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锻炼在电器厂劳动中得到什么锻炼和艰辛

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帆风顺,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2010年初冬,当李清河把他那本沉甸甸,还散发着墨香的文集《踏地飞歌》放在我手上时,在喜悦之外,我感受更多的是一份艰辛的沉重。
我所认识的李清河魁梧、开朗,圆圆的脸庞上挂着自信却又谦虚的笑纹。与他交流,可以感受一份单纯和童心,感受一份至情至性。他敏捷的思维,对新鲜事物时时充满好奇的活力,常常让我生出许多的羡慕。
名片这样介绍他:山东企业界文学艺术联谊会主席、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商海儒风》杂志社总编、文企联谊网站站长、政协淄川区委员、淄川区作协副主席、淄川区总商会副会长、淄博东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可以看出,不论商海、文坛,他都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成功者。然而,在他56岁的年轮中,还蕴含着多少艰辛和付出、坎坷和磨难,还演绎着多少奋进的拼搏与成功的沧桑。只有走近他,聆听他,才可以翻阅那些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月,李清河出生于“蒲松龄的故乡”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办事处七里村。1963年,他走进村小(那时小学是六年制)开始了自己短暂的求学生涯。从一入学,他就以聪慧、学习刻苦、乐于助人引起了老师的关注。随之开始担任学习委员、组织委员、班长和少先队大队长。学习努力的他总是名列榜首,在三年级结束的时候,他就直接跳级进入到了五年级的学业中。1968年,由于他熟背毛主席的三篇短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被学校安排走校、串班介绍学习心得,并被评选为淄川区红小兵学毛选积极分子。
5月28日,他带着鲜艳的红领巾,跟当时建制是二里人民公社的7名代表在双泉村胡老师的带领下出席了“淄川区红小兵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聪颖刻苦的他在童年与少年的接轨线上画出了一幅广阔未来的美图。
但是,命运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不经意间就改变了人生的走向,而当曲折出现在坦途中的时候,就是人生考验的关键时刻。年幼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求学之路会在小学6年级被划上句号。关于这段经历,他在一篇名为《镢》的回忆散文中这样写到:“母亲和我商量:‘咱不念书了,读书人都臭老九了,你爹干昆仑木业社工人,还不因60年大饥荒回来,靠种几沟萝卜、几沟葱养家糊口,在生产队里能学到一门手艺很吃香……艺不压身,大了媳妇追上门。’那时我无法判断父母安排的对错。第二天我心里矛盾着,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师、同学、课本、课堂,迈出了进入社会的第一步。那是1969年8月1日。”痛楚隐藏在字里行间。那是一个时代的认识层面,他不能去评判,也无力挣脱!他只是认定吃苦耐劳是农民的本分,人不能因为命运而消沉,就是干木匠也要做最好的!当时的木工手艺大体分为三类:家具、建筑、模型。别人学习木工只是突出专学一项,而他则是“三管齐下”。从拉锯、解木头、伐树学起,他在汗水中释放着青春的活力。拉锯是与聋哑师兄为伴,无数日子在没有语言交流的寂寞中度过。可是大脑耐不住这机械性的日子,在此期间他借阅学习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名著和诗集,并写下了很多顺口溜和日记,从方块文字之间,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多想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写出一个诗意的个人世界啊。怀揣梦想的人,往往就是最勤奋的人。也就是这些诗的半成品,在他枯燥的生活中开出了朵朵文字之花,是这些文字慰藉了他的灵魂。由此,他与文字“缘定三生”,再也分不开了。虽然平时他学木匠是在副业队干活,但麦秋两季必须去地里干农活,副业队只留下值班的师傅。走进广阔田野的他,更是勤劳、虚心、认真地学习各种农活,不断得到队长和老社员们的赞许。在生产队里扬场上垛、扶耧撒种、耕刨收割,推车挑担,他都是走在前面,干在前面的那个人。那时他还不算是个整劳力,但生产队却一致认可他的勤劳,所以,让他挣到的是整劳力的工分。
三年学徒三年血汗,他的苦学、巧干也见到了成果。而学徒和学习写作的生涯也使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少年的老成。他的木工技术在四邻八舍有了名气,他便借助走乡串村帮工和出工的机会,开阔视野,洞悉事理。他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8岁那年,由于制作模型手艺逐步精湛,并且刻苦钻研图纸,副业队领导让他担任了木工组组长,并带领师兄弟们为一家机械厂做一批模型。由他负责做最复杂的拖拉机变速箱模型。那时为赶工期,他们加班加点用最快的速度完工了。可是,没过几天人家机械厂就把电话打到了副业队说:其它模型都很好,就是变速箱模型铸造出的铸件,无法细加工使用,要求赔偿人家50件废品变速箱铸造件的损失。副业队领导带着他来到博山区海眼村那家客户的厂里。刚进厂长办公室,负责人就劈头盖脸地指着他说到: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自己看看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吧。他定了定神,压住心火,不慌不忙,脸上带着如同往日一般平静的笑容说:让我去看看那些报废的铸件,如果是我做的模具跟图纸有差异,我个人承担全部的赔偿费用!空气凝聚了几分钟,大家被这个年轻人的沉着镇住了。随后,领导和师傅们与他一起来到一堆铸件旁,他蹲下身一一按图纸与模型和铸件测量对照。当他确信自己的模型没有做错时,说到:是不是这个突出的簰铣床铣平后装上曲轴有间隙,不能用啊?对方领导顿时惊讶了,目光聚焦在他的脸上。他没有一丝慌乱,坚定地说:麻烦领导和诸位师傅们再仔细对照一下图纸,我做的模型一丝一毫都没错,是你们把应该精加工的部位符号、标成了粗加工符号,所以铸件出来后,精加工部位的收缩量不足,铣床铣到精度时,轴按上就短了,有了间隙!这是图纸设计中出现的致命错误。同他来的副业队领导顿时有了底气,打圆场说:对错是难免的,你们改签图纸后,我们再商量如何修补模型吧。对方领导羞愧难当,硬是留下他们吃午餐,还破例上了酒。席间,他被请到贵宾的座次上,领导不住地亲自给他倒酒、敬酒,敬佩之意溢于言表。
