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臂扣杀头臂长是什么意思思

小学六年级下册勇攀高峰课件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12页免费34页免费13页免费11页免费9页免费35页免费19页免费15页免费1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5页免费
小学六年级下册勇攀高峰课件 (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4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排球扣球的技术练习!!
&&&&&排球扣球技术要点:预判助跑向上跳,挺胸展腹反弓身,挥臂转体(收腹)鞭击球,屈膝缓冲脚掌落。
& & &扣球易犯错误:①
助跑起跳时机不当;② 助跑起跳前冲;③ 击球点保持不好;④ 挥臂没有鞭甩动作;⑤ 击球时手包不满球,球不旋转。
&扣球的教学顺序
&1、应在掌握传球、垫球之后再学习扣球。先学习正面扣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其他扣球。吊球应稍放后一点。
&2、扣球技术较复杂,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方法,依次将助跑、起跳和挥臂扣球技术分解讲授,在基本掌握后再做完整的扣球练习。
&3、扣球应先从4号位扣一般球开始学习,然后再学习2号位扣一般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学习3号位扣半快球。调整扣球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扣球技术,但难度很大,应放在基本掌握上述扣球技术置换再进行教学。
&4、在讲解扣球的作用和动作方法之后,教师应进行完整的正面扣球示范着重于动作的正确性,而不要单纯追求扣球的力量,以使学生了解扣球全过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5、在边讲解边示范进行分解教学时,要强调各个技术环节的关键,可以先在原地做慢动作示范或徒手示范,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然后再结合球进行实扣示范。
&6、助跑练习
&(1)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原地起跳,要求手臂摆动和下肌蹬地动作协调、连贯。练习可在网边进行,但不可碰网。
&(2)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动作做如下练习:右脚跨一大步→左脚迅速跟上起跳,即完成一步助跑动作。如跨右脚要求有腾空跨跳动作,并有制动动作。左脚跟上起跳时,要踏在右脚左前方且有爆发力。还应注意手臂的协调配合。练习应从慢到快地进行。
&(3)按教师口令及示范动作练习左脚出半步→右脚跨步→左脚跟上起跳→落地缓冲即完成二步助跑起跳动作。以上练习都结合球网进行,使学生体会人与球网的关系。
&(4)用一步、二步助跑起跳摸吊球,一方面建立击球点的概念,一方面检查助跑起跳是否前冲过大。
&7、原地扣球练习
&(1)徒手模仿扣球练习:随教师口令及示范做徒手扣球动作,并注意扣球的节奏,手臂放松,做出鞭甩动作。
&(2)扣固定球练习:同伴立于扣球者手臂外侧,将球持于扣球者击球点位置上,扣球者做挥臂扣球练习,要求手臂正确甩动,手包满球。
&(3)一抛一扣练习:两人面对站立,相距3——4米,一人抛球至另一人头前上方,练习挥臂击球动作或体会甩腕动作。抛球要稳,击球动作要放松,不要太用力,注意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球。
&(4)自抛自扣练习:两人面对面,相距6——7米,自抛自扣或对墙扣,或在矮网(网高与扣球者眼部相齐)前扣球,练习时抛球要稳,高度在网上1米左右,抛球与引臂、挥臂击球动作要协调配合,注意手要包满球,手腕稍有推压动作,打出上旋球。
&(5)扣抛球练习:抛球者站立在扣者右侧1米左右,抛出接近垂直地面的球,另一人对墙扣,或在挡网前扣。二者距离由近到远,抛球的抛物线由低到高。逐步由传球代替抛球。
&8、在学生分段练习扣球技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进行完整的原地扣球练习及助跑起跳扣球练习,以加强分段动作之间的串连,为了能保持正确的击球点,可从原地跳起逐步过渡到一步、二步、多步助跑的扣球练习。如:徒手做扣树叶练习,扣固定球,要求动作连贯,保持好击球点。
&9、4号位扣一般球练习:
&(1)扣斜线(扣至对方5号位区域)力量由小到大,打击上旋球;二传球的抛物线不宜过高,一般高于网1.5——2米左右为好。二传球离网约50——60厘米左右扣球。落地动作要缓冲,防止过中线。
&(2)扣近网斜线(扣至对方4号与5号位之间)。二传离网30厘米左右,扣球时,小臂速度要快,鞭甩手腕动作要明显。
&(3)扣直线球:扣球击球点应略偏向左肩前上方,击球部位在球右后上部,一般常用含胸收腹,带动手臂手腕做快速鞭甩动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无标题文档
初中体育与健康“排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李 健(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一)排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起源与发展
