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环境问题题,球的那个问题

打乒乓球怎么能少失误等相关问题_百度知道
打乒乓球怎么能少失误等相关问题
有时候不只是下旋,我该如何练习盯准球啊,但我上网买怕买了次品.正手和反手互换使用怎么才能协调地换.,我该如何增大磨擦.?我该怎么改正过来?呵呵?5.我发觉我正手攻球很多失误,这总是很难接.,怎样使自己快速兴奋.,还打得不错.我平时是这样的.我打算买狂飙王底板!,我知道问题比较多,拇指凸上拍面+大下压.为什么我对着高手打,打手指==的问题.很慢热,然而为什么老这样,想问问大家怎么辨别真假,我风格完全就如王励勤,反手食指下滑点.怎么判断对方旋球和怎么接人家旋球.,我会再加分,而是侧下旋,经常打出桌子1!.答完并且好的,正手时则相反.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弄的旋球都不怎么旋?2,谢谢,基本是输!.?4..3?我横拍的?(横拍)我打球经常有打拍边.特别平时的第一盘.,但对着门外汉总是输,但总觉得别扭.我买DVD跟省教练练过正规方法,请乒乓球爱好者和各位知名教练帮我解答一下
提问者采纳
为了确保下次击球},要很清楚的把所有力量用在摩擦的一瞬间,专业点说就是你控制力道不够细腻?总而言之一句话,所以我说的方法未必很管用,我也是横板,不需要可以的摆什么POSS。2。第四问,击球的一霎那快速摩擦,几乎是最低点的时候,那就属于凶狠型选手力量比较足。【对球下落和吃球的准确性一定要有个明确的感觉.还是长时间练习得来的手感:这个问题出在你的心理,不过你的状况应该是对击球位置感不好,你问问自己真的是全心全意力拼每一个球吗。希望你可能摆脱现在的困境,和你站在同一个球台上比赛的人,可能你这么长时间的球龄动作已经完全定型了,不要急:当球下落。再最后提醒一下,不好改.旋转是胶皮和球接触的一瞬间产生的,也就是吃球吃的深一点.你可能是击球太冲了,这是最主要的.8年球了,现在也就算个业余选手啦,把心态方正,速度要快,不过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不打了,因为动手腕会影响旋转,手指啊,慢工出细活,让他鉴定一下不是更好,从没交过手,关键在于击球薄一点:看到你说和省教练联系:1,只要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夹紧就好了,要看到实物,收不住,这跟对手可能有些关系,你不是有升级教练么:不在在网上买这样专业的东西,至于动作,这些都是本人自己的经验,判断能力,应该练了很多年,如果用我的方法的话】第二问,那你一定是个专业球员了。2?高手你会提高警惕,可能价位能高些。【大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大小取决于每次击球或者发球的需要而定】第三问。【打拍边啊,那就是你的对手,每次的击球都要控制好,你没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球,一定要去正规的体育用品商店购买:1,我想你每次比赛都很和不同的人打球吧,平常心,有不妥的地方见谅,每个打过乒乓球的都会有这样的现象。不一定手腕很用力.{改正和盯准球},发不到你想要的角度和落点,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不过可以练习一下球拍对球击打的准确性和落点、骗人的】,找个铁拍子{铁的乒乓球拍}要有一定分量,或者改变方向?在赛场上不分高手和业余甚至门外汉,业余的你就会吊儿郎当,挥拍击球,不过买的放心。我也打了7,没有特别的技巧,那你一定要考虑他是不是高手吗:协调性都是时间长了练出来的,面前再挂一个乒乓球{最好用铁丝之类的金属固定住。 动作要小,多打多球,何时出手】第五问你的第一问,对对方发球动作也要有一定判断【当然有些动作是为了掩护,下面你也说了像王励勤,没有其他称号,否则会把自己练坏的。 发球
提问者评价
你的是最用心的回答,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9条回答
要是感觉好的话!,你要多和别人比赛。,我这样试时摩擦加大了。给我分,向前方下一起用力 拍头稍微向上。
手腕要灵活,
对门外汉输球是因为你基本功不扎实吧,前冲要向前摩擦。,门外汉的球路都很怪!,锻炼适应能力,高调向上摩擦想要减少失误必须要加强,不管是前冲还是高调,发球时要配合腰!
正手攻是很重要的得分手段,看看你是出台还是下网。调整一下自己的动作。动作尽量稳定一些,等有了准确率以后再求角度
就第一个问题回答你一下,正手的失误我觉得是信心不够,我以前也老失误,甚至有点不敢打了,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苦练正手功,效果很明显的,尤其是找人和你练习对攻。至于打不准位置的问题,我觉得是速度判断上的问题,多练习应该会好一点。第四个问题,别人发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对方的拍型的,看时比较立还是平以此来判断是上旋还是下旋,侧旋的拍型也是可以看出来的,盯紧对手的手腕和拍型。发球是一项技术活啊,我觉得在接触球的时候手腕的发力可以决定发球的质量。
我买DVD跟省教练练过正规方法这是什么意思,是指跟教练学的,还是跟DVD视频学?如果是后者,确实不容易,因为乒乓球的感觉是很微妙的,光看视频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必须要真人手把手教才来得快,另外还要多练习。不然你就报个培训班吧,再次只好自己慢慢练了,多看,多练,多想,才能有所成。你对高手反而赢,可能是跟同一个人打多了熟悉了,跟门外汉却输,说明基本功还是不过硬。判断旋转看对方的动作,盯住他击球的瞬间,另外接发球时可以跟球上商标的旋转程度来判断球的旋转。至于增加摩擦,比如在发球时要尽量放平球拍,用上球的合力,发力集中,触球之前尽量放松,在触球瞬间再发力,要用上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才算技术到家!球拍到专卖店比较好。
具体可细分为:
1、力量调节意识: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来球慢且高,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来球低或带强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可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或高于球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动作的快慢、大小和高低,切忌习惯性引拍(即不看来球,打完一板球后就习惯地将球拍引至原来位置)。如,对方拉过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来,应高手引拍,并及时向前迎球(不要等球,更不能有向后的拉拍动作)...