回来之后,领导把他树成了先进典型,从老到少,大家都真诚的佩服他。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慕名上门找他的单位也越来越多。在建筑工地上,他以装门窗、支模速度快、巧干实干、质量过硬赢得了赞誉,建筑队就依照他的工作速度、质量制定、修改出了定额指标。从此他成为了建筑队的技术骨干和木工带头人。19岁时,在淄川区组织的行业技术、技能比赛中他又获得了综合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1973年6月1日,他加入了共青团,随后担任了团小组长、团分支副书记,1976年4月19日他担任了村团总支副书记,以后又历任民兵营长、治保主任、大队委员和恢复乡镇建制后的村委副主任等职,开始了在村中七年多的任职生涯。在此期间,由他负责的每项工作连年夺得市、区、乡的先进。他也成了青年人的“领头雁”。
在他的记忆深处,牢牢的烙印着两个鲜明的记忆:一是在1976年5月31天的日子里,他带领青年民兵打机井、修仓库、建大池,指挥农业生产,夜间带领民兵护坡巡逻,起草了全村(大队)所有单位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协助领导规范了村里的开支,单单义务劳动就付出了29天。那一年,他用义务劳动获得的补贴,带领村里的年轻人登上了泰山。在山巅,任凭劲风吹拂,他思考着一些人生的大命题。在物我两忘的空间中,他感觉到了自我的成长。也可以说,泰山之行,开启了他文学的慧根。
二是1977年初,那个难忘的日子。他被派到淄川拖拉机电器厂建筑工地帮助突击赶工期做门窗、模板。在那里他认识了著名诗人周雁翔老师。他被诗人那出众的文才和满腹的经纶所折服,决心跟周老师学写诗。诗歌,这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精灵,不是他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的人可以一朝一夕参悟和驾驭的。他回忆说:“那时,我连一些字和词都认不全,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啃书自学。但是,我热爱诗歌,我下决心要写出让老师满意的诗句。”就是这样的决心,让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文字中,他的烦恼、快乐都在文字间流泻。后来,他不断跟随周老师参加活动,又认识了牟玉章、董文林、王维之、韩青等著名的文人诗人。名师的熏陶和自身的不懈学习使他成为了诗坛新手,从1997年3月开始,报刊、杂志逐渐出现了“社员李清河”的铅字。他一遍遍捧读着,激动着,他认定了,文学之路再艰难,他也要走下去!后来,他成了淄博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中心创作组下属的一员,至今他还保存着淄博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的约稿函件。
他1977年的诗歌代表作《雨夜练兵》写到:是谁激怒了天公/发泄起暴雨狂风/闪电要把夜空扯碎/巨雷要把山林炸平/一声高亢的号音/压倒了闪电雷鸣/全连民兵集合待命/哈,整整用了三分钟/[按实战要求出发,天亮前拿下红松岭。]/连长刚作完简单的动员/刹时队伍消失风雨中……”那是从现实生活里打磨出的诗句,带着青春思想的温度,带着时代的底色。
在村里工作的岁月里,每逢春节,他都会组织起村里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到四邻八村走访演出。直到现在,他还时不时地演唱一下当年他参与演出的《龙凤面》、《借年》、《李二嫂改嫁》、《三月三》、《珍珠塔》、《沙家浜》等剧中的唱段。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白居易
当成熟逐渐替代了懵懂,当时光悄悄擦去了青涩,李清河的工作和写作热情更加高涨了。1973年,同一生产队的一名叫黄爱云的美丽姑娘闯进了他的视线。他回忆起那段美好的初恋,嘴角带着甜蜜的笑纹。那是秋天收割玉米的时候,队长吩咐说要男女青年自由结对。因为掰玉米、装车运输是一轻一重的活,需要男劳力和女劳力相互配合。队长的话音刚落,黄爱云就来到他的身旁,低声说:我给你拉车吧。他抬眼看到的是姑娘火热的眼神和羞红的脸颊。他也涨红了脸,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他们悄悄地走近了。洞悉了这段情感的生产队长满心欢喜的充当了介绍人。于是,美丽的黄爱云就带着对他的敬仰和挚爱,与他携手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温馨与美好的日子,带着他的灵感飞翔,在爱人欣赏与支持的目光中,他更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1980年,劳动业绩突出的他被淄川区二里人民公社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
1982198219833500
1986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年1月1日实施后,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二里乡党委、政府开始物色有独立工作能力的执法人才。当时的乡人武部部长吴佩宁推荐了七里村的李清河。就这样,他把家里“庞大”的致富项目全部转交到了妻子手中之后,又走上乡里土管员的工作岗位。重新回到组织的怀抱,他积攒已久的工作热情如同火山喷发,不可阻挡。几个月后,他的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独特的业务见解,使得大家不由地赞叹:吴部长真是慧眼识珠!
