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大革命革命4.0视频资料

查看: 3232|回复: 0
好书推荐——《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工业4.0作为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的国家战略,在传入中国之后,立马成为舆论的焦点。国家发改委在8月7日发文公告,将为工业4.0中核心的概念之一——物联网出台重大产业政策,媒体的热度更不在话下,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现在跟工业4.0相关的搜索页面已经达到800多万,国内知名的信息化平台e-works也制作了非常专业的工业4.0的专题,但对于很多用户,太复杂的信息化专业词汇,反而让很多从事商业的用户,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到工业4.0真正带来的跨革命影响和带来的全新商机。因此,博主在众多的工业4.0资料中,挑出一本比较具有系统性、描述更加“平民化”的书推荐给大家!由西门子公司工业领域首席执行官(CEO)鲁斯沃撰写,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材料——《工业4.0:即将袭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内容简介: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博主推荐的三大理由:
① 内容系统、全面。让读者可以清楚地知晓工业4.0的来龙去脉,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如何带动物联网等数字化工厂的发展。可以激发中国的制造业企业CIO思考,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快消品范畴的变革,已经辐射到制造业的设计生产流程。
② 语言“接地气”。虽然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外文翻译,但是文字非常通俗易懂,不是简单的堆砌晦涩的信息化专业语言,将每个概念都解释得很透彻。
③ 激发新产业商机洞察。这本书并没有大篇幅地介绍技术,而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阐述将来的变革和可能的新产业商机,特别是对于智能软件的展望,博主大胆设想,未来的三维CAD设计软件不再是设计到制作,而是设计和制作同时进行,或许将来的中望3D通过移动互联网,就可以直接操作实时控制数控机床、的加工进程了!
图片来源:博世软件创新公司(botch),2012
本文出自 中望3D官方博客,原文链接:l
该贴已经同步到
Powered by工业4.0终结工业革命:制造业将不复存在
有人认为,将是最后一次。制造业继、智能化之后不再有突破,制造业本身将不复存在。
2014年的热门词汇&&,是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2015年,随着新一轮的到来,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将出现颠覆性、革命性的转变。
谁能执掌未来制造业的霸权?
冲在最前面的是德国。2013年德国政府推出定义为&第四次&的《战略》,2014年概念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2015年日本率先响应,1月23日推出《新战略》。我国2015年也将出台《中国制造2025》这项十年战略规划。
可以说,全球正出现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2015年将成为第四次元年。而新一轮将对工业经济乃至大众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
第四次的起源
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第一次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第二次发生于19
世纪后半期的电力应用;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后半期,以&可编程逻辑()&为代表,实现生产工程的。被认为是机械化(第一次)、电气化(第二次)、(第三次)后的第四次。
未来十年,第四次将步入&分散化&生产的新时代。工业
4.0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进行实时管理。智能制造中的生产设备具有感知、分析、决策、控制等功能,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生产过程中,、智能诊断和管理系统通过网络互联,由程序控制上升到智能控制,从而制造工艺能够根据制造环境和制造过程的变化,进行实时优化,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
将在前三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实现新的制造方式。信息物理系统是指通过传感网紧密连接现实世界,将网络空间的高级计算能力有效运用于现实世界中。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设计、开发、生产有关的所有数据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产系统。
中,各个环节都将应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信息与物理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将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全面融合。由此实现智能工厂,生产出智能产品。相对于传统制造工业,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未来智能制造业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生产系统,能够智能判断产品属性、生产成本、生产时间、物流管理、安全性、信赖性和可持续性等要素,从而为每个顾
客进行最优化的产品定制制造。
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应用
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具体而言,包括生产设备联网实现自律协调作业的M2M,通过网络获取大数据的应用,开发、销售、ERP、PLM、SCM等业务管理系统与实际生产过程之间的协同。
第三次的,仅是将生产工程作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象大幅扩大。由此,工厂将不断进化升级,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中称之为由与服务互联网构成的&智能工厂&。
以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智能化&可在智能手机、、、等物品和服务中见到。则是要实现工厂本身的智能化。除了之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工业互联网&。
需要解决四大难题
是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是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是由传统制造企业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德国工作组的最终报告指出,实现尚存在标准化、复杂的系统管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保障等四大难题。
(1)标准化:工厂要对内外的各种物品与服务进行联网,那么,通信方式、数据格式等许多内容都需要标准化。
(2)复杂的系统管理:实际生产过程与各种业务管理系统协同之后,系统整体更加复杂化,对其进行管理将更困难。
(3)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适用于工业的、具有高可靠性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4)网络安全保障: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需要制定保障网络安全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未来,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同样的难题。因此,加强与德国在方面的合作,或将有助于前瞻性地解决这些难题,为未来制造业发展铺平道路。
第四次将是最后一次?
未来制造领域,信息技术将得到史无前例的深度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对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促进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和企业间的协同制造,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制造业互联网化或者工业互联网正成为一种大趋势。
就产品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渗透,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嵌入传统产品设计,使产品逐步成为互联网化的智能终端。汽车将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未来更将是一个网络产品,或者叫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终端,具有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互联网终端把汽车做成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体验工具。
从制造模式而言,工厂的集中生产将向网络协同生产转变。信息技术使不同环节的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现和动态调整合作对象,整合企业间的优势资源,在研发、制造、物流等各产业链环节实现全球分散化生产。这也使得传统信息技术企业有机会更多地参与到制造业之中,而传统制造企业则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企业生产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
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既然无论从制造模式角度来看,还是从产品角度来看,物质产品和服务都将被电脑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所取代。那么,制造业本身将不复存在,抑或制造业继、智能化之后不再有突破。
种种迹象显示,&&将是最后一次。
标签:&&[20]&&&&[16]&&&&[5]
[整理编辑:中国测控网]
工业4.0相关资讯
工业革命相关资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测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测控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测控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工业4.0的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德国提出,用来形容第四次工业革命,人们在这一阶段可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权威展览会
38%的网友读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以及其在军民两用方面的技术发展,开拓了中国人走向顶级国
33%的网友读了:
5月13日,由国防科技大学四院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海格通信集团合作研发的高性能多频多模基带
测控技术论坛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网友点击排行
4月末M2增速创历史新低[]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编号:ZX0064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革命高清视频素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