在 1895 年的美国,有一位叫威廉摩根的年轻人,他在体育馆里挂上网球的网子,用篮球胆在球网上空来回击打,这个玩法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这个运动在刚开始的时候,在打法上采用了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规则又类似棒球,上场的人数不受限制,只要双方人数一样,就可以兴高采烈地在场上活动,这就是最早的排球运动。
排球通过基督教青年会,在 1905 年传入了中国,当时根据排球的英文 VOLLEBALL ,取名华丽波,后来为了突出排球成队比赛的特点,改名为对球,1930 年,根据球在空中被来回排击和参加者成排站列这两个特点将对球改叫排球,从此排球这一名称和运动形式在我国传播开来,一直延用至今。
排球运动传入欧洲靠的却是战争,在第一次世界战争期间,排球运动被列入美国军事训练营的训练计划,成千上万的排球和球网同士兵一起被送到欧洲,同盟国的士兵在战争的空隙,利用排球消遣也锻炼了身体。
在摩根先生创立排球运动半个世纪以后,1947 年,国际联合会成立,今天,它已经成为拥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在这个世界上,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亿五千万。
排球传入亚洲较早,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 1962 年到 1967 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
1981 年,中国女排崛起,首次夺冠是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上。1982 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1984 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5 年的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86 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均取得冠军,由此掀开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大幕,誉满世界排坛。这之后一度进入过低谷。中国女排的第二次崛起等待了 17 年,是在 2003 年的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上,次年 2004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再次夺冠。
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杯排球比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比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中学生排球
全国比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三年一届;全国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每年一届。市级比赛有: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三年一届;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市级中学生排球联赛,市级传统校排球比赛,市级中学生金帆杯比赛,均为每年一届。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排球人士:
三连冠教练袁伟民、五连冠教练邓若曾、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教练陈忠和。
五连冠队员:郎平、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梁艳、杨锡兰等。
第二次崛起时期重要队员: 冯坤、 刘亚男、 周苏红、 杨昊、张越红、赵蕊蕊等。
排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材设备
比赛场区为长 18 米、宽 9 米的长方形。四周至少有 3 米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垂直向上至少有 9 米的无障碍空间。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划一。室外场地为了便于排水,每米可有 5 毫米的坡地。
比赛场地所有界线均为 5 厘米宽,且包括在相应区域内的面积内。界线应是与地面不同的颜色,并不得用任何坚硬物体人为场地界线。 场地中线上空架有球网。网宽 1 米 ,长 9.50 米。女子网高 2.24 米,男子网高 2.43 米。中学生比赛男子网高为 2.24 米— 2.35 米,女子网高为 2.00 米— 2.15 米。
