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请愿书范文集资造路立碑范文

我与黑叶猴有个约定
我与黑叶猴有个约定
新华网 ( )
稿件来源:
道真自治县对外宣传中心
今年记者节,已从事十七年基层记者工作的我,再次来到仙女洞风景区拍摄黑叶猴风采,这是我很久以前就与黑叶猴的一个约定。
仙女洞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气侯温和,植被茂盛,水源丰富,人为干扰少,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据调查资料显示,栖息在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仙女洞峡谷的黑叶猴有十九群一百五十二只。黑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为联合国“红皮书”濒危动物保护对象。目前,全球仅存两千多只,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等地,其中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百五十只左右,据有关专家介绍,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仅次于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行五人沿着石人山、梦幻天城、野人谷、仙女洞那陡窄弯急泥石路面绥慢前行,不一会来到了放生河。放生河是民国时期当地村民集资护河立碑取名而得,河岸有两家新建客栈,一个叫古道人家,一个叫行营客栈。两个客栈的主人都是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仙女洞管理站聘请的护林员,他们主要负责管理放生河水生资源和山谷野生动植物的安全,行营客栈是去仙女洞河谷的必经之路。
中午时分,在古道人家稍作短暂的休息继续前行。从花杆到仙女洞峡谷,越野车,一会下水,一会上岸,颠簸而行,好像在跳迪斯,我用力紧紧抱着摄像机,心里数完十三道河十四道岸,汽车拉力赛结束了。
突然间,王师大声喊:快看,猴子。我急忙打开摄像机电源,放下车窗,看到河边的树林一阵骚动,是猴子,是猕猴,当地人叫黄猴,到处都是,有的在树上跳来跳去,大大小小有五十多只。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看着自已镜头里跳来跳去的猕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慢慢的,猴子远离了我的镜头……
沿河边行走,黄泥洞景观令人陶醉。玉河坝老王家就是我们这次拍摄黑叶猴的落脚地。主人王世泽是仙女洞管理站的护林员,他家住在放生河与灰磏河交汇的中心,位于羊耳山脚下,三河交融,三山环绕,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河谷里的夜晚,除了河水的响声显得十分宁静,静得让人欣慰。想到路上遇到的那群猕猴,更期待着与黑叶猴的约会。
清晨,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眼睛不停地环望山谷,用心搜寻猴子的叫声。通常情况下,黑叶猴清晨觅食时间很早,出动前都会发出一种“吼”“吼”“吼”的叫声,这是猴王在叫猴群们起床统一行动!峡谷的早晨很热闹,鸟儿们欢歌笑语,叽叽喳喳,水鸟娴熟地捕着鱼儿。
灰磏河区域,滴水塘峭壁上晃动着黑影儿,强压心中激动,架好摄像机,五、六只黑叶猴在我的镜头里上窜下跳,有的在吃嫩叶,有的在吃野果子。
中午返回老王家喝水解渴,老王的爱人指着窗外喊道:快看,黑叶猴。顺着她手指方向,对面峭壁上的九只黑叶猴又在镜头里活动了二十多分钟。
抬着酸痛的肩膀,往铁厂河方向赶去。河水清澈见底,川流不息的鱼儿和横行霸道的螃蟹总是无视我的存在。据了解,这里的鱼类资源有四十五种,眼前这些宽阔水域、缓流深塘和急流险滩,正是鱼类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仙女洞脚下,对面树上坐着两只黑叶猴一动不动的看着我,仿佛他们要对我说点什么?可遗憾的是,八只黑叶猴的活动比较分散,不愿全部跑进我的镜头,不到十分钟就消失在密林里。
正准备收起设备往回走,在白塘河边一个森林与沟谷交汇的地方,一大群黑叶猴正在那里嘻戏狂欢,除一只在树枝上放哨外,其他都在尽情表演。
此行满载而归。傍晚,辞别老王一家,脑海里仍浮现黑叶猴与仙女洞大自然美丽的画面,内心深入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我曾多次问自己,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仙女洞不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吗?
