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游产业链的形成对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的积极影响

食用菌产业对乡村经济的推进作用
14:38: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且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政府要把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新亮点,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合理、有序的发展食用菌产业,从而开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以滦县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讨食用菌产业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期对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1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
&&&& 近几年, 滦县特别是王店子镇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立足劳动力密集的优势,支持农民种植食用菌,确定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当地的食用菌(主要以双孢菇、木耳为主)已成为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2011 年王店子镇制订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了“南山北园”的工作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农业工作调结构、上水平。其中项目建设之一:以高城子磊鑫淼绿禾源食用菌基地为基础,以“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大棚和双孢菇大棚 33.33 hm2。 建立双孢菇加工基地或回收点,确保双孢菇行业的良性发展和壮大,使它成为我镇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其生产的双孢菇产品已远销北京、天津等几大城市。 从生产、贮运和销售环节来看,王店子镇食用菌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2 食用菌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农业结构调整,为食用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王店子镇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食用菌产业,投入资金较低、相对粮食作物却具有较高的产出,经济效益高,而且又是绿色农产品,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首选项目,加之政府引导、提倡、扶持,相关部门又加大了对食用菌资金、技术、信息的扶持,当地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2.2 食用菌需求增加
&&& 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食物质量、营养价值的追求,使食用菌需求增加。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等优点,较好地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同时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良好效果。 滦县临近天津、北京,境内有 102、205 国道,京哈高速,交通便利,因此,发展食用菌,能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2.3 可利用资源丰富
&&& 仅从王店子镇来看,境内及周边有奶牛养殖小区 5个, 丰富的牛粪资源, 可满足 500~1 000 个生产面积200m2的大棚。 双孢菇现在北京的价格为2~2.50元/kg 之间,每平方米产菇 15~20 kg,按 2 元/kg 的价格,每平方米产菇 15 kg 计算,每平方米产值 120 元。 占地 200 m2的大棚通过架式栽培种植面积可达到 500 m2, 一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万元,1000个大棚产值可达到6000 万元。 而1 个大棚生产原料及所用菌种成本,需 5 000 元,建 1 个占地 200 m2的永久性大棚需资金 3.50~4 万元,而其年经济效益是花 6~7 万元资金建成的占地 400 m2蔬菜大棚的 2 倍以上。 所以,生产双孢菇产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投入不足
&&& 农民知识水平偏低, 缺乏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再加上政府有关部门相应的科技投入不足,服务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支持, 生产状况原始落后,严重影响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相比,滦县对食用菌的生产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才队伍、科研水平、科研手段、科研投入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如遵化刘备寨乡、保定望都等有很大差距,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与目前快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极不相符。
3.2 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 当地食用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多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自产自销。 食用菌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双孢菇、香菇、平菇等,多以鲜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几乎为零,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上对商贩的依赖性大,一旦市场被动,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当地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菌种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缺乏效力。
3.3 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薄弱
&&&& 食用菌的医疗、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但目前食用菌产品中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户只局限于鲜菇栽培,几乎不收购和加工。 即使从事加工的企业也是以盐渍品、干制品、瓶装罐头等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技术、设备落后,科技含量低,食用菌药用成分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水平低,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3.4 市场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 滦县乃至唐山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规模化的食用菌交易市场,本地的食用菌营销队伍尚不成熟 ,食用菌商品流通不畅,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价格掌握在外地经销商的手中, 种植户除了卖给这些经销商之外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经销商定的价格出售,致使菇农们卖菇难。 如此状况,不仅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而且极大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4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4.1 加大科技投入
&&&&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生态、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加快适用本地食用菌品种的引用。 建立健全食用菌技术服务网络,对菇农进行全程式跟踪培训。 政府牵头扶持组建食用菌协会,使其成为引领市场、指导技术、信息服务的桥梁与纽带;支持食用菌生产示范户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拉动全镇乃至全县的食用菌发展, 尽快形成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4.2 完善服务体系
&&&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构,鼓励科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技术、物资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通过“科技下乡”等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的栽培技术水平。 农业科技人员应该真正做到为农服务,踏踏实实地深入农村,确定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用菌生产,为农民解疑答难,从而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4.3 提高食用产业集约化水平
&&& 根据外地成功经验,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食用菌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扩大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其对周边农户的带动能力。 热情服务外来的客商,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储运手续,疏通外销渠道。探索建立“公司 + 基地 + 农户”、“专业市场 + 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 + 农户”的多种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 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 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4.4 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发展