在进行排球比赛的时候,两队被球网分开,比赛的目的是击球过网,让球落在对方的场区的地面上,而要防止球落在本方场区的地面上,每队最多只有三次触球的机会,把球打到对方场内,拦网时的触球不算,一名队员不能连续两次击球。比赛是由一队后排右边( 1 号位)队员发球开始算起,如果球落地、触及障碍物或某一队员犯规,则成死球,造成死球的一方判为失球。如发球队犯规、失误或接发球队胜 1 球时,则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其队员须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1 个位置的轮转。
正式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每球得分,胜一球就得一分,前四局先得 25 分,并同时超过对方 2 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为 24 :24 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 2 分时为止,在 2 :2 平局时,决胜局打至 15 分并领先对方 2 分时最终获胜。一队先得 8 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没有最高分限。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价值:全面发展体能,培养勇敢顽强,灵活机智,团结合作,拼搏向上等良好心理品质。
特点:广泛的群众性、激烈的对抗性、高度的技巧性、全面的技术性、严密的集体性。
特性:没有身体接触,较少伤害事故;游戏性强,不受年龄限制。
(二)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排球技术是指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运用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所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的其它配合的总称。排球技术的特点是完成动作时间短促,完成技术动作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
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两部分组成,步法指脚步移动和起跳,手法指各种击球和控制球的动作,移动迅速准确,起跳合适及时,能保持好人与球的关系,就可以为充分发挥手法创造良好的条件,熟练准确的手法又可以弥补步法的不足。
排球技术分有球技术与无球技术,根据排球比赛过程中,各项有球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发球、接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和防守。
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四 ( 初中阶段 ) 课程内容部分的运动技能学习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初中排球教学主要内容为: 无球技术(准备姿势和移动)、有球技术(发球、垫球、传球、扣球)。
从技术分析上,主要是初步学习各项技术。通过排球教学,发展体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灵活机智,团结合作等良好品质,并能用简单技术开展排球游戏活动。
(三)排球运动的简单战术
排球战术的概念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比赛规则、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的发展变化,合理地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初中排球学习“中一二”进攻战术。
二、教学方法与建议
(一)无球技术——准备姿势和移动
打排球先动脚再动手,只有迅速移动取位才能更接近来球,才能更好地击球。
1. 动作方法
①准备姿势
移动前先要做好准备姿势,准备姿势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稍宽于肩,一脚稍在前,两脚尖适当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上体前倾,重心靠前,双手自然置于腹前。
首先是滑步,滑步主要用于传球、垫球和拦网技术,滑步的分解动作叫做并步,比如向右移动的时候,右脚先向右侧方向跨出一步,左脚迅速并上。只要把并步连续起来做就是滑步。
交叉步,是在身体距离来球两步左右时采用的。在向右移动的时候,左脚先从右脚前面向右交叉跨出一步,同时右脚尖稍微内扣,使身体转向来球方向。向斜后方移动时也可以使用交叉步,它的动作特点和左右交叉步差不多,只是跨出第一步的时候,要向侧后方转体,来确定移动的方向。
跨步,是在来球比较低,距离身体约一米左右时采用,跨步时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时膝部弯曲,上体前倾,身体重心下降并移到跨出的那条腿上。
前进步和后退步,在使用这两种步法时,身体重心适当降低,两脚很自然地交替前进或者后退。一般在来不及转身的时候这样移动也是很方便的。
2. 重点难点
重点:重心降低,注视来球,快速移动到位。
难点:重心平稳,准确运用脚步动作。
3. 练习方法
① 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移动练习。(各种脚步方法)
② 两人面立,做主被动移动。主动者面对教师看教师看手势移动,被动者背对教师随同组同伴方向做各种移动。