二里乡地处城郊,张(店)博(山)路、青(云)淄(川)路,济(南)青(岛)老路交叉过境。有了路、快致富的道理千真万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二里乡沿路的商业网点有100多家,有土地手续的却很少。实行了土地管理法就得依法办事,完善土地使用手续。他艰难的“攻坚战役”接连不断。如1989年,淄川区开始实行绩差地租、公路沿途用地有偿使用制度,一项全面清理违法占地的艰苦工作全面展开了。土管所就首当其冲的突击队,丈量测图、填表,计算收取土地使用费,巨大的工作量让李清河带领的土管所人员马不停蹄的加班加点。遇见少数的钉子户,他就耐心地结合实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付出换来了成功,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这项突出的工作事迹很快就以现场会的方式进行了宣传推广。1989年12月24—25日淄博市土地管理工作会议在鲁中宾馆召开,他同乡政府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
当时在农村,村民宅基地管理比较混乱,为了控制乱占耕地和擅自越权批宅基地的现状,上级土管部门试行了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规定每户占有二分半面积以内的少拿钱,超出的多拿钱,退出多余宅基地的不收钱。并在实行这一制度的同时完成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发证工作。
&“宅基地祖辈传,历代皇帝不收钱”。这是村民们固守了几千年的传统思维,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当这一切都变了的时候,接受和实施的交叉就使得土地管理工作矛盾不断。李清河没有怯阵,他在乡党委政府和区土管局的领导下,用娴熟的业务和坚韧的信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执法。而在当时的农村,依法管理工作中最难平衡的就是人际关系。庄里乡亲沾亲带故,大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态势。并且大家的目光全部盯在李清河的关系群体上。更有人当面说:你能过得了自己家人的坎,我们就无条件服从你的管理。话虽少,却沉重。这是现状也是现实。违法占地者有领导,有朋友,有同学,有亲戚,他只能横下一条心:秉公执法!
在宅基地清理中,全乡出现的百余起村民建房违法占地案子,其中涉及到李清河姥姥家亲戚的就有四起,本村三起。违法者到处找人说情,更是有人把李清河的母亲也搬了出来。母亲是通情达理的人,她说到:儿啊,权力是共产党给你的,你不能换了自己的人情。有难处咱娘俩一起担着。听着母亲的话,他的眼睛湿漉漉的。他知道老人重情,为了自己,母亲做出了多大的情感牺牲。按照程序处理完了案子,他跟母亲也遭到了不少的谩骂和白眼,可是,此举却有效的刹住了这股歪风。
1991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他,更是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实苦干,奉献为民。
1992年,上级号召机关创办实体。李清河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在镇领导的支持下毅然成立了“二里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几个月后又成立了“淄川区鑫兴实业总公司”,在为乡村建设服务的同时,经营钢材、水泥预制件、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并同时开工了五个工地,规划了建设了现在的凤凰生活区,拉开了二里镇房地产经营的序幕。与此同时,他还开办了红豆酒楼、红豆舞厅等实体,引发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引来了争议、羡慕、叹息……更是引发了全区各个乡镇相关单位的学习考察热潮,他的先进事迹也不胫而走。
1992年1月4日,山东电视台在《全省新闻联播》节目中报导了二里土管工作的事迹,迎来了省外3个城市、市内6个区县的土管工作学习参观团,争创了全国先进乡镇土管所。
1994年春,组织决定还让此时正担任着土管所所长的他在贾官村兼任党支部书记一年。就这短短的一年,他就为村里争取了资金,修建了村内水泥路,安装了闭路电视,开发了大床棕绳市场,加快了贾官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拓宽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成绩背后的付出大概是人们无法估算的。单算他的家庭副业损失,就让他贤惠的妻子几次流泪:家里的那一亩地葡萄没有及时埋土越冬,一场大雪下来冻死了三分之一,造成减产2000多斤,损失了几千元;木匠铺关门了;蜗牛养不下去了;就是小卖部也不断遭受损失。由于家里没有人手干地里的活,节气不等人,妻子只好自己下地忙碌,小卖部让年幼的小女儿照看。孩子太小了,根本应对不了突发的问题,有一次就被三个青年人用掉包计骗走了十几条烟……面对妻子的眼泪,他说:“个人的损失是小事,组织信任咱,把乡里的工作交给咱,干不好才是大事。”
这段工作经历中,李清河创作灵感迭出,他写出了几十多万字的稿件与材料。获得的表彰证书就有五六十本,两次被评为省级“土地卫士”,在建设淄博立志立功活动中荣立三等功,他的事迹被收入《华夏星河集》一书中。
由他创作的反映宅基地有偿使用工作的相声《砸大缸》、《自食其果》分别获得市、区创作奖,参加了市、区电视小品大奖赛汇演。他创作的山东快书《惜土节粮奔小康》,歌曲《唱唱宅基地有偿使用好》和《我是一名土管员》等被广为传唱。他在《我是一名土管员》中这样写到:我是一名土管员/时代重任挑在肩/基本国策永不忘/人民期望记心间/宣传《土地法》/珍惜每寸田/为保人类生存资源/护好良田和青山。/我是一名土管员/走遍塞北和江南/依法秉公去办案/正义凛然把地管/学习夏继良(注)/肝胆照人寰/为了维护国徽尊严/敢把热血洒江天。/我是一名土管员/城乡地政统一管/神州蓝图精心绘/滩涂垦成米梁川/拼搏为四化/节流又开源/土地改革冲锋在前/振兴中华谱新篇。(夏继良(注):是我国土地管理战线的第一个烈士)。
1994年8月11日,省政府撤消了二里镇、查王镇,设立了城南镇,他在镇上继续担任镇建委建设土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他管辖的面积大了,事务多了,领导的人员也增加了很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不断走访调研,很快就熟悉了环境。以前两个镇的土管城建工作联系的就比较密切,并且相互借鉴学习交流了不少好的经验。此次合镇,他更注意发挥大家各自的工作特长,发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他就规定自己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把前一天的工作进行小结,在把当日的工作排出方案。每天第一个向镇上提前上班的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再第一个把领导决定的安排给同事们。在采访中,我曾经比喻他是:心比比干多一窍。因为那时的他总是喜欢同时干好几件事。他回忆说:刚合镇不久李守政同志在一天早上(现任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龙泉中心所书记所长)向他汇报工作,说着说着不说了,我问怎么不说了,他说看你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我们当部下的感到没有尊严。因为当时李清河正起草一个文件,他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对李守政说:你一共汇报了四件事,一是关于公路沿线土地整顿扫尾的事。二是北石村一户村民宅基地超面积违章建设的事。三是区土管局业务科室考核的事。四是苏王村两户村民宅基地纠纷。是吧?他看到对方惊讶的表情,就又微笑着说到:一、公路沿线土地整顿扫尾还有10天完成,我们还有八宗地在调查绘图,绝对能提前完成。二、北石村宅基地超面积违章建设在村里影响大,昨天下午我已向镇分管领导汇报了,也和村里定好了,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就同有关部门和包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制止处理,一会你再打电话给村离,落实好到现场的人员。三、土管局业务科室考核是后天上午,你昨天下午放办公室的报表资料我看了,后天你去参加会就行。四、苏王村两户村民宅基地纠纷是老矛盾了,已经进行了几次调解,但是前天因俩家孩子打架的事就又闹起来了,村书记业已经电话告诉我了,我们下午去了解、调解。李守政同志当即就伸出大拇指连连称奇!