&&& 要按照技术先进, 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要求,建立包括食用菌生产技术,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使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此来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循环。栽培环节,要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标准化,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加大食用菌生产环境和源头净化,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全程质量安全。
相关搜索: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评论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热门图片新闻
玉米须茶好处多 降火减肥清暑热
回南天湿气重 教你10招除湿
春季为什么需要给孩子补钙
8种变质食物你会辨认吗
补充体力治疗风湿 橙子的功效你知道吗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B6-1302 邮编:350028对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阅读消耗积分:0
浏览数:223
作者:栗进路
来源:河北省旅游局
&&& 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使河北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拥有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京津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其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远高于河北省,对河北省形成了竞争性抑制和区域性屏蔽。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河北旅游业的发展实践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拓展了产业空间,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对河北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一、河北具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河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广大,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种多样,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潜力巨大。河北毗邻京津两大国际都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信便捷,消费群体集中。两地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拥有私家车600多万辆,人均出游率3次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游作为自驾游、自助游的首选,越来越受游客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二是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河北是我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高原的省份,地貌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秀美,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企业)2214个、特产之乡115个,迁西板栗、赵州雪梨、沧州小枣、武安小米、平泉香菇、坝上口蘑等具有特定人文历史的特色产品、特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这些独有的山水风光和农业条件构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三是农业历史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绚丽多彩。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衡水内画、易水古砚以及永年太极、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散落分布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对广大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二、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特有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运用旅游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使用农业资源做大现代旅游业,推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健康、快速发展。&&& 1.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北旅游、农业部门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制定出台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管理,有效提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家、示范点31家,省级示范点61家,四星级乡村酒店17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新看点、社会投资的新热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有效拓展了&三农&空间,增强了乡村经济实力,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农村开放度,更新了农民思想观念,促进了城乡资源和文明的有机交融,为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承德县新杖子乡坚持休闲农业与发展果品产业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在全乡建设精品采摘园20余处,休闲采摘区达到1.2万亩,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形成了&一地一景、一村一品&旅游之乡新面貌,成为&山区特色生态型新民居&示范乡。&&& 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集生产、加工、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多种资源有效利用的现代综合产业,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还可把田园风光、农事文化、农家情趣等转化为旅游产品,使农业功能和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使农产品创造出了更多的附加值,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善。&&& 4.带动了农民就业致富增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离土不离乡&、就业乘数大的优势。目前河北有400个乡镇和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15万人。全省71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位于京北第一草原腹地的扎拉营村,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日接待游客能力4000余人,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崇礼县黄土嘴村依托滑雪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近50户&农家小院&全年营业收入达50余万元。&&& 三、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河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势头较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北京、四川等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一是产业素质整体偏低。市场规模小、龙头少,经营项目单一,综合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较差,建筑风格单调,行业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较低。&&& 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河北相邻的京津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其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远高于河北省,对河北省形成了竞争性抑制和区域性屏蔽。&&& 三是游客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入发展,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低端单一型农家乐,而是转变为以参与、体验为核心的高端休闲度假新需求。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没有与临近区域形成错位发展,产品缺乏特色和新鲜度,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四、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的战略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重点扶持,加快培育,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培育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150个特色旅游专业村,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建成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1.