③ 两人一组,1 人向前后左右抛球,2-3 米距离,另 1 人合理运用脚步移动将球尽量接住并抛回。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身体重心过高,只弯腰不弯腿;重心向后,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移动速度。
纠正方法:多做徒手练习,准备时膝关节超过脚尖,肩关节超过膝关节。集中注意力,重心尽可能保持平稳。
5. 身体素质和游戏
身体素质:移动练习、速度练习
游戏:冲破封锁线、三足赛跑、沿线追击
6. 教学建议
把各种步法连贯起来,综合练习,并且配合教师的手势,目的是增强移动的突然性和方向的不确定性,这样针对什么样的来球采用什么样的步法的能力,让学生们逐渐从学会并掌握,再成为习惯,最后上升为意识。除了要进行专门的移动步法训练之外,在平时的有球练习中也要时时刻刻关注脚下的移动。
7. 评价提示
肩、膝关节与脚尖的位置,步伐的协调。
(二)有球技术——发球、垫球、传球、扣球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也是进攻的开始。攻击性强的发球,可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发球也可以减弱对方一攻的威力,为本方防守创造有利机会。初学发球,开始先用下手发球。尽管下手发球在高水平比赛中已经不多见,但是它动作简单很容易掌握,而且准确性高,使它成为初学者经常使用的发球方法。而上手发球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发球,由于发球队员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瞄准,所以准确性较高,容易寻找到对方的弱点。
1. 动作方法
① 下手发球
前后脚站立,左脚在前,右手抛球 ( 以右手发球为例),抛到自己右脚的外侧前方,右手臂拉开由后向前直臂摆动,用手掌或掌根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
② 上手发球
(以右手为例)准备时面对球网,抛球的高度约 40 —— 50 厘米,要用左手掌准确的将球抛在身体右前上方,击球点应尽量保持在高点。支撑脚蹬地,重心前移,以收腹,屈体迅速带动右手臂挥动。挥臂呈直线,用全手掌击球中后部,手腕主动向前推球,使击出的球呈下旋状。
2. 重点难点
重点:抛球、直臂挥摆。
难点:击球时机,击球部位、上下协调用力。
重点:抛球和挥臂时机。
难点:手掌击准球,上下肢协调用力。
3. 练习方法:
① 徒手模仿练习
② 抛球练习
③ 二人一组,一人持球,击固定球,
④ 抛、击配合练习
⑤ 无网发球,二人一组 9 米左右,相对发球
以上练习为初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初步掌握技术的学生。
⑥ 对墙近距离发球
⑦ 离网不同距离的发球
⑧ 发球区发球
以上练习为中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基本掌握技术的学生。
⑨ 发球区发不同落点的球
此练习为高级练习方法。适用于掌握技术熟练的学生或运动队训练。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①抛球动作不精细使球不稳定
①抛异形物(护膝、方型物)
②击球点和击球部位不正确使球下网
②多做挥臂击固定球练习或提示看球挥击
③挥臂动作不连贯影响击球速度和力量
③多做练法 4 或对墙发球
④击球后身体重心不前跟
④发球后接做下一个动作或接一个抛球
5. 教学建议
开始练习发球的时候距离不宜过远,大胆发,先不考虑界内界外,要考虑怎么发力,怎么打准球,上手发球挥臂时手臂拉高,肘关节高于肩,把球抛得稍高一点,抛球的同时把手就抬起来,拿高,练习时一定要想一想怎么才能提高击球点,身体要稳定,身体转动幅度要小,幅度越大,击球就越不稳定。初学时不要追求球的落点,而应该在发球技术动作细节上多花些功夫,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定型,为今后的提高打好基础。
6. 评价提示:
区别对待(动作、落点、攻击性)和自信心。 &
正面双手垫球
垫球是排球比赛中运用较多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以及防守和处理各种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垫球方法,也是各项垫球技术的基础,适用于接各种球。
1. 动作方法
身体正面对准来球;当来球在胸腹前一臂左右距离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抬双臂前伸到球下,用腕关节以上 10 厘米处击球;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
2. 重点难点
重点:击球部位准确,自下至上用力。
难点:身体用力协调。
3. 练习方法
① 徒手模仿垫球练习,注意全身的协调用力,要避免蹬腿与上身用力的脱节;
② 两人一组垫固定球练习。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用小臂上部甚至手腕部击球,通过这个练习可以体会击球的感觉,明确击球部位。
③ 垫落地反弹球练习。体会击球部位和身体的协调用力。
④ 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抛来的球比较稳定,初学者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整个垫球动作。