可是这一切,在1996年5月16日又发生了逆转……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沉浮。
1996年5月16日他正在淄川区劳动局开会,镇上领导连续五次呼他的BB机,后又发信息要他速回镇上有急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他立刻赶回镇上后,才知道是党委书记要找他谈话,内容是要调他到镇办的淄博市淄川区催化剂厂,担任厂长、党支部书记。时任党委书记的张永新同志深情地说:不要小看这次调动,这是需要你拿出“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勇气,需要接受放进“八卦炉”中进行锻造的一次任命,是对你个人综合协调能力的一次考验。该厂前段时间发生了员工伤亡事故,原任不好再继续在那里工作,镇上把他调到镇经委工作了。而对你的任命是从机关中5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来的,你要珍惜党委对你的信任,此次上任你将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但是人不能总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我们相信你会有办法去扭转局面的……
搞化工,绝对是门外汉。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一位机关干部,只有背水一战,没有退路。
上午十点,镇经贸委领导到催化剂厂开会宣布了党委政府的任命。单枪匹马的他就从机关转入了到了企业。一切又需要从零学起,又一场命运地挑战开始了!
他看到了笑脸背后存在着的不信任,还有那些甚至是挑衅的面孔。在他走马上任的次日,风凉话就从角落里飘了过来:李清河有什么了不起,他长着三头六臂?他凭什么来管理我们厂?看着吧,不出三个月,保管他卷铺盖走人。他对此一笑了之,因为他上任之前早有思想准备,早有接受挑战的准备,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接下来,他通过实际调研,毅然决然调整了几个中层领导,让真正爱厂敬业懂业务的人才走上管理岗位。而且抓住主要矛盾,亲自到死亡员工家中慰问,又同律师一起去保险公司为其家属争取补偿金。一系列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让大家,特别是难者亲属对她充满了佩服和感激。催化剂厂波动的人心稳定了,生产经营缓慢地好转起来了。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乡镇企业改制全面铺开了,催化剂厂首当其冲!镇经贸委对催化剂厂公开竞标拍卖的消息一发出,三个村庄和八名个人到经委参加了竞标程序介绍会,积极报名购买厂子。三天后他也参加了会议,会上有几名被当时被调整下来的厂中层干部,语言中带着讽刺和挑衅:“是螺子是马,今回要真正拉出来遛遛了……”当时的公开竞标拍卖报名参加费是1万元。他一次次进行着心里斗争,自己报名吗?不报名竞争就等于向命运低头,可是报名以后,自己还有信心把厂子干好吗?一时间,酸甜苦辣涌上心头,这个平时以幽默、开朗著称的汉子泪水夺眶而出。他无力排遣,也无力诉说。他打开自己的音响,拿起麦克风一气吼出了六首歌。唱完,他用力擦干泪水:我要报名参加拍卖竞争,哪怕中标后就是倾家荡产。就在距离报名截止时间1997年10月22日17点到来的前两分钟,他平静地到报名处拿出一万元现金说:“我报名!”镇经贸委财务科出纳接过钱开始点数,点到8千多元时,他开着的手机传来18点整的报时声……报名时间到了!由此,他成为唯一一个报上名的竞标人。在外面观看等待的人惊呆了,有些人的如意算盘顷刻间“灰飞烟灭”。有人说到:老狐狸,就算你买到手,也让你经营不下去。
他中标了。冒着风险忐忑的地购买了他付出了全部心血,经营了一年多的集体企业。可是,他太知道其中的风险了。因为就在竞标会开始后的几个小时里,他与几多好友、同学和会计,反复预测过购买工厂后的经营形式。96%的负债,要运转起来有多难,都是大家担忧的现实。大家都劝他放弃,因为此时他的两个都在淄博师范读中专的女儿,马上就要毕业分配当老师了,家庭没有了负担,个人也会重新走上镇领导安排的工作岗位,那多轻松啊!真是没必要再去担风险了。可是生性要强的他还是铤而走险了,他又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又投下了一次赌注。
那时集体企业的资产已经被割成了五块:一块归农行,一块归基金会,一块归信用社,一块归经委,一块卖给购买者。所有拖欠的个人工资、国家税金、个人和银行的借款以及评了三次上调评出的十五万净资产全部卖给购买者,欠款一律与债权人签合同,定期还款,现金对付。
23日,一夜梦醒时,法院就因资产不清、买卖不合理等原因封住了大门。封条在秋风中颤抖,他的心在秋风中瑟缩,他一方面找到镇领导去协调疏通各种关系,让法院解封,一方面开始筹集资金。这时,上级领导和亲戚朋友们都站了出来,大家慷慨解囊,一份份地凑钱帮他渡过了难关。生产恢复了。但是沉重的债务仍旧扛在肩头。他说:“那时,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几次闪过,为了我的这个决定,众位亲朋好友全被拉进了这个无底洞,我内心的那种感激和愧疚足够击垮全部的意志。有一次,就因为我还人家的钱晚了半个小时,人家就把我的车拦住了,污言秽语让我难过的无言以对。当时厂里因凑不起钱交电费,平日里感情好得如亲兄弟一样的电工师傅马上拉闸断电。借款利息到了二分五,刚刚改制的企业银行看见我进门就害怕。当时我想不能把工作的烦恼和压力说给爱人和孩子听,她们每天为我担惊受怕的,这些情况说出来只会让她们更揪心。我也不愿意给长辈添乱。在焦头烂额,举步维艰的时候,是诗歌伴随着我,我用诗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调节自己的心态,鼓足战胜困难的勇气。”