(责任编辑:鲜水村村民:李彬兄弟,“ 我们等你回来”
“李彬身体怎么样了?”“他好点没有?”……昨日,记者一行跟随着清流县鲜水村干部,走进李彬挂职的鲜水村,一路上村民关切地询问李彬的病情。在这个福建西北角的村庄,村官李彬成了他们最牵挂的人。“公元二○○七年夏,省检察院挂包我村,并委派李彬同志任第一书记。在任三年间,组织村民建设新农村,硬化环村路,安装自来水……饮水思源,特立此记,以志纪念。”鲜水村村民集资为李彬立碑,镌刻李彬为村里做的实事。
一个村官的病情,为何牵动全村百姓的心?他何以赢得乡亲们的拥戴?
93岁村民肖春凤 要给李彬送鸡蛋
7月1日,鲜水村召开党代会,可第一书记李彬的位置却空着。“李彬患上了慢性肾衰竭,是晚期了,已经住院治疗。”李家乡党委组织委员邓新波,见在场党员坚持等李彬主持会议,只好透露了李彬患病的消息。
会场里的人一下子被这个消息砸蒙了,有人哽咽了,有人失声痛哭起来。当天,李彬患上重病的消息很快在鲜水村传开了,村民们坐不住了。下午,100多名村民自发地集中到村部,要包车去省城看李彬,村委会劝回了村民们,并决定第二天派代表去福州看望李彬。
7月6日,村民自发地为李彬捐款。在村部大院,几元、几十元,一篮鸡蛋,两斤寿面,几只鸡鸭……“我没有钱,把这几个鸡蛋捎上,给李彬补补身体。”93岁高龄的肖春凤把家里仅剩的14个鸡蛋,交到了村干部手里。
现在,村民们只有一个愿望:让李彬早日好起来,回到村里看看大家。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评论&&&
&& & & & & & & & &惠州仙鹅泉“铁牛石”来自太空能遥感地震&村民为泉立碑引外国友人捧场
惠州仙鹅泉“铁牛石”来自太空能遥感地震 村民为泉立碑引外国友人捧场
08:46:00&&来源:惠州文明网
  近日,由惠州市龙门县龙潭镇马岭村杨屋厦村民小组村民集资打造的“仙鹅泉”石碑在泉眼旁举行立碑仪式,来自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0名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广州五羊天象馆的专家前来捧场,他们还和村民共种红豆杉“国际友谊树”。
<img STYLE="Line-HeiGHT: 175%; BorDer-riGHT-WiDTH: 0 BorDer-Top-WiDTH: 0 BorDer-BoTToM-WiDTH: 0 FonT-siZe: 12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jwmsxf/news/6943939.jpg" COMPLETE="complete" OLDSRC="W.jpg"
TITLE="惠州仙鹅泉&铁牛石&来自太空能遥感地震&村民为泉立碑引外国友人捧场" />
仙鹅泉立碑仪式吸引了外国友人前来捧场。&东江时报
记者侯县军&通讯员黄伟光&摄
  村民集资为泉眼立碑
  龙门县龙潭镇马岭村杨屋厦村民小组是远近闻名的“陨石村”,还有一眼据称能“遥感”大地震、大海啸的仙鹅泉。在该村民的记忆中,村内的仙鹅泉曾“遥感”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本东北部海域大地震等地震,这些灾难发生时,清澈的泉水几乎同时变浑浊。
  仙鹅泉位于龙门县道222线(铁岗至南昆山)旁,该泉冬暖夏凉,清澈的泉水形成小溪,沿着山体流向铁岗河。多年来,它是附近村民的生活水源之一。大约10年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眼泉水,村民用红砖砌了一个方形的小井。平日的仙鹅泉清澈见底,伴着升腾的串串气泡,泉水不断涌出,与周围的鱼塘、瓦房、绿树形成一道秀美的山村风景线。由于马岭村位于南昆山北麓,往返南昆山的游客常会在此泉旁歇脚。
  当地村民说,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4年印尼海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9级大地震和2012年印尼苏海域8.6级地震等发生时,仙鹅泉水几乎同时变浑浊。对此,多次进村进行科研考察的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陆玲认为,这跟仙鹅泉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有关,泉水极有可能是受到地震波影响而变得浑浊。
  “能感应大地震”的仙鹅泉,被马岭村民视为奇特风物。为了给这个对外宣传窗口树立一个特殊标识,近日,村民们集资勒石“仙鹅泉”,并在泉眼边立碑。