⑤ 两人一组垫落地反弹球练习。该练习要配合脚步移动动作,找准球再垫。
⑥ 自抛自垫练习。要把脚步移动和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起来。
以上练习为初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初步掌握技术的学生。
⑦ 对墙垫球练习。
⑧ 自垫后对墙垫球练习。( ⑦ 和 ⑧ 两项练习要强调手臂的主动用力和控制球)
⑨ 两人一组连续对垫练习。要判断好落点、脚步移动取好位、身体协调用力。
以上练习为中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基本掌握技术的学生。
⑩ 结合发球、扣球练习垫球。
此练习为高级练习方法。适用于掌握技术熟练的学生或运动队训练。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①重心高或向后
①多做徒手模仿和垫固定近球
②击球部位错误
②多做垫固定球
③手臂弯曲
③做对墙垫球
④不能全身协调用力
④多观看他人的垫球动作
5. 教学建议
垫球基本功就是要按照合理化动作去做,手臂伸直后对球的控制力比较强,手臂过弯不容易控制球,这是最基本的垫球准备姿势和动作。练习时注意身体面对来球,处理好人和球的位置关系,脚下移动速度要快,面对有难度的球提高垫球质量。
6. 评价提示
技术掌握、合理运用和与他人合作。&
正面双手传球
传球主要用于二传,在比赛中起着组织进攻的作用。传球在比赛中也常用来接对方的处理球、吊球和被对方拦回的高球,并兼有直接进攻的作用。
正面双手传球,是一切传球变化的基础,正面双手传球控制球面积极大,手和全身动作容易协调配合,准确性和稳定性也高。
1. 动作方法
身体正面对准来球,采用稍蹲准备姿势;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姆、食、中手指与球尽可能吻合;蹬地伸臂,两手在额前上方一球远处主动迎击来球;传球时上下肢要协调配合用力;击球后身体重心随球前移。
2. 重点难点
重点:手型和击球点。
难点:全身的协调用力,手指缓冲。
3. 练习方法
① 徒手模仿传球,可以帮助你体会领悟整个传球的击球点和动作过程;
② 自抛接球体会固定手型,通过这个练习可以领会正确的手型。
③ 两人一组,传固定球练习,摆好正确的手型,体会完整的传球用力过程。
④ 一人抛球一人 保持好传球手型接球 练习, 完成动作后伸臂将球传出。 练习时把分解动作做完整,体会传球手型用力。
⑤ 贴墙近距离传球练习。可以帮助更好体会传球手型、击球点和手指手腕的用力。
⑥ 一抛一传练习。
⑦ 自抛自传练习。(也可做为中级练习)
以上练习为初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初步掌握技术的学生。
⑧ 两人一组连续对传练习。
以上练习为中级练习方法。适用于基本掌握技术的学生。
⑨ 对墙传球练习。
⑩结合垫球做传垫练习(可一垫一传)。
此练习为高级练习方法。适用于掌握技术熟练的学生或运动队训练。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①手型错误(不能吻合球)手指扒球
①反复做徒手模仿
②击球点过高或过低
②做保持好传球手型接球再将球传出
③不能协调用力
③同上或模仿他人的正确动作
5. 身体素质练习
篮球对传、手指推墙、灵敏素质、协调性练习
6. 教学建议
首先向学生讲明动作要点,给学生做完整、正确的动作示范,多让学生做徒手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概念,让学生多练多想,想练结合。在做传球练习时,要反复强调让身体面对来球,处理好人和球的位置关系,而球是不可能每次都到人的面前,这样就需要学生在练习时脚下移动速度要快,提高传球的质量。
7. 评价提示
正确的动作和灵活的移动,掌握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正面屈体扣球
扣球在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也是从被动的防守转化为主动进攻夺取发球权和得分最重要的手段。扣球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击球动作,每一次扣球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过程。初中生学习原地扣球和一步助跑起跳的低网扣球。
1. 动作方法: (以右手为例)
原地扣球:挺胸展腹,上体右转,身体成反弓形;肘关节略高于肩关节;挥臂时转体收腹,依次带动肩、肘、腕各关节成鞭甩式挥动;手臂挥至前上方最高点时,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上部,并主动推压,使球前旋;手触球后,手臂应继续向前挥动,收腹,含胸,身体重心前移。
一步助跑起跳低网扣球: 双眼注视球的落点;右脚放在左脚后面;身体重心稍前倾;待判断出球的落点后,右脚快速向前跨出一大步,同时左脚迅速与右脚并齐;两膝弯曲,两脚尖稍内收;两臂由后经体侧向前上方用力快速摆动,带动身体向前止方跳起,挥臂扣球。
2. 重点难点
重点: 击球手法和挥臂用力。
难点:全手掌击示球,对球的控制。
一步助跑起跳低网扣球
重点:挥臂方法和助跑起跳。
难点:助跑起跳时机 。
3. 练习方法
(1) 徒手做原地挥臂扣球练习。
(2) 扣固定球,一人扣同伴举起的球。
自抛自扣,先练习抛球,球抛稳时进行扣球,要求在最高点击球,全手掌包住球。
二人原地对扣。两人距 7 米左右,一人抛球进行对地扣球,另一人接球后重复前一人的扣球动作。