对高手如果真打的不错,而对门外汉总是输,说明你的经验不足,打球技术风格比较单一,基础还有待加强,建议你多和不同打法,不同风格的运动员练球,那样能比较快速提升经验值,打好基本功。
至于判断旋球,你可以注意他发球时的拍子是往哪个方向,注意总结一下就好了。
我也是乒乓球爱好者,呵呵,希望你能快速提高哦...
我觉得你单单是用眼睛去看球了,你没有真正的用心去感觉球的存在,还有一个就是,打球要有感觉要顺手,你要练到不要用球拍去打球,要让球去找球拍就好了,那你就是找到感觉了,那样打起来就特顺手,发挥起来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以前央视出过一套教学片
谨慎!不要追求速度,看准了再打!
抓拍动作是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的。侧下旋要削回去,或是拉起来,要不然就切下去。
要跟高手多练习,你最好去学校或体育馆里。我就是这样练习的,那你面高手多
多打多连多接球,打的时候不要急噪,要心平气和,要看准球,看往哪个地方旋
要有技术的!正手抽球得压低,猛烈,让对手无反手之力!
不太懂只爱看
你可以斜着拍子用正手打,立着拍子用反手打
自己去找教练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打乒乓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一、问题      称球问题的经典形式是这样的:      “有十二个外表相同的球,其中有一个坏球,它的重量和其它十  一个有轻微的(但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差别。现在有一架没有砝码的  很灵敏的天平,问如何称三次就保证找出那个坏球,并知道它比标准  球重还是轻。”      这可能是网上被做过次数最多的一道智力题了。它的一种解法如  下:    将十二个球编号为1-12。    第一次,先将1-4号放在左边,5-8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1-8号。      第二次将2-4号拿掉,将6-8号从右边移到左边,把9-11号放      在右边。就是说,把1,6,7,8放在左边,5,9,10,11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没有被触动的1,5号。如果是1号,         则它比标准球轻;如果是5号,则它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2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5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这次不可能左重。        2.如果平衡则坏球在被拿掉的2-4号,且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2号放在左边,3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4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3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拿到左边的6-8号,且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6号放在左边,7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7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8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6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天平平衡,则坏球在9-12号。      第二次将1-3号放在左边,9-11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9-11号且坏球较重。          第三次将9号放在左边,10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0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1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9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坏球为12号。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12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这次不可能平衡;            3.如果左重则1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9-11号且坏球较轻。          第三次将9号放在左边,10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9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1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10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1-8号。      第二次将2-4号拿掉,将6-8号从右边移到左边,把9-11号放      在右边。就是说,把1,6,7,8放在左边,5,9,10,11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拿到左边的6-8号,且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6号放在左边,7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6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8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7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坏球在被拿掉的2-4号,且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2号放在左边,3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3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4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没有被触动的1,5号。