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其二卡时长指什么数字电位器应用指南?

查看: 6100|回复: 10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228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855&在线时间7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2825&帖子&精华0&金币366 &威望5 &注册时间&
我看有的说要弄个卡套,这个是电视配的,还是要到有线去再购买?
UID23030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189&在线时间9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5&最后登录&
UID230307&帖子&精华0&金币9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228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855&在线时间7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2825&帖子&精华0&金币366 &威望5 &注册时间&
买一个多少钱,一边是去哪里买/
UID228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855&在线时间7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2825&帖子&精华0&金币366 &威望5 &注册时间&
另外,现在申请一个数字电视,是送机顶盒吗?
UID31290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34 &积分1445&在线时间48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312904&帖子&精华0&金币476 &威望1 &注册时间&
最主要是看你家的电视是怎样的,要是老的电视就必须买个机顶盒,把卡插进机顶盒就可以看,要是你家是一体机,一体机也有两种,一种是有卡套的,有卡套就直接把卡套带去,别个就会帮你办个卡,没有卡套的,就要问买电视的地方,那个好像叫序列号吧,问了直接告诉数装数字电视的地方,他们就直接办个卡给你就行了
UID14555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3 &积分6355&在线时间2615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45557&帖子&精华0&金币1120 &威望1 &注册时间&
好像是1000左右,还是要买机顶盒一套,不单独卖卡,就是省了放机顶盒的位置,省不了买机顶盒的钱
& & 新潮女装哦,意粉来给折扣
UID228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855&在线时间7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2825&帖子&精华0&金币366 &威望5 &注册时间&
已有机顶盒,办副卡还的买个机顶盒?
UID34221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3 &积分3756&在线时间1707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342218&帖子&精华0&金币342 &威望0 &注册时间&
不知道,~帮你顶。我也学习了哈~~~
QQ: Phone: 解答各种问题,报价./thread--1.html
UID15170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 &积分6069&在线时间25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151700&帖子&精华0&金币1003 &威望0 &注册时间&
办副卡只能固定的那几个牌子的电视,其他牌子办不了
UID2282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 &积分1855&在线时间733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5&最后登录&
UID22825&帖子&精华0&金币366 &威望5 &注册时间&
嗯,选得海信的.
UID36102&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0 &积分536&在线时间6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5&最后登录&
UID36102&帖子&精华0&金币414 &威望0 &注册时间&
网上最好的网络电视机顶盒
喜欢网购的朋友们可能比较清楚,电视机顶盒店铺在网上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各家店的网络电视盒质量也参差不齐,相差比较大。这就导致很多朋友们在购买电视机顶盒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分辨出哪家才是网上最好的电视配件店!为了帮助各位朋友在购买网络电视盒的时候,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更轻松地享受购物过程。在这里偶根据大部分买家们对各个网店的评价,再结合自己对各个店铺的了解分析,总结出综合指标在网上最好的电视盒店铺。
偶认为好的电视配件店必需符合四个条件:其一是卖家的好评率得高,至少得有97%;其二是掌柜的发货速度要快,这是很重要的;其三是97%以上的买家对其价格和质量的评价要优良;最后是卖家已经加入系统的消费者保障协议,这样售后才有保障。
偶已经在我的个人博客中整理出了这些最好的网络机顶盒专卖店。这些电视盒通讯店,都是信誉很高,质量比较好的店铺。值得大家看一下哦!
如果你想了解最好的网络电视机顶盒店铺网址和详情,可点击以下网址进入我的个人博客:
可能 本帖最后由 lich0712 于
22:17 编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什么是数字鸿沟?