以上练习为初级练习方法。原地扣球的方法,适用于初步掌握技术的学生。
(5) 网前原地起跳练习
(6) 网前进行一步助跑起跳练习,体会正确动作。
(7) 一步助跑起跳后接球练习。
(8) 一步助跑起跳后扣固定球练习。
(9) 在网前做完整的自抛自扣扣球练习。
以上练习为中级练习方法。一步助跑起跳扣球方法,适用于基本掌握技术的学生。
(10) 原地对墙连续扣球练习。
(11) 低网进行一步助跑起跳扣教师抛球练习。
(12) 网前同伴传球,助跑起跳扣球。
(13) 一步助跑起跳完整扣球练习。
此练习为高级练习方法。适用于掌握技术熟练的学生或运动队训练。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①屈臂扣球
①做原地扣固定球
②不能全手掌吻合球
②多做练习 3 、 4
③助跑起跳前冲,击球点保持不好
③多做徒手网前起跳或扣吊球
④上步时机掌握不好,忽早忽晚
④语言提示助跑时机,多做练习 5
5. 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
身体素质:挥臂练习、弹跳训练、抛接实心球
游戏:弹跳顶球接力
6. 教学建议
要重视扣球的徒手练习。开始扣球时,动作要放松,身体要协调,用力要适当。要反复对学生强调提高击球点和全手掌击球的意义。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尤其是柔韧和力量素质的练习,扣球动作是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时而分解教学,时而完整教学,两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
7. 评价提示:
对学习习惯和扣球成功率做评价。 &
(三)“中一二”进攻战术
“中一二”进攻战术易组成,分工明确,但战术变化较少,攻击性和突然性较小。“中一二”进攻战术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有:接发球一传技术,二传技术和 4 号位、 2 号位扣一般高球技术。
由前排中间 3 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左边 4 号位或右边 2 号位两个前排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前排左边是 4 号位,右边是 2 号位;后排左边是 5 号位,中间是 6 号位,右边是 1 号位。
2.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综合运用各项技术的能力。
难点:有效完成各项动作。
3. 练习方法:
①在场地内进一步明确场上位置,及在不同的位置上的不同职责。
②进行简单的组合技术练习。
A 垫传练习。二人一组,相距 3 — 4 米面对面站立,一人传球,另一人垫球。
B 一发一垫一传。三人一组,一人下手发球,一人垫球,一人将垫起的球传到发球人处。
C 4 、 5 、 6 号位队员接手抛球,组织 4 号位进攻。
D 1 、 2 、 6 号位队员接手抛球,组织 2 号位进攻。
E 在 6 号位接垫抛球组织“中一二”进攻。
F 接对方近距离发球组织“中一二”进攻。
4. 易犯错误及其纠正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①垫球不到位,组织不起扣球。
①强化要求,多传垫,传到位。
②没有战术意识,一次击球即过网。
② 强调三次过网意识。
③判断、移动防守技术跟不上要求。
③运用教学比赛反复练习。
5. 教学建议
加强基本技术和简单的组合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在练习时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战术教学要适当降低难度,可通过观看其它人比赛来加深对战术意义的理解。
6. 评价提示
配合程度,合作意识。 &
(四)教学比赛
1. 比赛方法
①小场地内隔网进行二对二教学比赛,要求提高控制球能力,脚下移动灵活。
②小场地内隔网进行四对四教学比赛,要求提高本队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③正式比赛场地进行六对六教学比赛,要求参赛的学生能较合理地使用技术,并运用所学战术。
2. 教学建议
通过比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可适当降低球网,增加人数和击球次数,技术动作不应要求过高,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技术,通过比赛中技术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3. 评价提示
合理使用所学技术,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三、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结合教学实际,保证评价过程的科学、公正、准确,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同时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和可操作性,制订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一)初中排球技术动作评价标准
正面下手发球
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双手传球