加强规划引领,推进科学发展。结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制定了《环首都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确定了7大乡村旅游聚集区,9个主题汽车度假营地和30个乡村旅游节点,对环首都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出了总体布局安排。各市、县应围绕落实和衔接这个规划,在深入调查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和修订本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包括乡村旅游点的布局、风格要求和服务规范,引导和鼓励乡村旅游线路开发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含量。&&& 2.突出乡土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一是突出乡土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特别注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上都要体现乡土特色,展示当地文化内涵,让旅客体验独特的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品牌意识。去年迁西县实施了乡村旅游&十村十点&示范工程,形成了&绿野飘香、秀水田园、栗林花海、长城人家&四大特色品牌,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三是办好特色活动。当前河北不同形式的节庆活动很多,但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特色、缺乏品位。张北县在原有草原节的基础上,创意引入摇滚音乐等时尚元素,成功举办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草原摇滚音乐节,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因一节成名。去年,草原音乐节3天共有20余万人观看了演出,旅游直接收入超过3000万元。各地也应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在全省形成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品牌体系。&&& 3.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产业品质。管理和服务是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两个短板。我们的主要差距在管理,潜力也在管理。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点推进庭院改造、美化绿化,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饮食安全、生活卫生、住宿方便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抓好标准的贯彻实施。严格执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和《乡村农家酒店评定》等行业标准,确保规范发展。三是加强示范引导。继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乡村星级酒店创建评定工作,对进入&国家队&、&省级队&的示范县、示范点给予奖励,对起不到示范作用的,坚决取缔,取消资格。&&& 4.坚持人才强旅,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各地通过组织业务培训、进修深造、参与专项科技研发活动等,对于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创业明星、带头人重点培训,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开展&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采用送教上门、联合办班等方式,有计划组织休闲农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基地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创建一批省级实践培训基地,将教学、培训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学习观摩。&&& 5.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措施保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引导,特别在发展阶段,需要在政策资金、公共设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要整合各自资源,找准切合点,实现政策、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各地要把涉农、涉旅的金融政策用足用活,积极与信贷部门协调,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研究开发金融产品,对经营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结合河北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扶持30个有基础、有潜力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探索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
本文全部内容均由用户上传,本站已要求用户上传的内容不得具有侵权或违法行为。如果您发现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或具有其他违法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34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34
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含义及意义;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促进乡村优势资源开发、产业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景观、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生产;据介绍,2009年,辽宁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17;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辽宁省的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近年来,一批以休闲运动、生态
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 乡村旅游的含义及意义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它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以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 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促进乡村优势资源开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与城乡景观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景观资源的高效、生态和无害化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乡村人力资本建设;推动乡村社区风貌塑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建设与景观环境提升;促进城乡景观功能协调。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景观、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生产活动和乡村习俗风情为主要旅游内容的旅游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由于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服务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喜欢的热点旅游项目。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城市化水平高,拥有旺盛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搞好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利于繁荣辽宁乡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改造老工业基地、树立辽宁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2009年,辽宁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1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18%,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0%;乡村旅游接待人数5911万人,占全省接待游客总量的24.4%。 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辽宁省的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大批水果、花卉种植及农业采摘等多品种、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2009年全省乡村旅游吸纳农民直接就业人数达22.86万人,带动农民间接就业96万人,使39万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一批以休闲运动、生态健康、冰雪温泉和农村体验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乡镇和旅游专业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共创造特色旅游乡镇149个,创建旅游专业村460个。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水电气、卫生、环境项目等服务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广大农民积极改善餐饮卫生,改进接待住宿环境,形成了政府与农民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辽宁省副省长赵国红说,辽宁省山海秀丽、自然景观优美,历史遗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辽宁省又是44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风情各异精彩。