此时的文学已经化身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滋润他灵魂的灵丹妙药,照亮了他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深的融进了他的血脉。
人有付出,就有回报。刚改制的日子里,他吃住不是在厂里,就是在出发跑经营的路上。在厂里他就同员工一起在岗位上操作,探索更合理的定额,用节能降耗的方式来提高收率、提高利润。他还请来工程师一起研究解决技术瓶颈,上新项目、新产品。外出联系业务时,他多数是坐硬座车,住大众化的宾馆,时常用方便面充饥。
他是一个注定会成功的人,因为我们知道:不是一朵花得开放几次才能慢慢像一朵花,而真正的梅花,只要凛寒开放一次就是一朵坚强的寒梅!2002年8月,他当选为淄博市总商会化工行业商会副会长。同年被邀请到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午间801企业家栏目接受采访;其节目和内容获得了淄博市广播电视新闻三等奖、山东省广播电视新闻二等奖、国家广播电视新闻三等奖。2003年他被上级提名为政协淄川区委员。
2005年,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化工厂需要搬迁。经过半年多的考察,最后决定搬迁至淄川区龙泉镇一处废弃的采石场内。
搬迁,又是一场资金与体力的消耗战。
他先是去上海招商引资,解决燃眉之急。然后,与建设者一起投入了这场新的战斗。去年,我曾参观过那个隐在山腹之中的化工厂,当车子艰难地沿着满是碎石、泥巴的陡峭山路向下行驶时,我的手心里全是汗。大山深处除了机器的声响,空寂的只剩下风声。在他依山而建的办公室里,望着山头的积雪,听着暖气片释放出的“嘶嘶”气流声,看着他张贴在墙上的经营工作照,还有那平坦的甚至有些园林味道的厂区;那在建厂中保护起来的粗壮的大榆树;还有那三五成群盘旋在悬崖边的野生鸽子群;那些逐食在花丛内的可爱狗狗、栖落在树梢上的鸟儿、嬉闹在院子里的鸡,也好像在诉说工厂与自然的和谐。我的好奇心被勾起,静静地随着他的讲述,回到了那个初建的年代:
这个山坳与公路的落差近三四十米,坑洼不平的山地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为了平整出建设用地,他们破险石,开凿通道就用去了近一吨的炸药。几十台挖掘机、装卸机、自卸车,挖运回填土方超过五万平方米。经过四个多月的连轴苦干,耗资二百多万元,硬是在这空寂的山坳中造出了一方平坦之地。搬迁工厂时,他吃住在工地上,人晒黑了,累瘦了。他以一种让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大家。村里的干部群众来了,相邻的兄弟单位的朋友们来了,大家齐心协力,经过近十个月的拼搏,一个设备先进、安全环保设施达标、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配套建设的 “淄博东宏化工有限公司” 新厂区屹立在山坳之中。
2006年7月19日,在由时任淄川区委副书记、区长刘东军的带领下,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到公司巡视并举行了隆重的剪彩巡视仪式。
在他公司的网页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介绍:“淄博东宏化工有限公司是淄博市总商会化工行业商会副会长单位,位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始建于1980年9月,现有员工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人, 占地面积18666平方米,固定资产500万元。主要生产‘大弘’牌: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亚磷酸、丙酰氯、乙酰氯、丁酰氯、戊酰氯等产品,年产总量6500吨,广泛用于医药、农药中间体做催化、 氯化剂及塑料、水处理等行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药厂、农药厂、塑料制剂等厂家。公司产品以质量稳定、价格合理、诚信守约、服务热情赢得用户欢迎!”
&&& 飞跃,得益于放权和善于用人。在2006年新公司法实施后,他大胆改革启用年轻的李锋任总经理法人代表,并实行财务授权监督制度,把公司的安全生产,环保质检,经营责任由一人负责变成两人负责,按标准化把责任分解到各个车间,科室的员工。2008年公司通过了山东省二级安全标准化验收。2009年,公司获得了淄博市总工会授予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了淄博市“民企帮村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现在公司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三千多万元,人均年度纳税有时达到了两万元,并在运作新的招商引资技改项目,计划向年销售亿元的目标进发!
