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要4000字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要4000字 10
不要网上复制的!!!
分数全部奉上!!
浅议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的膨胀问题摘 要】本文试通过数据的变化和比较指出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快速膨胀的现状,并进一步从相关理论和我国的实践两个角度阐明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针对日益增长的行政管理费用,只有从财政预算、机构改革、运作机制等多个角度采取积极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规范。  【关键词】行政管理费用 增长 原因 规范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增长现状行政管理费用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行政管理费是用来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各种费用,主要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外事机构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包括人大、政府机关、政协、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行政管理经费。近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迅速,膨胀现象严重。1.行政管理费用的绝对量持续增长。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从亿迅速上升,到2006年为5639. 05亿元,增长了近114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1%。
  2.人均行政费用负担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人均负担的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5.50元上升到575.97元,增长105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仅为42.22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26.38和25.07倍。3.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过高。到2006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3.95%,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4.38%,同时也远远高出其他国家。(有统计资料显示行政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如下:印度(2000年)为6.3%,法国(1997年)为6.5%,加拿大(2000年)为7.1%,俄罗斯(2000年)为7.6%,美国(2000年)为9.9%。)4.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率长期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率(如图2)。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引用“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这个指标,定义为“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它反映了“财政支出的边际增加量中用于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数量”。行政管理费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相应增加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够消消耗全部的财政支出增长,还应当用于政府其他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因此,“行政管理支出弹性”应以大于0、小于1为宜。不过,从统计结果(如表1)来看,这个指标的表现并不是太理想,很多年份大于1,甚至达到了1.81,严重偏离了适宜范围。
  从以上统计数据的变化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过速增长已经十分明显,这与中央前五次机构改革的目标相违,更与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理念完全相悖。  二、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1.三种理论的解释。1. 1瓦格纳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考察欧美和日本的资料后分析认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工业化的进程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赋予了政府更多的管理职能,行政支出便随之增加。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瓦格纳法则,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有其必然性。1. 2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具有“内在的”扩张性。学者威廉·尼斯坎宁指出政府官员个人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官员所在机构的预算规模呈单调正相关关系。由于权力同部门控制的资源成正比,官僚对于权力的追求突出表现为对预算的追求。对预算的追求又导致官僚们对组织规模的扩张要求,从而进一步促成了行政支出的增加。“自利”的公共行政人员最终引起了政府规模和行政支出的不断攀升。1. 3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是指在非对称信息下,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将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公民作为委托人将部分权利和资金让渡给政府,而政府则作为代理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信息不对称状态下,政府中的人员往往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利和资源而忽视公民对于优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和增长都超出了公民意愿和可承受范围,却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和遏制。2.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管理实践中的问题。2. 1财政管理的缺陷。这主要表现在:①预算支出的“基数加增长”方法产生了增加行政管理费用的正向激励,鼓励了各个单位人为地增加不必要的开支以获得更多的预算分配;②预算的约束性较差,预算约束软化和预算外的大量资金严重影响预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行政管理费用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③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作为唯一监督主体的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力度较小,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我国政府行为透明度不够、社会监督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也是财政管理中不能回避的问题。2.2行政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我国以削减机构和人员作为目标机构改革都以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在膨胀的”的怪圈为结局,由行政设置导致机构的臃肿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很多部门和机构设置了大量的副职、虚职,互相推诿、人浮于事。此外,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不仅仅要供养行政部门,还要对人大、政协、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的支出负责,这进一步增加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压力。2. 3缺乏完整的绩效考核和责任机制。虽然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受到了很多的质疑,目前却因责任的主体并不明确而无法有效问责。缺乏完整的绩效考核就无法将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主体,也就没有节省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激励。2. 4腐败与浪费问题严重。公款吃喝、私用公车、豪华办公楼、旅游会议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都打开了行政费用增长的大门有些行政人员更是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节流行政管理费用,很多行政管理费用流入了私人“腰包”,造成了行政管理费用的大量流失。(上转第63页)(下接第76页)  三、规范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措施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关注预算制定和实施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问题。首先,严格执行《预算法》,并加快相关的配套法律建设。其次,逐渐转变预算支出的方式,进一步严格预算的执行环节、加快预算外支出纳入预算的步伐。同时,要加强预算监督机制的建立,如果有可能应该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核监督部门,补充人大的监督,使其更加专业。最后,要继续加强政府的透明化进程,促进公众监督建设是规范预算管理的又一重要途径。2.继续精简机构和人员。机构膨胀和人员过多是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加的直接因素,政府的行政改革尤其是机构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精简机构和人员的目标更不能改变,在接下来的机构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完善机构设置和公务员任用方面的法律。3.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实现责任到人。政府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竞争、缺乏减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激励。要完善政府部门内部人员和机构的竞争机制,并在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中纳入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相关的绩效指标,关注行政管理支出的“成本———效益”,将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责任明确到人,配合“问责制”的实施,使得每一个行政人员、每一个行政部门都成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的责任主体。4.大力打击腐败。制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等支出的规范和监督,并加强对公务员收入的监督、增加腐败的查处和惩治力度、遏制腐败。5.树立节约型政府的理念。“公家的钱”不是从自己腰包里拿,自然是不花白不花,铺张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除了建立一定有关行政管理支出的约束型考核指标外,还要在行政人员和政府机构中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和节约型政府的理念,从主观上规范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参考文献:[1]谢夜香;陈芳.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J].财政研究, 2008年06期.[2]刘昊.论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及控制[J].现代商业, 2007年12期.[3]赵东辉.浅析我国财政支出功能结构对公共财政的偏离———以行政管理费支出为分析视角[J].特区经济, 2006年08期.[4]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5]闫嫣.我国政府管理中的行政成本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
其他回答 (1)
给你推荐个写论文的高手吧
这个肯定没问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当前位置: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学生:陈文锋 年 级:2010 级春专 业:行政管理班 级:2010 行政管理专科班 学 号:4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竹山县安监局 目录<
br />内容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二、 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5 ??????????????????? 三、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6 ??????????????? (一) 投入严重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6 ????????????????????? (二) 人才流失严重? ? ? ? ? ? ? ? ? ? ? ? ? ? ? ? ? ? ? ? ? 7 ????????????????????? (三) 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 ? ? ? ? ? ? ? ? ? ? ? ? ? ? 7 ???????????????? (四) 人口增加,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 ? ? ? ?7 ? ? ? ? ? ? 四、 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 ? ? ? ? ? ? ? ? ? ? 7 ???????????? (一) 体制上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8 (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8 (三) 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 ? ? ? ? ? ? ? ? ? ? ? ????????????8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 ? ? ? ? ? ? ? ? ? ? ? ? ? ? 9 ????????????????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 ? ? ? ? ? ? ? ? ? ? ? ? ? 9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9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9 六、 科学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 ? ? ? ? ? ? ? ? ? ? ? 9 ????????????? 内 容 摘 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 这项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 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 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必须充分认识其 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 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 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 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 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 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 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 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 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 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 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 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 村。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 “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 新的形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 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 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 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 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 共享发展成果。 