  当天上午,“仙鹅泉”石碑揭幕,来自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0名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广州五羊天象馆的专家也慕名前来参加“仙鹅泉”石碑揭幕式。
  外国友人进村观摩
  这些外国友人是来自德国基尔穆特休斯美术设计学院的师生。近期,他们到广州的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在与广东省生态学会、广州五羊天象馆等机构的交流过程中打听到,龙潭马岭有一眼“地震泉”和远近闻名的“铁牛石”,于是决定进村采风。这个采风团队由德国基尔穆特休斯美术设计学院教授安杰·梅耶斯克任领队,队员是她的学生,分别来自德国、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俄罗斯、中国等国家。
  “仙鹅泉”石碑揭幕后,村民们领着客人参观马岭村杨屋厦村小组古村落,并到了村祠堂前的有“天外陨石”之称的“铁牛石”前合影留念。村民还和外国友人在水塘边共种红豆杉,并互赠留念品,安杰·梅耶斯克向村民赠送了她的艺术作品和一艘象征友谊的小帆船模型,村民则回赠她一包据称是陨石的小石头。
  从深圳专程返乡参加揭幕活动的马岭村村民杨火光为“仙鹅泉地震感应泉”题诗“清澈透底水一池,其中奥妙有谁知。遥感地动千万里,堪称天下第一奇”。安杰·梅耶斯克通过翻译告诉记者:“龙门山水真美丽,回到德国后,我会将今日所闻所见的推荐给朋友和学生。”
  她们与杨屋厦的故事
  陆玲&建议将杨屋厦建成生态村
  采风团队中,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民间陨击现象研究者陆玲是进入马岭村次数最多的科研人员。最近几年,她多次进村考察,马岭村杨屋厦的“铁牛石”,在陆玲看来是广东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纯铁陨石。2010年5月,中国第二届陨石文化交流会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这次交流会吸引了全国26个省(区、市)的103名代表,在送鉴的1200多块疑似陨石样本中集体鉴定出128块陨石,并结集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陨石公报——《中国(临沂)2010陨石文化交流会陨石公报》,陆玲推介的“铁牛石”成功入选,这使得马岭成为远近闻名的“陨石村”。
  距离“铁牛石”不远的仙鹅泉同样引起陆玲的注意。她认为,仙鹅泉能对大地震有感应,是因为该泉与所发生的大地震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跟它地下的地质构造有关,这使得仙鹅泉具有很高的地理科研价值。
  结合“铁牛石”、仙鹅泉等因素,陆玲多次找到龙潭镇政府,建议将马岭杨屋厦建成生态村。对此,在仙鹅泉立碑当天,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瑞光说,要借仙鹅泉揭幕东风,将马岭的“仙鹅泉地震感应泉”、“铁牛石陨石”“杨屋厦围古村九宫图”做强做大做精,将马岭建成为集民俗文化和天文地质综合性的科普馆,通过旅游开发打造一条具有马岭特色的集观光农业旅游、水果采摘、竹木工艺品产展销一体化的生态特色道路。
  安杰&为杨屋厦制“生态梦”视频
  2011年春,安杰·梅耶斯克到广州和陆玲做关于陨石的访谈,听陆玲说起杨屋厦有一块华南地区极罕见的特大纯铁陨石而被其吸引。不久后,在陆玲的带领下,安杰·梅耶斯克第一次进村。
  “那时候,见到稀客到来,村民告诉我,安杰是第一个进杨屋厦的外国友人。”陆玲说,
  首次采风,安杰不仅被铁牛石所吸引,也被“铁牛石”故乡人所憧憬的“生态梦”所感动。为此,安杰特地做成了视频艺术作品《陨石》,这个作品已经参加国际著名艺术展览《万物有灵》,去年到超过6个国家展出,并巡回展览到了中国。作品里,安杰让被访的村民讲出了心中的生态梦。陆玲认为,安杰用艺术家的语言,对马岭杨屋厦旅游资源的宣传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关链接
  仙鹅泉感应地震记
  在马岭村杨屋厦村民的记忆中,仙鹅泉是“地震泉”。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当时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仙鹅泉不断喷涌黄泥水,这是村民对仙鹅泉能感应大地震的最早记忆。