公司搬到龙泉镇后,他用业余时间了解镇上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渊源,写出了洋洋几百行的诗歌《走进龙泉》,被收录到了《聊斋园》龙泉专辑中。由他做词、山艺刘晓鹏谱曲的“龙泉之歌”被定为镇歌,广为传唱。
不久,李清河当选为淄川区政协委员。在几年的政协会议中,他提交过:“关于制定税收是考核招商引资唯一标准的建议,建议上级取消对乡镇招商引资数字考核”、“关于张博路收费站对区域内收费不合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多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等有份量的提案,上级都对提案给予了办理和答复。当知情人驾车通过张博路淄川收费站,享受淄博境内车辆免费通过的待遇时,都会对他生出一份感激。他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每年会议期间都创作出诗歌然后再用喷绘的方式制作出来表示祝贺。他的诗歌宣传时事,讴歌家乡,成为淄川区两会期间的一道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也让他名贯武汉。1999年12月,李清河出差到了武汉,就要返程时,有朋友告诉他说:他的业务单位武汉制药厂正在举行60年厂庆暨诺佳挂牌庆祝活动,要他一定要前去祝贺。可是此时他身上的钱已经不够支付贺喜的礼金了。灵机一动,他一进门就专心研读起了武药的发展历史,半个小时后,他即兴写出了一首诗歌:“从太行山脉/到江汉之畔/从零的起步/到雄居中南/武药从小到大/风火火迎庆六十华诞/忆往昔&烽火连/武药前身庙里建/冲破敌人的封锁/采药敢攀峭壁崖/泡菜坛&&当坩埚/战士巧手搓灵丹/首创柴胡注射液/中医西制领了先/艰苦奋斗打天下/宝贵精神代代传/看今朝&&业绩显/厂区装点赛花园/原料药产三千吨/二百多种针剂片/产品荣获银质奖/诺佳系列新齐全/产值年逾三个亿/出口创汇超千万/敢为人先武药魂/开拓进取谱新篇/望未来&&任重远/跨越世纪宏图展/抓住机遇图伟业/参与世界大循环/追求完美永奋进/诺佳明天更灿烂 ”没想到,厂长在庆祝大会上当场宣读了这首诗歌,并非常感慨的说:“李清河先生的诗句振奋了精神,深化了我们的企业文化内涵,它比多少钱的贺礼都贵重!”随后,该厂专门把这首诗贴到了厂区里的壁报栏内、登在了厂报上,成为武药60周年庆祝活动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内睦者,家道昌。
在李清河的支出预算里,总存着一个项目:那就是公益投资。仔细采访之后,我才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幕后慈善家!他不张扬,不浮夸,用一种正直,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着高尚的爱心!从他创业起,就开始了慈善捐助活动,至今已经累计近百万元了。在他的一篇散文《那场毛毛雨》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次捐助:“2004年的春分前后下了两场小雨,满坡的小麦起身拔节,向大自然展现自己的生命力,春风吹拂碧绿千顷,麦浪一波一波的确实风光。……镇上分片的领导让我捐一万元,当时对我发展中资金十分紧张的小企业来说,是个小跟头,但我同爱人反复商量,还是决定捐这笔钱,因为我的孩子都因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及教学质量等原因,都到东街小学借读,镇上按上级要求审时度势争创‘教育初步现代化’是大快人心的事……在全镇要召开动员大会的前一天,镇领导找我谈话:‘经研究,决定让你代表全镇民营企业在会上作发言
!’‘可不行,人家山川集团捐款十万元,我才一万,我发言会让人家笑话的,不行不行。’我说。‘正因为你是小企业,比较困难,还响应号召捐款,能代表一方面,镇上相信你的口才,能起鼓动作用,好好准备吧!’”
我联想起跟他认识以来所知道的,他组织的一些慈善义举:放生、帮助高位截瘫的诗人焦念红、给贫困人群施舍捐助等。还有他平时讲过的那两个真实的小故事:一是有一次他在跟朋友吃饭时知道了一个小男孩的不幸遭遇,那个非亲非故的单亲孩子面临流落街头的悲惨命运。他听完,坐不住了,饭也不吃了,拉上朋友就去看孩子。第二天他就捐助给孩子2千元,让他迈进了技校的大门。后来,这个孩子毕业了,并且找到了舒心的工作。他们书信往来了很久……二是在2004年的平安夜晚上,当时下了一天的雪,天冷路滑。李清河应新华制药厂的客户邀请从淄川赶回张店参加晚会,他的车走到淄川立交桥时被堵了近半个小时。突然一名在车丛里转来转去的女孩敲响了他的车窗玻璃,他降下玻璃问有啥事,女孩说能不能打他的车去张店。当他仔细看清对方是个学生时,就让冻得两腮发红的女孩上了车。女孩说:我转了好几个车,看到你面善,一定是个好人,而且你的车号是2006,好像是政府机关的。他呵呵一笑,询问对方的情况。经过交谈,他才知这是个新入学的大一女生,她是想去张店见好朋友一面之后就离开人世。原因是父母逼她在淄博师范学舞蹈,她不愿学,就与家庭闹僵了。在车上,李清河开导她说:父母是好心啊,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有二个女儿,都是师范毕业的,她们的学业中也倾注着我们的心血,当时学专业也发生过争执……一路上他与女孩聊了好多人生哲理,又约她和朋友一起吃晚饭。席间,他与女孩的朋友一起耐心地打开了她的心结。可是,饭后女孩还是不愿意回家,非要去桓台同学家,李清河只好用手机让她打通了同学家的电话,联系好在哪里接她,又出钱打上一个的姐的车,嘱咐好司机一定把女孩送到桓台约定的地方,让同学接上她,他还细心的记下了车号。一个小时后女孩用同学家里的座机给他回了话,抽泣着感谢他,并表示再也不会寻短见了,她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冒着寒风找了她五六个小时了,此时也已经给母亲打过电话了,明天上午就回家。后来,女孩子开始了愉快的学习生活,并在来信中深情的称呼他: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父亲!一个半月后他父母知道了这件事的经过,专门到厂里表达了谢意。
善良就是一种大爱,这种爱就来自那高尚的人格深处!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士后面,定会有个贤惠的妻子,定会有个美满的家庭。李清河就拥有这天伦的幸福。在采访过程中,我总听到大家用儒商、孝子来比喻他。当细细回顾他走过的历程之后,就感觉到了这些称呼的贴切性。他16岁开始干活挣工分补贴家用,而他的三个兄弟都比他读书的时间长,他从没计较过。农村养老是个敏感的问题,他不等不靠,带头孝敬老人。冬天买取暖煤,平时给老人零花钱,生日及节日早早就买好礼物备好喜金。爱人黄爱云更是把老师平时的生活照料无微不至。李清河常说:老人养育我们不容易,他们从旧社会走过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就要尽全力赡养他们,让他们好好享受晚年。他经常和爱人一起陪老人去洗浴中心洗澡,做按摩。有一次他与妹妹一起陪母亲去洗浴,洗浴中心的大堂经理知道他们兄妹是陪老人来的,感动不已。她说:“陪快八十的母亲来洗浴、按摩的儿子,我是第一次看到!”