&&&&&&本期共收录文章18篇
  摘要:通过对数字鸿沟的由来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其特征性状,给出了数字鸿沟的定义: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而对数字鸿沟的分类、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数字鸿沟的影响、数字鸿沟的测算进行了概述。 中国论文网 /1/view-258545.htm  关键词:数字鸿沟 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 信息化      正如装配线与失业、汽车与交通事故、大规模矿产资源开采与环境污染同时伴生一样,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也与数字鸿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中,数字鸿沟无疑是吸引眼球最多也最让人头痛的一个。本文重点对数字鸿沟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数字鸿沟的由来      在英语里,数字鸿沟的标准词汇是Digital Divide,有时也称之为Digital Division或Digital gap。在早期翻译成中文时,有数字落差、数字分化、数字差别、数字差距、数字分裂等多种提法,最后才逐渐统一成“数字鸿沟”(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还有数码沟、数位落差等叫法)。   正如信息技术革命源于美国一样,数字鸿沟一词也是由美国人发明的。据美国人自己的说法,是一个叫莫里塞特的人在1995年率先使用了“数字鸿沟”一词[1]。这位先生当时是美国Markle基金会的总裁,他主持了一项研究发现“信息穷人”(information have-nots)与“信息富人”(information haves)存在很大差别,就名之曰“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中国学者也对这一说法给予了认可[2-3]。   ――美国调查报告掀起波澜。1995年,美国电信管理局(NTIA)发布的调查报告――《在网络中落伍:一项关于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这份报告发现“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之间差距很大,且有扩大趋势。在随后的几年中,该机构又陆续发布了三份报告,最终使数字鸿沟问题引起高层关注,导致克林顿政府采取相应的行动,呼吁并致力于向每所学校每个学生提供21世纪的学习工具,为每一个美国家庭和社团创造数字机遇[4]。   ――国际组织积极反应。继美国之后,国际社会对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关注。2000年,数字鸿沟问题成为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八国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论坛的主要议题。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理解数字鸿沟》报告。从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发布年度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3年,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发布了旨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联合国陆续发布“全球电子政务准备度报告”。国际电信联盟、世界银行等也将缩小数字鸿沟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对数字鸿沟的研究和政策推动。欧盟及其成员国在数字鸿沟的调查和理论研究方面后来居上。在亚洲,日本于2003年提出要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韩国则在2004年明确制定了“缩小数字鸿沟”的中长期方案。   ――信息理论界的研究不断深入。斯洛文尼亚的帕沃?西切尔、意大利的法比奥拉?里卡帝尼和莫罗?法里奥、德国的托比阿斯?休星和汉尼斯?塞尔霍夫等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贡献。   数字鸿沟研究带有典型的问题导向和对策研究特征。总体上看,关于数字鸿沟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各国的实践也都还在探索之中。      二、数字鸿沟的定义      什么是数字鸿沟,国际上比较典型的定义有几种:   ――莫里塞特:数字鸿沟是指人们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享用机会上的差距。   ――美国商务部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1999):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差距。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数字鸿沟系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   ――经合组织(OECD)《理解数字鸿沟》报告(2001):数字鸿沟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享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以及利用互联网从事各项活动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2003):数字鸿沟和知识鸿沟这两个词的准确含义是指世界上享有信息技术的群体和被信息技术排斥在外的群体之间的差距,以及这些群体内部彼此之间不转让信息的情况。   上述各种定义尽管在文字表述和强调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于数字鸿沟的内涵界定,重在把握以下几个要素的质的规定性:   ――“数字”。重点考察数字化及其带来的差异,传统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差别”不在考虑之列。最初用来衡量的主要技术对象是互联网,后来不少学者逐步加入了电话、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   ――“鸿沟”。“差别、差距”(Divide)是考察的重点,比“沟”(Gap)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对象”。差距是比较的结果,必须得有用以双方比较的对象。