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 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 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 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 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 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 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 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 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 城镇化同步推进, 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 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 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 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 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 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 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 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 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 等建设, 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 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 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 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 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 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886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7%。其中,城镇固定资 产投资 75096 亿元,增长 27.2%;农村增长 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 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 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 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 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 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 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 大差异。如河南省 2003 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 601 元、小学 为 768 元,而农村则分别为 539 元和 728 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 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 5%到 10%的适 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 15%到 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 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 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 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 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 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 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 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 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 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 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 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 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 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 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 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 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 严重问题。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 1 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 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 13215 万人,增长 11.66%,平均每年增加 1279 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 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 750 多万人。同时,在农村 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 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四、 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 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 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 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 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 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 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 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 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 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 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 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 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 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 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 第三,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 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 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 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 促检查。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 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 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 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 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 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 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 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 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 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 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 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 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 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 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 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 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 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 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 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 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 分发挥作用。 六、科学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从 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 明显、更突出。而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了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新农村 建设。 某些地区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 目前,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群众积极性不断升高,地方政府也在全力推动,主流 情况是好的, 但是有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 一种倾向是中央决定新农村建设后, 有的地方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与要求,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 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简单地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搞工程建设,盲 目地搞运动,有能力要干、没有能力也要干。另一种倾向是惧怕做农民工作,怕 接触农村的工作,担心矛盾复杂、政策性强、不易把握,担心没有钱不好做事、 做不好事,不愿意负责任。 著名旅游规划策划机构――北京绿维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认为: 城乡有别因地 制宜有特色者生存。我国城市规划历来得到政府、学界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也取 得了不少成就, 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将城市规划的经验照搬到农村规划建设中来 呢?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 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1、因地制宜------全国现有村庄 320 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 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 治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和完善。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庄整治,凡是能用的或 者经改造后能用的房屋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农民急需的是配套道路、供 水、排水等设施,改变村容村貌。 2、量力而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 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 入,新农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3、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 原有风格、原有绿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农村若是失去其特色, 只会变成一个个微型城市,很难吸引到适合的投资与寻求 差异化的城市游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 调查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具有重大的历 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 点和重点。 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 项重要历史使命, 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多予、 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 一个较大的提高, 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 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 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一、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 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目标。 1.新农村建设内容: 200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新农村 建设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 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 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 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 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 文化、 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 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 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 环境明显改善、 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 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 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 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 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 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 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的愿望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 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 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 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 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 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 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 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 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 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 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是缩小 城乡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 的农村工作,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 筹发展,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 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 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 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让农民了解 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 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放在首位,摆在突出的 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工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 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农村“六小工 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 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 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新 农村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了,而在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又如何呢?