正面屈体扣球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协调。击球点固定且正确。有较好的击球效果。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比较协调,击球点比较固定。
技术动作不稳定,击球点不固定,击球效果一般。
技术动作不稳定,动作不够协调,击球点果好时球。
主动、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课外拿一定时间练习。
主动学习,比较经常锻炼。
学习不主动,不会,不练。
熟练掌握技术,在教学比赛中能主动应用技术。
能把学到的技术在教学比赛中应用。
技术动作掌握不好,在比赛中失误较多。
(二)学生自我评价表
年级 班 姓名 性别 学号 _______
完成动作情况
请分析原因
正面下手发球
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双手传球
正面屈体扣球
简单战术术
四、单元计划
体育与健康排球教学单元计划(水平四)
教材来源:自选自编。
本教学单元共为 18 学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与学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乐于参与,体验排球运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 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通过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学会排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排球活动和比赛,发展体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遵守规则等优良品质,使学生体验到排球运动同伴之间,个人与集体的交往与友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练提示
学习传、垫球技术
1. 学生能说出传、垫球动作要点和运用时机。
2. 体会传、垫球动作方法,发展协调性和指腕力量。
3.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
手型、击球点
1. 学习导入,建立概念(阅读比赛集锦和 PPT 课件)。
2. 教师讲解(提示)示范传、垫球动作要点,学生观察,徒手模仿。
3. 坐位传低快球→传一次高球→重复,体会正确的手型和击球点。
4. 一抛一垫固定球。
改进传、垫球技术
1. 学会传、垫球的灵活运用和身体的协调配合。
2.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加强指腕力量。
3. 促进主动学习,鼓励积极交流。
1. 自传自垫练习,改进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2. 一组练习一组观察→互换→评价伙伴→师评。
3. 传、垫球接龙游戏→比赛。
进一步改进传、垫球技术
1. 改进上手传球和下手垫球技术。
2.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指腕力量。
3. 培养主动学习,积极交流,比较评价能力。
高传、低垫
1. 教师讲解示范传高球和传、垫球运用时机。
2. 自主向上传高球,体会伸臂送球。
3. 两人一组,一抛一传垫 →互换。
4. 一人抛球一人高传低垫来球→互换。
巩固传、垫球技术
1. 进一步改进传、垫球技术,提高灵活运用水平。
2. 发展灵活性、协调性和小肌肉群力量。
3. 增强主动学习、积极交流的能力。
全身协调配合
1. 自传高球过标志,体会蹬地伸臂,协调用力。
2. 高抛球,高抬臂自垫球练习,体会下肢蹬伸配合用力。
3. 两人一组相距 3 — 4 米,一抛一传,一抛一垫→互换。
巩固、合理运用传、垫球技术
1. 巩固、合理运用传垫球技术。
2. 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前臂、指腕力量。
3. 增强灵活、主动学习能力。
1. 复习练习上步、交叉步移动。
2. 行进间自传、垫球,强化体会正确的击球点。
3.两人一组,一人左右抛球,一人移动对正来传或垫球。
巩固、提高传、垫球技术
1. 巩固提高,合理运用传、垫球技术。
2. 提升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小肌肉群力量。
3. 增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团结协调能力。
对球的控制
1. 对传对垫练习,控制传、垫球用力。
2. 教师讲解规则,学生裁判,限制次数传垫过标志游戏 → 比赛。
3. 师生、生生互评。
学习下手发球技术
1. 初步学会下手发球技术,完成近网发球。
2.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肢和腰腹力量。
3. 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适度抛球协调用力
1. 导入概念(阅读 PPT 课件)。
2. 教师讲解示范下手发球的动作方法,学生模仿。
3. 一人一球,抛球练习,要求抛得平衡适度。
4. 击球臂的挥摆练习,手腕保持适度紧张。
5. 将球击过标志物→距离由近及远,强调腰的转动配合。
学习上手发球技术