如不同人群之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等(可统称为“不同社会群体”)。   ――“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鸿沟考察的内容日益深化,从初期单一的互联网扩散度,逐步扩展到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组织强调要将应用成效也考虑进去。总的来看,“数字鸿沟”与“信息化水平差距”越来越走向统一。   根据上述四要素的质的规定性要求,我们可以给“数字鸿沟”下一个较为明晰的定义: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      三、数字鸿沟的分类      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将数字鸿沟分成不同的种类。   从国家的角度看,可以总体上将数字鸿沟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国家与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如中国与美国间的数字鸿沟等。一类是一国内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数字鸿沟等。   从国家内部数字鸿沟看,根据考察对象不同,又有城乡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年龄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种族数字鸿沟、收入数字鸿沟、教育数字鸿沟、企业数字鸿沟、行业数字鸿沟等。      四、数字鸿沟的成因      综合来看,数字鸿沟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或收入水平。拥有和使用新技术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尤其是在技术扩散初期,其成本还相当高。这就使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或低收入人群因支付不起高昂费用而被排斥在新技术之外。   二是教育水平或知识能力。受教育程度不同直接导致对新技术的认知、接受和应用效果存在天壤之别。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就很难真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时会不会外语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是政策环境。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都会引发全球生产力的重新布局,总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得以脱颖而出,国家战略选择和相应政策导向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是个人习惯。受个人秉性使然,总会有人尽管有钱也有知识但不愿接受新技术,从而在网络中落伍。   五是年龄、体能等生理因素。没有人会责怪婴幼儿不上网,老年人不玩计算机也情有可原。而对于存在身体或智力障碍的人来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不能与正常人相提并论。      五、数字鸿沟的影响      数字鸿沟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在信息时代的客观反映。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及其扩大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及社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⒈大量信息贫困者的出现――数字鸿沟的离散效应   数字鸿沟的存在,产生了一种新的贫困,即“信息贫困”。信息贫因者因为失去了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机会,无法充分参与创造与分享信息社会文明成果,成为信息社会的落伍者或边缘群体。也有学者称,“信息贫困是21世纪的新型贫困。信息贫困既是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的结果。信息贫困者是信息时代的无家可归者[5]”。这种使信息贫困者日益脱离信息社会的影响作用,可以称之为数字鸿沟的“离散效应”。
  ⒉信息均享程度下降――数字鸿沟的分化效应   弱势群体无法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使得信息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存在巨大差别。从全球看,现阶段信息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设备主要靠进口获得,信息技术普及和网络接入上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从人群看,最先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人群对信息和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没有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人群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2003年12月,世界信息峰会通过了关于建设信息社会的《原则宣言》,对“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各个社会内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益处分布不均”给予了高度关注。这种在信息均享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被称为“信息差别”。中国也有学者称之为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新的社会差别会诱发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这种使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日益分离的影响作用,可以称之为数字鸿沟的“分化效应”。   ⒊弱势群体的风险与机遇并存――数字鸿沟的双刃效应   数字鸿沟在使弱势群体远离信息社会的风险不断加大的同时,信息技术的跳跃性和快速渗透特征也给弱势群体发挥后发优势获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全球视角看,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讲,率先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甚至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任凭其与发达国家之间数字鸿沟的扩大,则很可能会使中国丧失掉利用信息技术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从国内社会发展看,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迅速提升国民信息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实力的潜力增加,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数字鸿沟是客观存在,但对待数字鸿沟的态度和行为将使其演化结果及影响大相径庭。这种使弱势群体风险与机遇都增加的影响作用,可以称作数字鸿沟的“双刃效应”。   ⒋社会脆弱性加大――数字鸿沟的放大效应   数字鸿沟进一步影响到收入分配、就业和发展机会的严重不公,加大原有的贫富差距,进而成为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根源。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称,数字鸿沟有可能使国际社会多来年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的努力化为乌有。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会危及社会安全已成共识,并被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中等发达国家面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中国也同样存在。数字鸿沟的出现会加剧贫富差距,从而进一步加大社会脆弱性。这种使原有社会差距进一步加剧的影响作用,可称之为数字鸿沟的“放大效应”。   六、数字鸿沟的测算   数字鸿沟的测算是正确判断数字鸿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进一步分析政策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对测算方法的不同选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在总结分析国际上现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数字鸿沟指数”(Digital Divide Index,DDI)的新方法,即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   数字鸿沟测算要重点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时间点,考察对象间的数字鸿沟到底有多大;其二,从历史进程看,考察对象间数字鸿沟呈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前者侧重于静态观察,后者侧重于动态观察。   由于对数字鸿沟的认知才刚刚开始,有关组织和专家学者对于数字鸿沟的测算做过一些努力,但在指标选取、计算方法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测算方法甚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总体上看,各种计算方法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标选取差异。这方面的差别集中表现为用单一指标还是多指标。一些专家认为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互联网普及应用方面,所以主张用互联网单一指标进行反映。一些专家认为仅用互联网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数字鸿沟的全部内涵,所以将计算机、电话等指标也包括进来。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仅用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来测算数字鸿沟,并不能真正反映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主张以信息化综合水平指数来反映数字鸿沟差距。   二是考察内容差异。是单独考察不同地区间或人群间的某一类数字鸿沟(如城乡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等),还是将这些因素统统考虑进来。   三是计算方法差异。从目前国际国内资料看,相对差距、绝对差距、时间差距、均差、基尼系数、综合指数等方法均有使用,甚至在计算单一数字鸿沟时也同时使用多种方法。   各种测算方法各有利弊,很难说哪种方法更科学、更准确。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数字鸿沟问题是网络空间的产物,人们对于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刚刚开始,理论上的不足与欠缺在所难免;二是造成数字鸿沟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易把握;三是相关基础数据严重不足,难以求全;四是个人偏好和出发点不同。   在进行数字鸿沟测算时,应力求把握三点:一是理论通用,既可进行横向比较,又可进行历史比较;二是内涵直观,计算结果含义清晰,便于直观理解;三是数据完整,全部采用有公信力的统计数据,避免使用主观判断数据带来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Hoffman D L,Novak T P, Schlosser A E.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How Gaps in Internet Access May Impact Electronic Commerce[EB/OL]. ()[]. http://jcmc.indiana.edu/vol5/issue3/hoffman.html   2.于良芝. 理解信息资源的贫富分化:国外“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 图书馆杂志,2005(12)   3.金兼斌. 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75-79   4.Stoicheva M. The Digital Divid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Language Arts[EB/OL]. [].省略/p/articles/mi_pric/is_/ai_   5.胡延平. 跨越数字鸿沟[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张新红,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历任国家信息中心计划财务部计划管理处处长,山东省淄博市市长助理(挂职),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助理、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级职称(经济系列)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年鉴》社长和执行主编等职。   (本文责编:张建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智能卡技术及其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 中国一卡通网