优越的乡村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为发展农业科技观光、农业采摘、水上垂钓、民俗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当前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838公里,成为全国高速公路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基本上形成了进关出海、连接周边省区和重要口岸的高速公路网络。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 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可以说,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发展的区域和数量不多,并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乡村旅游市场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一方面,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现行的旅游行政管理规定,也限制了乡村旅游向组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 辽宁乡村旅游存在乡村旅游由于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服务价格低廉,深受城市居民欢迎,但辽宁乡村旅游仍存在很多问题: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活动单一,规模较小,组织较松散;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重复雷同,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 二、辽宁发展乡村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辽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辽宁以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以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为主,农村地理环境多样化其中不乏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风貌,而且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农作物种类繁多,并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特产。例如大连的苹果、黄桃、海参、鲍鱼,辽西的李子、大枣、白梨,丹东的板栗,铁岭的榛子等等,物产十分丰富。二是人文资源优势。辽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典型的多元文化,少数民族达40多个,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大都保留在乡村。如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和生活方式、婚俗习惯、传统节日活动,高跷、二人转、秧歌、剪纸等民间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等。这些形成了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2.机遇分析(1)政府支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的旅游主题。在各级政府、旅游部门的主导下,中国的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于发展辽宁的乡村旅游,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遇。(2)需求增加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持续高涨,休闲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国家公共假日的调整,也使省内游、城郊游等短途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体验乡野的农家生活,越来越多被众多市民所接受。三、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搞好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到地方的自然和文化特性,避免盲目发展,搞好规划落实,政府不仅应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更应该将此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突出特色和自身优势。突出乡村传统文化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设计上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宣传促销促游,开拓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今后乡村旅游将要向两个方面转型: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转型。重点开发中小学、市民家庭、中老年休闲、企业职工度假、会议奖励和康复疗养等市场;规范服务,加强人才培养。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着重对吸引游客的重要生态因素进行建设,即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村落社区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产业因素(生态住宿、生态餐饮、生态购物、生态交通等设施与服务)与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纯净度、优美度;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乡土味”、“地方性”、“民族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性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相适应,以提高市场旅游的生态品质。 充满浓郁关东风情的乡村游一直是辽宁省的特色旅游品牌。而从今年起,乡村游将成为辽宁旅游的重要支柱。根据规划,今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增速将不低于20%,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将不低于15%。辽宁省将培育辽宁旅游商品的知名品牌,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十二五”期间,辽宁省要打造100个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特色旅游乡(镇),1000个以发展旅游经济为主的旅游专业村。 开发和发展农业旅游,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玩空间,降低了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辽宁省作为有着丰富农业旅游资源的大省,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旅游业?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总之,辽宁省的农业旅游方兴未艾,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这项朝阳产业,对辽宁省“大旅游”格局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提高辽宁农业经济的重要举措?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34等内容。
  城镇化进程下的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 究――以增长极理论为视角
9:43:19 来源:《农业经济》2012 年第 5 期 摘要:旅游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   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 暂无评价 2页 1.00 辽宁旅游发展计划 13页...2014 年辽宁省旅游收入预计增长 20%
据悉,2014 年辽宁省旅游工作...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农村 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施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大量游客 的需求。以辽宁省乡村旅游产品之一...  记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 最早的乡村旅游合作社主要出现在北京、海南、辽宁、云南...,相关部门及不少省(区市)还专门采取 了相应的举措推动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旅游规划设 计专家认为是很多的。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土观光、 乡野休闲、 乡俗体验、乡居度假为目的,以农业生产、农村...   辽宁旅游 14页 1下载券 辽宁旅游一览表 5页 免费 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4页 ...1、交通:往返火车、当地空调旅游车 2、门票:所列景点首道门票 服务标准 3、导...   辽宁旅游 4页 免费 辽宁旅游一览表 5页 免费 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4页 免费...序列号 101 辽宁旅游线路设计 课程名称: 学院 旅游学概论 管理学院 10 市场...  山合水易简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 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   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大调查(大连)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应用文书。全国...本期,将以辽宁大连为例,形成山合水的观点和建议。 一、政策背景 1、国家政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旅游案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