父亲去世后,他更加关心母亲的健康和日常的生活。他与爱人把母亲接到张店的家里住。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陪老人游植物园、逛商场,让老人享受舒适的日子。但是故土难移的老人还是执意要回到乡下,他怎么挽留也无济于事。他知道兄弟姊妹们都忙于事业,虽然夜里能轮流着去护理母亲,但难解老人白天的孤单。他让爱人去说服母亲住敬老院。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人家无儿无女才去的地方,我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不去。”见爱人说不服,他又同兄弟们一起去做工作:“那是原先的老黄历了,现在有条件的才去敬老院,那里24小时有人值班照顾。最主要的是有很多老人能在一起说话解闷,你去试试看好吗?”就这样,老人住进了敬老院,也逐渐地适应了敬老院的生活。他和家人更是隔三差五地去看望母亲,送些母亲爱吃的零食。每次去,母亲就喊他:“三娇娇。”但他从小就有个不喜欢叫娘的习惯,母亲嗔怪他不叫,他一开口就说:“我的3000娘哎,我这可是一次就叫了好几年的娘了。”时常逗得母亲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捧肚大笑。
李清河的孝心四邻八乡有名,而李清河对女儿的培养更是美名远扬。他深知自己读书少的难处,就决心把孩子们培养成才。有昂扬好学的家风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和影响。他时常用写作激励女儿,每当有人谈到他的诗作时,女儿们都会非常高兴和自豪。
女儿从三年级开始他就安排她们到城里小学去借读。大女儿第一年参加升学考试,没考向往的淄博师范,李清河就让她回镇上复读。女儿上了半天学就不愿去了,哭着说人家笑话她。晚上,他耐心地做女儿的思想工作:“他们笑咱怕啥啊?战国里的苏秦考了三年,人家也不丢人,最后六国拜相,名传千古……”
二女儿在临近读完三年中专时,李清河就鼓励她再考大学。女儿起初没想通,不想再考。可到了报名截止的当天,女儿变卦了,非要他马上去教委报名。由于当时师范校规是不让报考的,必须从其他中学报名,他马上找在教委工作的李明翠小姑,帮忙协调关系,通过淄川一中报上了名。为了鼓励女儿,也为了加强教师对女儿的辅导教育,他请一领导和几名教师吃饭,领导带着一些担忧说到:“正常读三年初中的考生多数都考不上。你女儿读小中专课程差了十万八千里,英语课没学,这次考试真是难于上青天啊。”李清河坚定地说:“就给孩子一个冲刺的机会吧,我相信她!”就这样他每天换着花样给女儿调整饮食,增加营养。二女儿李娜突击学习了两个月,最终以上游成绩考入了苏州铁路师范学院。考完试李娜的嘴累歪了,他与爱人一起安慰她并陪她去矿务局针灸治疗。当大红的入取通知寄到淄川一中时,先前表示担忧的那个领导马上通过区教委找到了李清河,特意请他们吃饭,表示祝贺。他感慨地说:“孩子的潜力真是不可估计的,这与家长的培养教育,与学校的紧密配合都是分不开的。我们以后会鼓励学生们向李娜同学学习的!”当时酒桌上的热烈气氛让他至今难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师范学校开始鼓励学生自主报考大学了。
1999年初秋,李清河全家送李娜去苏州报道,同时他顺便奖励女儿到上海旅游了一次。登上上海明珠塔,他意味深长地拍拍女儿的肩头,用坚定的目光望着远方。他知道,女儿已经读懂了他的心事,女儿飞翔的翅膀已经张开,远方还有更多的成功在等待,也还有更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在校门口与女儿分手时,他看到爱人的泪水早已流淌了下来。他只好强忍住那串串幸福和挂心的泪,鼓励女儿好好学习适应社会,不要虚度时光,要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多学知识锻炼自己。
现在他的大女儿李莉已经在淄博市中心城区学校任班主任,李娜毕业后也以优秀的素质和技能,应聘到上海一家中学任教。两个女儿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每当回顾成长的历程时,她们都非常感激父母为她们的无私奉献和付出。她们难忘,当年父亲风雨无阻从乡下到城里,来回往返10多里地接送她们上学的的经历。她们难忘,父母对培养的投入和执着。她们难忘,那些艰苦岁月里父母给予她们的温暖……
每当外孙和外孙女绕膝欢笑时,就是李清河夫妻最幸福的时刻!