如果是1号,         则它比标准球重;如果是5号,则它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2号放在右边。            1.这次不可能右重。            2.如果平衡则5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够麻烦的吧。其实里面有许多情况是对称的,比如第一次称时的  右重和右轻,只需考虑一种就可以了,另一种完全可以比照执行。我  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只是想吓唬吓唬大家。      稍微试一下,就可以知道只称两次是不可能保证找到坏球的。如  果给的是十三个球,以上的解法也基本有效,只是要有个小小的改动,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第二次都平衡的时候,第三次还是有可能  平衡(就是上面的第2.2.2步),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坏球是13号球,可  是我们没法知道它到底是比标准球轻,还是比标准球重。如果给的是  十四个球,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只称三次,就保证找出坏球。      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我们怎么来解有  N个球的称球问题?      在下面的讨论中,给定任一自然数N,我们要解决以下问题:  ⑴找出N球称球问题所需的最小次数,并证明以上所给的最小次数的确   是最小的;  ⑵给出最小次数称球的具体方法;  ⑶如果只要求找出坏球而不要求知道坏球的轻重,对N球称球问题解决   以上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我们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但是作为副产品的问题是:  ⑷如果除了所给的N个球外,另外还给一标准球,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二、记号      我们先不忙着马上着手解决上述问题。先得给出几个定义,尤其  是,要给出比较简单的符号和记法。大家看到上面给出的解法写起来  实在麻烦——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描述称40个或1000个  球的问题!      仍旧考虑十二个球的情况和上面举的解法。在还没有开始称第一  次时,我们对这十二个球所知的信息就是其中有一或较轻,或较重的  坏球,所以以下24种情况都是可能的:    1. 1号是坏球,且较重;    2. 2号是坏球,且较重;    ……    12. 12号是坏球,且较重;    13. 1号是坏球,且较轻;    14. 2号是坏球,且较轻;    ……    24. 12号是坏球,且较轻。  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说“1、2号都是坏球,且都较重”之类。当  我们按上面解法“先将1-4号放在左边,5-8号放在右边”称过第一次  以后,假设结果是右重,稍微分析一下,就会知道上面的24种情况中,  现在只有8种是可能的,就是    1. 1号是坏球,且较轻;    2. 2号是坏球,且较轻;    3. 3号是坏球,且较轻;    4. 4号是坏球,且较轻;    5. 5号是坏球,且较重;    6. 6号是坏球,且较重;    7. 7号是坏球,且较重;    8. 8号是坏球,且较重。  我们把诸如“1号是坏球,且较重,其他球都正常”和“2号是坏球,  且较轻,其他球都正常”这样的情况,称为一种“布局”,并记为:    (1重) 和 (2轻)  我们把“先将1-4号放在左边,5-8号放在右边”这样的步骤,称为一  次“称量”。我们把上面这次称量记为    (1,2,3,4; 5,6,7,8)  或    (1-4; 5-8)  也就是在括号内写出参加称量的球的号码,并且以分号分开放在左边  和放在右边的球号。在最一开始,我们有24种可能的布局,而在经过  一次称量(1-4; 5-8)后,如果结果是右重,我们就剩下上述8种可能  的布局。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用尽量少的称量,而获得唯一一种可  能的布局——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个球是坏球,它是比较重还是比较轻。      这里我们注意到没有必要去考虑两边球数不相等的称量。因为坏  球和标准球重量之间的差别很小,小于标准球的重量,所以当天平两  边球数不一样时,天平一定向球比较多的那边倾斜。所以在进行这样  一次称量之前,它的的结果就可以被预料到,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  新的信息。事实上在看完本文以后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即使坏球和标  准球重量之间的差别很大,也不会影响本文的结论。因为考虑这种情  况会使问题变麻烦,而并不能带来有趣的结果,我们就省略对此的考  虑。      现在我们看到,上面关于十二个球问题的解法,其实就是由一系  列称量组成的——可不是随随便便的组合,而是以这样的形式构成的:    称量1      如果右重,则        称量3          ……      如果平衡,则        称量2          ……      如果左重,则        称量4          ……  省略号部分则又是差不多的“如果右重,则……”等等。所以这就提  示我们用树的形式来表示上面的解法:树的根是第一次称量,它有三  个分支(即三棵子树,于是根有三个子节点),分别对应着在这个称  量下的右重、平衡、左重三种情况。在根的三个子节点上,又分别有  相应的称量,和它们的三个分支……如果具体地写出来,就是    
|--右--( 1轻)  
|--右--(1 ; 2)|--平--( 5重)  
|--右--( 2轻)  
|--右--(1,6-8;
|--平--(2 ; 3)|--平--( 4轻)  
|--左--( 3轻)  
|--右--( 7重)  
|--左--(6 ; 7)|--平--( 8重)  
|--左--( 6重)  
|--右--(10重)  
|--右--(9 ;10)|--平--(11重)  
|--左--( 9重)  
|--右--(12重)  (1-4;5-8)|--平--(1-3;
|--平--(1 ;12)|--平--(13轻, 13重)*  
|--左--(12轻)  
|--右--( 9轻)  
|--左--(9 ;10)|--平--(11轻)  
|--左--(10轻)  
|--右--( 6轻)  
|--右--(6 ; 7)|--平--( 8轻)  
|--左--( 7轻)  
|--右--( 3重)  
|--左--(1,6-8;
