世界的分割或占领,它们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已享有许多特权,这是它们能够进行资本输出并获得垄断利润的根本保证。
②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落后国家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已经形成,这些都是资本输出的有利环境。
③科技的进步,也为资本输出创造了交通运输、银行、邮电、通讯等方面的物质条件。
2.资本输出的影响:
⑴资本输出在输出国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方面,它使输出国获得了大量财富,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输出国也因之产生了食利阶层,而且由于大量资本投向国外而使国内投资减少,从而造成本国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缓慢。
⑵资本输出给输入国造成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在客观上加速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了输入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输入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垄断落后国家的市场,这就加剧了输入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输入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十八、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被许许多多的资本家分别占有着,他们互相竞争和排斥;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和扩大,又促使着资本相互吸引,使它们趋于集中和联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的资本吞食小的资本,既取决于资本贪婪的本质,也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生产的规模越大,机器的效率越高,要求的资本也就越多越大。因此,社会化的大生产,必定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所以,生产越扩大,竞争越激烈,资本的集中也越迅速。伴随着生产发展而来的必然是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和大资本家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加速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就加速了生产的集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为少数大资本家垄断市场、抬高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大企业为了避免因竞争带来的损失和破坏,互相妥协,通过联合,保证相互的既得利益,并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跻身其中。当少数大企业联合起来,通过订立各种协议来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的时候,垄断就形成了。垄断指的就是这种少数大企业对某一经济部门的控制。垄断的形成,既约束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其它企业同垄断企业的竞争。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就这样逐步地为垄断所代替,资本主义也就跨入到一个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二十九、如何区分国际垄断集团和跨国公司?
国际垄断集团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跨出国界,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这样,在瓜分世界市场和划分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各国垄断组织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为了协调相互间的关系,避免因彼此竞争而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在实力对比的基础上,通过订立协议,组成国际性的垄断组织联盟,这就是国际垄断集团。主要的国际垄断集团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等。国际垄断集团以订立协议的方式,规定垄断价格,划分各自的商品和势力范围,共同谋取垄断利润,最终从经济上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跨国公司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一些大型企业,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经营活动,以谋取高额垄断利润。跨国公司用全球战略眼光来考虑生产布局、营销渠道、长远发展等问题,它的大量出现,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垄断集团是多国垄断组织的联盟,而跨国公司则是由一国的垄断组织或由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这是两者的最大不同。
三十、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狂潮的历史背景和给非洲的影响.
背景:①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目标转向非洲.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除了要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外,还要求投资场所,当时世界其它地区已被分割完毕,列强只好把注意力对准非洲.
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非洲的探险和考察为瓜分非洲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了解非洲,欧洲国家先后打着科学考察的旗帜,派遣科学工作者或殖民军官去非洲收集有关地理、物产、人种、语言等资料,为殖民主义者入侵非洲铺平了道路.
③非洲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也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瓜分的目标.
影响: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破坏了非洲各国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政治上,殖民者灭亡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政权,造成非洲民族的分裂,使非洲战争不断;在经济和文化上,瓜分非洲破坏了非洲生产力的发展,使非洲固有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断,是造成近代非洲落后的根源之一.
三十一、如何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定型。众所周知,发生于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焦耳的能力守恒与转化、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率,等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所取得的这些突破性的成果,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奠定了根基。因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有新的突破,并迅速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如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等等。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发展的先导,成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得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对手也更加强劲有力。在这种情况下,再依靠过去那种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或单纯扩大生产的手段,既难以打败竞争对手,更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唯一的出路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迅猛发展的生产力,促成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组织作为超大型企业,更有财力去购置先进的设备;更有力量聘请专职科技人员开发新产品;更有能力了解世界市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更需要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企业管理因之成为一门科学,等等。所以垄断成为生产的组织形式。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出现了,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定型。此后虽然有了国家垄断、国际垄断,但在基本形式上没有根本变化,只是程度上大为提高了。
&其次,表现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定型。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进行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议会制度更为健全。即使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建立起议会制度。议会是立法机构,议员由选举产生,君主必须依法而治。当然,有些国家的君主依然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常常凌驾于议会之上,如德意志、日本。但他们毕竟实行了议会制度,以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体制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专制残余必将被抛弃。
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异常活跃。这是由于在社会经济巨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各阶级及阶层产生了各自强烈的愿望和要求,社会利益集团的划分更为明显,代表各利益集团的政党纷纷建立,它们组织活动,出版各自的报刊,参加竞选,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19世纪中期起,在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了资产阶级政党相互竞争,胜者执政的政治局面。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行议会民主制的政体,同时实行政党政治,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政治模式出现了,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大体定型了。时至今日,这种基本的政治模式也并没有改变,只是更加健全了。
再次,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晚期,出现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高潮。这首先是因为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所有荒漠的土地都具有潜在的价值。其次,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进行殖民掠夺的主要形式。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利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丰富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商品,并就地销售。资本输出具有独占性,推动了瓜分世界高潮的到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除日本外,成为半殖民地。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在19世纪最后25年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给被压迫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但同时也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了。资本输出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在列强建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刺激下,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也随之产生了,如印度和中国。近代殖民主义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总之,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瓜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统治的基础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尽管这种整体性是建立在宰割和奴役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成熟了,经济和政治基本定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了。
三十二、世界是怎样由分散走向整体的?
1.1500年以前,世界各地区之间互相隔绝,亚欧非三洲的居民根本不知道天地间还有美洲和大洋洲.但是,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个隔绝状态,实现了彼此间的直接接触,这是加强地区间联系的第一步.
2.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先后向海外扩张,分别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到1760年前后欧洲与这些殖民地之间已经形成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二步.
3.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得以利用所产工业品先后渗透、控制和征服世界许多地区和国家.1850---1870年间,以英国为中心形成了世界市场.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区间联系加强的第三步.
4.1871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飞速发展,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的形成又推动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世界终于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势力伸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是世界地区间加强联系的第四步.世界到此时已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整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力对倒的目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