对此,我 利用暑期返乡时间, 对我家乡人民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农 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 因此我村庄可以看做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 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1. 时间:2012 年 8 月 17 号至 2012 年 9 月 7 号。 3.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2.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茶厂村 。我入户咨询和提问,并做了较为系统的、详细的记录和统计。 4. 内容:分别 对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想法以 及意见做了详细的记录, 尤其对新农村建设以来对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内 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5. 家乡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镇西北向, 离镇 1.5 公里,距离县城 75 公里。村内有 1 条主要道路,宽约 6 米。现有耕地 面积 2160 亩,人均 1.4 亩,全部为旱田。村总人口为 1202 人,其中校训文化 50 人,初中文化 300 人,高中 60 人,大专以上 23 人。老人、儿童以及迁出户 口的学生不在统计之列。村年总收入为 460 万元,人均年收入 3800 元。村民的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就村民的生活条件而言,村中现有富裕户 31 户,小康户 196 户。 定期的农村集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便利了农产品的买卖活动。 据统计,村中现有楼房 24 幢,其他住房均为砖混结 构的平房,约为 1260 间。截止调查日至,有新房户数 130 户,旧房户数 56 户, 全村破房、危房零户。 通讯方面,村内共有固定电话约 320 部,手机 780 部。 家用电器方面,现有洗衣机 180 余台,组合音响约 70 件,彩电 360 余台,电冰 箱 200 余台,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达到 80%。 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人均一 辆,摩托车 150 余辆,另有电动车 100 余辆,载重汽车 6 辆,农用三轮车 20 余 辆。 其它方面, 小学生入学率达到 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为 100%。 6.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新农村现状的调查,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带来的 好处和出现的问题, 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借 鉴和参考意义。 三、 当前新农村总体现状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 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 但是自从新农 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 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 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 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 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 90 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 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 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 助于自行车,二只有 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 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 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 但是进入 21 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 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 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 95%的人家 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 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 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 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 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 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 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 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 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力度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地进行,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 质量也有根本性变化。 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 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不够完善。 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 蓄水能力有所增强, 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 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 设滞后,虽然我村对主干道进行了硬化,但是路面狭窄,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 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 展。 问题二: 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 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我村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 一。二是农村产业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农民进入市场 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 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实惠农村产业化需要进一步调整。 三是村民在种植作物的选择 以及其他生产项目的确定上存在着盲目性。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盲目的确 定生产项目也使农民的生产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问题三: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 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 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 补贴才算“到手”。 据调查, 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 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 13.41 元和 18.48 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 10.5%和 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 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玉米、红薯 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 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 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较 远的中心完小读书, 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 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 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 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 400 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 9 年需要 7200 元,读完高 中要 1 万多元,读完大学要 5~6 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 生要花费 8 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 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 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 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 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 50 元的,现在需要 100 元,国家报销 50 元,自己还是要出 50 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 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 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 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 对新农村建设中几大问题的个人思考: 第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建设的经费从哪里来)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就 此次的调查对象而言,村中没有一处集体经济,没有村办企业。农民增收也多是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缺少统一的指导, 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第二: 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 它需要统筹的规划, 需要村与村、 与乡镇、 与县市之间的合作,需要上级机构的扶植。 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村离镇中心较远; 就自然资源而言, 它没有资源上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自己的 集体经济,单纯依靠本村的力量,一方面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很容易在结构安排上 或是项目选择上与其它地区重复,从而造成效益低下甚至是失败,新农村的建设 需要上级的统筹。在这一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意大 利南部的小城镇加工业,我国浙江部分地区的村镇加工等。 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第三: 加快推进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 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 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 业项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此外,要 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 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 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住房、就业、医疗、 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第四:务 工人员素质较低成为农民其增加收入的瓶颈。 随着农村劳动力专业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 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 低, 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 技术型、 技能性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 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控制。 第五:村民文明程度滞后 于其它方面, 新农村建设出现木桶效应。 新农村建设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 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 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生产、 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 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 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 营不能集约经营, 打工则只能卖苦力, 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继承与发扬并重,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 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 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 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 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 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五、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 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 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 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 四) 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五)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 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陈文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管理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