|--平--(2 ; 3)|--平--( 4重)  
|--左--( 2重)  
|--左--(1 ; 2)|--平--( 5轻)  
|--左--( 1重)  (*:对应十三个球的情形。)
  这里“右”、“平”和“左”分别表示称量的结果为“右重”、“平  衡”和“左重”所对应的分支。在树的叶子(就是最右边没有子节点  的那些节点)部分,我们标出了“能够到达”这些节点的布局,也就  是说在进行每一节点上的称量时,这个布局所给的结果和通往相对应  的叶子的道路上所标出的“右”、“平”和“左”相符合。从这个图  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根下的左分支和右分支是对称的:只需要把  所有的“右”改成“左”,“左”改成“右”,“轻”改成“重”,  “重”改成“轻”;节点(1-3; 9-11)下的左分支和右分支也有这个  特点。      (如果有朋友对树理论感兴趣,可以参考随便哪一本图论或者离  散数学的书。在这里我们只用到树理论里最基本的知识,所用的名词  和结论都是相当直观的。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树理论,用不着特别去学  也可以看懂这里的论证。)      所以给定一棵三分树(就是说除了叶子以外其他的节点都有三个  子节点的树),在每个不是叶子的节点上给定一个称量,并且规定这  个节点下的三个分支(子树)分别对应右重、平衡、左重的情况,我  们就得到了一种称球的方法。我们把这样一棵三分树称为一个“策略”  或一棵“策略树”。你可以给出一个平凡的策略,比如说无论发生了  什么事总是把1号和2号球放在左右两侧来称(在叶子上我们没有写出  相应的布局,用@来代替):    
|--右--@A  
|--右--(1; 2)|--平--@  
|--左--@  
|--右--@  (1; 2)|--平--(1; 2)|--平--@  
|--左--@  
|--右--@B  
|--右--(1; 2)|--平--@  
|--左--@  
|--右--@  
|--左--(1; 2)|--平--(1; 2)|--平--@  
|--左--@  
|--右--@  
|--左--(1; 2)|--平--@  
|--左--@    当然这么个策略没什么用场,只能让我们知道1号球和2号球之间的轻  重关系。另外我们看到,每个分支不一定一样长,上面这棵策略树根  下面左分支就比较长。      一棵树的高度是叶子到根之间的结点数的最大值加一。比如说上  面这个图中,叶子A和根间有1个节点,而叶子B和根间有2个节点,没  有和根之间的节点数超过2的叶子。所以它的高度是2+1=3。前面十二  球解法策略树的高度也是3。一棵没有任何分支,只有根节点的树,我们定义它的高度是0。  显然,策略树的高度就是实行这个策略所需要的称量的次数。我  们的目的,就是找到一棵“好”的策略树,使得它的高度最小。      什么是“好”策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十二球解法策略树。我们  说过,叶子上的那些布局都是从根开始通向叶子的。比如说布局(7重),  它之所以在那片叶子上是因为按照这个策略,三次称量的结果是“右  左右”;又比如说布局(11重),它之所以在那片叶子上是因为按照这  个策略,三次称量的结果是“平右平”。如果两个布局通向同一片叶  子,那么就是说按照这个策略,三次称量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于是  我们就不能通过这个策略来把这两种布局区分开来。比如说在十三个  球的情况下,(13轻)和(13重)都通向和“平平平”相对应的叶子,这  两个布局中13号球或者轻或者重,于是我们知道13号球一定是坏球,  但是通过这个策略我们不可能知道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所以对于标准的称球问题(找出坏球并知其比标准球重或轻)的  “好”策略,就是那些能使不同的布局通向不同的叶子的策略。
  三、每个球都已知可能为轻或可能为重的情况      先引入一个记号:对于任意实数a,我们用{a}表示大于等于a的最  小整数,比如说{2.5}=3,{4}=4;我们用[a]表示小于等于a的最大整  数,比如说[2.5]=2,[4]=4。      我们首先考虑这样一种布局的集合。假设m,n为两个非负实数,  不同时为0。在编号从1到m+n的m+n个球中,我们知道1到m号球要么是  标准球,要么比标准球重,而m+1到m+n号球要么是标准球,要么比标  准球轻;我们还知道其中有一个是坏球(但不知轻重)。换句话说,  我们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以下m+n种布局之一:    1. 1号是坏球,且较重;    2. 2号是坏球,且较重;    ……    m. m号是坏球,且较重;    m+1. m+1号是坏球,且较轻;    m+2. m+2号是坏球,且较轻;    ……    m+n. m+n号是坏球,且较轻。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m=0或n=0,也就是说坏球的是轻还是重已经知,常  常被用来单独作为智力题。    结论1:  1)在以上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要保证在m+n个球中找出坏球并知道   其轻重,至少需要称{log3(m+n)}次。  2)如果m和n不同时为1,那么称{log3(m+n)}次就足够了。如果   m=n=1,并且另有一标准球,那么称{log3(m+n)}={log3(1+1)}=1   次也足够了。      这里log3表示以3为底的对数。      需要对2)作点说明。如果m=n=1而没有标准球的话,那么是永远也  称不出坏球来的。把两个球一边一个放在天平上,必然是1号重2号轻。  但是由于没有标准球,我们无法知道是坏球比较重所以1号是坏的,还  是坏球比较轻所以2号是坏的。如果有标准球,只要把1号球和标准球  比较一下。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1号球是坏球,且比较重;如果天平  平衡,那么2号球是坏球,且比较轻。策略树如下:(用s表示标准球)    
|  (1; s)|--平--(2轻)  
|--左--(1重)     
现在来证明1)。在上面我们看到,可能的布局是m+n种(1重,2重,  ……,m重,m+1轻,m+2轻,……,m+n轻)。假设我们已经有一个策  略能保证在这m+n个球中找出坏球并知道其轻重,那么每一个布局都要  通向策略树上的不同叶子,这棵策略树至少需要有m+n片叶子。但是一  棵高度为H的三分树最多只能有3H片叶子。于是这棵策略树必须满足条  件    3H ≥ m+n  也就是    H ≥ log3(m+n)  考虑到H是整数,我们就证明了    H ≥ {log3(m+n)}      现在我们要具体找到一棵高度为{log3(m+n)}的策略树,使得m+n  种布局通向它的不同叶子。我们对k=m+n使用数学归纳法。      首先k=1。那么称都不要称,因为必有一坏球,那么坏球就是唯一  的1号球。如果是m=1,n=0,那么1号球比较重;如果是m=0,n=1,那  么1号球比较轻。需要的称量次数为{log3(1)}=0。      对于k=2。m=1,n=1的情况已经讨论过了。考虑m=2,n=0。这时我  们知道坏球比较重。只要把1号球和2号球放在天平两边一称,哪个比较  重哪个就是坏球。策略树如下:    
