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倪匡 天龙八部的我看金庸系列

豆瓣 - 快人倪匡——快读倪匡《我看金庸小说》
快人倪匡——快读倪匡《我看金庸小说》
快人倪匡——快读倪匡《我看金庸小说》
  
塞林格格
  
  倪匡和金庸这对哥们儿,关系太铁了,这两个人凑在一块儿,简直就是双剑合璧,威力会增上一倍不止。
  
  这俩人的兄弟情意,当得起武侠小说里面写的那种生死相托、金兰交契的义气,有点像令狐冲遇到了萧峰,令人心生向往。
  
  这一回,塞林格格要说的是倪匡的“我看金庸”。
  
  倪匡是个快手,写东西一挥而就,据说一日万言,立马可待。一日万言,这个我不相信,写作这个事情没有这么顺的,写过长篇的都知道,状态好的时候,一日万言,这不难;天天万言,不可能;如果说一日万言包括记日记的话,我信,若是写小说,我不信。写小说远非看小说那么简单,哪怕多么多么的“快餐”,快餐也得让人吃得进去,小说的谋篇布局,设置情节、高潮,迟滞阻塞,任何人都概莫能外,一日万言,只是做广告罢了,没有那么神奇。哪怕是现在,有人搞出了写作软件,出来的也只是半成品。何况倪匡那个时候,还是手写时代,只有剪刀糨糊,连粘贴复制都没有。
  
  不过,倪匡著作近亿万字,却是真的。且不论文章是否经典,单凭一支笔能够搏得声名利禄的,这种人大抵是天才和强人,内心强悍无匹,令人尊敬。
  
  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无聊的时光,手边刚好找得到倪匡的一套卫斯理、原振侠什么的,好几十本,一本十万字左右吧,塞林格格一本接一本的看,看了小多半,现在,基本上全忘光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跟着“卫斯理”这老小子的“第一人称”满世界跑,没有他搞不掂的事情。
  
  就像写东西,没有老倪匡搞不掂的事情。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写得像模像样,精力过人,著作等了好几身。
  
  除了一个字,牛!没啥好说的。
  
  扯远了,说倪匡看金庸小说的事情。因为老倪匡行文太快了,所以某一天塞林格格转到书店去花了一个多小时,把倪匡的“我看、再看、三看、四看、五看金庸小说”给基本上翻了一遍,边看边乐,得出来的结论也是一个字:
  
  快!
  
  倪匡此人,绝对是个快人。行文快,办事快,爽快,脾气性格无一不快哉,这家伙,文章写不过金庸,但是绝对比金庸好玩。
  
  交友当如倪匡君。
  
  因为老倪匡太快了,所以我看他的“五看”也非常快,违背了塞某一贯的严谨的论述风格,得出的结论也很快。
  
  试举几例,来看看,老倪匡有多快。因为基本上翻完了,所以没有买这套书(家里堆不下了),所引的论据都是自己记忆中转述的,若有出入,算是塞的文字。
  
  最逗的是这个——
  
  老倪匡不是帮金庸代写了《天龙八部》吗,代写了三十四天的样子,金庸叫他随意发挥,却怕他文字太散漫,纵马难收,叫另外一个人给倪匡编辑文字,老倪匡毫不介意,觉得能代金庸写稿,幸莫大焉,能由金庸指派人给他改文章,更是荣幸(此倪“一快”也,塞按,下同);
  
  好了,等金庸回来了,老倪匡一见他,就说“我把阿紫写瞎了!”为什么要写瞎,因为老倪匡太恨阿紫了。(二快)
  
  后来,金庸要改掉甚至是全部删除倪匡代写的部分,心里边过意不去,磨磨叽叽半天,绕山绕水地给倪匡说他要改掉一些倪匡写的那部分内容(其实基本上是全部删掉),问老倪匡介不介意?你猜老倪匡咋个说?此君一下子就急了,说我介意我介意得很我从来没有这么介意过!
  