文章搜索:
智能卡技术及其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关键字:&&&&&&&&&&&&
摘&&&要:数字电视智能卡是要与数字电视机顶盒配合使用,机顶盒相当于读卡器,又能像计算机一样工作。由于数字电视智能卡有一个内置的处理器和一个与数字电视机顶盒通信的接口,当然它还包含一些集成的内存,允许经营者向智能卡下载数据和应用。
  提到智能卡,人们首先会想到信用卡,因为标准的智能卡看上去很像信用卡,人们通过信用卡上的磁条可查阅到简单的只读信息。但智能卡比信用卡要复杂的多,智能卡是将一个有着数据存储和计算功能的计算芯片,镶嵌在一张名片大小的塑料卡片上,要通过一种叫“读卡器”的设备才能访问芯片中的数据。&&&&   数字电视智能卡是要与数字电视机顶盒配合使用,机顶盒相当于读卡器,又能像计算机一样工作。由于数字电视智能卡有一个内置的处理器和一个与数字电视机顶盒通信的接口,当然它还包含一些集成的内存,允许经营者向智能卡下载数据和应用。因而就要求数字电视智能卡必需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以确保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访问数字电视系统的各类业务项目的服务。&&&& &&&&& 目前,数字电视智能卡的主要功能是被用于安全存储、解密授权和访问权限,同时向机顶盒授权,在数字电视将来的应用领域里,智能卡还可以被编程,发挥电子钱包的功能,为在线购物和其他即时付费等业务项目提供服务。&&&& 一&智能卡的特点及类型&&&&   1.&智能卡的特点&&&&   在当今网络系统应用中,智能卡除了有大容量性、稳定性、可携带性、兼容性等特点外,还有着两个最为重要的特点:个人身份性和密文性。&&&&   所谓个人身份性,是指智能卡可以表明持卡人的身份。如今在各式各样的交易中,最终都要确认交易方的身份,智能卡通过存储在卡里的一个ID(Identity:身份)号,就可以方便的表明持卡人的身份了。&&&&   所谓密文性,是指智能卡可以以密文的形式存储某些数据。有些智能卡还能利用自带的微处理器进行动态的数据加/减密。&&&&   2.&智能卡的类型&&&&   智能卡按其嵌入的芯片种类分,可以分为接触式智能卡和非接触式智能卡两大类,见表1。&&&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接触式智能卡从其卡的结构来分,又可以分为只读存储智能卡和微处理器智能卡两大类,见表2。&&&&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3.&智能卡的文件系统&&&   智能卡的文件系统如同计算机DOS(磁盘操作系统)的树形文件系统。按照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7816标准第四部分的规定,智能卡的文件分为:DF(Dedicated&File:专注文件)和EF(Elementary&File:基本文件)两种。DF中包含一些控制信息,它可以成为EF或DF的母文件,如同DOS中的目录文件。EF是数据单位的集合,它不能成为任何文件的母文件,这有的象DOS中的TXT(DOS文件扩展名;是普通的ASCII码文本文件)文件。&&&   智能卡文件系统都有一个必须的ROOT(根文件),它是DF文件,一般称为MF(Master&File:主文件)。每个文件(包括DF和EF)都有一个文件的ID号(两个字节),如:ROOT的ID号一般为“3F00”。如果你要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就必须先用Select(选择)命令来选择该文件的ID号。EF的文件类型有:透明EF,线性定长EF,线性变长EF,循环EF。对后三种EF文件的操作需通过对它们所包含的记录进行操作。&& &&& 二&智能卡的国际规范——ISO&7816&&&   ISO&7816是智能卡必须遵循的国际标准,ISO&7816中规范了智能卡所用的塑料材料的一些物理特性,包括温差范围、弹性、电子触点的位置以及内置微芯片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方式等;ISO&7816标准的第一部分,规范了接触式智能卡共有8个触点(见表3),智能卡正是通过这8个触点与外界进行通信的。ISO&7810标准规范了智能卡的尺寸。到目前为止ISO&7816标准已经陆续发布了九个部分,从表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接触式智能卡的从简单到复杂慢慢完善的发展轨迹。&&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550)this.style.width=550;" border=0>
三&数字电视接收智能卡的安全性&&   1.&智能卡的基本安全要求&&   智能卡采用的安全机理很多,一般说来,用于微处理器卡的比用于只读存储器卡的安全机理要复杂一些。但它们其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下:&&   (1)物理保密&&   物理保密实际上是从卡上信息的读取方面,来限制智能卡用户的范围。“若不凭借特别的技巧和工具,是无法对软件和硬件作增删或替换;对敏感数据的输入、存储或任何非授权的访问/修改,只能通过有效的刺探才能达到;任何部分的故障或暴力破坏也不会导致敏感数据的泄漏。”&&   有些智能卡,任何人都可以读取卡上信息,这时卡体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如:记录病人姓名和血型的医疗卡,这种智能卡一般不设密码,只要拿到卡的人都可以读取卡上信息。&&  对于只许第三方读取信息的智能卡,只有发卡人才能读取卡上信息。如:只有发卡的机构可以改写电子钱夹上的信息。这时这些智能卡由16至32位数字的密码来保护。&   (2)逻辑保密&& &  逻辑保密实际上是从卡上信息的读取方面,来限制读取智能卡信息的方式。“当处于一种敏感状态时,不允许有两个以上的委托方的参与;口令的输入必须以保护其他敏感数据的相同方式得到保护。”&&   存储在智能卡上的信息一般被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如:只读信息;只可添加的信息;只可更新的信息;无法读取的信息。