2005年他们被评为淄川区“十星级五好家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李清河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外向、幽默,善于学习,喜欢时尚、新潮,喜欢用最新的电子产品,从BB机到大哥大,MP3、3G手机,上网本,胶卷相机、数码相机等等,都是不停地更新换代,尽情享受着信息时代的科技成果。
就是因为酷爱,他追求文字半生,就想结出几个飘香的果实。他常说:职业不等于事业,追求而得的精神硕果是物质之外的最大成就!于是,在2010年他为自己定出了精神事业的目标:以自费为主成立淄博企业界文学艺术联谊会;建了一个文企联谊网站;创刊《商海儒风》杂志;出版两本自己的文集。
建设文企联谊会,是创举,建设一个文企联谊网站,是创新,已经出版了三期《商海儒风》杂志和个人文集,是心愿。
他自费创办的淄博企业界文学艺术联谊会是经过市民政局的登记,由市文化局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团体。是组织淄博地区企业界文学艺术作者进行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陶艺、食品、旅游等创作采风活动,举办会展、文学艺术培训及服务会员著作的出版发行,创办《文企联谊》网站,创办《商海儒风》会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内交流活动等为主要业务的活动基地。在成立大会上,他当选为联谊会首届主席。
2010年&9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淄博企业界文学艺术联谊会刘池水先生到联谊会视察时说道:“联谊会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领导的重视以及文学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和支持。现已开展了三十多项活动,搭建出一会(联谊会)一站(文企联谊网)一刊《商海儒风》的好平台,在省内乃至全国积极探索出了企业文化、文学艺术合作的新路子。今后应该加大与各企业的联合力度,强化服务意识,把文企联谊做大做强。我之所以出任联谊会名誉主席,一是基于对文学艺术的追求爱好。二是基于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创业、发展艰难的理解。三是对企业家为社会奉献精神的敬佩。四是我了解李清河同志的敬业和执着以及他对文学的酷爱。我相信也经时间证明,他有能力、有热情、更有好点子把联谊会搞好,而且联谊会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全国各地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已经形成了蓬勃向上,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今后,请大家集思广益,以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在淄博召开为契机,挖掘齐文化,研究聊斋文化,为建设淄博文化强市和现代文学艺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在会上,李清河自豪地说:联谊会的成立,是双剑合璧思维的完美体现,不但标志着为淄博当地和更广大地域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内容和动力,而且,通过《文企联谊》网络平台的运用,也为企业界与文学艺术的联姻增加了一条更现代化的渠道,势必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其创造性的示范作用,推动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更紧密地结合。
网站的建立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的《踏地飞歌》已经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岁月拾零》近期内也将面世。这两本纵跨了三十多年时空的集子综合地展示了他创作的旅痕,揭示了他成长的经历。在著名文学评论家、《山东文学》编辑室主任朱多锦先生为《踏地飞歌》撰写的题为《探索执著&
收获可喜》的序言中,我读到了这样的评述:“李清河先生几十年一直致力于诗歌写作的追求,最近将结集出版题为《踏地飞歌》的诗集。捧读厚厚的诗稿,我是既感慨又感叹,清河先生从小读书只到五年级,可他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决心用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不凡的人生之路——其中,他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支笔,于是他写:写诗歌、写散文,写通讯报道,主要是诗歌。
下面是我(序者)读清河先生的新古体诗的美感感受:
翻开诗集《踏地飞歌》,我们发现在第一辑的新古体诗《父亲山》后依次是新古体诗《游华山》、《凤凰山》、,《游齐山》、《大雁塔》——此都是属于记游类的,读这样一些诗,我感到:一是磅礴的气势,如滚滚江水直泻而来,在感觉上那是意境连贯、直追、无碍、汹涌、澎湃,……;二是细致入微的情思,那是感到诗人的情感洋溢于点滴之处,末节之间,……。又是磅礴的气势,又是细致入微的情思,这仿佛是矛盾的,其实诗的成功之处正在这种美感的矛盾中,只有这样才有审美感受的反差或落差,由此出现的是诗的相互昭彰的美感感觉,这是耐人寻味的。在一首诗里,诗人能给读者缔造出这样以极具反差的美感感受,而且又只在蕴涵之中,这是不易的,没有大量的写作求索的功夫是办不到的。”……
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顾广梅教授为《踏地飞歌》撰写的题为《诗心&诗情
&诗美》的评论中,我们也读出了赞许与期盼:“捧读他厚厚的诗稿,那一行行优美整齐的诗句使我们触摸到诗人美好真诚的赤子之心,也使我们感受到他如火如荼的生命热情,我们仿佛和诗人一起,且行且歌、如醉如痴。
一、踏地飞歌,诗心绽放
三万余字的诗集《踏地飞歌》,首先向我们敞开的是清河先生那颗热烈执著的诗心。所谓诗心,从广义讲,就是为创造真善美的人生而不倦追求的生命的诗意境界;从狭义讲,则是用一颗审美的心去审视世界,发现世界所蕴藏的诗意诗境,最终外化为诗。简言之,诗心即审美之心。有了诗心,人类才有可能实现精神的自我超越、心灵的自我净化和生命的自我警醒。
二、豪放酣畅,诗情奔涌
读清河先生的诗,总感觉其中最能吸引人的是他那铿锵豪放、酣畅淋漓的诗情。“情”是诗歌的生命,有了“情”,诗歌才可能具有艺术审美的感染力,才能影响人,打动人,实现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
古今融合,诗美醇厚
清河先生对诗美追求的执著,是可以从他始终致力于旧体诗的创作管窥一二的。从形式上看,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藏头诗等旧体诗在他的诗作中一一出现;从内容上看,叙事诗、咏怀诗、悼亡诗、四字酒歌、和诗等旧体诗也全都囊括进诗作。
面对清河先生洋洋洒洒的诗行,想起他对文学的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对弱者的帮扶,我不由觉得用宗白华所谓‘完满高尚的诗人人格’来结束这篇短文或许是可以篇末点睛的。”……
这些深刻、厚实的评论,足以让我们感叹李清河在文学追求层面上的成功,并且也对这位儒雅的商人生发了深深的敬意!他在网络上的名字叫“绿洲小草”,这是一个谦逊又博广的名字,有爱的人间处处绿洲,有绿洲的人间芳草遍地!他怀着绿色的心愿,满怀激情地在商海、在文坛上耕耘着,那绿色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走近他、读懂他的每一个人……
也许他对文字最初的追求只是为了表达心中对生活对自我的认识,但是,几十年来,他也用自己无数的成绩与成功诠释出了文字与生命的恒远含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他是商海上乘着文学的劲风畅快而行的智者,他是文学田野中耕耘、收获着的哲人,他用自己饱蘸心血的笔触写出了辉煌,更写出了一种独特的生命风姿!
&&&&&&&&&&&&&&&&&&&&&&
&&&&&写于峨嵋山下
发表于《世纪人才》《领导科学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