  老金庸心虚了。嘟嘟囔囔说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什么什么的。倪匡说,我介意的不是你删我的文章,我介意的是你明知道我不会介意你还问我介不介意,我们十多年的感情你还不了解我?你太伤我的心了,哇凉哇凉地……(三快)
  
  老金庸说:我知道,礼貌上是要问一下的。
  
  老倪匡说:去他妈的礼貌!我只担心我把阿紫写瞎了你怎么写……(四快)
  
  看到这里,塞林格格都快笑死了。倪匡这种性格,活脱脱的老顽童、桃谷六仙、田伯光、令狐冲……太可爱了,这家伙。
  
  还有——
  
  老倪匡手里边有旧版的金庸小说,如获至宝,自从金庸的修订版出版后,旧版金庸小说几乎绝迹,金庸手里边都不全,倪匡说金庸从他那里硬是要了两本,心痛得很。有一次又说,他手里边的旧版金庸,就是金庸他儿子来借,也得看完了一本还了,才能借第二本。(五快)倪匡爱金庸小说,是真爱。
  
  老倪匡写了第一本的《我看金庸小说》后,好评争议都如潮,争议说他太拔高金庸了,说什么金庸小说“空前绝后”,拍马屁太过份。倪匡说,如果有人写东西有金庸一半好,我倪匡也照样拍他的马屁,而且还大拍特拍,可是,没有这种人。(六快)
  
  金庸介绍倪匡来写《倚天屠龙记》的续集,倪匡当时的反应是无比幸福,觉得能得到金庸的青眼相加,真是大快人心。可是他马上说,没有人能够续写金庸小说,这样的人还没有生出来,我倪匡的水平跟金庸相差几亿光年。不写!坚决不写!(七快)
  
  倪匡后来解释说,如果真有人有能够续写金庸的写作功力的话,这种人根本不会去续写金庸,而是另起炉灶。所以他才说没有人能够续写金庸。(八快)
  
  沈登恩出版金庸的小说修订本全集,约倪匡写金庸小说评论,倪匡很快就写了《我看金庸小说》,提出了“金学研究”的说法,反响很好,沈登恩于是遍邀名家来写金庸小说评论,费时费力,好多人都答应了要写,可是又推事情多一直不动笔,倪匡快刀一挥,又整了本《再看金庸小说》,自己在那里数落给他们听,说自己这段时间写了两个剧本、还有六万字的小说连载、还有好几万字的杂文、还有什么什么一大堆事情,可是也没说自己多忙,这本《再看金庸小说》不是也出来了吗?(九快)后来,沈登恩的“金庸茶馆”丛书在倪匡的埋怨和催促下一本一本地出了,而倪匡也写到了“五看”。
  
  ……
  其实,塞林格格举这些例子的意思,不仅是在说明老倪匡是这么可爱的一个爽快人,还是想说这样一个事实:
  
  不管倪匡是不是在拔高金庸,至少可以看得出来,倪匡对金庸是真心服膺,真心喜欢,他的文字都是从心而发的,不会违心而谈,此真人也。不管别人觉得他的“吹捧”肉不肉麻,他毫不介意,一个写作者会知道另一个写作者的功力,会懂得敬畏和叹服,并不遗余力地赞美他。在现在这样一个“文人相轻”、“不负责任地写吹捧文章”的文人圈子里,这样的人真是太少了。
  
  其二,倪匡是有眼光的。老实说,金庸能有今天的地位,倪匡和出版人沈登恩出了大力,事实也证明,他们没有言过其实,金庸的价值正在被文学史承认。一个同时代的评论者,往往会对同时代的写作者有所忽略,能够认识到同时代的写作者的伟大处,往往必须具有独到的慧眼。事实却往往都是拾人牙慧者多,而独具慧眼者少。
  