|--右--(2重)  
|  (1; 2)|--平--(
|--左--(1重)    m=0,n=2的情况完全类似。      假设对于m+n<k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用{log3(k)}次称出坏球。考虑  m+n=k的情况。我们把1到m号球称为第一组球,m+1到n号球称为第二组  球。      设H={log3(m+n)}={log3(k)}。那么我们有    3H-1 < k ≤ 3H    3H-2 < k/3 ≤ 3H-1    3H-2 < {k/3} ≤ 3H-1  于是    {log3{k/3}}=H-1。      现在我们把这k个球分为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分别有{k/3}个球,  并且这两堆中属于第一组的球的数目一样(于是属于第二组的球的数  目也一样),第三堆中有k-2{k/3}个球(也就是其余的球)。举一个  例子,如果m=7,n=3,那么这三堆可以分成这样:(当然不是唯一的  分法)    第一堆:1,2,3,7 (属于第一组的3个,第二组的1个)    第二堆:4,5,6,8 (属于第一组的3个,第二组的1个)    第三堆:9,10      这样的分堆总是可能的吗?如果m或n是偶数,那就很简单。比如  说假设m是偶数,有两种可能性。如果m/2≥{k/3},那么就从第一组球  中各取{k/3}个球作为第一和第二堆(这时在第一第二堆中只有第一组  的球);如果m/2<{k/3},那么就把第一组球分为相同的m/2个球的两  堆,再分别用{k/3}-m/2个第二组球去把它们补充成{k/3}个球的两堆  (这时在第三堆中就只有第二组的球了)。很显然这样的分堆符合上  面的要求。      如果m和n都是奇数,事情就有点复杂。首先如果(m-1)/2≥{k/3}  的话,那么按上面的方法也很容易把球按要求分为三堆。但是如果  (m-1)/2<{k/3},我们就必须先从第一组中各拿出(m-1)/2个球放入第  一和第二堆,再从第二组中各拿出{k/3}-(m-1)/2个球将它们补充到各  有{k/3}个球为止。这就需要从第二组中总共拿得出2({k/3}-(m-1)/2)  个球来。所以必须有    2({k/3}-(m-1)/2) ≤ n  即    2{k/3} ≤ (m-1)+n    2{k/3} ≤ k-1  这个不等式在k=3或k>4时总是成立的,但是对k=4就不成立。所以我  们要对k=4且m,n都是奇数的情况作特殊处理。我们只需考虑m=3,n=1  这种情况。把1号球和2号球放在天平两端,如果不平衡,那么较重的  那个是坏球;如果平衡,那么把1号球和3号球放在天平两端,平衡则  4号球为坏球且较轻,不平衡则3号球为坏球且较重。策略树如下:    
|--右--(2重)  
|--右--(3重)  (1; 2)|--平--(1; 3)|--平--(4轻)  
|--左--(1重)    m=1,n=3的情况完全类似。      于是现在我们就可以毫无障碍地假设,我们已经将m+n=k个球分为  这样的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分别有{k/3}个球,并且这两堆中属于第  一组的球的数目一样(于是属于第二组的球的数目也一样),第三堆  中有k-2{k/3}个球(也就是其余的球)。      我们把第一堆球和第二堆球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端。如果平衡,  那就说明坏球在第三堆里,这样我们就把问题归结为一个k-2{k/3}个  球的问题;如果右边比较重,那么我们得到结论:要么是坏球比较轻,  并且它在第一堆中的第二组球,也就是可能较轻的那些球中,要么是  坏球比较重,并且它在第二堆中的第一组球,也就是可能较重的那些  球中,下面它就归结为一个{k/3}个球的问题了;如果是左边比较重,  那么我们也完全类似地将问题归结为一个
  归结为坏球在  
|--右--(1’,2’,……,s’,s+1,……)中  
的问题({k/3}个球)  
|  (1,2,……,s,s+1,……;
|   1’,2’,……,s’,(s+1)’,……)|--平--归结为坏球在第三堆中的问题  
(k-2{k/3}个球)  
归结为坏球在  
|--左--(1,2,……,s,(s+1)’,……)中  
的问题({k/3}个球)    考虑到k-2{k/3}≤{k/3},另外此次称量后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个标准  球(如果不平衡,第三堆里的球均为标准球,否则第一第二堆里的球  均为标准球)。根据归纳假设,上面得到“左”、“平”、“右”三  种情况归结后的问题都可以用{log3{k/3}}=H-1次的称法来解决。所  以加上这第一次称量,k个球只需{log3(k)}次称量就可以找出坏球。      在这节的最后我们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有27个球,其中有  一个坏球,而且已知第一堆1-14号球如果其中一个是坏球,那么它比  标准球重,第二堆15-27号球如果其中一个是坏球,那么它比标准球轻。  根据结果1,我们知道只要[log3(27)]=3次就可以找出坏球。      按照上面的称法,首先将27个球分为三堆,第一第二堆的个数为  {27/3}=9个球,而且其中分别属于第一和第二组的球的个数相同。于  是我们可以取:    第一堆: 1-7,15-16    第二堆:8-14,17-18    第三堆:19-27  现在把第一和第二堆放在天平左右两端,如果平衡,我们就归结为在  19-27号9个球中其中有个较轻坏球的问题;如果右边重,我们就归结  为坏球在8-14,15-16中的问题;如果左边重,我们就归结为坏球在  1-7,17-18中的问题。这三种情况都是9个球的问题。    
|--右--归结为坏球在8-14,15-16中的问题  
|  (1-7,15-16; |  
8-14,17-18|--平--归结为坏球在19-27中的问题  
|--左--归结为坏球在1-7,17-18中的问题        三种情况中我们只具体做一种:坏球在1-7,17-18中的问题。同  样地我们将其分为三堆    第一堆:1-3    第二堆:4-6    第三堆:7,17-18  照上面类似地我们有策略树    
|--右--归结为坏球在4-6中的问题  
|  (1-3; 4-6)|--平--归结为坏球在7,17-18中的问题  
|--左--归结为坏球在1-3中的问题    于是变成了3个球的问题,解决方法就很显然了,我们把上面的策略树  写完整:    
|--右--( 5重)  
|--右--(4 ; 5)|--平--( 6重)  
|--左--( 4重)  
|--右--(17轻)  (1-3; 4-6)|--平--(17;18)|--平--( 7重)  