  近10年来,仙鹅泉对大地震的反应更加频繁。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9级地震大海啸,仙鹅泉又有反应,涌出白色石灰水;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地震,仙鹅泉又涌出石灰水。日,日本发生8.8级大地震,仙鹅泉水突然变浑浊,几个小时后才变清(详见《东江时报》)日报道《龙门怪泉能遥感地震?》);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6级地震,仙鹅泉泉井突然变混浊,并持续冒气泡(详见《东江时报》)日报道《那厢印尼遇强震&这厢怪泉变了脸》)。(东江时报
记者侯县军&通讯员黄伟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河北威县村民集资建烈士陵园 让后代铭记英魂-社会新闻-齐鲁晚报网
河北威县村民集资建烈士陵园 让后代铭记英魂
核心提示:
抗日战争末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威县东赵村曾是我人民子弟兵一所战地医院的驻地,先后七八十位战士因重伤牺牲在此,死后葬于村东河堤上。60年间,部分战士遗骨被亲人接走,但仍有52位烈士长眠于此。自2013年,威县东赵村67岁老人马东春带领村民自筹资金6万元为52名烈士修建陵园,为逝去的英烈安家,让后代子孙铭记这段历史。
中新网邢台4月3日电(张鹏翔 李铁锤 李平)&我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把这52名英烈聚在一起,让他们有个家,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忘记了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河北威县东赵村67岁老人马东春3日对记者说。
抗日战争末期到解放战争初期,威县东赵村曾是我人民子弟兵一所战地医院的驻地,先后七八十位战士因重伤牺牲在此,死后葬于村东河堤上。60年间,部分战士遗骨被亲人接走,但仍有52位烈士长眠于此。自2013年,威县东赵村67岁老人马东春带领村民自筹资金6万元为52名烈士修建陵园,为逝去的英烈安家,让后代子孙铭记这段历史。
据马东春回忆,1947年,马东春的父亲马尚贤带领村里50多名村民参加华野野战军,奔赴前线作战,后因身体原因,马尚贤从部队返回老家。在战场上,马尚贤看到很多战友壮烈牺牲,回到家乡后他对儿子马东春说,&一定要把牺牲在咱们家乡的战士安葬好。&父亲的话,马东春时时系在心头。
3日,中新网记者来到河北省威县东赵村。村里老年人还依稀记得,1944年冬,八路军在邯郸大名县小滩龙王庙一带遭遇日军,战斗打的很残酷,很多伤员就住在东赵村,很多伤员重伤不治后埋在村东的河堤上。当时部队的保密性非常好,关于部队的番号,从来没有人透露,村民只记得他们的臂章上写着八路军。由于部队作战不断有伤员送到这里救治,东赵村就成了前方部队的战地医院。
今年79岁的老人马尚林告诉记者,当时的团长赵子炎(音)就住在他家里。&他在这住的时候是1945年的冬天到1946年10月,赵团长40多岁,个子不高,是个长脸,警卫员叫闫成义(音),马夫叫田文柱(音)。团长经常在院里坐着,我上学回来还跟我打个招呼。&马尚林说,当时还有个指导员叫曹福田(音),后来牺牲了,他的奶奶捐出了自己的柏木棺材,就埋在村东。
2011年,63岁的马东春把自己的想法跟村民们沟通,全村村民表示赞同。他带头捐款并发动儿女、亲朋、好友、全村村民,很快,你家100元、他家200元&&村民们共筹集了6万多元。2013年,马东春多次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威县民政局对该项目拨款25万元,陵园顺利破土动工。
在马东春老人的陪同下,记者走进了这个已初具规模的陵园,陵园门口的迎壁上写着&战地医院纪念园&。走进院内,西北角的纪念碑上写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庄严肃穆,让人起敬。陵园分东西两个院,东院院墙已建成,西院除东墙与东园合用一堵墙外,其它三面墙高约1米,院内种植着一株株小松柏在风中摇摆。
记者在威县民政局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解放战争时期,东赵村曾是战地医院所在地,共有七八十位烈士埋在该村,现仍有无名烈士墓50多座。