这样有些密码信息可以存储在无法读取的存储区域中。&&   如果,只有知道密码的人才能有权使用智能卡,但如果需要通过无线电或电话线将卡上的信息向异地传送,就还必须要有额外的防护手段。&&   (3)密钥管理&&   密钥管理实际上是从卡的结构和所支持的加密算法,来控制读取智能卡信息的方式。“对于非对称密钥管理,必须支持ISO&11568第四、第五部分的规范;对称密钥的管理必须符合ISO&11568第二、第三部分的规范。密钥算法必须采用规范已经批准的算法,并且严格保管密钥。”&&   2.&智能卡的密钥算法&&   通过加密,智能卡可以把信息翻译成各类符号等,并且在须要通信时,可以随机地选择其一。这种防范机制可以确保所用的卡和计算机都真实有效,使得几乎没有可能半路窃取传送的信息。微处理器智能卡有加/解密(把看不懂的东西再翻译回来)的功能,使得在传送存储在卡上的信息的同时,也不用担心会发生泄密。&&   智能卡的加密技术是按照密钥算法的公开与否来分的,目前可分为SKE(Secret&Key&Encryption:即秘密密钥加密系统,又称为对称密钥算法)和PKE(Public&Key&Encryption:公开密钥加密系统,又称为不对称加密算法)两种。SKE算法和PKE算法的区别主要是:加/减密密钥的一致与否。&&   (1)SKE算法&&   所谓SKE算法,是指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为了安全性,密钥要定期的改变。对称算法速度快,所以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被广泛使用,其关键是保证密钥的安全。&&   (2)PKE算法&&   所谓PKE算法,是指分别存在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公钥公开,私钥保密。公钥和私钥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有用私钥才能解开,其效率低于对称密钥算法。&&   3.&数字电视接收智能卡的安全&&   数字电视接收智能卡的安全,不但要具备以上智能卡的基本要求,而且还应具备其它所特有的安全要求,这就是数字电视智能卡和数字电视机顶盒之间的认证。&& 四&数字电视智能卡与机顶盒的认证/协议&&   由于微处理智能卡带有微处理器,支持着SKE算法和PKE算法,同时微处理智能卡的尺寸大小极方便于携带,所以它必然成为CADTV(Cable&Digital&Tele&Vision: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数据传递和身份认证极佳的安全模块。&&   1.&数字电视智能卡与机顶盒的认证&&   数字电视接收智能卡和机顶盒之间的认证,主要是防止在机顶盒中使用未经授权的智能卡,认证方法主要有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鉴别和基于证书的身份鉴别。&&   目前,数字电视智能卡与机顶盒之间的认证关系,基本上是由CADTV广播系统的CAS(Conditional&Access&System:条件接收系统)供应商所指定的算法来完成的,一般的认证关系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对数字电视智能卡和机顶盒建立简单的链接关系,如同夫妻搭配一样验证其合法有效性;其二是在整个数字电视CAS密钥体系下对智能卡与机顶盒间的通讯实施加密,非常严格地验证卡与机顶盒严密的数学算法关系,以达到强化商业安全的目的。&&   这种验证的严密数学算法关系,源自国际标准ISO&7816提供的无差错连结的链路级通信协议,其主要是T=0协议和T=1协议,一旦建立了链路协议,就能定义一种应用协议,利用链路实现卡上应用程序与机顶盒上的其他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ISO和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共同规范了这类的应用协议,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提供一致的、存储与检索卡上信息的文件系统;二是以API(Application&Program&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形式访问智能卡上安全服务的协议。&&   2.&链路级通信&&   T=0协议试图把应用协议的元素与链路协议的元素混合起来,而T=1协议相当于数据链路协议。&&   链路级通信的T=0协议是一个面向字节的协议,以命令响应的方式动作,在该方式中,连接的读卡机端向卡发送一条命令,卡执行读卡机所命令的操作,再送回一个响应。在T=0协议中,错误检测是通过奇偶校验位进行的。T=0协议的TPDU(Transport&Protocols&Data&Units:传输协议数据单元)具有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一个是从读卡机发到卡的命令;另一个是卡送到读卡机的响应。&&   T=1协议是面向块的协议。T=1协议中的差错检测是通过LRC(纵向冗余效验)完成,所使用的算法在ISO&3309中有定义。T=1协议使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块,但每种块具有相同的结构。&& 五&结语&&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电子购物等商业活动将日益增多。在数字电视未来的应用领域里,智能卡还可以被编程来发挥电子钱包的功能。用于在线购物和其他即时付费服务。这些商业活动往往是通过公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就对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 &&&&*&对敏感的文件进行加密,即使别人截获文件也无法得到其内容;&&&&&&&*&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截获人在文件中加入其他信息;&&&&&&&*&对数据和信息的来源进行验证,以确保发信人的身份。&& &&&&现在业界普遍采用PKE和SKE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以上要求。&& 参考文献:&& &&&&1、《有线数字电视中间件指导性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2003年6月&& &&&&2、《有线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2003年6月&& &&&&3、《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2003年6月&
新闻投稿合作邮箱:&&&&字体[
09/0308/2307/2307/1907/1607/1306/2606/2506/2106/18
推荐文章10/0909/3009/2709/2509/2409/1009/0308/2908/2908/16
产品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