  不掩饰、不避违、秉承内心地说出来自己的爱憎好恶,所以,倪匡是个快人。
  
  塞林格格觉得倪匡这套系列中,秉承了中国传统的评论方式,直接从金圣叹的路数而来,从一个写作者对另一个写作者的观感而来,没有深涩的理论,没有枝蔓繁复的引文,犹为难得。最好的是第一本《我看金庸小说》,在这本书里面,倪匡对金庸小说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品藻妙趣横生,评点快人快语,一气呵成,快哉快哉,金庸之遇倪匡,幸何如之。
  
  塞林格格对金庸小说的看法与倪匡君并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佩服。与倪匡有相同认识处,我会会心一笑,不相同处,也求同存异。倪匡认为《鹿鼎记》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好小说,排名第一;塞林格格认为金庸小说最好的是《笑傲江湖》;倪匡将《笑傲江湖》排名第三,《天龙八部》排名第二;塞林格格以为《天龙八部》排第二,《鹿鼎记》排第三,但是,后来我翻到老倪匡下面的这个说法,我真是服了他了!
  
  按老倪匡对金庸小说人物的品藻,令狐冲是绝顶人物,甚至是神仙人物,萧峰也是绝顶人物,绝顶人物以下是上上、上中、中中、中下、下下等品级。老倪匡说,有人说《笑傲江湖》比《天龙八部》好,这其实也未为不可,可是《天龙八部》有萧峰这样的人物,使得《天龙八部》要比《笑傲江湖》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令狐冲虽然是神仙人物,但是像他这样的人,要是遇到萧峰大哥这样的人的话,一定会为倒头便拜,听任驱驰的。
  
  切,十快!
  
  
  
  
  补:还有,老倪匡说,金庸小说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即两个男人看上一个女人,纠缠许久,女人嫁了其中一个,而未获佳人的那一个男的还自纠缠不休,并终身不娶,比如第一部书剑恩仇录中的那几个老人家,比如谭公谭婆什么,倪匡说,这个事情,只要想想为什么《水浒传》中的淫妇都姓潘,其中有作者强烈的爱憎就知道了。老倪匡知道太多金庸的八卦,所以他的金学研究据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寻常人等比之难及。(十一快)
  
  
  
  有朋友说,当年倪匡兄的稿子大多于《明报》刊发,是以金庸是其老板,故多低俯之,嗯,也许是一个原因吧,为稻梁谋嘛。不过,行文之中,看得出来,老倪匡对金庸是真心服膺,文章好,经营善,又不抄袭,凭笔头吃饭者,谁不服膺?
  
  
补述
  
  更多请至塞林格格的豆瓣小站:
我看金庸小说的更多书评写关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文特征的论文可以参考哪些书_百度知道
写关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文特征的论文可以参考哪些书
除了金庸的作品和金学研究的著作外,关于人文特征可以参考哪些书呢?
提问者采纳
倪匡的《我看金庸》系列,有一到六吧!很好看的!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金庸武侠小说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千古文人侠客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bookPage/250909/index.html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倪匡 我看金庸(十)',
blogAbstract:'飞狐外传
金庸的创作生活中,很少有两篇小说同时写的情形。《飞狐外传》是例外,是和《神雕侠侣》同时创作的。也就是说,金庸在那时,同时写两篇小说:替《明报》写《神雕侠侣》,又替一本叫《武侠与历史》的武侠小说杂志,写《飞狐外传》。金庸的创作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同时创作两篇小说,《飞狐外传》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不高,显然和“同时写两篇”无关。《武侠与历史》这本武侠小说杂志,如今已经停办。但它不但曾刊载过金庸的《飞狐外传》,也曾首载过古龙的《绝代双骄》。在近代武侠小说的历程上,有重要地位。
《飞狐外传》补《雪山飞狐》之不足,写胡斐这个人的成长过程。在《外传》中,胡斐才是真正的主角。但是金庸为了要建',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bookPage/250909/index.html',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倪匡 头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