|--左--(18轻)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类似地我们写出坏球在8-14,15-16中的问题的策略树:    
|--右--(12重)  
|--右--(11;12)|--平--(13重)  
|--左--(11重)  
|--右--(15轻)  (8-10;11-13)|--平--(15;16)|--平--(14重)  
|--左--(16轻)  
|--右--( 9重)  
|--左--(8 ; 9)|--平--(10重)  
|--左--( 8重)    和坏球在19-27中的问题的策略树:    
|--右--(19轻)  
|--右--(19;20)|--平--(21轻)  
|--左--(20轻)  
|--右--(25轻)  (19-21;22-24)|--平--(25;26)|--平--(27轻)  
|--左--(26轻)  
|--右--(22轻)  
|--左--(22;23)|--平--(24轻)  
|--左--(23轻)
  于是最终将此三棵策略树拼起来的到最终解法:    
|--右--(12重)  
|--右--(11;12)|--平--(13重)  
|--左--(11重)  
|--右--(15轻)  
|--右--(8-10; |--平--(15;16)|--平--(14重)  
|--左--(16轻)  
|--右--( 9重)  
|--左--(8 ; 9)|--平--(10重)  
|--左--( 8重)  
|--右--(19轻)  
|--右--(19;20)|--平--(21轻)  
|--左--(20轻)  
|--右--(25轻)  (1-7,15-16;
|--平--(19-21;|--平--(25;26)|--平--(27轻)  
8-14,17-18)|
|--左--(26轻)  
|--右--(22轻)  
|--左--(22;23)|--平--(24轻)  
|--左--(23轻)  
|--右--( 5重)  
|--右--(4 ; 5)|--平--( 6重)  
|--左--( 4重)  
|--右--(17轻)  
|--左--(1-3;
|--平--(17;18)|--平--( 7重)  
|--左--(18轻)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对一棵策略树正确性的验证比较容易(虽然比较烦)。首先检查  是否所有的布局都在某片叶子上了;其次就是检验每个布局经过树中  的每个节点的流向是否正确,就是说用此节点上的称量方法,它所属  的左中右分支符合实际。
  四、问题的解答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回答第一节中的问题了。    结论2:现有N个小球,其中有一个坏球不知比标准球轻还是重。  我们令H={log3(2N)}。  1)要保证在N个球中找出坏球并知道其轻重,至少需要称H次。      假设N≠2,我们有  2)如果N<(3H-1)/2,那么称H次就足够了;  3)如果N=(3H-1)/2,那么称H次足以保证找到坏球,但不足以保   证知道坏球比标准球轻还是重;  4)如果N=(3H-1)/2,而且还另有一个标准球,那么称H次足以保   证找到坏球和知道,知道坏球比标准球轻还是重。      假设N=2,我们有  5)如果还另有一个标准球,称H={log3(2*2)}=2次足以保证找到   坏球和知道坏球比标准球轻还是重。      5)看起来有点奇怪,不过这其实很显然。如果有超过两个球,我  们知道坏球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总找得出来;但是如果只有两  个球,一个好球一个坏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没有一个标准  球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知道哪个才是好的。      首先假设结论成立,我们来看看几个具体例子。如果是12个球,  那么    H = {log3(2*12)} = 3,  而且    12 < (33-1)/2 = 13。  所以根据2)我们知道称3次可以找出坏球并知其轻重。如果是13个球,  那么    H={log3(2*13)}=3,  而且    (33-1)/2=13。  根据3)我们知道称3次可以找出坏球但不一定能知其轻重。但是如果另  有一个标准球的话,称3次就可找出坏球且知其轻重。      一般地,能由H次称量找出坏球并知道其轻重的最大小球数量为    (3H-1)/2-1 = (3H-3)/2;  能由H次称量找出坏球但不需要知道其轻重的最大小球数量为    (3H-1)/2;  有一标准球,能由H次称量找出坏球并知道其轻重的最大小球数量也为    (3H-1)/2。  为了比如说为了找出坏球并知道其轻重,则3次最多可以称12个,4次  为39个,5次为120个,6次为363个等等;为了找出坏球却不需知道其  轻重,则3次最多可以称13个,4次为40个,5次121个,6次364个等等  ——但是如果另有一个标准球,那么就可以用相同的次数来知道坏球  的轻重。      首先我们证明至少需要称{log3(2N)}次。这和上节类似问题的证  明几乎相同。我们看到,N个小球可能的布局是2N种(1重,2重,……,  N重,1轻,2轻,……,N轻)。所以相应策略树至少需要有2N片叶子。  但是一棵高度为H的三分树最多只能有3H片叶子。于是这棵策略树必  须满足条件    H ≥ {log3(2N)}。      现在我们来证明3)的后半部分:如果N=(3H-1)/2,那么称H次还  是不足以保证知道坏球比标准球轻还是重。      我们知道第一步称量一定是各放n(这里2n≤N)个球在天平两端,  然后看天平的状况再决定后面的步骤。此时有三种情况  1)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坏球就在剩下的N-2n个球里。这时候根据1),   我们还需要{log3(2(N-2n))}次来找到坏球并知其轻重;  2)如果是左边重,则要么是坏球比较轻,而且坏球在右面n个球里,   要么是坏球比较重,而且坏球在左面n个球里。这时根据结论1,我   们还要{log3(2n))}次来找到坏球并知其轻重;  3)如果是右边重,那么有和上面类似的结论,我们还要{log3(2n))}   次来找到坏球并知其轻重。      如果我们在H次里可以称出坏球并知其轻重,那么我们必然要有    {log3(2(N-2n))} ≤ H-1 和 {log3(2n))} ≤ H-1  但前一个式子表明    2(N-2n) ≤ 3H-1  也就是    2((3H-1)/2-2n) ≤ 3H-1  所以    3H-1 ≤ 2n+1/2  考虑到3H-1为整数,于是    3H-1 ≤ 2n  但3H-1又是奇数,而2n是偶数,所以    3H-1 < 2n。
(*)  而后一个式子表明    2n ≤ 3H-1  同样考虑到奇偶性    2n < 3H-1。
(**)  我们看到(*)和(**)式是矛盾的。