据马东春介绍,这些战士安葬后,60年间有部分战士的遗骨被接走,目前有52名战士长眠在此地。&当年村里保留着烈士名单,后来村里发大水找不着了,有记载的只有指导员曹福田,其余的都成了无名烈士。我曾经四处走访,找到了时任3纵7旅21团2营5连班长路风云后人,证实曾在东赵村伤愈出院,1947年退伍。&
&现在陵园已经有了初步规模,我打算把烈士们都接进陵园里,把他们聚在一起,让他们有个家,我要为烈士们立碑、修志,将这里建成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场所,让先烈的精神世代相传,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子孙忘记了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马东春说。(完)
【一点就知道:知身边事;一点就找到:找到你所在的城市最好吃最好玩的。】
壹点在你身边,欢迎下载体验
责任编辑:王琳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贵州一村民家门口被建坟立碑 进出需爬过坟头
陶青峰家人每天进出都得爬过坟头(中广网发 陈军摄)中广网天柱6月28日消息(记者孟海 陈玉 通讯员陈军)去年5月,贵州省正安县新州镇新州村村民邓伟家大门口被建起了一座新坟,引起一片哗然,在舆论压力及当地政府的协调处理下,建坟者于当年8月就对坟墓进行了搬迁。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天柱县又上演了村民家门口建坟立碑之事,村民陶青峰的家人每只能爬过坟头进出,不过数月过去,挡在他家门前的“空坟”仍未拆除。 “他们有20多个人来挖我家房子,寻找他们所谓500年前祖宗的遗骨”,说起当时的一幕,天柱县邦洞镇大辽村角龙组的陶青峰愤懑不已。 据陶青峰介绍,4月7日上午,他们的家族族长陶再雄带头,率领20多人到他家挖房找“祖宗遗骨”。由于当时家里只有他的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在家,他和哥哥都是远在浙江打工,他的家人无力反抗。仗着人多势众,不顾反对,陶再雄一行强行挖房,而此时,当地政府多名官员也在场,但是没有人制止。 “掘地三尺”依然未挖到遗骨。次日继续,结果还是啥也没挖到。在没有“收获”的情况下,不顾陶青峰家人反对和制止,陶再雄一行在陶青峰家门口建了一座“空坟”,并立了墓碑,而此坟离陶家厨房大门仅5公分的距离。 4月12日,闻讯赶来的陶青峰报了警,要求把坟墓拆了,但是至今仍未拆除,家人每天进出都得爬过坟头。 陶青峰说陶再雄们之所以要在他家门口建坟,是因为他们之前有土地上的纠纷,是陶再雄报复所为,据他透露,陶再雄曾是他的亲姨父。 记者从陶青峰提供的陶氏家普上了解到,陶再雄历任组长、村主任、黔东南州人大代表、族长,该家普上写着其为人办事尽职尽责,实乃人效学之榜样,修祠续谱主持人之一,积极组织族人集资和采集续谱资料,误工不计报酬,功垂千秋。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陶青峰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要求为他家作主拆除挡在家门口的空坟,但是结果却让他很失望,他说,当地官员这样对他讲:“你们都是邻居,还要在寨上生活,你们就给对方讲点好话,道个歉就可以把坟拆啦,,我妈妈说,天黑我们要回家啦”。随后官员又说如果你不道歉就去起诉他,陶青峰说,他不可能向陶再雄道歉,“让我们向他道歉,太没天理了”。起诉陶再雄他又怕会花很多时间,现在他没上班也没有收入,家里还需要他这个顶梁柱去支撑。 陶青峰说,现在他们一家每天都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每当看到老人和小孩从坟头爬进爬出时,他的心如刀绞。 邦洞镇党委书记杨绍文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曾多次协调处理未果,“不是叫他们向陶再雄道歉,是让他们说些暖和的话化解矛盾,毕竟以后大家还要相处,再说陶青峰家又不愿意走司法程序”。杨绍文表示,坟肯定是要拆的。但需要双方配合处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v_chchao]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民请愿书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