1. 初步掌握上手发球技术,体会发球区发球用力。
2. 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3.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水平。
击球动作击球部位
1. 教师讲解示范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方法,学生模仿。
2. 一人一球,抛球练习,要求抛得平衡适度。
3. 击球臂的挥摆练习,手腕保持适度紧张。
4. 将球击过网→距离由近及远,强调腰的转动配合。
复习改进上手发球
1. 进一步体会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体会发球用力。
2. 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肢和腰腹力量。
3. 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抛球、协调用力
1. 抛、击配合练习,体会由下至上的斜面击球,以全掌击球的中下部。
2. 发球给同伴→互换发。
3. 离网不同距离的发球。
4. 体会发球区发球。
5. 发球得分接龙。
学习原地扣球技术
1. 初步体会原地扣球的直挥臂正确方法。
2. 完成模仿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 激发学习兴趣,启发终身锻炼、主动学习的意识。
1. 导入概念(比赛集锦和)。
2. 教师讲解示范原地挥臂扣球动作要点,学生模仿。
3. 挥臂练习→扣固定球(一人高举球,一人原地挥臂模仿扣球)。
4. 一人一球,自抛→向前挥臂头上拍球,体会挥臂方法。
复习原地扣球技术
1. 改进挥臂技术,提高鞭打动作的熟练程度。
2. 发展学生的适时反应速度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
3 培养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的意识。
1. 原地挥臂扣球练习。
2. 一人一球原地挥臂击球练习。
3. 二人原地对扣
4 自抛自扣。
学习一步助跑扣球技术
1. 初步体会一步两步助跑起跳的正确方法。
2. 完成模仿练习,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快速起跳能力。
3. 激发学习兴趣,启发终身锻炼、主动学习的意识。
空中人与球位置关系
1. 原地挥臂扣球练习。
2. 网前原地起跳练习。
3. 一步助跑起跳空中双手抱接球,要求直臂高点将球接住。
4. 试着起跳后单直臂(撞)击球过标志。
复习改进一步助跑起跳扣球技术
1. 能说出助跑起跳时机并改进步一步助跑起跳方法。
2. 发展学生的适时反应速度素质和身体的协调性。
3. 培养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的意识。
助跑起跳时机
1. 扣固定球练习,体会向前上方挥臂动作。
2. 网前原地起跳练习。
3. 一步助跑起跳练习 。
4. 助跑、起跳扣固定球。
5. 自抛自扣扣球练习。
巩固、提高一步助跑起跳扣球技术
1. 掌握完整的一步助跑起跳扣球技术动作,能将球扣过网。
2. 发展学生弹跳力、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 增强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意识。
挥臂速率(鞭甩动作)
1. 一步助跑起跳后接球练习。
2. 助跑起跳扣固定球。
3. 自抛自扣扣球练习。
4. 一步助跑起跳扣教师抛球练习。
规则介绍:比赛场地,场上位置与轮转介绍“中一二”进攻、战术
1. 学生能说出“中一二”进攻战术的站位方法,了解其用途。
2. 会轮转位置,使学生认知规则,发展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合作学习,共同发展。
1. 导入概念(阅读 PPT 课件)。
2. 教师指挥学生站位并讲解简单规则。
3. 配合串联发球扣球技术练习,运用战术。
4. 接教师场外抛发球,运用进攻战术并能快速转换。
体会“中一二”进攻、战术
1. 简单运用“中一二”站位接球并轮转位置。
2. 发展灵敏素质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团队精神。
1. 发球串联“中一二”进攻练习及小比赛。
2. 扣球串联及小比赛。
练习、运用“中一二”进攻战术
1. 串联技术练习,提高运用“中一二”战术的熟练程度。
2. 发展学生的反应、思变和灵敏等素质。
3. 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增强终身锻炼的意识。
1. 一方发球、进攻,另一方面运用战术练习。
2. 发球串联“中一二”进攻比赛。
3. 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及考核
1. 串联技术练习→教学比赛。
增强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协同、互助的团队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
1. 传垫球、发球、扣球练习及考评(边练边赛边考评)。
2. 教学比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臂长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