  所以对N=(3H-1)/2的情况,只用H步是不能够称出坏球又知道它  的轻重的。它的原因在于,虽然理论上N=(3H-1)/2,那么可能的布局  是(3H-1)种,而一棵H层的策略树有3H片叶子,看起来叶子足够多了。  但是由于第一步的称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3H-1种布局平均地分配  在左中右三棵子策略树上,总有一个分支上承受的布局会超过3H-1种,  于是在此分支上就无法用剩下的H-1次称量来称出坏球又知道它的轻  重。      接下来我们同时证明结论2中的2)、4)和5)。也就是说,我们要具  体找到一种策略,如果N<(3H-1)/2,那么不用标准球在H次内找到坏  球又知道它的轻重的;如果N=(3H-1)/2或者N=2,则允许使用一个标  准球来达到同样目的。仍旧使用数学归纳法。      首先对N=1,{log3(2N)}=1且N=(31-1)/2,允许使用标准球。因  为只有一个球,而题目的条件是有一个坏球,所以这唯一的一个就是  坏球,现在只需要知道它比标准球重还是轻。这只要把标准球和这个  小球在天平上比较一次就可以了,策略树如下(我们用s表示标准球):    
|--右--(1轻)  (1; s)|--平--(
|--左--(1重)      对N=2和N=3,{log3(2N)}=2。我们给出下面高度为2的策略树,  很容易验证其正确性。    N=2,允许使用标准球:    
|--右--(1轻)  
|--右--(2轻)  (1; s)|--平--(2; s)|--平--(
|--左--(2重)  
|--左--(1重)    N=3:    
|--右--(1轻)  
|--右--(1; 3)|--平--(2重)  
|--右--(3轻)  (1; 2)|--平--(1; 3)|--平--(
|--左--(3重)  
|--左--(1; 3)|--平--(2轻)  
|--左--(1重)        现在假设对小于N的情况,称法都已经找到。考虑N(现在假定N&3)  个小球的情况。仍记H={log3(2N)}。      首先如果N<(3H-1)/2,我们把N个球分成三堆:第一堆和第二堆  中分别有{N/3}个球,第三堆中为剩下的球,有N-2{N/3}个。我们把第  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进行第一次称量。      三种情况: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坏球在第三堆的N-2{N/3}个里,问题归结为  N-2{N/3}个小球,称H-1次,而且此时我们可以随便从第一或第二堆里  拿出一个球来作标准球。但是    N-2{N/3} ≤ 3{N/3}-2{N/3} = {N/3}  但由N<(3H-1)/2有    N ≤ (3H-1)/2-1 = (3H-3)/2  所以    N/3 ≤ (3H-1-1)/2  右边一定是一个整数,所以我们最终得到    N-2{N/3} ≤ {N/3} ≤ (3H-1-1)/2。  根据归纳假设,在有标准球的情况下,N-2{N/3}个球的问题可被H-1次  的称量解决。      如果左边重,则要么是坏球比较轻,而且坏球在右面{N/3}个球里;  要么是坏球比较重,而且坏球在左面{N/3}个球里。这时根据结论1,我  们还要{log3(2{N/3}))}次来找到坏球并知其轻重。和上面的计算完全  一样,    N/3 ≤ (3H-1-1)/2  于是    2{N/3} ≤ 3H-1-1    {log3(2{N/3}))} ≤ H-1  所以仍旧可以用剩下的H-1次称量解决问题。      如果右边重,完全类似于左边重的情况。      现在考虑N=(3H-1)/2的情况,这时允许用一个标准球。我们可以  把球分成三堆。第一堆为(3H-1+1)/2个,第二堆为(3H-1-1)/2个  再加上标准球,所以第二堆一共也是(3H-1+1)/2个球,第三堆是剩  下的    (3H-1)/2-(3H-1+1)/2-(3H-1-1)/2 = (3H-1-1)/2  个球。我们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进行第一次称量。      三种情况: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坏球在第三堆的(3H-1-1)/2个里。根据归  纳假设,在有标准球的情况下,这可被H-1次称量解决。      如果左边重,则要么是坏球比较轻,而且坏球在右面(3H-1+1)/2  个球里;要么是坏球比较重,而且坏球在左面除了附加的标准球以外  的(3H-1-1)/2个球里。这时根据结论1,我们还要    {log3(3H-1+1)/2+(3H-1-1)/2)} = H-1  次来找到坏球并知其轻重。所以这也可以用剩下的H-1次称量来解决问  题。      如果右边重,完全类似于左边重的情况。      这就完全证明了结论2中的2)、4)和5)。剩下的就是3)的前半部分:  如果N=(3H-1)/2,那么称H次足以保证找到坏球(但可能不知道轻重)。      这很简单,如果我们拿掉一个球,那么根据2),一定能用H次称量  来找到坏球并且知道轻重——唯一的例外是,如果被拿掉的那个恰好  就是坏球——那么这时候所有称量的结果都是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发  生了这样的事,所有称量的结果都是天平保持平衡,我们就可以断定  坏球就是那个被拿掉的球,当然这时这个球从来没有上过天平,我们  绝无可能知道它是比标准球重,还是比标准球轻。
  五、四十个球的例子      最后我们来解决一下40个球,没有标准球的问题。我们知道    40 = (34-1)/2  所以我们可以称4次找出坏球,但是因为没有标准球,就不一定能知道  坏球的轻重。      顺便先考虑13个球,另有一标准球的问题。     13 = (33-1)/2  所以称3次可以找出坏球,因为有标准球,我们还可以同时知道坏球的  轻重。      根据上一节的证明过程,这时我们要把这13个球分为3堆:    第一堆:1-5    第二堆:6-9,再加上标准球s    第三堆:10-13  我们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进行第一次称量。      如果是左边重,那么要么是第一堆1-5号球中有一个是坏球,而且  它比标准球重,要么是第二堆6-9号球中有一个是坏球,那么它比标准  球轻。用结论1来解决的问题,第三节末尾我们处理过27个球的问题,  9个球的问题就是小菜了:    
|--右--( 4重)  
|--右--(3 ; 4)|--平--( 6轻)  
|--左--( 3重)  
|--右--( 8轻)  (1-2,6;3-4,7)|--平--(8 ; 9)|--平--( 5重)  
|--左--( 9轻)  
|--右--( 2重)  
|--左--(1 ; 2)|--平--( 7轻)  
|--左--( 1重)        如果是右边重,那么和上面的情况对称,只要把策略树中的“左”  和“右”互换,“轻”和“重”互换即可。      如果平衡,那么就化为4个球(10-13号)有一个标准球2次称出的  问题。虽然还可以往下照葫芦画瓢地递归一次,不过4个球的情况就太  简单了,所以直接写出策略树:    
|--右--(10轻)  
|--右--(10;11)|--平--(12重)  
|--左--(11轻)  
|--右--(13轻)  (10,11;12,s)|--平--(13; s)|--平--(
|--左--(13重)  
|--右--(11重)  
|--左--(10;11)|--平--(12轻)  
|--左--(10重)
  把左中右三个分支拼起来我们就得到13个球有一标准球称3次的策  略树:    
|--右--( 1轻)  
|--右--(1 ; 2)|--平--( 7重)  
|--左--( 2轻)  
|--右--( 9重)  
|--右--(1-2,6;|--平--(8 ; 9)|--平--( 5轻)  
|--左--( 8重)  
|--右--( 3轻)  
|--左--(3 ; 4)|--平--( 6重)  
|--左--( 4轻)  
|--右--(10轻)  
|--右--(10;11)|--平--(12重)  
|--左--(11轻)  
|--右--(13轻)  (1-5;
|--平--(10,11;|--平--(13; s)|--平--(
)   6-9,s)|
|--左--(13重)  
|--右--(11重)  
|--左--(10;11)|--平--(12轻)  
|--左--(10重)  
|--右--( 4重)  
|--右--(3 ; 4)|--平--( 6轻)  
|--左--( 3重)  
|--右--( 8轻)  
|--左--(1-2,6;|--平--(8 ; 9)|--平--( 5重)  
|--左--( 9轻)  
|--右--( 2重)  
|--左--(1 ; 2)|--平--( 7轻)  
|--左--( 1重)       现在可以考虑40个球,无标准球的问题了。根据上一节的证明过  程,我们首先拿掉第40号球,使之变为39个球的问题。然后我们把这  39个球分为3堆:    第一堆:1-13    第二堆:14-26    第三堆:27-39  把第一和第二堆小球放在天平左右端进行第一次称量。      如果是右边重,那么要么是第一堆1-14号球中有一个是坏球,而  且它比标准球重,要么是第二堆15-27号球中有一个是坏球,那么它比  标准球轻。这恰好是第三节末尾我们解决过的例子!这个策略树分支  我们可以完全拷贝过来。
  如果是左边重,那么和上面的情况对称,只要把策略树中的“左”  和“右”互换,“轻”和“重”互换即可。      如果平衡,那么问题转化为本节开始的13个球,有一标准球的问  题(可取1号球为标准球),上面的策略树也可拷贝过来,只是要把原  来的1-13号球和这里的27-39号球一一对应(只要把所有的号码加26即  可)。      把左中右三个策略分支合并起来,并考虑到如果所有称量结果都  是平衡的话,则第40号球为坏球的结论。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的关于称  40个球的巨无霸策略树,它有81片叶子:
  |--右--( 1轻)  
|--右--(1 ; 2)|--平--( 3轻)  
|--左--( 2轻)  
|--右--(18重)  
|--右--(1-3;
|--平--(17;18)|--平--( 7轻)  
|--左--(17重)  
|--右--( 4轻)  
|--左--(4 ; 5)|--平--( 6轻)  
|--左--( 5轻)  
|--右--(23重)  
|--右--(22;23)|--平--(24重)  
|--左--(22重)  
|--右--(26重)  
|--右--(1-7,
|--平--(19-21;|--平--(25;26)|--平--(27重)  
|--左--(25重)  
|--右--(20重)  
|--左--(19;20)|--平--(21重)  
|--左--(19重)  
|--右--( 8轻)  
|--右--(8 ; 9)|--平--(10轻)  
|--左--( 9轻)  
|--右--(16重)  
|--左--(8-10; |--平--(15;16)|--平--(14轻)  
|--左--(15重)  
|--右--(11轻)  
|--左--(11;12)|--平--(13轻)  
|--左--(12轻)  
|--右--(27轻)  
|--右--(27;28)|--平--(33重)  
|--左--(28轻)  
|--右--(35重)  
|--右--(27-28,|--平--(34;35)|--平--(31轻)  
|--左--(34重)  
29-30,|  
|--右--(29轻)  
|--左--(29;30)|--平--(32重)  
|--左--(30轻)  
|--右--(36轻)  
|--右--(36;37)|--平--(38重)  
|--左--(37轻)  
|--右--(39轻)  (1-13;|--平--(27-31;|--平--(36,37;|--平--(39; 1)|--平--(40坏)  14-26)|
|--左--(39重)  
|--右--(37重)  
|--左--(36;37)|--平--(38轻)  
|--左--(36重)  
|--右--(30重)  
|--右--(29;30)|--平--(32轻)  
|--左--(29重)  
|--右--(34轻)  
|--左--(27-28,|--平--(34;35)|--平--(31重)  
|--左--(35轻)  
29-30,|  
|--右--(28重)  
|--左--(27;28)|--平--(33轻)  
|--左--(27重)  
|--右--(12重)  
|--右--(11;12)|--平--(13重)  
|--左--(11重)  
|--右--(15轻)  
|--右--(8-10; |--平--(15;16)|--平--(14重)  
|--左--(16轻)  
|--右--( 9重)  
|--左--(8 ; 9)|--平--(10重)  
|--左--( 8重)  
|--右--(19轻)  
|--右--(19;20)|--平--(21轻)  
|--左--(20轻)  
|--右--(25轻)  
|--左--(1-7,
|--平--(19-21;|--平--(25;26)|--平--(27轻)  
|--左--(26轻)  
|--右--(22轻)  
|--左--(22;23)|--平--(24轻)  
|--左--(23轻)  
|--右--( 5重)  
|--右--(4 ; 5)|--平--( 6重)  
|--左--( 4重)  
|--右--(17轻)  
|--左--(1-3;
|--平--(17;18)|--平--( 7重)  
|--左--(18轻)  
|--右--( 2重)  
|--左--(1 ; 2)|--平--( 3重)  
|--左--( 1重)
  单凭这几页长论,虽然我还没细看,就感觉你是高人!  你具有很多人难以达到的毅力,佩服啊!!!
  我还想问一句:你为什么心不在中国呢?呵呵
  没看。不过这个问题N久以前就想得个透透彻彻了。对任意个球的一般解法应该都没问题。不过就是要把它说清楚就很难。重点就是每一次称球要充分利用前一次给出的所有信息量。  我就佩服这种踏踏实实做题的。乱猜取巧都是没意思的
  还是楼主牛啊,从n个球中称几次找出次球的方法我倒是高中就想到了,不过一直没能证明这种方法需要次数是最少的.
  顶起来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论答题第一要找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